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针对有媒体报道公安机关破获涉嫌非法获取并使用快递运单信息的案件,圆通速递方面回复记者称,公司对此已发布公开声明:案件系公司主动发现并报案,公司坚决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及用户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 圆通速递表示,今年7月底,公司总部实时运行的风控系统监测到,河北省区下属加盟网点有两个账号存在非该网点运单信息的异常查询,判断为明显的异常操作,于第一时间关闭风险账号,同时立即成立由质控、安保、信息中心、网管等部门及河北省区组成的调查组,对此事件开展取证调查。调查发现,疑似有加盟网点个别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利用员工账号和第三方非法工具窃取运单信息,导致信息外泄,其中存在敏感字段信息约为4万3千条。 公司随后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并全力配合调查。相关犯罪嫌疑人于9月落网。更多关于此案件的信息,以公安机关披露的为准。 圆通方面表示,信息安全无小事。公司核心业务系统均通过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着力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公司坚决配合打击非法售卖和使用快递用户信息的行为。 此次案件,再次敲响了信息安全风险的警钟。圆通速递表示,感谢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并对案件暴露的问题深表歉意。公司将持续通过“制度+技术”手段,完善信息安全风控系统,对内部账号进行实时监控,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着力提升加盟网点的依法经营意识和信息安全意识,并更好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及用户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 “欢迎广大客户积极反映情况,可发邮件至公司邮箱,或拨打热线电话举报涉嫌信息安全违法的线索,共同织牢信息安全的防护网。”圆通速递方面如是说。
日前,苏州市吴江区大数据平台三期建设项目中标结果公示,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神州控股)旗下公司中标。资料显示,此前的吴江区大数据平台一期和二期均由神州控股旗下公司斩获。 分析人士指出,神州控股掌握的一项世界领先的大数据技术是其屡屡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资本之后的新要素,构成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对数据进行安全保护防止数据被泄露,已经成为数据安全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任务。 神州控股旗下因特睿基于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技术成果转化的燕云DaaS,作为自主创新、世界领先的大数据旗舰产品,可在无需更新原有系统的情况下,以最低成本方式将不同年代、缺乏原厂支持的系统和数据通过产生API链接进行整合,实时更新,同时提供用户认证、通道隔离、内容加密、访问防护、数据区块链等多种技术保障数据安全,成为支撑万亿级大数据产业生态发展的一项共性关键技术。 经过吴江政务大数据平台一期、二期的建设,吴江区已经具备了数据汇聚、数据治理和管理、数据服务等能力。截止到2020年8月,累计对接60家单位(按组织机构调整后数量统计),归集数据资源1388类约8.08亿条数据,已为37家单位提供了9.59亿多条数据支撑服务。随着数据共享及服务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来保障数据共享安全。 据了解,本次项目的建设目标为围绕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共享使用进行整体数据安全方案的设计,根据安全要求优化升级吴江政务大数据平台一期、二期建设的信息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共享门户和完成的100个数据服务接口,有效解决数据共享使用中的数据确权、数据追溯等痛点问题,保障数据不被泄露,有效打消部门及大数据管理局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和顾虑,可以放心实施政务数据的交换共享。 在安全保障体系下,根据业务需求,基于一期、二期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燕云DaaS数据平台和数据服务平台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建模、数据入库、数据加密、数据脱敏,扩展主题库,并生成数据服务接口,提供数据服务,从而持续推进数据共享和数据服务。
提及化工企业,一些人最直接的联想或许是“脏乱差”。 “2016年我去旗下的水泥公司,一脚下去,鞋子都是灰。当时我就跟子公司的负责人说,什么时候能让人1个月不擦皮鞋,我就提拔你。”北元集团董事长刘国强笑道,现在这名负责人已是公司副总,北元集团的花园厂区都能种上菜了。 从“一脚是灰”到“绿色工程”,仅是北元集团外在的变化。这背后,则是财务出身、精打细算的刘国强,带领北元集团践行以循环经济带动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循环经济算总账 成立于2003年的北元集团,地处陕西榆林地区,主要从事聚氯乙烯、烧碱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榆林以矿产资源丰富闻名,煤、气、油、盐资源尤为富集。 对北元集团而言,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走资源换经济的传统模式绝非难事,但刘国强却坚守一条难度更高的发展之路。“我们建厂伊始就决定要走低碳生产、绿色发展的道路,实现绿色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如何实现双赢?秘诀在于循环经济。 成立之初便建成10万吨/年聚氯乙烯生产线,北元集团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和延伸产业链条,开启循环低碳的发展之路。2012年100万吨/年聚氯乙烯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北元集团建立了盐化工基础产业链,形成涵盖煤、原盐、兰炭、电石、聚氯乙烯、水泥的一体化循环产业模式。 作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企业,北元集团在刘国强的掌舵下,坚持完善标准、用好标准、提升标准的发展思路,进行大量与标准化相关的工作。 具体来看,标准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北元集团先后制定乙炔发生过程废硫酸内控等标准,并参与聚氯乙烯树脂的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全员性建设方面,公司形成循环经济结构图,并借助循环经济标准化展板等手段,营造“让标准深入人心,用标准驱动发展”的氛围。从煤到电,从煤电到材料工业品,从煤油气盐到化工产品,循环经济的每次进步,都带动了北元集团的转型升级。 大手笔的投入,让北元集团在经营日益成熟规范、利润水平趋于平稳的行业大环境中抢得先机。公司招股书显示,2017至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实现95.5亿元、96.04亿元和100.4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33亿元、17.16亿元和16.6亿元。 刘国强对为何打造循环经济的解释颇具辩证色彩:“资源有限,循环无限。” 安全环保的效益账 “对化工企业而言,安全环保是根本,也是最大的经济效益。”谈及安全环保,刘国强的语气坚定。 在刘国强看来,安全环保并非公司发展的包袱,反而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抓安全环保,就是抓发展质量,就是抓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刘国强的排序中,安全环保始终高于质量和品牌,居于公司所有工作的首位。 环保方面,为改善厂区环境,打赢蓝天保卫战,北元集团主动淘汰原有的1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隔膜电解装置,将目光投向高新技术领域,率先启动技术革新与工艺改造。 事实上,环保也是北元集团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在产业循环的基础上,刘国强又提出“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和“降本节约循环利用,减量低碳科学发展”的理念,要求对产业链中的废气、废渣、废水进行再利用,建立环保循环。比如,化工装置产生的电石泥废渣及有机污泥、热电锅炉排出的炉渣及粉碳灰作为原料生产水泥,同时电石渣干燥后用于热电脱硫等。 “三废”零排放,实现“吃干榨尽”,北元集团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如何把好安全关?刘国强有一个简单的公式:人本+物本=0伤害。“简单来说,就是确保人的本质安全和物的本质安全,两者结合才能做到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本质安全。”刘国强介绍。 看似简单的道理,背后却是深入公司“毛细血管”的体系建设。从党建统领到领导带头,从细分公司员工的安全等级到针对季节性生产特征制定相对应的奖励措施,如今在北元集团,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高于一切已成共识,也是公司安全管理的第一理念。 安全方面,刘国强同样舍得投入:“宁可多花1000万元,绝不让员工受伤害。” 重金投入安全建设的背后,是确保公司长期稳定运行的思考。“公司想要发展,仅靠低成本和高效率远远不够,只有做好安全环保,企业才能长周期、满负荷地平稳运行,才能保证股东、股民的最大收益。”刘国强说。 差异竞争的精细账 “成本管理是无止境的,我们现在能算到每天生产1吨PVC、烧碱或水泥的成本和售价。”若非刘国强亲口道出,很难想象一个年营收达百亿元的企业,可以把成本和收益精细到以天和吨为单位,更何况涉及万余种原料、辅料的成本控制。 财务出身的刘国强,在北元集团喊出“‘算账搞生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口号。原辅料采购金额占比较大,自然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一步。电石采购方面,公司不断挖掘陕西地区的供应潜力,论证并实施相关政策,激发供应商的积极性;原煤采购最大额度争取神华集团的合同签订量。仅此两项,便能在年初既定目标的基础上分别提升5个百分点。 循环经济为“骨架”,安全环保为“血肉”,在刘国强看来,“筋强骨健”的北元集团接下来应走差异化竞争的发展之路。他甚至在行业会议上向同行承诺:“不跟大家抢市场。” 不抢市场,并不代表北元集团要将市场拱手相让。相反,刘国强要以差异化创造和引领新市场。 “什么是差异化?传统的市场,我让给兄弟企业去做,公司专心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开辟高毛利率的高端细分市场,依靠品牌占领市场。”刘国强信心十足。以聚氯乙烯为例,其主要用于制作硬质管材、硬质型材、薄膜等。目前,北元集团已是国内聚氯乙烯品种最多的一家企业。但刘国强认为还远远不够,下一步北元集团要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开发出有针对性功能的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北元集团的理念是‘大家好才为好’。上游供应商过得好,才会给我好材料;下游客户遇到问题,我们帮助一起解决,这样才能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刘国强总结道。
近日,三六零(601360.SH,下称“三六零”)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北京鸿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省苏州市达成战略合作,中标2.6亿元苏州吴中经开区“苏州网络安全协同创新暨安全大脑项目”,共同打造“苏州安全大脑”。 三六零披露的公告显示,本次中标苏州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1个城市安全大脑,7个国家级安全基础设施平台。其中,具体包含城市网络安全大脑、网络安全对抗基地、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新基建安全风险演示中心、工业互联网安全中心、网络安全双创服务平台、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分中心、信创适配安全检测中心等业务板块,以及业务板块所需的基础支撑环境建设、配套设施和安全支撑平台等。 三六零方面表示,本次与苏州的合作,双方将以“360安全大脑”为核心,以“苏州网络安全协同创新暨安全大脑项目”为载体,高效助力苏州全力应对高级威胁攻击安全能力的提升。 具体而言,三六零将协助苏州方面建设一流的网络安全空间对抗体系,提供与国际前沿接轨的安全服务和创新技术产业服务;依托安全大脑提供的网络攻击雷达预警、高级威胁狩猎等识别攻击链技术,打造具有典型特色的政企防御体系;通过网络安全对抗基地、工业互联网安全中心等众多能力,进一步提升地方网络空间安全作战技能和水平,树立更好的行业人才培养标杆;及通过“苏州网络安全协同创新暨安全大脑项目”推动信创安全检测产业创新链,切实推进自主可控和国产化产品的安全检测,实现对国外信息安全产品的规模性替代,保护国家的数据安全并在核心应用领域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双方的合作,除了在助力提升苏州数字化转型升级筑牢安全基础的同时,将有利于三六零进一步深耕全国政企安全市场,拓宽“政+企“战略版图深度布局,为360打造大安全生态,推动行业共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据悉,在拿下苏州2.6亿元政企大单同时,三六零已连续中标天津、重庆、青岛和鹤壁等多地安全大脑项目。
近期,据日本媒体报道,均胜电子子公司均胜安全旗下日本子公司“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涉嫌对部分在强度测试中没有达标的安全带进行了数据篡改。包括丰田、日产和本田在内,有10家日本车企使用了公司的产品,可能有大量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市场,200万辆汽车或被召回。 10月18日晚间,均胜电子发布澄清公告称,该事件主要由于均胜安全日本彦根工厂生产安全带产品的织带材料涉及测试数据完整性问题。该情况在2018年4月份均胜安全收购高田公司资产前已存在。均胜安全在收购高田公司资产后的整合过程中发现了上述问题后,立即成立专门调查委员会,启动内部调查程序,在对数据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期间,均胜安全日本子公司与客户和监管机构保持积极良好的沟通。 均胜电子公共传媒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上述事件,均胜安全一直与客户和监管机构保持积极良好的沟通,不存在刻意隐瞒行为。截至目前未发现任何一起因Hikone(彦根)织带造成的安全事故,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上述问题会危及安全带产品安全,也未出现涉及召回的意见。” 日本国土交通大臣赤羽对此表示:“继续使用汽车目前也没有问题,但希望尽快掌握事实关系,妥善处理。” 据悉,该数据完整性问题是均胜安全通过内部举报发现的。 均胜电子公共传媒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是通过合规举报热线,发现收购的日本Hikone(彦根)工厂可能存在数据完整性问题。” “在收到举报后,公司成立团队启动内部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近20年的所有数据,逐项进行比对、分析、测试。我们有理由相信,数据不完整现象主要发生在2000年至2010年,即工厂归属高田公司时期,调查团队正在对所有受影响产品进行评估,以期得出最后完整结论。”该负责人补充道。 事实上,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的前身日本高田公司已不是第一次出现质量问题。该公司此前曾因气囊安全问题导致多起死伤事故,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涉及1亿辆汽车的大规模召回事件。 2017年,高田公司因巨额负债而宣告破产。之后,该公司除气囊以外的业务被均胜安全收购,并更名为日本均胜安全系统公司,是目前日本国内最大的安全带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达到四成左右。 前述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坦言:“日本Hikone(彦根)工厂存在数据完整性问题,作为承接这个业务的新股东,也是事件的受害者之一,对此均胜安全也感到震惊和不安。但我们将秉持守护生命安全的使命,竭尽所能发现和解决问题,维护客户利益,保障终端用户权益。” 此外,对于Hikone(彦根)织带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该负责人向记者回应道:“该工厂仅部分产品涉及到中国市场,而这些产品都经过了中国客户和监管部门严格的测试,目前未发现任何一起与之有关的事故。”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6年丰收,尤其是近5年,粮食产量都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夏粮、早稻丰收到手,秋粮面积增加、长势喜人,全年粮食有望再夺丰收。粮食持续稳定发展,正在改变千百年来看天吃饭的生产局面,有力保障了国家现代化进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亮点,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粮食连年丰收,书写辉煌 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13277亿斤,比2003年8614亿斤增长了54%,而同时期,人口只增长了8%。这期间,粮食生产连续跨越11000亿斤、12000亿斤、13000亿斤台阶,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粮食连年丰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的直接反映,为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粮食优势区域凸显。粮食生产日益向优势区域集聚,近5年,我国粮食主产区贡献了全国约80%的粮食产量和85%的商品粮。粮食主产区各类生产要素集聚效应显现,适度规模经营优势逐步形成,现代农业生产力布局进一步优化,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粮食单产持续提高。2019年我国粮食单产762.6斤/亩,比2003年的577.6斤/亩,增长了3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40%。其中水稻是世界平均水平1.5倍,小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玉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倍。单产提高不仅有效缓解了粮食需求增长对耕地的压力,还有效地扩大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人均占有量远超国际标准线。2019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75公斤,远超人均400公斤的国际谷物安全标准线。目前,全国小麦、稻谷库存量大体相当于全国居民一年的消费量,粮食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安全水平。稻谷、小麦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自给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二、粮食连年丰收,意义重大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粮食是生存之道、发展之道、稳定之道,关系到国家安危、人民福祉和国际格局。粮食连续丰收,使我国稳定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坚实。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基础,“不愁吃”就是要稳定保障粮食和重要副食品供给。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不愁吃”问题有效解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长效的内在动力和外在保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粮食连年丰收功不可没。 为加强市场调控平抑物价发挥重要作用。仓廪实,天下安。粮价稳,百价稳。粮食生产稳住了,“三农”战略后院守好了,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中期以及进入新世纪初期,我国出现了3次严重的通货膨胀,都与粮食供求有关。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粮价多次出现“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我国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及时有效地消除了国际粮价波动传导的压力,确保了市场粮食货足价稳,老百姓家里米面无忧,稳定了经济基本盘。 为推动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创造了条件。主产区把粮食生产融入现代产业体系,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引领,形成“粮食+”多业态发展模式。2019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2万亿元,比2003年增加了6倍多。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等多个粮食主产省份农产品加工业为全省第一大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使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养活更多的非农人口,也为更多的农业人口、农业资源投入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前提条件,为中国制造的奇迹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应对国际复杂形势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贸环境更加复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一些国家紧急宣布实施粮食出口限制,引发国际粮价波动和市场恐慌。而我国由于充足的粮食库存和有效的供应体系,确保了城乡居民每一顿都能吃饱饭,稳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贸给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粮食安全警示课,让大家更加明白什么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4亿人的粮食安全是买不来的,完全靠进口粮过日子,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一旦有风吹草动,有钱也买不来粮。 三、粮食连年丰收,经验宝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明确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这是与基本国情相符合、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国际形势相对接的粮食安全发展战略。同时,构建了各级政府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主体责任考核体系,不断出台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政策法规,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措施,创新体制机制破解现代技术、现代装备与小农户对接的难题,加速粮食生产现代化进程。目前,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正在加快形成,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在此次席卷全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充足的粮食供应帮助我国度过突发的危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前瞻性、治国理政方略的科学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阶段。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抓住机遇加快构建新时期国家粮食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新时期粮食政策体系,打牢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发展的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驾护航。 (陈萌山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16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