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加强民生领域金融支持。”近日召开的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效能,是今年金融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2021年金融工作要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优化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重点围绕支持经济恢复、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助力民生改善等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金融动能。 支持经济恢复发展 2020年,我国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经济恢复稳步推进,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环境还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一段时间来,尽管我国经济稳步回暖,主要经济指标显著回升,但经济恢复的态势还不稳固,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部门特别是小微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而此前一些支持疫情防控的临时性、阶段性政策是否退出、何时退出,市场也有不同声音。”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董希淼认为,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特别是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是及时和必要的。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政策“不急转弯”的具体体现,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稳定中小微企业信心,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持续的。在这一背景下,全世界各国的宏观政策实际上都以帮助实体经济恢复为目标。虽然中国经济已经率先恢复,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隐忧,比如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就业问题的解决、对受疫情冲击较大行业的支持,这些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金融应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认为。 当前,金融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应在深入把握新发展格局内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形势下中国经济转型方向和突破重点,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争在产业链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关键点上发力见效。 “下一阶段,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更高水平改革开放中的关键是,围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着力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提升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防风险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强化普惠金融服务 2020年,小微企业融资取得了“量增、价降、面扩”的显著效果,截至2020年年底,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5.1万亿元,同比增长30.3%。但是,考虑到一些微观市场主体还将经历一段恢复期,一些中小微企业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宏观政策必须保持对中小微企业的必要支持力度。 “在国内经济恢复过程中,中小微企业还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之前疫情造成的冲击加之近期部分原材料涨价,给当前中小微企业恢复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温彬建议,未来应该保持普惠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引导银行加大“首贷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将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水平。 “中小微企业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纳就业的主体。加大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是落实就业优先宏观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的重要举措。”曾刚表示。 董希淼认为,当前应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的首贷难题,将破解首贷难题作为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花大力气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品服务、考核激励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首贷是企业从金融机构融资的起点。有关数据显示,民营和小微企业获得首次贷款后,后续再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而且贷款利率有望下行,贷款速度也将加快。” 董希淼表示。 曾刚认为,未来,普惠金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模式创新。一方面,应提高金融科技水平,争取实现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另一方面,加大在供应链产业链等方面的探索,借助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助力民生改善 金融努力满足民生需求,是厚植内需土壤、夯实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业内专家认为,加强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银行业应围绕百姓需求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积极创新,扩体量、提质量。 “对民生领域的金融支持,内涵比较宽泛,比较直接的是发展消费金融。” 董希淼表示。 伴随我国年轻一代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信用消费意识的增强,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呈现井喷式发展。金融加强对民生领域的支持,未来应继续积极发展消费金融,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升级型消费的金融需求。 “未来,金融应强化对民生相关领域的产业支持,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曾刚表示。
从不利开局到超预期收官,2020年,中国经济在重重挑战中逆势增长,成绩喜人。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100万亿元,达到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日益活跃,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加快,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这些成绩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来之不易,成之惟艰。在快速增长的背后,是中国经济无惧风雨的强大韧性、蓬勃跳动的发展潜力,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能力,凝聚着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凝聚着中国经济、中国企业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创造力。前期稳定运行的宏观经济为“十四五”期间各项发展改革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是未来五年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挑战与机遇并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未来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较多,我国经济有基础也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 经济质量与效益稳步提升 2020年,我国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在GDP实现新突破、经济快速实现正增长的同时,产业、消费、投资、出口等各方面均取得了亮眼成就。 从产业来看,农业有效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工业生产持续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9%、7.0%。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9%,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对外贸易实现正增长,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上年水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继续缩小。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 除了“量”的增加,我国经济发展成色十足,还表现在“质”的不断提升,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经济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升。2020年全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量高位增长,增速分别为19.1%、17.3%、16.2%;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万家。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转型迈出新步伐。全年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7.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个和4.3个百分点。消费“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发挥。2020年,我国最终消费率接近55%,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达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去年我国经济运行亮点较多,例如,三大需求虽有波动但仍实现了平衡增长,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迅速。另外,还有一个突出成就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以及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于多边机制的广泛认可,全球紧密合作将为国内开放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强大韧性与抗压能力铸就辉煌成就 2020年,我国GDP迈入百万亿元新台阶,这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这份来之不易的国民经济“成绩单”?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意味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台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2000年,我国GDP破10万亿元,2012年突破50万亿元,2020年又突破100万亿元。20年内,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扩大10倍。按照目前测算的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GDP约14.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比重预计为17%左右;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同时,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工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2020年,我国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增加值预计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位。 迎着全球经贸衰退的逆风,中国经济为何能“一枝独秀”,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王静文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导向密不可分。我国在坚决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提下推动复工复产,这促使供给端率先修复,顺利承接其他国家出口份额,外贸份额在国际市场占比再创历史新高,进而带动就业和制造业投资。另外,也促使经济社会稳步恢复,推动整体消费水平持续回升。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2020年,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果断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推进复工复产,并提出“六稳”“六保”,为经济基本面稳定运行打下强有力的基础。总体来说,我国经济进入常态化增长轨道,发展趋势向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有基础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 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基于这样的背景,未来我国经济怎么干?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经济复苏取得积极成效,全年GDP增长略超预期,在全球“一枝独秀”。但经济运行中还有诸多不确定性需要警惕。例如,内需回升中还存在波动,消费、基建投资等恢复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经济恢复基础尚需进一步牢固。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将进一步通过贸易、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等途径传导至国内。 风险挑战无碍经济稳健增长。宁吉喆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突出表现为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空间广阔、科技实力强大和人力资源丰富五个方面。在产业方面,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面对疫情的冲击,我国产业体系显示出强大的组织调整能力和韧性。在消费方面,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内需市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将拉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新的一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化,广阔的国内市场都是我们发展的立足之地和回旋空间。”宁吉喆表示。 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消费的关键作用不止一次被强调。2021年,扩大消费仍是稳增长的关键。对此,温彬表示,下阶段,促进消费加快回升仍然是提振内需的关键,服务性消费的复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中低收入群体就业和收入情况将影响消费走势,提升就业质量、保障居民收入仍然关键。赵萍表示,扩大消费的根本目标不是为了追求消费数据的增长,而是要以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导向。提振消费的根本手段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提及政策走向,王静文表示,下一阶段,宏观政策仍需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内经济恢复情况调节政策的节奏、力度和重点,继续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稳定恢复,就业民生保障有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 展现强大发展韧性 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赵同录 2020年,我国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经济总量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 一、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 2020年,我国GDP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8%、3.2%、4.9%和6.5%,经济显现出持续恢复势头,展现出我国经济发展强大韧性。 四季度,我国GDP为2962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6.5%,增速比三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整体保持稳步回升态势。 二、各行各业有序恢复,信息行业支撑作用显著 2020年,除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其他行业均实现正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为16.9%,实现两位数增长;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为7.0%,比2019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达到54.1%,有力支撑了经济较快恢复。 四季度,全部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由三季度的-5.1%和-6.9%转为增长2.7%和2.2%,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 三、投资保持增长,消费稳步复苏 投资对稳定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20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稳步回升。与投资需求相比,消费受疫情影响更加明显,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向下拉动GDP0.5个百分点。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消费市场逐步复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季回升,一至四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分别拉动GDP增长-4.3、-2.3、1.4和2.6个百分点。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提升。2020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四、新动能引领作用增强,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3个百分点。以新技术为引领的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1至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2.0%、11.0%和8.6%。2020年,网上商品零售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2019年增长14.8%。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 生猪生产较快恢复 农村司司长 李锁强 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发展,积极克服洪涝灾害等影响,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全力落实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生猪产能快速恢复,禽蛋奶产量稳定增长。 一、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 分季节看,夏粮、早稻、秋粮均实现增产。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2857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1亿斤,增长3.9%;秋粮产量9987亿斤,增加67亿斤,增长0.7%。 二、生猪生产较快恢复,牛羊禽生产稳定增长 2020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7639万吨,比上年略减10万吨,下降0.1%。猪肉产量略有下降,牛羊肉、禽肉、禽蛋和牛奶产量不同程度增长。 生猪存栏持续较快恢复,出栏降幅明显收窄。2020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0650万头,同比增长31.0%。2020年,全国生猪出栏52704万头,比上年减少1715万头,下降3.2%,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8.5个百分点。 牛羊生产稳中略增,牛奶产量增加。2020年,全国肉牛出栏4565万头,比上年增加32万头,增长0.7%;牛奶产量3440万吨,增加239万吨,增长7.5%。2020年,全国羊出栏31941万只,比上年增加242万只,增长0.8%。 家禽生产稳定增长,禽肉、禽蛋产量增加。2020年,全国家禽出栏155.7亿只,比上年增加9.3亿只,增长6.3%;禽肉产量2361万吨,增加122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3468万吨,增加159万吨,增长4.8%。 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较多,涨幅逐季回落 2020年全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15.0%,在15.0%的涨幅中有14.3个百分点为生猪价格所拉动,但随着生猪价格涨幅回落,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呈现逐季回落的走势。 2020年玉米、大豆生产者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7.6%和5.5%,稻谷、小麦价格分别上涨0.8%和0.5%;蔬菜价格上涨5.2%;牛羊市场需求旺盛,活牛和活羊价格分别上涨10.5%和10.4%;生猪价格上涨55.7%,随着生猪生产持续恢复,市场供应逐步改善,生猪价格涨幅逐季回落,四季度生猪生产者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3%。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 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工业统计司司长 卢 山 2020年,企业复产水平稳步提升,工业生产持续稳定恢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断改善。 一、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出口规模接近上年水平 复工复产持续推进,2020年二季度以来复产水平持续向好。截至12月下旬,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八成以上的企业比例为77.9%,较6月中旬提高9.5个百分点。 工业增速逐季回升,四季度增长较快。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其中,四季度各月均保持较快增长。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25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较前三季度增加5个。 二、装备制造业有力支撑工业增长,新动能发展强劲 装备制造业增势稳健,持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2020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6%,增速与2019年基本持平,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新兴产品增长强劲。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 三、原材料制造业平稳增长,消费品制造业逐步恢复 原材料制造业稳中有升,重点产品生产稳定。2020年,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3%,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全年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消费品制造业逐步恢复,医药制造增长较快。2020年,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6%,其中四季度增速为2.9%,较三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 四、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企业效益持续改善 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装备制造业升至较高水平。2020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已提升至2013年以来高点。 企业收入由降转增,利润增速继续回升。2020年1至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增速年内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4%,较1至10月份加快1.7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看到,企业应收账款较快增长和库存增加问题突出,小微企业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的制约,工业经济全面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下一阶段,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着力畅通经济循环,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向好态势。 能源供应保障有力 能耗强度继续下降 能源统计司司长 刘文华 2020年,我国能源生产稳中有增,进口较快增长,能源供应能力和水平不断巩固提升。全年看,能源消费逐步回升,结构持续优化,能耗强度继续下降,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一、能源生产稳中有增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稳定增长。原煤生产实现增长,全年原煤产量38.4亿吨,比上年增长0.9%。 油气生产加工持续增加。油气生产企业持续提高生产负荷,加强油气供应力度,全年原油产量1.95亿吨,比上年增长1.6%,增速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企稳回升;天然气产量188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9.8%。 电力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发电量7.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分品种看,火电增长1.2%;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力保持快速增长,分别增长5.3%、5.1%、10.5%、8.5%。 二、能源进口较快增长 2020年,根据国内能源供需形势,我国灵活利用国际市场,充分发挥进口补充调节作用,积极进口能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全年能源进口保持较快增长。 根据海关总署快报数据,2020年,原油进口5.4亿吨,比上年增长7.3%;天然气进口1.0亿吨,增长5.3%;煤炭进口3.0亿吨,增长1.5%。 三、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清洁电力生产比重大幅提高。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一次电力生产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8.8%,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升。初步核算,2020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四、能源消费逐步回升 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秩序持续稳定恢复,能源需求逐步回升。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2%,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上半年和一季度分别下降0.2%、3.1%。能耗强度继续下降,全年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扭转前三季度上升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0.4%,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0.3个百分点。 服务业稳步复苏 新动能势头强劲 服务业统计司司长 杜希双 2020年,服务业生产经营在年初大幅下滑后,下半年实现稳步复苏,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新动能表现活跃,幸福产业较快发展,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全年呈稳定恢复态势。 一、服务业逐步回归常态 服务业持续稳步恢复。初步核算,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5539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5%,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52728亿元,同比增长6.7%。 企业生产经营继续复苏。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7%,较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1至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较1至10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4%,降幅较1至10月份收窄4.3个百分点。 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减少。1至11月份,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下降,但服务出口表现明显好于进口;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大幅减少7129.6亿元。 二、新动能支撑作用凸显 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不断释放。2020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分别增长16.9%、7.0%和2.9%,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7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总体经济的恢复。 服务业转型升级态势稳健。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网上外卖等新消费模式强势增长,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7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33.6亿件,比上年增长31.2%。在线办公、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新消费需求持续旺盛,1至11月份,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1495.0亿GB,同比增长35.1%;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0.7%和15.7%。 三、幸福产业较快发展 幸福产业发展提速。2020年,“互联网+问诊”、健康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加速了医疗健康需求的快速增长;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56岁以上用户增强免疫消费、“95后”养生消费增长均超2倍。1至11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社会工作、家庭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3%和5.7%。 四、服务业景气稳定扩张 服务业景气保持较高水平。1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服务业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1%,连续6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企业对市场稳定恢复持续看好。 居民消费热情不减。“十一”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4亿人次,同比恢复近八成;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同比恢复近七成。“双11”期间各大平台销售额再创新高,实现销售额5249亿元,同比增长28%。 2021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服务业转型升级有望深入推进,新动能进一步激发,发展潜力显著增强,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
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强化重大外资项目服务保障……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围绕中国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宏观政策等话题答记者问。宁吉喆指出,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2%左右,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对于促进经济持续恢复和平稳发展,有信心、有基础、有底气。 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 怎么看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宁吉喆表示,可用8个字形容:持续恢复、稳定回升。 宁吉喆指出,中国经济展现强大防险能力、抗压韧性和发展活力。经济实力大幅跃升,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制造业规模连续11年居世界首位。 “六稳”“六保”明显见效。稳就业保就业保民生目标实现,2020年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099万人;保市场主体稳预期稳金融看到实效,全国市场主体达1.3亿户。 从最新数据来看,中国经济恢复向好势头继续巩固。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5.7%和55.1%,均继续位于年内较高运行水平,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进入四季度,制造业复苏步伐有所加快,2020年12月份制造业PMI为51.9%,制造业总体保持稳步恢复的良好势头,景气度处于年内较高水平。”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综合PMI产出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在55.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表明近期中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恢复向好。 打造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哪些工作将成为重点?宁吉喆表示,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着力做好五方面工作。 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布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怀柔、张江、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自主安全可控产业链供应链,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 切实加强需求侧管理。着力挖掘新型消费潜力,制定出台《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推动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围绕“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制定出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实施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着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动绿色发展。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中长期目标,制定并实施相关保障措施;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研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针对“一老一小”、住房保障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保持经济恢复支持力度 政策是不少市场主体关注的一大重点,2021年宏观政策如何看?宁吉喆指出,把握好宏观政策的方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同时,把握好宏观政策时度效,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避免急转弯。 宁吉喆表示,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宏观政策将逐步回归常态,一些临时性救助政策将稳妥退出,但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继续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主体的政策,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将延续实施。 与前几年相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2021年宏观政策取向的表述,增加了“可持续性”。宁吉喆指出,主要是考虑处理好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等关系,以政策的可持续实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增加发展动力,促进经济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政策给力,信心增加。植信投资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已落地宏观政策的效果会继续逐步显现,未落地的将进一步实施,这将支持2021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复苏,全年继续回升已无悬念。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称,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和政策支撑等因素,中国经济以快于预期的速度实现复苏。报告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将实现2%的增长,2021年增速加快至7.9%。
元旦临近,春节将至,餐饮消费有望持续回暖。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餐饮企业也在持续根据自身禀赋挖掘新的增长点。据悉,为了顺应消费新需求,王品集团开启新模式探索。 “至五月底90%的门店营业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成。”王品集团大陆事业群营运长赵广丰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经历了年初的餐饮业低谷后,从二季度开始该公司的数据都有不错的增长。其中,西餐事业群的两个品牌(王品和西提)恢复速度是最快的,而且相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今年新开设的外卖业务也成为集团销售数据提升的新动能。 多品类布局差异化竞争 国家统计局11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月餐饮收入4372亿元,同比增长0.8%,增速年内首次转正。数据背后,除了消费者日渐恢复的消费信心之外离不开企业自身的运营。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复工复业情况报告》,5月份以来,餐饮行业扎实推进复工复产,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全国大部分餐饮企业的经营已恢复到疫情前的70%—80%,呈现逐步复苏趋势。而在同一时期,王品的90%门店营业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成。“疫情冲击虽然造成了运营困难但也带来了机会。”赵广丰说。 从1990年成立至今,王品一共孵化了20多个餐饮品牌,除了耳熟能详的“王品”,还有“西堤”、“鹅夫人”、“舞渔”等品牌,拥有400多家直营店,6000多名员工。与大多数餐饮企业在疫情中采取的保守收缩状态不同的是,王品集团还在拓店,并于1月份推出了新品牌粤菜小馆——鹊玥,目前在上海已经开了3家新店。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01598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相比去年增长2.3%。分季度来看,除了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出现负增长之外,后三个季度经济增速逐季回暖,分别实现了3.2%、4.9%和6.5%的增速。 结合国家统计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GDP在全球总量的份额达到17.6%,相比2019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相对与美国经济的规模也由2019年的66.7%,提高至2020年的70.8%。 2020年的中国经济表现,得益于韧性强、灵活度高、具有充分自生恢复能力的产业链 在海内外遭受百年难遇新冠疫情冲击、外部经济普遍萎缩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一是疫情防控果断得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不仅普遍性地抬升了各类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而且明显增加了各类经济主体的预期不确定性,系统性地改变了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逻辑。疫情能否得到控制成为宏观经济能否恢复的重要先决变量。疫情爆发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尚缺乏经验的情况下,我国以果断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仅用1个多月时间就初步遏制住了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为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 二是宏观政策灵活有力。疫情爆发之后,我国加大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实施了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围绕“六保”出台了若干有针对性的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以及若干政策直达机制,有力地缓解或缓冲了疫情的影响。总体来看,我国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宏观政策相对较为温和,货币政策仍处于常规区间,正规政府债务率仍不高,为未来留有较大余地。 三是复产复工及时高效。及时高效的复产复工,反映了中国经济产业门类完整齐全、产业链韧性强、灵活度高、自生恢复能力强的优势。这使得即便产业链上个别企业因疫情原因“掉链子”,相应的替代方案很快能够补上,避免了对产业链造成长期、严重的冲击。这在其他大部分国家是难以做到的。从需求侧“三驾马车”来看,出口的超预期增长是2020年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出口超预期正是建立在复产复工这一前提基础上的。 总而言之,2020年的宏观经济表现充分印证了中国近年来持续增强的一项突出能力——具有较强韧性、灵活性和自生恢复能力的产业链。不仅如此,即便受疫情影响,中国的产业结构反而逆势转型升级,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明显加快。这些也为加快构建“内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了底气,积聚了动力。 宏观供需格局正在高度结构化,2021年面临四点新挑战 2020年第四季度6.5%的同比增速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基本恢复到了潜在增长率水平附近;受基期因素和翘尾效应的影响,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大概率还将继续冲高。对此,应当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应当认识到这种高增速是疫情冲击之后形成脉冲反应的一部分,是对前期经济缺口的“填补”。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宏观经济所处的周期形态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尽管消费仍未完全恢复,但像去年一季度那样普遍性的需求不足和负向产出缺口已经不复存在,转而出现了高度结构化的宏观供需格局:一些领域需求反弹势头强烈,价格快速上行,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上游能源原材料行业体现尤为突出,以煤炭、石油、铁矿石、螺纹钢、铜、铝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出现了普遍性的价格上涨行情。与此同时,另外一些领域,如旅游、住宿、餐饮、线下教育、线下娱乐等,需求尚远未回复,处于产能利用率较低的状态。 高度结构化的宏观供需格局,将使得中国经济在2021年面临不同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新挑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显著推升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运行成本,再通胀压力应当引起重视。特别值得引起重视的是,2021年所处的宏观周期相位可能类似于2016年下半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未来一段时期将对PPI带来上行压力,并沿着产业链向一般消费品价格传导。而且,由于疫情在最终消费端的影响尚未完全褪去,届时下游中小微民营将面临“两头挤压”的局面,形势比2016年还要复杂。 二是金融风险形势复杂化,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加剧。受分子端和分母端的共同作用,2020年我国宏观杠杆率攀升较快,大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由此造成的压力将在接下来几个季度逐步显现。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须要未雨绸缪,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的扩散倾向也值得警惕。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刚性,中西部部分地方“三保”压力较大,也增添了今年财政政策力度把握的难度。 三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放缓,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仍将对消费恢复形成制约。而资产价格上涨对少数高收入群体带来的“财富效应”,一方面难以形成有效需求,不利于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剧着贫富差距和经济社会的“K型”分化。 四是随着出口增速触高回落,加之前期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的影响,部分出口外贸企业的经营压力会逐渐凸显出来。由贸易项目主导的中国国际收支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转型,原先“汇率-贸易收支”之间的自动平衡机制逐渐被打破,“资本和金融项目-汇率-贸易收支”新平衡正在重塑。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历提醒我们,这一转型之路并不平坦。2021年可能成为这一过程中的节点性年份,对此,我国的宏观政策制定者、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都须做好充分预案,审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