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金融机构应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缓解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近日,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并称,金融机构应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此次调整针对金融机构,不涉及企业部分。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根据市场变动情况,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有助于金融机构做好外币资产负债管理,降低外汇敞口的风险,也通过这一政策调整,延缓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 今年3月12日,央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上调至1.25,将提高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有利于境内机构特别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温彬称。 彼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于7左右的水平。此后,中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境外长期资金有序增持人民币资产,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推动下有所升值。截至11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和收盘价较5月底分别上涨8.4%和8.5%,较去年底分别上涨6.0%和5.8%。 从跨境融资政策看,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提高了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杠杆率,进一步便利了境内机构跨境融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债余额增长。 其中,跨境融资是指境内机构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的行为。全口径指在跨境融资层面上统一了本外币、中外资主体、短期与中长期管理。央行对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跨境融资进行宏观审慎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企业(不包括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和除2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跨境融资业务按属地原则进行管理,并对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全口径跨境融资统计监测。 业内认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上调意味着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敞口空间提升,也会相应增加我国整体外债规模,反之亦然。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21324亿美元,较2019年末增长751亿美元,增幅为3.7%;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8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505亿美元,升幅为1.61%。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预期保持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预期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将呈现基本稳定、双向波动的格局。
原标题:郭树清:推动互联网金融机构审慎经营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演讲中指出,推动互联网金融机构审慎经营。一些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各类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有的机构甚至给缺乏还款能力的学生过度放贷,出现违约之后进行强制性催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坚持对同类业务统一监管标准,坚决制止监管套利。 来源:金融界网站
欧盟经济救助计划谈判陷僵局 法德领导人表审慎乐观 中新网7月21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0日,欧盟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峰会进入第4天。对于欧盟能否就疫情后的经济恢复计划达成协议,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表达了审慎乐观的看法。 据报道,本次欧盟峰会于17日召开,是新冠疫情在欧洲暴发以来,欧盟各国领导人首次举行的面对面会议。会议原计划于18日闭幕。 然而,由于欧盟27国领导人未能就7500亿欧元的纾困方案达成协议。当地时间20日凌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宣布再次延长会期。 法新社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20日在领袖们重启讨论时表示,各方有希望达成妥协。但他表示,“目前尚无共识,所以我维持非常审慎的态度。” 马克龙还说:“现场存在一种妥协的情绪,出现过一些非常紧绷的时刻,之后无疑还会出现一些难熬的时候。” 德国总理默克尔也称:“我们为可能达成的协议订好架构”,“这是一项进展,给予人们今天可能达成协议的希望,或者是至少有达成协议的可能。” 据此前报道,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欧盟2021年至2027年预算规模和总额达7500亿欧元的“恢复基金”方案。 根据提议,“恢复基金”将通过发债方式筹集,以无偿拨款和低息贷款结合,帮助受疫情打击的国家恢复经济。 不过,各国领导人在如何分配“恢复基金”,以及对受益国家应附加何种条件等问题上,意见不一。荷兰、丹麦、瑞典和奥地利反对无偿拨款,并要求将援助款项与改革承诺挂钩。 但以意大利为首的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主张维持7500亿欧元的资金规模,希望其中用于无偿拨款的部分不少于4000亿欧元。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则反对将援助与法治挂钩,认为这是趁机塞入不相关议题。 路透社消息称,欧洲议会议长萨索利表示,即便欧盟各国政府达成了金额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如果方案没符合某些条件,欧洲议会就不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