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静观金融 报告摘要 第一,两因素共振下10Y美债收益率破1%:民主党拿下两院令市场Risk-on,美联储公布12月议息会议纪要并首提经济恢复后削减QE。 第二,美债收益率会否重蹈2013年5月后覆辙,一路飙升?“美债收益率曲线管理”与“股债跷跷板失灵”意味着短期内美债调整风险或可控。 1)2013年5月伯南克宣布2013年底削减QE并于2014年逐步结束QE。2013年5-12月美联储尚未实质减少购债,但削减QE预期引发此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110BP。 2)2020年疫情暴发后美联储已经实践了美债收益率曲线管理政策,在此背景下美联储已经成为市场的对手方,美债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联储意愿。 3)2013年5月后美债大跌与美国股债跷跷板效应有关。2013年美股估值处于历史低分位数,无风险利率调整并不会令美股出现重挫,反而在削减QE的预期下金融机构将资金由美债市场转向了低估值的美股。因此,2013年是金融危机后美股表现最好的一年。反观当下,美国股债均处于“高估值”状态令跷跷板关系基本失灵。 第三,10年期美债收益率破1%释放了怎样的信号?美联储并不希望长期、持续保持过低的利率水平,寻找“适当时机”逐步退出当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旋律。群体免疫之日就是削减QE之时,届时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加速陡峭化。 第四,削减QE预期对美股有何影响?实现群体免疫前美股仍有上涨空间,不排除情绪再次亢奋;实现群体免疫后美债曲线加速陡峭化将令美股面临极大的调整风险。 第五,一旦下半年美股调整,就很可能意味着美国科技牛市正式落幕。而在社会结构改善、消费力增强后,美股风格将切换至消费,类似60-70年代,而中间青黄不接之际,美国地产将好于股票、中国A股也将跑赢美股。 正文 民主党拿下两院令市场Risk-on;美联储首提经济恢复后削减QE。两因素共振下10Y美债收益率破1%。 1月6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1%,为2020年3月下旬以来首次,且1月7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一步升至1.08%。此外,30年期美债收益率亦升破1.8%,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势头略超预期。背后或有两点动能。首先,正如1月6日报告《参议院民主党影响扩大利于拜登内政落地》中提到的民主党拿下两院令市场对美国抗疫政策形成积极预期,无论更积极的纾困政策能否落地,至少市场吃到了一颗定心丸,因此出现了Risk-on情绪。其次,1月6日美联储发布12月议息会议纪要,提及一旦实现最大就业和物价稳定就会以类似2013-2014年的节奏逐步减少购债。该提法为疫情暴发、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以来首次。 美债收益率会否重蹈2013年5月后覆辙,一路飙升?“美债收益率曲线管理”与“股债跷跷板失灵”意味着短期内美债调整风险或可控。 2013-2014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走势回顾。2013年5月伯南克宣布2013年底削减QE并于2014年逐步结束QE。2013年5-12月美联储尚未实质减少购债,但在削减QE预期下此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由1.94%飙升至3.04%。2014年初美联储正式削减QE之际,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反而高位回落。这种反差表明政策预期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往往大于政策本身。那么,在削减QE预期下近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会否再次飙升? “美债收益率曲线管理”与“股债跷跷板失灵”意味着QE削减预期暂不至于引发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疫情暴发后在帮助美国政府降低债务支出成本、防止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加上不愿实施负利率的多重诉求下美联储实践了收益率曲线管理政策(Yield Curve Control,YCC),11月议息会议中美联储表达了久期管理的意愿也算是间接承认了YCC。在YCC政策下,美联储已经成为市场的对手方、美债并非完全市场化的资产,因此美债收益率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意愿。此外,2013年美联储宣布削减QE之际美股估值仍处于历史分位数的低位,也就是说无风险利率调整并不会令美股出现重挫,反而削减QE过程还引发了股债跷跷板效应。如图6及表1所示,2013年是金融危机后美股表现最好的一年,换言之,在削减QE的预期下金融机构将资金从美债市场转向了低估值的美股,这种跷跷板关系也加剧了美债的调整。反观当下,美国股债都面临“高估值”问题,跷跷板关系基本失灵,因此短期看美债自身调整风险也大概率是可控的。 那么,10年期美债收益率破1%释放了怎样的信号?美联储并不希望长期、持续保持过低的利率水平,群体免疫之日就是削减QE之时,届时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加速陡峭化。 由2020年4月后的三个关键时间节点(2020年6月5日、11月9日及2021年1月6日)可以看出美联储货币政策倾向,寻找“适当时机”逐步退出当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旋律。2020年5月美国推动疫后复工,10年期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并于6月5日上冲至0.91%,但随后美债收益率曲线又趋于平坦化,7月底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回0.52%。可见,在疫苗问世前财政刺激对货币政策仍有刚性约束。11月9日之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始终在0.52%-0.91%区间,但11月9日辉瑞宣布疫苗有效性高达90%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中枢升至0.9%附近。可见疫苗问世极大地降低了疫情的不确定性,缓释了经济、财政乃至货币政策压力。尽管美国疫苗接种不及预期,但1月6日民主党确认掌控国会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突破1%,表明美联储需要应对的是“系统性风险”而非“尾部风险”,并且美联储并不希望长期维持超低利率水平,寻找“适当时机”逐步退出当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才是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主旋律。 为什么持续超低利率不可取?由2020年8月Jackson Hole会议到历次议息会议,美联储都在释放一个信号:长期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但较低与极低、越来越低是不同概念。如图7可知,2020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低点水平也是187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假若我们认为美联储暂时不希望实施负利率,那么对于10年期美债而言,2%以下甚至3%以下的收益率水平都不算高。正如我们在报告《参议院民主党影响扩大利于拜登内政落地》中提到的,拜登政府疫后的内政重心将切换到降低贫富分化程度上,而持续超低的利率水平则将助长贫富分化。此外,如图8所示2020年7月后中日持续减持美债,这也是美债收益率过低、无配置价值的结果,可见长期超低利率将削弱美元的全球货币体系地位。而持续超低利率也将不断提高宽货币政策的退出成本。 群体免疫之日就是削减QE之时,Q3美债收益率曲线或将加速陡峭化。12月议息会议中美联储指出经济的发展道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毒的传播过程。鲍威尔也强调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2021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强劲复苏。由此可见以实现群体免疫为分水岭,此前美联储或继续保持当前的购债节奏、此后则将开始削减QE,届时美债收益率曲线也将进一步加速陡峭化。12月15日,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博士(Dr. Fauci)预测3月底4月初已有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春末到夏初,美国将拥有实现群体免疫的条件;秋天的时候美国的感染水平将显著下降[1]。因此,美债收益率曲线加速陡峭化的时点很可能在今年Q3。 削减QE预期对美股有何影响?实现群体免疫前美股仍有上涨空间,不排除情绪再次亢奋;实现群体免疫后美债曲线加速陡峭化将令美股面临极大的调整风险。 实现群体免疫前美股仍有三点利好。首先,民主党掌控两院给市场吃了定心丸。若疫情再次失控会引发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若疫苗接种顺利则将提振风险偏好。其次,未实现群体免疫就意味着经济仍有改善空间。最后,实现群体免疫前美国政府杠杆率很难进一步大幅回落,在财政约束下美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仍可控。 实现群体免疫后,财政和货币政策均将转向,美股调整风险极大。正如报告《参议院民主党影响扩大利于拜登内政落地》中所阐述的,实现群体免疫后加税政策将成为内政核心,随着政府杠杆率回落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回升并对高估值美股形成冲击。美股“政治周期”亦表明今明两年美股调整几率较高。如表1所示,尽管美股涨多跌少,但每位总统上任前两年美股下跌几率极高,这与内政基调切换、资本市场有所不适等因素有关。 结合我们在年度展望《警惕预期差:2021年海外宏观经济展望》中的判断,一旦下半年美股调整,就很可能意味着美国科技牛市正式落幕。而在社会结构改善、消费力增强后,美股风格将切换至消费,类似60-70年代,而中间青黄不接之际,美国地产将好于股票、中国A股也将跑赢美股。
日前,美国财政部披露了最新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本文拟据此粗略分析过去四年(2017~2020年)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的变动情况。 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总额增加但占比下降 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020年末,外资持有美债7.07万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加了1.07万亿美元,增长17.8%;美国未偿国债总额27.75万亿美元,较2016年末新增7.77万亿美元,增长38.9%。由于外资增持美债的速度跟不上美国政府赤字膨胀、美债发行扩张的步伐,到2020年末,外资持有美债占比为25.5%,较四年前下降了4.6个百分点(见图1)。 公平地讲,这不能全归咎于特朗普政府。新世纪以来,小布什的两个任期(2001~2004年和2005~2008年)和奥巴马的第一任期(2009~2012年),外资持有美债占比持续上升。但到了奥巴马的第二任期(2013~2016年),外资持有美债余额增加9984亿美元,占比却回落了3.9个百分点(见图2)。而且,2015和2016年两年外资持有美债余额持续下降(见图1)。这部分反映了“8·11”汇改之初中国遭遇资本外流、汇率贬值、储备下降的后果。不过,剔除中国因素后,外资持有美债占比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内仍下降了1.7个百分点,贡献了同期总降幅的45.0%;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进一步下降了3.1个百分点,贡献了同期总降幅的68.5%(见图2)。 美联储接手了外国投资者退出的美债市场份额。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美联储实施了包括量化宽松和无限量宽在内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扩大资产购买。在美债市场上,2013至2016年美联储持有占比上升了2.2个百分点,2017至2020年再提高了4.6个百分点,其中仅2020年一年就提高了6.9个百分点。到2020年末,美联储持有美债4.69万亿美元,较上年末翻了一番,净增2.36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美债新增额的51.9%(外国投资者仅买走了新增美债的5.1%)(见图3)。 中国持有美债占比有所回落但并非因为主动减持 作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持有国,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债的动向一直备受关注。过去四年是中美关系最为困难的时期,令市场对此关注度进一步提高。2020年12月份,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华尔街日报》刊文直言,将合法的中国公司从美国交易所除名会带来严重且被低估的风险。这么做选错了时机,在美国背负巨额债务急需中国购入美元之际却将中国赶走了。我们只能希望中国没有反思自己持有美国国债的决定是否明智。 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020年末,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债1.07万亿美元,较2016年末增加139亿美元;在外资持有美债中,中国持有占比为15.2%,较2016年末回落了2.5个百分点。过去48个月中,中国有27个月为净减持美债。尽管如此,但总体仍是净增持,美债仍是中国对外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标的(见图4)。 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债占比下降,更多是因为美债发行量过大、中资持有被稀释造成的被动减持,同时也反映了“8·11”汇改以来中国央行逐渐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的结果。故如前所述,奥巴马第二任期,中国因素贡献了外国投资者美债持有占比下降的1/2以上,但到特朗普政府时期,中国因素的贡献率不到1/3(见图2)。 在美国财政部披露的持有美债的主要外国投资者中,过去四年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持有美债占比下降。类似中国情形的还有日本、瑞士、瑞典、爱尔兰、墨西哥和菲律宾等六国投资者,加上中国,合计净增持美债2391亿美元(见图5)。其中,日本持有美债余额增加1606亿美元,重新超过中国成为美债第一大外国投资者,但日本投资者持有占比较四年前回落了0.5个百分点。而且,过去48个月中,日本投资者也有25个月为净减持美债,仅较中国少2个月(见图4)。由此可见,关于中国持有美债短期波动的炒作不排除是有些人想多了。 当然,也有因为经济和/或非经济原因主动减持美债的。德国、意大利、俄罗斯、土耳其、西班牙、巴西、智利、丹麦、马来西亚和加勒比国家等10个国家和地区,过去四年合计净减持美债1888亿美元(见图5)。其中,俄罗斯投资者在2013~2016年减持美债755亿美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减持800亿美元,其持有美债占比在下降1.5个百分点后进一步回落1.3个百分点,降至仅占0.1%,实现了清仓式减持。这既反映了当期俄罗斯遭遇的国际收支危机,也反映了地缘政治的影响。 将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减少解读为去美元化恐过于武断 最大的“瓜”就是将外资持有美债占比变动与全球美元外汇储备份额直接挂钩。但其实二者并没有简单的线性关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9月末,全球已披露币种构成的官方外汇储备中,美元储备余额6.94万亿美元,美元储备份额为60.5%,为199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较2016年末回落了4.9个百分点,这与同期外资持有美债占比下降正相关。但2012年初至2016年末(奥巴马第二任期)全球美元储备份额上升了3.9个百分点,却与当期外资持有美债占比下降是负相关。再往前三个四年美国总统任期中,外资持有美债占比持续上升,全球美元储备份额却连续下降,也是负相关(见图2和图6)。 实际上,美国财政部披露的持有美债的外国投资者,除了外国央行,还包括外国民间部门,二者在同一时期的操作策略可能不尽一致。如过去四年,外国官方净卖出美国中长期国债8266亿美元,而外国民间净买入美国中长期国债1783亿美元(见图7)。 再者,外国政府部门(不限于外国央行)除了买国债以外,还可以买其他美国金融资产。如特朗普政府时期,外国政府净卖出美国证券3479亿美元,其中,净卖出美国中长期国债8266亿美元,但分别净买入美国政府机构债、企业债和股票4430亿、134亿和224亿美元(见图8)。后三种金融资产如果为外国央行购买,就被计入官方外汇储备。 如果仅由外资持有美债变动就评判美元国际地位变化,就需要更加强大的内心了。如特朗普政府时期,外国净买入美国证券8943亿美元,较奥巴马第二任期增长65.0%,其中,外国民间净买入美国证券1.24万亿美元,增长39.0%,外国政府净卖出美国证券3479亿美元,减少1.0%(见图9)。而衡量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贮藏功能,不仅要看官方使用美元投融资的情况,还要看民间使用的情况,切勿以偏概全。 注:本文发表于《第一财经日报》。
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海外投资者10月持有美债规模为7.07万亿美元,而其中,官方持有者(多为央行)的美债持仓量为4.17万亿美元。 另一组数据更令人震惊。截至12月16日美联储公布的最新数据,当前美联储持有的美债(除公司债、MBS等)为4.66万亿美元,较此前几个月持续攀升。这意味着,美联储持有的美债已超海外主要官方持有人的总和。 同时,当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总和已高达7.34万亿美元,而且这一扩表的势头远未停止。 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日本在10月减持了67亿美元,持有美债降至12695亿美元;中国的美债持仓量减少77亿美元至10540亿美元,创下2017年1月以来的近4年低位。至此,中国和日本已分别连续5个月和连续3个月削减了美债持仓。 未来,美债购买的趋势如何?谁将填补日本、中国减持的缺口? 日本、中国持续减持美债 10月,国际资金净流出美债106亿美元。按持有美债的海外国家或地区来看,排名前十的持有人中,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本、巴西在10月减持了美债。其中,中国香港减持力度最大,削减美债持仓量达163亿美元,为连续第3个月减持;日本和中国内地则分别减持67亿美元和77亿美元。 尽管整体呈现净流出,但事实上,私营部门是减持的大头(-289亿美元)。数据显示,官方部门10月仍然在小幅增持美债(186亿美元)。这可能和美元走软、美债收益率随着通胀预期走升有关。 具体而言,美国的第三大海外债权国英国当月继续显著增持,规模增139亿美元至4428亿美元。今年2月,英国曾大幅增持305亿美元美债,以4032亿美元的持仓规模跃升为第三大债主,并一直延续至10月。 值得注意的是,开曼群岛当月的美债持仓规模跌出前十,取而代之的是印度,该国一举增持89亿美元,跻身美债持仓第十名。 事实上,中国在2019年就出现减持美债的趋势,从美债的第一大持有国降为第二。今年前5个月,中国的美债持有情况较为反复,但6月后,美债持仓量又形成了连续下降的态势。9月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债量较2015年年底的1.24万亿美元,下降了14.35%。 美联储买成最大债主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美债吸引力下降,但美联储的美债总持有量已经超过了国际官方持有人的总和。 根据Bianco Research的数据,美联储一共持有4.66万亿美元的美债,各国官方外汇储备持有美债总量为4.17万亿美元。11月时的数据显示,亚洲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人一共持有3.8万亿美元美债,欧洲投资人一共持有2.1万亿美元;彭博数据显示,当前美联储持有的可交易美债的占比已达近25%,超出海外持有人。 今年3月以来,美联储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QE),且突破了过去的框架限制,美联储开始和财政部联手支持经济,“债务货币化”已经开启。在截至9月底的2020财年,美国联邦预算赤字达创纪录的3.1万亿美元,是去年赤字9840亿美元的3倍,该年度赤字水平刷新了2009年创下的1.4万亿美元的历史记录。 这一趋势仍将持续。美联储在12月的议息会议上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和QE购买量不变,购债量至少为1200亿美元/月。机构预计明年美联储仍将扩表1万亿~1.5万亿美元,政策边际收紧最早可能要到2022年初。 当前,市场预计美国的新一轮财政刺激规模不到9000亿美元。尽管规模远不及此前预计的2万亿美元且推出时间不确定,但财政刺激终将问世,届时美联储也仍将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 谁来填补减持的缺口? 尽管美联储持续“买买买”,但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就国际而言,未来美债购买的趋势如何?谁将填补日本、中国减持的缺口? 自2019年6月起,日本的美债持仓规模自2017年5月来首次超越中国,晋升为第一债主。但今年,日本已连续第3个月减持,总计减持235亿美元;中国持有的美债已较2015年年底下降近14.5%。虽然还是有其他海外投资者继续买入美债,但依然无法抵消上述两大主要债主持续减仓的影响。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外汇储备多元化、去美元化等国际趋势都是背后的原因。 美债的供给由谁来消化? 施罗德硏究分析策略师Kristjan Mee认为,中国和日本留下的这部分“空缺”最可能由那些拥有“相当规模″外汇储备,并积极干预市场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来接手,比如泰国、新加坡、印度等,这些国家和地区自3月以来明显增加了外汇储备量。也有机构人士对记者提及,美元的走软反而刺激了新兴市场央行增持美债,因为后者特别是岀口型国家,需要通过购汇来进行干预,防止本币过度升值。 当然,美联储在未来也将成为美债的边际购买者。只不过,未来如何实现退出将是美联储面临的最大挑战。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苏博文对记者表示,每一次退出往往都是艰难且痛苦的。美联储会在明年上半年将长端收益率控制在低位、容忍通胀超调,而不会急于推进政策正常化。在这一背景下,通胀可能会小幅上升,“但更关键的是市场预期,我们会看到通胀在2022年显著攀升,届时美联储才将面临真正的挑战。一方面,如果加息太快会导致衰退,因为债务水平居高不下;但如果太慢,通胀可能会较大幅度超调。”
报告要点 近期,10Y美债利率破1%引发广泛讨论,“10Y美债不会再大幅上行”、“无法破1.5%”等论调频现。我们基于历史经验及宏观形势演绎,提示10Y美债破2%概率较大,供参考。 10Y美债利率为何破1%?触发因素是美联储鹰派表态,本质是经济向好 1月初以来,10Y美债利率快速上行、突破1%,刷新近10个月新高。1月1日至14日,10Y美债收益率自0.93%快速上行,先后突破1%、1.1%,刷新2020年3月以来新高。伴随10Y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美德利差(10Y美债-德债利率)大幅走扩20bp至170bp;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也止住跌势、重回90以上。 10Y美债利率破1%的触发因素是美联储鹰派表态,背后本质是美国经济前景向好。1月以来,美联储公布的FOMC会议纪要及多位官员讲话,频频提及“缩减QE规模”,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担忧。美联储鹰派表态背后,是疫苗推广及民主党统一国会后、拜登有望加码财政刺激等,使美国经济前景进一步向好。 历轮美债熊市历史回溯的启示?熊市开启均因经济景气改善、通胀水平抬升 历轮美债熊市开启,均缘于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通胀水平抬升。1990年至今,美债已历经多轮熊市。历史经验显示,虽然熊市中不同期限的美债走势不尽相同,但长端美债一般领先或同步于短端美债调整。结合历轮美债熊市所处的宏观环境来看,长端美债的“率先”调整,与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通胀水平抬升紧密相关。 10Y美债持续调整的“驱动力”,2008年前主要来自美联储加息,2008年后与美债期限利差走扩关联密切。08年前,面对经济改善及通胀抬升,美联储往往快速加息;受此影响,短端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带动10Y美债上行。08年后,因美联储较少使用加息工具,10Y美债上行与经济向好、推动美债期限利差走扩有关。 本轮10Y美债会否破2%?经济改善、通胀超2%环境下,概率较大 以往熊市中,10Y美债调整幅度约118~279bp;通胀超2%阶段,10Y美债利率均破2%。08年前,美债熊市中,10Y美债利率均上行至2%、甚至4%以上。08年后,虽然利率中枢有所下移,但在美国CPI同比高于2%阶段,10Y美债利率依然破2%。其中,2008-2011年及2012-2013年,美联储实施QE未改变10Y美债走势方向;伴随美国CPI同比超2%,美债期限利差均大幅走扩至200bp以上。 从美国经济、通胀及政策的演绎路径视角来看,本轮10Y美债利率破2%概率较大。一方面,库存回补、财政刺激及疫苗大规模推广等,将推动美国经济修复加快。同时,经济复苏过程中,油价等的上涨可能使美国CPI同比在2季度前后升至2%、悲观情景下甚至4%以上。经济改善及通胀超2%,或将推动10Y美债破2%。参照2013年政策退出经验,美联储转向越早,10Y美债破2%速度可能越快。 风险提示:疫苗效果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周度专题:10Y美债利率会否破2%? 事件:1月初以来,10Y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突破1%,刷新近10个月新高。 资料来源:Wind 一问:近期,10Y美债利率破1%的触发因素是什么? 1月初以来,10Y美债利率快速上行、突破1%,刷新近10个月新高。1月1日至14日,10Y美债收益率自0.93%快速上行,先后突破1%、1.1%,刷新2020年3月以来新高。伴随10Y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美德利差(10Y美债-德债利率)大幅走扩20bp至170bp;同时,美元指数止住跌势、重回90以上。 10Y美债利率快速上行的直接触发因素,是美联储暗示不再加码货币宽松、并且内部已开始讨论政策退出路径。1月6日,美联储公布的12月FOMC会议纪要披露,“所有联储官员均认为当前购债速度适宜;部分官员指出,一旦在实现就业和物价目标方面取得实质性进一步进展,就可开始‘逐渐减少’购债”。随后,多位FOMC委员公开表达了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乐观立场,亚特兰大联储主席Bostic更是宣称 “对2021年末缩减QE购债规模持开放态度”。美联储一系列政策信号释放后,市场开始担忧美联储将更早地收紧货币政策,美债利率曲线随之加速“陡峭化”。 10Y美债利率快速上行背后的本质,是疫苗持续推广及民主党统一国会等,使美国经济前景进一步改善。美联储官员公开讨论政策退出,缘于对美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2020年12月以来,随着疫苗接种工作开启,美国线下经济活动加速升温,经济领先指标WEI指数、制造业PMI指数等纷纷大幅抬升。与此同时,民主党正式统一国会(1月5日赢得佐治亚州参议员选举),让新任总统拜登有望顺利实施新一轮财政刺激、推动经济加快恢复。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政刺激方案,拜登计划提高对美国居民的现金援助,并增加联邦失业救济金、为州及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援助等。 油价大幅上涨、带动美国通胀预期持续升温,也推动了10Y美债利率的上行。美国、欧洲等消费型经济体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启,以及OPEC+控制整体增产节奏(沙特自愿多减产,以“抵消”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增产),共同推动油价持续大涨。1月1日至14日,Brent、WTI油价分别上涨9.9%、10.7%至56.42、53.57美元/桶。伴随油价大涨,美国通胀预期快速抬升,带动10Y美债利率进一步上行。 二问:美债熊市的大历史回溯,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回溯历史,历轮美债熊市开启,均缘于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通胀水平抬升。1990年至今,美债已历经多轮熊市。历史经验显示,虽然历轮熊市中不同期限的美债走势不尽相同,但长端美债一般领先或同步于短端美债调整。与此同时,结合历轮美债熊市所处的宏观环境来看,长端美债的“率先”调整,与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通胀水平抬升紧密相关。 2008年前,10Y美债持续调整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美联储快速加息下、短端美债收益率的大幅上行。10Y美债收益率可拆分为2Y美债收益率和美债期限利差(10Y-2Y)。其中,2Y美债收益率与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走势基本一致,主要受美国货币环境影响;同时,美债期限利差(10Y-2Y)与美国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2008年前,伴随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通胀水平抬升,美债期限利差开始走扩,推动10Y美债利率上行。但随后受美联储快速开启加息周期影响,2Y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替代了美债期限利差、成为10Y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的“驱动力”。 2008年后,10Y美债持续调整,与美债期限利差持续、大幅走扩关联密切。与2008年前不同,2008年后,因为引入了非常规的政策工具QE(或缩表),美联储使用加息(或降息)工具的频率大幅下降。而这,直接改变了10Y美债利率走势的“驱动力”。以2009年至2015年为例,由于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2Y美债利率的走势显著“钝化”。伴随着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通胀水平抬升,美债期限利差持续、大幅走扩,推动10Y美债利率持续上行。当然,2017年美联储开始加快加息节奏后,10Y美债调整的驱动力,又回到了短端美债利率的大幅上行。 总体来看,历轮美债熊市中,10Y美债利率的上行幅度在118~279bp之间;2008年后QE的实施,未影响到10Y美债利率的走势方向。1990年至2006年,10Y美债经历了4次比较大的调整,调整幅度在124bp~279bp之间。2008年至2018年,10Y美债同样经历了4次大调整,调整幅度在118bp~182bp之间。在美联储未调整基准利率的3轮美债熊市中,2008/11-2010/02、2010/10-2011/04、2012/08-2013/11,10Y美债利率上行主要受美债期限利差走扩推动,后者走扩幅度在81bp~138bp之间。 三问:以史为鉴,本轮10Y美债利率会否突破2%? 以史为鉴,历次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CPI同比高于2%的阶段,10Y美债利率均大幅上行至2%以上。2008年前,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CPI同比高于2%(美联储通胀目标)阶段,10Y美债利率均上行至2%、甚至4%以上。2008年后,虽然利率中枢有所下移,但在经济景气改善及CPI同比高于2%阶段,10Y美债利率依然上行至2%以上。其中,2008年至2011年及2012年至2013年,尽管美联储持续实施QE,但美债期限利差均走扩至200bp以上,带动10Y美债利率破2%。 对于本轮美国经济而言,库存回补、财政刺激政策及疫苗的大规模推广等,将推动经济修复进一步加快。自2020年8月起,美国库存增速止跌反弹,私人部门开始补库。同时,在拜登的财政刺激计划仍待审批的情况下,美国国会已在2020年12月通过了第五轮财政刺激法案,为家庭及企业部门提供进一步的财政援助,总规模达9000亿美元。疫苗的大规模推广,也让美国经济具备了更快释放增长动能的能力。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日均疫苗接种规模已从2020年底的30万剂攀升至70万剂以上。 美国经济修复加快及油价等的上涨,可能使美国CPI同比在2季度前后升至2%、甚至4%以上。一方面,美国经济修复加快,将带动美国核心CPI同比抬升。同时,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原油消费国、基本主导了油价走势的趋势方向,叠加OPEC+控制增产节奏,油价或将进入快速上涨通道。核心CPI同比的抬升,以及油价上涨、低基数的支持,可能使美国CPI同比在2季度前后升至2%、悲观情景下甚至4%以上。 综合历史经验及美国经济、通胀变化来看,10Y美债利率未来破2%的概率较大;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时点越早,10Y美债利率破2%的速度可能越快。伴随美国经济修复加快,以及CPI同比升至2%以上,10Y美债利率大概率将“升破”2%。考虑到市场目前依然认为美联储年内收紧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低,一旦就业加速修复及通胀压力抬升等、推动美联储更早转向,10Y美债利率破2%的速度可能更快。回溯历史,2013年5月至7月,受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提及“美联储可能将缩减资产购买规模”、大超市场预期影响,10Y美债利率由1.7%快速上行100bp至2.7%。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1月1日至14日,10Y美债收益率自0.93%快速上行,先后突破1%、1.1%,刷新2020年3月以来新高。伴随10Y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美德利差(10Y美债-德债利率)大幅走扩20bp至170bp;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也止住跌势、重回90以上。 (2)10Y美债利率破1%的触发因素是美联储鹰派表态,背后本质是美国经济前景向好。1月以来,美联储公布的FOMC会议纪要及多位官员讲话,频频提及“缩减QE规模”,引发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担忧。美联储鹰派表态背后,是疫苗推广及民主党统一国会后、拜登有望加码财政刺激等,使美国经济前景进一步向好。 (3)历轮美债熊市开启,均缘于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通胀水平抬升。1990年至今,美债已历经多轮熊市。历史经验显示,虽然熊市中不同期限的美债走势不尽相同,但长端美债一般领先或同步于短端美债调整。结合历轮美债熊市所处的宏观环境来看,长端美债的“率先”调整,与美国经济景气改善及通胀水平抬升紧密相关。 (4)10Y美债持续调整的“驱动力”,2008年前主要来自美联储加息,2008年后与美债期限利差走扩关联密切。08年前,面对经济改善及通胀抬升,美联储往往快速加息;受此影响,短端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带动10Y美债上行。08年后,因美联储较少使用加息工具,10Y美债上行与经济向好、推动美债期限利差走扩有关。 (5)以往熊市中,10Y美债调整幅度约118~279bp。08年前,美债熊市中,10Y美债利率均上行至2%、甚至4%以上。08年后,虽然利率中枢有所下移,但在美国CPI同比高于2%阶段,10Y美债利率依然破2%。其中,2008-2011年及2012-2013年,美联储实施QE未改变10Y美债走势方向;伴随美国CPI同比超2%,美债期限利差均大幅走扩至200bp以上。 (6)从美国经济、通胀及政策的演绎路径视角来看,本轮10Y美债利率破2%概率较大。一方面,库存回补、财政刺激及疫苗的大规模推广等,将推动美国经济修复加快。同时,美国经济复苏过程中,油价等的上涨可能使美国CPI同比在2季度前后升至2%、悲观情景下甚至4%以上。经济改善及通胀超2%,或将推动10Y美债破2%。参照2013年政策退出经验,美联储转向越早,10Y美债利率破2%速度可能越快。 下周重点数据:美国12月营建许可、新屋开工总数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10Y美债利率走势研判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6日 报告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李奇霖、张德礼(微信:zhdeli1019) 这几个交易日,黄金、白银和美债下跌的走势需要高度关注! 1月6日,黄金跌1.75%;1月7日黄金稍涨0.32%;1月8日黄金大跌3.33%。 10年美债1月6日突破了1%,才过了两天,已经上了差不多10个BP,到1.1%了。 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原因不难理解。如果民主党成功把持了参议院,拜登的政策主张在任期获得通过的阻力会大幅下降。国会山暴乱事件后,弥合社会分歧,凝聚社会共识需要靠“劫富济贫”的财政政策来实现。因此,民主党执政后,会强化财政刺激措施,这一点基本上也是市场的共识。 短期来看,对抗新冠疫情的财政支出肯定会加码,前期的财政刺激是9000亿,后面还有6000-9000亿。 中期来看,对底层要发福利,主要是重启奥巴马医改,对外要承担美国的国际义务,修复和传统盟友的关系,还要搞绿色、新能源等基础设施,这些都需要用钱。 但美国财政赤字的缺口已经很大了,钱从哪来,一是靠印,所以财政和货币会配合着来,这也是为什么美元指数会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二是靠加税,主要是要废掉此前特朗普的减税措施,此前特朗普把公司所得税从35%降到了21%,现在要把公司所得税提回到28%,然后是对高收入群体增税,调节阶级矛盾。 因此,美债收益率上行可以理解,它源自市场对积极的财政刺激预期。尽管财政刺激预期少不了货币政策的配合,但因为市场风险偏好是非常强的,货币越宽松,越积极配合财政,市场风险偏好就会越强。高风险偏好自然喜欢风险资产,所以这几个交易日债券在跌,但股票和商品价格都在涨。 对黄金来说,最大的问题是,随着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实际利率下降的趋势受阻了。 实际利率大致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胀预期。 2020年黄金的涨势,主要是靠实际利率不断下行支撑的,因为美债实际利率下行,意味着美债的配置价值减弱,黄金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当然是受益的。 2020年实际利率下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段主要是靠美联储压低名义利率,因为在3月的时候,疫情在全球出现,全球经济冻结,金融市场去杠杆,美股都没流动性了,开盘即跌到熔断线。对美联储来说,这个时候的主要矛盾是要解决疫情导致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所以,美联储快速扩表,把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年初的1.8%最低压到0.6%以下。 然而到了2020年后半段,实际利率下行主要靠的是经济回归常态化导致的通胀预期回升,因为财政刺激给居民部门发了钱,而大家对疫情的恐慌却下来了,正常的经济活动恢复了。所以在这个阶段,虽然名义利率仍然在往上,但由于经济好起来了,通胀预期走得更靠前。 需要关注的是,近期实际利率下行的趋势发生了变化,5年美债的实际利率还在往下走,但10年美债的实际利率已经开始回升了。 这就是黄金下跌压力的来源!因为美债的名义收益率上得太快,导致实际利率下行的趋势受到了阻碍。 尽管市场对美国后续财政刺激扩大有了进一步的预期,从逻辑上来讲,美国财政刺激意味着通胀预期会继续上行,但市场只在短期认可通胀预期上行会导致实际利率下降,所以5年期美债的实际利率是下降的。 从中期来看,市场认为即使财政刺激的预期升级,相比于通胀预期的上行,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概率进一步增加带动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动能更强。换句话说,长期限美债的名义利率跑在了通胀预期的前面,所以10年期美债的实际利率在往上走,这也是为什么长端的实际利率和短端的实际利率能出现背离的原因。 问题的重点不仅仅是黄金,问题的重点还在于全球金融市场。无论是美国金融市场的牛市还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牛市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美债实际利率为负的基础之上。 逻辑很简单,因为美联储的宽松,把实际利率压到了负值,不得不让有安全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从全世界去找除国债以外的,具有确定性或者安全性的品种。 比如去年二季度的时候,疫情让线上办公需求激增,所以资金布局了具有确定性的科技板块。 后来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减弱,三季度以后又去布局有经济复苏预期的标的。 到了四季度至今,全球主动补库存周期成了确定的趋势,再加上供给收缩压力,资金又去围猎上游有色资源品。 当然,由于中国疫情控制最为得力,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最低,具有安全配置需求的资金当然也会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所以,无论A股各个行业的龙头股票还是债券,外资都增加了配置力度。由于人民币资产被全球投资者看好,再加上中国出口超预期,人民币汇率也一路升到了6.4。 但是,一旦实际利率真开始持续上行,在美联储逐渐引导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的带动下,上述流动性驱动的逻辑就会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随着美债收益率的持续上行,作为中长端利率品种的定价基准,美国民众的购房成本也会逐渐增加。如果后续购房的热度减弱,支撑中国出口的重要推动力,像家具、家电和制造业订单就会减弱,反过来会压制全球的通胀预期。 重要的是,此前实际利率下行把全球任何看上去比较安全的资产的估值都推上了难以想象的高位。风险都是涨出来的,机会都是跌出来的,一旦全球流动性环境真的逆转,被流动性堆积出来的高位的安全类资产也将变得不再安全。
美国财政部9月中旬公布数据显示,在“美国债务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这一年里,美国国债的外国持有者在大量抛售美债,美债抛售潮正在进行中。其中,中国在过去12个月里抛售了369亿美元的美债(约2500亿元人民币),仅今年7月份,中国就减持了1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截止今年7月中旬,外资持有者持有7.08万亿美元,而美国国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7万亿美元。 中国之前大量持有美国国债,主要原因是: 一个是,美国国债的信誉度全球最高,相比于出现债务危机的欧债,美债是从来没有违过约。二个是,流动性好,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在市场上抛售,下面总有机构和国家来接盘。三个是,中国出售给美国大量商品,却无法购买相等值的高科技产品回来,只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在发达国家中是最高的。 导致中国拼命抛售大量美债的原因是有两个: 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响,美国财政收支失衡情况越来越严重。仅在今年前8个月就发行了7.7万亿美元国债,以应对急剧膨胀的财政赤字,同时还要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美国政府也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债务上限,这使得美国的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了全年GDP的总量,这意味着,美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借债来维持的。美国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发行国债,人们担心美国迟早会发生债务危机。 另一方面,各国抛售美国国债,主要还有美元越来越不值钱了,这会使得全球投资者手中持有的美债缩水,美债当然就不会受欢迎。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危机,向全世界转嫁风险,美联储已经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且截止9月15日持有的美债规模已经突破4.4万亿美元,较年初增加2.1万亿美元。 同时,美元指数快速贬值,从5月份的99跌至8月底的92美元以下。进入9月份后,美元指数才触底反弹。所以,美元快速贬值,各国争相抛售美债。 现在很多人会感到奇怪,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的外国持有者大量抛售美债,谁在后面做接盘侠呢?一个是日本。目前日本是美国的“头号海外债权人”。 目前,日本持有的美国国债已增至1.293万亿美元,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已降至1.0734万亿美元。今年的前五个月,增持了566亿美元。而到7月中旬,日本又增持了315亿美元的巨额美国国债。 日本增持美债,主要是向美国政府示好,希望美国政府能在各方面对日本多加关照。 二个是美国国内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今年美国发行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多数是被国内机构和投资者吸收了大部分债务。 所以,美国这27万亿国债当中,只有7.08万亿美元是外国持有者的,其余都是自己人消化掉的。 这种情况也表明,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热情在降低,美元的可信度也在下降。各国大量抛售美债,美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当接盘侠。 实际上,中国等国家大幅减持美债也是迫不得已,美国国债的雪球越滚越大,美元指数快速贬值,持有越多的美元资产,都会带来外储上的巨大损失。 不过,美国政府在国债上违约的概率并不是很大,因为美元霸权地位也要继续维持下去。而目前美元指数的大跌,也是暂时性的,只要美国经济回暖,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指数也会反弹,届时高位大量抛售美债还是比较适合的。 目前,美国政府最大的问题是要控制住美国国债的规模,因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迟早会到积重难返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