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证监局将资本市场与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把“保险+期货”模式引入辽西北贫困村,助力贫困村民顺利脱贫。 辽宁证监局局长柳磊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结回顾扶贫经验,就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脱贫攻坚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资源,凭借人才、业务等优势支持和推动期货经营机构利用市场化手段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探索一条市场化、可复制、可持续的扶贫之路。 精准扶贫新路径 辽宁省朝阳市所属建平县杨树岭乡杨树岭村共有599户村民,贫困人口212人。在杨树岭村成为定点联系扶贫点后,辽宁证监局深入走访和实地调研,掌握了当地状况。 杨树岭村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和杂粮。彼时,玉米价格波动较大,这对以种粮为生的村民来说收入并没有稳定的保障。稳定农户收入成为当地一直以来面临的难题。 辽宁证监局积极探索通过发挥期货市场功能精准扶贫。“在扶贫过程中完全可以针对当地实际,推动期货机构利用玉米场外期权试点发挥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尽量降低价格波动给农民收入带来的影响,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柳磊说。 资本市场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贫困地区的村民来说,期货、保价、风险对冲等专业词语更不在大家的认知范围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辽宁证监局组织专业期货人员给村民深入浅出地讲解,并先期进行试点。 在辽宁证监局推动下,2017年8月11日,永安期货与杨树岭村的合作社签订了1000吨玉米场外期权保价协议。合作社购入50点实值玉米场外看跌期权进行保价,权利金为55元/吨,由永安期货代付;永安期货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该项目执行完成后,合作社农户共获得赔付44300元。 针对精准扶贫这一特殊项目设计的方案,重点突出了购买简单化、权利金无成本、实现收益稳等特点,符合当地实际。特别是在保费来源方面,辽宁证监局积极推动多渠道筹措保费,切实减轻农户负担,扩大惠农覆盖面。 深化项目实施 杨树岭村的先行实践为推广实施玉米场外期权项目探了路。2018年,玉米场外期权项目就以杨树岭乡的两个合作社为主体,覆盖杨树岭地区近三分之一的玉米产量规模。 以当时的玉米C1901合约为例,这一合约执行价格为1911元/吨,系欧式看跌期权。项目到期后,结算价格为1868元/吨。根据赔付条件,最终实现理赔93万元。 2018年的玉米场外期权项目的保障规模比2017年首次试点时扩大10倍,赔付金额扩大21倍。这些看得见的实惠让村民吃下“定心丸”,大家积极参与玉米场外期权项目,为自己的收入“上了保险”。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杨树岭村于2018年顺利脱贫摘帽。 柳磊表示,玉米场外期权项目创新了扶贫模式,更新了扶贫理念,可以让基层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户认识并了解到“粮食价格还有一种更市场化的保护方式,即通过期货市场分散价格风险”。此外,可以帮助合作社和农户对农产品价格做出合理判断,科学安排种植,让农民从中持久受益,真正实现由“输血”变“造血”。 近期,辽宁证监局争取到上交所公益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在场外期权扶贫经验基础上,以“保险+期货”方式为杨树岭村玉米种植户提供保障,助力该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受供需关系和国际粮价等因素影响,今年玉米价格一路上涨,创下六年来新高。而为了稳定市场供应,国家接连投放临储玉米。近期玉米价格有没有新的变化,记者在玉米主产区吉林省进行了实地调查。 吉林:玉米价格小幅回落农民调整卖粮节奏 上午九点,在吉林省四平市的一家玉米加工企业门前,卖粮车排起了队伍,种粮大户刘玉宝排在最前面,等待抽样检测。 吉林省某玉米加工企业品控处负责人谢瑞玲:检测水分、杂质、霉变。三等粮质量挺好、水分比较低,价格是2555元每吨,跟前段时间相比一吨降了25元。 刘玉宝对于企业调低收购价有些困惑,毕竟10月份以来,玉米价格一路飘红,比较去年一斤上涨0.3元以上,涨幅超过三成。11月份玉米价格也创了近六年以来的新高。他告诉记者,近两周市场玉米价格连续小幅回落,他有些拿捏不好价格走向,决定调整一下卖粮的节奏。 记者在吉林省采访时了解到,像刘玉宝这样看不准玉米价格走向的农户不占少数。 吉林省公主岭市玉米种植户韩山:粮食先放这储存,等过了年粮食价格涨起来了,涨到1.2元每斤到1.3元每斤,我再来算账出售。 记者了解到,从12月9日开始,吉林省玉米市场价格下降幅度为10-50元/吨。 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处副处长刘喆:从目前来看售粮进度比较快的,主要是以“地趴”(堆在地上)储存方式为主的这部分农户去销售,储粮条件比较好的,实现立体储存的,他都不太急于在这个时候售粮,春节过后或者开春前后,根据自己的需求综合地去售粮。 吉林:临储玉米投放玉米价格将逐渐企稳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以及台风造成玉米倒伏使得收获成本明显增加,这些因素都推动玉米价格居高不下。近期玉米价格回落的原因有哪些?未来的走势又将如何? 王宪岐是吉林省一家大型玉米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今年包括生猪产能恢复、深加工需求向好,使得玉米消费明显增加,造成市场看涨预期增强,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但是从12月份开始,国家临储玉米连续竞价销售,释放出调控信号,使得产区的玉米价格出现了一波回落。 吉林省某玉米加工企业负责人王宪岐:前一段国家给我们点定向的拍卖粮,我们拍了八万多吨,库存暂时有缓解。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玉米价格松动也使得贸易和加工企业开始调整了收粮计划,这家饲料企业的负责人就说,他们饲料成本中玉米占六成,本打算一次性收购五万吨玉米的计划也改为分阶段收购。 吉林省某饲料企业负责人王小兵:我们调整了收购节奏,就是把年前需要备货这五万吨玉米,分三个阶段或四个阶段来进行收购。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全国玉米产量5213亿斤,比较上年略减,但仍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调控措施持续进行的情况下,国内玉米行情将会呈现小幅震荡、逐渐企稳的格局。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习银生:今年临储总共拍卖了将近6000万吨,成交接近5700万吨玉米,实际上对增加市场供应起了非常大的帮助,今年玉米进口也明显增加,所以供给不成问题,后期玉米价格到了高点以后可能有回落。
今年中国玉米价格创6年新高,玉米价格为何持续上涨?预计还将涨到何时?中国农业农村部24日对此进行了回应。 在当天召开的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2020年春节后,玉米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5月底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高成交、高溢价,玉米价格持续攀升,9月新粮上市后小幅回落,之后再次上涨。11月,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斤1.2元(人民币,下同),环比涨3.4%,同比涨29.7%,比年初上涨31.8%。“目前价格水平虽然创6年来新高,但仍低于2014年9月份的历史最高价。” 唐珂分析,今年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下游玉米饲料加工需求向好,玉米消费明显增加;二是玉米当年产需存在缺口,市场看涨预期增强,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三是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因台风倒伏,尽管台风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但收获成本每斤增加了近0.2元,因此农民希望卖个好价钱。 唐珂表示,11月中下旬以来,随着玉米上市量增加,价格有所松动,呈逐步企稳趋势。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截至11月30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3446万吨。从收购进度可以看出,当前玉米市场购销两旺,只要市场价格合适,农民售粮进度就会加快,市场粮源不会紧张。 “今年玉米仍是丰收年,价格适当上涨后农民种粮收益增加,预计明年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也将有所提高,立足国内保障玉米基本自给,是有坚实基础的,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唐珂说。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 临近年末,“米袋子”“菜篮子”市场马上进入消费高峰。“猪肉价格在春节前受需求拉动可能小幅震荡上升,家禽价格不会出现明显上涨,水产品价格稳中偏弱,后期口粮总体价格将继续以稳为主。”,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举行发布会,对当前及元旦春节期间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市场形势、生产形势作出总体判断。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在节日消费拉动和生产流通成本增加支撑下,预计农产品总体价格将呈季节性波动上涨走势,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需要持续关注后期低温雨雪天气、疫情对农产品正常产销的影响。 猪肉价格或小幅震荡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月CPI环比下降0.6%,其主要是肉、蛋、菜等食品价格下跌带动的。唐珂称,今年秋冬季以来,随着猪肉市场供给持续改善,价格连续三个月回落,蔬菜生产保持稳定,价格季节性回落,“菜篮子”产品供给形势总体上是好于去年同期的,价格也呈稳中有跌的走势。 分品种来看,猪肉价格小幅上涨后有望趋稳。11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已连续6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已连续5个月增长。农业农村部预计,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量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猪肉价格在春节前受需求拉动可能小幅震荡上升,春节后企稳回落。 家禽存栏产能处于历年较高的水平,禽肉、禽蛋市场供给有保障,价格不会出现明显上涨,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肉牛、肉羊三季度末存栏环比均有所增加,年末出栏也将持续增加,但进口受疫情影响不确定性较大。受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影响,牛羊肉价格呈稳中有涨走势。唐珂表示:“水产养殖产品上市加快,预计水产品价格稳中偏弱。” 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向好 “大豆近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大豆市场形势主要是从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两个方面看。”唐珂表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9280万吨,全年很可能突破1亿吨。下半年以来,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我国进口大豆成本上升。11月,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每斤1.91元,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同比增长17%。 国产大豆以食用为主,市场运行相对独立。唐珂说:“受食用需求拉动,今年以来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高,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向好。” 进口大豆榨油后的豆粕主要用作饲料。饲料缺口还可以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调剂来解决,包括玉米及大麦、高粱、玉米酒糟粕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多措并举是能解决我们饲料粮供给问题的。”唐珂说。 值得一提的是,大豆价格的走势还传递到下游企业。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近期表示,2020年酱油调味品的生产成本普遍上升,尤其是大豆等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更是一路创新高。作为中国调味品龙头企业,海天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2021年海天产品无提价计划。 玉米市场看涨预期增强 “玉米是今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粮食品种,也是三大主粮中产业链最长、用途最广的一个品种。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由玉米上涨带动的。”唐珂称。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玉米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5月底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高成交、高溢价,玉米价格持续攀升。9月,新粮上市后小幅回落,之后再次上涨。11月,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斤1.2元,环比涨3.4%,同比涨29.7%,比年初涨了31.8%。目前,玉米价格虽然创6年来新高,但仍低于2014年9月的历史最高价。 对于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除了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下游玉米饲料加工需求向好;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因台风倒伏,增加收获成本之外,唐珂还提到,玉米当年产需存在缺口,市场看涨预期增强,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 唐珂判断,今年玉米仍是丰收年,价格适当上涨后农民种粮收益增加,预计明年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也将有所提高,立足国内保障玉米基本自给,是有坚实基础的,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针对近期玉米涨价及元旦春节期间粮食供应情况,在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回应玉米涨价一事。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近期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玉米价格上涨带动的,其中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了这一现象。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总量充足、市场运行基本正常,未来预计农产品总体价格将呈季节性波动上涨走势,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推动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哪些?唐珂分析,首先是因为下游玉米饲料加工需求向好,玉米消费明显增加,同时,玉米当年产需存在缺口,市场看涨预期增强,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此外,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因台风倒伏,收获成本每斤增加了近2毛钱,台风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主要是增加了收获成本,因此农民都希望卖个好价钱。 据介绍,今年春节后,玉米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5月底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高成交、高溢价,玉米价格继续攀升,9月新粮上市后小幅回落,之后再次上涨。11月,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斤1.2元,环比涨3.4%,同比涨29.7%,比年初涨了31.8%。目前价格水平虽然创6年来新高,但仍低于2014年9月份的历史最高价。 东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刚毅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玉米涨价是预料之中的情况,今年玉米供应压力确实比较大,玉米价格比往年大概高了30%左右。其实往年都有玉米涨价的情况,2018年非洲猪瘟之后市场缺猪,饲料带来的压力导致玉米市场需求增加。只是今年30%的涨幅有点过大,10%-15%是一个正常的涨价区间。”
(原标题:2020年中国粮食量价同增:玉米价格上涨,饲料市场缺口增大)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二是亩产有所增加。”12月10日,江苏盐城市建湖县某乡镇的一位基层农业干部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样解释2020年的粮食产量增收原因。尽管是身处江苏农业面积和农业产值最大的地级市,但能在2020年取得粮食增收实属不易,“从乡镇层级看,近几年确实是保证了粮食增产,但增幅成长处于小空间,难以提升。”上述基层干部继续解释,“整体上,今年夏粮和秋粮属于正常。”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的最新消息,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13390亿斤),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113亿斤),同增0.9%。对应的是,从全国层面看,2020年的粮食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也都同时得到了提升。“粮食增长的背后,主要是需求的增长。”江苏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徐鸣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不仅如此,在增收的同时,粮食价格也有所增长,尤其是玉米。根据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玉米的总产量为2.61亿吨,较2019年增产400万吨;参考12月8日全国玉米均价1.252元/斤,较2019年同期(0.9元/斤)上涨了近40%。而进口大豆的增长也意味着饲料油料缺口较大。粮食增产边际效应递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看,增加谷物种植面积是确保粮食增产的关键所在。以2020年数据看,谷物种植面积占粮食种植面积接近84%;新增加的面积中,谷物面积占到近17%。就当前种植面积的增加,不少县域则是主动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沭阳县一位副县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是立足于粮食以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将三次产业比例从2015年的13:46.5:40.5调整到2019年的11.2:41.7:47.1。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在江苏涉及农村的诸如苏北农房改造的一系列改革中,因为对土地的集约利用,都释放出了耕地指标。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定,2020年江苏省耕地保有量要达到7127万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以盐城市响水县的夏粮面积看,2020年的种植面积为54.08万亩,同比增加0.96万亩,增1.8%。其中,小麦面积52.71万亩,同比增加0.96万亩,增1.8%。除了面积、亩产略微增加的原因外,一位响水县农业系统的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0年夏粮实现增产的主要是苗情(小麦)基础好:“一是去年播种期间没有出现连阴雨天气,二是粮食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苗匀苗齐,提高了播种质量;三是2020年越冬期属暖冬年,大于0℃以上有效积温高,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从响水农业部门的抽查情况看,在衡量粮食的重要指标“千粒重”中,2020年夏熟小麦每亩穗数42.9万穗(同增0.6万),每穗粒数25.2粒(同降0.7粒) ,千粒重39.1克(持平)。小麦单产422.8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3公斤/亩)。不过,这依赖于政府的投入。2020年响水县财政配套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控制小麦赤霉病。事实上,这是响水夏粮生产获得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江苏县级地方官员认为,在面积和亩产增加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粮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种植的全程机械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12月9日,在江苏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考评会议上,全省66个粮食主产县整体实现全程机械化,即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大生产环节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2%,高于国家标准,这使得每亩节本增效近500元。就粮食增产的逻辑看,江苏省社科院农发所张立冬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改革开放初期是生产关系调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大幅度增收;后来是绿色农业革命,采用良种、化肥、农药等,促进粮食大幅度增收;近些年则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质量实现增收,“当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粮食增产的边际效应在递减。”饲料油料缺口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的解读,2020年,全国豆类播种面积1.74亿亩,同增778万亩,增长4.7%。受大豆振兴计划政策带动,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48亿亩、392亿斤,比上年分别增加825万亩、30亿斤,分别增长5.9%、8.3%。但从2020年粮食市场的表现看,有两大特点不能忽视:一是粮食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涨幅较大;二是饲料油料的缺口较大,导致进口的大豆增加。“今年粮食价格涨幅有点大,主要是玉米涨价带动的。”盐城种植大户徐正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主要原因是东北玉米因为受台风洪涝灾害影响减产,玉米倒伏收割成本增加,生猪逐步恢复产能等因素。在现货市场,正常玉米价格在1600-1900(元/吨),但2020年高峰价格甚至超过2700(元/吨)。 国内农业重点企业雨润集团养殖部门的一位分析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生猪产能恢复带动饲料需求带来玉米需求增加;第二,疫情、国际局势和经济双循环大环境刺激玉米深加工企业(酒精、淀粉、糖、其他生物制品)提高开工率从而带来需求增加;此外,玉米价格的上涨也涉及到市场炒作,贸易商和农民看到价格上涨开始囤货,以及疫情和国际关系导致进口配额的不确定。进口的大豆则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据南京海关发布的1-10月进出口数据显示,江苏重点农产品的进口量增加,其中,大豆进口量增加37%。这是持续拉动全省进口保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国产大豆榨油出油率低于国外的以转基因为主的大豆;二是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低,国产大豆价格没有竞争力;三是国内土地资源有限。”张立冬博士对记者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