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3日电 国资委网站日前发布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进一步做好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各中央企业要切实承担起减免房租主体责任,加强对各级子企业的跟踪督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对减免要求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企业和有关负责人进行严肃追责。 通知提及,要高度重视减租工作。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应对疫情冲击积极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租压力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要求,带头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为全社会有力应对疫情冲击,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积极作出贡献。 通知明确,要全面落实减免要求。各中央企业要按照734号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房屋所在地对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房租减免政策,对承租本企业房屋用于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至少免除上半年3个月房屋租金。各中央企业要抓紧组织落实,加快内部决策,对符合减免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减免。上半年减免期限不足的,根据房屋所在地要求在下半年进行补足或顺延。对于转租、分租中央企业房屋的,各中央企业要通过与中间承租人加强沟通、签订合同等方式,积极协调减免租金惠及最终承租人。 通知提出,要积极争取支持政策。各中央企业要对实际减免出租人有关支持政策加强跟踪研究,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争取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业绩考核方面,认真统计分析减免房租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并做好申报工作。财税政策方面,积极争取享受地方政府对出租人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方面,加强与金融机构协商,争取通过展期、续贷和优惠利率质押贷款支持等方式解决到期还款困难问题。中央企业所属子企业因落实减免政策导致资金紧张、难以周转的,上级企业或集团公司应给予资金支持。 通知强调,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中央企业要切实承担起减免房租主体责任,加强对各级子企业的跟踪督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对减免要求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企业和有关负责人进行严肃追责。要建立完善减租问题来信来访处理机制,企业集团要在官方网站主动公开受理减免房租问题投诉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依法合规妥善处理群众反映问题。国资委将加强对各中央企业减免工作的督促指导,对有关方面反映的重大问题进行核实检查。
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做好房租减免工作,切实帮助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轻经营负担,各中央企业要按照734号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房屋所在地对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房租减免政策,对承租本企业房屋用于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至少免除上半年3个月房屋租金。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国内经济低迷,一些城市商铺的租客都支撑不下去了,尽管一些地方鼓励房东降低房价,但是响应降低房租的房东还是廖廖无几。很多人感到奇怪,既然租客生意这么难做,房东为何不主动降低房价,与租客共度时艰呢? 对此,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是,现在多数商铺动辄上百万投资,并不是房东一次性付款买下的,而是要偿还银行房贷的,如果房东给房客降了房租,银行的房贷支出还是不会减免的,结果是降租金的损失还是要房东承担,这样房东的收入就会减少,房东自然不肯轻易的降房租。 第二个是,在房东看来,逼退从业者的人是电商,以及同业之间严酷的竞争,而不是商铺租金贵,做电商成本低,价格卖得超便宜,才抢占了实体商铺从业者的饭碗。就算房东肯降价,从业者还是会支撑不下去,要退出的还是要退出。如果从业者经营能力较强,即使商铺租金不降下来,最多觉得压力较大,但绝不会退出。所以,在房东看来,商铺从业者退出,责任在电商和同业竞争,降房租并不是主要问题。 第三个是,房东不想降房租主要还是想通过优胜劣汰的办法找到实力雄厚的房客。比如,一些从业者租了商铺后,由于经营不善,一直拖欠着商铺的租金不给。就算房东给降了房价,这些从业者最终也会退出,这只是时间问题。而房东想要的是,经营能力强的从业者,这样不仅房租能够按时收到,而且将来调高租金也有上涨空间。 第四,很多房东与房东之间是有租房同盟的。一旦这边的房东把商铺的房租降下来,那边房东也就支撑不了,因为你如果不下调房租,好的租客就会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几个房东要聚在一起,建立起租房共盟。所以,有些房东宁愿手里面商铺租不出去,也要死守房租底线,因为只要这边商铺租金下降,整个商圈的房租都会下调,房东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个体经营者生意不好做,希望房东能把房租降下来,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房东看来,银行又没给我们降房贷,我降房租的损失只有自己来承担。 此外,很多房东并不认为,实体商铺生意不好是房租太高,主要是电商、同业之间的竞争等原因,就算房东降房租,也是于事无补。 更关键的是,房东希望通过优胜劣汰,能找到更好的租客,这样租金可以按时收取,当然,部分房东之间存在租金同盟关系,因为,只要有少数房东降房租,后面大家都要一起降,房东们收入会减少,好日子岂不是到头了?
租房价格持续下滑是偶然还是必然!说明什么?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行业表现的很不正常,就拿大家最关心的房地产来说,房屋买卖基本回到了去年水平,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同比上涨,比如北京就在5月的时候,二手房环比涨价1.8%,虽然有教改的因素,但是也说明房地产市场买卖这一块基本已经恢复。但是租房这一块,今年可差太多了。 从疫情爆发以来,北京市场的租金就一路下滑,春节之后本身应该是租房旺季,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完全被打乱了节奏,到了5月份,由于北京疫情稍有缓解,也曾经一度防控等级下降到3级,所以租房市场有所反弹,成交环比增加27%,租金环比上升4%,但是如果跟去年同期相比,仍然下跌了3%左右。但这只限于5月,6月开始疫情就重新反扑了,估计十有八九租赁市场会重新预冷。本来市场期待的毕业季,估计也很难指望。有机构就预计,疫情反复之后,肯定会从严防控,这反而将加速租赁市场下滑。5月这种反弹很可能会成为昙花一现。过了8月,租房市场就重新回到淡季,现在不少房东,恐怕都要接受,今年降房租的现实。 长租公寓今年是最为艰难的一个行业,去年就一系列暴雷,剩下了几个大公司,今年也都在生死边缘,之前是不计成本到处收房,甚至一度扰乱了租房市场价格,而今年则来了一个180度掉头,开始纷纷要求业主降价,要不然就退房。根据媒体报道,今年空置房源极多,有的管家名下就有100多套房空置,有的房源更是空置了200天,这些房子他们也都是要按时付给房东钱的,通常价差在500到1000左右,比如8000一个月从房东那里收上来一套两居室,然后拆成2间,分别变成4000和5000出租。满租的情况下,一个月一套房赚1000的差价。如果要空置,就会完全赔掉房租。 有媒体报道,其实长租公寓今年过年后就已经停止收房了,租金降价了,没人租,再加上没法装修,所以现在手里库存严重,根本没有能力对外收房。而且对于手里的库存房,也都在重新找房东签订价格,要求房东降价,只有房东降价,他们才有降价的空间,如果房东坚持不降价,长租公寓就会主动解约,认赔割肉。从房东的角度来说,大部分能够理解,因为房子在自己手上更难出租,甚至几个月你也租不出去,几个月空置的损失远大于那点违约赔偿。 跟前几年,只有中高端房租下降不同,今年是房租全都降了,连之前抢手的老破小合租房也出现了空置,有些小区管控比较严格,更是几乎不让经纪人入内,所以租房几乎中断,房东也只能忍受自己的房子在那里空着,本来5月份看到了一点希望,疫情的二次反扑可能又把希望变成了绝望。现在连一向自吹自擂的贝壳链家这种中介,都已经不太看好6月以后的租房市场了。 房价向上,房租向下,这是今年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其实也不难解释,说明有钱人在疫情中受到的损失,远比穷人小的多,之前很早我们就说过,租房的价格是由这个城市的平均收入决定的,房东不给你涨价,并不是他仁慈,而是因为涨不上去,加价之后你就租不起了,他也很难租给别人,与其空置,还不如降低一点,让你能够一直租下去,给他创造稳定的现金流。但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房东肯定涨租。所以,现在房租下降,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是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了影响,大家的收入普遍下降了,没那么多人流入北京这种超一线城市了,这部分增量租赁需求也就消失了。然后裁员的裁员,降薪的降薪,不是不想继续租而是实在负担不起了。于是就只能降低房租支出,原来能整租的退到合租,原来住市区的,退到郊区。 房租里面是没有杠杆的,也没有任何投资需求,所以他更能够反应真实的住房需求,房租下降,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的住房需求降低,大家都有地方住了,还空出几万套房源,说明即便在北京,在疫情之下,也已经住房供大于求了,疫情恢复之后需求会有所复苏,但还能不能回到过去的水平也不好说,因为有些生产经营已经被实质性的破坏了。 另外,从人口流动来说,北京上海这几年一直在控制人口,别的地方都能恢复地摊经济,但又明确提出北京不可以,这说白了就是控制人口密集型产业,从根上就不希望,人口再流入,那么现在房子都够住了,以后人口反向流出,加上新盘不断入市,房子没道理不够住。所以,想买房的朋友,也可以重点参考一下你所在城市的租金,如果租金还能涨,意味着房价还能涨,如果租金已经不涨了,那就说明,基本上供大于求了。即便房价再涨也是空涨,后面一定一定很难变现。所以人口是楼市投资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未来中国只有10几个城市人口会增长,大概也就这10几个城市,房价还能再涨。其他城市都会出现收缩,只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