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爱尔眼科盘中股价涨幅一度超过14%,最高触及53.06元/股,复权价创下历史新高,半年报体现出公司良好发展趋势,这是催化股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 8月25日晚披露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在报告期内,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41.64亿元,实现净利润6.76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22亿元,同比增长0.72%;实现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大增50.37%。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有3家民营眼科医院申请创业板IPO被受理,分别是华厦眼科、何氏眼科和普瑞眼科,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眼科行业新入局者。 “众人拾柴火焰高!”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当年闯出上市这条路,就是希望更多眼科同行跟上,利用资本市场支持中国眼科事业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二季度业绩“回血”超预期 半年报显示,尽管一季度业绩受到疫情影响,但爱尔眼科二季度业绩迅速“回血”,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创近十年来新高。7月份,公司境内、境外营业收入双双回归高速增长通道,同比增幅分别达到47.92%、35.81%。 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向记者透露:“在疫情严峻期间,公司旗下部分医院阶段性暂停了门诊和手术,仅保留了部分急诊服务。但在暂停期间,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为之后复诊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爱尔眼科旗下已累计上线网上医院57家,大大提升了医院诊疗效率。据了解,自3月中下旬起,爱尔眼科境内各分公司和子公司陆续复工;境外方面,欧洲地区、美国及东南亚地区也在5月中上旬陆续复工。报告期内,公司位于西班牙、新加坡、美国等主要境外资产均实现正向收益,合计实现利润超过3000万元。 “公司旗下医院陆续复工后,门诊量迎来报复性反弹。为满足日益增加的门诊量,公司专门针对患者需求开设了特色服务,如开放夜间视光门诊、节假日正常门诊、专家在线问诊等。”吴士君介绍称。 在第二季度经营业绩实现“弯道超车”的基础上,爱尔眼科有望在第三季度迎来下半场的“开门红”。据了解,因受疫情影响,国内高考日期推迟,6月份的传统高考季医疗高峰相应延迟至7月份,导致7月份公司境内主营业务增速达到47.92%。 眼科市场前景仍持续向好 医疗行业素有“金眼、银牙”黄金赛道之说,爱尔眼科作为一家民营眼科连锁医院,于2009年登陆创业板,在资本市场占据了绝对的“卡位”优势。 半年报显示,爱尔眼科在技术、服务、品牌、规模、人才、科研、管理等方面已形成较强核心竞争力,拥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在门诊量、手术量、营业收入等方面逐步占据当地最大市场份额。 但其他眼科企业的追赶步伐也不慢。近年来,光正集团、江河集团跨业经营进入眼科领域,希玛眼科、德视佳相继在香港挂牌上市,上游产业链的爱博医疗、欧普康视、昊海生科、康弘药业、众生药业等也陆续在A股上市,眼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相关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吴士君认为:“非公群体日益壮大,成为推动眼科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近期,创业板受理了华厦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的IPO注册申请,一度引发部分投资者对爱尔眼科A股稀缺性的担忧。不过,竞争者林立,尚未影响到爱尔眼科稳坐行业头把交椅的现状。相关数据显示,爱尔眼科目前门店数量超过400家,医疗网络遍布全国。与之相比,华厦眼科门店数量超过50家,在全国17个省设立了51家医院以及18家视光中心;何氏眼科门店数量在13家以上,主要集中于东北各市;普瑞眼科门店数量在18家以上,拥有18家医院和3家门诊部;新视界眼科门店数量在12家以上,主要分布在上海。 财信证券分析师王绍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常患近视、散光等眼科疾病,老年人常患白内障等眼底疾病,眼科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依然良好。“随着民营眼科企业品牌认知度和口碑的树立,患者将逐渐从公立医院流向民营医院。” 王绍玲认为,爱尔眼科的龙头地位短期仍将维持。“在眼科专科医院中,爱尔眼科目前所占市场份额超过30%。与之相比,华厦眼科市场份额为9%,新视界为4%,存在的差距仍较大。近年来,爱尔眼科通过合伙人模式吸引了更多优秀医生,实现医教研平台一体化,在地县级开设眼科专科医院,实现医院数量的快速增长,龙头地位更加稳固。”
8月26日晚间,凯撒文化发布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5亿元,同比下降29.39%。作为首家与字节跳动明确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的A股上市公司,这一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 上半年,字节跳动备受关注,一批“字节概念股”应运而生。随着半年报披露接近尾声,“字节概念股”业绩表现揭晓,同是概念股,有些公司交出不错的成绩,有些却大不如前。 “字节概念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与字节跳动有上下游业务合作关系,其中不少是广告传媒公司;另一类与字节跳动有跨领域合作关系,涉及领域包括在线阅读、电子游戏等。 目前来看,业绩最为突出的当属中文在线。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21.16%;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为2547.28万元。 中文在线成为“字节概念股”,源于7月14日的一份公告,公司称与字节跳动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音频作品授权使用、主播生态联合打造、音频内容共建、数字版权授权番茄小说等平台使用、知名IP作品授权番茄小说及西瓜视频等平台使用开展合作。 相较中文在线,省广集团的表现难言突出,公司实现营收50.91亿元,同比下降3.31%;实现归母净利润4708.01万元,同比下滑54.92%。 另一只“字节概念股”宣亚国际也表现一般。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67亿元,同比增长30.92%;实现归母净利润-2381.98万元,同比下降174.98%。 对照如今这般业绩,回看此前市场对“字节概念股”的炒作,颇值得玩味。 例如宝通科技“蹭热点翻车”,7月29日晚间,抖音官方发布,由于宝通科技参股公司哈视奇违反保密协议,夸大披露所谓“与字节跳动达成多款AR游戏独家合作”信息,字节跳动及抖音决定取消与哈视奇已经达成的所有合作。此前连续涨停的宝通科技,在7月30日迎来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字节跳动在海外市场的经历,不少“字节概念股”纷纷“哑火”,再三声明与其海外业务“划清界限”。省广集团在8月6日表示,公司与抖音的合作所占比例非常小,抖音海外布局受阻,暂时不会对公司的经营合作产生影响。 当然,在概念股中,也有公司“好风凭借力”,实现业绩增长。环球印务在半年报中披露,公司移动互联网广告业务金额为4.51亿元,同比增长126.95%。公司表示,目前已完成技术对接建设应用,通过技术优势驱动实现“技术+创意+服务”的融合,为客户提供精准营销定向推送服务。
8月26日消息,今日滴滴出行宣布全球日订单量突破5000万单,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及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发文感谢司机和乘客。 昨日,滴滴出行正式宣布进入俄罗斯市场,将在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喀山市提供快车服务。俄罗斯是滴滴上线的第九个海外市场,也是其进入的第一个欧洲国家。 2018年以来,滴滴加速发展国际化,目前已在巴西、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澳大利亚、日本等重要市场开展出行、外卖和同城配送等业务,一年累计完成超过10亿订单。 2020年初,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提出了集团的“0188”未来三年增长战略,即零重大安全事故,三年内实现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月活跃用户超过8亿。他指出除了在国内完善一站式出行平台,在小桔车服、自动驾驶、金融、智慧交通等领域持续发力并探索新赛道,国际化业务的全线推进也是实现三年目标的关键。
8月26日丨爱尔眼科(300015.SZ)大涨逾8%,报50.21元,以复权价计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2069亿元。 爱尔眼科昨晚披露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41.64亿,净利润6.76亿。其中,第二季度,公司迎来强势复苏,实现营业收入25.22亿,同比增长0.72%;实现净利润5.97亿,同比大增50.37%;扣非净利润5.53亿,同比增长30.73%。 报告显示,在一季度经受疫情冲击后,爱尔眼科于二季度迅速“回血”,单季净利润增速创近十年来新高。此外,7月,公司境内主营业务增速达47.92%,下半年业绩“开门红”。
8月25日晚,鲁商发展披露2020年半年报,公司实施生物医药、生态健康“双轮驱动”战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5.46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135.08%,实现利润逆势增长。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健康地产板块因为疫情影响的关系,在一季度与全国房地产市场一样陷入困境后,二季度随着经济复苏、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市场需求也逐步释放,业务逐步回归正轨。公司方面抓住疫情过后置业释放的窗口期,将电商思维植入健康地产营销,开展“健康购房节”“健康红六月”等多盘联动促销活动,实现库存短期快速去化。此外,还结合疫情下产品设计的痛点和敏感点,迭代升级健康住宅产品线,探索“产业+”“文旅+”“乡村振兴+”等发展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健康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额71.67亿元,销售面积67.82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公司还加大土地储备力度,与金茂合作,获取烟台于家滩项目二期土地;全面推进轻资产业务,新增三个代建项目;联合临沂国华打造临沂鲁商国际广场,输出管理服务;鲁商物业接管淄博齐鲁医药学院物业,中标福瑞达医药集团办公楼项目;探索形成城市更新业务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小区改造和工业园项目;此外,成立土地综合整治平台公司,在山东省内主要地市迅速布局,签订五个土地综合整治合作协议。 公司持续推进健康产业转型,报告期内,公司的药品板块大力推进线上学术推广,着手搭建自有线上学术会议平台——“福瑞达医享大讲堂”。化妆品板块通过网红带货、知名主播推介等方式推动营销模式升级,线上销售增长迅速。在原料板块,公司以伊帕尔汗援疆项目为突破口实现产业链外延式发展,拟参股新疆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权,迅速进入精油芳香行业,拓展了在香水、香氛类高端化妆品的市场。山东焦点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于6月份顺利通过医疗器械(口罩)、KOSHER、HALAL等现场检查并取得注册、生产许可证,目前在拥有食品级和化妆品级透明质酸420吨/年产能的基础上,正在推进医药级产品的资质认证和应用研究工作。 公司方面表示,接下来,公司药品相关业务将积极扩充产品线,向县级基础终端市场下沉;化妆品相关业务加快高端品牌打造,布局线下渠道流量洼地。
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77.48万元,其中,数据服务作为公司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346.51万元,较上期大幅增长52.8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基于拥有全球船舶AIS数据的优势,迅速推出针对船舶疫情防控的“船舶健康码”,对在某段时间内曾停靠或途径疫情严重国家的船舶,在船讯网上发出提醒,有效提升了海关、边防、海事、港口、船舶服务等单位防疫工作的精准程度。 亿海蓝一直致力于持续建立和增强航运数据资产及数据技术能力,持续推动数据为航运产业及贸易金融相关产业赋能。2020年上半年亿海蓝研发投入继续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63%(记者 于德良)
8月25日晚间,科锐国际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2亿元,同比增长5.2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7367.29万元,同比增长14.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员工限制性股票成本的净利润为8234.49万元,同比增长28.09%。 报告期内,科锐国际在“咨询服务化、服务模块化、模块SaaS化、SaaS平台化”的四化指引下,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加强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建设,积极在大数据、AI等领域开发新功能,赋能内外部。同时,在人力资源场景应用、企事业单位数智化转型、区域人才互动合作、政府部门“互联网+人社”等方面多点布局落地,不断助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实现协同发展。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灵活用工需求迎来小风口: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支持灵活就业的发展,强调灵活就业对稳就业、保民生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调整部分岗位的雇佣模式,实现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降低雇佣风险和雇佣成本。 面对市场需求新变化,科锐国际持续强化的服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起到了关键作用,灵活用工客户需求反馈速度、人岗匹配速度、运营管理效率持续提升,特殊时期高效支持客户实现人才弹性配置。与此同时,技术赋能及质量管控体系的不断升级,为在疫情下员工入离职在线化、体验化全流程管理提供了坚实保障。报告期内,科锐国际集团整体灵活用工业务保持持续增长,营收达13.94亿元,同比增长9.09%,其中,我国灵活用工业务营收按上期同口径对比增长31.11%。此外,科锐国际在册管理外包员工15,150余人,外包累计派出人员87,400人次,高效服务能力及核心优势凸显,并在垂直领域持续加速渗透。 数字经济带来新一轮产业发展,成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其中,区域内人才蓄水池的布局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科锐国际支持多地政府将人力资源SaaS技术及云平台赋能至企事业单位,支持用人单位与产业园区通过智能化技术、共享服务平台,实施线上人才引进及人才管理,搭建产业人才数据库与区域人才数据库。同时,推进线上技术平台与线下服务的深度链接,持续优化及拓展“前店后厂”模式在多个区域市场的落地:“前店”围绕垂直商圈,更加贴近及快速响应当地客户需求;“后厂”围绕岗位和技能,精耕人选,实现“千人千岗”,为区域经济及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报告期内,科锐国际持续布局“大政府”业务生态,成功运用AI、大数据技术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北京、天津、西安、山西多地组织、人社部门及产业园区,推进“互联网+人社”“人才大脑”“人才超市”“智能招考”等项目落地,助力区域招才引智及人力资源服务升级。与此同时,科锐国际通过混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设立创新创业产业基金等多样方式,与多个重点城市群、地方政府展开深度资本合作与联动。继2020年1月与国投人力合资增设“国投科锐(海南)人力科技有限公司”并战略部署海南自贸区后,于2020年5月又与河南投资集团旗下河南汇融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日前,科锐国际还公布,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500万元对中测高科(北京)人才测评中心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占股20%,完善公司全流程业务生态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的人才引进、公开招聘、人才测评等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