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公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处理好内外部均衡和长短期关系,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上半年为对冲疫情影响,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所加大,宏观杠杆率出现阶段性上升。”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20年9月底,我国实体经济部门的杠杆率为270.1%,政府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依次为44.7%、164%、61.4%,分别比2019年底提高24.7、6.4、12.7、5.6个百分点。 就杠杆率情况看,2020年的宏观杠杆率呈现出典型的特点:一是杠杆率提高速度短期较高。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提高24.7个百分点,仅低于2009年前三季度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提高30.7个百分点,远超过1994年以来除2009年以外的其他年份全年杠杆率提高的水平。二是杠杆率提高是分子分母共同作用的结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缩小了分母,为了应对疫情实施降准降息,加大信贷投放,增加政府债券发行扩大了分子,推动杠杆率提高。因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导致杠杆率提高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6%,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同比多增6.22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增加12.7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三是杠杆率快速提高并非我国独有。“疫情冲击下,经济停摆导致居民和企业收入骤降、债务上升,政府部门大力度的疫情应对和救助措施推升了短期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水平,本已高企的全球杠杆率进一步上升。” 从短期来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前所有未的冲击,宏观调控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突出位置,通过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财政政策扩大赤字规模并增加政府债券发行等,在事实上导致宏观杠杆率快速提高。也就是说,“在应对疫情和支持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债务规模和杠杆率都必然出现阶段性上升”。这种情况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各国杠杆率在短期内都快速提高,但总体来看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 也正是如此,面对杠杆率短期内快速提高,需要充分考虑疫情对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这一因素,短期应对思路应有所不同。首先,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将让杠杆率自然下降。杠杆率快速提高是分子分母共同作用尤其是宏观经济短期内负增长的结果,因此“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将为更好地长期保持合理的宏观杠杆率水平创造条件”,“未来随着经济增速逐步向潜在水平回归,宏观杠杆率有望趋于平稳”。目前来看,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等相继实现正增长,杠杆率提高速度也在逐季降低。其次,疫情期间对冲工具到期推动杠杆率下降。疫情期间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企业贷款本金利息实施延期,人民银行也为之创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2020年9月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对189万家市场主体的贷款本金和91万家市场主体的贷款利息实施了延期,共涉及4.7万亿元到期贷款本息。”随着这些贷款在2021年3月底到期,将有部分贷款归还,也有助于降低杠杆率。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考虑到经济本身存在下行压力,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面对杠杆率短期内迅速提高的状况,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仍然需要保持相对稳定而不宜迅速收紧,让杠杆率“自然”下降。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不仅是珍惜货币政策空间,不学习国外实施零利率或负利率,还包括疫情期间的刺激政策逐步退出。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围绕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就中长期而言,仍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杠杆率是金融风险的总根源,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应是中长期目标选择。这不仅是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短期不可预期重大外生冲击的有效方式。在这次疫情应对中,我国也得益于2016年下半年至2019年实施的结构性去杠杆。正是当时采取了严格的措施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在2019年实现了“宏观杠杆率高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为疫情应对时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留下了较充足的政策空间。 在追求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过程中,对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要有正确的理解认识。首先,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更应该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选择,需要更多的关注中长期趋势,短期内根据形势变化需要容许杠杆率阶段性提高。其次,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包括杠杆率绝对水平基本稳定和杠杆率增速基本稳定,杠杆率增速基本稳定也需要对标名义GDP增速。再次,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是总体上的要求,在此过程中仍然需要有结构调整和空间腾挪,具体是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领域、低效率领域、高风险领域压降杠杆,而代表经济发展方向和趋势的领域合理的加杠杆需要予以支持。在实现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路径选择上,要认识到各类主体都有内在加杠杆的冲动,需要政府主动用好政策、做好改革。政策方面,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等政策紧密配合,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现代财政金融体制,提高政府债务管理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强化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约束机制。改革方面,重点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现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人民日报海外版电日前,《中国的社会保障》英文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指出,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中国的社会保障》一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历程、基本概况和历史性成就,总结实践经验,展望美好未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介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和规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使全体中国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至2018年年底,基本实现所有老年人都享有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无论是从总量上看还是从分项上看,都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社会保障计划;保障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2018年全国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6.72万亿元,比2012年的2.33万亿元增长1.9倍,使参保人群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社会保障基金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98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36倍。(霄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1月18日 第03版)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25日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稳外贸、稳外资等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稳定恢复,有效促进了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中长期境外资本保持净流入态势,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继续呈现净流入,人民币资产更受境外投资者青睐。 展望下半年,《报告》强调,我国经济稳步恢复,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仍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坚实基础。 上半年经常账户小幅顺差 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呈现经常账户小幅顺差、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小幅逆差的平衡格局;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储备余额维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具体看,上半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765亿美元,同比增加26%,与GDP之比为1.2%,继续处于合理区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292亿美元,显著低于流出压力较大的2015年至2016年时期,总体仍处于基本平衡状态。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1123亿美元,较2019年末增加44亿美元。 “当前,我国经常账户基本平衡的格局业已形成,不会轻易发生改变。”《报告》认为,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基本平衡具有长期基础。首先,相对较高的储蓄率和逐步趋稳的投资率,是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基本平衡的结构性支撑因素。其次,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货物贸易发展提质增效。再次,我国具有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总体稳固。 外资对中国市场信心未变 “我国经济复苏早,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资产收益相对较好,外资中长期投资中国市场和增持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和趋势没有改变。”《报告》介绍,上半年境外投资者继续投资中国市场和配置人民币资产,直接投资和债券证券顺差规模分别为210亿美元和184亿美元,近年来总体稳定。其中,债券证券六成为境外央行持有,属于中长期稳健型投资,近年来稳定增长。 一方面,上半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682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吸收来华直接投资占整个非金融部门的22%,是吸引来华直接投资最多的行业。 另一方面,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形势向好,是二季度全球首个实现经济增速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人民币资产更受境外投资者青睐,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合计净增持我国债券和股票729亿美元。截至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和股票规模为7375亿美元,较2015年末增长2.2倍。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投资者持仓主体结构基本稳定。2016年以来,股票持仓主体中,境外非银行金融部门为主且占比逐步上升;债权持仓主体中,以境外政府和央行为主的结构保持稳定,“压舱石”作用显著。 企业跨境融资更便利 “2020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1324亿美元,较2019年末增长751亿美元,增幅为3.7%。外债平稳增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对外开放、外债便利化政策的效果以及国际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的认可。”《报告》指出,当前,外债规模合理,结构持续优化,主要安全性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从我国外债增长特点看,债券和货币存款余额增加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对此,《报告》解释称,在全球负利率环境下,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债券市场持续开放,人民币债券受到外国投资者青睐。此外,随着中美利差持续走阔,非居民在境内银行存款规模增加。 上半年,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人民银行和外汇局持续推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改革:一是提高境内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为企业到境外融资提供更大空间;二是扩大外债便利化额度试点范围,切实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境外资金;三是开展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节约企业成本。这些措施使企业跨境融资更便利。二季度以来,外债便利化改革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企业部门外债稳中有升。 经济基本面支撑国际收支平衡 展望下半年,《报告》强调,国内经济基本面将继续发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根本性作用。一是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稳定恢复,向好态势持续发展。二是我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三是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并且保持基本稳定。《报告》预计,经常账户差额将会保持在合理均衡的区间,跨境资本流动有望维持总体平稳。 关于下一步重点工作,《报告》指出,一方面,要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提升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统筹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例如,继续扩大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推动服务贸易付汇税务备案电子化;探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管理改革,继续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和互联互通。 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打好外汇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例如,强化跨境资金流动双向监测,加强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市场化调控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完善外汇市场监管,保护外汇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2020年11月新增社融2.13万亿(前值1.42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1.43万亿元(前值6898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3.6%(前值13.7%),M2同比增长10.7%(前值10.5%),M1同比增长10%(前值9.1%)。 主要观点 一、信用扩张拐点已现,但实体融资需求和流动性依然不弱 11月金融数据释放出本轮信用扩张基本触顶的信号,在总量和结构上都有一些线索。总量上,社融同比增速13.6%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一则政府债券发行已经接近年末尾声,二则直接融资受到永煤违约事件的影响,形成拖累,两个因素共同导致社融拐点略提前于我们的预期。结构上,企业长贷本月同比多增1681亿,幅度较前值有所收敛。并且,严监管下委托和信托贷款继续压降的同时,本月未贴现票据也继续收缩,伴随表内票据融资出现了下半年来的首次新增,背后或与疫情后高增的开票陆续到期有关,同时不排除有部分银行以票据替代短贷的可能,但规模估计不大。 但信用扩张的触顶不等于当前实体融资需求和流动性将就此剧烈转向。融资需求仍然不弱,对实体投放的信贷本月维持千亿级别的多增,企业长贷占新增贷款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实体流动性积极向好,信贷不弱配合年底的财政支出,M2本月小幅回升到10.7%,M1同比更攀升至10%超出市场预期,我们预计拐点将在明年年初,触顶16%左右,再伴随着房地产销售的回落、表外融资的收紧和财政力度的收敛而开启下行,于2021年底回落至8%左右。 二、经济顺周期修复的“子弹”还在继续飞 信用扩张虽然基本触顶,但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用仍在继续释放,经济顺周期修复的动能仍在强化。最直接的观测指标就在持续快速上行的M1。M1同比对工业企业库存周期和大宗商品价格具有稳定的领先关系(1年左右),M1高增代表企业资金的活化比例持续提高,经营和生产行为持续活跃,经济顺周期修复的动能持续强化。 顺周期修复的动能预计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口高景气度有望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二是消费复苏服务业和耐用品量价回升可期,三是制造业投资上行趋势明显,上游投资(取决于前期工业企业利润和大宗商品价格)、中游投资(取决于出口和汽车需求)、下游投资(取决于消费的复苏),都看到积极的信号。因此,尽管信用周期基本见顶,但我们认为经济逐步升温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三、大类资产的趋势性拐点还需再等一等 结合流动性和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大类资产的趋势性拐点还没有到来,或待到明年二季度,权益上半年好于下半年,利率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对于权益而言,影响定价的流动性指标是超额流动性,即M1同比-名义GDP同比,决定了估值的变化。明年一季度之前,M1同比和名义GDP同比同步修复,权益压力不大。但关注一季度之后M1回落带来的超额流动性收缩,或形成杀估值的压力,指数估值承压,行业估值中性收敛。结合我们对于经济基本面修复动能的判断,预计“景气度向上+估值分位数偏低”的这部分行业出现戴维斯双击个股的可能性最高,包括专用设备、轻工、化工、电气设备、非银金融、采掘、有色,需认真把握。 对于利率而言,影响定价的流动性指标是社融-M2同比,决定了利率的拐点,代表广义资金供需领先利率2个季度左右。影响定价的基本面指标则是工业经济名义增速,决定了利率的中枢,代表经济可以提供的回报,同步于利率变化。综合来看,两者决定利率长期趋势性机会仍然要等到明年二季度左右,10y国债利率全年在3~3.5%之间震荡概率较大。 风险提示:表外融资收缩和国企违约的负面冲击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信用扩张基本触顶,经济还没到顶 (一)信用扩张拐点已现,但实体融资需求和流动性依然不弱 11月金融数据释放出本轮信用扩张基本触顶的信号,在总量和结构上都有一些线索。总量上,11月新增社融2.13万亿,同比增速13.6%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一则政府债券发行已经接近年末尾声,11月新增4000亿,同比多增幅度减小至2284亿,拉动减小。二则直接融资受到永煤违约事件的影响,同比大幅少增逾2000亿,形成拖累。两个因素共同导致社融拐点略提前于我们的预期。结构上,企业长贷本月新增5887亿,同比多增1681亿较前值有所收敛(10月同比多增1897亿)。并且,严监管下委托和信托贷款继续压降的同时,本月未贴现票据也继续收缩,伴随表内票据融资出现了下半年来的首次新增,背后或与疫情后高增的开票陆续到期有关,同时不排除有部分银行以票据替代短贷的可能,但规模估计不大。 但信用扩张的触顶不等于当前实体融资需求和流动性将就此剧烈转向。融资需求仍然不弱,对实体投放的信贷本月维持千亿级别的多增,企业长贷占新增贷款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历史高位。实体流动性积极向好,信贷不弱配合年底的财政支出,M2本月小幅回升到10.7%,年内大概率维持震荡,至明年小幅回落。M1同比在高基数上攀升至10%超出市场预期,我们预计拐点将在明年年初,触顶16%左右,再伴随着房地产销售的回落、表外融资的收紧和财政力度的收敛而开启下行,于2021年底回落至8%左右。 (二)经济顺周期修复的“子弹”还在继续飞 信用扩张虽然基本触顶,但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用仍在继续释放,经济顺周期修复的动能仍在强化。最直接的观测指标就在持续快速上行的M1。M1同比对工业企业库存周期和大宗商品价格具有稳定的领先关系(1年左右),M1高增代表企业资金的活化比例持续提高,经营和生产行为持续活跃,经济顺周期修复的动能持续强化。 顺周期修复的动能预计将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出口高景气度有望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二是消费复苏服务业和耐用品量价回升可期,三是制造业投资上行趋势明显,上游投资(取决于前期工业企业利润和大宗商品价格)、中游投资(取决于出口和汽车需求)、下游投资(取决于消费的复苏),都看到积极的信号。具体分析详见我们的年度策略报告《2021:归途——年度宏观策略展望》。因此,尽管信用周期基本见顶,但我们认为经济逐步升温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三)大类资产的趋势性拐点还需再等一等 结合流动性和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大类资产的趋势性拐点还没有到来,或待到明年二季度,权益上半年好于下半年,利率下半年好于上半年。 对于权益而言,影响定价的流动性指标是超额流动性,即M1同比-名义GDP同比,决定了估值的变化。明年一季度之前,M1同比和名义GDP同比同步修复,权益压力不大。但关注一季度之后M1回落带来的超额流动性收缩,或形成杀估值的压力,指数估值承压,行业估值中性收敛。结合我们对于经济基本面修复动能的判断,预计“景气度向上+估值分位数偏低”的这部分行业出现戴维斯双击个股的可能性最高,包括专用设备、轻工、化工、电气设备、非银金融、采掘、有色,需认真把握。 对于利率而言,影响定价的流动性指标是社融-M2同比,决定了利率的拐点,代表广义资金供需领先利率2个季度左右。影响定价的基本面指标则是工业经济名义增速,决定了利率的中枢,代表经济可以提供的回报,同步于利率变化。综合来看,两者决定长期趋势性机会仍然要等到明年二季度左右,10y国债利率全年在3~3.5%之间震荡概率较大。 二 11月数据:信用扩张的顶点基本确认 (一)社融:违约事件冲击和政府融资回落带来社融增速拐点 11月新增社融2.13万亿,同比多增1363亿,存量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13.6%。11月社融增速的回落,一在政府债券发行已至尾声,对社融增速的拉动减弱,二在永煤违约事件导致直接融资受到冲击,并对社融增速形成负面拖累。社融增速的拐点也因此提前确认。 细项数据看,向实体投放的人民币贷款11月新增1.53万亿,同比多增1667亿,反映实体部门整体的融资需求依然不差。表外融资11月收缩2044亿元,同比多减981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收缩626亿(前值:收缩1089亿),委托贷款收缩31亿元(前值:收缩174亿元),信托贷款收缩1387亿元(前值:收缩875亿元)。表外融资本月收缩幅度较大,一部分原因是房地产融资全面收紧下信托贷款萎缩提速,另一部分原因是本月的未贴现承兑汇票收缩并且同比还少增了1196亿,或与疫情后高增的开票陆续到期有关,同时不排除有部分银行以票据替代短贷的可能。 此外,政府债券11月净融资4000亿元,同比多增2284亿,尽管同比来看政府融资依然对社融形成支撑,但是伴随发行进程接近尾声,拉动力明显减弱。直接融资11月新增1633亿元,同比大幅少增逾2000亿,其中债券净融资下降至862亿,同比少增近2500亿,股权融资规模771亿,同比多增247亿。 (二)信贷:信用顶点确认但融资需求仍然不差 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3万亿,同比多增400亿,环比多增约7400亿,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12.8%。受非银贷款的拖累,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有限,但对实体投放部分同比依然多增1667亿,反映当前的融资需求依然不弱。结构上,企业长贷占比小幅回落至41%,同比多增1681亿幅度也略有收敛。整体来看,本月信贷数据反映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过程中,信用扩张的顶点目前已基本确认,但融资意愿就此快速降温的可能性也很小。 居民短贷新增2486亿元,同比多增344亿元。居民长贷新增5049亿元,同比多增360亿。对应来看,11月百强房企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2.7%(前值21.5%),狭义乘用车零售同比持平于8%,商品房与汽车销售增速于高位震荡,进一步抬升的空间有限,居民长贷同比多增幅度也因此略有收窄。 企业部门短贷增加734亿元,同比仍少增909亿元。企业长贷保持高增长,11月新增5887亿依然超过历史同期,但同比多增1681亿元幅度有所收敛。表内票据融资新增804亿元,同比多增180亿。中长期贷款的高增反映企业部门的生产投资活动依然活跃,融资需求强劲。此外,非银贷款继续收缩,11月减少1042亿,同比多减1316亿。 (三)存款:M1进一步突破触及10% 11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总量增加2.1万亿元,同比多增7900亿元,仅财政部门存款少增,实体经济私人部门存款多增。财政存款11月减少1857亿,同比多增594亿,环比减小逾1万亿。非银存款增加8516亿元,同比多增1537亿元,环比多增5600亿。企业存款增加近8500亿,同比基本持平。居民存款增加6334亿,同比多增3868亿。 11月M2同比抬升至10.7%,M1同比继续高增至10%。M1同比继续回升,与近期财政资金投放加快、房地产销售增速维持高位、以及小微贷款与制造业贷款的积极投放有关,对应到经济基本面则反映的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国内典型商品如螺纹)以及景气度的抬升(PMI突破高位)。同时本月M2小幅上行,与财政存款的支出提速同时新增信贷依然不弱有关,但抬升的幅度亦非常有限。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2月10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信用扩张基本触顶,经济还没到顶--11月金融数据点评》。
11月24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19年度)》。投资运营管理方面,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养老基金受托规模突破万亿。截至2019年末,社保基金会已先后与22个省(区、市)签署委托投资合同,合同总金额10930.36亿元,均为委托期5年的承诺保底模式,实际到账资金9081.77亿元。此外,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663.86亿元,投资收益率9.03%。 根据报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有: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受国务院委托集中持有管理划转的中央企业国有股权,单独核算,接受考核和监督;经国务院批准,受托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 人民币资料图。中新经纬 熊家丽 摄 投资收益率9.03% 从财务状况来看,报告指出,2019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10767.80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4054.01亿元,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的37.65%;委托投资资产6713.79亿元,占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资产总额的62.35%。2019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负债余额832.18亿元,主要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运营中形成的短期负债。 数据显示,2019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总额9935.62亿元,其中:委托省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9885.76亿元,包括委托省份划入委托资金本金9081.77亿元,记账收益795.48亿元,风险准备金8.51亿元;基金公积3.15亿元(主要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浮动盈亏变动额);受托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基金46.70亿元。 从投资业绩来看,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663.86亿元,投资收益率9.03%。其中:已实现收益额433.34亿元(已实现收益率5.94%),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230.52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12月受托运营以来,累计投资收益额850.69亿元。 养老保险基金如何投资? 报告指出,社保基金会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理念,按照审慎投资、安全至上、控制风险、提高收益的方针进行投资运营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 从投资方式来看,社保基金会采取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投资运作。直接投资由社保基金会直接管理运作,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和股权投资。委托投资由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管理人管理运作,主要包括境内股票、债券、养老金产品、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以及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委托投资资产由社保基金会选择的托管人托管。 从投资范围来看,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第六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同业存单;国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债券,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债券回购;养老金产品,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股权,股指期货,国债期货。 此外,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第六章中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参与投资。第三十六条规定,国有重点企业改制、上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以进行股权投资。范围限定为中央企业及其一级子公司,以及地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包括省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资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公布。 建议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十三五”期间,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公安部数据显示,1亿人落户任务提前完成,1亿多农业转移人口自愿有序实现了市民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2013年的35.93%提高到2019年的44.38%。 各地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农转非”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十三五”期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普遍放开放宽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措施。 中西部地区除省会(首府)城市外,基本实现了落户零门槛。东部地区普遍降低了落户条件,部分大城市取消或降低了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南京、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特大城市全面放开了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群体落户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建立了公开透明的积分落户制度。 目前,31个省(区、市)全部出台居住证实施办法。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发放居住证超过1亿张,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基本建立。教育方面,“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惠及1400余万农民工随迁子女。就业方面,2014年以来累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亿人次。 此外,在社会保障方面,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截至2019年底,农民工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301万人、工伤保险8616万人、失业保险4958万人。在住房方面,各地加大对环卫、公交等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力度,满足其基本居住需求,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