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地产(600185)公告,公司公司董事长鲁君四先生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调查通知书》,因其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在立案调查期间,鲁君四先生可以正常履职,公司董事会亦可以正常运作,该事项尚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
格力地产昨晚公告,其董事长鲁君四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鲁君四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被立案调查。 格力地产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鲁君四可以正常履职,公司董事会亦可以正常运作。“该事项尚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 公告未披露鲁君四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具体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鲁君四生于1966年,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2008年6月20日至今任格力地产董事长,2009年11月至2017年6月兼任公司总裁。2014年3月至2020年1月任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1月至今任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格力地产于2009年借壳上市,前身为西安海星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海洋经济、口岸经济、生物医药,加上正在重组的免税业务,是目前格力地产的业务构成。同时,公司也是粤港澳大湾区为数不多业务多元化的区域房企。 今年以来,格力地产积极谋求发展机会。其中,拟通过并购涉足免税店这一跨界之举,是公司的重头戏。 回溯公告,格力地产5月8日收盘后停牌筹划重大事项,5月23日披露《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25日复牌后开启连涨模式。据最新预案,公司拟以4.3元/股价格,向珠海国资委和城建集团共发行26.55亿股并支付8亿现金收购珠免100%股权,交易对价约122.15亿元。 在“免税店概念”加持下,格力地产股价复牌后曾连拉八连板。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停牌筹划上述并购之前,股价有所异动。上交所在6月4日发函问询预案具体事宜,并要求公司自查前期提交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情况。不过,格力地产在6月18日的回复函中表示,不存在公开或泄漏相关信息的情形,亦不存在利用本次重组的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或操纵市场的情形。 昨日,公司又披露了一则简单风险提示公告:由于董事长鲁君四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事项可能存在被暂停或终止的风险。
时隔多年再推手机新品,董明珠的“手机梦”依然没有丢弃,但却一反常态地作风低调。 12月7日,在几乎毫无预热的情形下,格力首款5G手机在“格力董明珠店”低调上架,名为“大松5G手机”。该系列手机搭载了高通骁龙765G,目前有“曜夜星河(黑色)”与“魅夜极光(蓝色)”两种配色,6+128G与8+256G版本的售价分别为2699元、2999元。 没有发布会和社交媒体造势,甚至没有以“格力X代手机”为名,作为公司入局智能手机领域以来的首款5G手机,为何这次发售如此低调?《证券日报》记者曾就此向格力发去采访提纲,截至昨晚截稿时,对方仍未回复。 董明珠的五年“手机梦” 在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看来,格力首款5G手机的低调发布,或许与其过往几款手机的销量低迷有关。他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际上,格力过去几款手机的性价比都比较一般、市场竞争力较低,加上渠道相对单一,销量也就一般。而这一次的低调,也更像是格力想试探一下市场反馈。” 2015年3月份,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宣布格力要进军智能手机市场。同年6月份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正式宣布第一代格力手机开卖,售价为1600元。此后,格力先后发布格力二代、三代手机,期间数次有董明珠亲自宣传表达看好,但手机销量均黯然收场。 格力董明珠店页面显示,截至目前,格力三代手机系列的销量均在万台以下,合计不过5900台左右。此外,“大松5G手机”在推出一日后,当前的总销量也没有超过30台。 与其可谓惨淡的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明珠对手机业务的极力看好与重视。董明珠不仅曾表示“希望华为在世界上能是第一的时候,格力能在第二”,也曾发出过“灭掉小米”“要卖1亿部”等声音,还曾声称格力手机能使用三年不会坏。如今,距离格力三代手机发布已过去约三年,首款5G手机的低调发布,或许正是董明珠并未放弃“手机梦”,且改变风格再出发的一个号角。 对于格力手机的销量低迷,梁振鹏认为这得归因于格力手机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情况和手机的性价比不高。“一直以来,格力手机的销售主要是在格力的经销商体系内,有时候还会与空调等产品搭售。另外一个主要购买群体,则是格力系统内部的员工,或是其他相关群体。” 格力的IoT布局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大松5G手机的商品详情中,格力重点介绍了该手机能实现智慧互联、可自定义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相关功能,这不禁令人联想到格力布局IoT(即“物联网”)实现智能家居互联的战略。 格力电器曾在其2020年半年报中表示:“在通讯设备领域,为助力公司开启智慧物联时代,打开智能家居生态链设计控制入口,公司正在加快5G物联网通讯设备的研发。” 机械工业经济研究院创新中心主任宋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格力此次布局5G手机,应该是与其在智慧家庭等领域的物联网战略相关:“5G凭借其大带宽、低时延、广联接的三大特性,被行业广泛认为将引发‘场景变革’,其中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和智慧家庭被普遍认为是三大典型应用。” “如此,5G手机还将具备与智慧家电的数据采集、交互和控制功能,这将支撑起家庭各方面需求与外部供应商、供应链之间的信息流、资金流,从而联通家庭与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如果更大胆想象,大松手机若能与格力以外品牌的家电实现互联互通,则将会成为一个跨品牌的智慧家庭数据交互与控制的枢纽。”宋嘉表示。 2019年底,格力举办发布会,对外介绍了其“万物互联,一呼百应”的智能家居蓝图。格力表示,将通过格力语音空调、格力+App、物联手机、智能门锁、魔方精灵五大控制入口实现格力所有产品的互通互联,打造多个智慧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在格力官网上,也早已有了智能家居产品的专栏。 2020年半年报显示,格力电器的智能装备板块在期内实现营收2.09亿元,占总营收比仅有0.3%;公司的空调板块营收占比依然最高,为59.48%,当期实现营收413.33亿元。 梁振鹏表示,为了推进在智能家居产业的布局,是格力坚持推出手机产品的最主要目的。“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智能手机相当于是个核心的控制枢纽;其次便是产品线的丰富,例如现在海尔、美的、华为等,他们在智能家居布局的产品线已经比较完善了。” 不过,也有观点对格力手机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智能手机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竞争优势,格力5G手机2699元以上的定价很难争取到用户,而通过手机实现智慧互联是需要大出货量来支撑的。”飞象网创始人、通信行业观察家项立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格力更需要去解决其手机自身的竞争力问题,包括品质、品牌与渠道建设等。如果这几点都解决不好,用手机来推智能家居不能算是一个好办法”。 本报记者 矫 月 见习记者 林娉莹
格力的渠道变革和在新零售上的探索仍在持续,而直播带货成为重要方式之一。 近日,格力电器全国巡回直播第八站在“主场”珠海完成年度收官之战,此次直播格力再揽入25.1亿元。记者根据格力方面提供的官方数据统计,此前12场直播,格力收入为451.1亿元,加之此次的25.1亿元,董明珠站台格力在2020年全年进行了13场直播带货,共揽入约476.2亿元。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格力将在明年继续深化“新零售”模式探索。 中国本土化管理资深管理专家周锡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未来,电子商务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寡头垄断将成为必然,形成排名前五位垄断95%的市场份额。而当下,电商正在冲击传统制造产业,也给产业带来新的机遇。直播带货就是其中非常显著的一种新模式,格力等巨头正需要通过直播带货等新方式变革其传统渠道,以巩固其寡头地位,渠道变革还在持续,还要进一步颠覆渠道目前的驱动模式。” 双线联动推进格力“新零售”转型 此次直播中,格力电器延续了以往的场景化展现模式,在由全品类家电打造的厨房、卧室、客厅等场景内,董明珠“站台”。除了在直播中多次出现的“猎手”空气净化器、明珠空调、月亮女神睡眠空调、蒸烤双能机、电火锅等产品,格力电器还推出了最新研制的消毒液制造机、水牙线等健康新品。格力方面表示,这将为特殊时期的疫情防护和家居健康升级提供了保障。当晚格力方面宣布,“格力董明珠店”和线下专卖店同步开业、同屏互动。 “格力3万家门店,背后是上百万员工的生计。我就想做一件事,让格力3万家专卖店真正融入到互联网时代,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让消费者得到更进一步的、零距离的享受和体验。”直播现场,董明珠谈及格力探索“新零售”的初衷和目标表示。 当下,格力正双线联动推进格力“新零售”转型,而经销商正是这场转型中最主要的参与者。董明珠表示,“我们的经销商是陪着格力一起成长起来,他们也是更懂消费者需求的人。传统制造业在新时代面临挑战,但更有机遇,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们,更要和他们协作,一起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如今格力在新零售上已探索出自己的模式。从格力的多场直播来看,与众多企业直播带货销售有着明显的不同,格力线下体系的参与度极高,同时格力还实时展示线下门店的销售数据和排名,这让各门店极具竞争性。董明珠则亲自在直播间站台进行线上全平台引流、由传统渠道商在线下实现与线上价格同价的全网大促销。 “从格力的‘玩法’来看,其借助‘直播带货’创造出新的模式和玩法,这对格力而言是一次重要尝试,也对传统渠道形成冲击,未来格力还需要平衡好与经销商的关系。”粤成股份创始人洪仕斌对记者表示。 明年加快“新零售”变革多元布局 2020年对格力而言,可谓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通过全年的全国巡回直播,格力不仅在渠道的变革上进行探索,也对首次全面向外进行了全面展示。 参观科技展厅,揭秘口罩、芯片工厂,探访自动化生产线……2020年,格力电器完成了13场直播。在直播间,董明珠逛工厂、讲故事,展示了企业的创新产品,也完整地展示了制造业的创新流程。 格力装备动力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所所长谢芳示,自2013年进军装备领域以来,格力电器已经将两项该领域的“国际领先”技术收入囊中,并在高端装备领域持续深耕,在推进格力电器多元化的同时,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做装备重要的是解决技术的根本性问题,要能够支撑中国装备的发展。智能装备的发展可以很慢,但一定要创新。关键技术买不来,我们要通过技术研发为发展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董明珠表示。 董明珠认为,这一年,格力直播走过赣州、洛阳、桂林、德州、临沂、澳门、南京多地,为区域产业发展、生活品质升级贡献出了中国造的独有力量。至此,格力电器2020年全年直播活动完美收官,但其“新零售”服务变革、多元化产业布局和自主创新技术研发仍在继续。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变革、科技变革中,格力电器正以中国制造代表企业的格局与担当,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勇立潮头,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中国品格。 “传统企业和平台商家对直播带货、短视频等形式的接受度明显增加,未来仍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不过当下行业仍需要规范和整合。明年,制造企业和零售电商企业还将对下沉平台有比以往更大力度的投入,直播带货等新方式对行业带来新的冲击和机会,也是格力渠道深度变革和转型有利时机。”洪仕斌表示。
格力电器(行情000651,诊股)(SZ:000651)昨日(12月9日)昨日大跌4.65%后,62.61元的股价正式回归年初水平,“悬停”依旧(详见《格力“悬停”》)。这意味着,坚定重仓格力的价值投资者,2020年几乎错过了A股年度结构性牛市的红利。 造就年度盈利归零的这场单日大跌直接诱因有二:其一,河南中央空调代理商传出变故,引发市场对格力渠道改革担忧。其二,来自另一行业巨头的口头业绩指引显示,明年家电市场增长预期或要降低。 “夹头”们不需要安慰,他们过往经年丰厚的浮盈足够支撑这个冬季。 但选择与格力拉开距离的投资者一样值得祝福。比如去年拿到417亿“分手费”、持股比例已将至3.22%的格力集团——这家曾经被视为严重依赖格力电器的原第一大股东,选择放手之后,在过去一年里已经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时间过得飞快。如果以正式签署股权转让合同为标志,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分道扬镳”已经整整一年时间。这一年中,市场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董明珠为首的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和高瓴资本对传统企业的赋能预期上。 在熠熠生辉的两大明星IP的光芒遮蔽之下,格力集团如何度过这长达一年的“离婚冷静期”,却被舆论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而今回头再看,我们恍然发现,2019年那场轰轰烈烈的股改事件,阶段性成就的并非是一家二级市场上市公司,而是造就了一起积伏于珠海本地的国资集团的“新生”: 首先,盘活资本:自出售格力电器之后,格力集团2020年上半年营收为8.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高达99%和81%。手上拿着四百亿资本却无主业,格力集团第一任务,就是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意味着格力集团将越来越多的扮演资本市场投资人和产业基金的角色,而不会直接下场参与管理。 其次,放大杠杆:格力集团“分手”套现拿到的400亿资本,通过叠加杠杆,总量直接放大到千亿,可以从更大层面上拉动珠海当地经济增长。 最后,科技布局:交易之后,珠海国资在管理资产规模、业绩表现、税收贡献等重要指标无法再依赖格力电器,格力集团将进入“后格力时代”;透过一级市场PreIPO投资,打造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的科技集群,是格力集团最为重要的工作。 图1:珠海国资的资本布局 来源:公司官网 若以当时的这三个标准来衡量:盘活资本,拉大杠杆,科技布局,时隔一年之后,格力集团多资本市场的布局能力已经有声有色。 01 二级市场:格力系浮现 首先,从卖出格力电器的逻辑看,格力集团本身对投资回报并不是十分看重: 在2019年年初的清仓大甩卖之后,格力集团卖掉了格力电器15%的控制权;卖掉之后,格力电器仍然持有了3.22%的格力电器股票,这些剩余的3.22%的股票,加上两年中7亿左右的分红,格力集团在格力电器的剩余股权价值也高达140亿。 图2:格力集团依然持有格力电器3.22%股票来源:Choice 事实上,如果不是格力集团当时心急火燎,急着卖掉格力电器那15%的股权,而是一直持有到今天,加上期间3次分红,格力集团卖掉的这部分股权价值在2020年格力电器股价最高时相当于657亿人民币,比当时的417亿交易对价已经涨了整整240亿。 图3:格力集团错过了格力电器的上涨,来源 Choice 表面上看,格力集团踏空了2019和2020年的行情,少赚了240亿,但对国资背景的格力集团来说,这笔账并不是这么算的: 假设格力集团持有格力电器股权至今,虽然珠海国资委坐拥近八百亿资本,但这些钱对珠海政府来说,只能算是纸面财富,既不能花,也不能用,既没有改善珠海当地就业,也没有拉动珠海当地经济增长,与前文所说的国有资本之后要实现的三大目标来说,也几乎毫无关系。 而套现之后,沿着“倾力注资与珠海经济有关联的企业,形成自己的金控平台,与当地产业升级大方向一致”的思路来观察格力集团的二级市场投资,格力集团财务账之外的算计才能稍微看出些眉目。 图4:格力集团二级市场三大投资来源Choice 举例来说,2019年5月,就在格力集团官宣与格力电器决定和平分手不久,作为格力集团的金融控股平台的格力金投,就正式出现在了在珠海投建多家工厂的长园集团(行情600525,诊股)的十大股东名单中,拿下3.56%的股权。 图5:格力金投首次建仓时的长园集团股权结构来源Choice 随后,凭借交易格力电器的400多亿加持,格力集团启动开挂模式,一路加仓,成功拿下长园集团大股东席位,最终占股13%,这部分持股总市值接近11亿人民币。与此同时,被格力集团纳入麾下的,还有长园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泰永长征(行情002927,诊股)(SZ:002927)。 很显然,从表面上看,对长园的投资显然不是一笔好的财务投资: 格力集团建仓长园集团的成本大约在5-7元左右,而即使在今年的科技大牛市里,顶着智能电网,智能工厂,电动车三大概念的长园集团,市值也没有多少涨幅,股价还停在6.5元左右; 图6:跑输市场的长园集团,来源 Choice 而且,从二级市场观点看,长园集团的几项业务未来想要吸引市场的目光,股价想要有什么超额表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不过,对格力集团及其背后的珠海国资来说,投资长园却有着另外的考虑。 在珠海政府官网上的数据说明了全部问题:长园集团位于珠海的长园智能产业科技园中,2019年,长园电力、长园共创、运泰利、达明科技、欧拓飞5家企业累计为珠海贡献就业岗位超过2800个、产值19.81亿元。 一面是,通过这次持股,珠海国资用很少的资本,可以撬动几倍的产值,创造几千人甚至更多的就业,也成功搭建了电动车和智能电网的产业集群。 另一面是,同时通过二级市场一路增持,格力集团成为了实际控制长园集团的唯一话事人,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动长园集团对珠海投资不断倾斜。 图7:格力集团已成最大股东,来源 choice 在长园身上一鱼三吃,对格力集团来说,就算财务没有什么大回报,整个投资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与长园集团故事类似的,还有格力集团二级市场另一大重仓欧比特(行情300053,诊股)(SZ:300053),故事情节如出一辙: 2019年8月格力集团开始建仓,一路买到欧比特大股东席位,股比达到15%,到今年总持股市值同样站上11亿,同样,按入股成本算,格力集团这笔投资还是基本没有多少盈利。 图8:格力金投成为欧比特第一大股东。来源Choice 同样,与长园集团类似,欧比特同样是顶着卫星产业链的光环,讲了一连串炫目故事:数据中心建设,卫星大数据服务,测绘和信息工程,安防集成,SoC芯片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但投资者细心观察也会发现,欧必特多而杂的业务高增长,并不是来源于原业务自然增长,而是2014年之后欧比特以讲故事为目的大肆并购。在2014年,格力集团开始大肆收购资产,先后收购铂亚信息、智建电子、绘宇智能,随后业绩开始大幅增长。 很显然,无论是安防还是测绘这些在地业务,多数都已经走到了建设周期的尾声,欧比特的杂牌军业务没过几年就停止了增长,想要继续扩大战果,欧比特已经力有不逮,此时的珠海企业欧比特最需要的就是来自珠海官方资本的支持: 在简式权益变动书中,格力金投表示,有意战略入股欧比特并非图一时的投资股权盈利,本次格力金投战略入股欧比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格力集团助推珠海经济发展的决心。 除了这两家跻身大股东的公司外,格力集团在二级市场在2020年更是突然提速: 格力集团还通过定增参与了软件服务和办公用品企业齐心集团(行情002301,诊股),跻身前十大股东;在港股领域,格力金控还布局了专注抗癌药物的开拓药业(HK:09939); 2020年上半年,格力集团还分别出现在胜宏科技(行情300476,诊股)(SZ:300476)和广电运通(行情002152,诊股)(SZ:002152)两家上公司的定增方案中;而且就在12月6日,作为珠海上市公司的新能源电驱系统制造商英博尔,同珠海格力金投达成股份转让协议,拟转让5%股权,转让价格36.15元/股,转让总额1.37亿元。 图9:格力系二级市场布局,来源:格力集团官网及公告 细心观察,格力集团在二级市场上的多笔投资,都拥有相同的底层代码: 卖掉产生大量现金流的格力电器,买入一大堆市值不大,股价表现平平的本地科技公司,拔掉鲜花,浇灌野草,格力集团的投资逻辑从纯财务投资角度似乎难以理解; 但实际上,格力集团将沉淀在上市公司身上的几百亿资本成功抽调出来,成功的注资了多家本地上市的科技公司,通过强化实际控制权,推动这些公司加大对珠海本地的投资,拉动就业,构建产业集群,起到了远大于800亿纸面财富的作用,这才是格力集团诸多投资的背后真意。 02 一级市场:更猛的药 显而易见,就“最大化四百亿在珠海当地经济增长和产业布局上的作用”这一目标来说,在格力集团看来,投资一级市场,透过IPO打造自己的上市公司平台,药效显然来的更为迅速。 据格力集团官网介绍,一级市场布局方面,格力集团搭建了总数达20支、总规模超51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并通过“自有资本直接投资+基金集合资本投资”的方式,累计投资产业项目165个,总投资金额超130亿元。仅仅在最近5个月内,格力集团新增33个投资项目,涉及投资规模近20亿元。 图10:格力一级市场投资,来源:格力集团官网 据格力集团官方数据,截至目前,格力集团被投企业中分别有10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4家企业首发过会,超过34家企业正在申报、辅导或筹划上市中。在一级市场上,这样的超高IPO成功率让人不得不啧啧称赞。 从被投名单中同样可以看出格力集团幕后精妙构思:名单中既不乏大名鼎鼎正在筹备上市的比亚迪(行情002594,诊股)半导体等高科技公司,也有成功首发过会的金三江和尚沃医疗等细分领域龙头科技公司。 能够凑齐这样一份清单,庞大的资金体量和清晰的投资策略缺一不可。 除此之外,今年9月,格力集团与小米集团、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约定在产业基金、金融服务开展深度合作。格力集团出资35.45亿元参与投资和管理由小米集团发起的小米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核心装备、前沿科技等领域的小米生态链和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布局。 同样,如果以三个标准“盘活资本,拉大杠杆,科技布局”来衡量格力集团的布局表现,格力集团在一级市场的行动同样可圈可点:拿到中信合作,汇聚大量明星PreIPO公司,4家成功过会,格力集团对于一级市场投资也不可谓不够得心应手。 03 启示:分手快乐? 一方面,与格力电器分手快乐之后,格力集团专注拉动经济,汇聚产投平台的决心,是确保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无论最后这些投资财务上的结果如何,从这些项目的成果来看,格力集团用实力证明了,“吃好软饭”本身也是一门手艺。 另一方面,格力集团的多重算计,对那些在今年牛市中赚的盆满钵满想要退出的产业资本来说,也不失为重要的启示。 运营国有资本,追求最大财务投资回报,往往只是整个考题很小的一部分;像格力集团一样,与网红企业家和平分手之后,如何平稳渡过离婚冷静期,确保资本投入能够有效实现政绩目标,才是国资管理人的终极大考。
上周三(12月2日),格力电器股价创下历史新高69.79元/股。相较同行业而言,今年格力电器股价表现并不出众,美的年内涨逾50%,海尔智家年涨幅达37%,而格力股价反而下跌。 好不容易创下新高,却连续四日,跌近9%(12.7-12.9),总市值从最高4183亿元回落至3780亿元。 这意味着,长期重仓持有格力的投资者,今年几乎错过了A股结构分化的红利。 (来源:wind) 除格力之外,近期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两大家电龙头也回调较多,美的这周跌逾4%,海尔之家自11月23日最高点30.62元/股后,持续回调近15个百分点。 这很可能与明年业绩预期下调有关。 此前,券商降低对美的明年业绩展望。据Wind一致预测,2020年-2022年,美的营收规模将分别以1.73%、11.3%、9.05%的增速递增;同期,利润增速将分别达到4.61%、14.5%、12.62%。这一业绩数据相比过往的17%,甚至近20%的利润增长来说,逊色许多。 格力方面,尽管券商对其2021年营收预测增长14.08%、利润增长26.09%,但这一数值主要考虑到今年业绩基数较低的情况,也仅回到2019年水平,而并未有所增长。 (图:180天内33家预测机构对格力一致预期,来源:wind) 此外,近期格力有经销商转投友商,也是造成其股价重挫的原因之一。 其实格力的问题,有点老生常谈了。 从大环境来说,空调行业大概率是碰到天花板了。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空调市场上半年零售量规模为2886万台,同比下降14.3%,零售额规模831亿元,同比下降26.9%。对于空调零售量及零售额下滑,疫情是一部分原因,而更深层次源于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缩紧的影响,白电是一个典型的地产后周期行业,2019年开始国家对于地产调控直接导致格力当年营收增速降至0.24%。 (来源:wind) 12月4日,消费品工业司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20年1-10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7381.7万台,同比上升4.0%;房间空气调节器产量17046.6万台,同比下降10.7%;家用洗衣机产量6373.8万台,同比增长1.7%。也就是说,今年白电整体较为惨淡。 从格力自身来说,产品单一、渠道布局等一直是被吐槽的地方。 根据2020年三季报显示,格力电器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4.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64%;实现净利润137.9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7.92%。同期,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81%和0.74%。海尔智家的营业收入已经转为增长2.78%,净利润下滑27.8%。 相较于美的、海尔智家,2019年格力的营收中近70%来自空调业务,而美的空调只占营收43%,生活电器占比39%;海尔智家的总营收中空调业务仅占14.6%,最高的电冰箱业务也仅占29.9%,业务相对多元化。 而空调业务是格力的命脉,但就在今年上半年,美的在空调上的收入高达640亿元,首次超过格力空调413亿元的营收,这意味着,格力空调一哥的头衔终被抢走。不免,令人对其依赖空调业务感到担忧。 其实,格力的产品并不单一,小到取暖器、电饭煲、加湿器、电风扇,大到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其均有布局,只是格力对其空调业务宣传至极,而消费者对其印象也变得固化了,认为格力只做空调。 因此,这一营收结构使得格力在2020年新冠疫情面前略显单薄。 与经销商深度绑定,是格力几十年来能够在空调领域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2017年以前,格力主要依靠“自建渠道”,拥有23家区域性销售公司和各级经销商,从区域销售公司付款拿货,再以统一价格批发给下一级经销商,区域销售公司还负责对区内价格体系的监控,格力对其渠道把控能力极强。这也是为什么格力空调毛利能维持较高水平的原因。 但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线上渠道逐渐打开,尤其在疫情之下,线上销售占据重要地位。据奥维云网数据,我国空调线上渠道销售占比从2016年的15%上升至2019年的35%。 对比美的,格力在线上布局相对滞后。早在2015年,美的就在各大网上平台开设旗舰店,并搭建了数据系统美云销、以及物流系统的安得物流。 后知后觉的格力在近两年才开始追赶,董明珠承认道:“不瞒大家说,我们的渠道(变革)是晚了一点,近年有种养尊处优的感觉,我们放松了警惕。分管销售的老总也换了两个,现在我自己亲自抓销售,又把它捡了回来。” 今年以来,董小姐多次亲自直播卖货,并直言“把直播常态化”。 但要知道,侧重线上销售,无疑动了经销商们的奶酪,作为股东的经销商恐怕不会坐视不理,甚至出现经销商转投友商的情况。前十大股东中,格力在全国的区域经销商——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2%,位列第三大股东。 从依赖经销商,到积极拥抱线上,格力的渠道变革岂非易事,在其背后更是格力与经销商之间的博弈。这是一场潜在的风险也是格力破釜沉舟的契机。 (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