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这些年中国平安布局“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门面担当,头顶“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光环的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平安好医生”)近日交出上半年成绩单:多项核心业务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 自3个月前出任平安好医生CEO以来,方蔚豪一直在思考:平安好医生作为行业早期参与者,在经历0到1的突破后,如何在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实现从1到N的跨越? “矩阵”和“联动”是这位“70后”平安高管最近挂在嘴边的高频词。“小胜靠个人,大胜靠平台,常胜靠生态。”他说,互联网医疗前半场独自打拼的模式恐难以为继,后半场必须要“知行合一”推动转型,即构建“医疗+”矩阵,提升与集团的协同和融合效应,同时联动整合外部资源实现跨界共生、互相成就,进而加速跨入整个大健康生态圈。 平安好医生的半年成绩单可谓多点开花:在线医疗服务、消费型医疗服务、健康商城业务、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这四大块收入,均实现稳健增长。特别是核心业务在线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6.8%至6.95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从2019年同期的14.8%上升到25.3%。 他透露,平安好医生已全面启动战略升级,即构建“医疗+”矩阵,将每一个细分板块做精、做深、做透,直击用户最痛点。核心是从个人用户、保险用户、企业用户以及互联网医院端入手,投入更多资源,做大做强在线医疗和健康管理这两类服务。未来将持续加大投入,扩张自有医疗团队规模,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名医体系,打造多点职业模式下的全球医生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医疗服务。 除平安好医生CEO之外,方蔚豪还身兼两职: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CEO。他的这三重身份,给平安好医生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他提到了与集团和兄弟公司的协同性,尤其是与平安医保科技、平安旗下多家保险公司联动的规划。“平安好医生作为集团大健康生态圈的重要布局,未来将会和其他相关兄弟单位保持密切协同,更多地借鉴集团在产品、客户、渠道的优势。” 目前,平安好医生已成为大规模打通医保支付体系的先行者,互联网医院是其打通医保支付体系的主要载体。据介绍,平安好医生主要采用自建、共建的方式双管齐下布局互联网医院。已有14个互联网医院的合作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接下来,我们将加快布局互联网医院,并在已投入运营的互联网医院项目的所在地,开展用户教育。”他说。 这意味着,平安好医生将依托在线诊疗为流量入口,彻底打通“社保—商保—用户—医院—医疗—药品”之间的数据隔阂。 在政策推动及需求增加等诸多利好的加持下,互联网医疗也迎来了3.0时代。这标志着互联网医疗由传统线下医院或线上互联网医院,向围绕“线上+线下”“药+医+险+养”一体化闭环转变。
今年5月履新平安好医生临时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的方蔚豪,首次公开亮相在平安好医生中期业绩会上。 对于疫情催生爆发性增长的行业竞争格局,8月20日,方蔚豪在平安好医生中期业绩会上称:“从短期来看,互联网医疗企业将普遍受惠于爆发性增长的在线问诊量和用户流量的数量。从中短期来看,只有充分利用好这次流量红利,并且不断提升用户价值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绝对龙头。” 中报显示,互联网医疗巨头平安好医生业绩亮眼,报告期内实现总收入27.47亿元;其中,核心业务在线医疗逆市保持高速增长达106.8%,贡献收入达6.95亿元。 在线医疗板块收入同比增长107% 今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业务在线医疗的服务能力加速释放,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在线医疗板块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6.95亿元,逆市保持高速增长达106.8%;其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的比重达到25.3%,较2019年同期的14.8%显著上升10.5个百分点。受核心业务强劲增长的带动,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27.47亿元,同比增长20.9%。净亏损同比收窄22.1%至2.13亿元。 随着经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业务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平安好医生的流量指标续攀新高,战略聚焦医疗变现。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注册用户数达到3.46亿,较2019年末增加3098万人,过去12个月累计增加5690万人。 根据中报,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日均咨询量达到83.1万,同比增长26.7%。在整个平台的活跃用户及付费用户方面,2020年6月,月活跃用户数和月付费用户数分别达6727万人和295万人,分别同比增长7.3%和32.3%。 截至8月中旬,平安好医生与线下医院紧密合作,与各地线下医院签约的互联网医院项目中,已经有14个项目投入运营,并积极接入当地医保支付系统。其中,平安好医生已打通湖北、东莞和银川的当地医保支付系统,为当地市民带来便捷、高效、安全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除此之外,平安好医生充分发挥在线诊疗优势,为广大公立医院赋能,为当地医院的线下用户提供在线复诊、续方开药等服务。 会与兄弟单位业务协同 打造一站式闭环生态 事实上,履新3个月的方蔚豪,在接管平安好医生后,此次是第一次迎来半年业绩发布。 此前,平安好医生公告称,前董事会主席因履职未达董事会预期被免职,引发外界猜想。 对于董事会对平安好医生的具体预期,平安好医生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刘程在业绩会上回复记者称,“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知道互联网公司特别要求我们要快速适应这个市场环境的发展,就是要结合公司的未来战略进行聚焦,我们要保持在市场的领先地位。现在我们的管理团队在方总的带领下,一定会抓住这个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机遇,在未来铸造、构建专业的医患桥梁为使命,为所有的患者提供信任、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 对于互联网医疗巨头平安好医生而言,外界关注的,除了流量的爆发性增长,还有流量变现。 “2020年上半年的平均付费用户转化率,从2019年上半年的3.7%,提升到5.1%。在具有巨大用户数的同时,我们的商业化变现能力也在增强,用户付费意愿也在持续提升。”方蔚豪在业绩会上表示。 “随着疫情受到控制,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各位医疗健康服务机构陆续开起了,消费医疗业务在上半年收入达到了4.35亿元人民币,增速为12.2%。取得这样的增速可谓是不容易,在新冠疫情可控的情况下,预计全年我们消费型医疗业务收入增速将逐步恢复。”方蔚豪表示。 “我们的健康商城业务板块达到15.09亿人民币,同比增速近4%。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物流库存均受到一些影响。此外,我们从今年开始,主动调整流量经营策略,引导流量向在线医疗核心业务板块转化,整个健康商城业务增速成本。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收入人民币是1.07亿元,同比增速近15%。” 此外,报告期内,平安好医生不断夯实医疗服务能力,会员产品收入快速增加,现有的会员产品总收入超人民币4.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已经建立了较好的服务口碑,形成规模效应。 除了内功医疗服务能力表现可圈可点,外延的协同效应上,平安好医生也在不断拓宽。 “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启动了全面的战略升级,我们将持续从个人用户、保险用户、企业用户以及互联网医院端入手,投入更多资源,做大做强在线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这两类服务。同时积极拓展线下合作的网络,包括体检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健身医美机构等,打造一站式的闭环生态。”方蔚豪称。 “未来,平安好医生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的旗舰单位,和其他相关的兄弟单位要保持密切协同。获取更多的借鉴平安集团在产品、客户、渠道的优势,来帮助平安好医生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我想平安好医生也会以构建专业医患桥梁为使命,我们继续能够升级和深化,我们的医生队伍,为我们的患者、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们刚才也介绍到,我们在健康管理的方向上,也希望能够去着力发展这一板块,能够和我们医疗板块形成相互的协同。”方蔚豪表示。
8月20日,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生态平台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平安好医生)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平安好医生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实现总收入27.47亿元;其中,核心业务在线医疗逆市保持高速增长达106.8%,贡献收入达6.95亿元。 一是核心业务脱颖而出,整体收入稳健增长。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核心业务在线医疗的服务能力加速释放,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报告期内,其在线医疗板块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逆市保持高速增长达106.8%;其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的比重达到25.3%,较2019年同期的14.8%显著上升10.5个百分点。受核心业务强劲增长的带动,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27.47亿元,同比增长20.9%。净亏损同比收窄22.1%至2.13亿元。 随着经营管理效率不断提升,业务运营能力不断增强,平安好医生的流量指标续攀新高,战略聚焦医疗变现。截至2020年6月末,该公司注册用户数达到3.46亿,较2019年末增加3098万人,过去12个月累计增加5690万人。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日均咨询量达到83.1万,同比增长26.7%。在整个平台的活跃用户及付费用户方面,2020年6月,月活跃用户数和月付费用户数分别达6727万人和295万人,分别同比增长7.3%和32.3%。 二是全面布局医保服务,加速推进互联网医院项目。截至8月中旬,平安好医生与线下医院紧密合作,与各地线下医院签约的互联网医院项目中,已经有14个项目投入运营,并积极接入当地医保支付系统。其中,平安好医生已打通湖北、东莞和银川的当地医保支付系统,为当地市民带来便捷、高效、安全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三是不断夯实医疗服务能力,会员产品收入快速增加。报告期内,平安好医生不断夯实医疗服务能力,会员产品收入快速增加,现有的会员产品总收入超4.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已经建立了较好的服务口碑,形成规模效应。 2020年初,平安好医生将面市两年的首款会员产品“就医360”升级为“健康守护360”,升级后的会员产品获得保险代理人和保单用户的一致好评;2020年上半年,“健康守护360”销售额同比增长强劲。 同时,平安好医生已经为超过500家企业客户提供包括一对一私家医生在线问诊、线下医院门诊挂号协助、陪诊等一站式服务,客户涵盖地产、医药、零售等多个领域。 四是战略升级,构建专业医患沟通桥梁的使命。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的促进下,互联网医疗的业态进一步丰富,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随之加剧。为了加强健康及医疗服务,完善线上线下生态圈建设,巩固行业领军地位,近期平安好医生启动了全面的战略升级,坚持以构建专业医患沟通桥梁为使命,以信任、专业、便捷为目标,打造未来中国规模最大、模式最领先、竞争壁垒最坚实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
不出所料,平安好医生发了一份看起来还算不错的2020年中报:上半年营收27.47亿元,同比增长20.9%;净亏损2.14亿元人民币,收窄 22.1%;在线医疗板块收入6.95亿元,增长106.8%,占收入的比重从 去年同期的14.8%,上升到25.3%;2020年6月的月付费用户数为300万人,同比增长32.3%。 这是平安好医生新任董事长方蔚豪交出的第一份财报,尽管力图向外界传达出新气象。但和前任王涛掌权时一样,平安好医生的业绩和市值看起来不错的背后逻辑没有变: 背靠强大的平安集团,无论是用户,还是实际的收入,相当比例和母公司有关联; 另外,疫情使大量用户转到线上,加上互联网医疗的政策东风,让平安好医生股价大涨,超过了正常的估值范围。 当前的背景下,有个好爸爸,并不是劣势,千万创业者求之不得。但对于已经跨过了千亿市值的平安好医生,要想再进一步,得表现出独立生存能力才行。 无论是前任操盘手王涛,还是现任的方蔚豪,在平安好医生都没有什么股份。从人性来讲,这缺了点让人拼命搏杀的动力,独立生存的血性和决心都会受影响。 另外,此前平安好医生面临的竞争,大多来自中小玩家,巨头在这个领域大多还处在小规模试水阶段。疫情大背景下,政策的东风把平安好医生股价给吹了上去,同时也让各大巨头感受到了风向,于是今年纷纷大举杀入。 同样在港股上市、市值是平安好医生2倍的阿里健康,虽然收入构成还很不一样,但两者会越来越像,已经是直接竞对关系。 最针锋相对的京东健康,相互之间各业务线高度雷同,平安好医生的几大业务在京东健康上都能找到。 8月17日,平安好医生对外宣布推出名医工作室,紧接着8月18日,京东健康就宣布正式推出家庭医生服务产品——“京东家医”。 而借助强大的外卖物流体系,送餐的美团、饿了么卖药卖得顺其自然;即时性的物流能力,可以支撑用户的即时性用药需求,美团和饿了么用高频餐饮带低频药品,不需要做广告就能拥有海量用户,它们甚至比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在卖药这个事情上更有竞争力。 此外,刚收购了百科名医的字节跳动,目前还很难看出其背后的战略意图。不过,它不太可能去走百度的老路,仅靠卖医疗广告赚钱,未来杀入互联网医疗的可能相当大。 而被疯狂吐槽的百度,不可否认地在医疗领域根基也很深。至于多次推迟上市的微医,除了缺了一个好靠山,整体实力未必比平安好医生差。 江湖的位置,讲究德位的匹配。平安好医生的业务虚弱+高市值,遭人觊觎再正常不过。 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营收为27.47亿元,净亏损2.14亿元,对应的P/S倍数为22.5倍。这个P/S倍数,可以给到代表核心技术方向的芯片公司(如寒武纪),也可以给到GMV增长高达100%的电商公司(如拼多多)。甚至,给到行业龙头阿里健康也说得过去。 而给到平安好医生,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想象力。 确实,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后,平安好医生被各大国际券商看好,纷纷调高了其目标价。但这些国际券商有个通病,就是很可能没有体验过平安好医生和其它玩家的服务。当然,这些国际券商虽然没对比过服务,但深谙大道理:那就是有足够理由相信平安集团的马明哲总。 方蔚豪面临的任务很艰巨,2019年平安好医生就号称有3亿多的注册用户,这么大的数据再大幅往上涨,很容易让人觉得假。而占收入主体的“卖药”(商城)和“消费医疗”业务,明显会打不过阿里、京东、美团这些电商平台。在线医疗这个业务,是个好故事,但做收入不容易。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推动,增速很快,但体量还不够大。 进一步整合母公司平安集团的内部资源,是方蔚豪为数不多的选择。用花旗银行的话说就是:平安好医生新任首席执行官加强了公司与平安集团的协同效应,并有可能增加在中国商业保险的长期参与度。 用更直白的话说:平安好医生可以借助平安集团的背书,比同行更快和各地政府建立起合作,打通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医保报销,顺便兜售平安集团的商业保险。 方蔚豪不会坚持前任王涛的流量打法,一是确实打不过互联网电商平台,二是身兼平安医保科技、平安租赁董事长的方蔚豪作为更为纯粹的平安人,更有动力去整合和盘活平安内部资源。 一个悖论是,平安好医生越是向平安内部整合,作为投资者,更应该买的是平安集团而不是平安好医生的股票。 更大的挑战是,等京东健康登陆港股后,平安好医生会成为互联网医疗股的第三选择。过往的经验说明,排在第三的,是真的不会受投资者青睐。从这个角度看,平安好医生确实比之前更危险了。
8月20日,平安好医生披露2020年上半年业绩。今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实现营业收入27.47亿元,同比增长20.9%;净亏损2.13亿元,同比收窄22.1%。 自2015年4月上线以来,平安好医生始终未实现盈利。2015-2019年,平安好医生累计亏损37.43亿。 平安好医生主营业务由在线医疗、消费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动四大板块构成。 受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需求爆发影响,平安好医生的在线医疗业务实现收入6.95亿元,同比暴增106.8%;其在集团整体营收中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14.8%上升至25.3%。 其余板块中,作为营收主力的健康商城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15.09亿,同比仅增3.7%;消费医疗业务实现收入4.35亿,同比增长12.2%。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达到3.46亿,较2019年末增加3098万人,过去12个月累计增加5690万人。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日均咨询量达到83.1万,同比增长26.7%。 从流量转化效果来看,2020年6月,平安好医生月活跃用户数和月付费用户数分别达6727万人和295万人,分别同比增长7.3%和32.3%。2020年上半年的平均付费用户转化率达到5.1%,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好医生在半年报中表示,目前与商业保险的合作及会员制产品仍是在线医疗板块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最终还是来自母公司中国平安集团的导流。 据平安好医生介绍,2020年上半年,现有的会员产品总收入超4.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今年以来,互联网医疗服务将被纳入医保报销范畴让平安好医生看到曙光,自建互联网医院对接医保,同时与公立医院就在线诊疗展开合作。截至2020年8月中旬,平安好医生已经与17家线下医院达成合作共建互联网医院平台的协议(不含福州项目),其中10个平台已经由平安好医生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然而,上半年一路顺风顺水的平安好医生却在5月横遭变故。前董事长王涛被免职,原因系“履行管理职责未达到董事会预期”,公司董秘、首席运营官(COO)、首席产品官(CPO)、首席技术官(CTO)等一众高管均离职,管理层遭到大清洗。 今日,平安好医生再发新的任免公告,宣布任命叶澜为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首席财务官,自2020年8月20日起生效。公告显示,叶澜曾先后就职于麦肯锡、华平投资等专业机构,并在智联招聘等互联网公司担任高管。 截至今日收盘,平安好医生报收116港元,总市值1238亿,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达104.05%。
近日,平安好医生迎来“双喜临门”,重磅利好接踵而至。 行业政策的利好方面,7月21日国办的发文,有望对互联网医疗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该政策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未来会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除了重申互联网医疗进入黄金发展期观点,我们还认为作为行业龙头的平安好医生能成为行业成长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另外,7月27日恒生指数公司将正式推出恒生科技指数,这是继恒生指数、国企指数之后的又一受全球投资者关注的重磅港股旗舰指数,意在打造出港版“纳斯达克”,而被纳入该指数的平安好医生,占据新指数成分股比重的3.98%,位列第十位。平安好医生入选亚太地区最重要资本市场之一的科技股旗舰指数,意味着其领先的科技和互联网优势,有机会进一步凸显,并得到广泛的推广。 这两个方面的重磅利好,或会引发市场对公司成长活力有了较大幅提升的评判。截至2020年7月22日,平安好医生最高价创下每股127.4港元,较7月20日收市价累计上涨约11.5%,最高总市值超过1300亿港元。 一、政策再迎来重磅利好,顶层设计加码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黄金期 7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市场认为,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最强政策红利窗口,这是继7月15日多部门联合发文鼓励以互联网优化就医体验,打造健康消费新生态之后,又一重磅的顶层设计利好。 该意见文件指出,“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一方向与此前医保局、卫健委、发改委等部门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体现出政策的延续性和趋势性。 文件也给行业热议的诊疗范围、医保支付、审批标准等三个方面指明了下一步方向,具备现实意义。国办对相关部门未来工作提出了更具体指导方向,这意味着未来如医保报销、诊疗服务开展等前期政策方向有望加速出台具体落地细则,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国办文件的指导驱动行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业务范围以及合规边界的界定,将直接利好行业快速且健康成长,也会对互联网医疗应用的创新起到加速推动作用。政策环境、监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医保商保等支付方的深度参与,有利于打破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多年瓶颈,进一步推动行业创新。 国办政策的重要性在于有望显著加速后期各类具体政策细则的制定,加上疫情之后,国家医保局、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已多次发文推动并规范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未来的政策监管的边界明晰后,对行业参与者的战略布局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随着相关顾虑消除,确定性增强,预期行业参与者的战略布局将更加坚定,对产业的投资规模亦加速增长 。 综合而言,国办政策公布体现了政策高度的提升,顶层设计加码对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放开、鼓励和界定起到了一锤定音作用,助推互联网医疗行业进入黄金期。 回到资本市场,7月21日国办的发文,不仅引起了互联网医疗企业关注,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等实质性利好,也带动了二级市场的表现,互联网医疗板块及互联网概念股均纷纷直线拉升。当日,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的平安好医生涨幅达到9.62%,市值突破了1300亿港元,公司的股价表现再次印证了我们以往观点——平安好医生已经实现多维度全面领先,基本完成前瞻性战略布局,稳居行业龙头地位,未来有望从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黄金成长期和政策推动落地中分享到更大益处。 二、入选恒生科技指数,平安好医生迎来新机遇 7月20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定于2020年7月27日推出恒生科技指数,平安好医生获纳入该指数,占新指数成分股比重为3.98%,排名前十。同时,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点评、小米集团等多个具备代表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也被纳入至该指数当中,因此高规格和高门槛的特征显著。 业内人士认为,恒生指数公司之所以推出恒生科技指数,意在打造出港版“纳斯达克”,透过纳入中国代表性的互联网科技或创新型公司,来增强港股市场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港股市场中一直以恒生指数、国企指数为衡量行情的大市风向标,恒生指数公司此番重磅打造的新一代旗舰级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不但延续了港交所实施市场改革的决心,也反映出其有意欲角逐全球资本高地的雄心壮志,2019年港交所蝉联了全球IPO冠军宝座,即使在疫情期间,2020上半年港交所IPO融资额依然跻身全球前四。普华永道预计,在下半年二次上市、新经济和生物科技企业的IPO项目将成为港交所募资的主要驱动力。此时配合推出的恒生科技指数,实际上是一个吸引全球资本及拟上市企业的“大礼包”。 恒生科技指数,不但能够比以往的恒生指数、国企指数更好地代表未来经济、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利于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选择港股市场作为第一或第二上市地。因此,能够成为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的上市公司,必然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从市场竞争力、行业代表性、市值规模、资本市场流动性等角度评判,都是一等一的“种子”选手,由多家知名的、优质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构成的恒生科技指数的设立,势必能快速吸引全球数以万亿规模起算的被动式证券投资基金(ETF)进行复制跟踪建仓,并且进一步加强了成分股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球专业的证券研究机构报告对此的覆盖和更新频率将持续提升,有利于相关公司投资价值的深入挖掘和定价准确。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公司后有望迎来了新机遇。大行摩根士丹利于7月20日发报告称,平安好医生在指数推出后可能会有更多的被动和主动资金流入,这里也会包括科技类主题基金带来的资金,预期公司的市场流动性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据大摩统计,目前,平安好医生一年期的日均交易量为6000万美元。而我们预计,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公司之后的平安好医生的日均交易量的“天花板”将被大大抬升,流动性的溢价或支持公司估值的扩张。 另外,大摩在研报中指出,平安好医生未来利好催化剂主要包括:线上医疗咨询市场发展增速超预期;与保险企业、公司、政府展开更多合作。由此可见,无论是2B或是2C,线上或线下,处于互联网医疗这一快速成长赛道的平安好医生仍会被预期在多个方面有望继续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截至最新日期,在互联互通的沪深港股通机制下,平安好医生的港股通持股比例已经上升至9.70%,相对于成熟的国际级知名中国上市公司15%左右持股比例均值,仍存在提升空间,来自全球及国内的充裕资金、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专业研究,都将有利于公司市场价值的重塑和内在价值的回归。
6月22日,国内知名大数据分析公司Analysys易观,对外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年度报告》,该报告总结了互联网医疗2019年的特点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并以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平台——平安好医生作为关键的案例来分析。报告指出,,问诊仍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平安好医生已占据在线问诊市场80%以上流量,且APP活跃人数远高于同业。 近两个月来,继平安好医生首次突破千亿市值之后,公司股价继续表现稳健,短暂整固之后,最新市值一度升穿1200亿港元,反复创下新高的背后,蕴藏着投资者结构和资金属性的深刻变化,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或许可从大行报告上调目标价的事件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近期各国际大行更新报告,给予平安好医生(1833.HK)上调的最高目标价已达149.5港元,距现价约有31%的潜在空间。 易观报告:平安好医生已占据在线问诊市场80%以上流量,其APP活跃人数遥遥领先 Analysys易观在其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年度报告》开头指出,受益利好政策,中国互联网医疗正迅速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根据Analysys易观统计,2019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1336.88亿元,较2018年环比增长35.6%。2020年受疫情影响,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市场增长达46.7%,达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 (图片来源:Analysys易观) 同时,易观报告指出,目前头部厂商锁定了领域内的大部分流量;在头部厂商中,平安好医生活跃人数遥遥领先,已经占据问诊市场80%以上流量。预期未来互联网医疗企业将以平台进行资源及服务整合为基础,从而创造出更多差异化竞争。 (图片来源:Analysys易观) 平安好医生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之际,占据了市场流量中的最大份额,因而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有机会获取高于市场均值的发展速度,有行业分析师如是说。也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平安好医生市值规模突破千亿之后,市场的龙头效应已进一步显现,正处于估值溢价释放的过程。 除了市值突破千亿或股价破百等具备标志性的市场信号之外,平安好医生自2020年初以来,累计涨幅接近100%,持续引领及带动互联网医疗板块获得市场关注,龙头股的号召力得到展现。 (图片来源:富途证券行情系统) Analysys易观表示,平安好医生通过“科技+运营”助力输出优质在线医疗服务,赋能医疗生态圈,提高C端用户付费率、同时赋能B端企业,扩大变现渠道,加上其创新模式所奠定的强大客户基础,成为公司互联网医疗变现的重要突破口。而我们则认为,拥有市场领先位置和龙头地位的平安好医生,仍将处于持续得到加强的正反馈过程,并同时受惠于整体行业大步向前的高景气周期。 在研判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发展现状和特征的报告章节,Analysys易观还专门归纳了几个值得看好的行业发展方向,包括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家庭医生及挖掘包括医保和商保未来支付机会与打通服务闭环,最后包括探索边界拓宽,以及和B端合作带来的服务拓展。 而恰恰在这些方面,平安好医生都有着长期的布局和累积,并形成领先优势,具体来说,平安好医生的在线问诊、互联网医院运营、药品供应、健康管理的发展前景都很不错,近年来增速也很快,比如说在2019底,平安好医生的合作三甲医院数量同比增长35.7%,药店增长526.6%,并与惠氏、光大银行及多个保险公司达成了广泛的战略合作,继而凭借自身以及合作的医疗生态圈用户流量优势,在医疗服务与医药服务两端同时发力,最终实现在互联网医疗变现过程中取得快速转化、深度渗透及重要突破。 千亿之后两月内再升20%,投资者结构和资金属性改变下的价值重估 刚好在两个月前,即4月中旬,在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1833.HK)首次突破历史性的1000亿市值大关,并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和云抗疫的典型代表荣登《新闻联播》,彼时的《新闻联播》是这样报道的,平安好医生7×24小时接诊平台从疫情发生以来到4月8日期间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新用户增长10倍。 5月底,知名大数据机构Trustdata发布《2020年1季度移动互联网行业分析报告》显示,平安好医生在一季度获取行业70%的新增用户。同时,Trustdata报告显示,平安好医生的用户粘性位居行业第一,超过春雨医生、微医、好大夫在线、丁香园等同类APP。 及至6月,平安好医生的股价,经连番突破及固整下,已稳定在1200亿市值附近蓄势待发。 期间,港股通“南下资金”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平安好医生的港股通持股比例由4%快速提升至目前9%,两月内提升幅度高达125%。据格隆汇APP提供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在489只港股通标的净流入金额的排名于近20日与近60日内分别为第2名和第5名。以上数据直接可反映出内地核心投资者对平安好医生投资价值的深度认可。 一般而言,港股通资金属性与机构及大户投资者的相近,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特征显著,因此可判断,港股通资金的持续流入和资金的偏长期的沉淀,或许对当前平安好医生约1200亿市值有着更加长远的考虑和期待,这部分的资金也会对公司价值挖掘和价值发现起到主导性的关键作用。 (图片及数据来源:格隆汇官网、格隆汇APP) 总结而言,近期平安好医生投资者结构的变动和持续优化,或许就是公司市值提升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而另外的重要原因或许正与公司的基本面变化,与市场和用户的感知提升有关,接下来咱继续归纳和提炼出卖方研究机构的最新看法。 获卖方分析师一致性看多,多份最新大行报告纷纷提升目标价 近期,有不少的大行持续更新报告纷纷提升平安好医生的目标价,其中,各大研报给予公司最高目标价为149.5港元,现距离目标价约有31%的潜在空间。这些上调目标价的大行研报,均看好公司所在行业政策利好频出,平安好医生流量和用户优势,超预期的增长速度及处于行业领先的业务生态和发展布局等等。 除了这些共性的总结外,各大行亦以其不用的角度和独特的观点,来阐述对平安好医生投资价值的判断。 招银国际在上周出炉的首次覆盖平安好医生大行报告中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定在149.5港元。该大行报告指出,平安好医生与其他主要的在线医疗平台相比,前者拥有更大的线上流量、更高的用户粘性和更大的新用户获取能力,平安好医生之所以在市场中能维持着领导地位,在于其在线医疗咨询服务中的强大竞争力。 里昂证券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其大行报告更将平安好医生称之为“下一个改变规则的公司”,并相信平安好医生能够挑战传统医药销售生态系统,在处方药市场上赢得市场份额。 华兴资本在6月初发布的研报重申给予平安好医生“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00港元上调至128.72港元,其理由为须反映出公司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更好的产品组合和消费者转向在线渠道的趋势。 而汇丰则以“政策及公司的发展步入正轨”为由,上调目标价。 目前,卖方分析师及大行研究机构给出平安好医生的评价呈现出一致性预期,“清一色”看多平安好医生。据彭博终端提供的资料及数据显示,在列的16位分析师中,有16位给予平安好医生“买入”评级,暂无“持有”或“卖出”评级。 总体来看,近期更新目标价的大行报告,大多数聚焦在行业及政策趋势、正在发生的市场变革,以及平安好医生的比较竞争优势,稳固的领先市场地位等多个关键的基本面判断问题上。这意味着,大行报告的目标价提升或调整,实际上反映的正是,平安好医生的基本面发生质变的事实过程,投资者可以此为依据作进一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