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整年,粮食问题的热度就没下去过。 年初,世界粮食计划署就提醒大家警惕可能存在的粮食危机,全球范围内的饥饿人口可能会多出来1.3个亿,确实很夸张。 年中,咱们又开始了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的倡议,就算是夏粮、秋粮连着丰收也还是要悠着点来。 好不容易捱到了年底,种子和耕地又被放在了明年的重点工作清单里面。 在早先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种子问题的重要程度被拔得很高——“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这两句话背后的信息量可挺大的。 为啥这个事这么重要呢?看下这几年的进出口数据就知道了: 根据中国种子贸易协会发布的报告,2018年我国进口的农作物种子有7.2万吨,进口额4.75亿美元,其中蔬菜种子进口额2.28亿美元,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 金额虽然不大,但是这个事关系到十几亿人的饭碗问题,绝对的战略大问题,每年从国外进口这么多种子,等于自家饭碗被别人端在手里,这实在是有点让人放心不下。 国家重视,最先有反应的是股市,所以最近这半个月,种子股的涨势都很猛。 除了隆平高科(行情000998,诊股)、万向德农(行情600371,诊股)这些搞育种研发的,不少名字里带“种”字的公司都表现不错,农发种业(行情600313,诊股)、登海种业(行情002041,诊股),丰乐种业(行情000713,诊股)的股价更是嗖嗖地从10元涨到了18元,俨然成了这波炒作的龙头。 这个场景太常见了,最后大概率会成为又一场匆忙落幕的短暂狂欢。 但种子、种猪问题,确实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先不说育种工作耗时久、见效慢,就算是国内公司全力以赴下场搏杀,外面也还有不少虎视眈眈的国际巨头,美国的杜邦、被拜耳收购的孟山都等等,跟他们比起来,咱们总归是要落后一些。 种子的问题有点复杂。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打从几千年前驯服野生水稻开始,老祖宗就把农业生产给摸透了。虽说因为错过了工业革命渐落下风,但托袁隆平老爷子的福,咱们最终是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 近几十年,咱们在主粮自主这一块做的不错,但在水稻、小麦之外,就没什么优势了。 以玉米为例,美国杜邦旗下先锋公司的“先玉”系列凭借优良的性状、地毯式的推广宣传,已成了东北华北各产区的主要品种——这可是04年在中国本土培育出的种子,如今却成了别人的摇钱树。 说起大豆就更惹人唏嘘了。 中国一直出产大豆,质量优良,1949年之前,美国人就不断从东北这些地方采集大豆材料,到了1974年9月,美国派了一支庞大的植物代表团访问中国,这个代表团从吉林、辽宁、南京、上海等地采集到了大量的野生大豆植株,咱们把这看成野草,在他们那成了宝,后来就成了生物技术公司作为转基因研究和商业化利用的重要试材。 美国一方面给予大豆农场主各种补贴,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品种改良,实现了工业化、机械化生产,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到了2000年,孟山都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01个国家申请了一项有关高产大豆检测的专利权,这项专利就源于中国上海郊区的一个野生大豆材料作亲本,还提出了64项专利保护请求。 这时候咱们的育种公司才反应过来——用咱们自己的大豆植株育种,原来是侵权的。 就通过这么几招,美国从中上游掌握了大豆的话语权。 抛开过去的是是非非不论,如今的国产大豆品种在市场上确实是日渐式微,人家的大豆运到中国都比咱们自产的质优价廉,所以咱们国家的大豆需求不得不长期处于依赖进口的窘迫状况之中。 而在著名的“蔬菜重镇”山东寿光,国外种子的占比之高也令人乍舌。 虽说近年来国内种子公司不断闷头追赶,但在很多种类里国产种子的占比还是有点低,像以色列的圆椒、韩国的白萝卜,虽然售价不低但产量高、品相好,菜农们实在是不得不用啊。 关键是买来的种子也不能连着播种,杂交种的优良性状不能多代种植、外源基因又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最后只能不断从种子公司那买新种子来用。 等到进口种子抢下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之后,涨价那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除了种子,畜牧业的问题也有点严重。 以猪为例,整个2019年全球猪肉消费量为10094万吨,咱们自己就解决了4486万吨。旺盛的需求催生出了温氏、牧原等市值破千亿的养猪巨头,但本土猪种的繁育却远远落后于人。 农业部曾经做过统计,中国“土猪”一共有90个地方品种,但横泾猪、虹桥猪等8个品种的猪已经灭绝,岔路黑猪等5个品种濒临灭绝,还有25个品种面临濒危,个别猪种的存栏量甚至比大熊猫还少。 面对进口猪种更多的产仔数、更高的料肉比合更快的生长速率,本土猪只能在无奈中日渐式微,猪种的不断更迭,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文艺作品中经典角色的形象—— 在1960年上海制片厂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跟六龄童老爷子演对手戏的猪八戒还是一只黑猪;可到了1987年六小龄童版本的《西游记》里,猪八戒则干脆成了一只白猪。 这样的窘迫状况,可不仅仅困扰着养猪行业自己。 以占国人肉类消耗第二位的家禽为例,生长速度最快、产肉产蛋最多的白羽鸡祖代大部分依赖进口,就连北京烤鸭选用的肉鸭也是英国樱桃谷公司重新繁育得来,这实在是有点让人唏嘘。 考虑到畜牧业的繁育特点,大部分商业公司早就放弃了只依靠纯种的培育方法,转而采用在不同种间杂交的现代化繁育体系—— 说的直白一点,长肉快的品种背后有着至少三代以上的完整繁育体系。人家出口的只是其中的子代和孙代,基因里的优良性状早都掺乱了,繁育个一两代就铁定开始退化、再不堪用了。 这就是赤裸裸的技术壁垒,单靠一腔热血实难轻松跨越。今年年初的时候,新希望(行情000876,诊股)的董事长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有人说养种猪就是做猪的芯片,而现在“猪芯片”必须要冲上去。 但要做到这一点还是有点难的,跟芯片一样,种子也是个创新科研项目,咱们需要补的课还不少。 就像一个提问中谈到的,“中国有5000年的农业历史,为什么却不如只发展了200年农业的美国?” 像在种业里,一个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占了全球过半市场的八大种业集团里,杜邦是美国的、孟山都被德国拜耳买了,只有先正达是中国公司,还是2017年才收购的。 其次,以目前的数据来看,国内企业的研发投入仍然偏低。 2017年的时候,咱们前50强种业企业年研发投入为15亿元人民币,仅接近孟山都公司的1/7,而在几家被热炒的“种子概念股”里,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的仅有隆平高科一家。 技术壁垒不是轻易就能越过的,这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 当然了,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 这就涉及到一个有点年头的老词了——产学研结合。以国内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和丰富的物种资源来看,对原创性种质的保护和研究肯定是不能落下的,最起码类似当年大豆的悲剧不能再重演,解决这个问题,光靠一部分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 临近年末,“米袋子”“菜篮子”市场马上进入消费高峰。“猪肉价格在春节前受需求拉动可能小幅震荡上升,家禽价格不会出现明显上涨,水产品价格稳中偏弱,后期口粮总体价格将继续以稳为主。”,12月24日,农业农村部举行发布会,对当前及元旦春节期间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市场形势、生产形势作出总体判断。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表示,在节日消费拉动和生产流通成本增加支撑下,预计农产品总体价格将呈季节性波动上涨走势,但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需要持续关注后期低温雨雪天气、疫情对农产品正常产销的影响。 猪肉价格或小幅震荡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月CPI环比下降0.6%,其主要是肉、蛋、菜等食品价格下跌带动的。唐珂称,今年秋冬季以来,随着猪肉市场供给持续改善,价格连续三个月回落,蔬菜生产保持稳定,价格季节性回落,“菜篮子”产品供给形势总体上是好于去年同期的,价格也呈稳中有跌的走势。 分品种来看,猪肉价格小幅上涨后有望趋稳。11月,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已连续6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已连续5个月增长。农业农村部预计,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量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猪肉价格在春节前受需求拉动可能小幅震荡上升,春节后企稳回落。 家禽存栏产能处于历年较高的水平,禽肉、禽蛋市场供给有保障,价格不会出现明显上涨,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肉牛、肉羊三季度末存栏环比均有所增加,年末出栏也将持续增加,但进口受疫情影响不确定性较大。受元旦、春节消费旺季影响,牛羊肉价格呈稳中有涨走势。唐珂表示:“水产养殖产品上市加快,预计水产品价格稳中偏弱。” 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向好 “大豆近期价格确实有所上涨,大豆市场形势主要是从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两个方面看。”唐珂表示。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9280万吨,全年很可能突破1亿吨。下半年以来,国际大豆价格持续上涨,带动我国进口大豆成本上升。11月,山东地区进口大豆到岸税后价每斤1.91元,连续6个月环比上涨,同比增长17%。 国产大豆以食用为主,市场运行相对独立。唐珂说:“受食用需求拉动,今年以来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高,国产大豆价格持续向好。” 进口大豆榨油后的豆粕主要用作饲料。饲料缺口还可以通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调剂来解决,包括玉米及大麦、高粱、玉米酒糟粕等玉米替代品进口。“多措并举是能解决我们饲料粮供给问题的。”唐珂说。 值得一提的是,大豆价格的走势还传递到下游企业。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近期表示,2020年酱油调味品的生产成本普遍上升,尤其是大豆等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更是一路创新高。作为中国调味品龙头企业,海天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2021年海天产品无提价计划。 玉米市场看涨预期增强 “玉米是今年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粮食品种,也是三大主粮中产业链最长、用途最广的一个品种。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由玉米上涨带动的。”唐珂称。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后,玉米价格开始恢复性上涨,5月底国家临储玉米竞价销售高成交、高溢价,玉米价格持续攀升。9月,新粮上市后小幅回落,之后再次上涨。11月,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斤1.2元,环比涨3.4%,同比涨29.7%,比年初涨了31.8%。目前,玉米价格虽然创6年来新高,但仍低于2014年9月的历史最高价。 对于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除了生猪产能持续恢复,下游玉米饲料加工需求向好;东北部分地区玉米因台风倒伏,增加收获成本之外,唐珂还提到,玉米当年产需存在缺口,市场看涨预期增强,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 唐珂判断,今年玉米仍是丰收年,价格适当上涨后农民种粮收益增加,预计明年发展玉米生产的积极性也将有所提高,立足国内保障玉米基本自给,是有坚实基础的,玉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南华期货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暨后疫情时代产融协同育新机探讨”会议9月14日在哈尔滨召开。多名业内专家、从业者均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大豆系列衍生产品体系,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避险链条。大豆产业企业已普遍运用期货价格指导生产经营,并开展套期保值交易以规避风险。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席志勇在会上表示,大商所致力于加快大豆系列品种、工具创新,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衍生产品体系。目前,大商所在大豆产业链上共上市了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4个期货品种和豆粕期权工具,推出了商品互换、标准仓单交易等场外业务,加上粳米、玉米、玉米淀粉、棕榈油、鸡蛋期货以及上半年获批并在持续推动上市的生猪期货,大商所已初步形成从粮食原料、压榨、饲料到养殖全产业链的避险链条,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较为有效的价格发现及多元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旭峰在会上表示,疫情等因素对中国大豆产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在此背景下,大商所大豆系列期货品种所发挥的避险功能显著。会议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参与大商所大豆系列期货品种的法人客户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29%,成交量增长41%,持仓量增长58%。目前,国内70%的豆粕、50%的豆油现货贸易采用大商所期货价格进行基差定价,参与大商所市场油脂油料企业的大豆压榨量占全国的90%以上。 谈到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龙表示,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鼓励大豆种植和豆农增收的政策,农户种植大豆的热情被重新点燃。预计2020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约为1.4亿亩,增幅为10.6%;单产恢复到正常年景的126千克/亩,总产量约为1770万吨,增幅为24.4%。 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韩库表示,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农业要发展,种业要先行。要提高大豆生产和竞争能力,为大豆产业插上科技和资本翅膀,强化农机农技支撑,提高大豆生产的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推广“保险+期货”试点,提高金融工具对大豆生产的促进作用。 席志勇表示,未来大商所将坚定不移地推进大豆系列衍生品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大商所价格的国际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加快推进大豆系列期权品种上市,为产业企业提供更加丰富的避险工具。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会长,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龙在9月14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暨后疫情时代产融协同育新机探讨”会议上表示,中国大豆产业需要更加开放的国际化思维。国产大豆国际化道路任重而道远,对比俄豆、乌克兰大豆,国产大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杨宝龙介绍,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鼓励大豆种植和豆农增收的政策,农户种植大豆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预计2020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约为1.4亿亩,增幅为10.6%,单产恢复到正常年景的126千克/亩,总产量约为1770万吨,增幅为24.4%。 在谈到“保险+期货”时,杨宝龙表示,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将“保险+期货”列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保险+期货”将保险业经济补偿功能、防灾防损功能和期货业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套期保值功能相结合,保障范围覆盖传统农业保险,是当前金融创新服务“三农”的重要模式,成为金融市场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保险+期货”是新时代的“金扁担”,是黑龙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金扁担”,但还需要更深入、更大范围的推广,让农民也用上期货这个“金扁担”。 杨宝龙表示,中国大豆产业需要更加科学的原产地思维。提高大豆的生产和竞争能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提高大豆竞争力,必然需要优质的种子作为支撑。要牢牢树立大豆的原产地思维,保护好中国大豆种子的纯洁性和唯一性。(陈雨康)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基辛格 1、粮食,美国对外的王牌 二战结束之际,粮食问题成为当时战争国家摆在头等,亚洲和欧洲近千万人忍受着饥饿,美国以地缘政治目地向外援助,用赊账的方式提供给法国和意大利,以免其倒向苏联。 在南亚,巴基斯坦一遭旱灾美国立刻给予粮食援助,这是为了防止苏联南下。仅在1954-1956年,粮食援助占了美国对外援助的一半以上。 而且粮食没有形成类似于石油的欧佩克组织,很难形成统一的利益趋势,美国政府一般通过扶持本国企业,对外援助。在当时有三家美国粮食公司,美国阿丹米ADM公司、美国邦吉、美国嘉吉公司。这三家美国公司,直到现在还是美国对外粮食输出的利器。 上述三家公司外加法国路易达孚公司,控制着全球80%的农产品贸易,直接或间接影响粮食领域的种子生产交易、农产品收购、仓储、运输、期货、机械化农具和化肥等诸多环节,这些企业都有政府背景,通过广泛介入渗透其他国家的粮食市场,参股入股粮食企业,达到干涉他国政权的目地。 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首字母,称作“ABCD”四大粮商。 1954年,艾森豪威尔政府通过了一项粮食援助计划,美国可以合法制度化的对外使用粮食援助手段,美国政府可以以有偿或者无偿方式对外提供粮食援助。这就是著名的《480号公法》,所谓的“粮食换和平”也就是从这开始而来。 一开始美国政府只是通过该法案来缓解本国农产品剩余问题,到了后期发现可以通过粮食输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 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政策及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苏联粮食产量逐年下降,尽管苏联希望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改变这一状况,但是自身体制的限制收效甚微。 不得已,苏联政府决定向美国购买粮食,1972年美苏达成一项7.5亿美元的信贷协定,内容为美国为苏联提供5亿美元贷款,苏联则在今后3年内购买美国谷物,最终美苏之间达成了3000万吨粮食协议,由美国粮食企业嘉吉来提供大部分粮食。 随着后期苏联内部粮食问题得不到接近,最后直接影响美苏之间的“中导条约”的谈判。最终苏联政府妥协让步,全盘接受美方要求,销毁射程在500至5500千米的中程和中近程导弹。 这是美国人第一次通过粮食输出达成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尝到甜头后,如法炮制使用粮食武器又影响了诸多国家,在智利,智利国内粮食减产只能增加进口缓解危机,外汇大量消耗同时引发通货膨胀。高涨的粮价引发民众不满,最终在粮食紧缺和社会动荡情况下阿连德下台并在军事政变中自杀,亲美派的皮诺切特上台。 在他上台后美国重启粮食援助,但援助的粮食并没有多少落到民众手中,大部分由军方销售,销售所得资金又用来购买美国的武器。美国此举稳定了南美后院、出口了粮食、顺带销售了军火,可谓是一箭三雕。 而在亚洲那边,美国瞄准了中国,但是拥有者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国家,美国到头来以失败告终。 2、中国粮食,坎坷 1948年,清华大学的一群教授为了抗议美国扶持战后日本经济的举动,决定联署一份《拒绝‘美援’和‘美援面粉’的宣言》,其中就包括《背影》的作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 在朱自清签字后的两个月后,他就因严重的胃溃疡最终导致胃穿孔,医治无效去世。半年之后,北平和平解放。 知识分子的呐喊改变不了中国那时贫弱的格局,在新中国成立后,百姓温饱问题仍不是被放在首要的位置! 在194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2千多亿斤,在除去饲料、榨油、种子、酿酒等其他用途后,平均每人一年仅4百多斤口粮。折合平均每人一天仅有一斤多粮食。 在当时两条发展之路摆上政府的面前,是暂缓工业化,发展民生的"小仁政";还是引进设备,发展工业化的"大仁政"。这是个艰难的选择。最终,国内还是选择了发展工业化的道路。 为了尽快实现工业积累,新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出口,1950年粮食出口122万吨,1951增加至200万吨,到1960年,粮食总计出口2400多万吨,实现外汇收入20多亿美元。 可以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厂里的每一颗零件,都是全国人民勒紧腰带,从口粮中省出来的。 随后,三年自然灾害期以及错误的决策下到来的特殊时期,中国遭遇了严重的粮食危机,"饥饿",成了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永生难忘的记忆。 国家也从出口赚外汇变成进口保命,为了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粮食必须进行计划供应。按人头每月供给定量的粮食。粮票,应运而生。 (图源:网络) 在那个挨饿的年代,粮票成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硬通货,与之相配合的,是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也是中国城乡之间二元分割特征。但是即便实行计划供应,仍解决不了粮食缺口的问题。 196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掀起了大量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建设。还有上海,就将上海市就将一部分富余人口转移至周边苏、皖等地所建农场,来减轻了城市的粮食供应压力。 转移人口只是杯水车薪,粮食依然缺乏,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月里,广大中国人民就靠着这些半物质半精神的食粮,度过了最难熬的寒冬。 粮票,在中国使用长达40多年,成为那一年代独特的历史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特殊时期过去之后,在恢复经济的背景下,农业生产问题真正的摆在的头等位置。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农业的活力又逐渐被激发出来。 同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杂交水稻和以李振声为代表的远源杂交小麦,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粮食格局,基本上实现了用7%的耕地养活全球20%的人口。 在1999年,周星驰执导的《喜剧之王》上映。尹天仇对着柳飘飘的一句,“我养你啊”,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经典画面。 现如今,国人也不用在操心粮食问题。可以说,从寒冬中走来的国人,更加明白民以食为天的特殊意义。对粮食短缺的恐惧深深融进中国人的基因里,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得到了丰硕的回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说过: 我们的科研经费来讲,原来少得可怜,上世纪60年代最开始只有500元科研经费,后来增加到每年有2000元,这就算好的了,但出差只能坐硬座;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每年有了2万元的经费,那时我们很满意了;80年代后期两系杂交稻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生物领域里的一个重大专项,经费就更多了, 一年1000万。这对于我们是个天文数字! 正是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让在这块不至于成为以后被外界限制的领域,毕竟,粮食危机,比今日的芯片危机,更为严重! 3、新时期,争夺 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发表了一篇叫做《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提到,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中国人民的饮食会迅速多样化。中国人民会从严重依赖淀粉类主食的饮食结构,转为更多地食用副食品。在1974年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上,西方专家集体认定,“中国养活不了10亿人”。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发达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冷战时美国政府一直对不听话的国家搞“粮食禁运”,美国政治人对“粮食武器”运用已极为熟练。 对于中国这个区域,始终都想把触角伸向这块有着五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 1994年,中国为了进入WTO必须在粮食领域进行让步。于是中美签署了《中美农业合作协议》,对中国的大豆进口和主要粮食进行关税配额。签署这个协议,就意味着有更多的美国农产品能够进入中国,这其中,尤其以大豆最多。 1995年,中国刚开放粮食市场,美国就开始大规模地对美国农场主的大豆种植进行补贴。直接结果就是美国农民的大豆成本远低于其他国家,美国大豆迅速占领国际市场。虽然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大豆补贴政策提出抗议,但是那时的WTO由美国主导,抗议无效。 到了2000年左右,中国当年的大豆产量只占世界总产量的4.8%,美国大豆产量则占28.6%,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 正是基于这个格局,美国不忘时不时发挥关税游戏,在2003年在美国棉纺织利益集团压力下,美国政府单方面对中国挥舞起了关税与配额,为了缓和局面,时任总理温家宝出访美国,表示将派出代表团去美国买大豆,总量达150万吨。 中国粮食话语权旁落,大豆市场也带来惨痛的教训,在2001~2004年,国际资本突然开始炒作大豆,美国大豆从415炒到1064,同期中国大豆也跟涨。 直接导致东北豆民大量扩种,国内压榨能力大幅增加,但是2004年4月开始,大豆价格暴跌,在短短半年时间,美国大豆价格从1064跌到500,国内价格同样暴跌,很多扩产的豆农巨亏,国内的压榨企业,他们进口的大豆还在海上,价格就已经跌去一大截,很多国内压榨企业由于巨额亏损倒闭。 在之后,中国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承受负荷,纷纷宣布破产,被外资低价兼并。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在中国2004年的大豆危机后,成功地控制了大豆85%的实际加工能力。 并且,外资榨油企业只收购转基因大豆,不收国产大豆,收购价比较高,逼迫农民只能种转基因大豆,种子要从国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占据中国市场后,定价权就在他们手中。 面对这般情况,中国一直都在等待时机,机会很快就来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豆价格也随之暴跌,从7月初的高点,到年底价格跌去一半,中国的豆农再一次面临巨额亏损。 但是中国高层突然发力,大量收储,价格比市场价高,又略高于豆农的种植成本,同时,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开始限制企业对食用油的涨价幅度,安排中储粮和中粮等国企入市,采用小包装食用油定点供应。 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借着全球粮食价格低谷,中国强化了大豆、豆油、菜籽油、棉花、白糖等经济作物的贮备。同时,采取粮食保护价,国内粮价高于国际粮价,保持农业的活力。同时把外资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打压他们在国内的话语权。 大豆失守只是外资操控中国粮食市场的一个缩影,主粮问题上,在2005年同样上演多空对决! 在2005年12月-2008年7月,国际小麦价格从291涨到1334,涨了4.6倍;国际玉米价格从185涨到758,涨了3.2倍。主要原因仅仅是因为当时国际上流传2005年全球仅仅存在上千万的粮食缺口问题。 同期中国的粮食价格也涨了,小麦从1400左右涨到2000左右,涨了0.7倍;玉米从1200左右涨到1800左右,涨了0.7倍。 这般平静背后是中国开始动用国家粮库进行抛储,刚开始的时候,国外资本拼命抬价,全部吃进,进一步造成供不应求的形势,不过中国的抛储从刚开始是十天半个月一抛,到后来每周一抛,最后时刻是每隔一两天抛一次。 国外资本彻底傻眼了,中国也适时的出声:中国的贮备粮还有1亿吨,够全中国人吃一年,足可以撑死敢来炒作的投机资本! 从那时候开始,中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但粮食价格一直基本控制在自己手中。 2019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高达6.6亿吨,同期全球的粮食产量也只有27.22亿吨,中国一个国家的粮食产量就已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24.4%,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粮食产量最多的国家。 中国人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也就短短71年的时间现如今,中国高仓对于粮食的态度,便是,基本口粮掌握在自己手里,大豆这类可以进口。 4、小结 改革开放的拿来主义思想,在2018年中兴被打一记闷棍后醒悟,如今美国挥舞着关税的棒子限制中国的科技企业之时,我们应该庆幸,有足够底气可以从容应对美国的粮食利器。 倡导节约粮食,可能是基于目前全球疫情肆虐,粮食产量下滑的一种未雨绸缪。在大国博弈日趋激烈的时代,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都是最基础、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