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阿里巴巴发布最新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季度内,阿里巴巴集团核心经营指标全面超预期。值得注意的是,饿了么本季度实现每单盈利(UE,UnitEconomics:以下缩写UE)转正,同时注册商户数量持续增长超过30%。 2018年4月,阿里巴巴全资收购饿了么。两年多来,在阿里巴巴经济体支持下,饿了么持续在消费生活数字化方面探索。 每单盈利转正反映出配送网络效率、营销效率的的巨大提升,意味着饿了么在本地生活领域进入新阶段。今年7月10日,饿了么宣布全面升级,从餐饮外卖平台升级为解决用户身边一切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饿了么APP也已经于7月17日全新改版上线。此次升级,代表着饿了么从送外卖到送万物、送服务,持续聚焦消费者“身边经济”。 面向未来,饿了么与阿里生态内各个板块的协同效应和化学反应值得期待。在新零售、会员体系、营销、物流、金融等领域,围绕城市生活的想象空间巨大。
8月10日,搜狐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4.21亿美元,净利润为1200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从两个方面解释了Q2盈利原因:“一是畅游回归后,为搜狐贡献了100%利润,在线游戏收入为1.06亿美元;二是媒体业务和视频业务的亏损大幅下降,在疫情之下,搜狐广告比产业平均水平恢复得快。两个因素叠加,所以Q2盈利。”此外,对于已经完成私有化的畅游下一步是否会在亚洲市场上市,张朝阳称,“有这个规划,但不是今年的事情。” 搜狐Q2财报显示,第二季度搜狐广告业务逐渐恢复,品牌广告收入为3800万美元,环比增长48%。扣除畅游私有化交易所产生的一次性预提所得税的影响后,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100万美元。进一步扣除搜狗公司净亏损后,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200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第二季度搜狐盈利意义更大 在开源方面做了更多创新 “这次扭亏转盈对于搜狐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可以看到过去两年集团亏损一直在下降,Q2是这两年努力的一个转折点。” 张朝阳认为搜狐Q2的盈利和去年Q4的不太一样,“第二季度盈利1200万美元比去年第四季度的盈利意义更大,去年盈利算是‘昙花一现’,那时候畅游和搜狗的贡献大。但这个季度集团成本下来了,实际上不仅仅是节流,还开源了。” 财报显示,搜狐Q2营业费用为1.87亿美元,同比下降14%,原因是市场推广费用的下降。“我们成本没增加,而在收入方面,Q2可能比业界更快地进入了开源的状态。疫情刚有所缓解,我们就用视频分屏直播技术举办了无人机大赛发布会、5G科技峰会、新闻马拉松等,还有网络剧的推广,通过直播模式让人身临其境地参与。我们在开源方面确实做了一些创新。” 张朝阳还提到了对Q3的预期。财报显示搜狐Q3预期亏损,但值得注意的是,“亏损主要原因是畅游推广新游戏会产生费用,所以Q3的成本会高一些,Q4会恢复正常。”张朝阳称。 通过创意活动打破圈层实现营销 广告业务强势成长环比增长48% 财报显示,搜狐Q2品牌广告收入为3800万美元,较上一季增长48%。对于广告业务的提升,张朝阳总结道:“平台业务的亏损在持续降低。我们的营销方式有创造性,打通了媒体和视频,使得搜狐的视频分屏直播技术发展,并配合媒体方面的动态,产生了有创意的活动,对品牌广告商来说,起到了打破圈层、实现营销的作用。” 张朝阳认为Q2搜狐的广告势头恢复得比较快,“我们比产业平均水平恢复得更快。在疫情得到缓解的现阶段,我们是在强势成长。”张朝阳透露,创意性营销活动会继续做下去,“包括直播带货、直播高端访谈、直播突发事件的报道,而且是更高水平地做下去。” 张朝阳还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成长方式:“比如说汽车行业,对我们新的营销眼前一亮,觉得可以参与,快消品牌、IT领域的手机厂商或者通讯厂商也一样。还有金融领域,有些银行会用我们直播技术的会议模式进行政策的探讨。这种营销它是比较均衡分配的。不是因为我们在某个领域拿了个大单把收入搞上去了,还是比较健康的成长。” 其中,张朝阳在近期开始的“Charles的好物分享”品牌在业内影响力越来越大,张朝阳认为这个模式很好,会继续做下去,“以后会邀请顶流明星,分享生活体验和物品。明星加入之后,观众关注明星日常用什么、推荐什么,我们来买,这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介绍,所以有一些广告商愿意赞助,它不指望在带货里面卖多少产品,但是因为明星和内容,所以有很多人在看,有利于传播。”而对于搜狐视频直播未来的商业模式,张朝阳透露:“会有电商的成分,也有小推车,但主要还是靠广告。” 强调团队的承诺和责任 加强新闻和短视频算法做大平台 对于张朝阳在年初曾表达过的“搜狐要摒弃‘好人文化’”,张朝阳认为搜狐未来的企业文化应该是承诺和责任。 “每个团队有义务把它做到最好,如果没有实现自己的责任的话,可能就奖惩分明,甚至离职,团队之间也是有竞争的,这是对工作要特别认真和实现的文化,高要求的文化,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改变。” 张朝阳表示。不过,他也不喜欢用“狼性”来形容搜狐的文化,“而是管理效率更高了,对员工要求更高了,承担责任,做出最优秀的事情,这跟以前不太一样。”张朝阳称。 对于未来搜狐的发展,张朝阳表示关心的还是盈利。“首先是要有营收规模,要让集团媒体和视频业务规模起来,这依赖于用户的市场份额、产品迭代、产品创新等,要让用户喜欢用我们的产品。除此之外,平台DAU的增长以及相应的创新性营销也会导致品牌广告的提升,当然这是漫长的,但是是充满希望的道路。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把平台做大。” 要做大平台,张朝阳透露未来会加强搜狐新闻和短视频的算法,在分发上也会有产品迭代。值得注意的是,平台的成长不会通过“砸钱”实现。“我们的目标就是APP的DAU增长不是靠钱砸出来的,而是靠产品创新出来的。当DAU以及用户增长,使收入能继续增长,形成规模,媒体视频业务本身就能盈利了。”
8月7日,由于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亚太股市波动加剧,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盘中一度大跌2.2%和3.9%。截至收盘,沪指报3354.04点,跌0.96%,成交量5614亿元,本周累涨1.33%;创业板收报2749.95点,跌2.29%,成交量2422亿元,本周累跌1.63%。 当前时点,A股估值已经部分修复,市盈率约14倍,5年平均市盈率为12.1倍,但根据疫情进行调整,从24个月的盈利情况来看,估值约11.9倍。同时,海外疫情仍在蔓延,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国际投行如何看A股?整理了摩根士丹利(下称“大摩”)、野村东方国际、瑞银、瑞士百达资管(Pictet)的最新观点。 大摩:新兴市场中继续青睐A股 因为贸易摩擦问题和财报季,大摩认为短期内市场人气可能保持区间波动。鉴于外资持股比例有限,A股能更好地抵御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同时资本市场推出改革的积极举措,也令投资者继续青睐A股。 大摩的A股情绪指数MSASI本周小幅改善至60%,较上一周期上升6个百分点。推动该指标上涨的关键因素是创业板和A股的总成交量高企、融资量攀升和盈利预期上调。具体而言,创业板和A股整体日均成交额分别增长12%(从2140亿元增至2390亿元)和13%(从1.094万亿元增至1.2310万亿元);两融余额出现又一轮快速增长,但其相对水平(占流通股市值的百分比)一直稳定地控制在5%以下;自5月中旬以来,对盈利预期的向下修正继续减速,大摩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 早在7月6日,A股情绪转强,MSASI读数一度达65%,是2014年以来少有的单日涨幅。在大摩看来,A股情绪指数超过75%表明市场过热,这时,将会出现监管部门采取降温措施的可能性。在2015年股市反弹期间,随着融资的持续增长和新增散户投资者的涌入,情绪指数突破75%的水平,一度超出了90%。不过,融资融券自2015年以来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整体来看,大摩对中国股市保持乐观,因为宏观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货币政策和国家资产负债表更具韧性。 瑞银:市场对地缘政治冲突的敏感性边际下降 瑞银投资研究部中国策略主管刘鸣镝认为,在过去的22个月期间,A股对地缘政治冲突的敏感性有所下降。 同时,受贸易摩擦影响较小、有望领涨的主题更值得关注,包括在线配送渗透率上升、啤酒高端化、建筑业复工和行业龙头市占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黄金投资需求和铜资本支出增加、苹果供应链,以及可能私有化的标的。 就二季度业绩展望,瑞银表示,金融股方面,由于计提的减值准备较高,银行的二季度利润或大幅下降;由于A股成交量激增,券商板块盈利或存上升空间;保险公司业绩或低于市场预期;在周期股中,建材、水泥、机械和重卡标的的业绩或超市场预期;互联网和科技股方面,游戏和硬件股业绩有望超出市场预期,而广告和软件股则恐面临业绩压力;消费股中,乳业板块盈利有望好于预期;防御股方面,预计新能源板块或存在盈利预期上修空间。 此外,上交所此前修订了上证综指,纳入科创板标的,同时剔除了特殊处理(ST)股票;科创50指数也于7月23日发布。刘鸣镝对记者表示,"投资人也在等待观察监管何时会决定将美国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股票纳入港股通。" 野村东方国际:北上流入趋缓,南下买入提速 近期市场热议北上资金开启“价差模式”。一方面,行业板块轮动明显加快、追热点的现象增多;另一方面,资金流入、流出相伴而生,7月下旬开始双边波动明显加剧。 野村东方国际A股首席策略师高挺对记者表示,7月上证综指虽累计上涨10.9%,但振幅也显著放大至15.9%,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8月初,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之比微降0.2个百分点至10.4%,融资换手率同样环比下降,从前周的9.1%下降1.6个百分点至7.5%。市场对小盘股的追捧有所上升。考虑到基本面改善速度放缓而且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空间减小,市场持续上行的难度在短期内可能加大。 就南北流向而言,7月北上资金继续流入A股,净流入103.9亿元,流入速度有所放缓(6月净流入526.8亿元);北上日均成交大幅放量至1430.3亿元,较6月大增686.7亿元。南下资金7月净流入港股823.5亿元,较6月234.8亿元大幅增加588.7亿元,南下资金日均成交360.9亿港元,较6月骤升158.9亿港元。 就板块来看,此前并未显著获得北上资金追捧的非银金融、机械设备和汽车行业在7月获青睐;而南下资金持续积极配置高弹性的计算机和电子行业,同时大幅增配防御性强的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行业。近期,北上资金净流出公用事业、银行、农林牧渔、家用电器、医药生物、休闲服务和食品饮料板块;南下资金净流出的仅有休闲服务行业,而获净流入最少的是建筑材料、采掘、交通运输和轻工制造行业。 瑞士百达资管:全球股市已反映新增流动性 海外市场的变化也对A股走向至关重要。就全球市场而言,瑞士精品资管机构百达资管首席策略师Luca Paolini对记者表示,股市几乎反映了可能新增的流动性,未来数月飙升的空间有限。 就目前而言,流动性仍然充裕。该机构预计,全球主要五大央行今年货币政策规模相当于GDP的14%,是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后高位的两倍。但流动性增长的速度有放缓迹象,距离宽松周期的高位不远,高位甚至有可能在这季度出现。目前,市场已接近反映今年余下可能增加的流动性,包括来自对于美联储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措施的预期。美联储此前表示对采取YCC持开放态度。 Luca Paolini表示,股票估值并不便宜。MSCI ACWI(全球市场指数)市盈率为16倍,接近疫情前水平,也大大高于3月分的12.3倍。该机构对消费必需品和欧元区股票持“增持”评级,调低金融股至“减持”。 此外,该机构长远看淡美元,因为相对其他成熟市场,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并非特别好;利差收窄,美国双赤字恶化至让人担忧的水平;11月大选将近,民调显示,拜登很大机会击败特朗普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不利未来4年的营商环境。 该机构目前仍然看好黄金,尽管出现技术性超买,但以绝对价值而言,黄金虽然处于历史高位,但如果经通胀调整,金价较历史高位低25%。黄金出现技术性超买,主要因为零售投资者买入ETF,而非因为机构投资者投机部署。面对流动性带动的通胀风险、美元弱势的预期、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疫情的不确定性,黄金继续成为最具防御性的资产类别。
8月7日收市后,中国停车第一股首程控股(0697.HK)发布了盈喜公告。按公告所指,公司预期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不少于30%,而去年同期纯利为3.04亿元。公司认为主要为公司的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的快速成长所致。 在上半年停车业务收入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在新产品线形成的投资收益带动下,停车业务实现盈利;基金管理业务的城市更新项目陆续进入建设和招商阶段,基金管理规模的扩大使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和营业利润规模在2020年上半年仍维持住稳步增长的态势。 两大核心业务协同效应加强,仍处于戴维斯双击的过程之中 公司停车业务与基金管理业务协同效应的进一步加强,造就了上半年整体向好的好成绩,盈利水平亦维持高速增长,以及核心竞争力持续得到提升,以此驱动公司内在价值和基本面得到进一步巩固。 截至8月7日,首程控股近一季度的涨幅接近38%,在港股通标的升幅中排名处于前六分之一的位置,近期公司股价回到了年初水平,“黄金坑”已经形成,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修复了疫情期间所造成的股价波动,基本上依靠的就是公司具备持续成长性的经营模式和能抗击风险的基本面。而站在起点看未来,首程控股将何去何从?我们判断,公司仍处于戴维斯双击的过程之中。 接下来,分别从业绩增长和估值增长的两个角度来论证公司价值的成长逻辑。 上半年疫情期间实现逆势大幅增长,停车业务出现盈利拐点 2020年是首程控股转型战略推行的第三年,尽管在上半年遭受到类似不可抗力的疫情事件影响,但并没有阻挡公司业务的快速复苏和继续扩张的脚步,这显然是由于过去两年内公司停车业务在产品、渠道、布局方面打下的坚实基础,以及顺应了国家积极推动“新基建”和经济数字化升级转型的大趋势,未来集约式的智慧和智能停车必定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作为该行业先行者和领先者的首程,仍将拥有远大的前程及广阔的市场空间。 上半年,停车业务先后取得浦东机场、海南博鳌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项目,并与南京建邺区合作设立停车专项基金,进一步夯实南京停车场的布局。目前,首程控股已在京津冀、长三角、成渝都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形成较为完善的业务布局,囊括了包括机场、医院、商业办公及路侧在内的众多优质资产,且基本完成中国重点城市的全面覆盖,已形成超过10万个优质车位资产,停车行业龙头地位得到了巩固。 因此,上半年公司停车业务收入保持翻倍增长的背后是其在过去两年转型期的深厚累积,加上以极快的速度成功抢占了一批战略网点和价值交通枢纽,最终使得该业务轻松超过了盈亏平衡点,接下来我们还会陆续看到由其在手超10万个优质停车位资产(存量)以及快速扩张的业务(增量)带来的盈利释放过程,这意味着,未来公司的盈利增长亮点会成为公司业绩表现的重头戏。 由高成长带来的低估值,估值扩张的逻辑在于盈利释放的确定性 基于这份盈喜公告,如何理解当前首程的估值水平,我们不妨来简单测算一下,据公告所指,2020中期纯利同比至少增长30%,而去年同期纯利为3.04亿元,可推导出,2020中期纯利规模至少为3.95亿,简单假设全年纯利规模可去到7-8亿的水平,其对应当前市值的PE倍数可低于19倍,而该假设下的全年纯利增速可至少接近60%,因此可简单判断到公司预期估值是显著偏低的,同时,这样的低估是由于盈利拐点后进入释放阶段所带来的高成长性所引发的。 而换个角度说,我们认为公司估值因高增长低估值的情况而存在修复或回归的诉求,因此会出现估值扩张的过程,除了高成长性以外,其估值扩张的另一重要逻辑是因为盈利释放所具备的确定性,同时公司作为停车行业龙头也应该享受到一定的估值溢价水平。 综合来看,此时公布的盈喜公告再次印证我们此前的正确判断,即公司仍处于戴维斯双击的过程之中,公司市值潜力尚未得到完全的释放,值得继续守候或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题可谓是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在这其中无疑有两类最受大家关注,一类是新能源汽车的领军巨头特斯拉连续盈利、股价暴涨,另一类则是中国各大造车新势力争相上市,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两件事?能不能说特斯拉开始连续盈利了,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春天就来了呢? 01 一、连续盈利的特斯拉和正向上市的新势力 7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0年Q2财报:营收60.4亿美元,远超彭博一致预期的5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63.5亿美元下降5%;净利润1.04亿美元,远胜市场预期的亏损2.4亿美元,去年同期则亏损4.08亿美元;non-GAAP下,归属特斯拉股东净利润达4.51亿美元,实现连续四个季度盈利。 Q2交付汽车9.1万辆,再超市场预期:Q2财报显示,受疫情影响,本季度特斯拉共生产汽车8.2万辆,环比下降20%,交付汽车9.1万辆,环比增长3.4%,其中Model3和ModelY是主力军,交付量超8万辆。上半年合计交付17.9万辆汽车,销量数据远超市场预期。 净利润连续四个季度为正,满足纳入标普500标准:特斯拉核心业务包括1.汽车销售、2.汽车租赁、3.储能(能源生产和存储设备销售)、4.服务及其他业务。其中,公司将1、2合并称为汽车板块业务。特斯拉Q2实现营业收入60.36亿美元,同比下降5%,环比增加了0.85%。其中,汽车板块的营收占比为85.8%,而储能板块、服务及其他业务板块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1%、8.1%。 就在前不久,7月1日,特斯拉公司的市值达到约2070亿美元(约合22万2400亿日元),超过丰田同日的21万7185亿日元。欧美媒体还以“特斯拉超过丰田,成为世界上最具价值的汽车制造商”等为标题进行宣传报道。特斯拉的股价还在1日刷新了史上最高记录,每股达到1135美元。这几乎是年初430美元的2.5倍之多。 特斯拉的连续盈利、股价接连暴涨,似乎正在证明新能源汽车的模式能够走得通,在特斯拉这个龙头的带领下,各家新能源汽车新势力开始了争相上市的征程。北京时间7月11日,理想汽车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上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说明书,股票代码为“LI”,初步计划募资1亿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为承销商。14天后,理想汽车再次更新招股书补充了更多的募资细节,理想汽车IPO将募集8.74亿-10.93亿美元。 无独有偶,7月20日,位于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小鹏汽车宣布完成签署由Aspex、Coatue、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的C+轮融资,融资金额近5亿美元。7月24日,36氪的消息,今日彭博“威马汽车考虑最快今年在科创板 IPO,估值超43亿美元”。除了威马和小鹏汽车曝出准备IPO之外,哪吒汽车也表示考虑在2021年于上海科创板IPO。 大家不禁要问,在特斯拉的带领下,中国造车新势力纷纷吹响了IPO的冲锋号,新能源汽车的春天这是要来了吗? 02 二、新能源汽车的春天要来了吗? 我们要知道,随着世界各国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时代的确正在来临,7月23日,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将加快发布。据了解,目前《规划》的研究工作已经完成,上报国务院了。根据《规划》征求意见稿显示,中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保有量将在2030年达到6480万辆。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6300万的市场需求将催生一个万亿级市场。与此同时,特斯拉的接连股价暴涨、连续盈利其实也正在向市场传递一个信号,这就是原先被很多人质疑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可以初步认为不是很多人预计的伪风口,可以说,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已经得到了真正的确认。不过风口是真的,国产造车新势力的春天能说来了吗?我们可能只能说,这个判断还是为时过早,具体我们可以这么分析: 首先,特斯拉的成功虽然值得欣喜,却向市场证明盈利可能并不容易。在我们看到特斯拉实现连续盈利,市值得到资本市场全面认可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特斯拉走到这一步究竟花费了怎样的代价?2003年7月特斯拉成立,2008年特斯拉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发布,2012年大家最熟悉的特斯拉model S正式上市,然而一直到了2018年特斯拉都没能实现盈利,也就是说特斯拉亏损了整整15年,在《特斯拉传》中马斯克不止一次写下自己完全要撑不下去了,每每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候,马斯克的现实扭曲力场化腐朽为神奇,一举帮助特斯拉拉来救命资金,救特斯拉于水火之中。 一直到2018年底,特斯拉的第四款车型model 3大规模上市之后,特斯拉才堪堪宣布扭亏为盈这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再来看中国上市的另一家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前不久,蔚来汽车公布了在6月份的销量成绩单,在6月蔚来一共售出了3740辆新车,同比增长179.1%,但蔚来至今不仅没有盈利,其亏损甚至创下了国内之最。据统计,蔚来汽车在2019年亏损达到了112.95亿元,成为2019年亏损最严重的车企。 自2018年上市以来,蔚来汽车总收入约为128亿元,但亏损总额已经达到了345亿元。所以经历15年才实现盈利,经历17年才实现连续盈利的特斯拉,已经销量虽然很高但却不断亏损的蔚来,都告诉我们一件事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大市场上,盈利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其次,密集上市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真正融资救命。当我们看懂了盈利之后,我们再来看当前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们,无论是小鹏还是威马,无论是理想还是哪吒,为什么着急上市?其实答案都非常明白,为了融资续命,就以小鹏汽车为例,小鹏汽车已累计完成10轮融资,共获得约203亿元资金支持,虽然融资非常多,但是实际上从目前来说这样的融资看上去不少,却完全不够小鹏汽车烧的,也正是如此,上市就成为了真正能够救命的办法,一方面,上市可以让之前大批量投资的风险基金们有了一个完整的退出渠道,从而降低企业本身日益增长的盈利压力,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企业通过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融资可能,无论是股权质押或者是发债乃至于其他的资本市场工具,上市的公共公司和之前的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差距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也正是如此,上市才是拯救造车新势力本就脆弱的资金链最好的办法。 第三,造车新势力的未来到底该怎么看?我们要承认,造车新势力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打破了国产新能源汽车以老派造车企业为核心,只是把汽车燃油机换成电动机就说自己是新能源的那些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曲解,从用户体验、外观设计、产品研发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这是造车新势力们真正的创新点。然而,我们也必须要知道,这些如雨后春笋一样疯狂涌出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中的确有很多类似于青年汽车、赛麟汽车这样的“李鬼”存在,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已经进入了高速洗牌期,在快速的市场优胜劣汰之下,只有真正存活下来的造车企业才能够得到发展,而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静静观察,用一个审慎乐观的态度对待整个产业。 新能源汽车的确是风口,只是这个风口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风口上的猪”。
【编者按】2020年8月26日,中国上海虹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指导、主办的“2020(第三届)年度论坛”即将举行,主题为“浪奔”。 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贸格局与秩序重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能否继续“乘风破浪”?重温2018和2019两届年度论坛重量级嘉宾专访或会有部分答案。 在第三届年度论坛举办前,我们特别推出《年度论坛•对话重温》系列。本次推出的是,2019年论坛嘉宾、泰禾集团副总裁全忠先生。对话时间2019年8月。 以下是与全忠的对话(精选版) “商业是由人支撑的,中国的文旅产业在未来十到十五年存在强劲需求!”8月22日上午,在年度论坛“文旅康养闭门会议”上,一位知名文旅公司的高层这样笃定说道。在这场汇聚了来自万科、绿城、泰禾、蓝光等企业高管和专家的闭门会议上,像这样对文旅康养产业前景坚定看好的声音并不少见。众所周知,文旅康养是蓝海行业,但在可观的前景背后又有哪些问题呢?本场闭门会上,行业大佬们就针对文旅康养产业面临的机遇、困局展开了深刻有效的讨论交流,意在共解“蓝海之难”。 泰禾集团副总裁全忠在闭门会上表示,“文旅康养产业还是得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过早急于求成,应怀有更多包容心乐见其成长。” 文旅康养产业真的盈利吗? 相对传统的房地产行业,文旅康养产业具备对冲波动、确定性强、社会化效益显著等优势。因此,也成为当前不少地产公司谋求产业转型的突破口所在。但“前期投入巨大,运营成本高企,实现盈利困难...”也是目前摆在行业面前实实在在的难题。出席论坛的嘉宾中不少都对此感同身受。 “文旅康养板块的业务我们一直在用心去做,到头来发现还是在用地产业务上的盈利为它输血才能维持...”一位来自某知名文旅集团的CEO不禁感慨道。 对此,某位来自知名地产集团的高管打了一个比方非常形象,“文旅康养产业就像养女儿,得富养,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后期又得精心维护,然后慢慢看它成长。”针对文旅康养产业盈利难的问题,他认为,文旅康养产业未来需求巨大,但目前作为发展中尚不成熟的行业,风物长宜放眼量,人们应对其有更多包容心、耐心和信心,乐见其成长。 重服务还是重营销?正确的行业盈利逻辑如何搭建? 回到文旅康养产业如何建立合理的行业逻辑及盈利模式的问题上来,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服务至上的理念将越发重要,定制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服务或将成为文旅康养行业的制胜之道。正如一位来自著名养老企业的CEO所说,“未来文旅康养产业,关键还是内容为王,运营为王,服务为王”。 此外,一位来自养老领域龙头企业的合伙人提出的“未来文旅康养产业的融合和细分将是大势所趋”也得到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同。文旅康养行业并非单一资源性产业,而是多资源整合型产业,与地产密切相关的文旅康养产业应逐步摆脱单一对传统地产盈利模式的依赖,逐渐探索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和渠道。对此,出席论坛的专家、领袖达成一致共识。 行业前景虽好 仍需客观冷静务实 作为被誉为下一个国民支柱产业的文旅康养行业,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确实迎来了风口,宏观层面的政策倾斜、微观层面人民对幸福生活向往的需求,再加上在传统房地产企业积极谋求转型的大背景下,“文旅+康养”或许正是一条绝佳的破局之道。不过,目前文旅康养产业面临的困局也不容忽视,行业逻辑的建构、盈利模式的建立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另外,以文旅康养之名行传统房地产炒作之实的企业行为也极大破坏了行业生态,高周转、高杠杆的传统地产经济模式显然不适用于长周期的文旅康养产业,同时企业还要谨防秉着急功近利的心态投身文旅康养行业,结果变成“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最后,借用此次论坛上一位知名投资人的话说就是“文旅康养产业没有捷径”。
非上市险企业绩大扫描:亏损面收窄 “贫富”差距巨大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除被接管险企之外,非上市险企上半年业绩均已出炉。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披露数据的非上市75家财险和68家寿险合计净利润为281亿元,占所有财险和寿险公司预计利润的比重仅约15%。 由于非上市险企大多为中小险企,不少公司近年来面临着业务下滑、亏损难解的压力。而今年上半年,非上市险企亏损情况有所好转,亏损面明显收窄,143家非上市险企中亏损的数量降至47家。而去年上半年,披露数据的147家非上市险企中有65家亏损。 财险公司: 55家盈利,15家扭亏 目前,财险公司一共有88家,除上市系财险以及出口信用保险、易安财险、大家财险、安邦财险外,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已发布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55家盈利、20家亏损。去年上半年,77家财险中42家盈利、35家亏损。 相较去年同期,非上市财险盈利好转。75家有可比数据的非上市财险公司,上半年合计净利润51.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15家财险扭亏,2家财险盈转亏,盈利险企数量增加。据财险业人士分析,上半年财险公司盈利改善,或与车险赔付下降有关。 根据行业数据,上半年财险公司利润预计为447.91亿元,同比增长19.2%。这75家非上市财险净利润合计51.8亿,在财险公司总盈利中的占比不足12%。 盈利最多的非上市财险是国寿财险,上半年净利润18.94亿元,同比增长18%,盈利增速大体与财险业整体保持一致。国寿财险是保费第四大的财险公司,虽然规模和盈利不及三大家的人保、平安、太保,但盈利占到非上市财险合计利润的36%。 英大财险是盈利第二多的非上市财险,上半年净利润8.1亿元,同比也有10%左右的增长。 今年上半年,鼎和财险盈利4.07亿,同比增长近三成,盈利额可排到非上市财险的第三位。其后是阳光财险、永安保险,盈利排在第四、第五位。 非上市财险公司中较大的还有国内第五大财险公司中华联合财险,上半年净利润5400多万元,同比下滑超过60%。 亏损的20家非上市财险中,泰康在线净亏损3.4亿,亏损最多。该公司上半年保费49.21亿,增长超过202%,其中健康险保费大增421%,显示疫情激发民众健康保障意识环境下,泰康在线快速创新产品服务能力。尽管上半年泰康在线保费增速居财险公司之首,不过其盈利问题也一直为外界关注。泰康在线表示,上半年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6.13个百分点,降至116.05%;其中,综合赔付率较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至49.58%,达五年来最好水平。 68家寿险:41家盈利 泰康人寿103亿居首 人身险公司共计91家,除上市系18家以及大家人寿、大家养老、和谐健康、天安人寿、华夏人寿外,其余68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以下统称寿险公司)均已发布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从上半年业绩看,68家合计净利润约229亿元,同比增长约5%;其中41家盈利、27家亏损,亏损面减小。 根据行业数据,上半年寿险公司利润总额预计为1382亿元,也就是说,非上市寿险公司的盈利占寿险业总盈利比重不到20%,“二八”效应显著。 即使在这68家非上市寿险中,也仍然存在巨大“贫富”差距。盈利最多的依然是泰康人寿,上半年盈利103.82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下滑约5%,但仍遥遥领先其他非上市同业。 其次是阳光人寿,上半年净利润20.24亿,同比也下滑超过两成,不过仍稳居非上市寿险第二位。 随后,富德生命人寿、民生人寿和百年人寿的半年净利润都在10亿以上,分列盈利榜第三到五位。其中,富德生命盈利13.96亿元,同比增长约3%;民生人寿净利润13.79亿元,同比下滑7%;百年人寿净利润11.58亿元,同比大增接近400%。 此后,盈利在5亿~10亿的则主要为银行系险企、外资寿险公司。包括银行系的中邮人寿、建信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外资中的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恒大人寿、招商信诺人寿、中宏人寿、中意人寿(盈利4.91亿,接近5亿)。其他中资险企中的合众人寿、前海人寿盈利也在这一区间。 上半年盈利的41家寿险公司多数为持续盈利。其中,有6家是同比扭亏情况,包括昆仑健康、幸福人寿、光大永明人寿、信美相互、中华人寿、横琴人寿。 与此同时,上半年亏损寿险公司有27家,主要是新设立的险企,也有部分险企尽管成立时间较长但仍未稳定盈利。 从亏损额看,君康人寿上半年亏损10.63亿,在同业中亏损最多,不过较去年同期其亏损收窄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