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130个基点,报7.0043。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9913。本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累计调降100个基点。 截至发稿,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9979,16日报收6.9951元。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报6.9994。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截图 7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在经历了近一个月的震荡调整后出现了明显走强。如何看待近期的人民币走势,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能否持续?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撰文认为,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走势来看,良好的疫情防控、持续改善的基本面情况以及前期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克制为人民币汇率提升提供了底部支撑。 对于后续人民币升值能否持续,明明认为应重点关注疫情和基本面、央行货币政策和中美关系三大因素。明明指出,在基本面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方向上的支撑,但走势仍旧存在出现波动的可能。 明明强调,过强或过弱的人民币汇率都并非是最优解,保持汇率在合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或更有益于资本市场和经济整体。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将以7为中枢,在可控范围内震荡波动。 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经济半年报,二季度GDP实现了由负转正的增长。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中国经济具有率先复苏的优势,PMI指数连续四个月在荣枯线以上,出口和利用外资的表现都超乎市场预期,二季度经济也实现3.2%的正增长,下半年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作用会逐步显现,但也要注意,消息面因素有可能加大汇率的双向波动。
图片来源:微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5日讯 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982,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4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20年7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82元,1欧元对人民币7.9847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5244元,1港元对人民币0.90284元,1英镑对人民币8.7969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8879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5777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0337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4486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1461元,人民币1元对0.61015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0.1310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3879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71.88韩元,人民币1元对0.52490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3602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44.4741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56015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0.9325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2983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3382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0.98098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3.2014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4.5044泰铢。
作者 明明(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固定收益研究员) 7月初开始,随着境内股票市场表现亮眼,北向资金持续涌入,人民币汇率快速走强,上周四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重回“7”以内。 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走势来看,良好的疫情防控、持续改善的基本面情况以及前期央行货币政策保持克制为人民币汇率提升提供了底部支撑。对于后续人民币升值能否持续,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疫情和基本面、央行货币政策和中美关系三大因素。 后续人民币走势的三大关键因素 关键因素一:疫情和基本面 对于后续人民币升值趋势能否持续的问题,我们认为关键因素之一在于疫情和基本面因素。首先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看,从初期的全国疫情控制到近期的北京疫情控制,均体现出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高效应对。 从基本面表现情况来看,由于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较早,国内经济基本面正处于逐步好转的进程当中。从PMI数据上来看,在经历了2月份PMI指数的大幅下滑以后,3月份开始中国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均处于荣枯值上方,体现出中国经济景气程度的环比改善。从工业增加值情况来看,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所恢复,同时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升。从基建投资增速情况来看,基建投资在经历了一季度的大幅减少以后,4月份开始基建投资重新实现正增长。而从房地产行业情况来看,商品房销售同比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均呈现出反弹的特征。 因此从疫情和基本面因素出发,有效的疫情防控和逐步好转的基本面情况对于人民币汇率有所支撑。同时在全球经济重启不断推进、投资者风险情绪有所回暖、美国疫情出现反复的背景下,美元避险属性有所减弱,这也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强。 关键因素二:央行货币政策 影响后续人民币走势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在于央行的货币政策。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多国央行采取了大规模的放水为经济提供支持,相较之下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则表现得较为克制。美联储在3月份先后采取了两次紧急降息,直接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下调至0-0.25%,同时3月23日又推出了无限量QE,实现了“零利率+无限量QE”的政策组合。除了以上措施以外,美联储还推出了大量的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欧央行方面,欧央行自3月份开始多次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规模并调整政策利率释放流动性来支撑经济。而中国央行在二三月份先后两次调整OMO和MLF利率合计30bp以后,五六月份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整体表现得较为克制。 中国央行通过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相对谨慎,保留了一定的货币政策空间。在全球多国央行大规模宽松的背景下,货币政策之间的差异使得人民币汇率拥有了一定的底部支撑。 关键因素三:中美关系 后续人民币汇率升值能否持续的第三个关键因素在于中美关系是否会出现波动。一方面,随着美国总统大选的逐渐临近,特朗普政府仍存有打“中国牌”的可能。 另一方面,近期美国国内疫情应对策略缺乏有效性,新增确诊人数大幅提高,在内部矛盾激化的背景下,或存在将矛盾向外部转移的可能,因此后续中美关系仍旧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中美关系的波动或给人民币带来一定的贬值压力。 如何看待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和影响 通过对三大关键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后续人民币汇率的走势而言,在基本面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方向上的支撑,但考虑到中美关系这一因素,其走势仍旧存在出现波动的可能,人民币汇率的转强或许并非是一蹴而就,其间或将经历一些波折。 对于当前中国的情况而言,过强或过弱的人民币汇率都并非是最优解,保持汇率在合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或更有益于资本市场和经济整体。因此未来人民币汇率或将以7为中枢,在可控范围内震荡波动。
7月14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回落90点,报7.0120;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在7.01附近波动。截至9点35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7.0111、7.0109。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降31个基点,报6.9996。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认为,近期汇率市场的主要逻辑为:非美货币好于美元,新兴货币好于成熟货币,疫情控制较好地区的货币好于疫情控制较差地区的货币,上述三条标准都利好人民币继续走强。 李刘阳表示,如果即将公布的二季度经济活动数据可以支持中国经济复苏领先全球的预期,那么,风险资产的上行和美元的弱势就将持续。
7月13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上涨71个基点,报7.0000,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短线拉升逾30点。截至9点35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分别报6.9997、6.9992。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调降22个基点,报6.9965。 中信期货认为,受资本涌入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关口附近。从中期来看,人民币将维持稳中有升态势,但是上升空间有限。
汇率重回“6时代”,人民币为什么越来越香?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0日电(记者 李金磊)最近,人民币不仅“上新”了5元新钞,而且表现跟中国股市一样:强势。 来看3组数据: 一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回6时代。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7月9日,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收复7.0关口,重回“6时代”。7月1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43元,较上一交易日上调142个基点,连升四日,同样重回“6时代”。而美元指数呈现弱势,目前为96左右。 二是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创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公布数据,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升至2.02%,创历史新高,高于澳元的1.55%和加元的1.78%。 三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3个月上升。 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23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106亿美元,升幅0.3%,连续3个月上升。 人民币为什么越来越香了? 强势的表现,需要底气和支撑。 持续改善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向好。工业企业利润实现正增长、消费投资降幅收窄、汽车房地产销售回暖,预计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由负转正。 “在这样的背景下,IMF最新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衰退4.9%,中国经济预计增长1%,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向好,是人民币汇率回升的支撑。”温彬称。 中美利差扩大,人民币资产吃香,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 温彬分析,目前中国股市估值总体还是相对较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出现负值,中美之间的利差在扩大,这些都令境外投资者看好人民币资产,人民币作为避险资产的特征和属性越来越明显。 而且,随着中国新证券法颁布实施、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资本市场更为便利,更加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可以看到近期北上资金流入中国资本市场,带动了人民币需求的增加,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数据显示,外资持续看好中国A股市场,开启买买买模式。9日,北向资金全天当日净流入79.51亿元,为连续6日净买入,7月以来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已超过600亿元。 央行5月10日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判断,主要经济体央行大幅放松货币政策加之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领先,人民币资产较高的收益和相对的安全性可能吸引跨境资金流入。 美元指数走弱,非美货币出现回升,人民币资产购买需求旺盛。 美元指数也是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3月份,美国祭出“降息至零+无限量化宽松”大招,开启直升机撒钱模式,当时加剧了人们恐慌情绪,虽然美联储大放水,但是美元指数却一度创出新高,突破100大关,全球出现“美元荒”。 如今,“美元荒”不再,而且美元已经丧失了利差优势,遭到华尔街投行唱衰,于是美元指数走弱,目前维持在96-97区间震荡。 温彬分析,美元指数强弱与人民币等非美元货币具有反向关系。恐慌情绪过后,美元指数从疫情初期的高位开始回落,非美货币出现回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新网记者说,由于美国降息,中美之间的利差进一步扩大,使得国内金融市场对于国际资金吸引力加大,经济、预期、市场在好转的时候,国际资金会越来越看重人民币的资产,人民币越来越成一个规避风险的资产,人民币汇率也会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吗?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对中新网记者说,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中国的进口企业,对于出口企业则有一定影响。人民币汇率在5、6月份贬值,此次升值也是回调,预计不会持续大幅升值,将在“7”关口迂回。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在国内疫情干扰减弱、国际收支企稳的背景下,未来人民币汇率将能保持稳定。美元指数走弱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积极影响。 温彬认为,中长阶段来看,人民币汇率会保持一个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双向波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也表示,短期看,在岸人民币汇率仍有望维持偏强格局,但人民币汇率不具备大幅走强的基础,未来将在均衡水平附近保持双向波动。这主要是因为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较高,可能对国内经济构成影响,同时全球的美元避险需求尚未消失。 6月24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总第89次)例会也提到,“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完)
土耳其里拉的路越走越窄了。 今天土耳其里拉兑美元汇率又跌了0.1%,现在是0.1457,从年初的0.1681算起,累计跌幅13.33%。5月份土耳其里拉汇率创下历史最低,只有0.139。 数据来源:英为财情 汇率下跌的原因不外乎两个:里拉不值钱了,或者美元更值钱了。 但后者显然不太可能。根据美联储的模型计算,美国二季度的GDP增速为-35.47%;另一方面,美联储近3个月扩表超过3万亿美元,财政部也在疯狂印钞,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流动性没这么“宽松”过。 那么土耳其的货币最近为什么就不值钱了呢?看几组数据就明白了。 一季度土耳其GDP增速为4.5%,受疫情冲击二季度预期为-17%。 6月份土耳其的通胀率为12.62%,达到2019年8月以来的高位,前8个月通胀率一直在10%以上。核心物价指数上升至393.63,半年增加了5.6%。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 与此同时,土耳其央行连续扩表,5月底达到了10412.18亿里拉,1月份这一数字还是8400亿左右,增加了约24%。而土耳其为了支持里拉,包括黄金和减掉掉期在内的总外汇储备从2019年底的870亿美元降至6月底的330亿美元。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 在高通胀率、低外汇储备的情况下,根据经济学原理,应当调高利率,吸引外资进入。但总统埃尔多认为加息会导致通胀,6月的货币政策决议仍将央行基准利率保持在8.25%的位置。 要知道,从2019年9月开始,该国央行已经连续9次降息,这个时候不加息对冲,相当于放任汇率下跌,投资者自然看空。加上周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交易所禁止外国金融机构卖空股票,二者叠加之下资本外流加快。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在当地货币债券市场的份额降到了不到5%的历史低点;过去12个月里,他们从土耳其股市撤出了44亿美元,这至少是自201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资金外逃。 所以事情很清楚了。 经济下滑,央行大量放水导致通胀率上升,但国家外汇储备太少难以支撑,也不动用利率工具对冲,终于导致土耳其里拉的惨败。 这是短期的情况,但别忘了,里拉汇率的表现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 很少会见到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汇率止不住地下跌。 20年间,除了2001年的土耳其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土耳其的GDP年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 汇率表现却令人失望,基本上21世纪走了多久,它就跌了多久,中间多少有一些波动,但整体上曲线是向下的。 数据来源:英为财情 这要从土耳其的发展模式说起了。 土耳其的经济模式是典型的流动性驱动,简单来讲就是大量发行货币,然后通过房地产和基建拉动经济增长。 长期以来,土耳其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M2增速一直在9%以上,截至2019年达到29179.37亿里拉,20年增加了近50倍。放眼全球,能和土耳其相提并论的国家也没几个。 数据来源:快易数据 显然,土耳其印钱的速度和国内的发展没平衡好,直接导致国美通货膨胀率的恐怖增长。2004年之前,该国通胀率竟然在20%以上,再往前最高达到过100%,相比之下,现在的12.62%根本不算什么,虽然和央行设定的5%的目标相差甚远。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 这种大量释放流动性的行为和我国的“基建狂魔”挺像的,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的流动性来自国内,土耳其主要来自国外。 1920年以来土耳其就使用进口替代性工业化发展方式,即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材料进口国外先进设备发展国内工业再用贸易壁垒保护“国内幼稚工业”。 这种模式下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土耳其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12年开始才慢慢收缩,2019年为-311.74亿美元。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 为了弥补这些缺口,土耳其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外债规模,长年积累下来的外债余额现在已经达到了4310.34亿美元,占其GDP的57.13%,是其现有外汇储备的13倍。 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 在稳定的时候,这些流入的钱对土耳其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驱动了土耳其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保住了汇率。 但一旦平衡被打破,外债就成了悬在土耳其头上的一把刀。 所以说,这个国家的汇率问题是顽症了,因为经济结构带来的问题,疯狂印钞和大肆举外债刺激了土耳其经济,但同时也造成了高度通胀、货币不够坚挺的局面。 近年来里拉的几次暴跌的“根”就在此处,经济发展也好、汇率稳定也好,都系于外资,甚至可以直接说是受限于美国。 2018年8月的暴跌就足够说明问题了。因为在外交和俄罗斯问题上与美国产生冲突,美国提高了钢铁和铝的关税,市场风声一紧,第二天就暴跌了40%。 这事迹已经被历史深深地刻在了耻辱柱上了。可以说,土耳其如果不改变发展思路,就永远会有把枪搁在他头上,美国只需要扣一下扳机,甚至仅仅一个加息的动作,土耳其的汇率就可能崩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毫无疑问,土耳其里拉的汇率下跌的也不可能突然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