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与艺术香港联合主办的“众志成城 同心抗疫——抗疫优秀摄影作品展”专题摄影展近日在香港开幕。马来西亚驻港总领事叶威信表示,该专题摄影展展示了在新冠肺炎疫情逆境中,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紧密联系,希望两国今后继续密切合作。 叶威信说:“这场精彩的摄影展让我们想起中国为抗击新冠疫情所作的贡献和牺牲,以及举国上下付出的努力。” 他进一步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北京提供给马方的医疗物资和防护设备,已经证明了两国间紧密的关系。在我们继续与疫情抗争的同时,我们希望两国可以保持密切合作。马来西亚可以为新冠疫苗的研制作出一定贡献。”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截至美东时间6月27日17点,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500419例,死亡人数125434人。 美东时间26日16:33—27日17:00,美国新增确诊病例47375例,新增死亡病例543例。当前美国疫情反弹形势严峻,至少已有31个州通报了疫情反弹,11个州已暂停或推迟重启计划。
6月23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在“今冬明春”交际时,预计新冠肺炎疫情仍不会消失,但不会像第一波疫情出现这么大的暴发。必要时,短期的措施是需要的,如中小学停课、大学暂时不复课、航班减少这类短期措施,仍需采用强力措施控制病情不再发生。(人民日报)
今日午后,国内疫苗龙头智飞生物(300122.SZ)在1.79亿元的大单拉动下一度飙涨9.35%,股价达到108.01元/股,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此后其股价出现回落,截至收盘,最终上涨4.88%,报收102.98元/股,成交26.46亿元,总市值为1647.6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股是A股市场的一只超级大牛股。以前复权的股价计算,上市至今,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智飞生物的股价已累涨超过950%,仅在今年就有翻倍的涨幅。 (图片来源:Wind) 消息面上,该公司股价午后异动大涨主要是因为一则公告。 今日午间,智飞生物公告称,收到全资子公司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报告,由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以下简称“新冠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及临床试验批件(批件号:2020L00023、2020L00024),同意本品进行临床试验,该批件有效期为12个月。 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在国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在海外多国依然还在肆虐。截至今日15时59分,海外新冠病例已累计确诊915.55万例,累计死亡47万例,其中美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多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0万例。 新冠疫情流行之下,全球经济与民众健康遭受重创,各国对新冠疫苗的研发可谓是极其重视。 此次智飞生物宣告旗下子公司参与研发的新冠疫苗获批进行临床试验对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股价有所异动实属正常。 据悉,智飞龙科马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为国家应急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0YFC0842300),技术路线为科技部部署的新冠疫苗“5条路线”中的“重组亚单位疫苗”。 此疫苗属于预防用生物制品,用于预防由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动物保护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能诱导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显著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另外,该疫苗通过工程化细胞株进行工业化生产,产能高,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可及性。 不过,一般而言,疫苗产品的研发和行政审批通常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试验;进行临床试验;申请生产文号;疫苗产品批签发后上市销售。 目前,智飞龙科马参与研发的新冠疫苗刚过第二个阶段,后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治疗以及预防新冠病毒,国内除了智飞生物子公司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参与了新冠治疗药物和新冠疫苗的研发。 6月7日,在港上市的君实生物-B(01877.HK)公告称,重组全人源抗SARS-CoV-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项目代号:JS016)已于近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开展I期临床研究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该公司的股价在6月8日一度飙涨近33%,达到59.8港元/股的高位。 公告还显示,JS016是一款重组全人源单克隆中和抗体,特异性结合SARS-CoV-2表面刺突蛋白受体结构域,并能有效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ACE2的结合。该项目由君实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开发。 另外,JS016是中国最早进入临床阶段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其开发速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6月16日,国药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盲态审核暨阶段性揭盲会在北京、河南两地同步举行。 揭盲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0,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 华兰生物曾于5月26日表示,正在与香港大学、厦门大学联合开展研发疫苗,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复星医药也于3月份称复星医药产业已获得BioNTech授权独家开发、商业化基于其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COVID-19的疫苗产品,BioNTech计划在获得监管批准后,从4月底起开展全球临床试验。 冠昊生物则与美国参股公司合作开展新型肺炎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研究和临床项目,ZY的专利多糖载体通过改造可以解决mRNA疫苗传送、储存送输等挑战。 除了上述公司外,上海交通大学、蓝鹊生物、中生集团等也在研发新冠肺炎疫苗。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研报
图片来源:微摄 德意志联邦银行行长延斯·魏德曼21日说,德国经济“应该”已经走出新冠疫情导致的低谷,正在“相对缓慢”复苏。 魏德曼接受《法兰克福汇报》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几个月,德国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经济衰退。 他说:“好消息是低谷应该已经在我们身后,情况正在好转。不过,深度衰退之后的复苏相对缓慢。” 德意志联邦银行是德国中央银行,魏德曼2011年起担任行长。 魏德曼在采访中说,新冠疫情期间,德国政府为保护德国企业和就业“快速行动”;如果德国今年秋季出现企业破产潮,政府有能力提供进一步救助。 德国政府3月下旬出台1.1万亿欧元(约合8.7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救助计划,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再注资1300亿欧元(1.03万亿人民币)提振经济。 为防控疫情,德国3月下旬关停非必要生产和商业活动,4月下旬开始逐步复工,目前仍要求民众保持社交距离,禁止举办绝大多数大型活动。 法新社报道,德国疫情相对较快的缓解速度和政府大规模经济支持大幅提升了投资者信心。 不过,德国部分地区最近出现聚集感染。截至21日下午,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一家肉类加工厂已有1331名员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德国政府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累计确诊新冠病例超过18.9万例,死亡8882例;确诊病例过去24小时增加687例。 罗伯特·科赫研究所20日数据显示,德国新冠病毒基本传染数当天达到1.79,即平均每名新冠患者传染1.79人,较19日的1.06大幅上升。这一研究所说,部分地区聚集感染导致基本传染数上升,全国范围新冠病例增加的情况不会出现。(吴宝澍)(新华社专特稿)
国产新冠疫苗研发进入最终冲刺阶段。6月20日晚间,央视新闻报道称,我国5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中已有3个完成二期临床试验。随着新冠疫苗研发之争进入白热化,而疫苗积极进展重燃医药股投资热情。尽管各家所采用方法和路径不尽相同,谁能顺利走到最后,仍受目标人群数量、安全性、资金支持、审批等多重因素限制。 资源战 尽管报道并未公布项目组名称,但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已经进入二期临床阶段的三家分别为,康希诺生物与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的陈薇团队、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科兴”)。 就在一周前,国药集团刚刚公布了试验结果:接种者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28天程序接种两剂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 也就意味着,该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充分验证。受此消息影响,6月17日,国药股份涨停,港股国药控股高开超5%,国药一致(000028)涨3%。 不过,与闷头研发相比,寻找合适的目标人群进行临床三期、短期内完成大规模生产的“资源战”才是新冠疫苗赛道最高的门槛。 “新冠疫苗必须在流行区域去做,才能完成三期临床,这个过程中需要花一些时间。”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更是坦言,目前国内疫情控制得非常好,反而使得我们失去了在国内进行三期临床研究的机会。“新冠疫苗如果要做临床研究,要到国外疫情比较高发的地方去做。”张文宏说。 据悉,陈薇团队目前已经在加拿大卫生部获批开展临床试验;国药已经与多个国家的企业和机构确定了合作意向;北京科兴也与巴西生物研究机构布合作开展临床III期试验。然而,许多失败的疫苗不是败在 I 期、II 期临床试验,而是败在参与人数更多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 如果说中国企业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的优势使之对于海外研发机构具有吸引力,从而获得了海外临床资格,那么临床之后的生产上市则远非一家之功。 “关于疫苗研制,北京市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战略布局,专门在大兴医药园开辟出一个将近7万平方米的产业化基地,生产车间正在24小时建设,该车间预计在7月份就可以投入试生产。”北京科兴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称。毕竟在短期内迅速修建厂房、生产线,完成大规模生产,对于任何一家独立企业来说都不是易事。 而就在一周前,北京科兴刚刚公布了揭盲结果,并宣布与巴西研究机构共同开展三期试验。时间表严丝合缝。 资金支持外,政策也在开路。6月18日,国家卫健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新冠疫苗生产车间的生物安全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不一定要做出疫苗? 实际上,受新冠疫苗影响,近期相关医药股涨幅巨大。 6月17日,A股生物疫苗板块开盘便走强,截至收盘,板块涨幅达3.72%。数据显示,A股生物疫苗板块共包含32只股票,截至收盘,29只股票的股价上涨。 根据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信息,目前国内共有17家会员单位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工作,涉及上市公司有康希诺生物、康泰生物(300601)、华兰生物(002007)、辽宁成大等上市企业,另外,非上市企业武汉博沃、北京睿诚海汇等也在进行研究开发。 而这其中的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北京科兴的好运,在缺少国资支持的情况下,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能力走完新冠疫苗研发上市的这条路。而实际上,也并非所有企业的目标都是研制出可以上市的新冠疫苗。 6月5日,传奇生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开盘价和发行价均为37美元,较发行价上涨60.86%,以开盘价计算,传奇生物市值47.86亿美元。 美股凋敝,传奇生物是如何逆袭上市的呢? 公开资料显示,传奇生物是南京金斯瑞旗下子公司。而在今年5月,金斯瑞宣布了与斯微生物就“新冠LPP-mRNA疫苗项目”临床用质粒生产展开全面的合作,共同推进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临床试验顺利进行。 此后,传奇生物宣布获得了1.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Hudson Bay Capital Management、礼来亚洲基金及强生旗下的战略风险投资基金JJDC等,投后估值19.5亿美元。 相比之下,传奇生物之前的日子可谓过得捉襟见肘。2019年,传奇生物亏损1.33亿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又亏损了4423万美元。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金斯瑞进行采访,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有人借势上市,有人借机获利。 6月16日,西藏药业(600211)发布公告公告,获得斯微生物所研发的新冠疫苗产品全球独家开发、注册、生产、使用及商业化权利。 而早在5月25日起,西藏药业的股价就突然拉开了飙升序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股价暴涨了137%。 上海混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西藏药业第三大股东葛卫东此前也重仓了西藏药业781.2万股,占总股本4.41%,按照6月16日的股价计算,总持股市值达到4.8亿元。 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西藏药业披露利好消息前股价已走高,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提前泄露或信披不及时,会不会出现股东趁机减持情况,这些问题有待观察。 实际上,斯微生物早已于今年1月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合作开展新冠mRNA疫苗研发项目。不过,至今没有开展临床试验的消息传出。 “在大流行病期间,毫无疑问会有一批企业从市场投机中受益,但最终还是要用数据说话。”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理查德·埃布莱特对记者表示。 回归安全 也许,是时候该更加理性地对待新冠疫苗了。 西藏药业此前表示,若研发失败,公司将面临已支付的资金、相关临床费用存在无法收回风险。根据西藏药业公告,西藏药业将向斯微生物分阶段投资3.51亿元。 一款新冠病毒疫苗从研发到上市,到底需要投入多少钱呢?非盈利组织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评估认为,为了对冲研发失败的风险,需要在开始时扩大候选疫苗的数量,实现2021年3款候选疫苗提交上市申请的目标需要约20亿美元。 假如研发成功,企业又能借此大赚一笔了吗? 有媒体报道称,欧盟方面已经确定了4亿份疫苗方案,其中,印度已获得10亿份疫苗生产许可,疫苗价格预计每份10欧元。也就意味着每款新冠疫苗的价格不超过80元人民币,在不包括销售费用的情况下,企业需要售卖近2亿支才有可能覆盖成本。 而截至6月21日晚间,全球现有新冠确诊病例为370万。如此看来,高速奔跑的新冠疫苗不是一笔好生意,准确地说,企业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笔生意。 今年1月,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着手开始了新冠疫苗的研究。仅仅半年时间,从研发到临床三期,而通常情况下,疫苗研发的时间计量单位是“年”,不是一年两年,是8到20年。 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曾公开表示,如果国内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那么仍处于临床2-3期的疫苗或许可以紧急使用,应用于医疗人员等特殊人群。 又回到最原始的问题:过热的疫苗能否保证安全? “我们不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在做。中国灭活疫苗已经有两三家企业进入临床阶段,可以提供很多数据给药品监管机构和政府来评价疫苗的安全和有效。只要这个数据政府和监管机构认为可以,其实就可以上市。”北京科兴控股董事长尹卫东指出。 此外,尹卫东表示,政府和药监部门在不断评估每一步的研究结果,会根据研究结果和风险评估,批准这个疫苗的上市或者是紧急使用。目前,从世界卫生组织到我们国家的联防联控,都在密切跟踪疫苗研制每一天的结果。
新华社华盛顿6月19日电(记者谭晶晶)一项针对意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可能与血型有关,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 这项研究17日发表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等多国研究人员对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大约1600名新冠重症患者和大约2200名对照组人群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荟萃分析。 结果研究人员不仅在新冠重症患者身上找到了一个新冠病毒易感基因位点,还发现ABO血型系统可能与新冠感染风险有关。分析显示,A型血人群的新冠感染风险比非A型血人群高45%,O型血人群的新冠感染风险则比非O型血人群低35%。 研究人员说,这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可能与不同血型人群的N-聚糖中和抗体差异、基因变异等因素有关,本项研究结果是否有助于评估新冠患者临床风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