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累计检出阳性10人,阴性1047997人,其余结果待出 成都疫情防控发布会通报:截至10日18时,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04人,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1262人,均全部落实隔离观察措施。已累计完成核酸采样1101234人,累计检测1048007人。其中阳性10人,阴性1047997人,其余结果待出。 2. 知情人士:大连圣亚、朗博科技、金力泰背后都有李跃宗的深度参与 上海执法部门的人士透露,一名从事场外配资和虚拟盘交易的资本大佬李跃宗已被浦东警方控制,而李跃宗很可能与仁东控股坐庄高度相关。知情人士表示,李跃宗并不是这一批庄股的庄家,而是配资参与方。“他肯定是仁东控股操盘的深度参与方。这个圈子很小,这一波下跌的大连圣亚、仁东控股、朗博科技,还有金力泰,背后都有李跃宗的深度参与”。 3. 仲裁协议官司小黄车又赢了,小黄车等退押金还要988年 根据“小黄车”APP更新后的协议,如有争议应提请仲裁,而仲裁的最低费用为6100元。2020年,曾有用户先后向法院申请确认小黄车仲裁协议无效,遭驳回。10月10日申请退小黄车押金,至12月10日,排队的人少了2828位,平均每天少了46人左右。以这个速度推算,消化现有排队人数存量还需要360772天,约合988年。 4. 谷歌、亚马逊被法国数据隐私监管机构罚款1.35亿欧元 由于违反欧盟规定,法国数据保护监管机构对谷歌和亚马逊公司分别处以1亿欧元和3500万欧元的罚款。法国国家安全局星期四发表声明说,这些公司在管理cookie方面违反了规定。此前在另一项调查中法国数据隐私监管机构对谷歌开出约5000万欧元的罚款。 5. 苏宁回应“股权质押淘宝”:是正常的商业合作 日前,苏宁控股集团股东张近东、张康阳及南京润贤已将公司全部股权出质给淘宝。股权出质登记日期为2020年12月4日,合计出质股权数额10亿元人民币。此外,张近东还将6.5万股苏宁置业集团股权出质给淘宝。苏宁方面回应称,股权质押是正常的商业合作,对苏宁易购战略发展和正常经营无实质影响。 6. 民宿巨头爱彼迎上市首日暴涨逾100% 美东时间周四,民宿巨头爱彼迎(Airbnb)登录纳斯达克,发行价68美元/股。此次上市,公司融资约35亿美元,成为今年美股最大IPO。爱彼迎周四收盘暴涨112.81%,报收于145美元/股,市值达864亿美元,一举超越了旅游巨头Booking的市值(约862亿美元),同时也远超连锁酒店巨头,例如万豪(市值约430亿美元)和希尔顿。 7. 众应互联:公司目前存在资金流动性问题 定向融资工具系列产品出现逾期 众应互联发行的“众应互联定向融资工具系列产品”,目前融资本金余额2.14亿元,截至10日,逾期本金1.64亿元、逾期利息829.38万元。众应互联表示,公司目前尚存在资金流动性问题,正积极与苏州太合汇协商,以妥善处理融资款逾期事宜。 8. MSCI:与MSCI指数挂钩的股票型ETF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 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 12月10日介绍,截至2020年11月16日,与MSCI指数挂钩的股票型交易所交易基金资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MSCI表示,投资者对有助全球股市投资的高透明度和流动性金融产品需求强劲,促进了与MSCI指数挂钩的股票型ETF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9. 华为全新运动健康实验室投入使用,首度对外展示顶级研究设备 全新的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于10日在华为西安研究所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华为也首次对外展示了相关的顶级研究设备。据了解,华为智能穿戴和运动健康业务的研发团队历时九个月,对原有的研发资源进行整合,并引入了一批全新的专业研究设备,经过重新选址和规划,建成全新的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进一步升级创新能力。 10. 苹果汽车真要来了?产业链人士称汽车电子厂商已开始发送样品 外媒最新援引产业链人士透露的消息称,汽车电子厂商,已开始向苹果发送样品,这也就意味着苹果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过,虽然现在已开始同汽车电子厂商进行初步的合作谈判,汽车厂商也已开始发送样品,但苹果汽车推出还需要一段时间,外媒预计在2024到2025年推出。 1. 商务部: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 商务部称,将着力推动扩大重点商品的消费。比如,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措施,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积极发展汽车养护、维修、保险、租赁等汽车后市场。此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鼓励发展“互联网+废旧物资回收”新模式。 2. 四川:十四五努力实现GDP年均增速等“四个高于全国”目标 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建议》中,提出了“四个高于全国”的相对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幅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美国12月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85.3万人,创近3个月新高 美国劳工部周四发布数据显示,美国12月5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85.3万人,创近3个月新高,预期72.5万人,前值由71.2万人修正为71.6万人。机构点评称,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幅超过预期,原因是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增加,导致更多企业受到限制,这进一步证明,疫情大流行和缺乏额外的财政刺激正在损害美国经济。 4. 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银行间市场同业存单发行违约违规处理细则》 根据违约事实、违约情节及违约解决情况和市场影响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违约方为严重违约行为,具体包括单期同业存单违约方违约金额超过2亿元等。 5. 湖北:“十四五”末全省经济总量超6万亿 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建议》指出,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湖北省发展阶段、环境、条件,今后五年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包括“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经济总量跨越6万亿元。 1. 乘联会:10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44%,较去年稍有下降 据乘联会,2020年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应该接近270万辆。7-10月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逐步恢复,但海外疫情影响下的欧美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较强,10月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44%,较2019年水平稍有下降。 2. 中国信通院: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958.4万部 同比下降15.1% 数据显示,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958.4万部,同比下降15.1%。其中,5G手机出货量2013.6万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68.1%。1-11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81亿部,同比下降21.5%。 3. IDC:三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现负增长 IDC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约5112万台,同比下降2.5%。其中第三季度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约829万台,同比下降14.7%,家庭视频娱乐设备出货量约1238万台,同比下降19.9%。家庭安防监控、智能照明和智能温控市场均延续快速增长态势,第三季度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28.6%,110.5%,337.5%。 4. 集邦咨询:明年全球车用芯片产值上看210亿美元,年成长为12.5% 随着全球消费市场需求逐渐回温,集邦咨询预估2021年全球汽车出货量可望达8350万辆。今年第四季各大车厂与Tier 1业者开始进行库存回补,进而带动车用半导体需求上扬。预估2020年全球车用芯片产值可达186.7亿美元;2021年将上看210亿美元,年成长为12.5%。
CPI时隔11年再现负增长。随着猪肉价格继续回落、油价下跌,加上去年高基数影响,11月份CPI同比增速转为负数,这是2009年2月以来CPI同比涨幅再次进入负增长区间。多位专家分析,CPI负增长或延续至明年一季度,但中国经济目前不存在通货紧缩基础,短期内物价因素也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明显影响。 猪肉等食品价格下降是主因 CPI上一次出现连续负增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从2009年2月至当年10月。和上次主要由内外需同时减少造成物价下降不同,这次主要是受猪周期的驱动。 CPI负增长,一方面与基数效应有关。去年下半年以来,CPI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持续走高,直到今年1月份春节后才开始回落,高基数效应预示了今年下半年以来CPI增速将呈现持续回落趋势。另一方面,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由升转降是带动CPI超预期回落的主要原因。 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回落。从同比看,CPI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 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涨幅回落。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9%,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7.9%和19.6%。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分析,11月猪价继续下探是拖累CPI的主要因素。生猪供给持续回暖,推动猪肉价格逐渐下行,但冬季进入猪肉消费旺季,短期将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
CPI下行,未必就是通缩,而是因为猪肉价格基数过高问题,实际上居民生活成本依然很高。2020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时隔11年,CPI同比增速再度落入负增长区间。市场担忧通缩的声音出现,认为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必要性增加,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中国CPI被一头猪所困扰所绑架,猪肉价格涨了,通胀也跟着上涨,猪肉价格跌了,通胀也跟着下跌,猪肉价格曾经涨到每斤30元以上,各地价格是有一些差别 的,以 去年11月9日,安徽省 砀山县 猪肉价格 11月9日 白条肉 60.00 元/公斤 ,CPI就位于高位,现在猪肉价格已经回落到30元以下,CPI为负值也不奇怪,可是绝对价格依然不低,昨天买到的内里脊肉价格没问具体价格,但从以往经验看,已经跌破30元,相比于最高价35元跌了5元以上,这个价格实际上并不低,所以居民消费成本还是位于高位。从分类数据看,2020年11月,食品价格分项同比下降2.0%,涨幅比上月回落4.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降幅较上月扩大近10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60%,受到猪肉价格下跌拖累,鸡蛋、鸡肉和鸭肉的同比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进一步拖累了CPI下跌。 CPI 为负值,实际上 是猪肉价格下跌带来是食品价格下跌所致, 扣除猪肉价格下跌因素,CPI是正值的,并不能反应真实的全部生活成本下降。如果考虑到猪肉价格还有下跌空间,未来CPI还会出现负值概率。影响居民生活成本的不仅仅是食品价格,还有住房价格,如果把住房价格上涨因素算进CPI权重,我相信CPI涨幅并不低, 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63%,涨幅较上月扩大0.11个百分点。前一阵子就有人建议把住房价格变动计算进CPI权重,这是对的,回顾历史房价涨幅,把住房价格算进去,CPI价格是非常之高的,可以反应出居民生活的艰辛的。 因为疫情这个意外因素冲击,产油国家为了市场份额出现不和谐,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明显,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7.9%和19.6%,带动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下降3.9%。此外,进入旅游淡季加上疫情在局部地区出现反复,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这是意外因素的冲击,而不会长期持续,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不要被短期因素困扰。 CPI 下跌到负值,经济增速依然在逐渐恢复,看不出经济增长的停滞和放缓,货币投放依然维持较快的节奏, M2同比增速10.5%,维持两位数的高位,投资位于高位,看不错任何的通缩迹象,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3292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比1—9月份提高1.0个百分点。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CPI ,可见核心CPI虽然位于低位是保持稳定 的,不存在继续下行的压力,判断通缩为时尚早。 CPI下行,只是猪周期在作祟,货币政策要保持定力,没有必要因为CPI负值就认为是通缩来临,需要加大货币政策刺激,任何货币宽松刺激都是有副作用的,尤其是中国,货币政策宽松溢出效应就是进一步吹大地产泡沫 ,进一步挤压居民消费,影响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0日讯 记者今日从北京市统计局网站获悉,2020年11月份,北京CPI环比下降0.6%,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据测算,在0.2%的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影响约为-0.1个百分点,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 从环比看,食品价格下降2.1%,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3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供应持续改善,价格下降5.8%;鸡肉价格下降1.7%,羊肉和牛肉价格分别上涨0.4%和0.5%;鲜菜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0%;蜜桔、脐橙等应季水果上市量增加,价格下降明显,带动鲜瓜果价格下降9.1%。非食品价格下降0.4%,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30个百分点。其中,节日效应消退,旅行社收费、其他交通费及飞机票等价格回落,分别下降2.6%、9.7%和10.6%,景点门票实行淡季价格,环比下降31.3%。 从同比看,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因为对比基数较高及猪肉价格降幅扩大影响。食品价格下降1.4%,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2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7.0%,降幅比上月扩大13.4个百分点;鸡蛋价格下降19.0%;鲜菜价格上涨5.2%,涨幅比上月回落9.8个百分点;鲜瓜果价格上涨4.7%。非食品价格上涨0.5%,影响总指数上涨约0.39个百分点。其中,金饰品价格上涨21.1%,汽、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8.1%和19.8%。
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的宏观数据,吓了大家一跳。 受疫情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5%,但呈明显的恢复趋势,是个好消息,问题出在消费上面。 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CPI为负值在中国很少见,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09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大环境不景气造成的连锁反应。 一直以来,大多数国家都把CPI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关键指标,可能有细节上的区别,但总体是以此作为政策调控的方向盘。理论上,CPI为负值就代表“通缩”,意味着经济倒退,因此备受关注。 CPI异常的原因,主要出在食品尤其是猪肉上面。 2016年CPI指数大调整之后,食品的权重比被下调,其中猪肉的占比被进一步下调至3%以内,2018年为2.31%。但猪肉在同比CPI中权重主要由前12个月价格决定,去年下半年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价格一路飙涨,权重和价格同步上升,大幅拉高了CPI。 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由于之前补充的生猪产能陆续兑现,今年11月猪肉价格同比下跌12.5%,拉动CPI下降0.6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如果排除掉猪周期下行的影响,价格指数微微上涨。一头猪的影响力,不过如此。 有小伙伴就要问了:道理我都懂,但今年疫情大放水,怎么就没有通胀了呢? 其实不是没有通胀,只是没有反应在你看到的数据上罢了。 前段时间,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一篇题为《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的文章,一针见血。他认为,传统的通货膨胀判断标准以消费者为主,对投资、资产的价格度量覆盖比较少,会导致失真,数据偏离实际情况。 换言之,房价上涨、股价上涨,也应该计入通货膨胀当中。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通胀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具体表现为物价上涨,但是物价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胀。打个比方,印度今年发生几次大蝗灾,以至粮食出现短缺引发物价上涨,这个就不算是发生通胀。 问题在于,在很多情况下,货币超发不一定引起物价的大幅上涨。 以美国为例,今年极其严重的货币超发国。3月至今,美联储放水3万亿美元,联邦政府债务累增4万亿美元。据统计,今年印发的美元占过去30年总数的21%。 按理说,美国的通胀已经是很严重了的,但是8月底的时候美联储却推出了“平均目标通胀制”,理由是美国的通胀率太低了,长期达不到设定的2%,被认为处于通缩状态。但是,即便今年美国开足了火力,通胀还是保持在1.5%以下。 CPI指数逐月上行,但仍低于1.5%,几乎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美国的物价实际上是比以前要低的。 福尔摩斯有句名言:一旦你排除了所有不可能的事实,那么剩下的,不管多么不可思议,那就是事实的真相。 所以,这些彼此矛盾的数据背后,唯一行得通的解释就是通胀率这个指标有问题。 真实的情况是:实体通缩,资产通胀。 一方面,实体经济受疫情重创,民众收入减少,消费降级,物价下滑;另一方面,国家印钞机加班加点,钱却几乎流进了资产中,美股天天创新高,房地产也在持续升温。全球资产管理公司AllianceBernstein前首席经济学家Joseph Carson指出,如果CPI纳入实际房价,那么现在美国的通胀将是3%。 中国的逻辑差不多也是如此,11月末的M2增速放大,为10.7%。 更简单一点,看看房价吧,都成“灰犀牛”了。通缩?不存在的。 由于中国早早地控制住了疫情,5月份就慢慢开始退出超宽松货币环境。虽然央行MLF的续作比较频繁,尤其是11月出了信用债暴雷的事,不得不出来救场,但整体上信用扩张明显收缩。 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这表明实体经济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11月社融是一个拐点,新增规模2.13万亿元,增速13.6%,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信用扩张的主力支撑由财政部门加杠杆向实体部门投融资需求改善切换,即经济不在主要靠政府撑着了。 此外,实体经济“通缩”的现象不断改善。上月M2-M1剪刀差收窄至0.7%,为2018年3月以来最低。这意味着,交易性需求在持续恢复,实体经济活跃度上升。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因为通缩会减少消费,并且常伴随着经济的倒退。但是至少目前看来,在中国是不用担心的,毕竟还有一大批人没买房呢。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经济逐步进入趋势性运行轨道,明年CPI走势大概率是下行后走稳,整体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这是2009年10月以来该数据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11月份,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回落。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11月份CPI同比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因。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经济逐步进入趋势性运行轨道,明年CPI走势大概率是下行后走稳,整体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两大因素致CPI负增长 数据显示,从环比看,11月CPI下降0.6%;从同比看,CPI下降0.5%。 在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两大因素致11月CPI同比负增长。一是与基数效应有关。去年下半年以来,CPI涨幅在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下持续走高,直到今年1月春节后才开始回落。二是食品价格同比增速由升转降,成为带动CPI涨幅超预期回落主因。 对下阶段物价走势,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短期内CPI涨幅仍面临下降压力,真正缓解可能要到明年二季度。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预计,明年CPI同比涨幅大概率呈U型走势。 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诸建芳表示,CPI负增长不意味着国内基本面走弱,短期货币政策料不会作出调整。 需求改善对PPI形成支撑 数据显示,11月,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从环比看,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0.5%,创年内最大环比涨幅。从同比看,PPI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11月PPI改善符合市场预期,主要由生产资料价格降幅收窄带动。”温彬表示,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工业生产持续向好,企业利润改善信心增强,需求改善对PPI形成支撑。另一方面,国际油价于10月末见底回升,11月布伦特原油现货每桶价格同比上涨28.4%。相关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工业生产价格整体恢复。 诸建芳预计,12月PPI仍将稳步回升,明年一季度PPI将转正。他表示,12月以来,国际油价有所回升,煤炭价格出现上涨,预计12月国内工业需求不弱,因此,PPI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明年一季度PPI将转正。工业企业盈利持续回升一定程度上帮助制造业企业投资内生增长动能恢复,明年制造业投资有望迎来内生性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