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晚间,中核钛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总投资为121.08亿元。 公告显示,该项目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高新区银东工业园区内,主要建设磷酸铁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分三期建设,一期10万吨、二期20万吨、三期20万吨,预计最终年利润为52.8亿元。 中核体白表示,此次投资旨在充分利用当地产业资源,区位、政策优势以及主营产品生产流程中形成的副产品,构造“硫-磷-铁-钛-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该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动力电池体系和储能体系等。公司将加速完成转型升级,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同日,中核钛白还公布称,拟投资9.93亿元建设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项目位于甘肃省白银市高新区银东工业园区,分两期建设,主要建设50万吨/年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装置;45万吨/年氮磷肥装置;1.5万吨/年氟硅酸钠装置;50万吨/年磷石膏产品装置,并配套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及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组。预计最终年利润为2.1亿元。 公司表示,项目的建设,可使公司由单纯的化工产业向肥化结合、肥盐结合转变,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可进一步支撑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强公司综合盈利能力。
同日,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惠水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五年行动计划的首个落地。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推进刺梨产业科创中心、“好花红刺梨文化原点村寨”、新农人培训班、刺梨种植基地、惠水王老吉凉茶博物馆等项目的建设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及文化推广,激发刺梨产业发展新动能,推进惠水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将惠水打造成为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示范县。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广药集团刺柠吉10亿乡村振兴基金,是目前国有企业牵头的全国首个乡村振兴专项基金,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刺梨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助力贵州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值得为广药“点赞”。广药集团为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助力帮扶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广药力量”、“广药智慧”、“广药样本”。 自2018年起,广药集团对口帮扶贵州刺梨产业发展,以王老吉品牌赋能,先后推出刺柠吉天然高维C饮料、刺柠吉润喉糖、刺梨龟苓膏、刺柠吉气泡酒、刺柠吉精制刺梨液等产品,带动刺梨走出深山,已助力贵州全面脱贫。 2020年,王老吉将直播带货与消费扶贫相结合,向社会发放2亿元刺柠吉扶贫消费券;并与钟南山院士团队、贵州省呼吸疾病研究所联合成立“刺梨防治呼吸疾病产学研联合攻关组”,联合“四地六方”科研团队成立粤港澳黔刺梨产业创新联盟,加速推进刺梨科研与成果落地。 据悉,刺柠吉系列产品在2019年上市,不到一年销售额便突破1亿元,在2020年突破5亿元,带动贵州刺梨生产加工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贵州从事刺梨加工生产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了50%,刺梨相关的品牌注册量增幅超过了80%;为贵州省全面脱贫作出突出贡献。 目前,贵州刺梨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亩,受益刺梨农户超21.7万人,户均增收突破7000元。未来,广药王老吉将持续探索刺梨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打造脱贫致富长效机制,为贵州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推动贵州刺梨产业向百亿时尚生态产业发展,助力贵州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月3日晚间,中核钛白发布多个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钛业”)建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两个项目拟分别投资9.32亿元和9.79亿元,项目实施地均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园。 具体来看,“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拟建设一条年产20万吨钛白粉粗品生产线及配套附属工程,计划2021年4月开工,建设周期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24个月,预计年利润3.2亿元。 “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主要建设年产30万吨钛白粉成品生产线及配套附属工程,计划2021年4月开工建设,2022年6月实现15万吨成品深加工规模2023年6月实现30万吨成品深加工规模,预计年利润3.2亿元。 中核钛白表示,结合东方钛业现有年产10万吨钛白粉粗品项目、拟建的年产20万吨钛白粉粗品项目以及建设年产30万吨钛白粉成品生产线,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有效提高公司整体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
2月3日,九天微星宣布,完成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网投”)亿元级战略投资的交割。这是中网投首次布局民营航天领域,也是九天微星完成的第七轮融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卫星平台、载荷、地面终端的研发及产品化,加快行业应用拓展,进一步引进行业尖端人才。 “中网投是具备战略资源和协同效应的投资者。”九天微星创始人兼CEO谢涛表示,卫星互联网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是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市场前景明确且进入放量增长阶段。当前,九天微星更注重战略资本与产业资源的引入。公司在卫星制造、通信系统、地面终端研发和行业解决方案上都有前瞻布局,与中网投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众所周知,卫星网络是当前全球的关注热点。有公开信息显示,要真正实现万物互联,离不开覆盖全球的卫星星座。目前全球已经发布的星座计划超过25个,计划发射的卫星数量超过10万颗。其中,SpaceX星链计划的在轨卫星数量已达1020颗,并于2020年10月启动了面向公众的商业化网络服务。 援引公开信息可知,随着卫星互联网正式纳入我国“新基建”范畴,低轨卫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既会受益于中国航天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关键技术优势,也会为民营参与主体提供巨大市场机遇和施展空间。九天微星是民营卫星领域的优秀企业之一,我们希望从资金、资源等方面多维助力其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共同支持和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此次投资,中网投方面表示。 “无论在狭义的卫星互联网,即太空高速通信网络,还是在广义的卫星互联网,即基于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九天微星都在积极地进行市场布局。”谢涛介绍,公司克服了疫情对市场运营的不利影响,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智慧农业、交通物流、智慧政务、科研教育等方面开拓了行业客户与合作伙伴,目前有多颗定制卫星在研。同时,深度参与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上海设立卫星互联网研发中心,将发射卫星互联网试验星。卫星工厂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如期开工,年内可具备批量化生产制造能力。卫星载荷工厂完成立项,预计2021年中在四川宜宾动工。
中核钛白(002145)2月3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多个议案,包括全资子公司东方钛业拟投建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拟总投资为121.08亿元;东方钛业拟投建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项目,拟总投资为9.79亿元;东方钛业拟投建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拟总投资为9.93亿元;东方钛业拟投资建设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拟总投资为9.32亿元等。 中核钛白全资子公司东方钛业拟投建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尤其引人关注。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10万吨、二期20万吨、三期20万吨,主要建设磷酸铁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及自筹资金,项目收益预计最终年利润为52.8亿元(市场价格波动存在不确定性)。 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的产品用于新能源动力汽车、储能等领域,其中规模最大,应用最多的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之一,在安全性、循环寿命、生产成本等综合指标上相比三元材料具有相对优势。在其商用化以来,应用到包括汽车、船舶、储能在内的诸多领域,成为现阶段最具发展潜力的正极材料之一。 据介绍,中核钛白将项目落地甘肃省白银市,不仅增强了东方钛业在锂电材料生产上的业务范围,增加了公司抗风险能力,同时填补了甘肃省锂电材料市场,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就业、优化完善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也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谈及项目投资对公司的影响时,中核钛白表示,本次项目投资旨在充分利用当地产业资源、区位、政策优势以及主营产品生产流程中形成的副产品,构造“硫-磷-铁-钛-锂”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该项目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动力电池体系和储能体系等。公司将加速完成转型升级,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对公司2021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在谈及拟斥资9.93亿元投建水溶性磷酸一铵(水溶肥)资源循环项目时,中核钛白称,项目的建设,可使公司由单纯的化工产业向肥化结合、肥盐结合转变,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可进一步支撑公司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强公司综合盈利能力。同步建设超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及抽汽背压式汽轮机组装置为公司各生产装置提供蒸汽和解决部分生产用电,支撑公司产业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向园区企业供应部分蒸汽,并支持园区企业生产稳定运行,保障公司和园区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中核钛白在公告中表示,建设年产30万吨钛白粉成品生产线及配套附属工程、建设一条年产20万吨钛白粉粗品生产线及配套附属工程,将有效提高公司整体产业规模和综合竞争力。
近日,人工智能企业影谱科技获得来自新东方教育文化产业基金的战略增资,影谱科技将在智慧教育领域进行长足的战略延伸,以优势技术及解决方案完善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加速教育数字化升级。据悉,这是新东方首次投资AI影像生产领域内企业,也是影谱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又一次关键战略布局。 新东方是中国头部综合性教育培训集团之一,也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影谱科技是中国最大的AI影像生产企业,作为AI影像生产基础设施及服务提供商,开创了AI视觉生产技术的全景商业模式。此次影谱科技获得新东方的战略增资,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 影谱科技智慧教育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教育领域仍存在多维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科技融合是关键破局点。通过AI影像技术,可实现智能多元化授课、数字场景化教学等功能,同时也会为AI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们将继续推动智能影像技术广泛链接产业集群,助力国家关键产业数字化升级。 当前国际形势下,人工智能在服务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正越来越多地凸显出重要价值,大力倡导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以先进技术作为教育转型升级的可靠引擎已成为共识。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包括教育在内的多个产业领域快速落地。
我乐家居(603326)2月3日晚间公告,2021年1月27日至2月1日期间,股东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352.27万股,最新持股已超越“举牌线”,合计持股比例达6%。 举牌方表示增持系看好上市公司未来发展,且未来6个月内计划继续增持我乐家居股票,增持数量不低于总股本的0.5%,不超过总股本的1%。 此次为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首次达到举牌线。查阅股东数据,举牌方最早进驻我乐家居是在2019年第二季度。2019年半年报中,于范易首度现身,彼时持有我乐家居231.59万股,持股比例达1.03%。此后每一季度于范易都有增持或减仓动作。 天眼查显示,于范易担任了包括参与买入乐居股份的烟台埃维管业有限公司、烟台埃维商贸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0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其所任职公司基本集中于山东。 从最新披露的举牌方此前6个月的交易情况看,自2020年8月至今,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一直频繁交易我乐家居股票。期间,我乐家居股价呈现较大幅度波动,尤其是去年9月下旬,我乐家居曾因疑似遭遇“杀猪盘”。 目前,于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我乐家居约1900.29万股,合计持股市值近2.18亿元。 公告显示,举牌方此轮增持我乐家居股票系因其看好未来上市公司发展。本次权益变动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变化,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我乐家居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3.9%,上市公司股权较为集中。 值得关注的是,范易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未来6个月内增持我乐家居股票,增持数量不低于总股本的0.5%,不超过总股本的1%。 稍早前,我乐家居刚刚推出了较大规模的股权激励方案,公司于1月25日晚间公告,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规定的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条件已经成就,同意公司向188名激励对象授予共计566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日为2021年1月25日。首次授予价格为5.09元/股。在业绩考核方案中,我乐家居以2020年营收或扣非后净利为基数,设置了较高增速的2021年至2023年的营收或扣非后净利目标。 从公司最新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我乐家居2020年即已取得不错的业绩表现。公司预计2020年实现净利润约2.16亿元至2.31亿元,同比增长40%至50%;预计扣非后净利润为1.92亿元至2.06亿元,同比增长45%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