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光大控股”或“本公司”)公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中期业绩。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光大控股募资稳中有升,实现了包括“一带一路”绿色基金、境内夹层基金三期在内的新增管理规模港币95.54亿元。光大控股资产管理规模(AUM)上升至港币1,572亿元,以固定汇率基准计算,较2019年底增长港币37亿元。管理基金数量为74支,投后管理项目193个。报告期内归属于本公司股东之盈利为港币7.65亿元,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14元。 光大控股表示,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及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下,全球经济下行,资产管理行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光大控股积极应变,充分发挥自身在私募股权行业的头部效应,汇集资源,主动布局,抵御了客观环境的冲击,在不少领域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 具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在相对艰难的外部环境下,光大控股凭借自身丰富的发展经验及在基金管理行业深耕多年的客户基础,仍然保持了总体资产管理规模的稳定,并进一步完善产品配置,实现新增管理规模港币95.54亿元。 期内,光大控股成功设立光大“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基金,打造中国“一带一路”和ESG(环境、社会和企业管治)投资旗舰品牌;夹层基金团队凭借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和优秀的投资业绩获得保险系投资者信赖,完成夹层三期基金及联接基金的设立;母基金在夯实与投资者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合作布局。 此外,光大控股境外资管规模创新高。截至2020年6月30日,光大控股旗下基金管理业务的非人民币基金管理规模达到港币454亿元等值,AUM占比达到29%,较2019年底上升3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光大控股继续保持稳健审慎的态度,有保有压。基金及自有资金共新增/追加投资项目32个,投放资金约港币22.5亿元,其中大部分为新经济、新基建、大民生、大健康类的项目。 同时,光大控股择机获利退出已成熟项目,总共退出/部分退出项目36个,实现现金回流约港币36.5亿元。光大控股重点布局的教育、医疗健康和科技板块表现突出,希望教育、先健科技、宇信科技等3个重点项目在资本市场表现较好,上半年产生整体收益约港币10亿元。 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光大控股比以往更加注重对被投企业的全方位资源支持,与被投企业共度时艰,共同成长。在新冠疫情期间亦加强了对在管基金、被投企业的管理,定期对基金管理业务下193个投后项目进行风险梳理。2020年上半年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整体风险可控。 展望下半年,光大控股预计全球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仍然复杂,地缘政治紧张,经营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影响可能将长期存在。对于私募股权行业而言,在整体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行业发展将进一步分化。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经济内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私募股权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图片源自网络 8月26日晚间,光大证券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据报告披露,光大证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15亿元,同比增长7.75%;同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2亿元,同比增长 33.74%。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半年报) 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的投资交易业务实现营收9.15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11%;股权投资业务收入亏损达-2.85亿元。 此外,受“踩雷”浸鑫基金的拖累,光大证券的子公司光大资本被判向招商银行、华瑞银行合计赔偿35.15亿元。 股权投资业务亏2.85亿元 据光大证券半年报显示,光大证券实现营业收入6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达7.75%。与已公开业绩的上市券商相比,增幅并不显著。 从光大证券主营业务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的企业融资业务收入涨幅最大达51%,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12.37亿元。 此外,光大证券的资管业务去年实现营收10.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也是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营收增速排在第二位的主营业务。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半年报) 光大证券表示,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依托光证资管资产管理已完成5只大集合产品公募化转型。 尽管资管业务收入有所增长,但光证资管管理的资管计划规模均出现下滑。据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光证资管受托管理总规模2288.97亿元,较年初减少 6.15%;主动管理规模1490.95亿元,较年初减少2.02%。 此外,2020年以来,光证资管作为管理人新增资产证券化项目8单,共计发行规模达78.27亿元。截至2020年6月末,光证资管净收入市场排名行业第 9 位。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半年报)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投资交易业务收入下滑,股权投资业务面临亏损。 半年报披露,光大证券今年上半年的投资交易业务实现营收9.15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11%;股权投资业务收入亏损达-2.85亿元。 具体来看,光大证券上半年完成股票承销家数18家,市场排名第6位;股票承销金额75.3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95%;公司股权主承销业务收入市场排名第4位。 此外,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完成IPO承销11单,市场排名第3名,承销金额达54.66亿元,其中科创板承销家数4家(承销金额达25.20亿元);再融资家数5家(承销金额14.23亿元)。 手续费净收入达36.6亿元 除资管业务和股权融资业务外,光大证券介绍称,今年上半年,公司债券承销完成项目708 单,同比增长29.43%。承销金额达1510.51亿元,市场份额为3.5%,行业排名第8位。资产证券化业务承销金额为344.2亿元,市场份额为5.00%,行业排名第7位。 融资融券方面,光大证券称,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309.45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2.81%,市场份额为2.66%。 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共计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7.58%。 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光大证券贡献营收比例最大,实现营收15.96亿元,较上年同比上涨15.84%,光大证券解释称,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的增加主要是股基交易额同比提升所致。 据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光大证券手续费净收入增速最大的业务为资管业务,实现收入6.35亿元,较上年同比上涨57.70%。光大证券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业绩提成增加。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半年报) 基金管理方面,光大证券披露旗下两家公募基金子公司经营情况。 2020 年上半年,光大保德信公募资产管理规模达814.67亿元。根据Wind显示,截至2020 年6月末,光大保德信剔除货币理财规模为618亿元,货币基金规模为196.67亿元。 半年报显示,光大保德信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85亿元;截至2020年6月底,大成基金总资产达13.37亿元,净资产达11.81亿元。 而另外一家子公司大成基金,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1亿元;截至2020年6月底,大成基金总资产达37.57亿元,净资产达24.22亿元。 MPS爆雷子公司被判赔金35.16亿 近年来,光大证券“踩雷”暴风集团海外并购业务,使得光大证券官司不断,面临巨额赔偿。 半年报称,由于光大资本下属公司光大浸辉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担任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浸鑫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投资的MPS项目出现风险未能按原计划实现退出。 因此,作为浸鑫基金的两名优先级合伙人的利益相关方招商银行、华瑞银行相继起诉光大资本。 今年8月,光大证券公布了光大证券子公司光大资本与招商银行、华瑞银行民事诉讼一审判决结果。 光大证券称,上海金融法院判决光大资本向招商银行支付31.16亿元及利息损失,并承担部分诉讼费、财产保全费等费用。 同时判决光大资本向华瑞银行支付投资本金4亿元及投资收益,并承担诉讼费、保全费等。 (图片来源:光大证券公告) 据公开资料显示,光大资本下属子公司光大浸辉,2016年联合暴风集团等设立了上海浸鑫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浸鑫基金”),并于2016年5月完成对MPS公司65%的股权收购。 然而,MPS公司于2018年10月被英国法院宣布破产清算,今年3月1日,光大证券曾发布公告称,2019年2月25日届满到期,因投资项目出现风险,浸鑫基金未能按原计划实现退出。 此外,暴风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冯鑫与光大浸辉曾签订回购协议。2019年8月29日,暴风集团发布公告存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并于2019年11月27日公告主营业务已经停顿。 今年7月31日,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实控人冯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暴风集团表示,冯鑫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被公安机关拘留。 近年来,因“踩雷”浸鑫基金,光大证券屡次计提负债。 光大证券2019年年报显示,因旗下全资子公司光大资本所涉MPS事项“爆雷”,2019年光大证券共计计提预计负债16.11亿元,减少合并净利润12.52亿元。 不仅如此,受海外基金爆雷的影响,光大资本净利润亏损3.51亿元。 据光大证券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光大资本总资产为32.73亿元,净资产为-7.24 亿元,净亏损达3.51 亿元。
记者日前从光大银行获悉,该行的“随心贷”产品线上放款已超过1万亿元,累计服务互联网客户近2700万人,有效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助力国内当前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运行、保障民生等重点工作。 据了解,光大银行“随心贷”产品自2016年初上线以来,坚持数据驱动、科技驱动、场景融合的战略发展路线,通过与头部互联网平台深入合作,带动业务快速健康发展。“随心贷”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力量,深入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智能的无接触线上融资服务,满足老百姓日常消费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光大“随心贷”凭借全流程线上化数字金融服务的优势,向全国2000多万客户提供不间断线上小额融资服务。在湖北省等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光大“随心贷”服务客户超130万户,累计投放超160亿元。“随心贷”业务服务客户的广度及投放贷款的速度,充分体现了光大银行金融科技应用及数字金融业务的优势。 在新业态新形势下,以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为支撑的数字经济成为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光大银行表示,将持续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消费服务路径,在不断提升传统消费服务品质的同时拓展新型消费领域,助力建设“国内大循环”发展新格局,把服务和改善民生作为落脚点,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8月18日,光大集团对外发布全新品牌形象和品牌家族体系。此次光大集团发布的品牌新形象由“光大”英文“EVER BRIGHT”的首字母E和B结合而成,融合了集团“敏捷、科技、生态”的战略转型,诠释了新时代下光大品牌形象的“生态协同(Ecosphere)、数字驱动(Electronic)、光大特色(Everbright)”。 据介绍,品牌标识传承历史,并从形、色、字等方面优化升级,品牌标志线条化繁为简,变17横为15横;品牌色调从正红到金橙色的渐变过渡,传承红色基因,凸显出光大集团肩负财富管理与民生服务的央企职责与使命担当;品牌字体经专属设计,更具现代化与个性化,意喻光大集团以创新为驱动,积极国际布局,展示中国力量。 在品牌发布会上,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表示,此次发布全新升级的“光大一家”品牌新形象,通过展现品牌理念融入新内涵、品牌形象得到新升级、品牌家族形成新合力、品牌工程开创新局面的四“新”特点,进一步增强了光大品牌意识,不断弘扬光大工匠精神,为社会各界提供更有情怀、更有价值的品牌新服务。
8月18日,光大永明保险正式推出以“健、医、保、药”四大功能为核心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光大E健康,同时发布抗癌特药保险产品“药如意”。 光大永明保险在落实“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和光大集团健康E-SBU产业布局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光大永明保险总经理刘凤全表示,作为健康管理市场的主力军,保险公司有能力不断创新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推动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满足不断变化的产品市场及服务需求。 “光大E健康”平台聚焦数字化生态场景的融合性服务,以保险为支撑,连接内外部资源,实现了“健、医、保、药”四大功能整合,拥有健康咨询评估、健康体检测评等服务体系。 “药如意”全名为“光大永明药如意特定药品费用医疗保险”,年龄为30天至60周岁的健康人群均可投保,最高可续保至105岁。该产品可保障十几种高发特定癌症,抗癌特药目录覆盖73种特效药,且不限社保目录内外,符合用药条件的客户均可享有指定药店的送药上门服务。该产品为客户提供“基础版”与“升级版”两种计划,最高保险金额达300万元,解决了癌症高发情况下,普通家庭“吃不起”药的困境,是重疾险的有效补充。 8月18日也是光大集团成立37周年纪念日。光大永明保险表示,公司将在8月18日至9月18日期间开展“光大E健康”活动,活动将紧密贴合民生需求,围绕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掌上药店、保险保障构建大健康生态圈,为公司客户带来“特药保障、视频问诊、儿科在线、掌上购药、就医协助、口腔养护、健康体检、名医课堂”等八大类专享优惠健康服务。 在光大集团健康E-SBU战略指引下,光大永明保险将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链接,探索“健康管理+健康保障”新模式,完成用户、医疗资源、保险三方的有机整合,逐步建设为国内特色健康医养供应商,实现保险普惠价值。
8月17日,中国光大银行控股子公司——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阳光消费”)在北京揭牌开业。阳光消费是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司设在北京,注册资本为10亿人民币,股东及持股比例为光大银行60%、中青旅20%、台湾王道银行20%。 据介绍,从股东资源方面看,光大银行在客户、风控、资金等方面占优,中青旅旗下“遨游网”有丰富旅游场景和流量,而王道银行的加入也有利于满足海峡两岸居民在旅游、消费等方面的金融需要。 光大银行表示,设立阳光消费是光大银行“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践行光大集团财富E—SBU战略协同发展生态圈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未来发展中将以“利民、普惠”为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秉持“阳光在心,利民为本,美好生活,敏而向善”理念,助力消费领域供给侧改革,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本次揭牌仪式上,阳光消费金融公司首次提出了“三向善”的概念,即科技向善、产品向善、消费向善。公司将依托股东优势,设计以利他为导向的产品,逐步建立“心象数值”体系,把人们在科技运用、产品设计、消费过程中的良好意图切实转化为外在的美好结果,引导社会理性消费,为促进消费金融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揭牌仪式同时发布了“阳光敏敏”业务平台。“阳光敏敏”是阳光消费金融公司打造的以“轻、柔、敏”为特色的高科技、全线上消费金融业务平台。该平台集合金融产品、大数据风控、用户运营、生态融合四大能力,与合作伙伴携手,以科技创新赋能业务,以业务创新赋能生态,实现共同发展。“敏”代表了敏捷、科技、生态三大战略转型,又体现出阳光消费脱胎于母行并独具价值贡献之特色。 据了解,阳光消费是全国今年开业的第三家也是在北京市成立的第三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国内已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达到27家。
8月10日上午,光大集团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综合金融、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科技创新和民生服务等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党委委员、光大银行行长刘金;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娄勤俭,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郭元强等见证签约。光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付万军,江苏省副省长马欣代表双方签约。 江苏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实体经济占全省GDP的80%、全国的1/8。此次合作,光大集团将为江苏省中小微企业提供包括5类21项优惠政策和产品服务的“利企服务包”,通过“增量、降本、便利”为优质中小微企业重振提供融资支持。同时,将加大对政府“两新一重”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力度,为优质企业提供信贷、债券、股权、保险、产业基金、资产管理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支持江苏省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助力江苏重塑产业链条。 江苏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域,目前,光大集团旗下光大国际在江苏环保项目投资金额超过350亿元,占到全国总投资的1/3。光大集团将继续发挥在环保领域的优势,为江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示范,水环境综合治理,危废处置,土壤治理,新钠灯的试点推广,生态厕所新建与改扩建及运营管理,农村改厕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提供服务。 我国“银发经济”相关企业中,江苏省以1.8万家高居全国第一。光大集团将聚合旗下光大养老、嘉事堂(002462)、光大实业等企业,与江苏省在医疗器械、医用仓储建设、医疗商业物流、体育设施建设、康养医疗项目、养老基地等大健康领域加强合作。 根据协议,光大集团还将依托辖属中青旅(600138)、云缴费、特斯联等与江苏省开展旅游市场运营、会议会展、便民缴费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合作。 娄勤俭、吴政隆感谢光大集团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简要介绍了今年以来江苏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抗洪救灾等工作情况。娄勤俭表示,今年以来,江苏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支撑。希望双方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方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着力打造行业标杆,在合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新的更大发展。 李晓鹏感谢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对光大集团在苏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光大集团将以“三个突出”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一是突出特色金融服务,通过商行、投行、债券、基金等综合服务,大力支持政府“两新一重”建设以及重点项目、重要产业和重要企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突出特色产业优势,综合旗下光大国际、中青旅、光大养老、云缴费、特斯联等企业,扩大生态环保、旅游会展、健康养老和科技创新合作。三是突出民生服务支持,为江苏提供包含生态厕所、光大家政等众多内容的惠民服务包,服务百姓民生。 目前,光大集团在苏设有各类金融和实业经营机构超过256家,总资产超过4668亿元。近三年,累计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超过8700亿元。疫情期间,为受疫情影响严重客户及复工复产客户提供表内外融资530亿元。 8月10日下午,光大集团与苏宁控股集团(“苏宁集团”)举行战略合作会谈,李晓鹏、刘金、付万军,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总裁任峻等出席。 光大集团已支持苏宁集团20余年,涉及授信、债券、托管、供应链、信用卡、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双方确定,进一步升华二十载深厚情谊,深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产业基金合作,加强客户引流、场景建设、平台对接,在客户贡献、交叉销售、数据挖掘等方面重点推进。同时,积极拓展旅游会展、健康养老、金融科技领域合作,开启共赢新篇章。 在宁期间,李晓鹏、刘金、付万军还分别前往光大银行南京分行、光大保险江苏分公司开展助力“大循环”“双循环”基层调研并看望一线员工。 ▲与光大银行一级服务能手、三分钟蒙眼点钞吉尼斯世界纪录创造者毛弘历,理财客户交流。分行通过网点展示集团产品和服务,设立阳光驿站免费为民冬送温暖夏送清凉。 截至6月末,南京分行向疫情防控重点行业及受困企业提供贷款支持近120亿元,制造业贷款增速17.75%;民营企业贷款增速28.87%;普惠贷款增速34.72%。李晓鹏表示,今天就助力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听取意见建议,很受启发。光大集团及光大银行要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深耕细作普惠金融、大力发展消费贷款、认真谋划产融结合、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和产业链协同,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支持“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