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刚一开始,在首富榜上就出现了改朝换代,1月7号美股收盘的时候,新的世界首富诞生了,特斯拉的总市值达到了7700亿美元,大概是5万亿人民币,而埃隆马斯克的身价达到了1.2万亿美元,一下超过了亚马逊的贝索斯,成为全球新任首富。 都说2020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对于马斯克来说,却是福星高照的一年,这一年的他的身价膨胀了11倍,特斯拉的股价从70多美元,一下涨到了现在的880美元,要知道就在2018年以前,特斯拉还频频传出即将破产的传闻。即便来中国建厂,也没能马上改变投资者对特斯拉的预期,在2019年中期的时候,特斯拉的股价一度跌到了35美元,但随后就一路大涨,一年半的时间,上涨了25倍,即便是史诗级的疫情干扰,也没能阻止马斯克爆富的脚步。 无独有偶,紧跟世界的步伐,中国首富也换人了,不再是铁打的二马,而变成了大自然的搬运工,在1月4日的时候,农夫山泉市值突破了7000亿港元,实际控制人钟睒睒,个人财富达到了860亿美元,不但成功挤掉了二马,成为中国首富,也登顶亚洲,成为新一期的亚洲首富,而到了今天,他的身价已经达到945亿美元,超越了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和股神沃伦巴菲特,位列全球富豪榜第6位。 钟睒睒的2020年,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9月份高调上市,挂盘就成为首富,虽然遭遇小的挫折,甚至一度被嘲笑为一天的首富,但是后来实力打脸,从11月开始农夫山泉就不断拉升,2个月上涨了一倍,不但拿下了中国首富,还拿下了亚洲首富,跻身世界顶级富豪前列。有媒体甚至算了一笔账,现在钟睒睒的财富,相当于马化腾+王健林+刘强东。 有人不理解,为啥一瓶2块钱的水,能创造这么大的生意?你还真别看不起卖水的,这玩意可是暴利,因为水基本不要钱,主要也就是瓶子钱和纸箱子的成本,一瓶农夫山泉的成本出厂价大概只有6毛多,卖你2块,扣除一些损耗,你算算他赚了多少,毛利率也高达60%。所以搬运工这个词用得特别好,基本上都是搬砖的服务费,旱涝保收。利润率极高。现在农夫山泉就是典型的现金奶牛,而且更可怕的是,他的营收和净利润还都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所以就是一个超大型的印钞机。跟茅台不一样的是,茅台还受制于产能不足,而矿泉水这个东西,要多少有多少。只要你需要,他都能生产的出来。而且农夫山泉,还跟依云学习,玩起了瓶子,卖很多高端水,这样利润率就更高了。 不管是世界首富马斯克还是亚洲首富钟睒睒,他们一路走来都不容易,马斯克原来搞PayPal,后来被ebay收购了,马斯克套现了1.65亿美元,然后他就化身世界钢铁侠,一心想要做3件大事,发射火箭,造电动车,建新能源充电站,这三个东西都是超级费钱的,马斯克这点钱远远不够,发几次火箭还都失败了,差点就破产。后来特斯拉上市融了一点钱,但也是烧钱的无底洞,在2008年,马斯克差点就成了美国贾跃亭。要不是美国宇航局给了他15亿美元,估计那时候他就得跑路了。但后来的10年,特斯拉虽然车造出来了,但却依旧是烧钱的无底洞,最后中国人拉了他一把,给政策,给优惠,给土地,让他来上海建厂,把model 3成功打造成了电动车爆款。特斯拉才终于峰回路转。 而钟睒睒的前半生更不顺,连考两年大学都没考上,混了个电大的文凭,早年间在报社还当了很多年记者,后来下海经商,代理娃哈哈的产品,结果被宗庆后断了财路,收回了他的代理权,钟睒睒一下丢掉了饭碗,后来只能转行,卖了几年龟鳖丸,算是发了点小财,到了96年,开始干农夫山泉,还遭到了娃哈哈的围剿,公司差点就没挺过去。2001年以后才走上正轨,而他也不声不响,低调攒人品。直到去年要上市了,突然之间钟睒睒的名字才被大家发现,原来这还有一个隐藏的首富。 从中美首富的对比我们也能看出一定的差距,美国排名前面这几位,马斯克,贝索斯,比尔盖茨,几乎都是科技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都是行业的创造者,换句话说,没有马斯克你根本想象不到,还能自己发火箭,还有电动的汽车,没有贝索斯,你也压根就不知道还能在网上买东西,没有比尔盖茨,我们到现在可能还不知道电脑该怎么用。而反观我们的首富榜,创新性,确实还差的有点多。即便是二马也是科技行业,但也是在沿着别人的道路在前进,属于是在别人的框架下,创造了中国需求。至于卖水,搞房地产这些只能算是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行业。所以老齐的最大感觉就是,我们对于创新的重视不够,可能是之前穷怕了,我们更愿意与去投资那些摇钱树,最好是躺着赚钱的那种生意才好呢,而不太愿意为梦想埋单。这就需要我们在创投上再加把劲,鼓励二级市场投资,才能带火一级市场,打通整个科技创新的产业链。未来我们要在科技上领先,就必须得给有梦想敢于实践,且承担风险的人,足够的回报才行。
金庸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马斯克说:‘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巴菲特说:‘护城河理论依然重要’。 马斯克和巴菲特的差异,可以用职业的不同来解释。巴菲特是投资家,走价值投资的路线,稳健是第一位的,当然要分析商业稳健性。马斯克是企业家,在一个高度创新的行业里打拼,冒险是份内的事情,无法追求稳健。 不管前景如何,特斯拉都已经改变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格局,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特斯拉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鲶鱼,搅动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江湖。 我看空特斯拉,因为投资者的动机很纯洁,只有赚钱。 前文讲到,特斯拉的股价很高,风险很大,三年之内至少腰斩。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是特斯拉的股价飙涨,马斯克的IP作了多少贡献?这个问题很难量化,但是马斯克是推特红人,是当今世界最大的IP之一。他身上的巨大光环,难免会影响人们对于特斯拉汽车,对于特斯拉股价的判断。 马斯克有很多惊人之举,比如发射火箭,殖民火星,脑机接口,星链计划,超级高铁等等。因为这些都超出商业公司的常见领域,有突破科技前沿的意思,所以很多人喜欢马斯克身上那种“仰望星空”,“推进人类进步”的色彩,马斯克也获得了一个“硅谷的钢铁侠”的美称。 坦白说,我自己也有一点喜欢马斯克,不过不是因为他做的这些事情,而是因为他做事的方式。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具体分析,拆开了揉碎了分析,优点缺点展开分析,不需要谈喜欢不喜欢。我喜欢马斯克,是因为他过的那种生活,不按常理出牌,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喜欢他,是因为自己做不到,做不到那样的天马行空,无所顾忌。生活在别处,我们总是向往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幻想能过另外一个人生。 尽管如此,不得不说,马斯克的很多言论和行为,中短期的商业价值很有限,炒作色彩比较浓重。比如说火星殖民,发飞行器到火星上去探测。这件事情,我觉得作为探险和科研都无可厚非,但是它的商业价值很低,在可预见的将来几乎为0。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火星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昼夜温差大,大气含氧量低,有毒气体含量高等等。火星探索的科研价值当然很高,但是火星的居住价值是看不到的。 我自己因为研究过很多年的城市问题,土地问题,知道地球其实是不缺土地,不缺水的。地球资源的紧张,其实是管理水平、技术进步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比如很多人担心的能源问题,其实很快就解决了。 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就知道殖民火星这个事情,从人口居住的角度来说,不但没有可能性,也没有必要。它有探险的价值,科研的价值,但是也仅此而已。有人担心小行星撞地球,探索火星给地球留一个备胎。对于这样的说法,这样的小概率事件,我只能笑笑。等到那一天,怎么知道小行星只撞地球,不撞火星?马斯克谈的这个殖民火星的事情,离炒作太近,离商业太远。 下面重点说一下马斯克和巴菲特的交锋。两位世界级的商业领袖,在推特和采访中,有好几个来回的交锋,不乏火药味。我专门梳理了这个过程,做了一张表,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梳理完了之后,有两点是比较清楚的。第一,是马斯克发起了这场论战,巴菲特有迎战的意思,也有避让的意思。第二,巴菲特的言论没有失分寸,比较体面,但马斯克的攻击性比较强,到后来甚至有人身攻击的嫌疑。 这句话有点重,所以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过程。2018年5月3号,马斯克在特斯拉的财报会议上,说巴菲特的护城河理论是非常愚蠢的概念,是退化的思维方式。言下之意,像特斯拉这样的高科技公司,护城河理论是不适用的。我们都知道电动汽车领域竞争激烈,特斯拉并没有很宽的护城河,马斯克这样说,大概是一种辩护。 时间有点巧,两天之后就是巴菲特的年度股东大会,巴菲特不得不做一点回应。巴菲特回应的时候,还是蛮客气的。巴菲特说,科技领域的发展的确使一些公司的护城河变得脆弱,但冲击并不发生在每一个行业。比如在糖果这样的传统行业,马斯克应该不是我们对手。巴菲特的意思,是说你科技行业不太一样,传统的护城河理论不能直接套用,但是对于传统行业,以前的理论还是适用的。巴菲特的回应,其实是把问题大而化小,不想正面冲突,是一种退让的姿态。 这里我加一点评论。我个人的观点是,护城河理论依然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护城河的理解可以有所变化。传统企业的护城河,可以是企业品牌,可以是用户粘度,可以是专利保护等等。对于科技前沿的企业而言,最好的护城河是技术上的优势和别人追赶你的难度。我自己的看法是,特斯拉的技术优势不明显,护城河很浅,但是不能因此否认护城河的作用。 在之后的采访中,巴菲特也一直称赞马斯克是“革新者”,“卓越的企业家,但是还有提升的空间”,在被问如何看待马斯克“推特红人”的作风时,巴菲特直言“没有必要这么频繁地发推”。 可能是这个委婉的批评,引发了马斯克进一步的回应。在之后的采访中,马斯克说巴菲特的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是“非常无聊”,说太多的聪明人选择金融和法律专业,投身制造业的精英太少。这句话听起来很容易引起共鸣,也会吸引一些粉丝。但是坦白说,我并不同意。 首先,投身制造业的精英其实很多,只不过制造业不吸引眼球而已。马斯克作为制造业精英吸引眼球,反而是异类。美国、欧洲的科技很发达,制造业也很发达,高端制造业尤其发达,有很多核心技术,并不是浪得虚名。制造业往往需要很多技术积累,从事制造业的精英往往默默耕耘很多年,然后还要继续耕耘,保持竞争优势。这些精英不像马斯克一样风光无限,其实也是制造业的特点决定的。 其次,职业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还是要尊重个人的自由和选择,才会有持久的进步和繁荣。美国是个高度自由的社会,如果抱怨从事制造业的人太少,难道要进行计划经济?美国对于基础研究,对于科技行业,对于制造业已经有很多扶持。实际上,美国受益于强大的金融业,法律专业,马斯克本人也是受益者。 后来,马斯克进一步批评巴菲特把自己塑造成一位睿智长者,但是实际上配不上这份荣誉。他说:“巴菲特成功建立了一个和蔼老祖父的形象,但这很可能过于夸张了。” 从旁观者的角度,我觉得巴菲特始终很克制,马斯克的话有点过头了。巴菲特捍卫自己的护城河理论无可厚非,同时也多方面称赞了马斯克,只是委婉说没必要发那么多推特。但是马斯克方面,已经有明显的人身攻击的嫌疑了。一个是做投资的,一个是做企业的,没有高低贵贱,没必要怼人家。 这让我联想到一种炒作的办法。假如你刚出道,名气不大,想急着出名怎么办?很简单,去怼一个名气很大的人。比如一个年轻的“经济学家”很想出名,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勤勤恳恳做学问,很多年以后学有所成,名气慢慢就起来了。可是很多人坐不了冷板凳,不想花功夫,怎么办呢?就炒作,说一些出格的话,迎合大众情绪。炒作中还有一个办法特别有效,就是去怼著名的经济学家,比如去怼林毅夫,张维迎这些特别有名的人。怼来怼去,就出名了。其实这样的炒作没多少意义,只不过骗取流量而已。潮水退去,会发现沙滩上什么也没有,不过是一场虚空。 然而,马斯克还不太一样,他本来就很出名,不需要炒作。我理解马斯克的言论,有两层意思。第一,他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说了,他不是很在意别人怎么看。纵观马斯克的生平,他本来就是一个闯劲十足,特立独行的人。 第二,他的言论,客观上吸引了很多的关注,创造了很多的争论。只要有争论,就会有不同的意见,特斯拉的关注就会更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这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而且是免费的广告,比花重金请大明星代言强多了,而且不花一分钱。这世界上比巴菲特,马斯克更大的明星,其实也不多了。 其实,马斯克和巴菲特的差异,可以用职业的不同来解释。巴菲特是投资家,走价值投资的路线,稳健是第一位的,当然要分析商业稳健性,不会像马斯克那样去冒险。马斯克是企业家,在一个高度创新的行业里打拼,冒险是份内的事情,无法追求稳健。 行文至此,我觉得更喜欢马斯克了。一来他的炒作很聪明,也并不伤害谁。作为公众人物,巴菲特和马斯克来来往往的过招,本来就是公众人物生活的一部分,不然吃瓜群众看什么呢?二来,马斯克可能真的很真实,真的不在意别人怎么想。就像张国荣的一句歌词说的: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很巧的是,张国荣的下一句歌词是: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文章的最后要澄清一下,我说了一些批评马斯克的话,而且明确看空特斯拉的股价,与个人喜好完全无关。 首先,我看空特斯拉股价,是基于冷冰冰的商业逻辑。喜不喜欢马斯克,与特斯拉的股价,是两件事,要截然分开。作为投资者,我们的目标很纯洁,只有挣钱,其他的都要切割开。 其次,我并不看空电动汽车行业。实际上,我看多这个行业。但是行业与单个企业是两回事,我不看好特斯拉的竞争优势,因此也不看好特斯拉的天价估值。 第三,我批评马斯克的一些话有些过头,只是就事论事,并不针对这个人。上文说过,生活在别处,我有点喜欢马斯克这样特立独行的人,因为自己做不到。无论如何,马斯克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拥有精彩的人生。这一点,无需我来评价。 而且,马斯克是一个有趣的人。这世界需要有趣的人,不是吗? 金庸说,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至于特斯拉,不管前景如何,特斯拉都已经改变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格局,是一个了不起的企业。特斯拉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鲶鱼,搅动了电动汽车行业的江湖。 这世界需要更多的马斯克,不停地折腾,改变世界的边界。
01 失望的电池日 一年一度举世瞩目的特斯拉“电池日”,因为疫情几经推迟,终于在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召开。 特斯拉发布了全新“4680”型电池,能量提高5倍,续航里程提高16%,动力提高6倍,新电池将每千瓦时的成本降低14%。 马斯克在活动上解释称,实现新型电池的部分目标需要12-18个月,完全实现则大概需要三年。在电池原料方面,特斯拉将从昂贵的“钴”转向较便宜的“镍“电池。 马斯克同时表示,在逐步减少电池成本下,大约三年后,有信心能制造出一款非常吸引人的,价格为25000美元的全自动驾驶汽车。 按理说,马斯克交出了一张不俗的成绩单,放在任何一家新能源车公司,这足以让股价飙涨。可是特斯拉股票却在当日收盘暴跌5.6%,次日再度暴跌10.3%,两日市值缩水900亿美元,折合近6000亿人民币。 这究竟是为什么?因为市场对特斯拉高度狂热,大众对特斯拉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深。 02 市场对特斯拉的重压 特斯拉从年初53美元,一路飙升到最高560美元,赚足了眼球,吸引了众多散户蜂拥入场。特斯拉目前整体大约4000亿美元的超高估值早已脱离基本面,无法用同行的估值体系来衡量。 唯一能支撑特斯拉高股价的,只有市场对其未来极高的期望:持续的高产能,公司不断盈利,纳入标普500指数,电池技术再次革新, 新型电动车接连顺利推出。 这个期望清单里,每一项都非常具有挑战性,可想而知,特斯拉同时达成这些目标的可能性有多低。可是散户们不会去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只会随着市场的风向左右摇摆,承受股价暴涨暴跌的巨大波动风险。 例如在9月9月, 特斯拉意外落选标普500指数,股价当日暴跌21%,创下史上当日最大跌幅记录 。相比较之下,专业机构分析师相对理性,公开发表的特斯拉目标价远低于目前的市场价格。这就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 市场期望高这也不能全怪非理性散户,马斯克个人光环也助长了投资者的狂热。虽然特斯拉公司从不花一分钱打广告,但是马斯克本人就是特斯拉最大的宣传广告代言人。 以“电池日”为例, 马斯克之前在不同公开场合, 预告即将到来的电池日要给大家带来惊喜,并屡次提到“百万英里电池”,吊足了大家胃口。可是结果令人失望,说好的推出”百万英里电池”却只字不提,新电池目前技术并非完全成熟,还需要3年才能完全实现。更换电池原料也只是规划中 ,未来是否成功依然有待市场验证。 一个全班公认的优等生,大家期望他考90分,却考了个70分。 由于市场对特斯拉的狂热追捧,大众都期望马斯克每次都能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显然这次“电池日”表现跟不上大众过高的期望,这就是特斯拉此次暴跌的根本原因。 03 马斯克的角色 也许外界误会马斯克的角色了,他并不是一个天才的奇迹创造者,也不是一个发明家或者科学家。 他更多的是一个很有商业头脑的工程师兼企业家,擅长在现有技术下,不断优化流程,或者改进工艺,或者在商业模式上突破,最终降低成本,达到规模化和商业化。也就是说,马斯克擅长于优化整合等微创新来降低成本,实现商业化,而不是技术上的突破和革新。 比如马斯克旗下Neurallink公司最近发布了第一款产品,即脑机接口系统。脑神经专家对这个新产品的评价是:没有什么技术上的突破,但是在工程上更加接近商业化可能。因为马斯克能把庞大脑机接口,缩小到一个硬币大小,并通过比人的头发更细的“线头”,将微小的芯片植入大脑,还生产出专门操作植入人脑的机器,这无疑是工程上的成功,但并不是技术上的突破。 马斯克另一家明星公司SpaceX,最亮眼的就是其成功地把火箭和卫星发射商业化。其实火箭和卫星发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但是马斯克能带领大量工程师,把流程和技术优化,实现了火箭的回收。马斯克又在商业模式上进一步创新,开放了网络订购共享火箭发射服务,还能分期付款,把淘宝、滴滴拼车和花呗模式“移植”到火箭发射服务上。这些,都让高昂的火箭发射成本一降再降,让商业化成为可能。 回到特斯拉,以前电动车非常昂贵,因为制造出车载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特斯拉在电池技术上下足了功夫,特别是在电池制造工艺上的改进,让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实现了高性能电动车的平民化,奠定了特斯拉在新能源车的霸主地位。 但是,特斯拉对电池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缩减,已经开始碰到技术上的瓶颈,如今只能靠增加电池尺寸,改变电池在车体内布局等微创新来提高性能。马斯克也意识到这点,他在“电池日”上承认:(降低电池成本的)早期进展很不错,但成本下降的曲线正在变得平缓,所以特斯拉需要重新思索这个问题。 但是技术突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马斯克再神通广大,也无法违反科学规律,不可能每次都能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大众要给马斯克和特斯拉多点耐心,特斯拉投资人现在最需要的是理性, 市场也需要冷却下对特斯拉的无止境的狂热。
刘慧欣 9月16日,获悉,马斯克表示,智能手表及手机已经是过时的技术,脑机接口技术:Neuralinks 才是未来的技术。 Neuralink是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主要从事马斯克所谓的“神经织网”(neural lace)技术开发,研发计算机与人脑融合技术,向人脑植入也许未来能够上传下载思想的微型电极。 他曾表示,Neuralink的最终目标是,让人类实现与人工智能共生。他认为,即使在最良性的情况下,人类也会被人工智能远远甩在后面,脑机交互有助于人类赶上AI。 马斯克预期开启特斯拉车型的技术更前沿。今年8月底,马斯克曾在脑机接口技术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脑机接口技术的最终潜力不可估量,例如可以用“意识”召唤特斯拉自动驾驶车型。
图片来源:SpaceX官方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一心想要殖民火星,这也是他在2002年创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初衷所在。据CNBC报道,在近日举办的“人类前往火星”峰会上,马斯克分享了关于SpaceX星际飞船和火箭的进展情况,但也对在火星上建立基地表示担忧。马斯克认为,到达火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建设能够自给自足的火星城市将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将建立一个火箭推进剂工厂,它就是最初形态的火星基地——阿尔法基地——然后让它渐渐变得可以自给自足。”马斯克强调称,探索银河文明是一件非常艰难和危险的事情,恶劣的条件很容易导致殖民者意外死亡不适合胆小的人。“你很有可能死在火星上,这就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但如果最终成功了,那可太光荣了。”马斯克和其他许多人正在努力制定规划,希望将火星殖民者因困难或事故而死亡的风险降至最低。最终的目标是让人们能在工作了很久,也玩得尽兴之后,舒服地死在火星上,至少让那里看起来更像地球上的生活。让人类在火星上定居一直是马斯克的目标,为此,他和他的公司致力于打造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和强大而复杂的生命维持系统。今年5月,马斯克已经成功地将宇航员运送到国际空间站,SpaceX也成为历史上第一家实现载人航天的商业公司。为了持续推进火星项目,SpaceX一直在筹集外部资金,最近寻求到的一笔股权投资金额近21亿美元。 在过去两年中,SpaceX进行的股权融资总计约为37.5亿美元,据彭博8月份报道,其估值已经攀升至460亿美元。在不久的将来,SpaceX计划让星际飞船(Starship)执行向低地球轨道飞行任务,然后再进行绕月飞行,日本企业家前泽友作(Yusaku Maezawa)将成为首位私人绕月飞行乘客。但火星仍然是马斯克的长远目标。马斯克表示,SpaceX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到达火星这颗红色星球,但“问题是:我们到底需要多长时间呢?”
昨晚,韭菜们实现了股票赚钱的“小梦想” 昨晚,吃瓜群众见证了科技巨头拆股的威力。 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8月31日,随着股票被1:5拆分,特斯拉市值迎来一波12.57%的涨幅,达到4643.39亿美元。于是特斯拉超越Visa成为市值排名第七的美国公司。 马斯克本人也以1154亿美元的身价,跻身全球富豪前三甲。 数据来源:Wind 昨晚该公司股票的成交额达到563.96亿美元,成交量月1.18亿,换手率接近15.87%。公司收盘时市盈率录得1203.671倍。 2020年内,特斯拉股价已经上涨了五倍多。 不过拆股之后,公司市值的涨幅未必就会止步于此。 股价再低点,市值再高点 “我觉得特斯拉的股价太高了。” 5月初,马斯克在Twitter上发帖称。当时特斯拉股价约为每股780美元。他可能没想到,8月份特斯拉的股价还能进一步上涨到2000美元。 这样对于马斯克来说,确实高了些。 根据2018年特斯拉为马斯克制定的薪酬计划,他没有任何工资或奖金,只有在特斯拉市值达到特定里程碑时才能获得期权奖励。 7月22日,特斯拉在过去六个月的平均市值首次达到1500亿美元,触发了特斯拉CEO马斯克薪酬计划的第二部分,价值21亿美元。这是自5月解锁第一笔期权奖励后,他再一次“中奖”。 不过时间来到这里,股价对马斯克来说确实太高了。当时的股价已接近1600美元,高昂的入场费将许多散户拒之门外。 没有人来频繁买卖股票,特斯拉的市值怎么能涨上去呢! 另一方面,小投资者不入场,特斯拉怎么能筹到更多的钱呢!虽然对特斯拉来说可能不是亟需的,因为2020H1特斯拉现金及等价物有86.15亿美元,占资产总数多达22.59%,但谁不喜欢钱呢。 于是一招拆股,让特斯拉市值不变的情况下,股价又重新站到了1/5的位置上,广大“韭菜”大呼开心: 终于可以跟传说中的特斯拉发生点关系了! 性感的科技 科技股,最近真的很热。 看看美股FAAMG最近的走势,就知道了。 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想想,用一点小小的科技就可以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还能让自己看起来小资且潮流。 对吾等“韭菜”来说,特斯拉这样的公司简直充满了吸引力。 科技从来都是特斯拉的重点。公司以执着的极客形象示人,十分“性感”。 马斯克是一个能够吧事情做到极致的人,而且他能够做到同时对科技和营销都了如指掌。 SpaceX的早期员工凯文·布罗根曾评价道:“最疯狂的是马斯克真的这么做了。每次他解雇了某个人,他都会接替那个人的工作,而无论是什么项目,他都能完成。” 特斯拉对于汽车制造的“不妥协”,又让这个品牌身上多了一种“逆行者”的悲壮感。马斯克曾表示,他的团队从一开始就想要打造一个“没有妥协的电动车”,并认为这就是超越其他好车品牌的关键。 有消息称,特斯拉已完成对Maxwell的收购,以利用超级电容器的专利工艺降低特斯拉的电池成本,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都可能会提高; 正与博通合作研发新款HW 4.0自动驾驶芯片,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的7nm工艺; 公司内部还有一个名为Dojo的重大项目,以帮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Autopilot实现自我学习。 这一切都是在为特斯拉早已认定的目标——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服务“Tesla Network”铺路。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汽车销售将不会继续作为特斯拉的核心业务,因为光是买技术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特斯拉的品牌效应正在逐渐成型。 跑车外观和纯电动的新兴概念,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不到30万人民币的定价,也确保许多消费者能够买得起,即便要牺牲一些车辆内饰的质感,但外形和科技在线,又有何不可; 特斯拉本身具有的浓厚科技色彩,为汽车产品打上了“技术最顶尖电动车”这样的标签,以至于直营店的导购员都毫不避讳地这样形容该品牌。 2020H1,特斯拉在全球总共销售电动车17.9万辆,净利润录得1.04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25.47%。 当年全球汽车销量同比减少了超过20%至5960多万辆。 人类的圆梦者? 对投资者更致命的魅力在于,他们愿意相信特斯拉许诺的美好愿景。 我们所处的时代,PPT企业随处可见。这样的企业往往缺乏必要的业绩数据作为估值的支撑,绝大部分利好因素都来自于美好的承诺和充满各种眼花缭乱概念的PPT。 人们已经厌倦并不再相信这些花哨的承诺。 特斯拉也曾经一度濒临破产。事实上知道2019,特斯拉还录得全年净亏损8.62亿美元。这也是它过去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 但2020H1,特斯拉实现了盈利,且净利率同比大幅增长125.47%。 数据来源:Wind 如果说一家企业能够扭亏为盈,已经是阶段性胜利,那么特斯拉下面的这些举动,就像是在把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搬进现实。 2020年8月2日,SpaceX载人龙飞船成功返航墨西哥湾,标志着有史以来首次商业载人航天项目的圆满成功。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由马斯克于2002年6月,如今与特斯拉合作紧密。 马斯克表示,SpaceX进入火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也许登上火星一直是马斯克的梦想:2001年,特斯拉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马克·塔彭宁,就是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次关于火星社会的讲座上,认识了马斯克。 除了仰望星空,特斯拉还希望深入人类的心灵。近日,马斯克在发布会上向观众展示了一只大脑被植入了脑机芯片的猪,及通过芯片测量到的猪的脑电波信号变化。 被植入Neuralink芯片2个月的小猪,目前仍未出现异常。 马斯克这场发布会表明,其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已然切切实实地往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不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机构加速离席,散户跑步进场 然而面对高企的市值,投资者针对特斯拉存在泡沫的争议一直没停过。 市场分析师Mark Hulbert曾预测,特斯拉的股票是一个越吹越大的泡沫,“特斯拉如此高的涨幅也意味着其崩盘是大概率事件”。 2020H1为应对疫情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20年3月下旬宣布实行不设额度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扩张了3万亿美元。 这些钱流入市场后,一部分的钱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另一部分则进入了股市。 数据来源:Wind 不仅是美国,在当前疫情拖累全球经济的背景下,释放流动性成了许多国家央行的选择。 远在地球另一边的韩国,也出现了股市、房市的逆势回暖迹象。 而韩国“韭菜”们也特别喜欢特斯拉。 韩国证券存管处数据显示,截止8月28日,韩国个人投资者持有的特斯拉股票总价值达到36亿美元,位居公司持股排名第5位,位居先锋集团之后,领先于黑石集团。 苹果、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受欢迎程度,排在特斯拉之下。 2020年以来韩国个人投资者投资海外的总资金规模已经达到创纪录的400亿美元。但韩国三星证券表示,韩国的个人投资者倾向于寻求短期利润,一旦市场波动加剧,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抛售股票。 从另一个角度,同样能看见特斯拉的泡沫似乎正在堆积。目前特斯拉的市净率已经接近50倍,远高于行业平均估值,接近2015年该公司势头最猛也是泡沫最大的时候。 数据来源:Wind 与此同时,一些知名机构们却在大幅撤退,例如桥水基金在2020Q2曾减持特斯拉,减持比例为44%。 不过我们目前并没有看到特斯拉出现明显下跌的趋势。 为什么呢?因为散户在不断入场。 美国散户证券在线交易公司TD Ameritrade的数据显示,随着美股在7月反弹,一些散户迎风而上,加入了股市的大军。该公司基于投资者行为的指数“投资者变动指数”在7月上涨了1.76%至4.63,今年年初,这个数字还是2.1,说明美股的投资者结构正在向散户一侧倾斜。 而在散户最喜爱的股票中,特斯拉名列前茅,其次是辉瑞、苹果、Crowdstrike Holdings、微软和尼古拉等等。 空头们坐等特斯拉暴跌很久了。 特斯拉是美国被做空最多的股票之一。根据金融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数据,特斯拉的做空头寸正继续增长,最近达到199.5亿美元,使该股有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只空仓突破200亿美元的股票。 但随着特斯拉股价不断创新高,空头们被打得满地找牙。 8月以来,特斯拉空头的投资损失额达到约70亿美元,2020年以来就累计亏损了200多亿美元。 警惕过度拥挤的交易 从2020年初算起,特斯拉已经累计上涨了接近5倍。 自8月12日宣布首次拆分股票以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特斯拉的股价已经上涨了81.29%,8月31日收于498.32美元。 但就31日这天录得的放量上涨大阳线来看,或许上涨的势头依然很足。 当估值不断上移、风险开始积累、泡沫越堆越高的时候,有序放掉泡沫才比较安。但如果人们夺路而逃,股价像过山车一样快速下滑,则极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类似的“事故”是有史可鉴的。 在2018年2月,人们都认为市场会一直“岁月静好”,做空Cboe标普500波动率指数(VIX,即“恐慌指数”)稳赚不赔。所以许多人都把筹码压在了看空VIX上。 然而5日美股突然闪崩,VIX创有史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涨115.6%至37.32。 于是看空VIX的交易票据XIV当天收跌14.32%,但盘后交易再跌去84.41%,次日经大半个交易日停盘后复盘,跌幅扩大至92.59%,24小时内份额价格由99美元下跌至7.35美元,远远跌破20%“或有”清盘线。 这其实是一场人们无序行为造成的“人祸”——人们对冲风险进一步加速市场震荡造成的恶性循环。 我们通常会假设所有个体都是理性的。但总会有“恐高”的人容易“夺路而逃”。 因为谁都不想摔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