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受不超130亿元定增预案、潍柴集团战略重组雷沃重工等大事件影响,潍柴动力的股价也打开了上升通道,A股和H股价格上涨不停。潍柴动力A股1月14日盘中触及19.86元高位后,H股价格也在1月15日盘中达到21.25港元历史高点。截至1月15日收盘,潍柴动力(A+H)总市值已达145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已涨逾20%。 1月15日,潍柴动力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出定增预案,目的就是要向市场传达公司全面发力新业态的规划与决心。 市场预期,重卡行业在经历2020年的高速增长后,2021年将大概率回归理性。这种预期会否影响公司今年的业绩?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重卡行业的周期性已经在减弱,即使行业整体会有短期下滑,公司的市占率还要再往上走,可以保证自身业务不下滑,甚至保持增长。” 定增发力新业态 记者了解到,在本次披露的不超130亿元的定增预案中,潍柴动力的新业务涉及燃料电池项目、大缸径高端发动机产业化项目、液压动力总成和CVT动力总成项目及后市场智能服务体系建设,合计使用募投资金预计占募投总额的近70%,充分表明了公司全力发展新业务的决心。 以燃料电池业务为例,据行业相关预测,2030年“碳达峰”时,中国燃料电池商用车将占行业的15%-20%,技术、产品、资源等准备最齐全的潍柴动力剑指行业半壁江山,以此计算,仅燃料电池业务就可为潍柴动力带来上千亿元收入。 天风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邓学对记者表示,潍柴动力的燃料电池项目的目标是建成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产业链基地;其高端液压动力总成和大型CVT动力总成业务已完成市场验证,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储备。邓学认为,“新业态的落地,将给潍柴动力提供长期的业绩增长点。” 上述新业态在2021年会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上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首先是新燃料电池的推广。近两年,公司对氢燃料公交车的运营推广比较顺利,“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城市投放230多辆氢燃料公交车,且整体运营稳定。”该负责人透露,公司近期还将发布氢燃料在重卡应用上的重大突破。“近年来,公司先后投资并成为巴拉德和锡里斯第一大股东,巴拉德在合资公司的推进上比较顺利,锡里斯的合资公司也会在今年落地中国。未来几年,公司在新能源方面的收入规模会有明显增长,按照公司整体规划,新能源业务收入到2025年要达到200亿元,目标是做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世界级龙头。” 在液压动力总成和CVT动力总成业务上,公司本次募投将形成年产10万套高端液压动力总成和1万套大型农业装备CVT动力总成的生产能力,推动潍柴动力非道路动力总成全面发力,预计带来的收入和盈利占比将达20%。“液压动力总成方面,预计挖掘机市场接下来会有爆发式增长。潍柴集团在战略重组雷沃重工后,将给潍柴动力在农机领域的配套销售方面带来较大增长。”该负责人表示。 传统业务仍有拓展空间 2020年,潍柴集团累计产销各类发动机超过100万台,同比增长33%,发动机总销售量首次跻身全球第一。上市公司潍柴动力虽然目前还没有披露具体产销数据,但潍柴集团的发动机业务主要通过潍柴动力体现。2021年,潍柴动力的传统主业还能否延续销量高增长态势? 市场普遍预计,经历了2020年的销量高增长后,重工行业在2021年会有一定滑坡。但潍柴动力方面认为,即使行业整体会有一些销量下滑,但公司不仅要保证今年销量不下滑,市场占有率反而要再往上走。 公司认为,从行业角度看,如今的重卡行业已不再是强周期行业。“从目前重卡分类来看,重卡行业有31个细分市场,周期性比较强的更多集中在工程机械、基建等领域。目前有近60%的重卡是物流车,对于日常拉货、冷链运输等呈现多元化用途的物流车来说,其本身周期性就很弱,因此也带动整个重卡行业的周期性在减弱。”上述负责人如是表示。 该负责人预估,2021年陕重汽因新车型推出,销量会有所拉升;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的配套也会在2021年有较大增量。“公司的重卡液压动力销量预计不会下滑,可能还会有所增长。即使2021年整个行业销量有所下滑,对我们影响也会有限,反而会给我们提供更多机会。” 另外,公司通过此次定增,将重点生产H平台高端产品,尤其是为50%以上热效率发动机、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发动机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做好准备。潍柴动力坚定看好道路用动力总成高端化和大排量化发展趋势,这也是潍柴动力目前重要的利润基石之一。 公司的此次再融资,还将发力高端大缸径发动机。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5G带来的大数据中心、基站备用电源等市场空间得到拓展,此次募投用于生产已批量化的高端大缸径发动机产品,将推动潍柴动力全面实现发动机产品的结构性调整,预计带来的收入和盈利占比将达30%。 中金汽车研究的分析师陈桢皓对记者分析称,“潍柴动力的大缸径发动机产品具备较强的性价比优势,且全球渠道逐步完善,随着产能增加与产能利用率的爬坡,大缸径发动机的收入与毛利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有望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强的边际带动。”
12月28日上午,潍柴正式宣布2020年产销各类发动机突破100万台大关。岁末年初,潍柴再次交上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受到了全行业的瞩目。 2020年疫情,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道分水岭。大浪淘沙始见金,潍柴不仅经受住考验,而且年终答卷亮眼。除传统柴油机领域强者恒强,新业态亦锋芒渐显,2万台产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大缸径高端高速发动机工厂、林德液压新生产基地相继投产,凯傲智能叉车项目在济南开工……得益于前瞻布局,潍柴新科技新业态加速落地,用实力领跑新赛道。 先行先试 探索山东氢能社会新模式 “2030年新能源业务要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经过多年蓄势,潍柴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落地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3月份,潍柴2万台产能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建成并投产,为山东省打造“绿色动力氢能城市”夯实了产业基础;同年6月份,潍柴再次投放150余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按下氢燃料电池推广应用“加速键”。 作为全国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示范推广应用的“领航者”,潍柴先后在山东潍坊、济南、聊城、济宁等地成功推广300余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累计运营里程超过400万公里。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30-203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商用车领域的燃料电池汽车将更早进入推广应用阶段。为抢占市场先机,潍柴新能源相关技术人员表示,目前,潍柴正努力推进城市物流、港口运输等应用场景的燃料电池重卡发动机的技术研发及商用化落地。 新项目激发新动能 打造新增长极 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排头兵,近年来潍柴全力加速新项目建设,除了新能源生产基地投产,其它多个新生产基地也纷纷落地,为企业打造了新的增长点。 潍柴整合“发动机+液压”技术,推出全球首款液压动力总成,并精准实施国产化落地,其中建设林德液压产业园是潍柴布局中国及亚太市场的关键举措。2019年新工厂投产,2020年新工厂的液压件产量同比增长216%,收入同比增长53%,进一步打破了国外高端液压件的垄断,赢得市场话语权。 走进潍柴大缸径高端高速发动机工厂,这里异常忙碌。该生产基地今年年初才正式投入使用。“产能足足提升了十多倍。”潍柴大缸径发动机生产负责人说,以前的产能在1500台左右,产能严重不足。 新工厂投产后,产量迅速攀升。得益于产能释放,潍柴M系列高端大缸径发动机强势发力备用电源、矿卡等新兴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目前,大缸径高速发动机全球市场容量约14万台/年,产品附加值高。潍柴自主开发的系列大缸径高端柴油机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和综合服务优势,前景十分可期。 智能物流布子中国 疫情之下韧劲凸显 几番布局,潍柴成功筑起了一条“潍柴干线运输+凯傲物料搬运+德马泰克智能仓储”的智能物流产业链。2020年8月份,潍柴智能物流强势进军中国市场,德国凯傲智能叉车项目在山东济南奠基开工,总投资50亿元,将打造年产10万台的高端新能源叉车研发制造基地。这是疫情之后山东最大的一笔德国投资。 随着中国物流业日趋发达,对运输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中国环保治理不断升级,传统能源市场面临转型升级,中国叉车市场电动化趋势显著。凯傲此举,意在携手潍柴,共同推动亚太战略落地,加快开拓中国新能源叉车市场。 自2016年起,智能物流产业链每年为潍柴贡献了可观的销售额和利润额。今年以来,凯傲集团克服全球疫情不利影响,逆势增长,展现出了超强的经营韧性。前三季度订单额67.2亿欧元,同比增长2.8%。尤其是供应链解决方案业务订单量爆发,同比增长35.1%。 全局上谋势,关键处落子。产销突破百万台大关的背后,是潍柴坚持传统业务和新业态两条腿走路,牢牢掌控核心技术,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蹚出了一条国企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CIS)
500亿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博客,微博)记者 宋鑫陶 昨日,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市政府近日研究通过并印发实施的《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进行解读。该规划由青岛市发改委组织编制。根据规划,到2030年,青岛市氢气年消费量将超过3亿标准立方,培育超过20家规模以上氢能相关企业,5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全省首个市级氢能产业规划 当前,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按照国内外能源发展趋势要求,我国将氢能作为能源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青岛是能源输入型城市,一次能源全部从外部输入,传统能源资源持续供应能力受限。加快氢能的开发利用是推动青岛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对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次发布的《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以下简称《规划》),是山东省第一个正式印发的市级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青岛市工业副产氢资源多、氢能技术研发储备好、应用场景丰富,具有氢能产业发展基础。去年底,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着手组织编制《规划》,期间,《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以下简称《省规划》)也正在编制中,青岛市充分对接,在《省规划》中体现青岛市建设“东方氢岛”规划定位,并以此作为青岛市《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青岛市邀请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中国钢铁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的专家,组织有关部门和区市共同参与,经多轮论证修改完成。 培育超20家规上氢能企业 《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0-2030年。2020-2022年期间,青岛将夯实氢能产业发展基础,推进氢能产业集成创新、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港口、氢能小镇等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建成行业合作交流平台,争创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 围绕建设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示范区,逐步打造“东方氢岛”。推进氢能产业集成创新、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港口、氢能小镇等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的氢能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完成氢能产业生态链和应用体系建设;在交通、物流、发电、供热等领域全面应用氢能,实现“东方氢岛”的总体发展目标;氢气年消费量超过3亿标准立方,培育超过20家规模以上氢能相关企业,5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 空间布局上,青岛将谋划实施“三区”协同发展。一是南部氢能创新发展实验区。依托董家口化工园区的氢气资源禀赋和化工产业基础,在推动青岛氢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二是中部氢能技术创新核心区。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西海岸新区高校圈等建立人才引进新模式,吸引氢能领域专家、学者、产业技术人才加盟,构筑人才使用新格局。三是北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依托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和莱西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集聚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企业。 青岛将加快实施“六大工程”。一是探索氢能纳入区域能源体系;二是利用氢能驱动绿色低碳发展;三是全方位打造氢能产业链;四是构建氢气供应运输体系;五是加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六是鼓励氢能领域央地合作。 建设国家级氢能应用示范区 在建设国家级氢能示范城市领域,青岛将重点在西海岸新区建设氢能示范区,拓展氢能在汽车、轨道交通、港口、供热、化工、发电及备用电源等全场景应用领域。燃料电池汽车推广以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包括燃料电池公交车、环卫车、叉车、载货车等,在公共交通方面建设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在新建的轨道交通项目中试点燃料电池轨道列车,提高相关产品成熟度,加快商业化推广进程。在青岛港(601298,股吧)开展燃料电池港口机械、物流运输示范应用,打造中国“氢港”。试点建筑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探索氢能供电供热的商业模式。针对海岛微电网,试点可再生能源制氢、燃料电池固定式发电、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等新模式,构建以氢能为主的分布式发电网络。以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提升氢能应用的社会认知以及接受水平,建设国家级氢能应用示范区。 青岛将打造高端氢能产业集群。主要以西海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青岛(即墨)汽车产业新城等为依托,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施“燃料电池汽车领头羊”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发挥西海岸新区的化工产业优势,发展规模化制氢产业、氢能化工产业,建设泊里氢能特色小镇,打造国内乃至全球性的氢能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新能源整车制造基地、氢能核心装备制造基地、科创孵化中心基地。支持燃料电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将其打造成为青岛氢能产业发展名片。 《规划》明确了全产业链发展路径,围绕打造“东方氢岛”,着眼从制-储-运-用氢能全链条发展,从汽车、轨道交通、港口、供热、化工、发电及备用电源等全领域应用,突出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及整车产业发展,并谋划了一系列重点项目。 培育国际化氢能创新高地。青岛将整合青岛氢能技术创新力量,聚集高端创新要素,建立科技创新支撑体系,重点突破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开发、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等氢能核心技术,依托青岛国际院士港等研发资源建设氢能与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孵化园区。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利用青岛国际院士港等科创平台吸引氢能领域专家、学者、产业技术人才来青岛贡献智力资源。重视本地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人才考察、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利用好驻青高校群的科技人才集聚优势,鼓励校企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氢能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国际视野,加强交流合作,建立世界级氢能科创基地。
12月21日,记者从上海电气获悉,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上海)通过强检测试,同时,装载该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链物流车在上海完成整车调试。这标志着上海电气所研发的新一代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试运行成功,具备了商业装车条件。 据悉,上海电气本次在7.5吨冷链物流车上进行了燃料电池发动机整车试运行。该燃料电池发动机额定功率66KW,采用的是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的氢气循环系统,具备动力强、长续航的特点,拥有替代商用车汽油、柴油发动机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大力推广氢能的能源化利用,2019年,全球燃料汽车总销量较2018年增长近92%,我国总销量较2018年增长超过79%。而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到2025年,我国计划燃料电池汽车规模达到1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以燃料电池为代表的商用车是氢能应用的突破口和未来主要的市场增长方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试运行成功,使得上海电气有望通过技术输出,或将以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发动机为载体,切入物流车、卡车、冷链车等交通运输领域,分享燃料电池商用车快速增长的红利。 此外,上海电气还在持续开发100KW以上功率等级的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未来有望在轨道交通、火车、飞机、储能和发电等更多领域应用。
原标题:多地欲“组团”申报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奖代补”方案落地后,多地积极申报示范城市。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从多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京津冀、山东等城市群“组团”意愿较强,珠三角地区广东或单独申报,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或分别申报。未来批量订单有望加速释放,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将占据先发优势。 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9月2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间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示范期暂定为四年。 根据《通知》,申报的城市群需满足多项申报条件,包括具备明确的适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的应用场景、已推广不低于100辆燃料电池汽车、已建成并投入运营至少2座加氢站且单站日加氢能力不低于500公斤等。 10月15日举办的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上透露出“以奖代补”城市群申请的最新进展情况。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京津冀城市群“组团”意愿较强。其中,北京牵头,天津及河北省部分城市加入的可能性较大;在珠三角地区,广东或单独申报;长三角地区中,上海、江苏、浙江三地或分别申报。此外,山东的多个城市将联合申报。 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电动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在推广上更具挑战的环节是建设加氢站。加氢站建设投入比充电桩大,同时对场地要求更高。氢气资源如何获取也是重要的问题。虽然多个省市都想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但各个地区的先天禀赋并不相同,要看自身资源是否满足要求。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目前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 在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看来,京津鲁冀是我国较适合形成燃料电池生态的地区。“重型卡车的运输大部分是从山东去往京津冀方向。目前张家口在积极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张家口有可再生能源,也有召开冬奥会的应用场景。”朱德权说。 鼓励发展关键零部件产业链 此前,中央财政采取给予购置补贴的方式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此番实施的新政则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以奖代补’意在鼓励发展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和技术链。”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理事长贡俊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产业链上游,比如催化剂大部分以进口为主,竞争者并不多。而燃料电池系统环节竞争激烈,关键零部件企业要进入行业前五名,才可能拿到奖励。 朱德权则认为,从氢能生态角度看,过去几年行业高度关注燃料电池产业链,零部件国产化发展已进入起飞阶段。而氢供应链成为短板,废氢如何再生利用,如何降低成本,成为推动氢能生态发展的起跳环节。 《通知》明确指出,奖励资金不得用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投资项目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加氢站建设没有补贴,恰恰是在考验示范运营城市的综合能力,要避免过去出现的建设充电站没车充电的情况。”贡俊表示。 卢兵兵认为,产品是否具有优势、氢气供应的可持续性和价格高低,是产业链相关企业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条件。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预测,通过示范城市群的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拐点将出现在2025年,2025年-2035年将成为国内氢能产业的高速发展期,2035年之后将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多地加快布局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认为,氢能产业迎来良好发展时期。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是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能源媒体。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50年氢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达1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3000万辆、氢气需求量6000万吨,全球进入氢能社会。 多地加快氢燃料电池产业布局。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地制订了氢能发展规划,开展加氢站建设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等。 9月8日,北京市经信局发布的《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 张银广指出,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长期有效的政策引导。目前,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瓶颈突出,需要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家能源企业在整体规划下有计划地推动建设。希望统一规划,给产业以参照,否则很难形成规模。此外,氢能作为危化品管理,还未纳为能源品种,这对产业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中海油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三研究所联合研制的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用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日前通过了由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组织的首个国家能源局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验收。海上平台用燃气轮机作为平台的“心脏”,其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高效性直接影响着生产安全和开发效益。 据悉,此次示范项目的成功验收,是继其2018年成功研制后,在工程应用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通过工程应用及验收,该机组成为我国第一套具有工程应用业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具备了进一步大规模产业化推广的条件,对于推动我国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实现能源领域关键装备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外国燃气轮机在国内海洋油气开采领域的垄断格局。 五项关键性革新 作为此后将深度参与该项技术装备产业化推广的中国动力,其相关负责人也参与了此次示范项目验收会。中国动力副总兼董秘王善君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该项目的研制共开创了五项关键性革新: 一是国内首次完成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本体和部件的国产化设计制造,掌握了整机自主设计、制造工艺、系统集成技术和试验测试方法。 二是国内首次研制了燃气轮机双燃料燃烧室及燃料系统,首次设计25MW燃气轮机双燃料切换逻辑,实现了高性能燃烧和燃料稳定切换,且切换时间被专家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开发出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控制技术,通过孤网负荷变化动态响应验证和优化,提高了机组动态响应能力。 四是开发出应用于海上平台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模块化设计及集成技术,并整合产业链资源,自主研制海上平台用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填补了国内空白。 五是开发出燃气轮机整机试验平台,满足40MW以下单/双燃料多型燃气轮机及其发电机组的整机稳动态运行性能、联调、燃料切换、负荷突变以及全甩负荷等试验需求。 构建产研互动业务链 在谈到该项目后续的应用及推广时,王善君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中国动力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借助资本市场推动动力技术装备产业化的资本平台,与研究院所已构建了产研良性互动的业务链。此次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用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研制及示范工作共历时4年有余,不仅是在燃气轮机设计、关键部件制造、关键材料、燃气轮机试验考核等技术领域实现了完全自主化的重大突破,还在产业化方面做好了准备,培养了一支燃气轮机运行维护服务队伍。也就是说,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接地气的产研结合项目,表明满足市场需求已经深入到应用技术类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理念中。后续,中国动力将与七〇三所一起,在批产能力、市场推广、服务体系方面加大投入,将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真正转化为适销对路的高端装备,促进能源产业升级,获得丰硕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完成这款机型只是我们自主可控征途上的一步,未来我们将继续在5-50MW功率段开发更多型号的燃气轮机。”王善君说,除了燃气轮机技术外,中国动力还同时推动了化学动力、综合电力推进、海洋核动力等技术在更宽的应用产业布局。 另据记者了解,中国动力目前承接的西气东输燃气轮机订单也在不断增长,加之此次海上平台用燃气轮机技术的突破,相信我国油气领域关键能源装备的“自主可控”道路将越走越宽,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欧阳春香 中海油集团和中国船舶集团七〇三研究所联合研制的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用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日前通过了由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能源分布式能源技术研发(实验)中心组织的首个国家能源局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验收。海上平台用燃气轮机作为平台的“心脏”,其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高效性直接影响着生产安全和开发效益。 据悉,此次示范项目的成功验收,是继其2018年成功研制后,在工程应用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通过工程应用及验收,该机组成为我国第一套具有工程应用业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具备了进一步大规模产业化推广的条件,对于推动我国关键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实现能源领域关键装备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外国燃气轮机在国内海洋油气开采领域的垄断格局。 五项关键性革新 作为此后将深度参与该项技术装备产业化推广的中国动力,其相关负责人也参与了此次示范项目验收会。中国动力副总兼董秘王善君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该项目的研制共开创了五项关键性革新: 一是国内首次完成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本体和部件的国产化设计制造,掌握了整机自主设计、制造工艺、系统集成技术和试验测试方法。 二是国内首次研制了燃气轮机双燃料燃烧室及燃料系统,首次设计25MW燃气轮机双燃料切换逻辑,实现了高性能燃烧和燃料稳定切换,且切换时间被专家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开发出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控制技术,通过孤网负荷变化动态响应验证和优化,提高了机组动态响应能力。 四是开发出应用于海上平台的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模块化设计及集成技术,并整合产业链资源,自主研制海上平台用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填补了国内空白。 五是开发出燃气轮机整机试验平台,满足40MW以下单/双燃料多型燃气轮机及其发电机组的整机稳动态运行性能、联调、燃料切换、负荷突变以及全甩负荷等试验需求。 构建产研互动业务链 在谈到该项目后续的应用及推广时,王善君充满了信心。他表示,中国动力作为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借助资本市场推动动力技术装备产业化的资本平台,与研究院所已构建了产研良性互动的业务链。此次首台国产海上平台用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研制及示范工作共历时4年有余,不仅是在燃气轮机设计、关键部件制造、关键材料、燃气轮机试验考核等技术领域实现了完全自主化的重大突破,还在产业化方面做好了准备,培养了一支燃气轮机运行维护服务队伍。也就是说,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接地气的产研结合项目,表明满足市场需求已经深入到应用技术类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理念中。后续,中国动力将与七〇三所一起,在批产能力、市场推广、服务体系方面加大投入,将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真正转化为适销对路的高端装备,促进能源产业升级,获得丰硕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完成这款机型只是我们自主可控征途上的一步,未来我们将继续在5-50MW功率段开发更多型号的燃气轮机,将国家能源领域关键设备的‘卡脖子’技术,真正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王善君说,除了燃气轮机技术外,中国动力还同时推动了化学动力、综合电力推进、海洋核动力等技术在更宽的应用产业布局。 另据记者了解,中国动力目前承接的西气东输燃气轮机订单也在不断增长,加之此次海上平台用燃气轮机技术的突破,相信我国油气领域关键能源装备的“自主可控”道路将越走越宽,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