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489亿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73亿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1316亿元,同比下降1.7%。全国税收收入144227亿元,同比下降3.7%;非税收入25262亿元,同比下降13.7%。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52051亿元,同比下降10.2%。 2.国内消费税11726亿元,同比下降5.4%。 3.企业所得税36085亿元,同比下降2.2%。 4.个人所得税10465亿元,同比增长10.1%。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3583亿元,同比下降7.5%。关税2358亿元,同比下降10.6%。 6.出口退税12805亿元,同比下降12.1%。 7.城市维护建设税4192亿元,同比下降5.5%。 8.车辆购置税3189亿元,同比下降0.3%。 9.印花税2906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728亿元,同比增长49.2%。 10.资源税1601亿元,同比下降5.8%。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6290亿元,同比增长12%;土地增值税5835亿元,同比下降0.5%;房产税2520亿元,同比下降5.7%;耕地占用税1117亿元,同比下降9%;城镇土地使用税1854亿元,同比下降6.3%。 12.环境保护税206亿元,同比下降6.6%。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1054亿元,同比增长3.3%。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846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9757亿元,同比下降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8089亿元,同比增长1.2%。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30653亿元,同比增长1.6%。 2.科学技术支出6998亿元,同比下降4.5%。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184亿元,同比下降0.7%。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159亿元,同比增长9.8%。 5.卫生健康支出16484亿元,同比增长9.4%。 6.节能环保支出4819亿元,同比下降13.6%。 7.城乡社区支出17181亿元,同比下降24%。 8.农林水支出19317亿元,同比增长7.7%。 9.交通运输支出10228亿元,同比下降1.6%。 10.债务付息支出9038亿元,同比增长16.1%。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2672亿元,同比增长6.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64亿元,同比下降14.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6950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126亿元,同比增长12.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5553亿元,同比增长25.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2206亿元,同比下降4.6%;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93347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59845亿元,同比下降6.1%。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20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2020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7%。 2020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7%。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和同比均下降 11月份,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回落。从环比看,CPI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中,随着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6.5%,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5.7%和1.6%。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旅游淡季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冬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上涨8.6%,涨幅回落8.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9%,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7.9%和19.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0%。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据测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11月份,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面达六成。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2%,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1.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0.9%。供暖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分别上涨2.8%和2.2%。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由降转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此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业价格分别上涨0.7%、0.5%和0.5%,涨幅均有所扩大。 从同比看,PPI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4.1%,扩大1.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0%,扩大1.7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9.8%,收窄0.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6.3%,收窄2.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0%,收窄3.0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9%,收窄2.6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1月份1.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2020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7%。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6%。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6%;食品价格下降2.4%,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8%,服务价格下降0.4%。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7%,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17.1%,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7.3%,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2.5%,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8.6%,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0%,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三涨一平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2.5%、1.5%和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居住、衣着价格分别下降3.9%、0.6%和0.3%。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1.6%,影响CPI下降约0.52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5.7%,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4.7%,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6.5%,影响CPI下降约0.29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4%,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一涨三平三降。其中,衣着价格上涨0.3%;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8%、0.6%和0.3%。 202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1—11月 同比涨跌幅(%) 居民消费价格 -0.6 -0.5 2.7 其中:城市 -0.6 -0.4 2.5 农村 -0.6 -0.8 3.3 其中:食品 -2.4 -2.0 11.5 非食品 -0.1 -0.1 0.4 其中:消费品 -0.8 -1.0 3.9 服务 -0.4 0.3 0.6 其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 -0.1 0.5 0.9 其中:不包括鲜菜和鲜果 -0.5 -0.8 2.9 按类别分 一、食品烟酒 -1.6 -0.7 9.0 粮 食 0.1 1.4 1.2 食 用 油 0.2 3.1 5.4 鲜 菜 -5.7 8.6 7.2 畜 肉 类 -4.7 -7.3 43.1 其中:猪 肉 -6.5 -12.5 56.7 牛 肉 0.1 4.2 15.4 羊 肉 0.0 2.2 8.9 水 产 品 -1.9 1.0 3.1 蛋 类 -1.4 -17.1 -9.3 奶 类 0.5 1.5 1.0 鲜 果 0.0 3.6 -12.4 烟 草 0.1 0.7 0.8 酒 类 0.3 1.4 2.2 二、衣着 0.3 -0.3 -0.2 服 装 0.4 -0.3 -0.1 衣着加工服务费 0.1 1.6 2.2 鞋 类 0.2 -0.5 -0.8 三、居住 0.0 -0.6 -0.4 租赁房房租 -0.2 -0.9 -0.5 水电燃料 0.3 -0.9 -0.7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0.0 0.0 0.0 家用器具 -0.2 -1.6 -1.8 家庭服务 0.1 2.5 2.7 五、交通和通信 -0.3 -3.9 -3.5 交通工具 0.1 -2.2 -2.2 交通工具用燃料 -0.3 -17.6 -13.8 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 0.2 1.2 1.4 通信工具 1.1 0.0 -2.1 通信服务 0.0 -0.1 -0.4 邮递服务 -0.1 -0.6 -0.6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0.8 1.0 1.3 教育服务 0.0 1.9 2.2 旅 游 -4.4 0.0 1.3 七、医疗保健 0.0 1.5 1.9 中 药 0.2 2.1 2.5 西 药 0.0 -0.9 0.6 医疗服务 0.0 2.2 2.4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0.6 2.5 4.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2020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7%。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3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3.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4.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1%,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4.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3.5%;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8.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4.6%。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50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8%,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5%,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7%,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8%,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3%。 2020年11月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1-11月 同比涨跌幅(%) 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0.5 -1.5 -2.0 生产资料 0.7 -1.8 -2.9 采掘 0.8 -3.6 -5.7 原材料 1.5 -4.2 -5.9 加工 0.4 -0.8 -1.4 生活资料 0.1 -0.8 0.5 食品 0.3 0.1 3.1 衣着 0.0 -1.8 -1.0 一般日用品 0.0 -0.5 -0.3 耐用消费品 -0.2 -1.8 -1.8 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0.7 -1.6 -2.5 燃料、动力类 1.2 -8.4 -8.6 黑色金属材料类 0.3 3.5 0.0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0.8 4.0 -0.9 化工原料类 1.7 -4.6 -7.7 木材及纸浆类 0.2 -0.7 -2.0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1.1 -0.8 0.6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3 0.0 -0.1 农副产品类 0.7 1.7 5.5 纺织原料类 0.6 -2.1 -3.4 三、主要行业出厂价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2 -2.9 -6.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9 -29.8 -2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0 12.5 6.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4 6.9 4.5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 1.6 1.4 农副食品加工业 0.8 0.8 5.1 食品制造业 0.4 0.6 0.6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0.3 0.7 0.6 烟草制品业 0.0 0.8 1.4 纺织业 0.5 -4.7 -4.8 纺织服装、服饰业 0.0 -1.6 -1.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0 -1.1 -0.7 造纸和纸制品业 0.5 -1.3 -3.0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3 -2.1 -1.2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7 -16.3 -14.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2 -3.0 -6.4 医药制造业 0.1 0.5 0.7 化学纤维制造业 1.9 -10.4 -14.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3 -1.9 -2.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7 -2.5 -1.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 2.0 -2.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1 4.1 0.1 金属制品业 0.1 -0.1 -0.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 -0.7 -0.3 汽车制造业 -0.1 -0.4 -0.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2 -0.1 0.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4 -1.9 -1.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3 -1.8 -1.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8 -3.9 -4.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 -0.2 0.1
2020年的冬天,有着灿烂笑容和清澈眼神的20岁藏族小伙丁真横空出世走红网络,随即他的家乡四川和他想去的西藏两个省份开始为这个“甜野男孩”的旅游代言展开了线上“battle”。而这亦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纷纷开始注重传播、提升品牌的缩影。从脚下是青石板路、头顶是雪山云朵的丽江,到宫崎骏《千与千寻》中夜幕下灯火通明的重庆,从“人间烟火气”最浓的成都到一提起橘子洲头和茶颜悦色就想起的长沙,层出不穷的网红城市证明了城市的“名片”对经济转型、拉动消费的强大影响力。2020年,哪些城市将脱颖而出,竞争中国城市的最强“厂牌”?12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华夏时报》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果发布会:《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20)》”在北京举行。会议正式对外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20):构筑城市品牌韧性》(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2020年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CBDI)排名前十强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广州、重庆、香港、武汉、南京。同2019年的排名相比,前2名没有变化,杭州上升1名成为第3名,深圳上升3名成为第4名。香港下降5名变为第8名,重庆、南京均下降了1名。广州上升2名排名第6,武汉上升3名进入前10。此外,西安下降1名跌出了前十,天津在2019年首次跌出前十后颓势未止,本年度排名第12。从CBDI前100强的分布来看,华东地区遥遥领先。华东地区独得CBDI百强的43席,其中浙江11席,江苏和山东各10席,成为中国城市强势品牌的高地;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据14席,其中广东得8席;华北地区有12个城市进入百强,以京津为引领城市,河北占7席;其余华中、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跻身百强的城市均为个位数。上述百强城市中,南方城市首超6成,刚好是60个,北方城市仅占40席。2020年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CBDI)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城市品牌价值的韧性支撑初显。2020年度纳入测评的288个城市的CBDI指数有所回落,CBDI均值为0.295,同比下降约4%。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经济社会的全面深刻影响相比,这个降幅仍不算大。其中,排名前100位的城市CBDI总分均值同比下降约3.7%,而排名前10位的城市同比仅下降2.9%,这表明我国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城市品牌价值韧性对城市发展韧性已形成初步的支撑效应。城市投资品牌对城市品牌的支撑超过预期。2020年,城市投资品牌指数的回落幅度(-2.6%)小于CBDI指数总分回落幅度(-4%),也低于城市文化品牌(-8.8%)、城市旅游品牌(-2.9%)和城市宜居品牌(-10.6)的回落幅度。同时,投资品牌指数与CBDI指数的分差较小,低于文化和宜居品牌的差距。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围绕内外“双循环”展开重新布局,未来投资品牌有望成为城市品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量。城市宜居品牌、旅游品牌受疫情冲击更大。继2019年一度高涨之后,2020年度的城市宜居品牌出现较大滑落,这可能与疫情冲击下市民主观幸福感下降有关,同时也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对不足有较大关系,宜居品牌再次成为城市品牌的短板。此外,旅游品牌受疫情影响较为更为直接。一方面文旅融合进展仍较为缓慢,城市旅游的同质化竞争显现较为普遍,另一方面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爆发,跨省出行受限,入境旅游更是断崖式下滑,让城市旅游品牌的成长蒙上阴影。《华夏时报》受权发布2020年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百强榜单: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20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2020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7%。2020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 专题地址:http://finance.ce.cn/sub/2020/cpi11/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