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麦郎冲击A股,方便面要进入“康今”竞争时代了? 民以食为天,2020年受疫情影响,方便面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而“食品股”在资本市场也备受追捧。 作为国内方便面的龙头之一,今麦郎也借势加快了其上市步伐。1月4日,据证监会河北监管局消息,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 图片来源:河北证监局网站 对于此事,今麦郎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切以相关管理部门发布的信息为准。” 不过,即使今麦郎此次能成功上市,能否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仍有待观察。 1 漫漫上市路 其实,这次冲击A股之前,今麦郎的上市路早已几经周折。 这些年,可以把今麦郎的上市之路分为两段,前一段是与外方合作,后一段是独自求生。在前一段旅途中,日清和统一扮演了极其特殊的角色。 2004年,日清宣布在中国开展合资业务,合作对象就是今麦郎。在日清对今麦郎完成5.439亿元的投资后,又进行了多轮跟进投资。到2012年,日清对今麦郎的持股比例已经达到了33.4%,今麦郎的公司名称也顺势改为“今麦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但谁也没想到,在2015年11月26日,今麦郎和日清两方解除了合作。 这次解除合作好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第二年,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对外披露,将以12.91亿元将所持有全部今麦郎饮品有限公司47.83%股权对外转让。此前在2006年,今麦郎与统一共同出资设立今麦郎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业内普遍认为,今麦郎和统一合作是为了借助统一的资源进军饮料行业的,但对统一而言,今麦郎饮品的发展未达统一预期,至此两方解除合作,今麦郎饮品上市之路也相继受挫。 两次“分家”后,今麦郎集团可能意识到了需要独资上市。 2017年6月9日,今麦郎面品有限公司召开上市启动会。但事后,今麦郎上市事宜却无疾而终。 转机在2019年初出现,彼时莱茵体育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莱茵达控股集团与自然人范明科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范明科,此次收购莱茵体育若是成功,今麦郎则有望实现借壳上市。 但这场收购却以失败告终。2月25日,莱茵体育公告称,自《股份转让协议》签署以来,经控股集团多次催促,但仍未收到交易对方范明科支付的股份转让价款,故终止控制权转让。协议的终止,意味着借壳上市未能成行。 2021年,今麦郎上市终于迎来新一步进展。 2 一桶半/一袋半成主打 目前,今麦郎集团旗下的业务主要分别面品、饮品两大品类,前者以“一桶半/一袋半”方便面为代表,后者最为知名的产品则为“今麦郎凉白开”。其中,今麦郎在2020年8月宣布旗下“桶半/袋半”系列产品累计销量超过50亿份,这也是其至今最为畅销的方便面产品。 图片来源:官网 2015年,今麦郎团队曾发现日本货架上一款大份量装便销量较为可观,饼克重为普通产品的1.5倍,后将这一现象告诉今麦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范现国;同年,今麦郎即开创性地在国内推出大份量产品。 此外,通过非油炸高端制面技术的技术突破,今麦郎在2018年亦打造“第二代方便面”品牌——老范家,其以蒸煮方便面的形式替代原有的油炸方便面。 至于饮品业务,今麦郎与统一企业在2006年曾共同投资18亿元人民币创办“今麦郎饮品”;2016年,为避免同业竞争,今麦郎通过引入第三方资本出资全额收购统一所持股份,即统一不再拥有今麦郎饮品任何股权及权益。 2020年10月,今麦郎饮品宣布“今麦郎凉白开”产品销售量已超过24亿瓶:这款2016年5月才上线的产品差异化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熟水”概念切入瓶装水市场;其二则是在包装上使用“方型瓶”的设计。目前,今麦郎的饮品业务已形成涵盖凉白开、芒顿小镇、缔茶、青青绿茶的产品矩阵。 2020年9月,范现国在出席活动时曾透露,根据尼尔森的数据,彼时今麦郎的面品业务板块连续13个季度行业增长第一,饮品业务板块连续9个季度行业增长第一。 2 两强争霸变成“三国杀” 其实,就全国而言,方便面的格局已在发生变化。两强争霸的格局正在向三足鼎立的格局转变。 英敏特数据显示,按方便面销售额份额计算,2018-2019年,方便面两大龙头康师傅的份额从48.2%下降到46.6%,统一从17%下降到16.3%。而今麦郎14.1%上升到15.8%,白象从5.8%上升至7.5%。 从销售额看,占比超过15%的方便面企业仅有康师傅、统一和今麦郎,三国杀的格局初现。 图片来源:官网 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在2020年9月的第二十届方便面大会上,表示“过去三十年是康统(康师傅、统一)之间的竞争,2020年将开启康今(康师傅、今麦郎)竞争的时代。” 如果仅从营收来看,今麦郎与统一差距并不是很远。 据其公布的2019年报,今麦郎实现营业收入达到218.488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大关,距离1000亿的营收目标尚有一段距离,但距离方便面龙头统一当年的营收仅一步之遥。根据统一在2020年3月25日发布的年报,其2019年全年营收为220.197亿元。 因此,今麦郎的此次上市有可能抢占统一企业“老二”的位置。 业内人士从2019年营收规模出发,认为今麦郎如果实现上市,补足资本短板,或将在局部实现突破,与已经上市的康师傅、统一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根据范现国的规划,今麦郎2020年营收将突破300亿,未来将达到1000亿。若能成功上市,在资本的加持下,今麦郎未来可期。 食品产业专家朱丹蓬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评价称,今麦郎缺少差异化的大爆品和大单品,“今麦郎没有区位优势,主要在三四五线市场;科技研发方面,今麦郎并没有太多的自己核心的DNA的一些产品。今麦郎的品牌效应、市场布局、渠道拓展以及团队执行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说,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放眼未来,今麦郎的竞争对手,不只是康师傅、统一。方便食品市场,在康师傅、统一、今麦郎三足鼎立的局面下,不乏螺狮粉、热干面等网红方便产品的出圈,自热食品市场,新品牌、老品牌等相继入局。 因此,对于以“农村包围城市”起家的今麦郎来说,能否实现千亿目标和资本市场的青睐,目前还是个未知数。 素材综合自:IPO早知道、财经新知、蓝鲸财经 乒乓一言
9月3日,“六个核桃”母公司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养元饮品”)再度涨停。 自9月1日养元饮品取得红牛安奈吉运营权的消息曝光以来,公司股价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市值增62亿元。截止今日收盘,养元饮品报28.68元/股,总市值363亿元。 9月2日晚间,就外界传闻公司接手泰国天丝旗下红牛安奈吉的运营等内容,养元饮品发布公告进行了解释。 养元饮品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合作的红牛安奈吉饮料系列产品,由旗下孙公司鹰潭智慧健饮品有限公司负责在长江以北区域进行经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红牛与泰国红牛的商标权属所有权还存在纠纷,养元饮品的代理行为亦存在风险。中国红牛代理律师向搜狐财经表示,未来可能会向养元饮品采取法律行动。 而在养元饮品代理红牛安奈吉背后,其主要营收来源“六个核桃”植物蛋白饮料的市场正在加速下滑,不久前公司交出了一份上市以来最差业绩的半年报。 养元饮品代理泰国红牛,两日市值增20% 9月1日晚间,有消息称,养元饮品在总部开启动员大会,正式开始接手泰国天丝旗下红牛安奈吉的运营。养元饮品在随后的两个交易日均涨停,实现两连板,两日市值增63亿元。截止今日收盘,养元饮品报28.68元/股,涨幅10%,市值363亿元。 9月2日晚间,养元饮品就该事项发布公告进行说明。 据养元饮品公告,本次合作的红牛安奈吉饮料系列产品,由旗下孙公司鹰潭智慧健饮品有限公司负责在长江以北地区全渠道独家经销。 工商资料显示,鹰潭智慧健饮品有限公司由江西鹰潭养元智汇饮品有限公司全资持有,后者由养元饮品全资持有。 养元饮品公告显示,目前市场上有3款红牛产品,分别是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红牛安奈吉饮料。 其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由华彬集团旗下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负责生产销售,目前占国内红牛产品大约 85%的市场份额。 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和红牛安奈吉饮料商标所有权归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所有,市场份额分别为10%和5%。 对于经销上述产品的影响,养元饮品称,本次合作中,其经销的产品为红牛安奈吉饮料系列产品,不涉及其他两款红牛产品。因红牛安奈吉饮料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且本次合作尚处于初步开展阶段,市场拓展活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预计对公司 2020 年度经营业绩不会产生重大实质性影响。 中国红牛代理律师:可能会向养元饮品采取法律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养元饮品的公告中也提到,红牛商标权属所有权尚存在纠纷,一审判决结果为驳回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即华彬红牛)关于商标权属纠纷的全部诉讼请求,该案件尚未终审判决。 事实上,泰国天丝红牛与中国华彬红牛的商标案已经争执多年。 今年7月9日,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对外披露称,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彬”)对第11460102号“红牛REDBULL”立体商标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确认了权利人天丝集团享有红牛金罐包装的合法权益。 不过,华彬方面随即表示,这只是一起关于红牛金罐立体商标的争议,而且并不是最终结果,红牛已经起诉到知识产权法院,该裁定并未最终生效。 由于红牛商标纠纷仍在审理中,搜狐财经就养元饮品代理红牛安奈吉产品的相关风险问题进行了采访,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华彬红牛代理律师“上海段和段(北京)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陈若剑向搜狐财经表示,华彬红牛和泰国天丝红牛之间有20多起案件纠纷,很多案件仍由最高院进行审理中,多数案件目前是中止状态,还没有最终的结论。 陈若剑表示,若最终红牛商标归属权由华彬红牛所持有的,那么泰国天丝和养元饮品将涉及侵权。 上海创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许峰律师告诉搜狐财经,养元饮品代理经销行为不违法即可,但也有被另一方起诉的风险。 华彬红牛官网的律师声明显示,对于参与和协助天丝公司在中国境内涉嫌非法销售“红牛安奈吉饮料”和“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的共同违法侵权行为,中国红牛将保留依法追究其全部法律责任的权利。 陈若剑告诉搜狐财经,此前已经得到了养元饮品代理红牛安奈吉的相关消息,养元饮品正式开始与泰国天丝合作后,将考虑向其出具律师函,此后还将可能会采取法律行动。 “六个核桃”增长乏力,养元饮品交最差半年报 在养元饮品选择代理泰国天丝红牛背后,其主要营收来源“六个核桃”植物蛋白饮料的市场正在加速下滑。 今年8月21日,养元饮品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营收为17.84亿元,同比下滑48.4%;净利润为7.07亿元,同比下滑44.22%。 而去年上半年,养元饮品营业收入34.57亿元,同比下降16.98%,净利润12.68亿元,同比下降3.04% 实际上,自2018年上市以来,养元饮品营收和净利润不断下滑。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均是近五年上半年业绩新低。 2019年养元饮品营收74.59亿元,同比下降8.41%;净利润为26.95亿元,同比下降4.99%。同样是近五年来年度业绩新低。 2019年年报显示,以“六个核桃”为代表的的核桃乳营业收入达73.78亿元,同比下滑8.01%;销售量为76.52万吨,同比减少10.69%。 而2017年至2018年,养元饮品的核桃乳贡献营收分别为98.45%、98.51%和98.95%。显然,养元饮品对于核桃乳产品的高度依赖凸显。 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养元饮品也坦言,公司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从长期看,随着公司对市场拓展力度的不断加大,公司销售市场的广度、深度都得到挖潜,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公司可拓展的市场空间将相对缩小,会对公司销售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形成一定制约。 就养元饮品牵手泰国天丝红牛的原因,和经销运作的相关问题,搜狐财经向养元饮品发出采访函,但截至发稿尚未收获回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搜狐财经,养元饮品牵手泰国天丝红牛,目的在于拓展售卖场景,进行渠道整合。他还表示,红牛安奈吉也将会给养元饮品营收和利润带来增长。
凭借着“无糖”与出色口味,诞生仅4年的元气森林,在一片质疑声中很快成为国内饮料市场的现象级“黑马”。日前,更有热心网友发现,元气森林旗舰店元气森林乳茶系列产品中,元气森林新口味咖啡拿铁已经悄然登场。 元气森林并没有对这款新口味饮品进行宣传。 官方资料显示,元气森林此次推出的新品咖啡乳茶,依然坚持了0蔗糖,并且在原料的选择方面采用了100%新西兰奶源、100%印度手摘红茶、100%阿拉比卡咖啡。“健康”+“高品质”,让这款产品一上架就成功吸粉。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从元气森林咖啡拿铁乳茶的推出,可以看出元气森林正在加速进行健康饮品领域的多赛道布局”。并且随着元气森林另外两家自建基地的投产,未来这家“互联网+饮料公司”将进入新一轮的加速期。 元气森林在安徽滁州建立的一期生产基地,占地100亩,建设面积5万余平米,拥有3条高速无菌生产线,可生产燃茶、元气森林苏打气泡水、元气森林乳茶、功能性饮料等多品类饮品。知情人士介绍,元气森林采用的无菌碳酸生产线等多项独家专利技术成果,让元气森林滁州基地成为中国饮料行业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除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之外,元气森林新基地还将进一步扩大元气森林的产品研发能力,帮助元气森林更好的将关于健康、美味的研发变成现实。 因此,对“健康咖啡奶茶”的大胆尝试,业内认为对于元气森林未来的多赛道布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健康饮品市场,还有着大片的蓝海等待着“勇敢者”的探索。而对于以健康概念快速获取众多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元气森林而言,研发、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加强无疑也让这家企业在未来让市场对其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20年多年来,均瑶健康从牛奶出发,却在风生水起之时决绝“断臂”——放弃牛奶,转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实现了从“红海”龙头到“蓝海”先锋的精彩一跃。就此,创新精神在均瑶健康生根发芽、日长夜大,成为公司董事长王均豪眼中最宝贵的财富。“创新是一种习惯,要吃在嘴里,看在碗里,想在锅里,最终还要思考菜园子里。菜园子里的我们都准备好,公司上市将加快这一节奏。” 在上交所敲锣,对王均金、王均豪兄弟俩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8月18日,均瑶健康登陆上交所主板,这是均瑶集团旗下继吉祥航空、爱建集团、大东方之后的第四家上市公司。与其他三家公司相比,均瑶健康的上市步伐似乎不够快,毕竟早在20年前,“均瑶”二字就和乳制品紧紧联系在一起,火遍大江南北。对此,均瑶健康董事长王均豪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均瑶集团的使命是做百年老店,均瑶健康致力于引领良品升级,上市是水到渠成,是应有之义。 20年多年来,均瑶健康从牛奶出发,却在风生水起之时决绝“断臂”——放弃牛奶,转入常温乳酸菌饮品,实现了从“红海”龙头到“蓝海”先锋的精彩一跃。就此,创新精神在均瑶健康生根发芽、日长夜大,成为王均豪眼中最宝贵的财富。“创新是一种习惯,要吃在嘴里,看在碗里,想在锅里,最终还要思考菜园子里。菜园子里的我们都准备好,公司上市将加快这一节奏。” “这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2000年,一首张学友演唱的《当我想起你》在央视黄金时间时常响起。歌曲结尾,“因为有爱,健康常在,均瑶牛奶” 的广告语映入眼帘,“均瑶”二字,就此成为一代人的记忆。20年过去了,稍有些年纪的投资者,看到均瑶健康,总会下意识地问一句:“是当年的均瑶牛奶要上市了吗?” 是,也不是。 如今上市的均瑶健康,确实是当初推出均瑶牛奶的公司,只是,牛奶早已不再生产,现在公司的拳头产品是另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味动力。 “一切要从‘断臂工程’说起。”回忆起从“牛奶”到“健康”的转变,王均豪感慨万千。 “那时我们牛奶做得很好,在上海市场是第二名。可行业遇到了一些问题,牛奶卖得比水还便宜。我们认为是不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开会决定彻底放弃牛奶产品,另选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从‘红海’进入‘蓝海’。”王均豪告诉记者。 2008年,中国乳制品市场爆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没有检出三聚氰胺)是我一辈子的骄傲。”谈到这里,王均豪提高了声调,连说了两遍。 可行业危机却影响着均瑶,国产牛奶一度卖得比水还便宜,王均豪知道这不是正常现象,可自己无力改变,又不愿降低品质,思来想去,干脆放弃市场,重新开始。 不做牛奶做什么呢?均瑶健康选择回归初心,想起了当初进入食品行业的初衷——“弘扬健康饮食,引领良品升级”。既然牛奶做不下去,那还是做饮品,把牛奶升级,做更好的产品。 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的均瑶牛奶消失了,与之配套的生产、加工、运输体系都被放弃,甚至放弃了“均瑶”这个品牌。“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跑到老大(王均瑶)的墓前去哭。这种心情我们能理解,毕竟均瑶牛奶从1994年开始做,可转型势在必行,只能硬扛着走下去。事实证明,我们走对了,不少当初离职的同事,也慢慢回来了。” 敢于断臂,源自初心;断臂成功,同样源于初心。经过多年思考,均瑶健康的愿景进一步升级——持续引领含乳饮品行业发展,立志打造‘百年老店’,努力成为由品牌群组成的国内快消品行业中的健康饮品龙头企业。 持续创造“蓝海”产品 不做牛奶,王均金、王均豪兄弟选了一条没人走过的路、一片没有人去过的“蓝海”——常温乳酸菌饮品。 “我们意识到不能在‘红海’里厮杀,而是要找到一片‘蓝海’,最终我们回到创立均瑶的初心,我们的使命是‘引领良品升级’,在牛奶的基础上,做了常温乳酸菌饮品,打出了新品牌——味动力。”王均豪说。 “味动力”产品,采用进口菌种、进口脱脂奶粉以及纯天然果胶,并使用独特的发酵工艺,由均瑶健康饮品自有以及合作的大型现代化工厂生产。 事实上,“味动力”并不仅仅代表接连推出的健康饮品,还代表能够持续创造“蓝海”产品的企业文化。 持续创造“蓝海”产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对于致力于打造“百年老店”的均瑶集团来说,这是必须要做的事。 均瑶健康的诞生就来自“百年老店”的愿景。当初,为了落实“光彩三峡行”,均瑶集团先后在宜昌、当阳投资建造了两个乳品加工生产基地和一个示范牧场,最终成了今天的均瑶健康。“万户奶牛养殖计划”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1000多位移民直接就业,产业链就业人数达5000多人,解决了众多三峡移民就业的难题。 在王均豪看来,企业文化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不是员工嘴边的口号,而是整个团队在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这需要10年、20年的积累,渗透在企业的方方面面,没人能够带走。 “比如,我们的使命是引领良品升级,就是要向消费者提供有品质的优秀产品。因此,我们开发新产品有一定的毛利率要求,因为如果低于一定的毛利率,说明我们要打价格战,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给消费者足够好的产品呢?” 刚开始,“引领良品升级”确实比较困难,可经过多年历练,均瑶健康证明自己有这种能力。 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均瑶健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12.87亿元、12.4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2.81亿元、3.03亿元,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8.25%、51.33%和52.66%,盈利能力增长趋势明显。 “菜园子”早已备好 “我们擅长做大单品,做一个就要成一个,而不是跟着市场风口四处出击。”王均豪说。 围绕“引领良品升级”战略,均瑶健康根据市场情况,持续调整产品结构,相继推出了“奇梦星”系列乳酸菌饮品、“均瑶”甜牛奶乳饮料、“沁”饮乳味饮料、“均瑶”6种坚果植物蛋白饮料,以及“味动力”益生元牛奶饮品等新品。 什么时候推什么样的产品?王均豪打了个比方,就是吃在嘴里,看在碗里,想在锅里,最终还要思考菜园子里。“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产品梯队储备,菜园子里也种了一些东西,合适的时候我们会推出来。” 具体到市场营销等方面,均瑶健康同样信心满满。据介绍,公司将利用“均瑶”及“味动力”的品牌效应和形成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开发二、三线城市市场,以点带面,逐省渗透,完成全国市场的开发与覆盖。 按照计划,未来3年,除了对现有主要销售区域江西、浙江等进行深度挖掘外,均瑶健康将进一步拓展新的销售区域。通过加强与经销商的合作,实现对二、三线城市市场所有渠道的全面占领,并逐渐摸索渗透“新零售”概念下的各式业态。 同时,公司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利用新品(适合一线和二线市场)积极布局一线城市的相应渠道。公司目前采用经销商的销售模式,未来随着市场更加细分化,会对经销商进行更多的管理和指导。 “电商销售、直播带货等新鲜营销手段,我们都在尝试,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后续会和新产品推出形成合力,打造出我们的爆款、网红产品。”王均豪说。 按照计划,均瑶健康在未来将秉承“弘扬健康饮食,引领良品升级”的发展理念,以产品创新、技术进步为动力,以品牌战略、深化渠道为支撑,以产品质量控制为保障,进一步巩固公司含乳饮品的市场份额,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的持续投入和经营模式的持续创新,不断完善公司产品结构和提升客户消费体验,使公司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健康饮品生产企业。 “我们都准备好了,这次上市募资让我们如虎添翼,未来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展望未来,王均豪信心很足。
6月21日,由上海市饮品行业协会联合东方快消品中心等举办的“2020第15届中国(上海)饮品冷饮嘉年华夏季营销暨年会”在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举行。这是疫情发生后中国饮品及冷饮产业的首度整体亮相。本届“饮品冷饮嘉年华夏季营销”的主题是“促消费、提品质、创品牌”,当天近50个国际国内一线饮品冷饮品牌整体参与,数万消费者在现场体验今年最热最潮的产品及新品。 同时,主办单位发布了《2020中国饮品冷饮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饮料累计产量为17764万吨;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商品零售类累计值为2099亿元,同比增长2.9%。2019年,我国啤酒累计产量为3765万千升,同比下降1.2%。此外,2019年我国的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300亿元。 上海市饮品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东方快消品中心主任陈杰博士在现场透露,近年来,植物基饮料市场发展势头迅猛,去年的“双11”期间,植物基饮料已超越可乐等传统的超级单品,成为受消费者青睐的“国民饮料”。同时,气泡水的受欢迎程度明显上升。另外,受疫情影响,包括八喜、雀巢等冷饮品牌通过和盒马、大润发淘鲜达、饿了么和美团等新零售及到家平台的合作,使得销售逆势增长。 另据东方快消品中心的监测统计,2020年1月至5月,中国饮品产业发生的主要资本事件共6起,国际2起,主要集中于咖啡品类。咖啡是近年中国消费领域比较热门的赛道,2020年以来,弘晖资本、红杉资本、新加坡家族基金等纷纷投资时萃SECRE、三顿半、欧沃咖啡(wow coffee)等品牌,以期收获不断增长的咖啡市场的红利。 2020年还将有不少饮品企业踏上IPO这条路,盈利能力最强的农夫山泉、东鹏特饮、欢乐家均已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扩大产能、渠道建设成为它们上市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