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 英欧达成历史性脱欧贸易协议;三大股指小幅上涨,迎圣诞节休市;2000美元纾困金提案未获美众议院通过,多项威胁正同时降临。 币币交易 •技术分析:比特币持续高位横盘,需要关注上升行情的延续;ETH跌破前期高点,需要持续关注前期高点的支撑压力转换情况。 •稳定币: USDT本周持续增发;USDT溢价率由负转正。 •矿工:比特币挖矿算力高位震荡。 •合规机构:本周灰度信托BTC锁仓量持续增长;本周灰度信托ETH锁仓量相对稳定。 衍生品市场 •BTC期货持仓相对稳定,基差周二有所下降,BTC合规市场期货本周持仓量和成交量周三均有所降低,成交变得不是特别活跃,BTC 永续合约方面,资金费率基本为正 •BTC期权持仓量小幅上升后平稳,BTC期权各期限IV在周一到周三平稳上升,周四有明显的下降,期权各期限skew都比较平稳,除超短期skew小幅下降之外,各期限skew之间差距逐渐增大。基本在0-25%之间。 •ETH合约持仓量持续下降,基差呈阶梯状下降。ETH主流合约交易所永续合约资金费率小幅下降,基本为正。 •ETH期权持仓量上下波动较大,ETH各期限期权IV相对稳定,除超短期IV小幅下降。各期限skew差距逐渐变大,超短期skew下降较为明显,现在基本位于0-25%之间 市场热点 •1inch正式发行治理代币1INCH,向用户空投 英欧达成历史性脱欧贸易协议 北京时间周四晚,英国政府证实,脱欧贸易协议已达成,并表示,所有关于归还主权的关键红线已经达成,欧盟的 法院已经无法继续发挥作用。随后英欧双方都发布详细的官方说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英国脱欧的道路漫长而曲折,但我们达成了一项不错的协议。该协议是公平、平衡和正确的。协议内置了必要的安 全措施,以确保双方有强大的动机来坚持达成的协议。英国和欧盟未来可能就协议的部分内容重新谈判,欧盟委员 会将在2月28日之前暂时实施贸易协议。双方可以就争议对彼此征收关税,甚至可以因争议而被终止。 三大股指小幅上涨,迎圣诞节休市 周四是圣诞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因节日原因交易量清淡。在特朗普总统表示不满国会于周一通过的新冠肺炎援助方案和政府拨款立法之后,市场仍然关注方案是否可以完成。截至美股周四收盘,道指收涨23bps,至30200点;纳指收涨26bps,至12805点;标普收涨35bps,至3703点。 2000美元纾困金提案未获美众议院通过,多项威胁正同时降临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周四阻止了民主党人试图向美国人直接发放2000美元支票的努力。与此同时,本周早些时候国会通过的大规模抗疫救助方案的命运仍悬而未决。特朗普23日还否决国会本月早些时候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国会参众两院将于下周表决是否推翻总统的决定。接下来,为了避免政府关门,众议院可能会再次通过一个临时措施,但从周六到12月31日,多项疫情纾困措施将耗尽资金,包括300美元每周的失业救济金补助和防止租客被驱逐的救助等。 技术分析:比特币突破25000,再创历史新高 技术分析:经过一周的震荡市,比特币再度蓄势上涨,成功突破25000,再次创造历史。上方没有阻力位,下方支撑位在19500一线。 技术分析:ETH跌破前期高点,需要持续关注前期高点的支撑压力转换情况 技术分析: ETH本周持续下降,跌破了前期的高点,但是成交量并没有明显的放大,说明空头力量可能稍显不足。需要持续关注成交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前期高点的支撑阻力转换情况。 稳定币:USDT本周持续增发 USDT 本周持续增发,增发量约3亿。数 据 来 源 :Coinsummer.io 稳定币:USDT溢价率由负转正 本周溢价率由负转正,USDT需求有所上升。数 据 来 源 :Coinsummer.io 本周灰度信托BTC锁仓量持续增长 对于灰度投资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打算配置比特币的合规机构,另一类是溢价套利投资者。灰度本周BTC锁仓量持续增长,溢价率小幅下降,接近30%。 数据表明,机构投资者和套利投资者较活跃。 BTC期货持仓相对稳定,基差周二有所下降比特币合约持仓方面,本周持仓量相对稳定,基差周二有所下降,现在位于18%左右。 BTC期权持仓量小幅上升后平稳 BTC期权当前持仓量约62亿美金,小幅上升后平稳 ETH合约持仓量持续下降,基差呈阶梯状下降。 ETH合约持仓量持续下降,基差呈阶梯状下降。 ETH期权持仓量上下波动较大 ETH截止12月25日持仓量10.5 亿美金,上下波动较大。 1inch正式发行治理代币1INCH,向用户空投 12月25日,迟迟未发币的1inch的终于推出了治理代币1INCH,并宣布给在今年秋天参与了流动性挖矿的用户们发放代币。同时12月24日早8点之前与1inch进行过交互的钱包地址也有望得到空投,发行量为15亿枚。一些尚未发币的Defi知名项目比如dydx的用户数随着Uni、Lon和 1INCH的空投后快速上涨。
起步股份是一家主营童鞋、童装和儿童服饰配饰等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原本与网红直播没什么关系,2020年9日,快手直播网红辛巴(辛有志)的辛选投资与辛选联合始创人、供应链负责人张晓双共耗资4.32亿入股起步股份,起步股份作为“辛巴概念股”被市场热炒。 但是随着辛巴直播带货“糖水燕窝”被调查,带货“翻车”事件直接导致了起步股份股价“扑街”。 探雷哥一直认为,一些股民参与网红经济概念股更多的就是一种投机炒作。 回到起步股份这家公司,业绩实在不怎么样,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8.90亿,同比下降16.13%,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5,504.83万,同比下降56.13%,而且2018年、2019年这两年扣非归母净利润都在下滑,2018年及2019年同比分别下滑了11.85%及19.85%。 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起步股份的前五大客商、成本费用、应收款等还存在重大疑问。 1主要客商成疑 起步股份目前的销售模式分为直营(专卖店直营和电商平台等)销售及经销商销售,经销商销售为主。 1.陕西鼎臻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从招股说明书及相关公告查阅到,陕西鼎臻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分别是起步股份2014年第五大、2015年第五大、2016年第四大、2017年第四大、2019年第四大经销商客户,对应的销售金额(不含税)分别为5,729.41万、6,560.96万、6,749.04万、6,180.12万及8,032.38万。 但是,陕西鼎臻儿童用品有限公司2014年企业年报中显示,其企业经营状态为歇业状态。 在社保参保人数方面,陕西鼎臻儿童用品有限公司2014年至2019年的社保参保人数显示为0人、0人、5人、5人、13人、13人。 综上,起步股份2014年对陕西鼎臻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为5,729.41万,但自相矛盾的是,这家经销商客户2014年处于歇业经营状态,另外它历年年报中的社保参保人数与对应的大额经销金额也存在不匹配的疑问。 所以,我们认为,起步股份在IPO期间对陕西鼎臻儿童用品有限公司的销售金额的真实性存疑。 2. 泉州起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泉州起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15日,注册资本100万,实缴资本20万,已于2018年11月9日注销,在2014年及2015年它都是起步股份的第四大经销商客户,对应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772.43万及6,560.96万。 泉州起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3年至2015年企业年报的社保参保人数未见显示,2016年参保人数显示为3人,2017年仅为2人。 虽然泉州起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注销,但工商公开信息显示其官网网址为https://abckids.tmall.com/,打开链接核实后实际为起步股份的天猫旗舰店。 (来源:企查查) (来源:天猫) 此外,在2013至2017年历年的企业年报中都能见到泉州起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网站或网店信息的填报内容,其名称都填报为abckids旗舰店,网址都填报为https://abckids.tmall.com/,这个网址与前面提到的相同,实际是起步股份的天猫旗舰店。 据此,我们怀疑泉州起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很可能是起步股份隐藏的关联方,而且从名字上看“起程”与“起步”有相似处,在IPO期间,起步股份披露的对泉州起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额也很可能是有猫腻的。 3. 青田杰邦鞋服有限公司 青田杰邦鞋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1日,是起步股份2015年第二大供应商,在2016、2017、2018及2019年上半年都是起步股份的第一大供应商。 工商信息显示,青田杰邦鞋服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2013 年9 月6 日从邹培暖变更为章冬友,而起步股份实际控制人章利民的姐夫叫邹培闹,与邹培暖的名字有相似处。 所以,起步股份与青田杰邦鞋服有限公司的关系可能并不寻常。 2职工人数诡异 起步股份2017年登陆沪市主板,上市以来除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出现下降,其余年份营收都是保持持续增长的,但是,起步股份同期生产员工数量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研发人员(设计研发)数量也是不升反降。 我们具体来看,2017年至2019年,起步股份的营收同比分别增长8.56%、4.43%、8.91%,但生产人员同比却分别下降3.61%、43.80%、4.82%,研发人员(设计研发)人员同比分别下降13.64%、21.05%、8.00%。 特别是在2018年,生产人员的下降幅度特别诡异,生产人员数量从2017年的1,735人下降到975人,同比下降43.80%,几近腰斩。 当然,起步股份近年来外协数量的占比在提升,比如2017年度外协数量占比为66.06%,自产数量占比为33.94%,到了2018年度外协数量占比提高到75.77%,自产数量占比下滑到24.23%。 但在营收持续增长的背景下,起步股份的生产人员数量下降幅度太过异常,我们怀疑起步股份可能虚减了与人员有关的成本费用。 3应收款回款风险 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起步股份的应收账款余额为7.21亿,坏账准备余额为3,604.58万,应收账款账款价值为6.85亿,到了2020年9月30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已经上升到7.64亿,占总资产的26.73%,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合计更是占到总资产的31.45%。 随着营收的持续增长,起步股份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不断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断增大,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53天,截止到2020年三季度周转天数提高到242天。 虽然起步股份定期报告显示,应收账款主要账龄在一年以内,但是,从2014年至2019年,经销商模式下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金额占起步股份总营收的比重一直是比较大的,分别是33.41%、34.06%、31.88%、30.17%、34.52%、31.39%。 结合前面我们提到的起步股份经销商客户的疑问,我们认为起步股份的应收账款回款风险不可轻视。 此外,起步股份2019年的第五大客户是个新面孔——易达尔科技有限公司,当年起步股份对它的销售金额为7,418.01万,而易达尔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是深圳市泽汇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2018年12月,起步股份以2亿从刘志恒手中购买了深圳市泽汇科技有限公司11.4286%的股权,也即是说,在起步股份购买了部分深圳市泽汇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后,易达尔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二年就成为了起步股份的第五大关联销售客户。 泽汇科技主要从事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子公司易达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位于香港,在应收高企,结合关联方跨境电商身份,我们也需警惕起步股份是否通过跨境电商进行业绩刷卡。 4结束语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在直播网红”翻车”后,起步股份目前的股价又回到“起步”阶段,而起步股份的财务也有“翻车”的风险。
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发布的《2020年11月全国乘用车销售情况综述》显示,前11月乘用车销售1779.3万辆,同比下降7.6%,降幅比1-10月收窄2.3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11月,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在200万辆以上规模,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增长。当月共销售229.7万辆,环比增长8.9%,同比增长11.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速更快;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增速更为明显。 1-11月,乘用车共销售1779.3万辆,同比下降7.6%,降幅比1-10月收窄2.3个百分点。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两类乘用车品种依然呈较快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明显。 从品牌来看,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延续了上月增长势头,且增幅继续高于全行业。当月共销售95万辆,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17.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4%,占有率比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美系和法系品牌销量增长较快,其他外国品牌增速略低;与上年同期相比,美系品牌销量呈快速增长,日系小幅增长,德系略有下降,韩系和法系依然呈较快下降。11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1%、52.2%和71.7%,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SUV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中国品牌轿车和MPV保持增长。 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70.3万辆,同比下降10.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7%,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美系和德系销量呈小幅下降,韩系和法系降幅依然明显。1-11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2%、49.1%和68.1%,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呈一定增长,中国品牌SUV和MPV依然下降。
疫情的反复叠加春节因素,让1月PMI略微下滑。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PMI数据显示,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3%、52.4%和52.8%,比上月回落0.6个、3.3个和2.3个百分点。“三项PMI指数连续两个月下降,除了季节性因素以外,还受到近期疫情局部散发的影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春节前后是我国制造业传统淡季,加之近期局部聚集性疫情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制造业总体扩张势头有所放缓。万家基金则认为,这是在制造业连续扩张至超高景气之后的正常回调,也是在疫情的干扰下,可预期的阶段性动能减弱。不过,PMI的下滑并没有影响其表现,当前,PMI已连续11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且连续7个月位于51%以上。“历次经济复苏过程中,PMI都会经历阶段性回落,在全球疫苗接种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预计经济复苏的大方向未变,上半年经济环比动能不会有明显减弱。”万家基金研报显示。产需疲弱1月,制造业产需两端扩张力度均弱于上月。数据显示,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3.5 %,比上个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过去两个月累计下降1.5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3%,比上个月下降1.3个百分点,过去两个月累计下降1.6个百分点,内需订单回落幅度偏大。生产和需求两端指数都下降,表明当前经济动能出现放缓。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订单指数回落幅度大于生产指数的回落幅度,扭转了这两项指标差值连续7个月缩小的趋势,表明在经济复苏中,生产的韧性略好于需求的韧性,因此后续提振市场有效需求或将成为政策的主要重点。一个新情况在于,国内疫情反复,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本月以来,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企业的生产、采购、运输面临一定的困难,同时,冬季低温天气也客观的造成了生产节奏的放缓。从高频数据来看,1月以来高炉开工率下降、全国粗钢和铁金粉产量减少,工业生产有所放缓。从行业来看,纺织、化工行业指数下降明显,有色、计算机及电子设备等行业扩张势头保持较好。从进出口来看,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2%、49.8%,低于上个月1.1、0.6个百分点,进出口景气度有所回落,显示圣诞节过后外需有所减弱。不过,随着疫苗逐步普及,预计海外疫情将有所好转,外需仍将为我国的出口提供一定的支撑。产成品则出现库存上升、价格下跌的情况。1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9.0,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9,回升2.8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上升较多,在新订单和生产均放缓时,显示短期动能确实有所放缓。从业人员指数为48.4,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春节临近,就业有所回落。“总体来看,制造业生产指数下降、新订单指数回落,产需两端扩张势头不同程度放缓,进出口景气度有所回落。”刘学智表示。警惕价格上涨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类指数处于高位,工业生产供需两端价格上涨势头较强。刘学智预计,PPI将持续回升,或将实现同比正增长。当前,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数据显示,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67.1%。出厂价格指数57.2%,尽管环比均有所下降,但仍处在较高的扩张区间,供需两端价格上涨势头较强。比如,近期上游输入初级产品价格快速上涨,CRB综合指数上升到456点以上,同比涨幅在12%左右;国际原油价格明显回升,布伦特原油、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达到55美元/桶左右,WTI原油价格在52美元/桶左右,同比降幅收窄。1月农副食品价格,石油加工煤炭及其他染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高于70%。“在国内流通领域主要生产资料中,1月初以来60%的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煤炭价格综合指数、柯桥纺织价格指数、南华工业品指数上升。随着供需两端价格类指数上升,预计PPI同比将很快回升到正增长。”刘学智表示。包括价格因素,受各因素影响,不同规模企业表现也各不相同。1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51.5,为2020年7月以来最低,但仍处于荣枯线上;官方PMI中,小型企业PMI为49.4%,虽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但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景气度仍偏弱。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2.1%和51.4%,虽低于上月0.6个和1.3个百分点,但均位于景气区间,其中大型企业PMI连续8个月位于52.0%及以上,对支撑制造业稳步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学智表示,三大类企业采购经理指数涨跌互现,需要关注未来走势。复苏方向未变PMI中,非制造业PMI则受局部聚集性疫情等影响,普遍下滑。在刘学智看来,服务业PMI显著下降是影响非制造业PMI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服务业仍保持恢复态势,但景气水平有所回落。本月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6.2%和49.1%,低于上月2.0个和6.3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仍保持较高景气水平,生活性服务业景气度则回落至收缩区间。”赵庆河表示。当前,服务业PMI连续两个月下降且降幅较大,受局部疫情的影响较为明显,生活性服务业景气度降幅较大且回落至收缩区间。同时,受低温天气以及春节假期临近等因素影响,建筑业也进入施工淡季,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落0.7个百分点至60.0%,并且业务活动预期也降至53.6%,认为短期内业务减少的企业比例有所上升。在刘学智看来,未来需要持续关注疫情发展趋势及其对服务业的影响,服务业的恢复将是2021年经济复苏的关键。“整体来看,本月PMI数据偏弱,这是在经济连续扩张至超高景气之后的正常回调,也是在疫情的干扰下,可预期的阶段性动能减弱。在全球疫苗接种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经济复苏的大方向未变,上半年经济环比动能不会有明显减弱。社融目前只是小幅回落,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限,后期关注社融回落的斜率。”万家基金研报显示。展望后市,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就地过年”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将更为重要。“就地过年”有利于强化春节期间的生产能力,春节前后的工业生产活跃程度有望超出历史同期水平,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将有出色表现,叠加PPI仍在快速修复,上游工业企业盈利水平或迎来大幅度改善。
“11月份主要肉类产品价格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但12月份好像又涨回来了一点。”12月13日10时左右,正在西城区某生鲜超市猪肉区挑选小里脊的消费者李昊(化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官网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11月份CPI环比下降0.6%,同比上涨0.2%,涨幅比10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从环比看,食品价格下降2.1%,其中,猪肉供应持续改善,价格下降5.8%。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物价11月份也纷纷骤降。据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陆续公布的数据显示,江苏、湖南等22个省份的11月份CPI同比负增长。 就在4天前的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这是时隔11年后,CPI再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对此表示,这是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其中,食品价格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 “从同比看,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10月份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上涨8.6%,涨幅回落8.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董莉娟进一步介绍。 作为重要“菜篮子”产品的“二师兄”价格回落,部委高频监测数据也有体现。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今年11月份猪肉批发均价为39.43元/公斤。《证券日报》记者计算得出,该价位较今年10月份猪肉批发均价(42.50元/公斤)下跌3.07元/公斤;较2019年同期猪肉批发均价(47.11元/公斤)下跌7.68元/公斤。 面对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波动,消费者感受如何?《证券日报》记者12月13日探访了北京市多家大型商超和便民网点,并采访了多位消费者。 昨日,李昊告诉记者,想要购买的小里脊价格为33.9元/斤,而此前11月份记者走访该超市时的价格为31.9元/斤。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小里脊和去皮通脊(32.9元/斤)的价格确实较上月有所上涨,不过纯瘦肉(27.9元/斤)、棒骨(21.9元/斤)、中段排(37.9元/斤)等商品的价格与11月份基本持平。” 也许是周末的缘故,13时左右的西城区某大型商超人气很旺,数十位消费者正在商超禽畜肉区前拣选,五六位工作人员在忙着为消费者切分、称重商品。已购买两斤精品肋条(48.8元/斤)的消费者王佳(化名)期待肉价再下降,她告诉记者,“现在猪肉价格还是有些贵,随便买两斤肋条就需要花费近百元,距离大家实现‘猪肉自由’还有空间。” “最后一天特价,原价48.8元/斤的黑猪龙骨、51.8元/斤的黑猪棒骨、53.1元/斤的黑猪肘全部只需39元/斤。”售卖某品牌黑猪肉的工作人员一边吆喝一边向记者透露,“现在生猪产能恢复,目前供应充足,价格自然平稳或有所下降。” “虽然猪肉价格和往年没法比,但好在超市的猪肉类不同商品每周都有优惠,总体来看价格还算‘美丽’。”来自山东省潍坊市的李阿姨近期专程到北京照顾怀孕的女儿,她告诉记者,北京的黑猪肉价格和老家三、四线小城市相比无太大差别。 随后,记者在商超附近的某便民网点内注意到,此前买过的某品牌盒装鲜鸡蛋由10月份的12.9/盒(12枚)降价为10.9/盒(12枚),亲民的价格吸引不少消费者选购。此外,其他品牌的鸡蛋价格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收银台付款的钱大爷和老伴儿直言,“赶上鸡蛋降价,我就把腌鸡蛋‘安排上’。” 谈及12月份CPI走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预测,进入12月份以来,猪肉价格出现小幅回升态势,加之上年同期CPI基数走稳,预计12月份CPI同比降幅不会进一步扩大。 展望2021年,王青认为,伴随经济修复带动消费需求上升,以及价格基数发生变化,预计一季度后CPI同比将恢复正增长,这意味着经济持续进入通缩状态的风险不大。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和环比均下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降幅有所收窄,环比由平转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本次数据基本符合预期,与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向好态势相契合。 CPI同比环比均回落 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 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6%。在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零,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11月份CPI同比增速超预期回落,继2009年10月份以来首次滑落至负增长区间。”温彬说,这一方面与基数效应有关。去年下半年以来,CPI在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下持续走高,直到今年1月份春节后才开始回落,高基数效应预示了今年下半年以来CPI增速将呈现持续回落趋势。另一方面,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由升转降是带动CPI超预期回落的主要原因。11月份,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继2018年2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仅此一项便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11月份,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回落。从环比看,CPI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中,随着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6.5%,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5.7%和1.6%。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中,旅游淡季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冬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4%。 值得注意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 PPI同比降幅收窄 生产稳定恢复需求持续回暖 11月份,P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在1.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零,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民银智库宏观分析师应习文分析称,11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升,受新冠疫苗研发进展顺利消息提振,全球主要能源、金属等资源期货价格均明显上涨。国内工业领域需求继续复苏,偶发性疫情对供给端冲击较小,煤炭、钢材等主要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同时,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表现强势,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指数均有所回升,出厂价格指数由上月的53.2%大幅回升至56.5%,PPI回暖符合预期。 从同比看,11月份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在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1月份,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董莉娟说,从环比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在受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面达六成。 CPI和PPI有望逐渐回升 宏观政策应继续保持定力 11月份虽出现了CPI和PPI同比双降的情况,但应习文预计,下一阶段CPI和PPI均有望逐渐回升。在CPI方面,由于12月份食品价格出现明显回升,12月份CPI有望转正。2021年一月、二月份由于基数较高和春节错位,CPI有较大概率陷入负增长,但3月份后将逐渐回升。在PPI方面,11月份PPI环比回升幅度已达到2018年10月份以来最高水平。随着全球经济企稳反弹以及美元指数持续下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会持续回升。加上国内经济内生复苏动力增强,PPI同比降幅将会继续缩小,未来有望转正。 在温彬看来,一方面,CPI仍受食品价格变动主导,而食品价格又受猪肉价格主导,去年通胀中枢走高和今年通胀中枢回落,基本都与猪肉价格变动引起的食品价格变动有关。而核心CPI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相同,说明疫情冲击后的有效需求仍较平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供需逐渐改善,PPI修复趋势日渐明朗,有助于改善企业利润,提振市场信心,从而进一步提升有效需求。 “CPI负增长或为短期现象,对经济表现更为敏感的PPI正逐渐走出负增长区间。PPI和CPI剪刀差持续收窄,预示企业经营状况将会明显改善。”应习文建议,在此情况下,宏观政策应继续保持定力。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489亿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173亿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1316亿元,同比下降1.7%。全国税收收入144227亿元,同比下降3.7%;非税收入25262亿元,同比下降13.7%。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52051亿元,同比下降10.2%。 2.国内消费税11726亿元,同比下降5.4%。 3.企业所得税36085亿元,同比下降2.2%。 4.个人所得税10465亿元,同比增长10.1%。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3583亿元,同比下降7.5%。关税2358亿元,同比下降10.6%。 6.出口退税12805亿元,同比下降12.1%。 7.城市维护建设税4192亿元,同比下降5.5%。 8.车辆购置税3189亿元,同比下降0.3%。 9.印花税2906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728亿元,同比增长49.2%。 10.资源税1601亿元,同比下降5.8%。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6290亿元,同比增长12%;土地增值税5835亿元,同比下降0.5%;房产税2520亿元,同比下降5.7%;耕地占用税1117亿元,同比下降9%;城镇土地使用税1854亿元,同比下降6.3%。 12.环境保护税206亿元,同比下降6.6%。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1054亿元,同比增长3.3%。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7846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29757亿元,同比下降2.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8089亿元,同比增长1.2%。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30653亿元,同比增长1.6%。 2.科学技术支出6998亿元,同比下降4.5%。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184亿元,同比下降0.7%。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159亿元,同比增长9.8%。 5.卫生健康支出16484亿元,同比增长9.4%。 6.节能环保支出4819亿元,同比下降13.6%。 7.城乡社区支出17181亿元,同比下降24%。 8.农林水支出19317亿元,同比增长7.7%。 9.交通运输支出10228亿元,同比下降1.6%。 10.债务付息支出9038亿元,同比增长16.1%。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2672亿元,同比增长6.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64亿元,同比下降14.8%;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69508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5126亿元,同比增长12.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11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95553亿元,同比增长25.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2206亿元,同比下降4.6%;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93347亿元,同比增长26.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59845亿元,同比下降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