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领域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蚂蚁集团,终于官宣要上市了!这次还是科创板+港交所两地同步上市。 对于这样一个庞大体量的公司,近些年来一直被传上市,但关于上市地点一直迟迟未定,而关于其估值也众说纷纭。 直到7月8日外媒报道,蚂蚁集团今年内将在香港完成IPO,目标估值2000亿美元,2019年营收则超过1200亿元。蚂蚁集团向《商业数据派》表示,实际估值要远高于这个数字。 估值直接与盈利能力正相关,那么蚂蚁集团的盈利能力到底有多强大? 虽然招股书没有披露,但在阿里巴巴的财报中已经可以估算到一个大概的规模,据《商业数据派》计算,2020财年(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蚂蚁集团的净利润已经可以达到263.60亿元。 按照20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蚂蚁集团2020财年的市盈率约53.9倍。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腾讯市盈率(TTM)为47.86倍,但另一方面,近期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市盈率都偏高,比如上周挂牌的“A股爆款”中芯国际市盈率(TTM)高达291.56。 由于支付宝的用户群体已经高达13亿,不少人对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现金牛”都显示了跃跃欲试的上车冲动。 蚂蚁的利润如何计算? 根据《2014年知识产权许可协议》,阿里巴巴将收取蚂蚁集团的软件技术服务费外和许可使用费,统称为“利润分成付款”。利润分成付款至少每年支付一次,计算方法为费用补偿加上蚂蚁集团的合并税前利润的37.5%。2019年9月阿里巴巴取得蚂蚁集团的股权后,终止了《2014年知识产权许可协议》,而利润分成付款安排也随之终止。 所以,阿里巴巴2020财年中从蚂蚁集团获取的收入被分成了两部分:利润分成付款和投资权益。 阿里巴巴在2018、2019财年和2020财年中的6个月(从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从蚂蚁集团方面获得的利润分成分别为34.44亿元、5.17亿元和38.35亿元,而2019年9月利润分成停止至2020年3月31日,阿里巴巴从蚂蚁方面获得以投资权益的形式表现为53.24亿元。 按上述数据计算,蚂蚁集团在近三个财年里的净利润分别为91.84亿元、13.79亿元和263.60亿元,利润变化有如过山车。 (制图:商业数据派,来源:阿里巴巴财报) 高达千亿的营收和百亿净利润,主要来自蚂蚁集团通过支付宝APP,向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提供数字支付和数字金融服务。 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一年内,数字金融服务贡献了蚂蚁集团50%以上的总收入。数字金融服务在中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类别: * 理财 :蚂蚁集团与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蚂蚁集团的理财平台 - 蚂蚁财富 提供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固定收益产品和股票投资产品等综合理财产品。截至2020年3月31日,蚂蚁财富促成合作伙伴为用户管理的资产超过4万亿元。 * 微贷 :蚂蚁集团与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合作为消费者和小微经营者提供小额、期限灵活的消费信贷服务,比如花呗、借呗,一直对蚂蚁集团贡献着巨大的利润。2017年净利润合计95亿元,占蚂蚁金服利润约73%。此后由于监管原因,转为与银行等机构联合放贷,利润率大幅缩水。 * 保险 :蚂蚁集团与保险公司合作提供保险产品,包括创新保险产品,以及健康及人寿保险产品。2020财年,蚂蚁集团促成的保险费总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以上。 而数字支付方面,则主要是通过收取B端的技术服务费,比如电商、线下交易等消费场景,每交易一笔,都会产生这样的费用,费率通常是千分之六。 6月29日,蚂蚁集团CEO胡晓明接受彭博社专访时称,五年内,技术服务费占总收入的比例将上升至80%。因为技术服务费比例上升速度较快,蚂蚁集团通过自有资金运营的持牌金融业务所获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则会相应下降。 胡晓明称,蚂蚁集团还通过为服务业提供包括AI、区块链和风控能力等科技解决方案获取技术服务费。 蚂蚁的金融属性在逐渐弱化,科技属性在逐步加强。 阿里本地生活的希望 之前,蚂蚁一直都是阿里巴巴体系的核心基建和现金牛,如今,又被寄予了本地生活服务的重任,堪称“全村的希望”。 疫情期间,人们对本地生活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生鲜电商带动生活消费品的“外卖”井喷,同时促进了社区团购等新形态电商的快速发展。 电商的战争已经从跨城市的“长线战争”进化到了同城配送的“街头巷战”,这让阿里与美团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阿里不惜祭出了支付宝这个杀手锏,希望通过硬核流量入口,来弥补口碑和饿了么的不足。流量入口+配送平台+生鲜超市,阿里在下一盘大棋。 截至2020年3月31日,蚂蚁集团及其全球九个本地数字钱包合作伙伴所服务的全球年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达到约13亿,国内用户也超过9亿。 近期,支付宝进行了一轮大改版,将许多生活服务类的应用提到了更为明显的入口,比如美食玩乐、酒店住宿、电影演出等。 另外,饿了么最近也进行了一轮品牌升级,不仅增加了医药配送、休闲玩乐、丽人/医美等非餐饮服务,还大幅增加了内容互动和个性化推荐,其中“真香”视频和“下饭直播”加入了火热的视频内容。不少用户都感觉,饿了么越来越“美团化”。 此前有不少阿里内部人士对《商业数据派》表达过,阿里很擅长内部的资源调配和整合,而支付宝也已经好几次打过“前锋”,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不过,许多用户也对支付宝的变化表示了不满,“因为要及时收到支付的反馈,支付宝的消息通知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但现在推送的内容越来越多,频繁被打扰感觉很烦。” 用户的这种反馈背后,是一个软件,两种属性的冲突。如何在功能增加了数倍的情况下,维护好用户体验,是支付宝的一个挑战。 不过,从资本的时间线上来看,在应用上的落地,应该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战略的最后执行的一步。 再早之前的资本布局上,口碑和饿了么就已经纳入了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共同的麾下。2015年9月,阿里与蚂蚁集团合资建立“口碑”,注入若干相关业务,并各自向该合资企业投资30亿元。2017年4月及8月,阿里与蚂蚁集团投资了饿了么的优先股,其中阿里的投资总额为8.64亿美元。2018年12月,蚂蚁集团参与了对饿了么和口碑的整合,成为了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务控股公司的少数股东。 估值参考,对标PayPal ? 如果从估值参考的角度来讲,全球可以跟蚂蚁集团对标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只有蚂蚁的支付体系与PayPal可以做个对标,但其本身又有太多和PayPal不同的本地生活信息属性。 PayPal 2019年全年收入为178亿美元,活跃账户基数达到3.05亿,其中包括2400万商家。 无论从营收,还是用户基数上,PayPal都跟支付宝有着不小的差距,但目前PayPal的市值是2099.63亿美元,市盈率也高达111.90倍。从这个角度来讲,蚂蚁2000亿美元的估值并不高。 另外从疫情期间的抗风险能力来看,无论是PayPal还是Square,一季度都面临着疫情带来的两大利空:一是信贷准备金的增加对利润的挤压,二是交易量增速的放缓。 一季度,PayPal的净利润骤降了87%至8400万美元;而Square的净亏损也从去年同期的3800万美元大幅扩大至1.06亿美元。利润的下降或者亏损的扩大,很大程度上都与信贷准备金的增加有关。 而蚂蚁在一季度的营收,贷款坏账率略微有所提高,但整体并未收到太大影响。 如果按照20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蚂蚁集团2020财年的市盈率约53.9倍。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腾讯市盈率(TTM)为47.86倍,但另一方面,近期在科创板上市的股票市盈率都偏高,比如上周挂牌的“A股爆款”中芯国际市盈率(TTM)高达291.56。 目前,蚂蚁按照A+H的结构在两地上市,目前股票的分配比例还尚未公布,具体情况应该会综合考虑到整体市场的容量来量体裁衣。
7月16日消息,高盛在其最新评估中上调阿里云估值至930亿美元,较2个月前摩根士丹利给出的770亿美元估值上升超2成。阿里云对此不予置评。 高盛认为,阿里云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保守估计FY2022营收达834亿元。KeyBanc也在最新报告中大幅上调阿里云估值,分析称疫情正在加速企业数字化进程,这将极大提高阿里云的发展潜力。 此前,阿里巴巴2020财年Q4季度财报显示,阿里云当季收入122亿元,同比增加58%,连续两季突破百亿。阿里巴巴在财报中称,以Gartner在今年4月发布的数据,阿里云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 今年4月,阿里云宣布3年再投2000亿,投入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对外称,今年阿里云将再招5000人,大规模引进顶级科技人才。
7月16日,高盛在最新评估中上调阿里云估值至930亿美金,较两个月前摩根大通给出的770亿美金估值上升超两成。此前的15日,阿里云宣布推出第三代神龙云服务器,其综合性能较上一代提升高达160%,比目前全球最顶级云服务器还要快30%以上。 过去十年,阿里云的存储性能提升了2000倍,网络性能提升了500倍,整体算力以平均每12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向摩尔定律的极限发起挑战。 从最早单一的通用计算,到推出异构计算与高性能计算产品,再到今天的一系列新品,阿里云弹性计算已覆盖互联网、金融、零售等行业近300种场景,支撑了各种流量高峰:如12306的春运抢票、微博热点的暴涨流量、钉钉2小时扩容10万台云服务器等。 近期多家机构上调阿里云估值,分析认为其在规模和战略布局上有突出优势,调整其估值向亚马逊AWS靠拢。 阿里云弹性计算负责人张献涛表示,传统服务器主要依赖堆硬件提升性能,而阿里云自研的神龙架构基于硬件云原生理念,创新性打破了虚拟化技术与CPU、内存、网卡等硬件的天然鸿沟,可发挥出比传统物理机更强的性能。 “随着云计算往纵深方向发展,软硬一体和云原生将成为云计算技术架构的主流。”张献涛表示,“未来3至5年内,容器在IT架构里面占比将达到一半以上,云原生需要我们将虚拟化推向极致,实现更极致的启动速度、并发能力、部署密度等。”
从送外卖到送万物,饿了么的数字化基建投入无上限,与阿里生态互通获取航母级消费群体 。 饿了么近日宣布全面升级改版,从“餐饮外卖平台”升级为“解决所有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通过打造“身边经济”在数字化升级的道路上再进一步。饿了么CEO王磊表示,过去2年,阿里一直在投入数字化基建,阿里生态经济体已在逐步打通,由此饿了么也拥有了航母级消费群体,并在数字化升级赛道上不断加速。 首提“身边经济”新概念 据悉,饿了么此次全新改版的APP将于7月17日上线,从“餐饮外卖平台”升级为“解决用户身边一切即时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此次升级涵盖四大方面:从送餐升级到提供同城生活全方位服务、个性化推荐、内容化互动、会员体系升级。 “经过全面升级,饿了么完成了从送外卖到送万物、送服务的转变,未来将持续聚焦消费者‘身边经济’。”同时饿了么CEO王磊表示,“送万物”的内涵正在被不断拓展,包括商品和服务都可以外卖到家。除了鲜奶、母婴玩具、美妆、书籍文具、体育装备等实物商品外,未来美甲、美容、家政、保洁等服务也能送货上门。 在全面升级同时,饿了么还首次提出了“身边经济”,并称这是从远场电商走向近场电商的转变。“‘身边经济’是实物交易和服务相结合的新业务模式,今年的疫情大大加速了这个模式落地。”王磊还表示,阿里巴巴多年来一直在做实物交易,在数字化服务业领域,无论是阿里还是整个行业,都处在早期阶段。 与阿里生态体联动获航母级消费群 谈及饿了么如何在“身边经济”领域脱颖而出?王磊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致胜法宝是饿了么基于阿里大背景下的“差异化”。 一方面,从“送餐”到“送万物”,最终“万物”都需要回归到实物上,这正是阿里最擅长的电商领域。“之前消费者习惯了今天买的东西明天到的物流体验,饿了么要做万物的即时配送体系,利用身边的商家和经济体将体验升级。”王磊解释说。 另一方面,背靠阿里生态体系,饿了么拥有着巨大的消费者规模优势。王磊称,从触达规模说,无论是淘宝、天猫、支付宝等,均有足够大的消费者规模。饿了么会与阿里生态经济体中的各个入口联动,帮助商家拉到更多新客,提升售卖收入。 据阿里本地生活“商家大会2020”透露的数字,饿了么与支付宝、淘宝、高德等协同,每天为商家带来超1亿访问人数。饿了么商家参加“天猫618”消费节,仅“66爽快日”当天,平台冰饮雪糕销量同比增长3倍。其中,雪糕卖出150万支,总量超过100吨;伊利、明治等冰饮品牌同比增长超7倍,和路雪开卖1小时的销量就超过去年同期全天的销量。 数字化升级助推新服务 自2018年被阿里收购以来,饿了么在数字化升级方面投入始终无上限。此次升级改版,饿了么推出的“随心订”“内容互动”“个性化推荐”等新服务正是数字化升级的重要内容。 “随心订”是指用户在点鲜奶等外卖时,除即时配送之外,还可享受周期配送,7天、15天、30天可任意选择。“真香”视频和“下饭直播”板块中也增加互动等体验,让吃饭变得更好玩。美食外卖频道和“附近推荐”栏目也改版,使商家和商品的推荐更加智能。此外,“有好店”频道在测试中,将为消费者推荐精选的高品质门店。 “商家数字化的基础建设并不容易,特别是服务业,行业跨度很大,投入也非常大。”王磊坦言,过去2年里,阿里一直在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搭建,在云计算、物流、金融科技、新零售等方面持续投入,形成了以阿里云智能、菜鸟、蚂蚁金服、高德地图为底座,实物商品、服务和娱乐为着力点的数字经济“商业基础设施”。本地生活领域,饿了么在2019年对客如云的并购融合,就使饿了么在餐饮、零售、美业等行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得以提升。
7月7日上午消息,阿里巴巴大涨3.46%,市值突破5万亿港元,超越腾讯市值49591.31亿港元,重返中国市值第一大公司。截至目前,阿里巴巴股价为49877.19亿港元,腾讯股价为49304.65亿港元,阿里仍然占据互联网市值第一的宝座。 而在前几天,6月29日,腾讯以4.64万亿港元超过阿里巴巴的4.48万亿港元荣获中概股市值第一的殊荣。作为中国互联网界的两大龙头,阿里巴巴与腾讯的市值都在创新高,中概股市值第一的位置也是由他们轮番来坐,其他互联网巨头还是望成莫及。 在互联网行业,阿里与腾讯股价表现屡屡被拿来比较,为何中概股市值第一之争一直会持续上演?在美股研究社看来,阿里与腾讯之间的中概股市值第一之争恐将会持续,随着两家巨头都在B端发力,未来阿里巴巴与腾讯谁又能迈入万亿美元市值的大门? 阿里与腾讯轮番登顶市值第一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市值是资本和公司分析的风向标,股价的变动就很客观的表现出投资者对这家公司的态度。在互联网行业,阿里巴巴跟腾讯股价表现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两家巨头的股价代表着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最高水平。 今年以来,腾讯股价震荡上涨,年内涨幅近30%。若从3月算起,其股价则从不到330港元上涨到现在的516港元,涨幅达到了惊人的56%。今年阿里巴巴股价表现较平静,股价涨幅不到5%。鉴于今年迄今一些主要股指仍为负值,这仍是一个稳健的表现,但这个涨幅肯定不是多头年初希望的结果。 阿里和腾讯股价涨幅有所差异,或许还是受到上个季度财报业绩影响。一季度国内爆发疫情,阿里跟腾讯的财报业绩成绩单表现不一。 一季报阿里巴巴营收1143亿元,同比增长22%,超出市场预期的1070.38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223亿元,同比增长11%。虽说都保持一定同比增长,但这个表现较之前几个季度还是下滑不少。 财报显示,腾讯上季度营业收入为1080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为270.79亿元,同比增长29%,均超过市场预期。 很显然,从上个季度的财报业绩表现来看,腾讯在营收跟净利润上的表现都优于阿里。阿里核心业务电商在一季度受到疫情的冲击较大,而疫情期间,用户居家时间更长,这有利于腾讯的在线游戏业务表现,顺势也带动了腾讯业绩表现。 不过幸运的是,疫情在国内情况好转,阿里的电商业务也迅速恢复,上半年的618购物节也有望带动阿里的电商业务表现。从近期两家公司的股价表现图来看,其走势都还挺乐观,不少分析师也是看好这两家公司,这也是为何阿里跟腾讯会轮番上演登顶中概股市值第一的位置。 在电商跟社交领域,阿里与腾讯各自占据绝对性的市场份额,这也是稳固他们股价表现的重要原因。回顾这几年阿里跟腾讯的市值表现来看,双方很少会长时间在市值上拉开差距,在未来还是会持续相互博弈的状态。 尽管处在国内互联网行业的顶端位置,阿里跟腾讯也并非高处不胜寒,细看这两家公司发展,在高市值背后都藏有一些隐患。 竞争焦灼之下,阿里与腾讯都有难言的焦虑 在互联网行业,尽管外界常常会把阿里跟腾讯拿出来作比较,但两家公司还是很少会出现正面撕逼的情况。阿里巴巴与腾讯所处赛道一个是电商,一个是社交,虽说并不算是正面竞争对手,但通过这两个巨头的生态布局来看,其在很多领域其实是处于不对称的竞争。 可以说在核心业务之外,阿里巴巴与腾讯竞争愈演愈烈。 阿里巴巴核心业务包括:中国零售商业、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中国批发商业、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物流服务、生活服务等。天猫、淘宝、菜鸟网络、饿了么、飞猪等分属其中的不同类目下。三大板块包括: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 而腾讯核心业务包括:网络/手机游戏、社区增值服务及应用、网络广告、其他分部主要包括支付相关服务、云服务及其他服务等。三大板块包括:云服务、网络游戏、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 对比阿里跟腾讯的业务来看,其在云计算、娱乐业务上是处于正面竞争。近两年,阿里跟腾讯都有在B端市场上重点发力,根据两家公司在上个季度披露的财报业绩来看,都有公布其在B端业务上的一些数据。在TOB业务上,两家公司都在发力,阿里云对标腾讯云,但阿里巴巴在B端市场的发展要遥遥领先与腾讯。 占腾讯总收入25%的金融科技及云服务等业务增速放缓,同比增速仅为22%,而2019年同期增长速度为44%,上季度腾讯并未单独披露云服务业务的收入数据。3月8日,腾讯披露的2019年报显示,腾讯云2019年全年营收超过170亿元,增速87%,占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总收入的约17%。 在上个季度,阿里的阿里云营收达122亿元,同比增长58%,环比大幅增长,单季度收入连续第二个季度突破百亿大关。3月20日,英国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报告。报告显示,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环比上涨至46.4%。同期,腾讯云市场份额18%,百度云份额8.8%。在亚太区中,阿里云在亚太市场中也位居第一。 尽管阿里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要领先腾讯,但在电商跟外卖领域,腾讯持股的京东、拼多多、美团都是阿里巴巴直接竞争对手。以拼多多为例,虽说其目前体量不如淘宝京东,但也是年交易额突破1万亿,用户量更是达到6.3亿,远远超越京东,直逼淘宝6.8亿。 拼多多的下沉市场在往五环以内扩张,京东的物流在疫情期间凸显其优势,美团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份额过半,饿了么曾经与美团平分秋色,然而被阿里收购了2年之后,美团已经遥遥领先于饿了么。这三家公司把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团团包围。 虽说阿里跟腾讯的核心业务避开正面交锋,但我们也看到两家公司在其他领域的竞争并没有弱化,甚至在其他业务上竞争的火药味在加剧。这两个巨头除了要面对竞争之外,其他外部力量的崛起也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焦虑,这种焦虑带来的竞争压力或许也将会影响到两家公司的股价表现。 阿里焦虑流量 在电商领域,阿里能够处于绝对性的地位,在于他把握了B端的商户和电商的基础设施,在这两个领域树立足够高的护城河。然而随着像物流之类基础设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阿里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够凸显。对于阿里来说,要想一直巩固电商优势,流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阿里主推的新零售策略也是想挖掘线下流量增长。所以,竞争的核心从后端流量变现,变成了获取流量本身。 而在用户流量获取方面,阿里一直以来缺乏C端的基因,在社交、搜索、短视频这样的流量平台都没有成功推出自己的平台。这就导致他只能在外部靠收购或者投资来获取流量,入股微博跟小红书就是有这样的目的。如今随着短视频的崛起,抖音跟快手也觊觎电商直播红利,这对于阿里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威胁。 腾讯焦虑字节跳动崛起 在竞争层面,腾讯目前的焦虑或许是来自于字节跳动,随着他的快速崛起,腾讯拦都拦不住。目前字节跳动已拥有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这样的爆款产品。在国内,抖音日活跃用户突破4亿,占据年轻用户时长越来越多。 尤其是字节跳动已经站上了短视频的高地,直接把眼光越过腾讯放向了世界。7月1日,据Sensor Tower平台最新发布的全球App榜单显示,今年上半年度,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的下载量达6.26亿次,位列全球第一。同期,其在苹果和谷歌系统内产生的收入为4.21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 除了短视频之外,字节跳动也野心满满成立游戏部门,将与腾讯的腹地展开正面竞争。去年3月,字节跳动旗下负责游戏业务的全资孙公司北京朝夕光年与三七互娱达成协议,将收购后者子公司上海墨鹍100%股权,这被视为字节跳动在游戏领域的重要一步。根据这几个层面来看,腾讯面对字节跳动的来势汹汹还是有不少隐患。 根据阿里巴巴与腾讯的发展来看,尽管各自基本面还是足够稳,还能给投资者带来不小的增长空间,但面临的问题也是影响他们的绊脚石。未来要想拉开与对方的差距,阿里巴巴与腾讯都很迫切需要打开新的增长点,云计算是否能够担起重任? 阿里与腾讯,谁更快踏入万亿美元市值大门? 对于阿里跟腾讯来说,目前的野心也许不只是局限在国内,未来市值突破更大的门槛才是最关键的。迄今为止,美股破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仅有四家:苹果、亚马逊、微软和Alphabet。四家公司中,亚马逊的主营业务是电商,微软主要依靠提供系统软件与软件服务营收获利,Alphabet重在互联网业务,苹果主要营收来自硬件。 其中云计算不仅成为亚马逊、微软财报业绩里的重要营收部分,也成为吸引投资者加持重要原因,这也顺利让亚马逊跟微软的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截至目前,亚马逊市值为1.52万亿美元,微软市值为1.60万亿美元。对于腾讯跟阿里来说,其实他们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根据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40亿美元,预计在2020年底将会增加至2461亿美元,在2019年-2023年之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8%。云计算作为新基建底座中的重要一员备受关注,成为各大巨头从To C到To B抢占互联网下半场的关键赛道之一,阿里巴巴与腾讯也在发力云计算。 根据市值表现来看,阿里巴巴跟腾讯还是有机会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大门的潜力。但未来要想市值突破万亿美元,阿里巴巴跟腾讯都很迫切的需要尽快找到第二增长曲线。目前,根据阿里巴巴跟腾讯的业绩来看,云计算被寄予厚望。只是未来谁能在云计算业务上实现更大增长突破,在B端市场抢占制高点或许是刺激其股价上涨的最大动力。
之前几年,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做流水的首富,铁打的二马,在首富榜上先后出现了万达王健林,恒大许家印,顺丰王卫,但是无论怎么转,最后首富榜的前三永远都有深圳马和杭州马,如今又一个新人杀了上来,这就是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最新的福布斯排行榜显示,黄铮财富454亿美金,超越了马云的439亿美金,攀升至世界第22名,中国第2名,仅次于马化腾的526亿美金。 黄铮能够力压马爸爸,得益于最近3个月股价的暴涨,3月份的时候,拼多多股价才30多美元,而目前股价已经是83.64美元,昨天夜里又涨了2%以上,市值已经突破了1000亿美元,单从公司层面论,1000亿美元的拼多多,还尚不能与6000亿美元的阿里抗衡,但是黄铮持股比例高啊,他持有拼多多43%的股权,而马云持股则不到阿里的7%,所以从持股市值财富来看,黄铮确实超过了马云。现在看,拼多多如果再涨10%,超过马化腾也不是没可能,到时候黄铮很可能就是新一届中国首富了。 不过,我们也要客观的说一下,福布斯排名这个东西,基本上是娱乐性质的,大家不能太当真,他只统计市值,也就是上市的那一部分,真实的财富他无法还原,就拿马云来说,也只算了阿里巴巴这部分持股财富,而他还有一大部分财富没有统计在内,比如蚂蚁金服,阿里云等等,光阿里的嫡系部队就一大批没有上市的,这里面蚂蚁金服至少是1000亿美金,马云虽然不直接持有蚂蚁的股份,但是他却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实际控制了蚂蚁金服。再加上阿里也持有蚂蚁一部分股份,所以蚂蚁金服上市,阿里肯定也会市值大涨。所以这些富豪,到底有多少钱,根本其实也算不明白。真正搞金融的人都知道,算市值是没有用的,这个人有没有钱,关键看他控制着多少财富,拥有多少财富权力,也就是这个钱虽然不是他的,但是却听他的话。从控制这方面来说,黄铮目前还无法与二马相提并论。 那么对这个事该怎么看呢?其实黄铮威胁二马的首富位置,还是有不小的意义的。 首先,之前能短暂力压二马的基本都是传统行业,也就是二马够不到的行业,而在互联网世界,AT的统治力之下,还能有人杀出来,这个着实不容易。也证明互联网江湖,还有着很多的机会,等待开发。 其次,黄铮是1980年生人,是个80后,马云是60后,马化腾是70后,黄铮要能力压二马,这意味着80后富一代企业家开始登场亮相。 第三,2015年黄铮才创立拼多多,5年时间,从一无所有,到成为全国首富竞争者,这个造富神话,将创下新的记录,也将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创业浪潮当中。 第四,说现在互联网的江湖变天了,还为时尚早,至少现在腾讯阿里的统治力还是无人可以撼动,但是第二梯队确实已经出现了几匹黑马,包括背靠腾讯,却在阿里绞杀下依然茁壮成长的美团和拼多多,但要说对于老大哥威胁最大的,还得是手握两大过亿用户应用的字节跳动,一手抢腾讯的流量,一手布局主播带货,攻击电商的商业模式。这让二马也是如坐针毡。但其实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也是80后,他也是2012年才成立,到现在也一共就8年时间。 所以,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糟糕的时代,让阶层跨越已经越来越难,但其实这都是非常消极的说法,看看上面那几位,你作何感想,这其实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要你做对了事情,只要几年时间,你就可以实现超级跃升,现在一个企业,只要找对了趋势,只需要短短几年,就可以走完传统企业几十年的道路,举个例子,拥有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现在市值才375亿美元,只有拼多多的三分之一。有人又说了,你看到的都是极少数个例,有几个黄铮,有几个张一鸣和王兴,其实非常多,你做不了黄铮张一鸣,但你跟着他们进行早期创业,哪怕就是个中层员工,几年时间也至少是几千万上亿的身价了。 这就是一个属于互联网和科技的时代,是一个蚂蚁几年能踩死大象的时代,只要你有想法,有创意,有技术,有坚持的毅力,几年时间就可以化成巨额财富。年轻人不要自我设限,一个人一辈子只要找对方向,赶上了几年风口,你就会实现阶层的跃迁。不要总觉得巨头拥有绝对的统治力,对于巨头来说,他们也是慌得一笔,他们不缺钱,但是最缺时间,如果你能先跑个2-3年,他一定愿意高价收购你,其实这也给创业者降低了不少的风险。哪怕你的方向不对,只是昙花一现,也都能赚到钱,比如当年王兴做的校内网,也就是后来的人人网,时间证明失败了,但当时也套现出来了。还有当年很有用的91手机助手,现在证明啥也不是,但并不妨碍他曾以19亿美元卖给了百度。所以还是那句话,机会有的是,如果你找不到,说明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不够。那就只能,多学习,多读书,多思考,多找比你牛的人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