A股“化学一哥”——万华化学19日晚披露的半年报,粗看让人大跌眼镜。 根据半年度报告,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09.07亿元,同比下降2%;实现净利润28.35亿元,同比下降49.56%。 有意思的是,惨淡的业绩不改社保基金的积极加仓,而且公司股价从年初3月底部,一路慢慢上涨,一度涨幅近翻倍。 详情请扫二维码↓
财政部: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25亿元,同比下降8.7%。印花税1920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174亿元,同比增长35.3%。 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499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8976亿元,同比下降3.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4523亿元,同比下降3.2%。
财政部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725亿元,同比下降8.7%,降幅比1至6月收窄2.1个百分点。全国税收收入98509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比1至6月收窄2.5个百分点。部分税种实现正增长,如证券交易印花税1174亿元,同比增长35.3%。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逐月好转、经济稳步恢复,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2个月实现正增长,7月份增幅比6月份提高,好于预期。 从主要税种来看,绝大部分依然延续负增长态势。比如,国内增值税为34052亿元,同比下降17%;国内消费税为8807亿元,同比下降6.4%;企业所得税为28628亿元,同比下降5.7%;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为8267亿元,同比下降13.4%;关税为1425亿元,同比下降13.6%。 也有部分税种为正增长。今年前7月,个人所得税为6725亿元,同比增长4.6%;印花税1920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174亿元,同比增长35.3%。 从7月单月财政数据来看,反映了经济企稳向好的积极效果。7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3%,增幅比6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均呈现增幅回升态势,带动7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长5.7%。 其中,国内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分别同比增长16.2%、15.9%,证券交易印花税则增长1.9倍,这也反映了当月汽车等领域消费回升,同时股市交易继续呈现活跃状态。 此外,土地交易和商品房销售增长,带动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分别增长21.4%、46.9%、21.7%。 财政支出方面,今年1至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499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比1至6月收窄2.6个百分点。 随着直达资金的加快使用,以及重大项目的推进,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8.5%。同时,为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全国防汛支出增长43.1%。 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显示,截至7月31日,实行直达管理的17000亿元资金中,中央财政已经下达16700亿元,占全部直达资金的98.5%;扣除抗疫特别国债按规定预留待分配资金后进度为96.4%;市县已细化落实到项目1.4万亿元,各地已形成支出3403亿元,占中央财政已下达资金的20.3%。
8月19日晚间,水泥行业两大头部企业天山股份和万年青同时披露2020年半年报。有望晋身“水泥一哥”的天山股份,凭借着二季度业绩的优异表现,上半年盈利与去年持平;生产基地集中在江西、福建的万年青,在一季度盈利的基础上,上半年业绩进一步提升。 天山股份回暖势头明显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天山股份实现营收35.97亿元,同比下降9.07%;实现净利润6.77亿元,同比增长0.9%;扣非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5.78%。 虽然就半年报数据来看,天山股份表现似乎并不亮眼,但在“疫情影响”叠加“超长雨季”的背景下,上半年净利润能持平上年同期实属不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10亿吨,同比下降4.8%;实现利润767亿元,同比下降6.1%。 “公司经营情况与行业发展匹配。”对于上半年业绩表现,天山股份表示,报告期虽受新冠疫情和超长梅雨季的双重影响,水泥需求阶段性下滑,但随着国家各项政策有效实施,复工复产深入推进,受益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公司新疆区域二季度水泥销量同比提升,公司盈利情况较去年持平。营收下降则主要系公司产品销价下降,同时部分产品销量下降所致。 同时,天山股份的互联网销售平台的优势在上半年得以发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旗下水泥电子商务平台“聚材商城”实现营业收入(合并抵消后)0.35亿元。 对比一季报可以发现,天山股份二季度业绩修复明显。今年一季度,天山股份实现营收5.35亿元,同比下降43.24%;净利润更是亏损2982万元,同比下降118.16%。 天山股份主营业务涉及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及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新疆和江苏。截至2020年6月底,公司熟料产能2799.6万吨,水泥产能3866万吨,余热发电能力153MW,商品混凝土产能1475万方。 万年青业绩表现突出 万年青的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33亿元,同比增长20.64%;实现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12.6%;扣非净利润6.83亿元,同比增长13.97%。 万年青主要从事硅酸盐水泥、商品混凝土以及新型墙材的生产和销售,拥有13条熟料生产线,熟料设计产能1400万吨/年,水泥设计产能2500万吨/年,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江西和福建,水泥销售市场以江西为主,向福建、浙江、广东等周边省份辐射。 万年青表示,上半年公司水泥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同时公司持续开展对标管理,实施降本增效,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如上半年万年青深化企业内部区域对标,持续挖掘降耗空间,采用新材料替代天然砂石,在动态对标中,优化各项经营指标。此外,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大幅度缩减,同比下降超105.15%,主要系优化融资结构及融资利率的下降,融资成本降低。 “二季度行业回暖明显,不管是水泥的需求,还是企业的信心,包括行业的效益,都有明显的回升。尤其是5月份,水泥需求创下历史同期最高,6月份的产量已接近2.3亿吨。5月份、6月份单月同比增速都超过6%。”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资深分析师郑建辉认为,下半年水泥需求将进一步释放,行业利润预期超800亿元。全年利润总额约为1500亿元,虽低于去年,但仍将处于历史第二的高位。
华能国际披露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791.22亿元,同比下降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33亿元,同比增长49.73%,每股收益0.32元。利润上升主要原因为燃料价格同比下降。
8月18日,青青稞酒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在过去两年短暂盈利之后,青青稞酒再度陷入亏损。 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青青稞酒营收3.54亿元,同比下降34.65%;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约3507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约2245万元,同比下降256.2%;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4112万元,同比下降426.26%。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青青稞酒表示,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导致销售收入下降。 此前,青青稞酒曾发布预亏公告称,受新冠疫情影响,春节期间的产品动销有较大影响,对第一季度收入影响较大;第二季度,虽然青海市场在逐步恢复,但由于第二季度属于销售淡季,未能对业绩起到提振作用。 上年报,青青稞酒主营酒及酒精饮料业营收3.19亿元,同比下降36.71%。其百元以上的高档青稞酒产品营收2.32亿元,同比下降39.12%;普通青稞酒营收0.79亿元,同比下降30%。 青青稞酒控股的两家酒类销售公司业绩同样表现为大幅下滑。青海互助青稞酒销售有限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30.14%,西藏天佑德青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318.34%。青青稞酒都表示因疫情导致市场下滑。 据年报显示,2017年青青稞酒上市后首亏0.98亿元,但2018年,青青稞酒便实现扭亏为盈,实现盈利1.09亿。2019年,青青稞酒净利润大幅下滑至0.22亿元,但到了2020年青青稞酒终于再度陷入了亏损。 同时,2020年上半年亏损3507万元也是青青稞酒自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净利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