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区域一体化发展中交通也常常先行一步。长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已经有很好的交通一体化基础。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密度、高速公路密度再创新高,世界级机场群和港口群竞争力增强,“轨道上的长三角”将基本建成。 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 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的多向联通对外运输大通道和城际综合交通网络。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间基本实现城际客运高频次1小时至1.5小时快速通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民用机场覆盖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目标:到2025年,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铁路密度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500公里/万平方公里。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 数字目标清清楚楚,老百姓的感受也实实在在。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可以实现家住在苏州、上班在上海的生活,他们可以乘坐高铁或者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完成跨城通勤。联系江苏昆山和上海的轨道交通11号线花桥段2019年工作日平均进出站客流突破6万乘次,早上9点前进站客流占全天的50%以上,通勤特征明显。 长三角毗邻地区地缘相近、人员往来频繁,交通需求很大。2019年11月4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的区域公交正式开行,一次性开通5条区域公交线路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之间运行,大大方便该地区居民出行。而在上海,已累计开通了24条毗邻地区公交客运衔接线路,满足毗邻地区居民通勤、探亲、旅游观光和购物就医等多种出行需求。 还有更多连接长三角各地乃至向其他区域延伸的项目正在建设或规划当中,包括:徐州—上海(杭州)运输通道、上海—安庆(六安)运输通道等综合运输通道,沪通铁路、商合杭铁路、沿江高铁等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南京至宣城铁路、宁波至舟山铁路等城际交通网重点工程,上海经苏州无锡至常州铁路等都市圈通勤交通网重点工程。 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长三角地区不仅内部联系紧密,而且也是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为了主动适应新一轮国际经贸格局调整和全球产业链分工,在长三角地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机场群成为必然选择。 根据规划,上海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中心,近年来上海国际航空港能级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上海机场通航全球51个国家,通航点总数达314个,航线网络进一步完善。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首超1.2亿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405.7万吨。 颇受舆论关注的是,辅助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新机场到底会花落南通还是苏州?《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给出答案: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作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地区还有一批新机场建设“箭在弦上”,将新建嘉兴、丽水、芜湖宣城、亳州、蚌埠、宿州、滁州等机场,研究论证金寨机场等建设。从国际枢纽机场到周边干线、直线机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机场群将呈现协调联动之势,并推动航空产业的发展,培育长三角地区航空经济产业群。 联动发展的长三角机制样板 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也离不开长三角地区构建的一体化协同体制机制。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已经形成了交通主要领导座谈会机制,在设施建设、执法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深化管理协同,并取得阶段成果。 联动发展已经在现实中发挥效用。今年2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多地公路交通受阻。上海在2月15日起推出了“长三角货证通”服务,符合条件的道路货运企业和从业人员可在线上申请,自动生成电子版长三角货车通行证。持证货运车辆在长三角区域内可便捷通行;持证货运从业人员返回上海后,无须再次隔离14天。 货运司机姚文才说:“我拉货经常跑上海到江苏南通,申请的长三角货车通行证,使用效果非常好,上下高速时更高效,把货物拉进厂家时当地安保人员也都认可。”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谢峰表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行业、社会、地区的共同努力,着眼于完善区域综合交通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区域交通枢纽分工合作机制、突破各种资源要素的制约,让交通一体化发展为长三角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昨日,深圳机场(000089.SZ)公布5月份经营数据。至此,A股机场股四大机场集团均已披露5月份经营数据。 最迟披露经营数据的深圳机场上月旅客吞吐量为255.95万人次,同比下降41.05%;1-5月累计旅客吞吐量1122.86万人次,同比下降48.26%;5月份货邮吞吐量11.57万吨,同比增长8%;1-5月累计货邮吞吐量48.67万吨,同比增长1.27%。 5月航班起降班次2.46万次,同比下降19.94%;前五个月起降10.53万班次,同比下降30.65%。 (图源:公司公告) 上海机场上周披露,5月飞机共起降24,083架次,同比下降45.05%;旅客吞吐量140.1万人次,同比下降78.65%;货邮吞吐量33.60万吨,同比增长10.13%。 白云机场月初公告显示,5月机场累计起降飞机2.5万架次,同比下降38.78%;旅客吞吐量248.25万人次,同比下降58.20%;货邮吞吐量14.44万吨,同比下降12.62%。 从三大机场上月经营数据来看,机场无论是飞机起降班次/旅客吞吐量,还是货邮吞吐量(深圳机场除外),距离去年同期仍相差比较大,但已出现改善迹象。 长期而言,龙头机场股价值普遍受到券商看好。 中金认为,受益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机场5月生产量同比跌幅较4月收窄,但预计公司二季度业绩环比难现改善,因出境旅客量环比将出现大幅下滑。机构维持上海机场跑赢行业评级和78元的目标价。 中信证券亦表示,预计疫情结束后,白云机场国际客流恢复仍需要一定时间。国内客率将率先复苏增长。考虑公司免税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2025年新产能周期末期白云机场将可实现24.6亿利润。 然而,自5月份以来,A股机场股价大体维持弱势震荡,除上海机场及厦门空港小幅上涨外,其余均录下跌。鉴于短期内,公司基本面难出现较大程度改善,因此机场股可能仍将延续最近两月的走势。 (图源:同花顺iFinD)
6月17日,遵义茅台机场官微消息,茅台机场将于6月21日至6月27日开展茅台酒销售活动。据介绍,凡自广州、深圳、济南、海口、南昌、兰州、三亚7座城市直达茅台机场的进港旅客,可凭当日登机牌及本人身份证购买新飞天53vol 500ml贵州茅台酒2瓶,售价1499元/瓶。在不久前召开的股东大会期间,茅台镇本地三大“平价买酒”通道几乎被暂停,茅台机场、酒文化城均购买不到1499元/瓶的茅台酒,茅台酒店则在满足一定餐饮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有条件获得购买2瓶茅台酒的资格。同时,茅台股东大会售酒也首次改为礼盒装,礼盒含有8瓶酒,包括53度飞天茅台、鼠年生肖茅台酒、茅台王子酒等八个品种各一瓶,售价5666元。茅台时空信息,6月11日18时,开放预约后1天左右,专为贵州茅台2019年股东大会定制的5000份特制礼盒全部售罄。根据贵州酒交易所数据,茅台酒今日价格指数(根据多渠道生成的市场价格参考)为2441元,相对上日张0.50%。而在月初,6月5日,茅台酒价格指数还在2400元以下。搜狐财经从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飞天茅台市场价也在2450元左右。“本周茅台酒价格浮动不大,不过每天都有变动。”经销商提到,尽管有疫情冲击,茅台酒的需求还是很旺盛,如果能拿到货都可以卖出。
“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华人留学生打全场!由于回国一票难求,留学生还在打加时,更悲催的是加时赛依然遥遥无期!”这是数十万滞留海外的留学生群体的真实写照。 留美学生面对的情形更加复杂。美国近日接连颁布歧视性政策,在“暂停中国某些非移民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通知发布后,6月2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又从美国大使馆独家获悉,取消中国大陆地区6月8日至6月26日的移民和非移民签证预约。换言之,基本全部类型的赴美签证均取消预约。 在美国各种“赶人”政策下,留学生回家并不容易,机票天价且一票难求,民航局限制航班的“五个一”政策让留学生无可奈何。专家建议,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控制、机场防疫手段的优化,可开放更多航班和二类机场,增加包机数量和频率,疏解我国数十万滞留海外的留学生“堰塞湖”问题。 除了回国艰难,留学生还面临着签证、语言考试暂停、教学改网课、就业困难等多重问题,留学机构也在经历门庭冷清、客源减少。 一张机票动辄七八万 “现在回国的机票,一张可以卖到十几万,是我父母一年的工资,但是依然一票难求。”在美国东部地区上学的刘冰(化名)愁眉不展道,“对于没有财力和关系进行商务包机的普通留学生来说,现在回国的机票有两种,一种是航空公司的普通航班,票价被炒到十几万一张;另一种是大使馆包机回国,票价在3万左右,但需要抽签被抽中才能买。”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票务代理处获得的信息显示,一张6月7日从洛杉矶飞往上海、途经巴黎的非直飞换乘航班机票,经济舱价格为7.1万元,公务舱为11.7万元,头等舱为16.7万元,且不保证百分之百出票。多位票代告诉e公司记者,在疫情暴发和民航局“五个一”政策之前,此类机票的经济舱价格仅为2000元左右。 所谓“五个一”政策,是指民航局所要求的3月29日开始实施的“一家航司一个国家一条航线一周一班”的国际航班政策。多家航空公司近日公布的6月份国际航班计划显示,“五个一”政策仍将在6月持续。该政策实施首周,我国国际航班量减至108班,降幅85.3%,仅相当于疫情前的1.2%。再加上为减少疫情的跨境传播,大部分国家都暂停了转机服务,这就造成了留学生回国“一票难求”。 实际上,即使幸运地从票代那里买到了天价机票,也不保证可以顺利起飞。 “从4月准备回国,每天醒来就拿着世界地图开始规划转机路线。目前已经被取消了三张机票。房子马上就要到期了,如果再买不到机票就必须出门找房子,但是目前美国疫情这么严重,又发生了暴乱。”刘冰说到这里哽咽道,“上次航班又被取消,我打电话告诉妈妈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只是嘱咐我一定注意安全。后来妹妹告诉我,妈妈挂完电话后就哭了。” 美国连发留学生禁令 回国的路遥不可及,还遇上美国接二连三传出的歧视性禁令。 美国驻华大使馆网站6月1日发布“暂停中国某些非移民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的通知,称将禁止或限制“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中国学生或研究人员入境。据官方估计,这项计划或至少影响3000人,而其中一些人可能正在从事重要的研究项目。6月2日,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美国大使馆获悉,取消中国大陆地区6月8日至6月26日的移民和非移民签证预约。 此前,美国参议员还提出《安全校园法》,法案将禁止中国公民在美国STEM领域获得学生签证,参加研究生或博士项目。通常STEM专业包括工程类、生物科学、数学、物理科学及相关领域专业。 “美国疫情刚开始时,我们大部分滞留的学生想的都是不给祖国添麻烦,在美国的住所也是隔离。但到了5月,很多人都面对宿舍到期、签证到期、学校停课,现在必须要回家,不然就要变成黑户或者流落街头。”刘冰告诉e公司记者。 长期以来,赴美留学生人数占中国出国留学总人数超过50%。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出国留学人数达到66.2万,其中留美学生人数为36.3万。也就是说,约一半的中国留学生都集中在美国这一个国家,“五个一”政策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尤其大。 因此,多位留学生在受访时呼吁,希望国家针对留美学生多开设包机,或者适当放缓美国航线的“五个一”政策,为因签证到期等不得不立刻回国的学生开设“绿色通道”。 航班增加或可期 截至发稿,民航局并未回应记者发去的是否放开“五个一”政策的相关问题。但是,通过记者对各大航空公司的采访,以及民航局相关负责人近日的表态来看,目前,“五个一”政策仍在持续执行,海外疫情未好转前,并没有放缓迹象。但是,在此政策下如何增加航班,民航局明显有所动作。 5月25日,民航局表示,为国际客运包机计划审批开设“绿色通道”。预先飞行计划申请按照现行程序和申请途径保持不变,但申请时限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和5个工作日,统一调整为提前3个工作日,系统受理时间7×24小时。 5月27日,民航局副局长李健表示,当前由于国际疫情较复杂,在国际线上仍然有一段较长的不确定期。但因市场有需求,民航局将保持在中国国内对境外输入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会考虑适当增加航班。 近日,包括驻美国、印度、英国、加拿大等多国的中国大使馆都陆续发布包机通知。此外,从已公布的6月航司计划看,美联航、韩亚航空、英国航空、大韩航空等10家航空公司,正在积极申请复航中国航线。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各个机场口岸在过去两个月不断优化对机场入境人员防疫措施,提升相应配套设施,以满足国际航班复航需求。浦东机场5月21日公告,设有44个采样工位、总面积达360平方米的两座半开放式核酸检测“方舱”采样室,在上海浦东机场T1、T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为上海空港迎接客流恢复做好准备。 航线亟待多点开花 在执行“五个一”政策之前,由于国外疫情蔓延,全国各大机场口岸承受了较大压力。据民航局统计,在当时,全国范围内平均每日约有2.5万人经机场入境,而在“五个一”执行后,民航局运行监控中心副主任孙韶华表示,全国每日入境人数平均为两千至三千人。据了解,其中约一半在上海入境。 有专家建议,随着我国疫情的有效控制、机场防疫检测手段的提升,可适当扩大国际航线落地城市,分解目前入境机场的检测压力到各个II类机场。目前,我国拥有一类机场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是国际航线的主要承载地;II类机场主要分布在各省会城市,一般拥有对接国际航线能力,但主要功能是承载国内航线。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五个一”政策下的航班,是以民航局3月12日官网发布的“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为基准。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查阅,在该文件中,从美国飞往中国的客运航班,可以落地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厦门、福州、青岛,即三个I类机场和四个II类机场。从目前大使馆的包机航线可以看出,深圳、重庆、西安、天津等拥有II类机场的城市也在接收入境航班。 民航业评论员张仲麟建议,客运包机相比定期航班更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制,作为“五个一”政策之外的补充,建议在可控的前提下,满足需求、提升运力,对境外中国公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