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经济接连迎来诸多利好。 近日,北京关于“优化市内免税店布局,统筹协调在机场隔离区内为市内免税店设置离境提货点,落实免税店相关政策”的方案已获得高层原则同意。而海口海关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两个月以来,免税购物金额高达55.8亿元,同比增长221.9%。 事实上,进入2020年以来,免税经济的热度一直不减,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码布局。例如,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免税体系;而后,上海、广东、湖北等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文件来支持免税经济的发展。 背后深意,值得深思。 1 消费,既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又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首要力量,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而在当前“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又是扩大内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地位之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今的后疫情时代,促消费同样是恢复经济的重要抓手,举国上下各界人士都对消费市场的提振格外重视。具体实践中,从发放消费券、支持夜经济,到举办主题购物节、拓展新型消费业态模式,种种举措的核心目的都是激发出民众消费热情,以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来带动各行各业复苏与国民经济回暖。 不过,是否愿意花钱,终归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人们普遍在收入水平、市场预期和消费信心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尽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日益向好,但消费端的复苏进程依旧显著慢于生产端(见图1)。 就在此时,我国居民在海外消费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公开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1万亿元一路增至10.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见图2),这从侧面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是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而是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宁愿把在国内挣的钱花到国外去,消费外流现象也因此变得较为严重。 这当中,奢侈品消费占据重要地位。连续多年,我国都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根据麦肯锡《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2018年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额达到7700亿元人民币,占到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1/3,而其中超过7成的奢侈品消费是在境外完成的;消费品类主要集中在服饰、香化、箱包、珠宝、手表等。大量的海外购物不仅造成了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还消耗了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 海外消费规模之所以如此巨大,除了国人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购买力不断增强外,原因还在于国内消费市场供给结构不尽合理,高端商品市场发展不够充分,未能有效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从而导致这部分消费者“舍近求远”地转向国外消费。而在奢侈品方面,由于关税率较高等客观因素,国内外价格差异普遍较大,海外更为友好的价格也就成为了导致消费外流的核心原因。以海蓝之谜精华面霜为例,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的售价普遍为2680元/60ml,海外官网价格则为335美元/2OZ,大约相当于人民币2290元/60ml,差异立显。 如果能通过某些有效措施来真正改善奢侈品在国内的售价和丰富程度,那么这部分外流的消费是很容易留在国内的,这种消费的“转移”自然要比一味地“挖掘”国内消费更加容易,而回流的消费既能壮大国内消费市场,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又能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的动力。 正因如此,近些年决策层一直都特别重视引导海外消费回流。而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海外,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出入境旅游很可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较为低迷,这对于引导海外消费回流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时机。 于是,免税消费站上了风口。 2 为什么是免税行业? 我们知道,价格差异是海外奢侈品消费规模暴涨的主要原因,而免税商品具有天然的价格优势。由于免征了进口海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增值税等税收,免税商品普遍要比市内百货公司相同商品的价格低30%左右。同时,免税商品均为国际著名品牌,都是从各国际品牌供应商直接采购,具有正品保障;商品主要门类包括烟草制品、葡萄酒及烈酒、香水化妆品、时尚品及配件、腕表珠宝及高级书写工具、糖果及食品、旅行用品等等,结构上同外流的海外消费结构也更加接近。 因此,通过积极布局国内免税行业的发展,采取增加免税店数量及免税商品种类、提升免税购物限额等措施,能够精准锁定特定的消费人群并为之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选择,而且不会对全国零售体系及生态造成较大规模的冲击,可谓是承接海外消费回流的最有效的抓手。 这当中,最具想象空间的当属市内免税店。 一直以来,我国的免税店主体都是机场/口岸免税店和离岛免税店,相当规模的国内出境人员只能选择在机场的免税店进行购物消费,或者专门跑一趟海南离岛免税店。以机场免税店为例,有数据表明,仅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出境机场免税店销售收入就占了全国免税销售总收入的近50%;反观市内免税店,其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来自中出服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仅有13家市内免税店,且多数仅供持有国外/境外护照或通行凭证人员出境购买,销售额占比还不到整体的1%。 值得一提的是,与机场免税店相比,市内免税店至少具有两大优势: 其一,机场距离市区较远,而且受赶赴机场、办理登记手续、安检等环节的影响,旅客常常无法预留太多的机场免税店购物时间;市内免税店大多位于城市的繁华商业区,距离城市居民更近,能有效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给予顾客极大的便利度和友好度,购物时间更加充裕,大大减轻他们的各方面成本负担; 其二,机场场地寸土寸金,租金往往偏高,这便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免税店的经营面积,也限制了店内的商品品类;市内店铺则具有更低的租金优势,从而可以提供更加宽敞的展区面积,容纳更加丰富的商品品类,对顾客购物体验的提升效果立竿见影。 在市内免税店方面,践行得最为成功的国家是韩国。 早在1979年,韩国就率先推出市内免税店政策,旅客凭借护照和出境机票可在市内店购货,并在指定的保税区域(机场及港口取货处)领取。此后,随着牌照的放开与免税限额的提升,韩国市内免税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参考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截至2019年12月,韩国国内共运营57家免税店,其中市内免税店22家,占比接近40%。 与我国市内免税店主要服务于出境的外国人和港澳台旅客不同,韩国的市内免税店主要消费群体为准备出国的本国人或外国人,在经营过程中还通过“线下店+线上商城”、“市内购买+机场提货”、办理会员卡、“当天购”服务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提升他们的购物体验。 得益于此,韩国市内免税店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0%,远超口岸店的5%,2019年韩国市内免税店销售规模占比更是超过80%。市内免税店的繁荣同样支撑起韩国免税市场的壮大,目前韩国占据全球免税市场份额已超过20%,并且还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可以认为,市内免税店已成为拉动韩国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于我国而言,虽然市内免税店的发展态势与韩国相去甚远,但同时也意味着进步空间巨大。而今随着免税政策的放宽,我国市内免税市场将有望在购买限额、经营品类、购买资格等多个方面迎来质的提升。国泰君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仅考虑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预计2023年市内免税市场收入有望达到172.5亿元,利润有望达到34.5亿元。 市内免税店的前景,令人无比期待。 3 事实上,一些变化已经在发生。 今年6月9日,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于当日收到控股股东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发的《财政部关于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问题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允许公司经营免税品零售业务。至此,王府井集团成为了继中免、日上免税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之后,我国第8个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热议,其股价更是直接涨停。 这一事件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长期以来,我国的免税业务都是由国家专营管理,采用的是牌照准入制,企业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具备开展免税品业务的经营资格,开设新的免税店网点同样需要征求有关部门的审批,免税品则是由免税商店的经营单位统一进口、统一制定零售价格、统一制定管理规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国有资本的进入,再加上免税牌照数量的稀缺,既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不利于运营水平的提升。 伴随着新玩家王府井集团的入场,以往的局面有望被打破。 无论是主营业务还是企业性质,王府井同此前几家企业相比均有不同,反映出国家对免税资质审批条件和方向正在改变,也表明了我国免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以及市场化改革程度的加强。 考虑到王府井集团旗下同时拥有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超市等多个业态,门店覆盖全国各地,在品牌商资源、消费场景、运营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拥有着长期的积累和较为突出的优势,并且一直都是面向各地居民进行商品销售,预计拿到免税牌照的王府井集团很可能会依托现有优势,将免税业务集中在市内免税店业态上。想得再远一点,如果市内免税店可以对国内居民开放,购物限额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商品品类和价格上也足够友好,那么一旦正式营业便能迅速成为新的引爆点。 有意思的是,继王府井集团之后,百联股份、岭南控股、鄂武商A等多家上市公司都着手开展免税经营资质的申请。不难想象,如果一切推进顺利,那么被电商冲击已久的线下门店将会真正迎来新的春天。 当然,最幸福的依然是广大消费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不需要海外代购,就能在家门口买到心仪而又价格美丽的名牌包包和化妆品了。
免税经济接连迎来诸多利好。近日,北京关于“优化市内免税店布局,统筹协调在机场隔离区内为市内免税店设置离境提货点,落实免税店相关政策”的方案已获得高层原则同意。而海口海关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海南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两个月以来,免税购物金额高达55.8亿元,同比增长221.9%。事实上,进入2020年以来,免税经济的热度一直不减,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加码布局。例如,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免税体系;而后,上海、广东、湖北等多个省市纷纷出台文件来支持免税经济的发展。背后深意,值得深思。1消费,既是一切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又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首要力量,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而在当前“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又是扩大内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地位之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今的后疫情时代,促消费同样是恢复经济的重要抓手,举国上下各界人士都对消费市场的提振格外重视。具体实践中,从发放消费券、支持夜经济,到举办主题购物节、拓展新型消费业态模式,种种举措的核心目的都是激发出民众消费热情,以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来带动各行各业复苏与国民经济回暖。不过,是否愿意花钱,终归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经历了疫情的冲击,人们普遍在收入水平、市场预期和消费信心等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尽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日益向好,但消费端的复苏进程依旧显著慢于生产端(见图1)。就在此时,我国居民在海外消费的持续增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开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1万亿元一路增至10.8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5%以上(见图2),这从侧面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是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而是出于种种原因,他们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宁愿把在国内挣的钱花到国外去,消费外流现象也因此变得较为严重。这当中,奢侈品消费占据重要地位。连续多年,我国都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根据麦肯锡《中国奢侈品报告2019》,2018年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额达到7700亿元人民币,占到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1/3,而其中超过7成的奢侈品消费是在境外完成的;消费品类主要集中在服饰、香化、箱包、珠宝、手表等。大量的海外购物不仅造成了每年超过2000亿美元的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还消耗了我国大量的外汇储备。海外消费规模之所以如此巨大,除了国人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购买力不断增强外,原因还在于国内消费市场供给结构不尽合理,高端商品市场发展不够充分,未能有效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从而导致这部分消费者“舍近求远”地转向国外消费。而在奢侈品方面,由于关税率较高等客观因素,国内外价格差异普遍较大,海外更为友好的价格也就成为了导致消费外流的核心原因。以海蓝之谜精华面霜为例,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的售价普遍为2680元/60ml,海外官网价格则为335美元/2OZ,大约相当于人民币2290元/60ml,差异立显。如果能通过某些有效措施来真正改善奢侈品在国内的售价和丰富程度,那么这部分外流的消费是很容易留在国内的,这种消费的“转移”自然要比一味地“挖掘”国内消费更加容易,而回流的消费既能壮大国内消费市场,强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又能为国内大循环注入新的动力。正因如此,近些年决策层一直都特别重视引导海外消费回流。而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肆虐海外,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出入境旅游很可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较为低迷,这对于引导海外消费回流来说,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时机。于是,免税消费站上了风口。2为什么是免税行业?我们知道,价格差异是海外奢侈品消费规模暴涨的主要原因,而免税商品具有天然的价格优势。由于免征了进口海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增值税等税收,免税商品普遍要比市内百货公司相同商品的价格低30%左右。同时,免税商品均为国际著名品牌,都是从各国际品牌供应商直接采购,具有正品保障;商品主要门类包括烟草制品、葡萄酒及烈酒、香水化妆品、时尚品及配件、腕表珠宝及高级书写工具、糖果及视频、旅行用品等等,结构上同外流的海外消费结构也更加接近。因此,通过积极布局国内免税行业的发展,采取增加免税店数量及免税商品种类、提升免税购物限额等措施,能够精准锁定特定的消费人群并为之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选择,而且不会对全国零售体系及生态造成较大规模的冲击,可谓是承接海外消费回流的最有效的抓手。这当中,最具想象空间的当属市内免税店。一直以来,我国的免税店主体都是机场/口岸免税店和离岛免税店,相当规模的国内出境人员只能选择在机场的免税店进行购物消费,或者专门跑一趟海南离岛免税店。以机场免税店为例,有数据表明,仅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出境机场免税店销售收入就占了全国免税销售总收入的近50%;反观市内免税店,其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来自中出服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仅有13家市内免税店,且多数仅供持有国外/境外护照或通行凭证人员出境购买,销售额占比还不到整体的1%。值得一提的是,与机场免税店相比,市内免税店至少具有两大优势:其一,机场距离市区较远,而且受赶赴机场、办理登记手续、安检等环节的影响,旅客常常无法预留太多的机场免税店购物时间;市内免税店大多位于城市的繁华商业区,距离城市居民更近,能有效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给予顾客极大的便利度和友好度,购物时间更加充裕,大大减轻他们的各方面成本负担;其二,机场场地寸土寸金,租金往往偏高,这便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免税店的经营面积,也限制了店内的商品品类;市内店铺则具有更低的租金优势,从而可以提供更加宽敞的展区面积,容纳更加丰富的商品品类,对顾客购物体验的提升效果立竿见影。在市内免税店方面,践行得最为成功的国家是韩国。早在1979年,韩国就率先推出市内免税店政策,旅客凭借护照和出境机票可在市内店购货,并在指定的保税区域(机场及港口取货处)领取。此后,随着牌照的放开与免税限额的提升,韩国市内免税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参考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截至2019年12月,韩国国内共运营57家免税店,其中市内免税店22家,占比接近40%。与我国市内免税店主要服务于出境的外国人和港澳台旅客不同,韩国的市内免税店主要消费群体为准备出国的本国人或外国人,在经营过程中还通过“线下店+线上商城”、“市内购买+机场提货”、办理会员卡、“当天购”服务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提升他们的购物体验。得益于此,韩国市内免税店的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高达30%,远超口岸店的5%,2019年韩国市内免税店销售规模占比更是超过80%。市内免税店的繁荣同样支撑起韩国免税市场的壮大,目前韩国占据全球免税市场份额已超过20%,并且还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可以认为,市内免税店已成为拉动韩国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于我国而言,虽然市内免税店的发展态势与韩国相去甚远,但同时也意味着进步空间巨大。而今随着免税政策的放宽,我国市内免税市场将有望在购买限额、经营品类、购买资格等多个方面迎来质的提升。国泰君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仅考虑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预计2023年市内免税市场收入有望达到172.5亿元,利润有望达到34.5亿元。市内免税店的前景,令人无比期待。3事实上,一些变化已经在发生。今年6月9日,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于当日收到控股股东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转发的《财政部关于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问题的通知》,授予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允许公司经营免税品零售业务。至此,王府井集团成为了继中免、日上免税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之后,我国第8个拥有免税牌照的企业。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市场热议,其股价更是直接涨停。这一事件释放了怎样的信号?长期以来,我国的免税业务都是由国家专营管理,采用的是牌照准入制,企业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方可具备开展免税品业务的经营资格,开设新的免税店网点同样需要征求有关部门的审批,免税品则是由免税商店的经营单位统一进口、统一制定零售价格、统一制定管理规定。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非国有资本的进入,再加上免税牌照数量的稀缺,既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不利于运营水平的提升。伴随着新玩家王府井集团的入场,以往的局面有望被打破。无论是主营业务还是企业性质,王府井同此前几家企业相比均有不同,反映出国家对免税资质审批条件和方向正在改变,也表明了我国免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以及市场化改革程度的加强。考虑到王府井集团旗下同时拥有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超市等多个业态,门店覆盖全国各地,在品牌商资源、消费场景、运营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拥有着长期的积累和较为突出的优势,并且一直都是面向各地居民进行商品销售,预计拿到免税牌照的王府井集团很可能会依托现有优势,将免税业务集中在市内免税店业态上。想得再远一点,如果市内免税店可以对国内居民开放,购物限额能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商品品类和价格上也足够友好,那么一旦正式营业便能迅速成为新的引爆点。有意思的是,继王府井集团之后,百联股份、岭南控股、鄂武商A等多家上市公司都着手开展免税经营资质的申请。不难想象,如果一切推进顺利,那么被电商冲击已久的线下门店将会真正迎来新的春天。当然,最幸福的依然是广大消费者——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不需要海外代购,就能在家门口买到心仪而又价格美丽的名牌包包和化妆品了。招募公告:苏宁金融于2020年8月启动“苏宁金融APP-财顾频道大V激励方案”,每月按阅读量和发文活跃度,奖励排名前50名大V,奖励金额300元-2000元不等。如果您是财经作者,欢迎入驻苏宁金融APP-财顾频道。入驻方式:关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向后台发送“财顾”二字,小编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办理入驻事宜。
为极大提升客运、货运吞吐能力,满足机场近远期发展需要,《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20年版)》日前获得民航局正式批复。以规划为指导,太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太原机场发展进入新阶段。 新修编的总体规划按照满足近期飞机起降22.5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万吨;客运终端年飞机起降28.3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的使用需求进行规划;货运终端年飞机起降28.43万架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的使用需求进行规划。 按照规划,太原机场将新增第二跑道,新建T3航站楼,设置综合交通中心,引入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并预留第二条轨道交通线路接入条件。目前,T3航站楼设计方案已确定,预可研报告即将获得民航局行业审查意见,可研阶段工作已全面启动,各项前期工作正在加紧有序推进中。
9月7日晚间,中国中免发布公告称,全资孙公司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拟与三亚临空实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三亚临空投资”),以现金方式共同投资1亿元,设立中免凤凰机场免税店有限公司(暂定名)。 其中,中免集团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将出资5100万元,持股比例为51%;三亚临空投资出资4900万元,持股比例为49%。同时中国中免董事会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申请离岛免税经营权。 这意味着,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开设或再迈进一步。8月19日,海南省商务厅厅长陈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南将争取在今年内于三亚新设3家免税店,包括凤凰机场店和2家市内店,拟采用招标等市场化竞争方式确定经营主体,并组织经营主体提出设立离岛免税店的申请,按规定上报批准后设立。 天眼查显示,三亚临空投资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则是海航基础的控股子公司。 天风证券认为,中国中免具备离岛免税运营经验和规模优势,在招商采购、零售运营、市场营销、渠道布局方面都有较大优势,此次设立三亚机场免税店,将进一步完善其海南离岛免税布局。海航基础此前与中国中免控股的海免公司,有美兰机场免税店的合作基础,预计三亚机场免税店进展顺利。 据悉,海航基础参、控股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同时,公司参股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南海航中免、天津珠免。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是国内首家机场离岛免税店。海南海航中免则拥有2家机场口岸免税店及7家机上免税店,覆盖国际航线67条。 自7月1日离岛免税新政实施以来,海南免税购物热度居高不下。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18日,海南4家离岛免税店销售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2.5倍,日均销售额超亿元;购物人数达74万人,同比增长70%;购物件数458万件,同比增长1.5倍。 因此,接下来海南新增免税店的开设计划及进展备受市场关注。此前,陈希表示,即将在三亚新增的3家免税店具体选址和合作方,由具有离岛免税品经营资质的企业依照市场经济原则自行确定,但必须符合投资额、销售额、面积、装修标准等要求,并保证今年内能够验收开业。 在天风证券看来,三亚市内核心商业物业或成为三亚新设免税店准入首要门槛,拥有优质物业的海航基础未来或将继续受益离岛免税市内店的经营。
身处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内,每隔几分钟头顶就有一架飞机飞过。紧邻机场的北侧绝佳地段,正是未来的综合保税区。 地跨京冀两地的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正从规划变为现实。记者昨天探访获悉,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市政基础设施已经建设过半,预计明年建成投用。 京冀两地共同建设 大兴机场北侧,一公里多长的大桥跨越永兴河,直接连接起大兴国际机场与综合保税区。未来,从机场落地的货物将直接走这条“专线”迅速进入综保区,实现“港区联动”。 综合保税区面积为4.347平方公里,南部是口岸功能区,北部是保税功能区,两区域之间的这条“专线”正是“港”与“区”之间的封闭联络道。 联络道的建设,将在我国实现真正区港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机场口岸一级货站功能前置到保税功能区,在极大优化业务流程和货运流线的同时,实现海关监管一体化区域——这在我国目前是唯一。 规划显示,已经率先开工建设的一期封关验收区域为2.955平方公里,包括0.834平方公里的机场口岸功能区和2.121平方公里保税功能区,保税功能区中北京占1.036平方公里,河北占1.085平方公里。 综保区里都有什么?按照规划,综保区一期将主要设置保税物流中心、综合处理中心、设计研发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等,仓储物流成为最关键的功能之一,“海外进口的一些商品,可以储存在综保区内,之后再在国内进行销售。”建设方北京新航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举例。 市政基础设施完成近半 2019年,京冀两地联合报请国务院设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如今综合保税区一期启动包括联络道、卡口、围网等封关运行必备的设施建设,也为国务院批复综保区、正式封关验收奠定基础。 记者了解到,园区内共规划建设集运街、千斯路、保惠南环路、保惠北环路、广盈五街、规划一路、丰备路等7条市政道路。其中,千斯路、保惠南环路和保惠北环路通向综保区河北部分;集运街通过1号卡口连通园区外的知礼街、通往临空区;广运大街往南通往大兴国际机场,距离大兴国际机场约800米。 “综合保税区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完成近半,计划2021年5月底完工。”北京新航城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京冀已成立综合保税区联合建设指挥部,以共享共建共管为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和运营体制,共同完成产业规划研究,联合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制定统一入区标准,开展招商工作,准备联合筹建综保区管理机构和运营公司,协同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 早在2019年10月,该项目就纳入北京市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将成为京津冀地区高端消费品和高精尖产品的集散平台,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发展的保税研发检测平台,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要基地和我国空港综合保税区发展引领区。 临空区开建冬奥保障工程 北京新航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保税区一期将在明年建成,经海关部门验收后将正式投用。此外,综保区还规划了二期工程,包含面向市民的销售服务中心、展示中心和维修检测中心。不过,二期工程的具体开工时间还未敲定。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是国内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建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北京、河北、首都机场集团两地三方按照共同建设管理运营。“项目围绕建设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有助于北京完善首都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记者也了解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红线范围内还将打造临空区发展服务中心项目,距离新机场航站楼大约1公里。 规划显示,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由7栋单体组成,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目前已经开建,预计2021年底完工。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点配套项目,在机场区域内开展应急处突、对外交往、服务保障等方面工作。
8月25日,大兴机场将迎来东航、南航部分航班由首都机场转场至大兴机场,这是继上半年航班转场之后大兴机场今年的第二次航班转场。 此次转场大兴机场,东航和南航计划转场航班量分别为40班和51班,共计91班。本次转场完成后东航及旗下中国联合航空在大兴机场航班运行量,占其在京航班总量87%左右。南航完成本次转场后,其在北京航班运行量已有80%转场至大兴机场。 根据机场运行情况,后续或将启动第二、第三阶段航班转场,初步预计南航、东航、上航、国航等相关航空公司150余个航班将从首都机场转场至大兴机场。如果按计划顺利完成三个阶段航班转场,大兴机场预计执飞国内航线440条,通达国内136个城市,通达性、辐射能力大幅提升,将进一步推动京南和京津冀地区复工复产,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协同联动,全力以赴备战转场。大兴机场对此次航班转场工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依托运管委组织召开航班增量保障专题协调会部署工作,形成涉及31家单位和部门的50项督办任务;进一步评估地面保障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开展运行压力测试;共组织106次远机位保障测试,开展应急救援、运行应急、特殊天气及防汛演练10余次,确保此次航班转场安全平稳开展。 通盘谋划,多措并举保障大客流。目前,大兴机场执行次日航班及旅客“一日一研判”机制,根据旅客量预测,发挥多点值机优势,结合航班数量协调各驻场单位合理调整出入口、值机柜台、自助设备等资源开放时间及数量,实现资源动态调配;针对此次航班转场,新增8条智能安检通道,旅客出港高峰时段国内安检通道最多可开启42条;持续提升“无纸化出行”出行率,试点推进“OneID”服务,方便旅客低碳、便捷、高效出行;商业店面恢复开业共计224家,其中10家餐饮店和9家便利店保障到夜航结束,并有6家24小时店面持续为旅客提供服务。 措施到位,误走旅客心莫慌。由于南航、东航等航空公司在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两场”运营。广大旅客和接送机的亲友,务必提前确认出发或到达机场,以免误走机场。如旅客误走至大兴机场,可联系航空公司改签航班。针对“误走旅客”大兴机场推出“误走标签”,“误走旅客”可在机场问询柜台处领取,凭误走标签可优先办理值机、安全检查、通过安检后免费乘坐电瓶车快速到达登机口。如“误走旅客”距离航班起飞时间充裕,仍需前往首都机场出行,可通过地铁大兴机场线、机场巴士、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前往首都机场。 未雨绸缪,多式交通便捷出行。大兴机场加强与北京市交通委沟通协调力度,在面对大客流及特殊天气时,提前研判,视情采取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提升出租车的保障能力,通过广播、微信平台,以及与交通管理部门联动等多种方发布需求信息,同时,优化资源将出租车蓄车保障能力提升至1600余辆;省际巴士方面,加密唐山线和廊坊线发车频次,并在8月18日新开沧州线路。此外,北京市内巴士将根据客流量适时加密班次,强化东直门和官园桥夜航线车辆备车和司机备班,充分保障晚进港旅客。 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目前,大兴机场对所有进入航站楼的人员实施健康码查验,“北京健康宝”健康码的状态为“未见异常”、体温检测未见异常方可进入航站楼。同时,提醒广大出京旅客一定要关注目的地政府防控要求。此外,大兴机场持续做好测温消毒工作,根据客流量动态增加航站楼出入口和行李厅测温通道;加强设备设施及高频接触点位消毒,对值机区、电梯轿厢、登机口区域、行李提取厅等区域进行重点消毒,在旅客进出港关键点位配备消毒用品,并张贴疫情防控标识,确保旅客及驻场员工的健康安全。 1
8月21日,重庆市政府与去哪儿网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宣布去哪儿网第二总部落户重庆的同时,成立去哪儿网大数据(中国)中心。日前,去哪儿网大数据中心发布《2020年成渝城市群机场发展报告》,成为去哪儿网第二总部落户重庆的第一份大数据研究成果。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成渝地区航空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去哪儿网大数据中心根据成渝地区机场近年的历史出行记录,分析了成渝双城经济圈机场群发展乃至整个川渝地区机场发展的现状,为重庆旅游大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提供了数据支持。 成渝机场群正在成为国内民航市场新的增长极 民航局数据显示,2019年京津冀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4665.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1%。长三角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26557.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0%。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完成旅客吞吐量14202.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4%。成渝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1040.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2%。 据去哪儿网数据显示,2019年四川地区机票预定量较前一年增长10%,人均出行1.49次,重庆全市机票预定量较前一年增长9%,人均出行1.45次。川渝地区成为机票预定量增速最快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从国内航空市场的发展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均拥有3个以上4F级机场。目前,成渝地区只拥有成都双流、重庆江北两个4F级机场。随着成都天府机场的建设,成渝机场群成为继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大湾区之后另一个增长极。 据悉,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成投入使用。这也标志着成都继北京、上海之后,成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也将成为继北京之后的第二个双4F机场城市。 据去哪儿网大数据显示,2019年在从双流机场出发的游客中,常住地为重庆的游客占比达到4%,从江北机场出发的游客当中,常驻地为四川的游客占比达到9%。 此外,据去哪儿网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成都双流机场最主要的客源二环内城区、天府新城区域,两个地区的旅客占比超过六成。其中,二环内城区旅客的占比最大,达到31.91%,天府新区占比达到29.23%。双流机场20公里以外辐射圈的新都区、龙泉驿区、郫都区生活居住的人群,将更有可能成为天府机场的客源。 低价促江北机场吞吐量增速 成都作为西部第一、全国第四的航空港,双流机场无论从航线范围、航班密集度都远高于重庆江北机场。但近年来,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低于重庆江北机场。数据显示,近两年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较前一年环比增速分别为5.3%、6.3%,而重庆江北机场增速分别为7.7%、7.4%。 据去哪儿网大数据中心研究分析,价格或许成为影响成渝地区机场增长的一大原因。在双流机场与江北机场的横向对比中,2019年成都双流机场平均成交价格达到1622元,而重庆机场均价为1287元,在成都和重庆都有的航线中,重庆出港的8成国内航线都更有价格优势,优势部分均价差达到239.5元。而在国际航线中,重庆出港依然保持58.62%航线的价格优势,其均价差达到1103元。 从出行人群来看,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江北长旅客中,24岁-35岁的占比均接近4成,相较全国平均水平,这一地区的客群更年轻,漂族、情侣、学生等价格敏感型旅客占比也更高。 不仅如此,位于成都重庆之间的宜宾五粮液机场、泸州云龙机场、绵阳南郊机场、南充高坪机场等吞吐量超百万的支线机场也将受到影响。 据去哪儿网大数据中心数据表明,宜宾五粮液机场、南充高坪机场2019年机票均价达到1480元、1313元,旅客吞吐量远不如更便宜的泸州云龙机场、绵阳南郊机场,机票价格正在成为影响成渝地区机场群市场的重要因素。 远期来看,当成渝城市群拥有双流机场、江北机场、天府机场等大型机场后。势必将重新“划分”西南地区的民航市场。2021年,天府机场投入运营后,各转场航空公司为了和原有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出发的航线竞争,势必在定价策略、营销活动等层面投入巨大的成本,甚至通过空铁联运等形式抢夺周边城市机场的市场份额。在机场密集,价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差异化竞争吸引更多的游客将成为这一区域机场在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