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本该喜气洋洋,不料几声爆炸轰鸣,拉响了个别上市公司安全生产的警钟。 1月7日,宁德时代间接控股子公司湖南邦普宁乡仓库发生燃爆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重伤,14人轻微伤。 1月20日,宁德时代与德方纳米合资子公司曲靖麟铁一室外尾气吸收塔发生爆炸,造成12人受伤。 1月26日,开山股份印尼SMGP项目地热井排出的硫化氢造成安全事故,致使附近5名村民死亡,近20名村民入院治疗。 爆炸现场的黄烟弥漫、被困井下的不见天日,如此场景何其惊心?等待救援的无声祈祷、失去亲人的哀恸嚎哭,这样的悲鸣不忍卒听。 当事故报告上的冰冷数字染上生命的血红色,它以最无情,也最冷峻的面孔向世人呐喊:“人命关天”的普世价值,绝不能让位于“唯速度论”和“唯发展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在安全生产领域,有个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事故”二字虽带突发、偶然之义,但并非防不胜防,往往萌发于疏忽大意、麻痹侥幸与责任空转。 从生产经营主体看,部分企业发展“粗线条”,对生产线上的隐患浑然不觉;有些企业对安全“缺根弦”,意识淡薄、警惕不够,日常管理得过且过;还有些企业扎着“松紧带”,产品火爆就赶工赶产量,眼里只有订单与货款,最基本的安全底线被抛诸脑后。 从监管体制机制看,“篱笆墙”还谈不上牢靠。把“安全无小事”挂在嘴上,把“高度重视”贴在墙上,把“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写进工作报告,可一到落实就大打折扣。实地调研“调而不研”,全面排查“有排无查”,管理到不了岗、责任到不了人,最终让安全生产流于形式主义。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将安全生产真正落到实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8·12天津港火灾爆炸、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3·21响水爆炸事故,到今年初发生的几起安全生产事故,可以说,惨痛的教训从来不缺,缺的只是吸取教训的“记性”。宁德时代旗下湖南邦普发生燃爆事故后,表示“已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进行隐患排查,保障后续安全生产”,不料话音刚落,月内再度发生子公司安全事故。显然,行动落在了口号后面。 追责是最好的警示灯。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错?又该由谁来负责?涉事上市公司在第一时间强调“事故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时,是否也该及时披露后续的调查进展与责任认定? 技术是最好的泄压阀。有能力的公司尤其要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进程,通过技术进步把人从高风险的生产环节解放出来。同时,要优化作业场所布局,采用空间物理隔离、技术监控等措施,从源头掐灭事故发生的“捻子”。 安全生产是“易碎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岁末年初,既是事故多发时段,也常蕴含着发展起承转合之机。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别等“爆炸声中一岁除”,还须以“安全”的新桃换下“形式”的旧符。 敲响安全生产警钟的“钟棰”,不能再以生命为代价!
为期40天的2021年春运(1月28日至3月8日)即将正式开启,为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落实春运防疫和安全保障工作,滴滴出行成立了春运安全工作指挥部,滴滴出行CEO、安全委员会主任程维任总指挥,滴滴出行总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柳青任副总指挥。 据介绍,春运期间,滴滴各业务负责人、区域负责人、客服团队、应急处置人员实行7x24小时轮岗值班制度,全时待命保障高效应答,积极配合各地公安机关,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司乘安全。按照防疫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滴滴7×24小时密切跟踪疫情形势,积极配合关联司乘流调工作。 自2020年12月以来,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已上线20余项防疫措施及产品功能,并不断迭代升级,严格落实行程前、中、后全流程疫情防控,包括行程前通过司机“防疫健康卡”展示司机当日车辆消毒、口罩、体温等情况,行程中AI抽检司机口罩佩戴情况等等。 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已全面升级防疫响应处理机制,相关投诉、咨询由安全响应专线协同处理,同时上线疫情防控规则,对于不遵守防疫要求的司机、乘客严格处罚,并及时向社会公示。为积极响应不同城市的防疫政策,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已在部分城市要求乘客乘车前先扫健康码登记,组织当地网约车司机进行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设立消杀服务站、防护膜免费安装点,成立社区保障车队等等。 滴滴顺风车在春运期间加强对车主、乘客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并要求车主和乘客必须佩戴口罩。同时,上线“出行确认书”功能,每天出行前车主和乘客需要健康打卡;在行程中,滴滴顺风车也将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对车主和乘客进行戴口罩抽查。 快的新出租持续加强对全国司机、乘客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醒,要求司机和乘客必须佩戴口罩。依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在部分城市核验司机健康码,免费为出租车司机做车辆消杀,携手出租车公司上线乘客乘车前扫健康码登记等。 青桔每日为投放的车辆做全面消毒,对投放前及仓储中的车辆及零件进行集中消毒,对重点区域实施不分品牌、不分颜色的“无差别消毒”。青桔要求运维人员佩戴口罩及手套,定时测量上报体温,定时洗手,进行全身消毒,避免工作中出现人员聚集。 滴滴代驾司机每天上线时需主动上报体温,严格落实佩戴口罩上岗,并及时做好防疫消杀工作,平台也会加强口罩质检等工作。目前,北京的滴滴代驾司机已分批次接种疫苗,还未接种疫苗的司机,需凭7天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能上线接单服务。 滴滴货运司机端已上线“健康打卡”和人工核验功能,司机需要每天主动上报体温等健康状况。平台还要求司机每单结束后对车辆进行消毒。 小桔养车要求旗下所有门店工作人员严格做好防疫措施,坚持佩戴口罩及手套上岗。疫情期间,所有车辆将进行全面消毒,并静置通风换气,以保障用车安全。小桔养车还在昆明配合当地防疫要求,为前来维保店的网约车做好免费防疫消杀工作。 橙心优选已建立了覆盖整个供应链体系的采仓配防疫保障机制以及防疫应急方案,在商品、中心仓、网格仓、提货点等各环节做好疫情防控和应对机制,确保橙心优选的安全运营。橙心优选自2020年11月起已下架所有进口冻品,在线销售的冷冻食品都有厂家出具的核酸检测结果证明,可溯源。 春运期间,滴滴网约车及花小猪将持续加强对订单行程中路线偏移、异常停留等不安全行为进行检测,并在必要时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方式介入,以此来最大程度保障司乘安全。针对春节前后,酒后乘车增多的情况,滴滴建议饮酒乘客乘坐网约车时主动报备,并与清醒亲友同行。 滴滴表示,将持续关注春运期间各地天气动态,针对冰冻、严寒、大雪等恶劣天气制定应急预案。春运期间乘客打车成功率可能未达到预期,滴滴会竭尽全力保障运力,也恳请大家谅解并提前合理安排出行。此外,为方便老年群体的出行,滴滴老人打车小程序1月22日在全国正式上线试运行,同时1月25日起在试点城市开通电话叫车热线。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远程办公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但随着企业不得不开放更多的业务端口,让员工、外包运维、合作伙伴随时随地的进行协同工作,网络边界趋向模糊,企业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部署基于物理边界的安全解决方案,需要重新定义安全边界。 “国内的企业网络在过去的三十年经历了三次变革,几乎每十年就会进化一次,2020年恰好是下一个十年的开始。”在近日举行的安全网络创新产品——信域安全云网的发布会上,绎云科技CEO陈坤鹏表示,中国企业网络部署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自建机房、2000年后托管到数据中心之后,目前正在走向分布式安全网格。与此同时,“安全领域也正经历着以可信身份和可信行为重新定义边界的安全架构升级。”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绎云科技顺应时代趋势,融合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和零信任原则打造了信域安全云网。”他道。 助力企业快速打造企业私有的安全云网 据了解,信域安全云网是一种新型的云化企业业务网络,融合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和零信任安全原则,可以帮客户快速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专有的零信任业务访问网络。 “这个产品给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就是快速帮客户将原来的企业内网云化,提供一个隐身的云化安全业务网络,不管员工是在全球任何位置,企业的业务部署在云上也好,在IDC也好,我们都可以通过在企业物理网上构建的一个安全虚拟网络,把他们的都安全连接起来。”陈坤鹏表示,信域安全云网具备“全面互联、全面隐身、全面身份化、快速交付”四大特点。 近年来,“零信任”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安全范式,已成为应对新型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陈坤鹏解释道,零信任简单来说就是“始终不信任,永远在验证”,但背后的底层逻辑是用两样东西去重新定义安全边界,一个是用户和终端的身份可不可靠,另一个是网络行为可不可靠。“当这两个东西发生任何的变化的时候,用户的权限都会变化,边界也会变化,这是零信任最本质的东西。” 据其介绍,所有终端用户需要先经过强制认证和授权才可接入信域安全云网,并且只能看见已授权的业务系统以及相关业务资源。所有业务流量都是端到端加密的,流量在互联网上只转发不解密,所有明文信息只在通信的两端进行处理。信域安全云网将分布在全球任意位置的业务资源和终端隐藏起来,并遵循零信任安全原则进行认证、授权和业务访问控制。 所有接入网络的业务访问主客体都具备唯一的身份标识,并以身份属性作为安全访问策略和攻击防御策略的基本要素。业务访问行为,其网络流量日志都将打上身份标签后集中存储起来,用于对异常行为进行溯源分析。信域安全云网遵循自适应安全运营模型,可在安全策略持续执行的同时,对安全运营效果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动态优化,实现安全运营的自我进化。 此外,信域安全云网采用的是云服务+本地系统的架构模式,能在保障企业业务隐私安全的前提下,保留云服务的高可用、高性能、弹性扩展、按需服务的特性。企业可以像采购云服务一样,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按需购买。 据悉,目前信域安全云网在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等行业基本都已有落地部署。 安全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近年来,从互联网用户数据泄露到程序员“删库”,频发的网络安全事件让企业、政府等将网络安全防护管控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也推动了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安全牛此前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目前国内网络安全细分领域有数十个,所涵盖的安全企业数量达数百家。若考虑部分区域性厂商,市场上安全企业达数千家。 “安全市场其实在我看来还是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的安全投入比例要比国内要大。因为国外有很多法律的要求,包括各个行业的合规要求。而现在,我认为整个国内的安全水位在国家的指导下也不断在提高,随着安全水位的不断提高,安全市场的需求一定会上来。所以,我认为国内安全市场依然是个蓝海状态。” 陈坤鹏同时表示,另外还需要考虑技术的迭代。“原来我们看到的一些安全产品,可能现在已经变成红海了,但是同样东西在一个新的环境里面,可能又变成了一个蓝海。原来的防火墙产品市场现在基本已经很成熟了,可算是红海市场,但由于信域安全云网不是在传统的物理网络中实现的,所以,如果防火墙应用在我们的信域安全云网中,将会形成蓝海市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联合发布倡议书,倡议企业做好迎峰度冬期间“保安全、保供应、稳价格”工作。
【2020中国企业家十大法律风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险与危机,给企业提供了躬身自省的机会,重新认识意料之外和责任之内的风险,夕惕若厉,以有常应对无常。 1、公共安全危机与企业法律风险应对 新冠疫情是典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危机。为保障公共安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都做出适度的调整。应对这场危机,首先就需要企业对这种“系统性变化”保持敏感、高度重视,进而准确研判。 (1)怠于履行相关责任可能招致的风险 今年2月江苏昆山一家新型材料企业,违反当地复工复产登记报备审查批准制度,擅自复产,疫区返工的员工也未采取隔离观察措施,形成安全隐患。企业负责人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立案侦查,公司被查封。 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高于一切,为了防范极端情况的出现,法律尤其是刑法会成为特定政策执行的推动者。在日常情况下不执行某一政策,可能最多招致行政处罚,但是在有重大公共危机的特定情况下,可能引发刑事风险。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家和所在地区与公共安全相关的政策,确保企业行为符合相关要求。在政策不够明晰的情形下,主动与主管部门保持沟通,积极配合,防止企业因自身原因导致风险的蔓延与危害的扩大。 同时,风险并不只在企业决策者,还应加强员工管理。一方面,对员工做到政策传达到位,个人执行到位。重视企业相关措施的落实,证据留存。另一方面,员工如果出现拒不配合相关措施实施,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企业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防范于未然;员工如果存在编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一旦发现,应当及时制止,消除影响。 (2)异化经营行为可能引发的风险 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任何异化经营行为的效应都可能被放大,从而给企业招致严重的法律风险。 以“哄抬物价”为例。2020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疫情期间“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做出具体监管要求与指示。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相关价格违法检查的专项行动。这些举措都是在公共安全面临严重危险的情况下,国家为了保障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平稳、有序的防疫形势,对破坏防疫的行为依法采取从严、从重的刑事政策。 同月,广东省廉江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发现,本市福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天猫平台将平时销售价格为人民币五十元一盒的一次性医疗口罩,提高销售价格至人民币六百元一盒,是平时的12倍。根据《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公司的经营行为涉嫌非法经营,遂被刑事立案侦查,企业主谭某某一周内即被批准逮捕。平时口罩涨价,市场供需自然会做出调节。特定时期,口罩涨价会导致百姓买不起口罩,严重影响防疫效果,造成公共安全隐患,行为的性质就发生了质的改变。这种改变是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执行来调整的。与此类似的还包括,与疫情相关的虚假广告、诈骗、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等。 特殊时期,企业几乎毫无例外的会遭遇:物资短缺、人力不足、物流障碍等因素引发的生产经营成本急剧上升,以及某些特殊物资产品需求的非正常激增。市场经济思维下,供需关系变化、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的价格上涨,属于市场的自主调节。但是,市场规律建立在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之下,一旦出现国家和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的特殊情况,国家运行进入非常态,市场逻辑会暂时让位于治理效率,公共利益高于一切,制度、政策、法律法规会调整对行为的评价标准。企业在关键时刻一定要有社会责任和担当,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 企业需要敏锐地感知这种变化,一要关注情势的变化,比如《指导意见》里的最后一条就指明:“国家有关部门宣布疫情结束之日起,本意见自动停止实施。”二要关注情势变化下的行为边界,如对合理调价、合理利润和哄抬物价的界限把握。常态时的合法行为,或者说一般行政违法行为,在非常时期可能被定性为犯罪行为,甚至从重惩处。这种公共危机下法律对特定行为的严厉打击,是此次危机给企业上的一堂社会责任课。 同时,企业不仅需要关注线下常态经营行为的边界调整,还需要将这种意识延伸至线上。线上线下只是行为表现载体的差异,行为本质没有区别。企业在网络空间的行为表达也会涉及相应的法律风险。202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针对疫情,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通知。其中,对涉及疫情虚假信息的传播问题做出了高于正常时期的要求。如果企业没有做到对信息的审慎甄别,就肆意传播,可能会潜存触发传播虚假信息、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等刑事风险的可能性。今天的企业,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必然与网络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网络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办公更是一种常态。从某种程度上说,几乎不存在企业与网络绝缘的情形,履行网络安全义务,是所有企业的责任。特殊时期,国家对网络安全义务的强化,企业应当予以配合。例如,中国移动响应国家政策变化,在疫情期间推出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信安全法律风险合规指引(2020版)》,聚焦企业重点风险领域,提示特殊时期企业网络信息安全合规的特别要求,指引企业最大限度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这种合规意识值得借鉴。 在企业合规制度建设中,将危机管理纳入其中,做到有意识、有预案、有制度、有人员,能应对,不打无准备的仗,才能从容面对任何危机。 2、安全生产与企业法律风险应对 突发性公共危机是不可预计的低概率事件,安全生产事故则往往有因可循,危害巨大,严重的可能会演变为社会事件,更值得企业重视。 2020年3月,应急管理部对外宣布,即将修订出台新的《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煤矿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刑法》修正案(十一),将安全生产事故前的严重违法行为纳入刑法规制,通过立法加大安全生产整治力度。安全生产事故犯罪,从“结果导向”向“行为导向”转变。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结果,但是在生产经营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产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或风险,同样会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由此,企业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安全生产的资质合规、硬件合规 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标准的要求,做到包括建筑、设施设备等各类硬件设施、生产条件的合规、达标。如果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所必须投入的资金不到位、被挪用,致使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即使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也会被视为事故前严重违法行为,触发企业及负责人的刑事法律风险。 同时,企业应当依法通过第三方检测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核查验收,取得相应资质,合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的草案中,立法就拟将在刑法第134条中增加,“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具有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发生的现实危险的”情形,其中,就重点提到,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未经依法批准或许可,擅自实施的情况会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 2020年3月,作为疫情指定隔离地点,福建泉州佳欣快捷酒店发生坍塌事故。导致29人遇难,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794万元,社会影响恶劣。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最后认定,酒店实际控制人杨金锵,无视国家有关城乡规划、建设、安全生产以及行政许可等法律法规规定,违法违规建设施工,弄虚作假骗取行政许可。企业主在没有合法资质许可的情况下违规作业,擅自改建引发悲剧,事故后第一时间即被警方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控制。 (2)日常安全管理到位、有序合规 企业必须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人的行为与物的状态在实际运行中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只有落实各级各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日常的巡查检查,才能最大限度防范风险。 2019年3月,江苏响水化工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9.86亿元。直接原因是天嘉宜公司旧固废库内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引发爆炸。事故反映出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行中的多重漏洞:固废仓库工程未批先建,导致危险化学品储存硬件条件不符合相关规定,直接后果就是违法贮存、违法处置硝化废料。安全环保管理混乱,日常检查弄虚作假。相关环评、安评等中介服务机构配合弄虚作假,违法出具虚假失实评价报告。公司法定代表人、企业实际控制人倪成良, 总经理张勤岳以涉嫌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污染环境罪、提供虚假文件罪,被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最终,包括中介机构人员在内的共计44人被定罪处罚,教训深刻。 (3)事故应急应对有预案、有措施 企业在做好事故防范措施的同时,还应考虑到事故一旦发生,应如何应对处置,具备将损害损失降至最低的能力。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规定,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对新上岗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全员进行安全继续教育培训,达到员工“一懂三会”(即懂基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会报警、会处置、会逃生)。同时,还需要不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安全事故处置应对演练,让员工具备基本的安全处置技能。 如果说过去法律对企业的上述要求是一种推动和倡导,修订后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第六项则明确指出,企业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处置方案或者未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的,则会被“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行政罚款”。 海恩法则表明,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风险,就是从这些点滴漏洞、忽视中积聚而成。立法从事后追责向事前问责、行政责任向刑事责任的转变,提示企业及企业家,安全生产无小事,风险防范要重视。 注:本文摘自于北京和昶律师事务所与《财富》(中文版)共同发布的“2020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 相关链接: 风险的识别、预警和控制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下的平台责任和风险 数据保护助力行业和社会发展 【序言】好的公司是通过制度制约人性之恶 而不是以恶制恶 信息时代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合规是社会和企业的系统工程 个人信息保护应确立产权观念 公司章程:权益平衡、避免内斗 股权配置——维护公司的“人合性” 发展民营经济就是壮大中国经济的基石 新《证券法》背景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责任与风险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创新与风险 高利放贷及其衍生的法律风险 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培育诚信合规文化
1月4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的2020年销量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60万辆,五菱品牌全年销量超过117万辆。新能源方面,五菱汽车全年销售小型新能源车型174005辆,同比增长190%。其中五菱宏光MINIEV全年累计销售127651辆,连续3个月蝉联新能源销冠。松原股份曾在互动平台表示,五菱宏光MINIEV的安全带总成主要应用公司产品。 近日,记者前往松原股份,与公司总经理胡凯纳就公司的技术研发与业务发展进行了交流。他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和生产经验。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新产品、新客户,抢占国内存量市场份额,加大自主品牌的外资替代,争创世界一流汽车被动安全系统品牌。包括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也提前布局,并积极协同新能源汽车厂被动安全系统开发。” (图为松原股份总经理胡凯纳图片来源:公司提供) 研发技术领先 生产经验丰富 松原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一级供应商,专业从事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产品及特殊座椅安全装置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 据胡凯纳介绍,汽车安全带的主要功能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限制佩戴者身体的运动,降低佩戴者受到的伤害,所以汽车安全带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了整车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对乘员的约束保护性。汽车安全带产品主要体现于锁止性能、强度性能、动态保护性能等,同时还需要适应各种复杂条件的工作环境。这就需要汽车安全带总成制造企业具备较高的关键零部件结构设计、工艺制造及质量保证能力。 因此,汽车安全带行业是集材料研发能力、结构设计能力、试验验证能力、工艺的改良创新和品质的检测评定等综合能力为一体的行业,需要有多年积累和实践的专业人员进行研究、设计、仿真分析、验证才能开发成功,所以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壁垒。 松原股份多年来一直保持与国内外主流整车厂开展技术和业务合作,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汽车安全带总成研发和生产经验。 胡凯纳坦言:“由于整车制造厂商对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着严格的体系和产品认证,其更换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且周期长,尤其是被动安全系统供应商,因此公司与客户形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对稳定,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整车厂客户高标准的要求也带动公司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内部管理等方面不断提高,保持了公司对客户的先发优势。” 胡凯纳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的主要产品包括主被动结合预碰撞电机安全带(MSB)、高性能预张紧限力式安全带、迷你式带防错功能锁扣、翻转自锁式锁止锁舌、电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等项目。” 此外,松原股份在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对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公司实验室已通过了CNAS国家实验室认可,具备相关测试资质及能力,能够为整车厂在新车型开发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产品模块拓展 客户结构升级 松原股份目前以自主品牌整车厂客户为主。胡凯纳认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购买力水平提升,我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仍有很大增长空间。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度加强、对客户服务品质的提升,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拓展相关领域的零部件配套。2020年公司已进入了大众、福特等合资品牌供应商体系。” 2020年9月24日,松原股份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胡凯纳表示:“上市后,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大幅度优化和升级公司业务结构,提升公司汽车安全系统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满足已有合作整车厂的产能扩张需求,并能够符合进一步开拓合资品牌整车厂的配套需求,有效提高公司核心业务竞争力,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据介绍,今年来松原股份不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安全带总成方面继续围绕汽车整车安全性和轻量化的发展主题,实现与整车厂同步研发,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尤其在新产品模块气囊与方向盘方面,公司通过与部分汽车整车厂的前期项目开发,已实现批量生产。 胡凯纳表示:“未来公司将通过以汽车安全气囊、方向盘和安全带为核心的安全系统整体配套,来进一步巩固、扩大和提升公司在汽车被动安全系统行业的知名度及行业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松原股份近年来也积极协同整车厂进行新能源汽车的被动安全系统开发,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除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EV外,目前公司还成功为长城欧拉、吉利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天际汽车等新能源车型批量供货,同时,公司已进入理想汽车、比亚迪汽车等主流新能源主机厂的供应商体系,为松原股份进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配套份额及新客户的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胡凯纳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