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印度总理莫迪在访华之前特意开通了微博,第一条博文是: 中国你好,期待通过微博上与中国朋友们互动。 (图源:网络) 5年之后,莫迪的微博账号积累了20万粉丝,发博数量113条。今年中、印两国发生冲突,莫迪即销号退出了微博,所有113条微博清理一空。莫迪销号后没过多久,微博也即将退出印度。 印度当地媒体披露,继TikTok、UC Web、Wechat之后,微博和百度也被当地政府勒令从的谷歌和苹果应用商店,地方互联网供应商也得到指令要封禁两款应用。 从主动融入中国网友到彻底分道扬镳,五年匆匆,中国APP在印度就像做了一场梦,醒了却没有任何感动,甚至还有点懵。 放眼全球,出海在外的中国APP今年正经历前所未有的阻力:“带头大哥”TikTok、微信在美国遭遇围猎、印度市场中国APP几乎要遭团灭。出海在外的中国APP,现今出师还未捷,之后该如何走好出海的下一步路呢? 1 从工具出海到游戏、社交出海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批量出海开始于2012年。从当年开始国内互联网用户规模开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前行业高速增长培养的优秀互联网企业纷纷谋求出海,抢夺海外市场的人口红利。 (图源:艾瑞咨询) 最早出海的一批APP是工具类APP。 2012年至2015年是工具类APP出海的黄金时代,久邦、猎豹均在该期间上市。鼎盛时期,来自中国的工具类APP在海外一日可录得几十万的广告收入。 但从2015年之后,随着操作系统日日趋完善、网民人口红利衰减及最主要的Facebook、谷歌等广告平台对工具类APP的政策收紧,该类APP的生存空间迅速收窄。 工具类APP固有用户粘性低、使用频次较低、可替代性强的缺点,所以在谷歌因为各种原因下架工具类APP后,中国APP们只能吞下在海外野蛮扩张的苦果,大规模流失用户。 以猎豹移动为例,公司在2014年5月上市,一年之后股价达到历史最高19.281美元,但之后便是一路下行,周五中概股因为川普的总统封杀令集体大跌,猎豹的股价也大跌7.75%至2.38美元,总市值3.32亿美元,日成交额159万美元,成为标准的成交寥寥小市值中概股。 (图源:富途证券) 久邦数码上市时间还早于猎豹移动。公司早于2013年就在纳斯达克完成上市,但在2015年6月就完成退市,尔后更是湮灭于人海,再无人知晓。 由始到终,久邦的纳斯达克上市之旅还不到两年时间,昔年风光再难觅踪影。公司最巅峰的2013年前三个季度,久邦的GO桌面和Next桌面两款产品可是占了谷歌应用商店手机桌面产品64.2%的市场份额。 现在事后诸葛亮地看来,当年的中国工具类APP出海更像是APP背后的研发商和投资方在外国应用市场野蛮增长下的特殊产物,风口一过,其裸露的酮体便暴露无遗。 2016年之后,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是用户粘性更大的娱乐(游戏)及社交类APP。有了工具类APP的前车之鉴,这些APP在海外发展并没有出现前人般的集体昙花一现。 手游类APP因为外国游戏厂商更注重开发主机游戏,中国手游在海外反而获得错位发展的空间。2015年至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出海规模从368亿元增至7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5%。 与国内市场被腾讯、网易两大公司垄断不同,以上两公司截至2018年末仅占中国出海游戏市场份额5%左右。中国游戏大厂在海外处于群狼相争的格局,美、日、韩为主要市场。 社交产品方面,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早在2012年4月便开始出海,但海外市场已有Whats APP、LINE等同类型应用,12亿人都在用的微信最终还是未能成功冲出中国。 主攻陌生人社交领域的探探和直播的Bigo(隶属欢聚时代)反而出海比较顺利。探探在2018年方开始出海,出海第一站是印度,随后是东南亚市场。据App Annie数据,探探已登上56个国家/地区社交应用下载榜前10。而Bigo三款产品截至2019年底全球用活近4亿人。 而真正做到全球化出海的中国APP还要算TikTok。字节跳动17年收购Musical.ly后,至今TikTok的MAU已达8亿。据Sensor Tower统计,上个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录得收入超过1.02亿美元,同比增长770%,再蝉联全球(非游戏)收入榜冠军。 总体而言,中国APP出海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工具APP出海热潮只持续了四年(2012-2015年),随后落得一地鸡毛。之后的社交娱乐类APP探探、Bigo算是在细分领域站稳了脚跟,但也只有TikTok算是真正做到了全球化且获得短视频领域的大部分市场份额。 (图源:Sensor Tower报告) 2 “莫须有”的ZZ风险 复盘中国APP的八年出海历史,今年之前其在海外遇到风险都是一般的市场经营风险外和监管风险外。而今年,中国APP则是前所未有地遭遇全球各国有针对性地封杀ZZ风险。 今年6月29日及7月27日,印度政府先后发布59款及47款封禁应用名单,并对275款中国APP展开审查,腾讯的PUBG Mobile、小米Zili及AliExpress、Resso榜上有名。最早5月份公布的封禁名单则包括UC News、UC 浏览器、TikTok、微信、微博、QQ等国内较出名的APP。 (图源:网络) 之所以称之为ZZ封杀,是因为该封杀完全非出于商业考虑,而是基于ZZ上的国家安全考量。 从商业上看,中国出海APP在印度深受当地人民欢迎。据DotC United Group统计,去年付费类及免费类游戏APP中,分别有16%及27%来自中国。非游戏类免费APP前十榜单中,有六款是中国应用,包括TikTok、Likee、UC浏览器等。前十榜单并无印度本土应用。 (图源:《2019印度APP市场洞察》) 即便中国APP在印度为百姓喜闻乐见,当地政府仍然一意孤行要封杀。当地电子信息技术部给出的解释出于国家数据安全考虑。但在此之前,中印两国曾发生实质性冲突,故印度封禁中国APP更像是对中国方的反制措施。 若印度政府要对中国APP实施批量封禁的话,于中国企业一方是伤害了其在海外市场的经营;于印度一方也是伤害了当地人民娱乐选择。 TikTok、微信在美国市场遭封禁,情况也是类似。美国政府同样以安全为由千方百计地阻挠字节跳动、腾讯(Wechat)在美国的经营。 如果说TikTok是树大招风,那么Wechat遭禁则说明了美国政府对中国社交APP的打压将是全面性,并不在乎用户规模的多少。毕竟按Statista数据,去年Wechat在美国的月活仅为148万,只大概相当于最新财报披露微信、Wechat合并月活的0.12%。 这是出海的中国APP从未遇到过的ZZ劫,且该ZZ劫正愈演愈烈。与印度一样,美国ZZ封杀范围正逐步扩大。 周三,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在美国建立清洁网络,点名包括华为、中国移动、百度在内的7家中国科技公司,扬言要封禁更多中国APP,限制中国公司进入美国云端系统。周五,微信被下达总统封禁行政令。 TikTok在全球范围内遭到围猎、Wechat美国被封足够为其他出海的中国APP敲响了警钟——未来国外市场对中国APP的“逆风”将是持续性的,即使不是自上而下的ZZ打压,行业竞争对手的集体围剿(参考Facebook对TikTok)等合规范围内的阻力是不可少的。 过去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中国出海APP还没有出现一款像TikTok一样的全球爆款APP。TikTok这款中国爆款社交APP的出现,最终点燃外国对中国APP的封杀浪潮。这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趋势似乎是无法避免的。 当出海的中国APP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下一步它们应该怎么办呢?TikTok们面对外国政府ZZ打压,未来应该如何安全出海呢? 3 以产品力重新赢得市场 关于中国企业未来要如何出海,笔者认为过去工具类APP转瞬即逝的失败出海经历和出海最成功TikTok背后的字节跳动公司近期的采取的措施都值得参考。 首先,企业要合规,即遵守当地法律及行业准则。早期工具类APP在海外为赚取更多的广告收入,插入大量的自动弹窗广告或高频率插入广告;通过模拟其他应用发生的广告点击或广告下载行为,劫持他人广告。 结果导致Facebook、谷歌两大平台先后发函禁止中国工具类APP铺发广告,最终导致其平台用户大量流失,及之后工具类APP出海热潮迅速退却。 海外互联网市场部分地区行业规范比较完善,国内“野蛮增长”的方法未必走得通,反而会为自己招致的合规风险。在当前不少国家戴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企业的情况下更应如是。 二是做好本地化。目前中国出海比较成功的APP多数社交类产品(不计手游),而社交产品在海外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做好本地化。微信、快手出海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贴合当地用户需求。“666”、家族喊麦的快手文化在海外多少会显得有点突兀。 APP全球化进入下半场,不仅要globalize,还要localize,glocal的产品才是成功的产品。产品力才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 三是采取应对海外监管方面的措施。随着更多中国APP在海外遭遇ZZ劫,瓜田李下的海外APP们也有必要效仿TikTok,采取一些必要的自证措施,如岗位本地化、将海外业务迁出中国等。 TikTok据传最近将数据中心建在爱尔兰,就是一步很聪明的做法。这样一来,欧洲用户、政府的顾虑都可以打消,或者说让他们再找不到茬。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APP一定要继续出海。 现在海外反中国APP的声音很大,但如上文讨论,出海遇阻是中国企业出海所必经的过程,背后事关大国话语权、尖端科技博弈,中国APP在这个关键节点无理由不战而降。 如遭遇地方市场打压,最坏的情况也只是像TikTok一样,转移业务重心,开发其他市场,战略性撤退,为日后反攻蓄力。 现在便有意见认为,未来若中印ZZ环境修好,中国APP能凭借原有建立的优势再卷土重来,毕竟中国APP本来就在印度广受欢迎。 回顾中国APP过去12年出海路,有因自己作不合规而遭封杀,有未能迎合海外用户需求而迟迟不能打开市场,亦有现今“莫须有”的ZZ打压——困难从来都有,只不过这次的阻力更大而已。 关于这次难度更大的ZZ打压,解决的办法仍待摸索。 但无论如何,中国APP出海的脚步如何是不能停下来。 参考文章:《中国APP出海“变形记”》,出海瞭望
“在海外,当地消费者需要什么车,我们就在自主品牌产品型号中挑选出来提供给他们,上汽集团是国内产品型谱最完整的一家。”在7月27日上汽集团召开的国际业务媒体沟通会上,上汽集团总裁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表示,“我们有这个勇气,也有这份自信心,参与全球竞争。” 海外业务“遍地开花” 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国际化”的战略指引下,上汽集团海外业务在今年上半年依然保持国内行业第一的地位,海外累计销售实现13.2万辆,占国内车企海外总销量的比例,从去年的33%提升至34%。 据介绍,上汽集团已在英国、美国和以色列建立了3个海外创新研发基地,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建成海外生产基地,全球范围内成立了十余家包含销售、服务等在内的营销服务中心。在品牌建设上,余德表示,作为国内第一家成建制走向海外的车企,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上投入巨大,如赞助英超足球俱乐部利物浦等。“我们结合海外不同区域市场特点,多渠道、多形态打造上汽品牌全球形象。” 加码海外布局,是海外销售市场同频共振的结果。2019年,上汽集团整体出口及海外销售共计35万辆,同比增长26%,在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60多个国家上市销售,形成了英国、智利、印度等7个“规模级”市场。今年上半年虽然受到疫情冲击,但上汽集团海外所有市场的市占率都有提升。 新增市场方面,余德表示,后续将登陆西班牙、瑞士、德国、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国家,力争在2021年把东盟打造成上汽集团首个“十万辆级”的海外区域市场。“上汽集团墨西哥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开业。”余德介绍。 体系出海优势明显 在沟通会上,余德表示,上汽集团开创了一条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差异化道路。 “上汽集团是一家围绕整车业务的综合性的汽车企业。多年来,我们习惯于系统化运作,所以未来海外工作也一定是系统化的。”余德总结,“不论是金融,还是服务贸易,上汽集团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布局最完整的。过去我们进行了‘新四化’垂直、纵向的多维度布局,只要市场需要,只要有利于消费者,我们就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据了解,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构建了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及金融公司的汽车产业全价值链,为上汽集团海外业务保持行业第一打下坚实的基础。零部件方面,上汽集团旗下的华域零部件在海外拥有95个基地;物流方面,安吉物流的海外全价值链汽车物流业务覆盖近40个国家。此外,上汽集团还在印度尼西亚成立多元金融公司,为当地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提供汽车金融贷款及保险服务。 上汽集团海外业务取得如此成绩,一方面是科技手段赋能办公和防疫,另一方面与上汽集团长期耕耘海外市场紧密相关。在余德看来,本土化建设也是上汽集团差异化道路的表现。 “在印度、泰国,我们采取当地组装。”余德说,“在征求当地政府许可之后,我们在泰国的工厂一直没有停工,也充分做好所有泰国员工的安全健康工作的。在印度,我们的高管99%是印度籍。”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当天采用“云直播”的方式举行全球经销商大会。经过多年的技术和产品积累,上汽集团已有足够的产品资源提供给全球各地的经销商。“只要经销商有需求,我们就可以提供支持。”余德说。
TikTok快跑!! 近日,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委员会投票通过 “禁止在政府设备上使用TikTok法案”,下一步将提交参议院全体投票。若方案通过,政府雇员将无法使用TikTok。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内亦有官员考虑将TikTok排除出美国市场。这不是没有先例,一个月前TikTok就在印度市场遭到封禁。 美国市场和印度市场,一个是TikTok收益最好的市场, 一个是受众最多的市场。TikTok却可能要先后失去这两个重要的市场。 笔者作为与TikTok利益不相关的旁观者,亦深知中国企业出海且成功并不易,如今飞来种种无妄之灾,着实令人感到无奈。 作为中国为数不多出海成功的APP,TikTok突然来到十字路口,而且前后左右四个分岔口均是险象横生。 1 树大招风 TikTok其实就是抖音的海外版,于2017年8月上线。当年底字节跳动收购音乐类短视频应用Musical.ly,次年8月份抖音海外版与Musical.ly完成合并,并统称TikTok。 TikTok的推出时间较其正主抖音晚了两年,但还是赶上了海外市场短视频的红利期。YouTube上的视频长度通常为5至15分钟,TikTok的15秒短视频显然更符合海外用户的碎片化生活记录需求。 而Musical.ly在被字节收购之前是一款流行美国的“对口型唱歌”音乐短视频应用,曾登上过App Store总榜榜首。有流量基础的Musical.ly再加上字节跳动的算法推荐,加之大手笔营销投入、网红引流、IP资源储备及本土化运营,TikTok和抖音一样,很快在海外深受欢迎。 (图源:网络) 今年前三个月,TikTok下载量均破亿,超过WhatsApp成为全球下载量最高的APP。 吸金能力方面,据Sensor Tower统计,6月份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吸金超过9070万美元,为去年同期 8.3倍。其中有89%来自国内的抖音,美国市场紧随其后,贡献6%的收入。 (图源:Sensor Tower官微) 好景不长,TikTok之后即在印度市场遭到封禁。当地政府指59款中国APP非法使用收集数据,危及国家安全,故禁止中国APP在印度使用。TikTok和微信均位列59款中国APP名单上。 印度之后是美国,同样是以安全为由禁止TikTok使用政府设备。最新美国的坚定盟友英国、澳洲也开始对TikTok展开调查,同样是出于数据信息安全考虑。 表面看上去,Tik Tok在以上四个国家遭到封禁的原因都是安全问题,但背后各个国家却都有自己的政治考量。印度、美国、英国和中国之前均发生过冲突。印度在和中国发生实质性冲突之后不久即宣布封禁59款中国APP。时间点之巧合,很难不让人遐想联翩。 Tik Tok在海外举步维艰,也是吃了“树大招风”的亏。以印度市场为例,TikTok在印度下载量超过6亿次,MAU超过1.2亿。全印度互联网人口也不过刚超过5.6亿人。据App Annie统计,在印度实施封城后,TikTok就成了当地下载量最高的APP,用户使用时长也从39.5分钟增加到了56.9分钟,仅次于Facebook。 在澳洲市场,Tik Tok亦有约160万个年轻用户。 枪打出头鸟,Tik Tok 太出位了,很难不成为政治博弈的首要牺牲品。 2 难再造一个抖音 6月份抖音(TikTok)在全球两大主流应用下载平台上收益有89%来自抖音,剩余11%来自海外,说明抖音(TikTok)目前的基本盘还是在国内。 若失去美国和印度市场,对于字节跳动而言,账面上的影响一定是有的,但也不至于元气大伤。 作为TikTok最大市场,美国市场贡献了6月份下载平台收益的6%。印度市场虽然是TikTok用户数量最多的市场,但鉴于当地经济水平有限,可以贡献的营收有限。 据ByteDance(India)2019年财年财报,字节跳动印度公司收入大部分来自TikTok。财年内分公司录得营收4.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029万元),服务费4.15亿卢比,广告费2160万卢比;利润为338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17.76万元)。 从收益角度考虑,字节跳动失去了印度市场,也不过是一年少了300多万元的利润,算不得什么。但从公司经营层面考虑,印度市场和美国市场,说是TikTok最重要的两大市场都不为过: 印度有海外最多的互联网人口而且渗透率还远未见顶,消费能力有巨大上升空间,是TikTok的未来所在;后者则有最成熟的互联网应用市场,用户消费能力高,是TikTok现在基本盘所在。 倘如真失去了印度和美国市场,抖音以后的出海路就难上加难了。 由此至终,张一鸣始终强调字节跳动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用他的话来说,中国互联网人口也只是占了全球互联网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已。如果不在全球配置资源,五分之一的市场根本无法与剩下五分之四的市场竞争。 因此,字节旗下的产品,今日头条有对应海外版TopBuzz;西瓜视频有海外版TopBuzzVideo, 火山视频有Vigo Video。 TikTok所贡献盈利有限,但从战略上看该应用亦正处于大幅扩张阶段,经营规模的扩张才是字节跳动所首要看重的点。按营销数据分析平台Singular统计,2019年5月至11月,TikTok的广告投放总额增长了75倍,内构收入也随之大幅增长。 SensorTower数据显示,TikTok去年全球营收达到1.769亿美元,为2018年全年营收的5倍。 这才是张一鸣所要的TikTok海外故事,大开大合攻城掠地,在海外再造一个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抖音。 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出现各种“莫须有”的禁令,TikTok的全球化之路会越走越艰辛。“再造一个海外抖音”的目标亦越发困难。 今年TikTok的营收目标是 75亿人民币。上半年公司已录得收入4.21亿美元(约29.75亿人民币),结合下半年快速增长,本来完成目标难度不大。但印度市场和可能的美国市场缺失将会令TikTok能否完成今年营收目标成疑。 不仅如此,TikTok原有的市场份额在被逼退出之后还可能被迅速瓜分。印度市场在实施中国APP封禁之前呈字节跳动(TikTok和Helo)、欢聚时代(Bigo Live和Likee)、阿里巴巴(VMate)鼎足而立局面,还有本地短视频应用ShareChat。 TikTok退出后,其市场份额将迅速被其他玩家瓜分,以后字节跳动无论再想以其他什么形式再打入当地短视频市场,可能都已经是为时晚也了。 3 难以选择的十字路口 瓜田李下,为防外国政府莫须有的监管,TikTok在成立之初就已经与字节跳动的国内业务切割:数据中心建设在海外、中国员工访问海外产品权限一直在收紧、高管多是来自外国(如前迪士尼高管Kevin Mayer、前Hulu品牌营销副总裁Nick Tran等)。 TikTok公司自身亦多次声明未向中国政府提供过用户数据,即使有要求也不会这样做。 但TikTok还是遭到与华为一般的待遇。 执着海外市场的字节跳动为应对美国的封禁,被传将用两种方法应对,一是将总部设在海外或成立新的管委会。此前TikTok只在洛杉矶、纽约、伦敦、都柏林和新加坡设立五个办事处。此前有传闻称TikTok会在英国设立全球总部,但华为在英国遭禁暂缓了公司计划。 第二是将Tiktok从字节跳动分拆出来,改组为美国公司。 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会保证地方政府不会再强加其他“莫须有”的罪名——毕竟Tiktok遭禁,本身就是政治成分居多。政府与公司的抗衡本身就是降维打击。 另外,外媒报道字节跳动的部分美国投资者正在与字节跳动商量联合收购TikTok多数股权, 该等投资者包括红杉、泛大西洋投资、软银以及NEA等全球顶级风投机构。字节跳动官方并未就传闻回应。 这可能是美国方面比较乐于看到的结果,字节跳动将TikTok多数股权及海外市场拱手相让,为他人作嫁衣。但这是极重视海外市场的字节跳动所不能容忍的。 现在的TikTok和它身后的字节跳动,正站在一个极为关键的十字路口,往前他可以选择无视禁令,放弃美、印等海外重要市场;往左右可以削足适履,将业务彻底分拆到海外;往后则是出售自己的多数股权(最不可能的选择)。 张一鸣和TikTok会怎么选呢?
近来,奇瑞汽车新品接连发布。7月15日,奇瑞星途LX 1.5T乘风破浪版上市。7月16日,奇瑞全新一代瑞虎5x上市。奇瑞在目前汽车行业整体销售情况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发展势头依然不减。 2020年,是奇瑞集团化发展的十周年。恰逢世界风云巨变,汽车产业进入战略转型调整的重要节点,又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卧薪十年的奇瑞集团逆势之下如此表现,着实让社会各界为之一震。近日,《》记者来到安徽芜湖,走访了奇瑞集团总部。 提前布局 走集团化之路 自1997年诞生的23年来,奇瑞通过自主创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史上的多个战略性突破。2010年10月,以奇瑞控股的成立为标志,奇瑞迈入了多元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 当时,已经在自主品牌摸爬滚打10多年的尹同跃和他的伙伴们深知,中国汽车产业起步晚,底子弱,特别是奇瑞从零开始,单打独斗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比拼,集团化发展成为奇瑞谋变求新的必经之路。 实施集团化战略的过程中,奇瑞走了很关键的几步。一是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合资,稳住核心业务汽车产业的基本盘,在拉升品牌竞争力的同时,与我国一些与国际汽车巨头合资的自主品牌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变固守自主品牌的被动为与强者合作的主动,占上了天时、地宜、人和的发展高位。 二是集团以汽车产业链为核心实现多元化发展格局,形成汽车、汽车零部件、船舶、地产、金融、现代服务、智能化七大业务板块,旗下拥有奇瑞汽车、奇瑞商用车、奇瑞捷豹路虎、奇瑞科技、奇瑞徽银金融、雄狮科技等280余家成员企业,业务范围遍布海外80余个国家和地区。很多企业正在向“小巨人”、“独角兽”迈进,部分企业已成功上市。特别是围绕奇瑞汽车形成的产业生态在这次疫情期间显示了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再者就是体系和制造流程的再造。今天的市场竞争并非是单一能力之争,而是一个体系、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之争。奇瑞集团化发展的十年,恰是奇瑞战略转型、构建体系能力的十年。以“TQCDI指标”(T技术、Q质量、C成本、D交付、I投资)为代表的体系建设与流程再造,是奇瑞体系能力显著增强的集中体现,为集团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奇瑞集团6月份销售汽车46189辆,环比增长10.9%,连续第四个月保持环比正增长。其中,集团海外出口和新能源销量环比分别增长27.3%、3.1%。1―6月份,集团累计销售汽车235248辆,其中乘用车出口41799辆,同比增长42%。 集团化十年 也是构筑体系十年 对于体系和流程再造,奇瑞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十年前,他们放弃自主品牌在量上的追求,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一度整车销量下降了近三分之一。尹同跃说,当时有很多质疑声,有人甚至猜测奇瑞是否放弃了创新,放弃了自主品牌。 尹同跃认为,奇瑞是从创新起家的,为中国人造最好的车是奇瑞不变的追求。但要想造最好的车,没有一个科学、先进的体系和流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无序做法肯定无法立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构筑体系是当时首要大事。有媒体形容此举有断臂之勇,现在想想还有点心有余悸。 在T(技术 Technology)方面,奇瑞对包括“新四化”在内的前沿领域提前布局,设计了“一条线,五层楼”的技术规划路线。“一条线”指的是从汽车的定义到开发到投产到后市场一直到汽车报废拆解的循环再制造,全价值链都有投入和研发;“五层楼”指的第一层楼是传统汽油车技术,第二层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第三层是智能网联技术,第四层是自动驾驶技术,第五层是移动出行和共享技术。 通过前瞻布局和技术创新的持续积累,奇瑞形成了“应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技术迭代研发布局,拥有了可持续的创新能力。集团累计申请各项专利1800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2000余件,位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拥有近30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等;先后10余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国十大创新型企业”等荣誉。 Q(Quality)代表着质量,奇瑞高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带来了高质量。2019年,据J.D.POWER(全球汽车质量检测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奇瑞新车产品质量排名提升了26位,超过多数国际品牌,处于中国自主品牌领先水平。 C(Cost)代表成本。奇瑞目前已建立四大产品平台和模块化架构,可以衍生出不同使用功能、不同能源驱动的“平台矩阵”。通过产品开发的平台化、模块化和通用化,使奇瑞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产品开发成本的大幅降低。 D(Delivery)代表交付。在体系支撑下,目前奇瑞的产品开发周期从46个月缩短到24个月,新车推出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I(Investment)代表投资。多年来,奇瑞以整车出口、CKD组装、代工贴牌、合资合作及全工艺工厂等多种形式并举,拓展海外市场,完成了从最初“卖产品”的单纯贸易到“品牌营销”,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的结构性转变。2019年,奇瑞海外出口连续17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并第四次获得“最佳海外形象企业”20强。 体系能力增强了奇瑞应对风险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底气。2019年,在全国汽车产销同比下降7.5%和8.2%的情势下,奇瑞集团全年销售74.5万台,其中自主品牌销量63.9万台,同比增长6.9%;出口9.6万台,实现连续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品牌出口第一。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39亿元,连续三年过千亿元。 投身“两个战场” 逆势谋变显峥嵘 自今年1月下旬以来,面对突发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奇瑞集团以最高标准和最严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平稳,奇瑞集团积极恢复生产经营,自2月10日起逐步有序复工,全力确保抗疫、复工“两个战场”都能夺取最终胜利。目前,集团内各单位已全面恢复生产经营,汽车板块各单位已100%实现复工,复产达到90%。 奇瑞集团旗下各汽车品牌通过主动帮助经销商减压渡难关、创新营销模式、满足疫情后消费者新需求等形式快速重启市场。奇瑞汽车面向经销商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 全面支持经销商拓展市场,“雪中送炭”缓解经销商压力。 同时,为方便消费者线上看车选车购车,加速“新零售”落地,全面开通线上购车渠道,并联合经销商举办抖音挑战赛、直播卖车等多种线上营销形式,促进线上线下购车渠道深度融合,为终端销售赋能。奇瑞新能源针对医生、护士、警察等奋战抗疫一线的专项人群,以厂商补贴形式开展“致敬最美‘守护者’”活动,并通过线上直播和小程序订单等形式拉动订单。 奇瑞控股捷途系列在疫情期间迎来了第20万辆车下线,仅用18个月就实现从0到20万辆的突破。捷途不仅向车主提供免费升级车载新风系统、赠送口罩等服务,还向经销商提供融资资金减息、房租运营补贴、线上营销支持等五大政策,与消费者、合作伙伴共克时艰。 更值得关注的是奇瑞在海外市场的强势表现。拥有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奇瑞,在应对此次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根据不同时期疫情形势灵活调整海外市场的策略。疫情初期,当国内汽车市场按下“暂停键”时,奇瑞紧急加派人员奔赴海外各大区,抢抓机遇突围海外市场。在此阶段,奇瑞集团海外出口连续2个月实现环比连增,在巴西、俄罗斯等市场的实销数据创下近5年来新高。后期随着海外疫情逐渐蔓延,奇瑞把全球汽车市场的“冻结期”作为提升内功的“蓄势期”,一方面指导海外留守人员携手合作伙伴打响海外市场“保卫战”;一方面抓紧时间细化海外市场研究、梳理未来销量规划和产品规划、加快新产品布局等,实现了海外市场的新突破。 奇瑞集团在做好自身防疫和复工复产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入全球抗疫战场。1月28日,为了早日遏制疫情,奇瑞集团决定捐款1000万元,用于提供现金、专用救护车辆,以及各类医疗防护物资驰援国内疫情防控。奇瑞瑞弗主动请战,先后承接了工信部下达的两批次、共计40辆负压救护车的紧急生产任务。瑞弗从年初二起全线开工,克服春节假期人手紧缺、物流不畅以及底盘等核心配件缺乏的困难,每天加班赶产十三四个小时,按时交付全部车辆。 在采访快要结束时尹同跃说,奇瑞能在疫情和车市大调整双重挑战下平稳向前,主要得益于集团战略和体系再造,集团化发展和体系构筑增强了奇瑞综合竞争力,夯实了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奇瑞一定不忘初心,矢志做好中国自己的汽车。
7月14日,佩蒂股份披露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00万元至4600万元,同比增长78.79%至100.60%。公司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海外工厂的出货量持续增加。 鸡肉是佩蒂股份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占总成本约25%。今年以来,原料鸡肉成本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使公司二季度的盈利能力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佩蒂股份表示,受益于鸡肉原料成本的下滑,公司成本端缓解有望加速显现。同时,随着高毛利产品的占比有所增加,加上海外生产基地出货量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改善,将带动利润的增长,盈利能力也将逐季提升。 据了解,在疫情背景下,佩蒂股份海外市场需求仍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从中长期来看,公司立足研发,以高度绑定海外客户的ODM模式支撑未来成长。随着下游大客户销量增加以及新市场新客户的开拓,以及海外产能的大幅度补充,公司海外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天风证券曾在研报中预计,未来公司海外业务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同时,佩蒂股份努力把握国内市场的机遇,立足科学养宠,积极参与国内市场竞争。目前,公司在国内市场已形成以“好适嘉、齿能、爵宴、Smartbalance、ITI”五大品牌产品矩阵,线上投放“旗舰店+专营店+直播带货+专业分销”的全方位销售渠道,专有产品则在线下形成“宠物店+宠物医院+商超”的渠道营销体系。形成线上营销渠道与线下实体店的互融互通,进一步提升公司销量和品牌影响力。 有分析人士认为,受益于成本端边际改善等多因素助力以及下半年节假日和大促活动的推动,佩蒂股份海外订单将保持饱满状态、国内品牌影响力将逐渐提升,公司下半年利润率将得到显著改善,有望带动业绩的超预期增长。
随着6月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多项数据回升状况超预期,经济转好态势进一步显著。明日(16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第二季度GDP及部分6月经济数据,目前多家机构预计,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将自今年以来首度转正,国内消费稳步回升。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题为《消费者与中国的“居家经济”》的报告,预测在国内“居家经济”的兴起下,消费将稳定增长,并引发海外消费回流。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对记者表示,预计中国居民消费将在2020年底恢复疫情前同比增长8%的趋势,从疫情时受打击的“重灾区”转而成为经济“领跑者”,并在2021年达到异常强劲的10.5%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政策的放宽、服务行业的重新开放和被压抑的需求的释放。奢侈品、美妆、运动领域的高端企业以及相关商场和电商平台将因此受益。 在对消费的增长预期中,海外消费的回流(Re-shoring)是一大亮点。据统计,在2015~2019年间,中国消费者每年平均在海外消费2600亿美元。由于海外疫情持续扩散,出入境旅游购物难以快速恢复,其中一部分将回流至境内。大摩预计,今年回流的消费总量可能达1400亿~1650亿美元,缓解了此前疫情对2020年国内消费的部分负面影响。 报告认为,在政策宽松、服务业重新开放以及压抑的需求释放等周期性驱动因素之外,缓慢全球化等结构性趋势加之政府的开放政策,尤其是海南自贸港的免税政策,将使部分回流的消费在未来2~3年持续强化,并有望在2021~2023年间达到每年700亿~1300亿美元的体量(约占2019年中国海外支出的27%~50%),额外拉动消费增长1~2个百分点。 大摩表示,回流的消费需求主要分布在奢侈品、美妆产品、运动服饰、豪华车以及旅游休闲等领域,合计相关市场体量达1万亿美元,将这些行业实现10%的年增长率。同时,回流的溢出效应也将促进其他类型的国内消费,例如免税品消费、高档购物中心消费、家庭耐用品消费和便利性产品消费。 第一太平戴维斯7月14日发布的《中国奢侈品零售报告》部分映证了这一观点。该报告显示,中国顶级商场客流在2月大幅下滑后,连续多月回升,在6月已回归至均值水准。其中成都4月底已恢复至历史正常水平,广州在6月突破历史均值,上海较均值仅有微小差距,武汉客流恢复到89%,预计也将在未来两个月超均值。多家奢侈品集团表示,在中国境内店铺陆续开业后,营业额呈显著增长,成都市场一些品牌奢侈品销售业绩甚至较去年同期增长130%, 在热门城市增设门店的需求将逐步重启。 大摩还预计,回流的消费会进一步加剧中国消费市场的四大趋势:在高收入群体引领下更快向生活品质增强型消费转型;由领先企业强健的资产负债表、本土化趋势以及消费者品牌意识所带来的深度市场整合;在中国蓬勃的消费市场和政策开放的支持下,更多跨国企业将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由于居民就业市场和收入增长承压,以及出口型中小企业产品转内销所导致的基本家庭用品竞争的加剧。
笔者昨晚最先到华为的上半年业绩是在朋友圈一位基层员工的转发,消息上还附加了一个“加油”的表情。 打开公告内容细看,可发现华为的上半年实在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第二季各项业绩数据环比第一季大为改善,忧的则是同比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为4540 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率为9.2%。分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华为销售收入为1822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增长1.4%;第二季度则录得销售收入2718亿元,同比增长22.65%,回暖明显。 然而整个上半年而言,华为13. 1%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速较去年上半年23.2%的同比增速已下滑近半。 华为第一季销售不佳自然有疫情的因素,但美国数番阻挠亦是无法忽略的原因。对于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华为的业绩复苏值得欣慰,但下半年乃至以后形势仍然扑朔,真的还需要“加油”才行。 1 增速放缓的消费者业务 按业务划分,上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录得收入2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5%;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4%;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7%。 就规模来看,华为消费者业务仍是重中之重,占总营收56.63%。该业务板块增速较去年全年同比34%的增速同样的大幅下滑。 了解或不了解华为的人都应该知道,公司消费者业务增速下滑离不开GMS的断供。而未来,华为还可能将面临台积电的芯片断供。两者共同影响下,华为的主要收入来源消费者前景并不太明朗。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华为的海外扩张步伐便接近戛然而止。亚太市场(除中国外)销售额急跌13.9%;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销售只小幅增长了0.7%。美洲市场(手机而言)本身就是苹果、三星的基本盘所在,即使华为在该市场录得增长,但占比亦不大。 过往华为以中国市场+海外市场两只脚大步向前,两个市场贡献的销售比例一度非常接近1:1。从去年开始,海外扩张的步伐却不得不慢下来,变成了国内市场单脚跳。 (图源:公司官网) 今年公司消费者业务仍录得双位数增长,很大程度要拜华为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强势表现所赐。5月份华为系零售额在国内手机市场中占比高达48.87%,为五大品牌中唯一市场份额出现正增长的品牌。去年同期,华为系产品销售额市占率只有18.33%。 前五个月华为系手机零售额则占43.53%,同样为五大品牌中唯一市占率增长的手机品牌。去年同期为14.95%。 (图源:知乎) 而海外市场方面呢,据Canalys统计显示,第一季华为全球出货量大跌17%。若不计国内出货量的话,海外市场出货量更是暴跌35%。 (图源:Canalys) 换而言之,上半年华为系手机今年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劲增了近两倍,在补上了和海外市场缺口之余还带动了消费者业务同比录得双位数的增长。 背后的原因很难解释。笔者认为就上半年华为推出的几款新机型来看,还远未至于甩开其他品牌这么大身位的程度。其中可能有消费者出于“爱国”买华为手机的因素在。但这种“爱国性消费”本身很难持续。 另外,据Counter Point数据,今年4、5月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均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手机品牌。 但这个“全球第一”同样是在除中国外的全球市场处于封锁之下取得的。华为手机产品当前主力中国市场,中国是疫情控制最好的市场,4、5月份手机供应、销售已基本恢复正常。 在三星等手机品牌在海外销售渠道不通畅的情况下,华为拿到行业第一, 亦并不意外。 但还是有个问题值得思考:随着海外市场开放,国内“爱国性消费”热潮褪去,即使假设华为未来仍销量不会减少,但已占中国市场半壁江山的华为手机还有多少的增量空间呢?面对不断萎缩的海外市场,国内的销售额有多少能拿出来填满国外市场留下来的坑,还不好说。 2 美国制裁——棘手难题 华为去年停下海外扩张步伐的最主要因素便是遭谷歌停供GMS。 这个GMS是什么来头呢?其实Google Mobile Service(谷歌移动服务)缩写。一般的海外安卓手机都预装谷歌三件套(Google服务框架、Google play商店和Google Play服务),该三件套是基于GMS运行的。之后就可以用Google play商店下载各种各样APP使用。 没有了GMS,很多谷歌商店上的应用即使安装成功应用,也无法运行。甚至是谷歌商店本身,也需要GMS支持。 一部没有GMS的手机,在海外就是名副其实“移动电话”,大部分APP都无法使用,只能打电话、接收短信,变相“变砖”。 因此,华为被断供GMS之后,它的手机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就大幅下跌,迅速失去市场份额。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破局呢?让谷歌恢复供应显然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打造自己Mobile Service。但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再造一个软件应用生态——这事儿微软也做过(推出Windows Mobile系统),但失败了。 华为在今年就推出自家的HMS。为吸引开发者入驻,华为将分成策略调成1:9,自己只“象征性”拿十分一的分成。谷歌现分成比例安排一般是3:7。另外,华为还推出10亿美元奖励计划,就等着有才华的developer入驻了。 应用生态的护城河是用户流量,只有用户足够多,才可以吸引开发者,这就要求海外使用华为手机的用户足够多才行。这方面其实也是有成功例子的,苹果当年横空出世的爱轰就是用足够出色的产品力让你不得不爱上它的手机,随着苹果用户增多,硬生生再建了一个只服务苹果用户的IOS应用生态。 爱轰推出初期用户还没有那么分化,现在手机用户不是(谷歌)安卓便是苹果IOS站队。而且有些应用,如谷歌旗下的Youtube,是万万不可能迁移到HMS生态的,让用户选择目前还一片贫瘠HMS也是还个棘手问题。 类似的瓶颈还有今年沸沸扬扬的台积电断供。现在比较乐观的说法是,华为有足够应付两年生产的备货。但即便是如此,两年之后又会如何? 有一种说法是华为会用海外市场份额换取三星的芯片。但上文已讨论过了,没有GMS的华为手机本身就竞争力大打折扣,三星交换市场份额一说并不能站得住脚跟。 也就是说,除去不可控的因素(如大国博弈),其实“台积电”问题也是一步难解的僵局。GMS华为还可以自己做个替代品出来,但是芯片华为却实在是无能为力。 近日,华为在海外业务再生波折。英国正讨论在2至4年内将华为5G参与度削减至零。该计划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事出最近南方滨海某城市的ZZ问题(在这就不展开讨论了……)。 从去年开始,外国总有某人将华为与中国联在一起,给出的制裁方案一个比一个狠。 但就事论事,笔者认为,华为遇到的某些难题的确很难解,对其现有业务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很难在未来一两年消除。 第二季华为业绩打了鸡血般的回勇,计入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费回暖/顺延/爱国性消费等因素后,也许真不能说明什么。 3 鸿蒙系统:掌握下个时代主动权的关键落子 华为可以活下去吗?可以,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一家光是手机业务就占据了中国近50%市场份额的公司如果还不能活下去的话,那也太看不起中国14亿人的消费力了。 但华为从不志在只做中国的NO. 1,它要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生产商,这就注定它终将会和美国在山巅相遇(任正非语)。这注定了它会遇到比其他公司更大的逆风。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停下前进登山的脚步。 12日晚上,比亚迪与与华为合作的首款产品智能新能源轿车汉正式亮相。该车型搭载了华为新推出的HiCar系统。 而华为HiCar系统则是基于鸿蒙OS提供服务。因此,鸿蒙OS的应用领域也从智慧屏延伸到电动车(比亚迪汉)。 笔者认为,这是华为一步很聪明的布局。 移动互联网时代,华为错过了智能手机系统的布局,但在下一个物联网的时代,华为的鸿蒙OS已慢慢渗透各种的应用场所。 另外,在华为近日新增专利中,已出现有关自动驾驶有关的专利。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表示,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彻底无人驾驶。 这同样是华为在软件领域的布局。在吃过去年GMS的一堑之后,华为已经认识到应该向软件领域渗透,以防再被他人扣住咽喉。 鉴于华为在5G应用还有众多布局,笔者认为短期内华为既有业务会是仍旧有重重艰难的,“单脚走路”的华为甚至会在一段时间内增速放缓。 但在更远期,鸿蒙系统会是“转软”的华为破局,重回高速增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