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准科技公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SLSS公司以1818.92万欧元,收购DEWB公司和Ralph Detert合计持有的MueTec公司100%股权,并受让该公司债权人的债权200万欧元。MueTec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半导体领域的制造厂商提供针对晶圆类产品的高精度光学检测和测量设备。本次交易可帮助公司缩短进入半导体领域的周期,以更快地为公司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智能汽车应用发展提速 5G及车联网等技术成发展重点 加快智能化应用正成为众多汽车企业选择的重点。21日,长安全新智能化SUV车型UNI-T正式实现“云上市”。受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发展环境等多方因素推动,智能汽车应用步伐正在不断加快,5G、车联网等技术成为发展重点。 >>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有了新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六部委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再度对煤炭、煤电、钢铁等领域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新要求。《通知》指出,尚未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的地区和中央企业,要确保去产能任务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 >>央地齐发力疏通转化链 促科技成果转化打出政策组合拳 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红包”正加快落地。记者从科技部火炬中心获悉,《科技部火炬中心2020年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点》日前正式印发。2020年,我国将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5G通信等“硬科技”领域开展科技成果直通车,研究推动建设一批跨国别、专业性的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 >>中国期市再添国际化品种 低硫燃料油期货今日挂牌交易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阵营迎来新生力量——低硫燃料油期货今天正式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上市,当晚夜盘交易将同步启动(21:00-23:00)。这是国内继原油期货之后又一个采用“净价交易、保税交割”模式的国际化能源期货合约。 >>多项利好助推油价上涨 国际原油市场上,油价在多项利好消息下继续上涨。此前OPEC产油国和盟国承诺更好地遵守减产协议,意味着OPEC+的减产措施可能会在7月份深化,且有迹象表明受新冠肺炎疫情打击的石油需求可能出现复苏,支持了油价。
银轮股份:热交换器“隐形冠军” 二次腾飞在即 报告导读 公司是我国热交换器行业龙头,大力开拓乘用车市场,并积极布局新能源车热管理。目前公司已实现从单一产品到热交换系统,从传统热管理到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覆盖,成功打入海外客户供应体系,迎来成长的“黄金十年”。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 随着公司新客户配套放量,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规模效应显现,毛利率有望触底回升;同时公司在新能源热管理和尾气后处理有望在未来两年迎来高增长。 我们预计2020-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43%、28.78%、17.69%,EPS 分别为0.44、0.57、0.67 元/股,对应当前PE 分别为26、21 和17 倍。 公司传统热管理业务稳定发展,新能源业务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超预期因素 (1)新能源热管理品类渗透率超预期。公司在新能源热管理领域品类布局丰富,单车价值约为传统汽车热管理3 倍,且渗透率有望随《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对热管理的要求而增加,品类渗透有望超预期。 (2)新客户拓展超预期。公司近两年新增配套客户众多,例如传统车增加东风日产、欧洲雷诺、捷豹路虎,新能源车增加电动车龙头、吉利戴姆勒smart 车型。 (3)尾气后处理配套超预期。国六排放标准将在2021 年全部执行,柴油车需新增尾气处理装置和检测装置。尾气处理(EGR + DOC + DPF + SCR + ASC)2025 年市场空间约为480 亿元。 超预期逻辑推导路径 (1)新能源热管理品类扩张,有望陆续配套主流新能源车企,我们预计该领域未来五年市场空间将快速增长4 倍,2025 年全球新能源热管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620 亿元左右,中国新能源热管理市场规模约270 亿元。公司作为国内热管理领先企业,产品布局丰富,有望深度受益于新能源热管理行业红利。 (2)新客户拓展清晰,公司加强欧洲市场布局,凭借优异的产品力和增强的渠道力,有望不断打入新客户供应体系,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3)尾气后处理迎来高增长,公司在EGR、SCR 等领域储备丰富,EGR 在国六阶段将被广泛使用,根据测算, EGR 冷却器的国内商用车市场空间约29 亿元左右,公司有望成为EGR 冷却器寡头而深度受益。 催化剂 (1)重要客户拓展顺利;(2)季度业绩超预期;(3)核心产品供进主流品牌。 核心风险 (1)新客户配套销量不及预期;(2)商用车销量大幅下滑;(3)新能源热管理竞争加剧,单品配套不及预期。 航天电器:导弹领域有望呈现高景气 公司是核心受益标的 导弹领域在多重背景驱动下有望呈现高景气。 ①与先进平台匹配切实形成实质战斗力:伴随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军海陆空平台装备的数量同步也在不断增加,尤其以20 系列为代表的新式航空装备等正处于换装列装的高峰。因此,也需要大量与之相匹配的导弹武器装备,切实形成实质战斗力。 ②战略储备需求增加: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大程度,不止在于其战机、远洋作战能力等水平,还在于其平时庞大的弹药储备数量。现代战争中,导弹在精确打击对手的重要战略目标、航空对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导弹在战争中的消耗数量极其庞大,因此导弹的战略储备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精确制导弹药使用量占总投弹量的68%,使用战斧导弹955 枚、空对地2148 枚、精确制导炸弹8716 枚,精确制导武器的消耗量可见而知。 ③实战化训练带来的消耗需求大幅提升:全军继续加强练兵备战,强度、程度、时间等继续加强。根据解放军报报道,解放军诸多前沿主战部队的炮弹及导弹消耗量已经呈现翻倍态势,东部战区陆军某旅2018 年枪弹、炮弹、导弹消耗分别是2017 年的2.4 倍、3.9倍、2.7 倍。由此推测,在实战化训练继续加强背景下,我国对导弹的需求将会进一步的提升,以满足训练的需求量。 航天电器(002025)的弹载连接器和电机产品在导弹领域优势突出,将核心并广泛受益行业增速的提升。 公司70%以上的产品销售给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高端客户,军品基本覆盖全部军工装备领域。 公司的连接器产品在宇航、弹载连接器领域市场份额居首。在弹载连接器领域,公司参与配套的导弹型号齐全,基本广泛分布我国的主流导弹型号,可充分享受导弹领域放量带来的市场规模的增加。 公司的优势产品绞线式弹性毫微插针连接器,该种连接器的“心脏” 部分是绞线插针,俗称“麻花针”,为电子设备微型化,高可靠,创造了有利条件,它的独特优点使的该类连接器是导弹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品类。伴随着导弹领域的高景气,公司凭借产品优势核心受益这一进程。 公司的微特电机产品覆盖航天所有型号,同时也为电子、航空、船舶型号配套,在产品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高端技术优势。贵州林泉作为国内精密微特电机研制与工程应用的领军企业,公司拥有国家级的“精密微特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航天“微特电机专业技术中心”、“微特电机检测中心”。公司的微特电机产品广泛应用在导弹舵机、水中兵器舵机、导引头伺服机构,此外还有弹上电源、弹上遥测等产品,航天业务占比高,同样受益。 民品在通信领域拓展迅速,已涵盖通信、工业、新能源等多个下游领域,受益于5G 基站建设。 公司加快光传输、高速互连与新能源互连等新业务的拓展,目前民品中通信领域业务占比可观,订单增长较好,受益5G 基站建设等带动,2020 年公司为国际国内主流通信设备厂家生产5G 基站的连接器,根据贵阳日报报道,截至4 月初已接到1.8 亿余元订单额;另公司连接器产品品类齐全,包括高速连接器等,自主可控趋势下受益国产替代机会。获得了某国际通信设备巨头重点高速编码独 家开发资格,转变公司在通信市场单一产品(电源类)配套的被动局面。 根据东莞日报,公司华南基地于6 月3 日举办了动工仪式,将是5G通讯和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消费终端和工业控制领域电子元器件的科研生产基地,计划投资20 亿元,计划用地100-150 亩,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5 亿元,税收8000 万元,长期空间进一步打开。 航天科工集团提出积极推进实施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措施,航天电器有望受益这一进程。 2019 年 8 月,航天科工集团官网指出,要完善利益传导机制,完善基于实际绩效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实施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加快推进“薪酬+股权分红”多元化收入分配体系建设。股权激励手段对企业经营和业务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提升投资信心上也具备积极效果。 投资建议:导弹领域在多重背景驱动下有望呈现高景气度,公司广泛覆盖导弹型号,在弹载连接器领域地位高,优势突出,核心受益;此外民品发展具有潜力,受益于5G 基站建设及元器件的国产替代。 此外,公司作为航天科工十院旗下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仍可期。预计2020-2022 年净利润为4.84、5.95、6.91 亿元,对应估值26X、21X、18X,公司是军工板块中增长确定性较好、估值与业绩匹配,可长期关注,持续推荐,6 个月目标价32 元,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武器装备列装进度不及预期、航天发射任务失利或延后影响公司军品业务。 风华高科:5G建设带动MLCC 国产替代加速 事项: 2020年3月以来,风华高科(000636)管理经营持续改善,同时下游在5G需求带动下进入新的成长周期,公司适时的推出了高端电容扩产计划,预计MLCC 产能三年内扩大5 倍左右,有望抓住MLCC 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成长。我们重点推荐风华高科,主要基于以下逻辑: 1)老牌MLCC 龙头企业经营管理有望持续改善;2)5G 建设带动MLCC 下游需求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3)风华高科拟募投高端电容器扩产项目,有望成为MLCC 国产替代急先锋。 预计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7.4/12.2/14.3 亿元,YOY 118%/64%/18%,当前股价对应PE=31/19/16x。看好公司作为国内mlcc 龙头的长期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重点推荐风华高科,主要基于以下逻辑: 1)老牌MLCC 龙头企业经营管理有望持续改善; 2)5G 建设带动MLCC 下游需求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 3)风华高科拟募投高端电容器扩产项目,有望成为MLCC 国产替代急先锋。 预计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7.4/12.2/14.3 亿元,YOY 118%/64%18% ,当前股价对应PE=31/19/16x。看好公司作为国内mlcc 龙头的长期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导读: 一年内,华为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数量已经到了第十家。 根据天眼查资料,6月中旬,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纵慧芯光)注册资本从2000万增加至2117.33万元,新增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该... 一年内,华为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数量已经到了第十家。 根据天眼查资料,6月中旬,常州纵慧芯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纵慧芯光”)注册资本从2000万增加至2117.33万元,新增哈勃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该公司是华为旗下投资公司,成立于去年4月23日,成立后便紧锣密鼓地在材料领域、AI领域和芯片领域投资布局。 除了密集部署芯片上游领域,华为也在加快自研芯片在各个垂直行业场景中的落地,包括车载芯片以及工业级领域。有消息称,比亚迪(002594)汽车已与华为签署了麒麟芯片的合作协议,双方拟联合打造数字驾驶舱技术,而在一个月前,华为 5G 芯片已进入广汽新能源 Aion V车型并开启预售。 国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华为智能汽车的产品体系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华为自研的芯片,其中就包括构建起 MDC 智能驾驶平台的 AI 芯片昇腾以及高性能 CPU 鲲鹏,还有应用在智能座舱层面的 5G 通信芯片巴龙 5000。 寻找VCSEL芯片“龙头” “华为坚信芯片是ICT行业皇冠上的明珠,我们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路去攀登,通过持续投入核心终端芯片的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构建长期的、持久的竞争力,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华为Fellow艾伟此前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华为要在芯片领域做持续投入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到,在过去手机SoC芯片一直是华为的主力研究,此外还有AI芯片昇腾系列、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以及5G通信芯片巴龙、天罡系列。而从近一年华为芯片的投资方向来看,哈勃科技更多的是在未来航道积聚弹药。 根据企业信息,此次哈勃投资的纵慧芯光成立于2015年11月,经营范围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电子元器件、电子科技、信息科技、新材料科技、新能源科技等方面,主要研发生产VCSEL芯片(650nm至1000nm)、器件及模组等产品,是VCSEL芯片领域起跑较快的国产芯片厂商。 麦姆斯咨询报道显示,2015年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市场规模为55亿元人民币,至2020年预计将增长到150亿元人民币。目前全球能实现VCSEL芯片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只有五六家,且大部分都在美国。业内认为,纵慧芯光所掌握的VCSEL核心技术,对填补我国核心光电芯片行业空白,掌握智能手机核心零部件自主知识产权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国内众多手机厂商以及人脸识别领域的企业而言,纵慧芯光的价值在于,如同VCSEL芯片领域多了一家“京东方”。 记者在纵慧芯光官网查阅发现,该公司由斯坦福大学的前实验室成员和业内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纵慧芯光联合创始人陈晓迟表示,在主流的3D视觉解决方案中,纵慧芯光均已参与多家客户的方案定制开发,并已经成功进入某些品牌安卓手机供应链。 据悉,近几年VCSEL 需求持续发酵,因此成为了科技公司争相投资的标的。此前,苹果已向Finisar投资3.9亿美元,对其产能进行了封锁。从整个 VCSEL 产业来看,供应链较为吃紧,但国内的供应商如纵慧、睿熙、华芯等均在近年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行业场景落地 华为芯片一直是华为业务的重要支撑。 根据西南电子发布的研报,从大的方向来看,华为主要设计了五类芯片:SoC芯片、AI芯片、服务器芯片、5G通信芯片以及其他专用芯片。其中,SoC芯片麒麟系列最受外界关注。2015年5月,全球第一款采用16nm FinFET Plus工艺制造的中低端芯片麒麟650发布,带领荣耀5C、G9继续破千万销量。而华为的麒麟980,采用最先进的八核心设计,最高主频高达2.8GHz,麒麟990则继承5G基带,实现真正5G弯道超车。 在近一年来,除了手机、基站等传统优势领域,华为也在为其芯片寻找更多的落地场景,车载芯片就是其中的一环。 今年5月,华为与上汽、广汽、一汽、东风、长安等18家车企共同打造“5G生态圈”,试图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业进程。有消息称,比亚迪目前已经拿到了麒麟的芯片技术文档,开始着手开发。双方拟联合打造数字座舱技术,首款产品是麒麟710A。不过,对此比亚迪官方则表示:“目前暂无信息,以官方声明为准。” “做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是华为在汽车领域给自己设立的明确定位,在此定位下,华为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业务纳入覆盖范围。”华为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华为在智能座舱上主要以通过“麒麟模组+鸿蒙OS+HiCar”的模式切入,此外如MCU、CDU、5G 芯片、手机 NFC 等汽车产品也开始逐步“上车”。 但可以看到,在汽车迈向电子化和智能化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布局这一领域,但汽车芯片多来自国外。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2019年汽车半导体厂商市场份额》,2019年汽车半导体厂商市场份额排名Top5的分别是恩智浦(NXP)、英飞凌(Infineon)、瑞萨(Renesas)、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中国汽车的产销量现在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只有小于3%的芯片是自主研发,还大多集中在电源管理和导航等外围芯片,所以中国急需自主研发、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的核心芯片,保障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CEO仇雨菁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国信证券认为,华为入局(汽车)对国内智能汽车生态整体利好,有望发挥现有手机电子算法优势,结合资金、人才优势,将原来掌握在国际巨头谷歌、英伟达、Velodyne等手中的智能汽车关键要素国产化,同时带动产业链上游硬件企业、产业链软件合作企业的蓬勃发展。
英唐智控公告,公司于2020年6月15日与中科迪高卫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拟后续开展在芯片相关领域的业务达成合作意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表示,通过本次战略合作,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资源,推动双方在毫米波芯片相关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助力公司进一步实现向半导体芯片方向的转型。
东阳光医药制造板块结出硕果。公司今日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阳光药”)申报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近日获得药监局注册批件。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也是东阳光药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制品药物,对公司而言具有标志性意义。 公告显示,重组人胰岛素是一种利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人胰岛素,与天然胰岛素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适用于治疗需要采用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糖尿病患者。2018年6月,东阳光药向药监局递交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药品注册申请。截至目前,东阳光药该药品累计研发投入约1.16亿元。 目前,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生产企业主要有诺和诺德、礼来、通化东宝、联邦制药等。数据显示,2019 年国内公立医疗机构糖尿病领域药物销售金额约为 39.2 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9%,其中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销售金额占糖尿病治疗领域药物销售金额的42.5%,是糖尿病治疗领域最主要的用药品种。 据了解,东阳光主营业务包括电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化工产品、医药制造四大板块。其中,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东阳光药开展医药制造业务,从事国内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涵盖抗病毒、内分泌、心血管等疾病治疗领域。对东阳光而言,重组人胰岛素注射剂是东阳光药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制品药物,有利于拓展公司内分泌及代谢治疗领域业务,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
中国将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将5G基建及应用、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7大领域归为“新基建”。数字化时代,新基建带来巨大机会,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竞争力,抢占风口红利,亟需解决4大挑战: 1、在线化流程慢:如何推动合同、财务等在线,集成更多业务系统,打造高效闭环。 2、技术创新更快:如何构建项目知识库、研发社区,推进知识分享,赋能创新研发。 3、决策大数据少:如何高效收集流程大数据,自动统计、精准分析,支撑运营优化。 4、上下游企业多:如何让供应商、经销商、伙伴在线,提效生态协作,让业务高效。 数智高效协同,赋能“新基建”7大领域 新基建行业具有技术型、知识型、资金密集型特点,如何加快企业与上下游的内外协作,抢占发展机遇,需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原有协同办公的基础上升级数字化管理…… 蓝凌新基建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协同办公、知识管理为基础,通过采购、印章、合同、财务等在线化,结合数字运营,全面提效新基建7大领域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5G基站建设:设备商主要包括中兴通讯、烽火通信(600498)、信维通讯、深南电路(002916)等,施工单位则主要是中达安(300635),运营商则是中国联通等;5GETF和通信ETF等亦包括了很多5G龙头概念股。数字化办公需求主要体现在流程数据洞察、移动办公、知识库等领域;通过5G相关经验、技巧、成果孵化输出,构建各类企业智囊包,助力企业从研发到服务的各个业务环节。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整车及电池涉及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贝特瑞等;充电桩涉及众业达(002441)、特锐德(300001)、万马股份(002276)等;新能车ETF里面则广泛地包括了新能源产业链公司。数字化办公需求主要体现在OA升级、业务系统集成、在线采购管理等领域。打通智力资源生态圈、企业创新平台、成果超市,构建创新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集思广益,赋能内外高效协作,提升创新水平。 大数据中心:施工单位主要有包括宁波建工(601789)等,服务器方面,浪潮信息(000977)、紫光股份(000938)等;IDC方面,光环新网(300383)、网宿科技(300017)等;存储方面主要包括易华录(300212),紫晶存储等;软件方面主要包括蓝色光标(300058)、汉得信息(300170)等。数字化办公需求主要体现在协同办公、移动门户、研发赋能、印章管理等领域。用智能门户拉通企业内外运营沟通,根据角色特点,打造个性化工作桌面;汇聚业务内容,建立内容条块的应用门户;聚焦职能特点,建立职能条线的信息门户。 人工智能:川财证券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我国在AI领域坚持自主发展,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和封锁。建议关注人工智能龙头公司科大讯飞(002230)、海康威视(002415)、浪潮信息等。数字化办公需求主要体现在在线办公、财务共享、在线学习、合同管理等领域。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有东方国信(300166)、宝信软件;电力物联网主要包括恒华科技(300365)、国电南瑞(600406)、林洋能源(601222)等;网络侧主要是移远通信(603236)和移为通信(300590)。此外,还有此前热度比较高的东土科技(300353)等。数字化办公需求主要体现在办公云、流程引擎、在线学习、采购管理等领域。 提供SAP集成组件、K3集成组件、EAS集成组件、U8集成组件、NC集成组件等标准业务集成组件。业务集成,零代码接入,快速协同其他业务系统。 特高压:东吴证券预计2020年电网投资有望超预期,特高压建设加速,同时在电力物联网、芯片/IGBT、配电网等方面仍有结构性增长,稳基建背景下电网加大投资推动龙头公司业绩好转。数字化办公需求主要体现在平台OA、流程集成、费用管控、知识管理等领域。 城际以及城轨交通:主要包括轨交车辆龙头中国中车(601766)、优质零部件公司康尼机电(603111)、华铁股份(000976)、晋亿实业(601002)、晋西车轴(600495)、天铁股份(300587)和新筑股份(002480)等。数字化办公需求主要体现在移动办公、流程引擎、采购管理、知识管理等领域。打通研发流程,将研发制度固化到流程中,提升研发内控水平,通过标准化管理知识,自动沉淀项目知识与成果,精准推送研发项目知识。 蓝凌,携手新基建标杆共创智字化办公价值 作为数字化工作专业服务商,蓝凌将助力新基建企业通过升级数字化管理,实现以价值: 1、让集团管控、经营决策更智慧:通过流程在线、数据运营,支撑经营管理更科学、高效 2、让业财一体、业务协同更高效:通过费控、财务共享、系统集成等,不断提效业务协同 3、让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更给力:通过汇集知识资产,赋能创新人才培养,让研发更高效 4、让移动办公、在线协作更便捷:通过合同在线、电子采购、移动门户,让办公提效降本 1、上海电气(601727):从总部到旗下电站、输配电等产业集团,数万员工通过与蓝凌共建的统一平台办公,达成各业务间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大幅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经营水平。 2、特变电工(600089):携手蓝凌,通过部署流程、公文、督办等九大模块,集成携程商旅、档案管理、智慧银行等系统,上线全新流程分析中心,推动2万人高效协同办公。 3、徐工集团:办公云打造统一流程平台,集成SAP、MES等12大系统,移动端覆盖30000人,全面提升集团的全球化无缝协作,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蓝凌与行业众多标杆企业携手,共创智慧办公最佳实践,未来蓝凌希望与更多优秀企业分享这一经验,通过强大的产品与服务,赋能新基建行业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