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购自家股票再卖出,倒倒手赚了约2265万元,方正证券的这波神操作引发了市场关注。 成功出售已回购股份 23日晚间,方正证券公告称,截至当日,方正证券已回购的1115万股股份已全部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完毕,出售股份总数占公司总股本的0.14%,成交最高价为7.37元/股,成交最低价为7.17元/股,成交均价为7.22元/股,出售所得资金总额为8045万元。 至此,方正证券在近期券商股大涨时相对滞涨的原因也清晰起来。 根据方正证券此前公告,今年6月1日,方正证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出售已回购股份。结合6月份以来方正证券的股价走势图来看,其卖出行为主要集中在6月22日。
今年以来,中信集团高层人事变动频繁,继新董事长朱鹤新、监事长任生俊之后,记者获悉,6月23日,中信集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奚国华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炯不再担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 目前,中信集团官网显示,奚国华出现在“集团党委”一栏中;“集团领导”中“管理人员”一栏,总经理依然为王炯。 奚国华现任一汽集团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1963年12月生,浙江东阳人,1985年7月参加工作,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奚国华历任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党委书记、北车股份执行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党委书记、中车股份执行董事、总裁、党委常委;中车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车股份副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 王炯出生于1960年3月,今年已到退休年龄。除担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王炯目前还担任中信股份副董事长、总经理。他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历任中信上海公司副总经理,中信上海(集团)总经理、董事长,中信华东(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协理,中信集团常务董事、副总经理。 近半年来,中信集团高层人事发生多次调整。今年3月,央行原副行长朱鹤新接捧常振明,出任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3月30日,经中信股份董事会审议,朱鹤新出任中信股份执行董事、董事长。 朱鹤新1968年3月出生。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专业,工学学士。历任交通银行副行长,中国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四川省副省长,人民银行副行长。 今年5月29日,国务院任命任生俊担任中信集团监事长;6月17日,经中信有限监事会选举及股东决定,任生俊任职中信有限公司监事、监事长。 任生俊今年56岁,1964年3月出生。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高级会计师。历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行务委员、计划财务部总经理、上海分行行长、深圳分行行长,太平保险集团、太平保险集团(香港)和太平保险控股执行董事、副总经理。 中信集团主要分为两大业务板块,金融板块包括,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保险、中信国际金融控股、中信银行(国际)、中信资产管理等。实业投资板块包括,中信资源、中信矿业国际、中信金属、中信泰富能源投资、中信泰富特钢、中信戴卡、中信重工、中信建设、中信工程、中信泰富地产、中信城开、中信和业等。 目前,中信股份拥有中信集团绝大部分业务和资产。2019年中信股份金融板块全年盈利428亿港元,同比增长3%。中信银行仍是最大的盈利贡献来源。去年,中信银行净利润同比上升8%至480亿元,其中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均为双位数增长。 非金融板块中,去年,中信集团制造业利润增长26%至76亿港元;房地产板块获得净利润43亿港元,除内地和香港投资物业的稳定租金收益外,多个开发项目也为盈利做出贡献,但净利润较2018年减少10亿港元,主要原因是对账面成本进行了26亿港元的减记。
今日,两市主要指数上涨,沪指早间下探回升后维持窄幅震荡,收涨0.18%报2970.62点,深成指涨0.78%报11794.01点,创业板指延续近期强势涨1.67%报2382.05点,为连续上涨八个交易日。两市成交额逾7500亿,2394股下跌,1317股上涨,其中69股涨停,19股跌停。板块方面,白酒板块领涨两市,板块内的金种子酒、伊力特涨停,水井坊涨逾9%,金徽酒、酒鬼酒、舍得酒业、迎驾贡酒等个股跟涨,贵州茅台今日大涨2.47%再创新高,3月19日以来股价累涨46%。云游戏板块涨幅居前,板块内的游族网络涨停,金科文化大涨9.86%,惠程科技、世纪华通、光一科技、三七互娱、巨人网络等个股纷纷上涨。手机游戏板块掀起涨停潮,板块内的富春股份、迅游科技、大唐电信等6股录得涨停,昆仑万维、掌趣科技、完美世界等股均大幅上涨。啤酒板块异动拉升,板块内的乐惠国际大涨6.66%,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均上涨。医疗器械服务板块整体大涨,板块内的心脉医疗上涨12.71%,康德莱录得涨停,盈康生命、美迪西涨逾9%,基蛋生物、艾德生物、博济医药等个股均涨逾6%。跌幅居前的主要是农业相关板块以及地摊经济板块。其中,转基因板块领跌,板块内的荃银高科大跌9.7%,大北农、隆平高科、丰乐种业、芭田股份等均遭下挫。地摊经济板块跌幅居前,合肥百货跌7.73%,小商品城下挫5.5%,汇嘉时代、江淮汽车、锦和商业、银都股份等股均下跌。科创板方面,整体表现较好,金宏气体大涨20%领涨,心脉医疗、特宝生物、传音控股涨逾10%,美迪西、复旦张江、金山办公、海尔生物等个股的涨幅靠前;松井股份跌5.08%领跌,优刻得-W、天准科技、沃尔德、金博股份、聚辰股份、天宜上佳等个股下跌。今日,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入7.5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流入17.48亿元,而深股通净流出9.96亿元。
梦想嫁入豪门,却未料想被半路悔婚,不仅荣华富贵皆空,自身名誉也难保,落得债务缠身下场……这样一出剧情,在新三板挂牌公司一恒贞(833652)身上上演,公司董事长黄飞雪对 “悔婚”风波重创一恒贞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96年的一恒贞,2015年挂牌新三板,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连锁店/柜300多家,设立有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中心以及钻石采购配送中心,四个区域运营管理机构等,公司2015年披露营收规模达2.45亿元。 然而如今,仍在郑州市管城区一家属楼办公的公司董事长黄飞雪,不仅被多宗官司缠身,深陷高额债务,其经营多年的“一恒贞”品牌,也已完全退出市场,董事长成了“光杆司令”。 “就是因为这场并购,本来好好专注自身经营的一恒贞,完全改变了发展轨迹。公司现在已经完全停摆,这几年都纠缠在官司里。”黄飞雪说。 黄飞雪所述的并购,始于2016年,交易对方是A股上市公司金一文化(002721)。 2016年3月10日金一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1.5亿元认购一恒贞9367万股定增股份,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一恒贞5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彼时金一文化表示,收购一恒贞是公司在新三板进行投资并购的首次尝试,为公司以后在该领域的并购合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一恒贞是资本市场上的小兵,能够有大企业愿意出资并购,当时肯定觉得是件美事,可谁知道,金一文化后面会出了资又反悔,导致公司资信情况完全损毁,最后资金链严重断裂。” 金一文化2016年10月26日正式公告终止参与一恒贞定向发行股票,公告也显示,金一文化已就股权收购终止事项向交易对方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但截至公告出具日,双方尚未就解除合同后续事项签署协议。 此后,金一文化与一恒贞一直未就解除合同事项达成一致,不仅双方互诉至公堂,后又引发一恒贞流动资金短缺,引发多起诉讼而致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等问题,最终一恒贞已无法正常使用流动资金,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及财务运作停摆。 2016年被“退婚”后,一恒贞财务数据每况愈下,2016年至2019年净利润分别亏损5875.63万元、2732.21万元、2863.71万元、3417.23万元,同时,公司2016年至2019年财报均被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在公司2020年5月1日发布的2019年审计报告中,年审机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称,一恒贞资金链断裂导致资金严重短缺、人员流失严重、借款逾期较多、诉讼缠身、质押商品难以盘点和函证、司法冻结等相关原因,日常经营受到重大影响,营业规模收缩较多,日常经营比较困难。公司经营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存在大量逾期未偿还债务,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货币资金严重短缺,且很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一恒贞已被最高法公示为失信公司,涉及众多诉讼,自身风险信息多达294条。同时,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黄飞雪已被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人员。 “一恒贞此前在河南黄金珠宝行业也是龙头企业,如今落得这个下场。目前我们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想求个公正。”黄飞雪称。 是否已有“股东之实”? 黄飞雪等人为求其所认为的公正,与金一文化互诉长达两年。 2020年6月11日金一文化公告称,2018年6月1日,公司向河南高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确认《认购协议》已经解除并确认公司不具有一恒贞的股东资格。2018年6月13日,一恒贞针对该案向河南高院提起反诉。河南高院于2018年6月1日立案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河南高院判决认定,金一文化与一恒贞签订的《股份认购协议》已于2016年10月27日解除;金一文化不具有一恒贞的股东资格;驳回一恒贞的反诉请求。 在双方“订婚”又“悔婚”的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形成“夫妻之实”,成为上述案件最大的争议点。 对此,金一文化在回复 然而,自2016年4月28日至2016年8月10日期间,上述认购款从一恒贞的认购账户分多笔转至其另一个银行账户。截至2016年8月10日,一恒贞公司认购账户余额为168.02元,另一账户上余额为2.24万元。 申万宏源向全国股转公司出具的《情况说明》显示,2016年5月31日,申万宏源作为一恒贞的主办券商,将一恒贞本次发行的相关材料送给全国股转公司,并取得《受理通知》。此后,一恒贞出现违规担保等一系列问题。2016年8月9日,全国股转公司出具《关于对一恒贞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决定》。 2016年8月8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常见问题解答(三)——募集资金管理、认购协议中特殊条款、特殊类型挂牌公司融资》中规定,“挂牌公司募集资金应当存放于公司董事会为本次发行批准设立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一恒贞此次股票发行认购账户为公司的一般账户,原未设立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进行专户管理。 依据上述规定,2016年9月2日一恒贞公司与申方宏源、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划设立募集资金专用账户,但一恒贞迟迟未能将募集资金转让上述募集资金专户。申万宏源项目组推测有可能是一恒贞已将募集资金提前使用,遂请一恒贞提供银行流水,但一恒贞始终未能提供。 据判决书显示,金一文化在申诉时主张:一恒贞自始至终未按照约定为金一文化办理“股份登记函”,导致金一文化无法取得股份登记。因此,金一文化从未以一恒贞股东的身份行使过股东权利,也没有取得股东资格。 同时,一恒贞已将金一文化支付的股份认购款全部挪用,严重违反了股转系统的审查规则,导致主办券商无法进行核査并出具专项核査报告,一恒贞已确定无法就本次股票发行通过股转系统的审查并取得“股份登记函”,不可能再为金一文化办理股份登记。金一文化未来不再存在取得股东资格的可能。 此外,金一文化认为,其他证据也显示金一文化不是一恒贞公司的股东。国家工商信息中登记的一恒贞公司的“股东及出资信息”、“变更信息”、《一恒贞公司2017年年度报告》、《一恒贞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一恒贞公司在股转系统公告的《公司章程》等,均未将金一文化记录为股东。金一文化从未取得一恒贞公司的任何股东权力,无权参加股东大会、参与重大经营方针决策、委派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享受分红。《股份认购协议》已经解除,股份认购款已经退还,基础法律关系的效力已经终止。 不过,对于河南省高院对金一文化不具有一恒贞股东资格的判决,一恒贞方仍存异议。 作为一恒贞方的代理律师,河南正商律师事务所律师杜保富对 他进一步表示,《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事实包括,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金一文化依法通过董事会会议决议“出资”并披露,一恒贞依法召开董事会,股东会并依法披露,双方依法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后金一文化按照约定的时间和金额和程序履行出资义务,认缴全部出资,并通过出资审计,完全符合该解释三规定,金一文化已经享有股权。根据《公司法》享有股权只有股东特有,可能是显名股东,也可能是隐名股东。 双方疑存违规抽屉协议 值得关注的是,这桩“联姻”闹剧背后,被指存在未经披露的“抽屉协议”,也成为当事双方公司争议的另一焦点。 按照黄飞雪所述,由于根据2016年8月相关新规,并购推进需对相关资金进行监管,为共同办理股份登记函,一恒贞于2016年9月向金一文化控股股东上海碧空龙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碧空龙翔”)借款1.49亿元,以求按照规定完善1.49亿元资金监管手续,推进并购进程。 “金一文化派驻的财务总监,在我们公司管理层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16年9月14日又向金一文化转回了1.49亿元,导致股转系统无法办理‘股份登记函’。后来金一文化又单方面终止了《股份认购协议》,说转回1.49亿元是一恒贞退还股份认购款。”黄雪飞向 对于一恒贞方的主张和证据,金一文化并不认同。判决书显示,对上述借款的目的和款项转入金一文化的行为性质,金一文化主张该转款行为系一恒贞公司向金一公司退还股份认购款。金一文化在回复 不过, 2018年3月29日,黄飞雪针对上述资金划转问题向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公安局报案。询问笔录内容称,梁庆祥表示其于2016年6月中旬被金一文化外派到一恒贞公司任财务总监,2016年9月初被正式任命为一恒贞公司财务总监,获得了公司银行账户的授权密钥(U盾)及授权密钥密码。此后,金一文化发现一恒贞公司从2016年5月份至2016年9月初,陆续把金一文化入股的1.49亿余元挪走完毕,这样一恒贞就不能取得全国股转公司就本次股票发行出具的“股份登记函”,并无法取得相应的股份登记证明文件,随后告知梁庆祥等人,碧空龙翔将向一恒贞账户打入1.49亿余元,用来归还金一文化于2016年4月28日入股一恒贞公司的款项。2016年9月14日,一恒贞的招商银行东莞厚街支行开立的银行账户收到碧空龙翔的打款1.49亿余元,当时,梁庆祥等人又把1.49亿余元转到金一文化的账户,并备注退还股份认购款。对于将该1.49亿余元转给金一公司,梁庆祥等人没有告知一恒贞,因为其只对金一文化负责。 对于这一纠纷情况,河南高院判决认为,一恒贞主张向碧空龙翔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用于完善三方监管手续、办理“股份登记函”,金一文化利用控制一恒贞公司财务的便利将借款转移的违法行为是导致无法取得“股份登记函”的原因。但是一恒贞向碧空龙翔的借款并未汇入开立的募集资金专用账户。另外,一恒贞向金一文化转款发生在2016年9月14日,而黄飞雪系于2018年3月向公安机关举报梁庆祥挪用资金问题,并称其于2017年年初发现资金被挪用。一恒贞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与金一文化达成了通过向碧空龙翔借款来完善三方监管手续的一致意思表示。 “公司2018年才报案,是因为期间一直在与金一文化沟通,希望并购能够继续推进,不想撕破脸。”黄飞雪称,1.49亿元巨款在一恒贞账面一日游后,时隔一个多月,金一文化才正式发布终止收购公告,而期间,无论是一恒贞还是金一文化,都没有对这1.49亿元的资金流动进行披露,这确实是违反相关信披规定的。“金一文化没有通过正常渠道解除并购,而是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把首次出资的款项拿回,又让一恒贞欠金一文化控股股东1.49亿元。” 为什么金一文化不通过正规途径解除与一恒贞的并购纠纷? 一恒贞一张姓债权人在与
6月18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子公司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晟江苏”)拟与天津中环海河智能制造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中环海河基金”)共同投资设立环晟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晟天津”),于天津开展总体规划产能达6GW(一期3GW)的G12高效叠瓦组件项目。 同一日,中环股份官方公众号发布了“环晟江苏成功下线首块G12高效叠瓦组件”的消息。这必将是一个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乃至资本市场都备受瞩目的动态。 一方面,中环股份终于实现了G12光伏大硅片技术与叠瓦(高效组件技术)的开创性结合。从此,竞争早已白热化的组件领域,迎来了一位强劲对手。另一方面,仰仗子公司环晟江苏拥有国内唯一的SunPower高效叠瓦合法知识产权许可,以及“G12+叠瓦”组件(即G12高效叠瓦组件)若推广成功,中环股份将有机会赢得包括吸引更多的资本、新建产能加入“G12阵营”,G12市占率提升等更大规模的发展。光伏技术、产能的升级迭代,或许也将因此呈现“跨级跳”。如今,这场以“组件性能、性价比”为表征,实则关系着产业协同能力、光伏技术路线之争的“高阶角逐”已拉开帷幕,未来将颇具看点。 新品推出堪称“王炸” 一段时间以来,中环股份正处于光伏产业热度最高的——光伏硅片尺寸究竟是210mm(G12)好,还是180mm、166mm好的争论漩涡之中,作为占上风一派的重要利益既得者之一,中环股份此番推出G12高效叠瓦组件,应该称得上是“王炸”之举。 按目前披露的信息,环晟江苏此次下线的全新一代G12叠瓦组件效率(光电转换率)超过了21%,输出功率最高可逾600W。从这两项性能参数看,其较业界其他龙头,同时也是“另一派”最新推出的同类产品,略胜一筹。 但或许也正因为此,中环股份在披露上述信息的同时,还着重强调了其更高性能的新型叠瓦组件产品将在近期发布。 为“G12+叠瓦”投入真金白银 作为中环股份方面此番祭出了“王炸”的佐证,新设立的环晟天津注册资本将达到8.1亿元,为实现于天津开展总体规划6GW(一期3GW)的产能建设,环晟江苏、中环海河基金分别投入了5.3亿元、3.7亿元,分别持股65.43%、34.57%。由此亦可见,中环股份方面对“G12+叠瓦”显然充满了信心。 叠瓦作为与半片、双玻、双面等同台竞技或互有协同的组件技术之一,之所以被业界尤为看好,一方面是叠瓦技术通过取消焊带等,增加了受光面积,提升了组件输出功率,并通过节省硅料等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更关键在于,目前除了IBC双面电池外,其他光伏电池的封装基本都可以采用叠瓦技术,也就是说叠瓦技术相较其他组件在技术上拥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作为国内唯一取得SunPower全球专利高效叠瓦组件技术合法知识产权许可授权的制造商(环晟江苏)的股东(另一股东为SunPower),中环股份曾表态:“将全力支持环晟江苏联合SunPower,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业界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目前SunPower的专利几乎覆盖了叠瓦技术,当然还可以选择绕开核心专利,只是经济效益会差很多。” 此次推出“G12+叠瓦”,中环股份仍着重强调了“公司高度尊重知识产权”。可以想象,在未来中环股份的“G12+叠瓦”征程中,“叠瓦知识产权维护”,既是“大棒”,也可以做“胡萝卜”。 “G12阵营”正在加速扩张 与叠瓦殊途同归,中环股份于2019年下半年发布的12英寸超大光伏硅片产品(G12)也是通过“提高硅材料的利用率”,为光伏制造带来了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更高的生产效率。 该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下游(电池、组件)的认同且付诸行动,例如通威、爱旭均表示其新建产能将实现210mm硅片向下兼容。今年3月份,协鑫集成公告将投资180亿元建设60GW210mm组件项目,此外,东方日升、天合光能等亦提出了210mm组件扩产计划。 上下游协同展开之迅速,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业内已公告的210mm电池组件规划产能已经达到了100GW(均为新建产能)。业界分析,中环股份210mm硅片搅动了光伏制造业现有阵营的分化,成功“集结”了各路资本麾下的新建产能站队“G12阵营”,如今“G12阵营”仍在扩张,而“G12+叠瓦”组件的推出大概率会加速这一进程。 接近中环股份的相关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叠瓦在G12上优势很大,G12、叠瓦本质上都是平台型技术,叠瓦可以进一步与上游硅片、电池联动降本,产生叠瓦用硅片、电池。” 或许正因为此,除了布局天津扩产外,环晟江苏也在策划下一步G12叠瓦组件的扩产计划。
数知科技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上海诺牧与华创证券于2020年6月19日签订《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由上海诺牧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份48,544,225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14%)以“协议签署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的70%,即6.06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华创证券。本次股份转让的目的为以股份转让价款抵扣融资借款,以此优化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股结构和财务状况。本次股权转让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美康生物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邹炳德于2020年6月21日与深圳云图、杨国芬分别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邹炳德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深圳云图和杨国芬分别转让其直接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7,265,200股,累计协议转让34,530,400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10%。本次股份转让的价格均为15.49元/股,股份转让总价款共计534,875,896元。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