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或许就是你的家乡,你是否感受到她的变化?这里是长江经济带,覆盖全国11省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5年,1800多个日夜,从“生产锈带”到“生态绣带”,一个个美丽蜕变在长江沿线竞相上演。安徽马鞍山、铜陵,湖北武汉,江苏南京、扬州、南通、无锡……昔日几近绝迹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频现身。这背后是一个大国发展理念的深刻嬗变,是大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2016年1月,2018年4月,2020年11月;上游重庆,中游武汉,下游南京。5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5年来,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5年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数千年孕育支撑中华文明的母亲河,生机盎然、焕发新颜。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时代的伟大变迁,一笔一画刻写在乡村农户的变化中。 一年时间,尽管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记者采访的脚步受限,没能走得更远,但是走过的那一家家农户,都令人难忘。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户贫困户,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因此,我忍不住从一页页零乱的采访笔记中,把这些农户的故事整理出来献给读者。 脱贫攻坚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改变了最贫困、最边远的地区,改变了生活道路上走得最艰难的那一群人。这些故事,发生在不同地方,但都是对脱贫攻坚成效具体且生动的诠释。 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在黔东南的大山里,了解人畜分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当地干部提醒记者注意农户家的鞋架。过去关牛养猪的房屋底层被硬化改造后,许多农户自觉在进门处安装了一个鞋架,鞋子被规整地收纳起来。尽管鞋架并不精致,有的就是几根木条搭起来的,但这小小的改变,透露出人们对生活的精细态度。这是人居环境变化带来的一个想不到的改变。 当我们在风景秀美的乡村,在绿树掩映的山寨,在整洁的农家小院里,猛然间看到这些细小改变,感受到其背后人们生活追求的变化时,心中常涌起感动。 贫困不仅是经济的困顿,也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着影响。过去许多年,贫困地区的人们在向外人“自我介绍”时,总要强调一下“我们那个地方穷”。贫穷的现实在人们思想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今天,当我们再走进已经脱贫的深山远村时,听到的已经是“风景美”“生态好”这样的介绍。介绍词不经意的变化,折射出贫困地区人们的自信和希望。脱贫攻坚给了他们一个重新审视家乡山水的视角。透过这个视角,人们看到了美丽,找到了自信。 “不让一个人掉队”,是脱贫攻坚过程中反复强调的原则。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具体的人,我们的目光瞄准一个个贫困户,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改变的是一方水土,改变的是艰苦的自然环境,更改变了那为贫所困的普通生活,改变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脱贫攻坚成效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展现。 脱贫不是终点。乡村振兴的大幕紧随脱贫攻坚胜利的鼓点,已经渐次拉开。脱贫攻坚深刻地改变了农户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过去未曾有过的对生活的自信。精准帮扶改变贫困群众的生活,也增强了他们前行的力量,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脱贫的农户满怀信心,充满希望。行走在岭南粤北,行走在秦巴山区,在阳光洒落的每一个院落,我们分享着人们脱贫的喜悦,也感受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日历翻过新的一页,站在2021年的门槛上,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些笑意盈盈的脸庞,从采访笔记中浮现出来,让我久久难忘。他们的脸上写着收获,也写着希望。2021年已经来临,那些刚刚摆脱贫困的人们,正带着希望,走向新的春天。 一个值得期待的春天!
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讲来自亿万人的经济活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亿万的人,也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人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而,人口数量的变化始终是宏观经济分析中至关重要的变量之一,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变量。 大致在2012年前后,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由升转降,已经对近年来的宏观经济造成了一些显性变化。下面我想跟大家汇报的是,未来十到二十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更为广泛,更值得引起重视。具体而言,我将其称之为“人口世代落差”或“人口世代断崖”。 将每十年出生的人口数加总,可得到人们日常所谓的“八零后”人口总数、“九零后”人口总数、“零零后”人口总数……。计算得出的结果见表1。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各个人口世代中,“六零后”出生人口最多,总数达到2.45亿人。其次是“八零后”,总数为2.22亿人。 值得注意的是:“九零后”人口总数相比“八零后”减少了1172万人。“零零后”总人口相比“九零后”又减少了4736万人,也就是说“零零后”总人口相比“八零后”下降了将近六千万人。“一零后”总人口数量与“零零后”大致相当。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可以做如下两个情景分析: 其一:将“八零后”和“九零后”合起来认为是一个人口世代(“80-90后世代”),将“零零后”和“一零后”合起来认为是一个世代(“00-10后世代”)。那么,“00-10后世代”总人口相比“80-90后世代”减少了1.1亿人。 2020年,第一波“零零后”已经二十岁,其中不少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正在上大学的零零后也将于两年之后陆续进入职场。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十到二十年时间里新进入经济活动的年轻人总量将明显少数之前二十年。 其二,将“六零后”、“七零后”和“八零后”合起来认为是一个人口世代(“60-80后世代”),这个时代在2020年处于31-60岁区间,正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将“九零后”、“零零后”和“一零后”合起来称作“90-10后世代”,这个人口世代到2035年前后将处于16-45岁区间,2040年将处于21-50岁区间,成为届时各行各业的新生力量或中坚骨干,进入“当打之年”。由统计数据推算可知,“90-10后世代”总人口相比“60-80后世代”减少了1.5亿人。 不论1.1亿也好,还是1.5亿也好,都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解世界人口地理的人知道,地球上人口总量超过1亿的国家屈指可数,只有15个左右。很多人们熟知的大型发达国家,人口总量都不足一亿,例如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9年德国人口为8313万人,英国为6683万人,法国为6706万人。而未来我国,以二十年计的世代人口数量落差就将超过一亿人。 人口数量在世代之间如此剧烈的变动,将带来广泛影响。笔者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青年群体消费结构变化的大型课题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例如,一些区域和城市的住房需求未来可能明显收缩,尤其是在微观层面体现为“4-2-1”家庭结构导致住房供需结构性失衡。又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账户平衡压力,以及基础设施的投融资可持续性压力可能加大。再如,汽车、能源、电子产品等行业,以及教育、医疗服务、养老、保险等行业,未来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口世代间人口数量剧烈变化的影响。 最后须要补充说明的有两点:一是由于不同世代人口分年龄死亡率和平均寿命的差异,上述根据出生人口数的推算结果与后来的实际人口数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相差不应很大。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发布之后,我们可以对此加以更新测算。二是上述世代之间“人口断崖”在一定程度上是渐进的、而非在某个年份发生突变,但即便如此,其在十到二十年时间里的持续落差造成的影响仍将是重大的,企业界和相关政府部门须要充分估计,未雨绸缪。 本文为作者于12月27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的节选,补充了一些数据。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顺应注册制趋势,新规标准下退市导向发生变化,不再重点针对连续亏损公司,引导上市公司更加注重持续经营能力,但垃圾股的含义将发生变化,僵尸公司、空壳公司和重大财务造假的害群之马将面临退市风险,新规下有持续经营能力的亏损公司不退市仍然与打击垃圾股是有机统一的。
2020年12月2日,“和未来好好谈谈——第6届中城联盟论坛”正式开讲。200位企业家走进现场,用一整天时间,一起和未来好好谈谈。现场,中城联盟轮值主席、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先生作为论坛总策划之一登台,并发表致辞《找寻光的方向》。 以下为演讲全文。 感谢各位董事长、各位贵宾。能坚持到最后,这是因为演讲嘉宾们带来非常多思想的交流和收获。 在此,特别向今天7位演讲嘉宾表示感谢! 今天的演讲嘉宾阵容是中城联盟论坛一次很大的变革和创新,以前都是联盟董事长自己上台谈谈对行业、对未来的看法,站在今天看未来,站在未来看今天。 但今天变了一个形式,不仅是舞台座位的形式变了,最主要是内容形式变了,请了7位专家、学者、教授、行业分析师、总经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变化、行业的变化。 01 第一位请的是杨伟民主任,我在很多场合都听过杨伟民主任演讲,他这次特别讲的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规划给地产的启示、影响,以及我们需要关注的机会。 “十四五”规划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我之前也没有理解什么叫“新格局”,听了杨伟民主任的解释才知道有6个格局:优化供需格局,优化需求格局,优化分配格局,优化生产格局,优化技术格局,优化开放格局。 以上传递了几个很重要的信息: 1、未来金融和地产要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金融跟地产未来不可能得到超额发展。过去20年盈利的行业是金融和地产,未来应该都在实业,实业会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 2、共同富裕。过去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入小康社会以后要追求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后富,会导致很多分配模式的改变。 3、城市群跟都市圈,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县市级/县城要成为未来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说明县城在未来农民进城的时候有巨大的机会。要关注和提高直税的比重,很重要的是房产税;关注农村土地和集体土地的入市,关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建设,而且国家明确到2035年中国住房基本制度的稳定性——“房住不炒”、租购并表、因城施策、因企施策是长期长效机制。 02 第二位是陆铭教授,前段时间他刚到我们公司进行了半天的讲座,这次陆铭教授主要是讲“三个收获”: 1、未来中国是大国大城,超大型城市才是中国未来在世界竞争中的增长力。中国的特大型城市、超大型城市一定会得到发展。 2、中国大城市还不够大,前30个大城市还是不够大的,同比日本东京都市圈3700万,而上海加上周边还不到。未来30个特大城市还会大。 3、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可能未来经济和人口聚集的地方房地产表现会相对好一点。 陆铭教授还有一个重要的理论,中国未来共同富裕人均GDP要一样,是提高GDP还是降低人数?因为人均GDP是GDP除人数,有的地方可以提高GDP和人数,但在有些以农业为主、旅游为主、生态脆弱的地方不是提高GDP,GDP提高很有限,没有交通、没有港口、没有机场,把人移出来,移到东部沿海、移到GDP多的地方。像农业省,人口少了人均GDP就上去了,人均生产效率就上去了,能走向共同富裕。 03 第三位是平安智慧城市的总经理高孟轩,他给我们描绘了智慧城市的未来。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特别是在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中,围绕政府治理、城市治理、兴业有巨大的空间,他讲了巨大的场景,有机会大家可以详细看一下他的PPT,在不同场景下可以做什么。 04 第四位是钟伟教授,钟伟教授是中城联盟的老朋友,他讲的内容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因为地产同质化太严重,公开招拍挂利润比较低。我听完感觉地产商不能有短板,同时,还要有自己的长板。没有长板,就没有自己独特的能力。但是光有长板不行,在必要的获取资源、赢得客户及组织运营上不能有短板,才有可能在未来取胜。 05 第五位请了林利军,林利军也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他最原始的投资者。他们做投资是做得挺好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他讲的内容给我最大感触就是中国会进入一个“纵向提升”的时代。依据他讲的纵向提升时代,中国未来的投资第一个是投大趋势,第二个才是投企业,第三个是投团队、创始人、企业家。他讲的大趋势“超大水、超大鱼”,里面就三类:1、基于年轻人的消费;2、高科技;3、生命医学、生物医药。 君实生物我也投了,很感慨。地产每年几千亿的销售,有百亿的利润,但我们的估值是很低的。 君实生物刚上市,今年估值是1000亿。地产有什么优势?真实的现金流、真实的现金利润,资本市场给的估值是很低的。所以,地产商用地产的钱嫁接高科技的估值,那是未来的新物种。 06 我们又非常荣幸地请到乐加栋。加栋是这个行业的最优秀分析师之一,他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从分析师的专业角度来看,分析师确实比行业从业人员对这个行业的理解更深刻,我们内部能写出这样报告的人不会超过5个。所以,他讲的这些东西我总结了五条。 第一,行业中长期的判断看多。因为他给的东西比我预期的更乐观,他讲未来10年,行业年均交易量会在15亿平米。他比我考虑得乐观,我认为是10亿平米。 第二,到2050年,也就是说205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一定进入成熟期了,地产到了成熟期,快速城市化基本结束了。他估计城市率到80%,我认为比较难,可能会在75%左右。他估算到2050年还有交易量10-11亿平米,我觉得比我想象得多。交易额最悲观也有16万亿,中性预估有25万亿的交易规模,比今天还大,今天才17万亿,说明行业面积在减少,房价每年有3.5%的增长,交易量很大,房地产未来到2050年如果是25万亿的行业总量,也是所有行业排在前几位的。去年房地产行业交易总量已经比汽车行业大了,全球汽车行业才12万亿。 第三,需求结构性的机会。讲了三个要点: 1、房地产的需求韧性很大,虽然有疫情,但是今年的销售还是保持平稳; 2、未来改善需求是主流; 3、人均面积增长。 第四,“三道红线”。其实是对规则的改变,“三道红线”的深远影响不亚于像郁亮主席讲的土地招拍挂政策,它有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房企对未来的选择。基本上讲了三大方面: 1、认清现实。特别讲到竞争,竞争有“四个同”。 (1)同质化。发现没什么大差别; (2)同向化。大家基本上往一个方向; (3)同频率。基本上节奏频率差不多; (4)同维度。并不能给别人降维打击,大家在同一个维度上竞争,没有用“体”打击“线”。 2、房企对未来要做同样的事比别人更挣钱,也就是管理红利的能力,同样的地价比别人有更高的利润。 3、拓展自己能力和资源的边界。 07 最后是忻榕教授,讲了数智时代的未来。2005年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总裁班课上的时候,我第一次学了什么叫老虎、什么叫无尾熊、孔雀、猫头鹰,今天又听到忻教授非常精彩的演讲——基于未来数智化时代平台的管理。 不一定每家地产企业都能做成平台化的企业,但是我们需要用平台化的思维来管理这些企业。平台化的思维有五个大方面,从文化利他性、结构柔性化、绩效颗粒化、能力数字化、关系多样化,我感触最大的是两个词,一个是“升维”,一个是“微粒”。 我们在战略、在组织上有很多升维,以前看很多城市的机会坐在总部就知道了,上海一涨,接下来3个月苏州、南京房价就会涨,上海涨了,就去南京买就好了。现在不是这样的城市轮动,现在是每个城市自己的周期在轮动,你要有非常高的微粒化的能力才能看到每个城市的机会,既要看到行业发展的趋势就是升维(森林),又要看到每一颗树木,才能把握住这种机会,这就是对地产企业的挑战。 今天非常荣幸请到7位嘉宾,这对我们非常有启发。这是第一个方面。 08 改变 另外,中城联盟论坛也做了改变,改变的背后其实是中城联盟也在做一些改变,过去中城联盟百分之百都是房地产开发企业。5年前,我们开始引入不同的跨界企业,到现在有30%的企业是非地产企业,比如说有非常好的物流的企业、家居企业、地产科技的企业,包括金融企业,以及基于未来在做更多的社区服务。 企业视野变得越来越宽广,意味着地产围绕着价值链和产业链在做一些跨界的整合。其实地产企业在产业链跟价值链整合的过程当中,在做相关的多元化,能跟自己主业形成战略协同的多元化。 第二个变化,今年9月,中城联盟开了一个会,在讨论“中城联盟”这四个字怎么在新时代做释义。原来中城联盟是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策略联盟,大家觉得这个已经是20年前的定位。20年以后,我们把它重新定义为中国城市运营服务商的联盟,为了构筑美好生活,为了构筑美好的城市。所以中城联盟作为一个21年的组织,一直在与行业共同进步。 这5年来,中城联盟的转型,也从侧面验证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变化,这种变化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温度。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像今天这样好好学习,持续进步,力求在变化中赢得明天。 中城联盟也愿意与行业同道一起去追求这个变化,去追寻光的方向。 09 我对未来的看法 同步聊聊我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一些认知和看法。昨天我们在董事长接风宴上做了简单分享。我一直感触,10年就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20年会有巨大的变化,30年就是一代,一代而道更!大道理发生了变化,摆在我们面前的看到的是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了平稳增长,进入平稳增长期。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从土地红利转向管理红利,未来一定会进入品牌红利,从粗放到精细、从高利润到低利润、从分散到龙头时代。 最近一位前辈跟我说了一句话,地产从过去做大,到未来做厚。“做厚”的含义非常深远,既有能力又有实力做厚。“厚”这个用词比“强”好,“厚”代表要厚积薄发。地产人觉得这一段时间很困惑、很迷茫,因为我们看到的环境在变化,政策、金融、市场都在变化,最核心的是我们客户在变化,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也在变化。 摆在我们面前的两条路,守成还是求变。在这个台上,都是求变的既得利益者。10年前、20年前的求变换来了今天,同样在今天这个巨变的时代,为什么要去守成?如果我们守成,那就回到10年、20年前,看那些现在被淘汰掉的企业,道理是一样的。 有时候我们有迷茫困惑,但应该积极投身到行业巨变的时代,不断追求创新、不断追求生长、不断追求进化,来适者生存。 未来的变化会在哪里?未来的变化包括发展模式的变化、发展道路的变化、增长速度和节奏的变化、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变化,以及生产产品服务背后的管理能力、管理的升维、组织和平台类的变化。 地产企业未来有巨大的机会。在“房地产+”的空间,能不能有平台的打造?地产也能打造一些平台,因为地产的体量很大,上下游产业链很长。能不能形成生态?有更好的物业、有更好的长租、有更好的养老,进而跟主业的战略协同,除了平台型企业,地产企业也将进化成生态型企业,生态就是共生、共存、共荣、共享。除了平台型企业、生态型企业,地产企业能不能完成向数智化时代的转型?进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新物种。 我一直欣赏新物种。钟伟老师的演讲中,万科跟茅台的比较,贝壳跟融创的比较,都是代表新物种。所以地产企业应该寻着光的方向去追求变化、追求创新、追求自己成为一个未来的新物种。 中城联盟论坛每一年都会坚持下去。今年很不容易,因为今年碰到了巨大的疫情,我们几天前还在担心会不会有问题,会不会不能办成。非常感谢秘书处,也非常感谢这次论坛的组织者,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多。我相信,中城联盟的论坛,和未来好好谈谈,一定要谈下去,我们一定能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谢谢! 本文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9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解和认识吹风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会上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是一个应对疫情的短期措施,其背后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规律。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保持稳定、相对快速的增长,就是对世界经济的最大贡献。 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导致国际贸易受到冲击,出口无疑会受到影响。长远来看,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正在逐渐减弱。从2006年到2019年,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5.4%降低至17.4%。“这说明已经有82.6%的国民经济是在国内循环。随着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服务业占比增大,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将进一步降低,这是必然规律。”林毅夫表示。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从出口导向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因为中国的比较优势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过去,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廉价劳动力。现在,中国拥有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的14亿人;这14亿人中,有4亿中等收入群体;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0%。可见,今天,中国的比较优势是拥有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内需潜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变化上来。 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中国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来。 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会改变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表示:“双循环的本质,是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内外彼此促进,是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开放。” 中国经济要想发展好,就要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的发展需要其他国家的技术和资源,这就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新动力源。中国维持较快增长,也会帮助其他国家得到更好发展。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全世界。”林毅夫表示。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石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