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运公告,实际控制人招商局及其一致行动人自2020年5月14日至2020年6月22日期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74,581,000股,其中,A股股份5,320,000股,H股股份69,261,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01%。本次权益变动后,招商局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57.34%股份。
在吉电股份董事长才延福看来,大火电、高排放已成过去式,新能源才是能源行业的明天。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2012年起,吉电股份开启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征程。 8年时间,吉电股份从吉林出发,南下广东,西去新疆,将新能源的触角伸向全国,新能源营收占比已超五成。正是这种超前的布局,让吉电股份在火电疲弱的大周期下,依然保持傲人的业绩增速。 成绩喜人,但转型路漫漫,吉电股份深知逆水行舟的道理。综合智慧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储能……吉电股份紧抓通往新能源的每一种可能。 火电企业的新能源转型路 8年前,吉电股份还是一家以火电为主营业务的能源生产企业,但公司嗅觉敏锐,开启了转型之路。才延福表示:“吉电股份谋求转型发展之路从2012年就开始了。虽然公司的主要资产在吉林,但转型无界限,我们当时就确定了‘走出去’的思路,在全国范围内谋求发展。” 8年来,吉电股份走向全国,由一家传统的火电企业逐步转型成为新兴的新能源企业。才延福介绍,截至2019年末,吉电股份的新能源装机已达340.1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51%,成公司经营和利润的支柱板块,并逐年稳步增长,公司的发电业务结构和清洁能源占比持续优化。 吉电股份产业布局遍布全国23个省份。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目前已形成东北、西北、华东、华北、江西5个区域新能源基地,带动周边区域新能源项目的持续发展;布局建设长春、合肥、九江3个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有效促进新能源板块生产运营高效运作。 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力,令吉电股份受益匪浅。才延福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63亿元,同比大增58.4%。“二季度经营绩效依然保持如此增长势头,增长主要来自新能源板块。” 良好的业绩,更加坚定了吉电股份转型的决心。近期,吉电股份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安徽、陕西、青海、广西等地总计87.8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 探索每一种转型的可能 从综合智慧能源到生物质能,从氢能到储能,才延福正带领吉电股份探索新能源的每一种可能性。 “瞄准能源技术前沿,包括综合智慧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储能的开发应用,我们都要布局。”才延福表示。 在氢能领域,才延福重点关注氢能源的储运问题。“从生产上看,氢气生产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我们的火电厂内就有制氢的设备;从应用上看,氢能源汽车的应用也比较成熟,尤其是在公共交通领域,氢能的应用比较广泛。制约氢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储存运输。” 才延福表示:“现有的氢气运输手段,不是低温液化运输,就是建设输氢管道。两者成本都很高,制约了氢能的应用普及。我们正与专业院校接洽,开展液态有机储氢的研究,将氢气溶解在特制的液体中进行运输,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运输。” 对氢能的研究是吉电股份“新能源生态”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氢能储运的研究,风电、光伏生产的电能可以直接转化为氢能,提高交通工具中氢能的使用,促进整个能源的变革。”才延福说。 除了氢能,吉林省丰富的生物质能也是才延福关注的重点。他介绍,吉林省每年可利用的农林废弃物约4000万吨,潜力巨大。“我们正在研究建设生物质供热项目,充分利用吉林省的生物质能源。” 在此基础上,才延福还在思考,将大能源站的模式转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分布式能源供应体系。“例如,生物质供热要根据需求有针对性地建设小规模能源站;再如,可以利用地热能实现分布式供热,相较传统的化石供热,对环境保护更为有利。” “这也是一种思路的转变。以前,我们只负责发电上网,不直接面对用户。如果转成分布式能源供应,我们可以成为直接面对用户的服务商,这是对能源企业的一种新定位。”才延福表示,“未来,我们的定位就是‘三商’——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做好平衡 虽然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优异的创新成绩,但火电项目仍是吉电股份需要面对的问题。才延福介绍:“我们有4个火电厂今年一季度同比大幅减亏,这种趋势从去年就开始了,与我们采取的改革措施密不可分。” 一方面,公司通过深化改革继续减员增效,将火电富余人员分流至新能源项目,减少人工负担;另一方面,结合东北区域煤炭市场形势,加强错峰储煤,大大降低原料成本,多措并举,使得火电板块的亏损大幅减少。“未来,我们的目标是火电板块实现盈利。”才延福说。 才延福表示,在当前情况下,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继续发展增量新能源,贡献主要的利润;二是将亏损的火电业务进行大幅精简,压缩成本,实现盈利回归。“其实,火电项目的现金流还是比较好的,为新能源转型奠定了基础。” 从火电到风电、光伏发电,再到综合智慧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储能,吉电股份在新能源道路上的探索永无止境。这家从白山黑水走出来的传统火电企业,正以全新姿态拥抱新能源的明天。
通裕重工22日午间披露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公司实控人司兴奎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拟联合其他股东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公司总股本比例5%的股份,并涉及表决权委托相关安排,本次交易事项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同时,公司正在筹划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天眼查信息显示,珠海港控股集团系珠海市国资委旗下企业。公司股票自2020年6月22日上午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安达维尔22日午间公告显示,根据持股5%以上股东常都喜出具的《关于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情况的告知函》,自2020年6月15日至2020年6月19日,常都喜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共计减持股份254.12万股,减持比例已达到1%。 公司曾于2020年2月13日披露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持有公司2556.78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0.05%)的股东常都喜计划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即2020年3月6日起至2020年9月5日止),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53.39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2.57%)。
通裕重工实控人拟联合其他股东转让5%股份 涉及控制权变更 通裕重工22日午间披露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公司实控人司兴奎正在筹划股份转让事宜,拟联合其他股东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公司总股本比例5%的股份,并涉及表决权委托相关安排,本次交易事项涉及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同时,公司正在筹划向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天眼查信息显示,珠海港控股集团系珠海市国资委旗下企业。公司股票自2020年6月22日上午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孚日股份控股股东转让股权予华荣实业 实控人将变更为高密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 孚日股份22日午间披露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公司控股股东孚日控股将其持有的1.7亿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8.72%)转让给华荣实业,转让价为7.5元/股,合计12.75亿元。转让完成后,孚日控股持股4.96%,华荣实业持股18.72%,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华荣实业,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高密市国有资产运营中心。 安达维尔持股5%以上股东上周减持股份占总比达1% 安达维尔22日午间公告显示,根据持股5%以上股东常都喜出具的《关于减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情况的告知函》,自2020年6月15日至2020年6月19日,常都喜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共计减持股份254.12万股,减持比例已达到1%。 公司曾于2020年2月13日披露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股份减持计划的预披露公告》,持有公司2556.78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10.05%)的股东常都喜计划自减持计划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即2020年3月6日起至2020年9月5日止),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653.39万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比例的2.57%)。
能源行业的明天是什么?在吉电股份董事长才延福的心中,传统的大火电、高排放早已成为过去式,新能源才是能源行业的明天。在这种思想引领下,从2012年开始,吉电股份开启了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征程。 8年过去,吉电股份从吉林出发,南下广东,西去新疆,将新能源的触角伸向全国,新能源营收占比已超过五成。正是这种超前的布局,让吉电股份在火电疲弱的大周期下,依然保持着傲人的业绩。 虽然成绩喜人,但转型路漫漫,才延福带领下的吉电股份深知逆水行舟的道理。综合智慧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储能……吉电股份紧紧抓住通往新能源的每一种可能。这种由内而发的创新精神,让吉电股份在“清洁能源供应商”的转型之路上行稳致远。 火电企业的新能源转型路 时光回到8年前,彼时的吉电股份还是一个以火电为主营业务的能源生产企业。新能源的发展虽方兴未艾,但从那时起,吉电股份就敏锐地嗅到了机遇,开启了转型之路。才延福表示:“吉电股份谋求转型发展之路从2012年就开始了。虽然公司的主要资产在吉林,但转型没有界限,我们当时就确定了‘走出去’的思路,在全国范围内谋求发展。” 8年来,吉电股份走出吉林、走出东北、走向全国,由一个传统的火电企业逐步转型成为新兴的新能源企业。才延福介绍,到2019年末,吉电股份的新能源装机已经达到340.15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51%,成为公司经营和利润的支柱板块,并逐年稳步增长,公司的发电业务结构和清洁能源占比持续优化。 才延福表示,在新能源领域,吉电股份目前已经形成了东北、西北、华东、华北、江西五个区域新能源基地,带动周边区域新能源项目持续发展;布局建设了长春、合肥、九江三个新能源区域生产运营中心,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板块生产运营高效运作。公司产业布局已遍布全国23个省份,发展触角已延伸至除港澳台外的国内其他省市自治区。 新能源的持续发力让吉电股份受益匪浅。才延福表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了2.63亿元,同比大增58.4%。“现在看,二季度经营绩效依然保持这种增长势头,绩效增长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板块。”在火电普遍疲弱的现状下,吉电股份的业绩犹如一股清流。 良好的业绩更加坚定了吉电股份转型的决心。近期,吉电股份再公告,拟募资不超过30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安徽、陕西、青海、广西等地总计87.8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才延福表示:“募投项目投产后发电业务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公司效益水平进一步提升。” 探索每一种转型的可能 8年来,吉电股份在风电、光伏领域做得有声有色,但这并不意味着吉电股份的创新之路停下了脚步。从综合智慧能源到生物质能,从氢能到储能,才延福正带领着吉电股份探索新能源的每一种可能。 “我们要把握能源革命趋势,瞄准能源技术前沿,包括综合智慧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储能的开发应用,我们都要布局。”才延福表示。 在氢能领域,才延福重点关注的是氢能源的储运问题。“从生产上看,氢气生产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我们的火电厂里就有制氢设备;从应用上看,氢能源汽车的应用也比较成熟,尤其是在公共交通领域,氢能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制约氢能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实是储存运输。” 才延福表示:“现有的氢气运输手段要么是低温液化运输,要么就是建设输氢管道,但这两者成本都很高,直接制约了氢能的应用普及。因此,氢能的储运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现在正在跟专业院校接洽,开展液态有机储氢的研究。就是将氢气溶解在特制的液体中进行运输,从而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运输。” 对氢能的研究是吉电股份“新能源生态”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氢能储运的研究,风电、光伏生产的电能可以直接转化为氢能,提高交通工具中氢能的使用,大大促进整个能源的变革。” 除了氢能,吉林省丰富的生物质能也是才延福关注的重点。他介绍,吉林省每年可利用的农林废弃物约4000万吨,有着巨大的利用潜力。“我们正在研究建设生物质供热项目,充分利用吉林省的生物质能源。” 以此为基础,才延福还在思考,将过去那种大能源站的模式,转换成清洁能源为主的分布式能源供应体系。“例如前面提到的生物质供热,要根据需求有针对性的建设小规模能源站,面对市场变化十分灵活。又比如说可以利用地热能,实现分布式供热,相较于传统的化石供热对环境保护更为有利。” “这同时也是一种思路的转变,以前我们只负责发电上网,不直接面对用户。如果转成分布式能源供应,我们就成为直接面对用户的服务商,这是对能源企业的一种新的定位”,才延福表示:“未来我们的定位就是‘三商’——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充分体现绿色低碳的概念,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做好平衡 虽然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成绩卓然,但传统的火电项目依然是吉电股份需要面对的问题。才延福介绍,吉电股份始终没有忘记传统火电的扭亏,“我们有4个火电厂今年一季度同比大幅度减亏,这种趋势从去年就开始了,与我们采取的改革措施密不可分。” 才延福表示,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继续减员增效,利用新能源的发展将火电富余人员分流到新能源项目,减少人工负担。另一方面,结合东北区域煤炭市场形势,加强错峰储煤,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多种措施使火电板块的亏损大幅减少。“我们未来的目标是火电板块要实现盈利。” 才延福说,在当前情况下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发展增量新能源,贡献主要的利润;另一方面将亏损的火电业务进行大幅度精简压缩成本,实现盈利回归。“其实火电现金流还是比较好的,为我们新能源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吉电股份造成一定影响。才延福介绍,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必然带来用电需求的下降,限制人员流动以及复工复产的限制等疫情防控措施对正常的市场营销、项目开发、工程建设带来一定影响。 但目前疫情的影响已经完全可控,吉电股份所有新能源在建项目自2月末起相继开工建设,复工率、开工率均达100%,为按时投产发电、取得电价指标赢得了宝贵时间。一季度的业绩也彰显了吉电股份克服疫情的努力与决心。 从火电到风电、光伏,吉电股份已经创造出能源转型的辉煌。而从风、光再到综合智慧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储能,吉电股份在新能源道路上的探索永无止境。这个从白山黑水中走出的传统火电企业,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拥抱新能源的明天,探索不息的精神必将成就其“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的梦想。
一季度业绩下滑叠加部分债务再次延期,美国保健品品牌GNC现金流受到冲击,而这也将影响A股上市公司哈药股份(600664)的账面数据。 哈药股份6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对GNC优先股投资的投资成本总计20.63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账面价值为8.98亿元,及因公允价值变动累计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损失11.65亿元,上述公允价值变动已在定期报告中体现;累计应收股利1.71亿元。上述应收股利可能存在部分或全部无法收回的风险。 资料显示,GNC中文名称为“美国健安喜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35年,于2011年4月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际知名的保健品、营养品等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提供1500余种健康产品。2018年2月,哈药股份发布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提示性公告,拟投资GNC发行的可转换优先股。本次交易由公司控股股东哈药集团发起。 根据投资设计方案,哈药股份将认购GNC发行的可转换优先股,认购金额为3亿美元,转股价格为5.35元/股。根据此转股条款,转股完成后,哈药股份预计持有GNC公司40.1%的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同时,优先股股息为6.5%。 彼时,根据哈药股份披露,GNC在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分别亏损2.86亿元、1.49亿元,且同期净资产均为负值。不过,哈药股份表示,此次投资GNC将有助于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其品牌的引入将有助于提升公司自身品牌形象。此外,由于优先股股息稳定,公司一方面能参与GNC的经营,同时也能获取固定收益。 投资GNC优先股未能给哈药股份带来预期中的回报。哈药股份于6月21日晚间披露的最新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2月13日,公司分三次累计向GNC支付2.995亿美元,用于认购其发行的299950股可转换优先股。哈药股份近期已关注到GNC出现了业绩下滑及债务延期等相关情况。 根据GNC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经营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截至今年5月6日,约40%(即1300家)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所属GNC门店因政府的要求等原因而暂时关闭,且一部分门店可能在未来永久性关闭。 财务数据显示,GNC今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73亿美元,同比下降16.3%;毛利润为1.37亿美元,同比下降32.7%。且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当中,不排除GNC未来仍存在经营业绩继续下滑的可能性。 此外,GNC出现部分债务再次延期。今年6月15日,GNC发布债务延期公告,GNC表示宣布GNC与相关贷款方达成协议,推迟其贷款协议中的未偿还部分贷款加速到期日期至2020年6月30日。如前述贷款到期,GNC可能面临无法再次延期的风险,且GNC亦可能面临偿还前述贷款的压力。尽管如此,GNC表示其将继续寻求解决其债务的所有可能途径,包括申请重整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