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范迪 5月20日,联想集团发布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9/20财年全年和第四财季业绩。 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9/20财年,联想集团实现营收507.16亿美元,同比下滑1%;毛利8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税前利润10.1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净利润6.65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其中,联想集团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05.79亿美元,同比下滑10%;毛利18.61亿美元,同比下滑2%;税前利润0.77亿美元,同比下滑57%;净利润0.43亿美元,同比下滑64%。 联想集团表示,过去一年中,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爆发以及随后的工厂停工对集团的营业额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集团本财年最后一季的营业额按年下降9.7%。 PC和智能设备业务占八成营收 从不同业务来看,联想集团的主营收入主要来自智能设备业务集团和数据中心业务集团。 其中,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由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移动业务组成。该业务集团的营业额按年增长0.5%,达到452.16亿美元,占比高达89.16%。其税前利润按年增长25%,达到23.02亿美元。 19/20财年,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全球市场份额为24.5%,按年增长了1.2个百分点。其营业额按年增长3.6%,达398.59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79%。税前利润为23.45亿美元,按年增长18%。 业绩报表示,中美贸易冲突和新冠肺炎导致宏观经济放缓影响了集团在中国的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此外,第四季度新冠肺炎爆发,当时其在中国武汉的工厂需停产。中国生产线的暂时关闭导致供应短缺,从而阻碍了移动业务进一步提高利润率的潜力。 报告财年的第四季度,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的营业额为93.66亿美元,同比下滑10.45%;税前利润4.66亿美元,同比微增0.65%。 其中,移动业务在19/20财年的营业额下降19.2%,达52.18亿美元,而年度下降的58%来自第四季度的供应短缺。移动业务占集团总营业额的10%。此外,移动业务全年录得亏损4400万美元。 在19/20财年中,数据中心业务集团的营业额为55亿美元,同比下滑8.72%;税前亏损2.25亿美元,去年同期亏损2.31亿美元。2018至2020财年,数据中心业务累亏约8.81亿美元。 业绩报显示,数据中心业务集团的第四季度税前亏损达0.76亿美元,占其全年亏损的34%。在新冠肺炎之后,某些地区的需求受到影响,但包括运费在内的供应链成本却有所上升。 联想集团19/20财年经营费用 在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19/20财年,联想集团的经营费用为69.19亿美元,同比上升12%。其中,销售及分销费用增长11.81%至29.72亿美元;行政费用增长14.31%至25.25亿美元;研发费用增长5.53%至13.36亿美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87.37%。总资产为321.28亿美元,其中存货为49.47亿美元,同比增长44.0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51亿美元,同比增长33.35%。总负债为280.69亿美元,贷款15.65亿美元。 雇员福利成本达39亿美元 业绩报显示,19/20财年,联想集团的雇员福利成本为38.35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增加3.75亿美元,主要由于较高的应计奖金和销售佣金、长期激励计划奖励和工资及薪酬。其中长期激励计划为2.59亿美元。 截至2020年3月31日,联想集团全球总人数大约63000人,较上一财年增加约6000人。据此计算,19/20财年联想集团的雇员福利成本人均为6.0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3.28万元。 在财报发布的五天前,联想集团刚刚公告称,杨澜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0年5月15日起生效,特定任期为三年。 杨澜担任联想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将获支付董事袍金现金及股权权益。就二零二零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财政年度,非执行董事的年度董事酬金为3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4万元),包括董事袍金现金10万美元及价值23万美元的股权权益。 公告显示,杨澜为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及传媒企业家,于业内约有三十年经验。杨澜为阳光媒体集团及阳光文化基金会联合创办人及主席,阳光文化基金会为非牟利团体旨在改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 财报显示,执行董事为杨元庆;非执行董事包括朱立南、赵令欢;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Nicholas C. Allen、出井伸之、William O. Grabe、William Tudor Brown、杨致远、Gordon Robert Halyburton Orr、胡展云及杨澜。 此次公布的业绩报中未披露董事及高管薪酬数据。据上一财年的年报数据,执行董事杨元庆的薪酬共计1537.1万美元。非执行董事朱立南、赵令欢的薪酬均为30.1万美元。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薪酬结构主要包括袍金和长期激励奖励。18/19财年,除胡展云的薪酬为1万美元外,其他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薪酬均在30-46.5万美元之间,其中张首晟的薪酬最高为46.5万美元。 据联想集团此前披露的组织章程细则,董事毋须持有任何资格股份,董事可就其服务收取由公司于股东大会上不时釐定的酬金。此外,董事会可不时釐定董事总经理、联席董事总经理、副董事总经理或其他执行董事或获本公司委任执行其他管理职务的董事的酬金。 与杨澜获委任公告一同发布的还有一份董事名单及职能公告。公告显示,杨元庆为提名及企业管治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的成员还有出井伸之、William O. Grabe;Nicholas C. Allen为审核委员会的主席,成员还有William Tudor Brown、Gordon Robert Halyburton Orr、胡展云;William Tudor Brown为薪酬委员会主席,成员还包括赵令欢、William O. Grabe、Gordon Robert Halyburton Or。 截至发稿,联想集团股价报4.360港元,跌幅0.46%,总市值524亿港元。今日早盘,联想集团股价一度涨至4.74港元,涨幅8.22%。
北京商报讯(记者 关子辰)继华住创始人、董事长季琦重新执掌CEO后,华住集团又对架构进行了新的调整,并进行了新的人事任命,一系列的操作直指“国际化”。5月17日,华住集团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证实,季琦在内部邮件中宣布,为了适应集团新战略,将对华住组织架构做进一步调整,即设立华住集团和华住中国两个管理架构,同时,任命金辉为集团总裁兼华住中国CEO。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华住加码国际化步伐的前兆。此前一系列的动作让华住把目光转向了全球扩张,不过当前国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加上疫情蔓延,此时“出海”的效果难以预判。 据了解,此次新的架构调整之后,除了季琦将继续担任董事长兼CEO,华住集团还任命金辉为总裁,并任命刘欣欣为首席数字官(CDO),郑洁为首席战略官(CSO),叶菲任投资副总裁。值得一提的是,郑洁、叶菲与季琦将共同负责国际化业务。而前集团CEO张敏则作为集团副董事长,将作为季琦在国际化和其他重大事宜方面的重要顾问和帮手。 季琦表示,华住的业务重心仍然在中国,中国市场是华住的根本和主体,而关于国际化和全球化还是要进行探索和尝试,但只是部分资源的参与和投入,华住不会孤注一掷,不能影响和动摇到中国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从华住这一波操作来看,金辉更像是帮助季琦守业,而未来季琦则更加专注海外市场的拓展。 根据2019年财报显示,华住已开业酒店数量达到5618家,此外还拥有大量在建和已签约未开业的酒店。目前该酒店集团旗下品牌包括连锁酒店汉庭、全季以及收购的桔子等品牌。 虽然国内业务持续扩张,不过季琦也表示,未来华住将逐步把国际总部设到新加坡,并以新加坡为基地开展国际化业务,整合去年收购的德意志酒店,并进一步寻找合适华住的购并和投资对象,并将主要关注欧洲和亚洲的目标公司。此外,华住还将招募和组建国际化团队,培养国际化人才。 自2019年以来,华住开始在海外“疯狂”布局。据悉,2019年10月1日,华住旗下第一家海外酒店全季新加坡乌节路酒店正式开业,该酒店也成为华住首家“出海”的直营酒店。 仅仅过了一个月之后,华住又对外宣布,其在新加坡的全资子公司China Lodging Holding Singapore完成了对Deutsche Hospitality德意志酒店集团100%股权收购协议的签署,而这一收购从签约到完成股权交割,也仅仅用了两个月。此外,德意志酒店旗下五大品牌还同步上线华住官方中文预订网站。不仅如此,在去年11月的人事变动中,华住原CEO张敏也调整到专注国际化业务领域的发展中来。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此前曾分析指出,华住之所以如此,与当前国内酒店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有很大关系。据悉,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首旅如家、锦江等国内酒店集团也掀起了新一轮“跑马圈地”,这两大酒店(港股00045)集团分别净开业401家和1071家酒店,与此同时,国内酒店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赵焕焱认为,近年来由于国内酒店玩家数量的增多,规模也持续扩大,在此情况下,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像中低端酒店经营已经步入了下降通道,如此也给了这些连锁酒店比较大的经营压力。 针对国内酒店集团“出海”布局,有酒店高管表示,“首先,国内外法律法规、政策不一样,这就需要看是否要聘请外籍的管理人士,此外,一些国外市场人力成本较高,因此在雇佣当地员工时就需要核算成本”。此前,张敏在谈到海外计划时甚至坦言,“华住很多员工没有海外工作的背景,语言技能稍显弱势,所以华住希望找到海外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协作进入海外市场”。 赵焕焱还表示,目前中国酒店集团的海外发展还处于试探性阶段,酒店发展成为国际品牌既需要美誉度,也需要一定规模,从现阶段看,中国本土酒店管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同时,海外疫情还在持续,未来华住能否真正取得海外市场份额还需要市场进一步观察。
3月20日,中信集团迎来了新任掌舵者,执掌中信集团十年的常振明卸任。据中信集团官网,中信集团今日召开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一春同志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朱鹤新同志任中信集团党委书记,常振明同志不再担任中信集团党委书记。此外,朱鹤新还被推荐为董事长候选人。
近日,腾讯旗下阅文集团与网文作者之间的合同纠纷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还上了热搜。据了解,阅文集团给网文作者提供的新合同中,争议性条款主要包括作品著作权、支配权、作家收益分成等,这些条款让作者们倍感不公,被指过于“霸道”,甚至还搞出了“五五断更节”,一时间阅文集团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年来,阅文旗下的作者不断增多,近千万作者共挤一条赛道,毫无疑问,平台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与之相对的是,阅文集团的净利润增速则在不断放缓,付费用户规模亦在不断缩减中。而这“霸道”的新合同,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出现的,这似乎也反映出了阅文集团的“焦虑”。 合同被指“霸道”,引作者“断更”抗议 4月27号,阅文集团宣布“换帅”,腾讯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正式接管阅文集团,其在阅文集团公众号上表示:“未来,我们依然要以创作者服务为核心,以强化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开放的内容合作平台为重心,并始终围绕读者体验和用户价值来思考业务的演进方向。”但是与此同时,微博话题“阅文集团新合同被指霸道”却悄然登上热搜。 (有网友总结的所谓“霸道”合同部分内容) 从网上流传的信息来看,阅文集团新合同遭到诸多网文作者的抵制,其中所涉争议性内容包括作品著作权、支配权、作家收益等。新合约内容在网上发酵后,阅文集团被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QQ群“阅文集团作家签约群”中,《红周刊》记者发现,不少作者表示对阅文集团的“霸道合同”甚是不满。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部分拿到新合同的作者表示不敢签约,甚至还有作者表示想要更换写作平台。 情况愈演愈烈,不少网文大V也陆续发声。5月2日,起点白金作家我吃西红柿在微博上表示:“请给网络文学一点希望”。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斗破苍穹》的作者天蚕土豆也在微博上讲述了自己的签约经历,并表示“以后要小心一点”。 (阅文集团作家签约群讨论内容) 更为猛烈的是,5月5日,一些网文作家针对阅文集团的新合同在微博、知乎等网络平台发起“55断更节”,以不创作或者在更新稿件中不断“注水”的方式来表示抗议。在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上,部分作者更是直接将“断更”二字写进作品标题。 付费用户规模减小,净利润增速下滑或是诱因 据了解,阅文集团被称为“网络文学第一股”,2017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目前旗下拥有QQ阅读、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云起书院等多个平台。 近年来,阅文集团的作者数量不断增加,据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阅文集团拥有810万名作者,相比2018年底的770万增长了5.2%。截至2019年末,阅文集团拥有1150万部原创文学作品,庞大的作者数量和作品数量让网络文学这条赛道变得更加拥挤,也让平台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其运营成本的增加。 而与之相对的是,阅文集团的利润增速则在放缓。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阅文集团净利润增速为1416.04%,2018年净利润增速下跌到63.75%,2019年净利润增速再度下滑至20.35%。 (阅文集团近三年业绩情况) 另外,据年报显示,2019年阅文集团在线业务收入也同比减少3.07%,仅实现37.1亿元。而在线业务收入的下滑,与阅文集团付费用户和平均付费金额的下滑不无关系。财报显示,2017年阅文集团月均付费用户为1110万人、2018年为1080万人、2019年为980万人。其付费用户占活跃用户的比例也在逐渐减少,2017年为5.8%、2018年为5.1%、2019年为4.5%。 一面是数量不断缩减的付费用户以及不断下滑的利润增速,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或许这便是新合同产生的“土壤”,再碰上阅文集团新官上任,阅文集团与网文作者的合同纠纷便引爆网络,登上热搜。 5月6日,在网文作者的集体抗议下,阅文集团发微博表示:阅文新团队将征集作家意见并修订合同,一个月内公布。不过不少作者在“阅文集团新合同被指霸道”微博话题下,催促新合同进度,希望阅文集团能够做出让步,维护网文作者权益。
3月20日,执掌中信集团十年的常振明正式卸任了。 2010年起常振明开始执掌中信集团,带领中信集团完成一系列脱变,使中信发展成为目前大型综合性跨国金融集团。2016年8月,常振明带领中信集团开启“互联网+转型”战略,进行了宏大转型。虽历尽艰辛、挑战重重,但中信仍扬帆远行。
中国经济网讯:12月23日,泰康保险集团宣布,公司董事会任命刘挺军博士为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经纶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该职务,拟转任公司监事长。 泰康成立23年来,一直坚持自主培养和市场化引进相结合建设核心管理层队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干部梯队,为泰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向未来,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表示,公司将坚定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让有市场意识、有竞争能力、懂专业、会管理的年轻干部走向前台,担当新时期的发展重任。 刘挺军1999年正式加入泰康,先后从事战略研究、证券投资与不动产投资工作,长期负责健康产业的投资和运营业务。作为陈东升在医养领域的主要助手,刘挺军身处创新第一线,是泰康保险与医养相结合商业模式探索及医养布局的重要战略推进者。刘挺军具有丰富的从业经历,经历了保险、资管、医养三大业务领域的长时期历练,专业能力与泰康战略愿景非常契合,其履新后将能更好地发挥集团统筹协调优势,调动各子公司专业优势,进一步推动泰康大健康战略落地。 泰康保险集团高度评价刘经纶在任职总裁期间所做出的贡献。1998年刘经纶加盟泰康,成为泰康蓝图最重要的落地执行者,和陈东升风雨同舟搭档21年,成就了中国保险业的一段佳话。 泰康目前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的战略已经非常清晰,即做大支付、布局服务、科技驱动、建设生态,打造健康、长寿、富足三个闭环,致力于成为大民生工程核心骨干企业。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落地执行,期待刘挺军总裁等新一代干部在战略落地执行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作者丨李之泽 5月13日,舍得酒业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天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洋控股集团”)持有的公司控股股东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将被解除冻结。 作为舍得酒业的间接控股股东,去年天洋控股集团持有的沱牌舍得集团股权被冻结引发业界关注。 2019年11月19日,舍得酒业发布说明:成功(中国)大广场有限公司因在建工程转让协议纠纷向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提起仲裁,诉求天洋控股集团支付剩余合同款9.74亿元,法院裁定保全天洋控股集团持有的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等资产。 天洋控股集团认为上述仲裁事项涉及的保全资产价值严重超出仲裁案限定的保全标的金额,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 经法院审核,北京天洋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三河天洋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5%股权、天洋房地产(三河)有限公司95%股权以及天洋控股集团持有的北京天洋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总价值已达45亿余元,足以覆盖仲裁案保全标的范围。 法院最终认为天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异议成立,并解除对超标的额财产的冻结,即接触对其持有的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的冻结。 天眼查显示,天洋控股集团通过沱牌舍得集团间接控制上市公司舍得酒业,天洋控股集团持有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沱牌舍得集团为舍得酒业第一大股东,持有29.91%股权。2019年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9%,实现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增长4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