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能航运开启“加速跑” 对于港航业来说,2020年极不平凡。年初,谁也没料到中国出口会迅速恢复并实现同比正增长,同时,因为供需不平衡和物流不畅通,中国出口货物海运价格暴涨。供需和运价终会回归正常水平,但有些改变却不可逆转,比如智能航运因疫情开启“加速跑”。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近期发布了《长三角智能航运发展报告》(2020),指出新冠疫情放大了航运业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让远程会议、移动办公、网上订舱、网上卖船等已有成熟数字化方案的新模式更加普及。而智慧港口、智能仓库、智能船舶、智能验船、远程控制、无人驾驶等方面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在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的上海,这样的变化尤其明显。今年3月,学界率先亮明态度,上海海事大学第一次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将面向智能港口与航运和智慧物流与海事,实施专业交叉培养。海事大学一位教授告诉记者,他们想要培养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供应链、智能航运服务和监管等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7月,船舶制造业也有新突破,中船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首个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启动运行。这是业内领先的船用吊马生产线,第一次在船舶行业内集成了机器人视觉识别、智能抓取、智能焊接等技术。江南造船方面表示,公司还成立了5G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并完成了多个生产车间的5G网络部署,为智能生产奠定基础。 9月底,上港集团正式发布“长江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将诸多知名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长江沿线各主要港口和航运企业团结在一起,共享数据、降低整体物流成本。上港集团此前一直致力于推动长江港航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第一次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平台信息的可信度提升,链接金融成为可能。 进入12月,第三届智能航运与新基建峰会在上海临港举行。峰会上,临港新片区方面表示,将依托滴水湖打造上海第一个无人船艇测试场。该测试场面积约为0.75平方公里,包括一块长约1200米,宽约20米的测试功能区。 此外,在航海保障方面,今年,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推出了“海陆融合一张图”及其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这也是国内第一张同时覆盖整个中国陆地和领海区域的数字地图(海图)。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还研发出全国第一套智能海事安全保障系统。它能根据周边船舶的航行态势,结合船舶碰撞模型,利用智能算法对船舶危险行为进行预判,并通过无线电等途径及时向涉险船舶发出预警信息。 这些不同领域的六个“第一”只是上海港航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速的一个缩影。当下,行业内有了明确的共识,随着智能航运的发展,货运船舶将走向无人化;港口将走向完全自动化;监管和保障的对象将逐渐由人转变为智能化的机器。今年,北斗导航系统完成了全球组网,有专家表示,“5G+北斗”将成为智能航运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两者能够相互赋能,带来大量机遇。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发布,旨在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推动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航运业、造船业和相关制造业技术进步、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性保障。 《意见》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学谋划、创新驱动、精准施策、统筹推进,构建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意见》提出了“两步走”的推进方式,明确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即到2025年,解决现阶段制约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在船检体制机制、法规规范、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断发展,基本建成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体系。到2035年,形成“权责清晰、规范高效、监管有力、服务优质”的船舶检验新格局,船舶检验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前列,实现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意见》聚焦关键要素和薄弱环节,明确了船舶检验在体制机制、法规规范、机构建设、队伍建设、监督管理、支撑保障、开放合作等7个方面的23项主要任务,特别强调了要强化船舶技术法规建设、船舶检验机构建设、船舶检验队伍建设等核心发展要素的发展。 《意见》结合船舶检验发展实际,提出推进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明确鼓励各地改革创新化解履职难题,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新体制机制履行船舶检验职责;提出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船舶检验业务分工,强化地方船舶检验管理责任的落实,保障船舶检验的有效供给;明确要发挥船舶技术法规引领性作用,通过技术法规建设推进造船业、航运业的发展。 《意见》提出,要强化船舶检验开放融合发展,创新船舶检验制度和检验模式,为自贸区(港)建设提供便捷优质的船舶检验服务,进一步推进商渔船检验融合发展。同时要推进船舶检验全面协调发展,加强船舶检验监管体系建设、支撑体系建设、绿色生态技术应用、国际交流合作。 《意见》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加强统筹,及时了解各项工作任务推进落实情况,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着力强化船舶检验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及时评估工作推进成效,结合新形势新要求适时调整工作安排,持续优化工作机制,不断推动船舶检验事业向更高质量发展。(总台央视记者 唐颖)
海南自由贸易港第八批制度创新案例3日集中发布,三亚市游艇等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入选发布案例。该项改革是将三亚辖区游艇和涉客船舶的《船舶国籍证书》等7本法定证书,以一本《三亚辖区船舶管理证书》替代,大幅精简相关企业办证成本。 据介绍,涉客经营船舶和游艇的船舶证书因法定要求种类繁多,存在办齐证书周期长、船方跑办次数多等问题,不利于海上观光游、游艇游等旅游消费新业态培育和游艇产业发展。今年5月,三亚市和海南省海事部门启动三亚辖区涉客船舶和游艇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大幅精简办证流程、材料及时间,为企业、船方提供“一纸申请、一次申办、统一发证”的“快办快结”服务。6月12日,三亚鸿洲游艇会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领取到首批《三亚辖区船舶管理证书》。 实现“多证合一”后,原来涉客船舶所需的《船舶国籍证书》《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高速客船操作安全证书》《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电台执照》《海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证书》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标识码证书》等7本证书,及游艇船舶所需的《船舶国籍证书》《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他财务保证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电台执照》《海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证书》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标识码证书》等5本证书,均统一为《三亚辖区船舶管理证书》,证书有效期限统一为五年。 海南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改革将原来企业、船东至少跑5趟、累计耗时56个工作日的审批过程,缩减至最多跑1趟、不超过10个工作日办结,可为辖区试点的1000余艘涉客船舶、游艇每年节省停航办证运营成本逾千万元。
9月1日下午,上海中远海运8000载重吨不锈钢化学品船合同签约仪式顺利在上海举行。 仪式上,上海中远海运副总经理顾宇民、中船贸易船舶贸易部总经理孙勇、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波代表合同方签字;上海中远海运董事长、总经理赵邦涛、党委书记蔡震洲、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俏、中国船级社重庆分社总经理顾思远、中远海运船贸总经理助理丁立代表各方见证了签字过程。 据悉,此前川东船舶重工和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下属中海化工运输有限公司签订建造意向书。该船也是国内首艘智能型8000载重吨不锈钢化学品/成品油船,新船总长约 119米,型宽18.5米,型深9.4米,设计吃水6.3米,载重吨约为7990吨,航速12.8节,续航力约为 6000 海里,入级中国船级社(CCS),挂五星红旗,是符合中国船级社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II型船要求。该船为首艘配备智能液货系统的化学品船,能显著提高化学品船装卸、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船舶营运成本。同时满足中国船级社智能能效管理i-ship(E)的相关要求,具备对船舶能效状况实时监控、评估、报告、告警及提供辅助决策建议的能力。这些设计极大地提升了船舶智能化程度,提高了航次运行效率。 该船是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为国内化学品运输业务量身定制的新一代智能化、绿色化不锈钢化学品/成品油船,继7800吨化学品/成品油船、13800吨化学品/成品油船之后,在川东船舶重工再一次订造不锈钢化学品船。按照上海中远海运“十四五”战略规划部署,公司明确将继续以液体化学品运输和仓储作为主业,深耕“储运结合”发展,努力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
据悉,本次完工的8号集装箱码头共包括水工泊位及堆场两部分。泊位岸线总长372米,设计年通过能力约为80万标准箱,水工结构按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靠泊设计(最大可靠泊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已于2019年12月完工。后方陆域堆场部分主要包括8幅重箱堆场、2幅冷藏箱堆场以及4幅空重箱堆场,总面积约13.54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6号至10号集装箱码头工程6号、7号集装箱码头已完成交工验收,并于今年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剩余9号、10号集装箱码头预计将于2022年底完成全部建设。届时,该工程将与已经建成投产的1号至5号集装箱码头完成整体相连,助力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成为下一个“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记者/吴奕萱)
近日,招商工业旗下招商局金陵鼎衡船舶(扬州)有限公司(扬州金陵)与国内船东惠州华亿荣盛船务有限公司签订的2艘749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订单正式生效,该订单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签订的首个国内订单,同时也是扬州金陵签订的第三个国内订单。 该船型长119.88米,型宽18米,型深9.6米,设计吃水6.65米,共设置12个液货舱,货舱采用2205双相不锈钢,可满足多种货运需求,入级中国船级社,挂中国旗。 惠州华亿荣盛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主营国内沿海及长江中下游成品油船、化学品船运输,国内货运代理,经济信息咨询,船舶管理,安全与防污染管理的公司。惠州华亿荣盛现有船舶11艘,其中自有船舶10艘,期租船舶1艘,经营业务广泛,船队运营高效。 惠州华亿荣盛原计划2020年春节后确认签约并开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该项目搁浅,随着全国范围内疫情逐步缓解,船东立即启动该项目前期考察工作,总计走访考察了数十家船厂。其中,扬州金陵凭借丰富的化学品船建造经验和业绩、成熟的不锈钢工艺、流程化的生产建造、精细化的管理在一众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船东当下决定与扬州金陵直接进入合同谈判阶段,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船东、船厂、设计院高效运转,协同合作,快速地完成了技术、商务谈判,合同签订,从而顺利保证了船东在运力指标有效期内让项目落地。 该项目的顺利签约是扬州金陵开拓国内市场的又一次成功尝试,为后续国内市场项目的承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是扬州金陵经营接单贯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家战略的一次具体实践。
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77.48万元,其中,数据服务作为公司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346.51万元,较上期大幅增长52.81%。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基于拥有全球船舶AIS数据的优势,迅速推出针对船舶疫情防控的“船舶健康码”,对在某段时间内曾停靠或途径疫情严重国家的船舶,在船讯网上发出提醒,有效提升了海关、边防、海事、港口、船舶服务等单位防疫工作的精准程度。 亿海蓝一直致力于持续建立和增强航运数据资产及数据技术能力,持续推动数据为航运产业及贸易金融相关产业赋能。2020年上半年亿海蓝研发投入继续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63%(记者 于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