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1日讯(记者马先震孙辰炜)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于近日公示的《湖南省药品流通飞行检查及处理情况通报》显示,本次检查共有6家药品经营企业存在严重违反药品GSP的行为,其中,湖南尔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尔康制药”,300267.SZ)子公司名列其中。 上述检查结果显示,根据湖南省2020年药品流通监管工作安排,省局组织对长沙市凯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30家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飞行检查,检查中发现有24家药品经营企业基本符合药品GSP的要求,但存在药品GSP的一般缺陷项,已责令限期整改,并列为2021年重点监管对象。有6家药品经营企业存在严重违反药品GSP的行为。 本次检查发现,长沙市凯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检查现场提供的《营业执照》与《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地址不一致;无法提供平台2020年开展药品销售的3家药店资质档案;质量管理文件管理不规范;现场无法提供各类记录、档案、质量管理制度等文件。 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注销长沙市凯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长沙市凯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8月8日,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为湖南尔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尔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为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20.63亿元,于2011年9月27日在深交所挂牌,截至2020年9月30日,帅放文为第一大股东,持股8.55亿股,持股比例41.44%。 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长沙市凯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为尔康制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5日就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报告进行分组审议。与会人员表示,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等新兴领域的监督,依法严厉查处利用新技术手段实施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要针对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的现状,抓紧完善法律的配套制度,提高法律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依法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氛围。(新华社)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4日讯 (记者何潇马先震)今日,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0年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情况通报(第二期)显示,2020年7月至11月,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贵州省药品生产企业及医疗机构制剂室开展监督检查,现将检查情况公布。 其中,检查结果第11项显示,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益佰制药”,600594.SH)存在违反GMP行为,遭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约谈。检查类型为飞行检查,检查时间为10月13日。 检查结果第13项显示,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贵州三力”,603439.SH)存在违反GMP行为,遭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约谈。检查类型为飞行检查,检查时间为10月21日。 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新型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创建于1995年6月12日,经过历年不断地发展壮大,在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公司于2000年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2004年3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证券代码600594),成为贵州省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贵州民营企业100强。2020年04月28日,公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股票简称:贵州三力,股票代码:603439)。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记者马先震孙辰炜)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于近日公示的《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检查结果公示》(2020年第四十四期)显示,经2020年11月11日现场检查,国药集团辽宁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企业库房未配备除湿设备。 本次检查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批发企业经营质量管理状况、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检查等作了非全项检查、专项检查。 对上述情况,执法部门已责令企业限期改正。目前,公司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国药集团辽宁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4日,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65%。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大股东为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01099.HK),持股比例60%。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记者 何潇 马先震) 12月4日,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安徽省中药饮片(含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省本级日常监督检查信息通告(10月-11月)显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三九”,000999.SZ)、精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华制药”,002349.SZ)旗下企业因在检查中均存在缺陷项目,遭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诫,并责令限期整改。 检查结果显示,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厂外车间)在“双随机一公开”飞行检查中基本符合GMP要求,但存在主要缺陷1项、一般缺陷3项,遭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诫,并责令限期整改。检查时间为10月22日至10月23日,检查人员为王璞,程世云,赵轩。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为张箭,质量负责人为秦海军,生产负责人为刘娟娟。 此外,保和堂(亳州)制药有限公司在“双随机一公开”飞行检查中基本符合GMP要求,但存在主要缺陷1项、一般缺陷3项,遭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告诫,并责令限期整改。检查时间为10月26日至10月27日,检查人员为张亚中,戴芙蓉,庄琦,樊亚军。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为杨小军,质量负责人为彭瑞潭,生产负责人为孟伟。 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安徽华润金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18日,注册资本1.66亿元。该公司大股东为华润三九,持股比例为99.46%。 华润三九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2000年3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0999,2008年正式进入华润集团。公司产品覆盖领域广,产品线丰富。自我诊疗业务覆盖了感冒、皮肤、胃肠、止咳、骨科、儿科等近10个品类,处方药业务品种覆盖了肿瘤、心脑血管、消化系统、骨科、儿科等治疗领域。 保和堂(亳州)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19日,注册资本2.36亿元。该公司大股东为精华制药,持股比例为51%。 精华制药由原南通中诚制药有限公司(南通中药厂)变更、重组南通制药总厂(南通制药厂、南通制药二厂)优质资源,并吸收民营资本南通综艺投资有限公司以及自然人投资设立。2010年2月,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证券代号:002349。公司已有六十多年的制药历史,开业以来一直是中国政府主导型的制药企业。如今,作为一家综合性的现代化GMP制药有限公司,正成为国家在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和西药与中成药制剂生产销售和研发方面的主力企业,并涉足生物医药领域。 GMP全称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S,中文含义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良好作业规范”、“优良制造标准”。GMP是一套适用于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强制性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施设备、生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形成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帮助企业改善企业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
于娜2020年5月下旬,安翰科技自主研发的NaviCam™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以De Novo创新医疗器械分类方式获批注册。值得关注的是:安翰科技自主研发的NaviCam™“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磁控胶囊内窥镜产品,也是中国胶囊内镜类医疗器械获批FDA的第一款产品。而之前,安翰科技自主研发的NaviCam“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已获得中国、欧洲相关认证,这次凭借美国FDA认可的创新医疗器械“独占鳌头”,获得美国FDA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意味着该技术对美国消化道检查医学技术进步意义重大。磁控胶囊胃镜获国际高度认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英语: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DA)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直辖的联邦政府机构,在美国乃至全球都有极其巨大的影响,其信誉和专业水准深得诸多专家和各国的认同,其严格的检测和评估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性提供了良好的保障。De Novo分类方式适用于美国市场没有先例的的首次创新产品。2019年FDA仅批准了22个De Novo产品,很少有非美国本土研发产品获得De Novo批准。而安翰科技自主研发的的NaviCamm™“磁控胶囊胃镜系统”能够顺利通过De Novo注册,其安全性、有效性、技术先进性和安翰的强大的研发实力不言而喻。NaviCam™磁控胶囊胃镜系统首次实现了胃部的全实时可视化,为传统内窥镜检查提供了一个无创的、对患者友好的替代方案。专有系统集成了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和创新软件。美国著名的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Geffen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Raman Muthusamy医学博士评价:"NaviCam™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为消化科医生提供了一种方便的、非侵入性的替代内窥镜检查的方法以获得胃内部的图像,提供有助于诊断患者症状的信息,磁力控制可以改善整个胃部的图像获取方式,并为那些对接受传统内镜检查犹豫不决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NaviCam™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工具来分类因上消化道原因的急诊患者,因为它可以快速可视化胃部从而达到更准确的急诊分流,"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急诊医学主任Andrew Meltzer博士说。"此外,对于可能患有COVID-19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使用NaviCam™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可以使治疗医生在进行内镜检查的同时,减少其与患者的物理接触,这可能会使临床医生的感染风险降低。"填补美国FDA空白 实现胶囊内镜领域应用的新突破胶囊内镜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这种神奇的小胶囊,最初用来解决消化内镜检查盲区(小肠)的检查难题。由于胶囊内镜检查无需插管,非常舒适,而且充满高科技感,所以很受欢迎。2001年,Given Imaging胶囊内镜通过FDA注册。之后,相关公司先后获得了小肠、食管及结直肠胶囊内镜的FDA注册。但是,上述胶囊内镜主要依靠自身重力和胃肠蠕动被动行进,随机拍摄消化道黏膜图像,无法对胃腔进行全面、有效、精确可控的拍摄和诊断,距离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的全面覆盖,还差最后也是最难的一步——胃。众所周知,胃部是一个空腔,因而要想实现对胃部的全面检查,达到传统电子胃镜的检查准确性,就必须要求胶囊内镜自始至终能够按照医生指示,精准而全面的游走于胃内各个角落,仔细拍摄沿途“风光”,反复观察疑似病灶并获取充足的医学影像,为后期诊断提供充分依据。应该说,胶囊胃镜是人们最期望实现的梦想之一。减轻插管胃镜的痛苦,是医生、患者的共同期望。然而,这一步跨越异常艰巨。原因是:可精准控制的胶囊胃镜,其研发难度很高。期间,各大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均纷纷投入大量研发力量,但手持磁铁控制、核磁共振控制等技术方案均最终均没有实现商业化。2013年,安翰科技自主研发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组成产品巡航胶囊内窥镜控制系统、定位胶囊内窥镜系统在分别获得原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为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正式面世,并于2014年8月15日取得欧盟CE认证。2020年5月,安翰 “磁控胶囊胃镜系统”通过FDA De-Novo及510K医疗器械注册,填补了胶囊内镜应用于全消化道检查最重要的空白——胃部检查。至此,胶囊内镜全面覆盖人体消化道检查,人类消化道舒适化内镜检查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全面认识 获批FDA的磁控胶囊胃镜什么样?获批美国FDA注册的安翰科技“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到底有哪些神奇之处? 与之前的胶囊内镜相比有何不同?“精准控制”技术是如何实现的?01 引领内镜领域前沿技术其先进性体现在哪里?➢主动型精准磁控技术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在行业内率先突破“主动型精准磁控技术”,通过一个C型机械臂的永磁体,利用复杂而精确的电磁场来控制胶囊运动,实现了胶囊在胃内的“可操控、可定点检查、可反复观察”这一质的飞跃;➢毫米级精准控制胶囊在胃内可实现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和水平、垂直旋转的五自由度及毫米级小步长平移,小角度自如转动,令各种微小可疑病灶纤毫毕现;➢全方位网格式扫描胶囊能够严格按照胃底、贲门、胃体、胃角、胃窦、幽门这一先后顺序对胃部进行依次有序的系统图像采集,从而保证胃内各部位检查的完整性,达到胃部全面系统检查的目的及对可疑病灶的重点检查。02 开启舒适化胃镜检查新篇章喝一口水,吞服一颗胶囊,在检查床上躺15——30分钟左右,即可轻松完成一次舒适、安心、准确的胃镜检查。检查结束后,胶囊将随肠道蠕动自然排出体外,一次性使用不回收——这就是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带来的全新胃部检查体验。不用插管,即可轻松做胃镜。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消除了传统电子胃镜带来的不适与恐惧,让胃镜检查成为了每个人的日常体检项目和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胃部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03 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可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自2013年进入临床应用以来,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这些临床研究数据均表明: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对胃部疾病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电子胃镜高度一致;适用于广泛人群,具有极佳的耐受性与安全性。也正是基于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一系列循证研究、大量真实世界数据及临床研究论文,以及国际学术界对这一技术的高度认可,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毫无悬念地顺利通过FDA的严苛评估,获得美国市场准入许可。04 造福全球 守卫人类胃健康作为消化道疾病筛查的利器,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目前已经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百家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同时远销英国、法国、丹麦、瑞典、匈牙利、阿联酋、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可以预见,获得FDA认证后,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这一先进技术,将凭借其舒适性及精准性,服务于耐受性低人群的胃镜普查、高危人群的胃癌筛查、胃病患者的定期复查,及一切追求健康人士的日常体检,成为国际化消化道健康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疾病不分国界,科技创新造福人类。在胃癌高发的今天,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这一舒适又精准的检查手段,正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的胃部疾病检查手段,必将在更广大的全球范围内,为守卫人类胃部健康贡献力量。
据河北“网信三河”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14日和15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晓东带领省人大常委会“6+2”联动监督第二执法检查组成员到三河市就联动监督各领域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廊坊市委副书记柴宝良等陪同检查。据了解,这是柴宝良首次以廊坊市委副书记身份公开亮相。 据中国经济网地方党政领导人物库资料显示,柴宝良此前担任河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