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前后5个交易日,子、医药、计算机也是短期阻力较小的方向。
□ 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上周上涨0.74%,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05%,已连续四周跑赢上证指数。从成分股表现来看,赣锋锂业、科沃斯和金杯汽车等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其中,贵州茅台、伊利股份、五粮液等不少成分股获北向资金增持。今年以来,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8只成分股已实现翻倍。 展望后市,基金经理表示,关注自主自强等中长期战略方向景气度加速的行业,如新能源车、科技医药、高端装备等。 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 上周上证指数上涨0.05%,深证成指上涨1.18%,创业板指上涨2.16%,沪深300指数上涨0.84%。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上周上涨0.74%,已连续四周跑赢上证指数。从四季度以来的情况看,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上涨21.04%,同期上证指数上涨5.55%,深证成指上涨8.60%,创业板指上涨10.33%,沪深300指数上涨9.91%。今年以来,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上涨55.22%,同期上证指数上涨11.36%。 从成分股的表现看,上周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多只成分股表现强势。具体来看,赣锋锂业以21.79%的涨幅排在涨幅榜首位,科沃斯上涨19.49%居次,金杯汽车和泸州老窖也分别上涨5.29%和4.04%。四季度以来,多只成分股表现亮眼,赣锋锂业上涨100.92%,东风汽车和科沃斯分别上涨87.89%和81.46%,山西汾酒上涨65.25%,泸州老窖和张裕A也涨逾40%。今年以来,科沃斯、山西汾酒、赣锋锂业、泸州老窖、海尔生物、片仔癀、五粮液、东风汽车等8只成分股涨幅超100%,实现翻倍。 Wind数据显示,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86.14亿元,已连续八周净流入。同期,新华社民族品牌指数多只成分股也获北向资金增持,以区间成交均价计算,上周北向资金净买入贵州茅台7.89亿元,净买入伊利股份2.20亿元,净买入五粮液和片仔癀分别达1.56亿元和1.25亿元。此外,一汽解放、恒顺醋业和一汽富维等成分股也均被增持。 关注中长期战略方向 展望后市,北京鸿道投资创始人孙建冬表示,对于2021年的股票市场投资有三个核心观点:第一,股票市场成长股行情已经启动,目前处在成长股上涨行情的加速阶段;第二,赢在当下,要敢于积极地把风险头寸加上去。现在股票市场还存在比较大的预期差,大家过于强调全社会信用收紧的概念,但实际上影响股票市场涨跌的是股市的流动性,而股市流动性未来两个月将处于明年最宽松的阶段;第三,明年重点投资方向在于自主自强等战略大方向景气度加速的行业。 孙建冬称,在2021年,即使对于长期战略品种,也要以战术思维投资,当卖则卖。当股票市场的形势变得不明朗,或者当投资目标实现,要敢于及时出手。 相聚资本总经理梁辉表示,应逐渐放弃短期行业配置思路,从中长期来看待中国行业机会。一方面关注中长期趋势,“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行业,如新能源车、科技医药、高端装备、国防军工等;另一方面关注宏观经济轮动,明年经济整体向上,但流动性略微收紧,与经济复苏相关性比较高的行业可能会阶段性受益,但整个顺周期板块很难全面受益。
1月27日,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简称“民族品牌指数”)收报2358.25点,跌1.32%。35只成分股中,15只上涨、2只平盘、18只下跌。 在指数成分股中,汽车、化工、医药类个股昨日涨幅居前。其中,一汽解放涨4.39%、氯碱化工涨3.02%,步长制药与佛慈制药上涨逾2%,中盐化工与东风汽车上涨逾1.5%。 消息面上,杭萧钢构昨晚发布2020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实现净利润7.1亿至7.9亿元,增长约50%至70%。据公告,杭萧钢构业务订单承接持续向好,去年承接钢结构业务订单超百亿元。此外,公司去年还获得了部分资产处置收益、投资收益。 资金面上,昨日多只成分股现溢价或平价大宗交易。其中,贵州茅台大宗交易合计成交7.98万股,有4.16万股以较当天收盘价溢价2.53%成交,其余以微幅溢价或平价成交。
1月18日,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简称“民族品牌指数”)收报2339.54点,涨0.19%。35只成分股中,22只上涨、1只平盘、12只下跌。 昨日涨幅居前的成分股主要集中在医药、汽车、调味品等领域。其中,广誉远涨7.42%、齐翔腾达涨7.01%、金杯汽车上涨逾6%,广汽集团、恒顺醋业上涨逾5%。 消息面上,昨晚今世缘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实现营收51亿元左右,同比增4.7%左右;预计实现净利润15.5亿元左右,同比增6.3%左右。公司表示,预增的主要原因在于白酒产品销售收入稳步增长,产品结构也进一步优化,“特A+类”产品销售增长较好。 近期,多只民族品牌指数成分股发布2020年业绩预增公告:如科沃斯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5.9亿至6.3亿元,增长388.79%至421.93%;泸州老窖预计2020年盈利55.7亿至60.3亿元,增长20%至30%。 资金面上,昨日北向资金净买入泸州老窖6.93亿元。
备受瞩目的首批4只科创50ETF11月16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作为跟踪目前科创板唯一指数科创50指数的ETF,科创50ETF的上市,正式拉开了二级市场科创板指数化投资大幕。具体来看,首批4只科创50ETF基金产品中,各家基金公司都安排了经验丰富,行业内资深的基金经理管理。日常管理费率及托管费率相同,分别为0.50%、0.10%。持有人结构方面,4只产品均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易方达、华夏、工银瑞信、华泰柏瑞4家产品个人投资者持有的份额占本次上市交易基金份额比例分别为94.15%、94.99%、93.11%、87.99%。作为科创板核心指数,科创50指数成分股具备市值规模大、交易活跃度高等特点,目前成分股包括金山办公、南微医学、中微公司等众多科创龙头企业。相较于科创板整体,科创50指数在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净资产收益率等关键财务指标方面更具优势。而与传统宽基指数通常半年调整一次不同,科创板50成份指数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就行业特征而言,易方达方面指出,科创50成分股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合计权重占比达八成;就研发投入而言,科创50具有明显的科创优势,研发占营收比重均值达11.8%,高于创业板的5.6%和科创板的9.9%;此外,科创50成分股营收增速、净利增速也远超其他板块。“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不断增加,科创50指数成分股也有望更具含金量。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可以借道科创50ETF这一工具型产品,更好把握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带来的投资机遇。”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高级副总裁荣膺表示。渤海证券统计显示,截至11月12日,今年以来科创50指数区间年化收益率超50%,而同期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3.18%、24.14%、24.23%。业内人士同时提醒,科创板涨跌幅高达20%,科创50指数波动较大,配置科创50ETF的投资者也需要警惕风险。(记者 韦夏怡)
近期,科技股的走势朴实无华,且枯燥。 小米集团今日盘中一度涨超11%,再创上市以来新高。年初以来累涨118%,市值增长超过3500亿港元。 美团点评今年累涨超过160%,市值增长12000亿港元,涨出了两个小米。 7月市值刚破5万亿港元的阿里巴巴,仅用一个月就突破了6万亿港元。 与美股的FAAMG一样,港股的阿里、腾讯、美团、小米 - ATMX,涨势千篇一律。 因此,7月27号面世,纳入了包含ATMX在内的30家科技相关港交所上市公司的恒生科技指数,是上半年的绝对赢家。 根据回测,恒生科技指数近3个月的涨幅为40%,年初至今的涨幅近60%,而近一年来的涨幅高达103%。与此同时,恒生综指在这三个时间段内的涨幅分别是16.7%、2.67%和13.85%。科技股跑赢大市不止一点点。 近两年,在港交所对制度的锐意改革下,美团、小米、平安好医生等知名大型新经济公司纷纷赴港上市,同时阿里、京东、网易等“留洋”巨头纷纷回归。 新经济巨头在港股欢聚一堂。 与此同时,旧经济企业占比较多的恒生指数,在充分反映市场状况上日渐乏力,因此,恒生科技指数应运而生。 恒生科技指数的选股范畴涵盖5个行业,包括资讯科技、非必需性消费、工业、金融及医疗保健,首批纳入30支个股,其中有28支中资科技股。 而在过去3个月中,这30支个股的表现也很惊艳。 虽然只装了30支成分股,这个“篮子”却很沉。排在前3的ATM总市值相加在13.5万亿港元左右,超过绝大部分港股中银行和地产公司市值的总和。 从今天的成交额上看,小米和ATM稳坐港股前4,京东第10。5家公司目前的合计成交额超过370亿港元。 这样的成交额在最近也快成常态了,恒生科技指数30支成分股近期的平均每日合计成交额超过400亿港元,占全部港股总成交额的36%左右。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科技创新将获得重点支持的趋势下,科技股俨然成为了港股大市交易的中流砥柱。 恒生科技指数ETF,看点在哪? 指数上线一个月后的今天,对30支成分股全覆盖的指数ETF在港交所上市了。 今天这支ETF交投相当火爆,成交额超过30亿港元,排在全部港股的第6位,成交量排在第3。 投资港股ETF没有印花税、支持T+0,本来就有一些天然优势,结合恒生科技指数与新经济公司的股价表现,恒生科技指数ETF受投资者的追捧就显得毫无意外了。 从成交额占比上看,投资者早已开始将目光向科技股聚集。 那么问题来了,港股中恒生科技指数跑的最好,而指数中ATM跑的最好,直接买ATM不香吗? 香,但是风险相对也大,而且,也不一定买得起。头部公司的股价不仅比价高,而且屡创新高,个人投资者想自己搭配一个组合还是需要一定家底的。 ETF最吸引散户的地方无非是门槛低,不仅金钱成本低,时间成本也低,可谓是“懒人”套餐。 不过,恒生科技指数对成分股设置了8%的个股权重上限(作为参考,恒生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里面个股权重都是10%),以达到更大程度的多元化和分散化,让ATM以外的优质资产也获得很多的机会,另一方面更低的波动率也弱化了“踩雷”的风险。 这个设置的本意是分散个别成分股的影响力,分散风险,但比较尴尬的是只有30支成分股的指数里表现最好的就是那几个“个别”成分股。 因此权重上限反而局限了ATMX可能带来的贡献,比较可惜。 让投资者较为欣慰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将每季度调整一次成分股,如果新股上市首日表现优于现有成分股TOP 10,则可以在10天后直接“入会”。 同时,指数也没有对二次上市、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有什么特别的限制。 许多中概互联网公司,比如拼多多、百度、爱奇艺和Bilibili,都有回港上市的传闻流出;蚂蚁金服、字节跳动还未上市,想上这些车,必要条件是天降鸿运。 恒生科技指数的IPO快速纳入机制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作弊”思路。 另一方面,AH溢价也是以往港股和港股ETF吸引投资者的原因之一。 2012年到2020年7月,沪港AH溢价的平均值大概是119,而目前已经提升到了142的高点。 说到AH溢价,不得不提中芯国际。 7月16号,中芯国际回A,市场火爆,A股大涨,H股跳水。 截至今日收盘,中芯国际A股收跌0.67%,报66.78,元,总市值5137.6亿元,而中芯国际港股收涨0.19%,报25.75港元,总市值1915亿港元,A/H溢价接近300%。 由于AH投资人趋同,AH股价未来也会趋同,港股股价最终将会向科创板股价看齐。说明港股的上升空间,还是存在的。 照猫画虎的“东方纳指” 几家头部公司占到指数总市值一半以上、头部公司在疫情之下反弹剧烈拉动指数跑赢大市,听到这样的描述,真的很难辨别说的是纳斯达克指数还是恒生科技指数。 纳指的头部公司,苹果今年累涨71%,亚马逊累涨84%,特斯拉累涨435%,一个比一个疯狂。 在科技股的狂欢中,3月24日至今,纳指累涨70%,标普500累涨55.5%,以周期股为主的道指累涨52.4%。 不管港股还是美股,只要搞科技,就是好股。 其实不管是机构还是散户,疫情冲击下疯狂加仓科技股,显然也存在着基本面的合理性。 首先,科技股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都很能打。 美股如亚马逊和奈飞等公司,都因为疫情带来了业绩的爆发。中国的形势也基本相同,居家三宝:淘宝、外卖、王者荣耀,将阿里巴巴、美团点评和腾讯的互联网优势放到了最大。 另外,除了互联网科技抵御住了疫情的“黑天鹅”,从FAAMG但ATM,都是优质企业,即便普遍被认为估值高,业绩的确定性也确实是比较高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散户跟买龙头科技股,某种程度上算是防御性投资。 与成熟的纳斯达克指数相比,恒生科技指数虽然初出茅庐,但步伐显然已经跟上了。 当前美国科技股的大牛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种科技基金的发行。上半年进入美股的基金繁多,但基本都会优先配置FAAMGT。比起买不起的FAAMGT,买配置了FAAMG的指数ETF显然更加现实。 比起多种多样的纳指ETF,“迷你纳指”恒生科技指数只有30支成分股,ETF也是全覆盖,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 而除了吸引被动资金配置恒生科技指数,ETF的上市对成分股来说也是一件喜事。因为ETF的低门槛有望同时提升投资者的兴趣,以及对优质资产的估值水平。 根据纳指ETF的“先进经验”,恒生科技指数ETF的推出,大概率要给港股科技股的牛市“火上浇油”了。
昨日,中证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指数(简称“品牌工程指数”)收报1760.05点,跌0.41%。32只成分股中,11只上涨、2只平盘、19只下跌。 成分股中,片仔癀涨4.77%,收于220元,股价创历史新高。此外,多只白酒股延续涨势,今世缘涨1.23%、山西汾酒涨0.83%、五粮液涨0.45%。 太平洋证券食品饮料分析师黄付生认为,预计8月底白酒企业将启动旺季备货。该板块半年报陆续披露了疫情带来的影响,但报表端的“最坏时点”终将过去。接下来,投资者须密切关注终端实际拉动销售情况。 昨晚,佛慈制药披露了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5.40%;净利润9755.14万元,同比增119.16%。 昨日北向资金净流出11.78亿元,成分股伊利股份获加仓,净买入额为1.9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