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特朗普宣布取消中美经贸谈判和对中国抗疫的评价提问。赵立坚表示,关于抗疫问题,我们已经多次以时间线的方式介绍中方的抗疫举措和成效,事实非常清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方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履行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积极开展国际防控合作。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交出的抗疫答卷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中国为全球抗疫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作出的重大贡献有目共睹。另外,关于中美经贸协议的具体情况,赵立坚表示,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澎湃新闻)
赵立坚介绍,今年1月份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以来,中方认真落实协议,有关部门为推动协议执行做了大量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加严对华出口管制等限制措施,对一些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无疑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克时艰。中方希望美方停止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措施和歧视性做法,为落实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创造条件。关于你提到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具体情况,有具体信息中方将及时发布。”(环球网)
8月5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布了“关于扩大‘清洁网络计划’以保护美国资产的公告”, 并呼吁全球盟友以及政府和行业伙伴共同加入该计划,以建立一个“清洁堡垒”确保所有国家的安全。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份行政令,表示将在45天后禁止美国国民或企业与TikTok及其母公司字节跳动、微信及其母公司腾讯进行业务往来,违反规定者将受到处罚。未来,是否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及app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科技的铁幕已经在中美之间缓缓落下,中美在科技层面的脱钩在不断加深,两国的企业和民众已逐步感受到科技脱钩带来的不良影响。 美国单方面推动中美科技脱钩 1979年1月31日,邓小平副总理在访美期间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中美建交四十多年来,两国在科技层面一直以合作交流为主。但是,特朗普总统执政以来,美国调整了对华战略,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双方在科技方面的分歧和争端不断增加。 2018年底,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出台了一份针对关键新兴和基础技术以及相关产品的出口管制框架,矛头直指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公司的对华业务。同时,美国还以各种理由将包括中兴、华为、海康卫视在内的中国科技企业加入“实体清单”。截止到目前,这个清单中的中国科技公司已经有100多家。美国还不遗余力对华为进行了一系列打压,不仅严禁相关芯片企业对华为供货,还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英国等盟友将华为排除出5G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华为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是全球领先的。此次对于TikTok和微信的“封杀”是此前一系列“脱钩”动作的延续。美国单方面的一系列行动加速了中美科技的脱钩。 科技脱钩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痛苦的 由于美方突然单方面按下暂停键,我国的科技企业短期内将承受阵痛。8月7日,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由于美国制裁,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在9月15日之后将无法制造。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华为“只是做了芯片的设计,没搞芯片的制造”。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现阶段还面临着一些“卡脖子”技术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相关科技行业的产业链早已全球化布局。以芯片产业为例,五个主环节包括材料、装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已经形成一个高度分散化的全球产业链,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垄断全部产业链条。而TikTok则是以字节跳动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付出巨大努力完成国际化布局的范例,美国此次的打压无疑会使很多中国科技企业此前的国际化布局努力化作泡影。目前,微软等公司已经在和字节跳动谈判收购Tiktok位于美国和其他三个国家的业务。 对于美国来说,同样要承受中美科技脱钩带来的损失。一是短期来看,相关企业将会损失巨大的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芯片行业出口额为460亿美元,其中88亿美元直接来自中国,占比接近20%。而在2019年中国国内手机芯片市场,美国的高通公司以41%的份额高居榜首。失去庞大的中国市场会给相关企业将会带来巨大损失。根据荣鼎集团最新的报告,2019年中国对美国ICT行业的直接投资(FDI)下降了78%,与2016和2017年相比更是下降了接近100%。二是长期来看,美国的科技竞争力将会受损。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生产基础,这对于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具有巨大的优势。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会让中国企业“被迫”进行产业升级,尽管这一过程要承受很大的痛苦。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给半导体行业协会做的报告,如果中美真正脱钩,美国很可能会失去半导体行业的全球领导地位,短期会被韩国所赶超,长远看会被中国赶超。 中美两国的企业和民众是不愿意看到两国科技脱钩的,他们都是最终的受害者。全球化走到今天,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的来说仍然给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企业和民众带来了更多的福祉。当今的世界,搞两个世界、两套系统,把意识形态凌驾于国家利益至上的冷战思维是行不通的。期盼美国能够从两国共同的利益出发,早日停止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无理打压,中美在科技上应该尽快回到交流合作的正确道路上去,更好的服务两国的企业和民众需求。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伟)
王毅表示,对于美方的蛮横无理,中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我们的反制措施合情、合理、合法,也完全符合外交惯例。中方没有意愿也没有兴趣与美方打什么“外交战”,因为这只会对两国人民的利益造成更多损害。发动“外交战”也并不证明美国的强大,反而暴露出美国越来越缺乏自信。如果美方还要一错再错,那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所谓“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论调重拾冷战思维,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也是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不尊重。这种散布“政治病毒”的做法理所当然会受到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各国利益相互交织。中方一向主张,中美两国发展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没有必要相互排斥,完全可以相互借力、相互成就。当前,世界经济正经受疫情严重冲击,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理应坚持平等互惠,以合作而不是脱钩来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并为这个世界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我们随时可以与美方重启各层级、各领域的对话机制,任何问题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谈。我们还提出可以梳理制定关于合作、对话、管控分歧的三个清单,并为下步交流确定路线图。 当前,美国国内一部分政治势力出于对中国的偏见和仇视,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编造各种谎言恶意抹黑中国,制造各种借口阻挠中美之间的正常往来。中方不会让这样的阴谋得逞。我们坚决反对人为制造所谓“新冷战”,因为这完全违背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背离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如果谁要在21世纪的今天挑起所谓“新冷战”,那他就站到了历史前进的对立面,就是国际合作的最大破坏者,就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香港事务属于中国内政。不干涉内政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国家都不会容许别国肆意破坏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粗暴干涉香港事务的言行恰恰是在破坏“一国两制”的健康运行,必将遭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所有炎黄子孙的坚决抵制。(新华视点)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8月5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专访,针对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历届政府对华接触政策失败阐述中方立场。 王毅表示,所谓“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失败”的论调重拾冷战思维,完全否定了中美交往几十年来取得的成果,不仅是对历史进程的无知,也是对中美两国人民的不尊重。这种散布“政治病毒”的做法理所当然会受到美国国内以及国际社会的质疑和批评。 40多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双方都坚持了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搁置了彼此意识形态的差异。建交40多年来,经过双方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成为世界上相互交融最深、合作领域最广、共同利益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这些都是不容否认,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40多年后的今天,中美在社会制度等很多方面仍然完全不同,但这种不同过去、今天和将来都不会也不应影响两国继续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双方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改变对方,而是都应尊重对方人民做出的自主选择。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适合中国,同时也惠及这个世界。中国一定会继续按照中国人民的愿望,不断发展进步并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任何人试图阻挡或者改变这一进程,不仅是自不量力,而且是自寻烦恼。
中美利差飙至历史新高,全球大类资产配置思路渐明 周艾琳 随着中美利差攀至新高、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人民币债券、A股等新兴市场股债以及金银正成为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重点。 北京时间8月4日,中美利差攀升至超240BP(基点)的历史高位,美债实际收益率(从名义债券收益率中剔除预期的消费者价格变动)日前跌至-1.02%,再创历史新低。同时,美元指数跌至93.4附近,创2年新低。 多位国际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在此情形下,全球资金的主要配置思路渐明——国际机构逐步转向新兴市场寻求收益,对人民币债券的增配幅度在全市场排名第一;今年收益称冠全球的A股更吸引外资持续增配;黄金2018年11月以来大涨超50%,近期白银开始追赶,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背道而驰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分化——美国持续宽松、中国由宽松转为中性,是上述趋势最重要的前提。 上一轮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出现在2015年,但走向正好相反。2015年初,中美利差逼近200BP的高位,当时美联储处于金融危机以来降息至零后筹划加息的阶段(同年12月首次加息),而中国央行则因股市巨震、汇改波动而开启了宽松周期,随后中美利差于2016年末收窄至仅50BP。 今年以来,中美利差快速拉升,反映出两国基本面差异。在经历了5、6月的去杠杆后,7月中国央行的流动性操作在数量和价格方面均较谨慎。瑞银证券中国利率市场策略分析师夏愔愔对记者称,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进一步向央行政策利率靠拢。DR007的7月均值从6月的1.98%上升至2.10%。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无太多加码宽松的信号,而是强调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并继续提出要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这意味下半年流动性环境仍需要保持平稳,为信贷增长创造良好环境,资金进一步抬升的可能性不大,但资金价格可能也难以回到上半年的低位,而是会维持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动。” 夏愔愔称。 由此,中美利差将维持高位。8月4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68%,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为0.544%,中美利差超过240BP。 人民币债券获增配幅度称冠新兴市场 从固定收益来看,历来当美国经济趋弱、美债实际收益率下降时,资金会从发达市场流出,增配新兴市场债券以寻求更高的收益。 此前,在7月13日起的一周里,美国货币市场(MM)基金便创下单周最高的资金流出纪录(-870亿美元)。“MM基金的大幅资金外流表明,投资者可能已开始准备将现金配置到风险资产。”渣打宏观、外汇策略师张蒙对记者表示,尽管这些资金流向新兴市场本地货币债市的幅度仍有限且波动,但人民币债券成了资金最青睐的标的。 “对新兴市场债券投资者的组合而言,人民币债券变得至关重要。截至6月底,基金在人民币债券和外汇方面的头寸都高于基准水平,大量资金涌入。人民币债券在国际债券指数的权重从此前的4%升至7月底的5%,到2020年底将升至10%。”张蒙称。 彭博数据也显示,外资今年上半年净买入约3198.2亿元境内债券,为2017年7月债券通开通以来购买量最大的一个时期。 超额收益优势下A股全球“吸金” 从权益资产来看,A股以今年全球排名第一的收益证明了其吸引力。在北向资金中,来自美国的资金占比居首,中国的利差优势和汇率强势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哪里的基本面好转,投资者就该将资金投到哪里。”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我更看好亚洲新兴市场股票。北亚和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已解除疫情封锁,经济增长开始逐步恢复。未来几年,许多亚洲经济体也将受到5G(刚刚启动)引领的电子产品行业周期升级的推动。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仍较标普500指数折让约40%,是自2014年4月以来的最大估值差。” 相反,他认为,美国第二波疫情及其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令人担忧,但股市并未准确折让,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同时,上周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在经历连续15周下降后,出现连续两周上升,许多财政刺激计划很快将会结束,这可能掀起一波中小企业倒闭的浪潮。 虽然因为地缘政治风险攀升期间板块轮动加速、前期有超额收益的行业遭获利了结,北向资金近期出现波动,但瑞银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刘鸣镝告诉记者,前期行情落后行业的股价并无大变动,而且A股对外部冲突的敏感性有所下降。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认为,未来传统经济领域看好消费(如食品饮料、医药等),新经济看好科技(比如TMT等);证券行业则是资本市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仍值得看好;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军工等板块受益。 金银行情未完 就贵金属而言,过去两年,美债实际收益率大幅下行推动了黄金牛市,如今跌势未完;弱美元的启动则助推了近期的黄金上行。未来,若美国通胀进一步提升,那么金价或再获支撑。金银比目前约为80,仍远超60左右的历史均值,这意味着银价仍存追赶空间。 2018年11月,黄金现货价格为1223美元/盎司,当时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为1.07%;至今年8月3日,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已跌至-1.02%的历史低位。景顺大中华、东南亚及韩国区行政总裁潘新江对记者表示,全球负收益债券不断扩容,更多机构选择增配不生息的黄金。 截至8月4日17:30,Comex黄金期货报1992美元/盎司,逼近2000大关。KVB PRIME特约分析师吴臻对记者称:“预计黄金依然会上冲,在这之前则在1985至1960之间拉锯。” 未来或存在美国通胀上行,进一步推动美债实际收益率下行的可能,这将为金银行情带来另一个动能。摩根士丹利美股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 Wilson)近期称,尽管美国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可能还会持续几个季度,但最强大的通胀领先指标已现——货币供应量(M2)已是金融危机时期的几倍。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下跌,因此美联储扩表4万亿美元也未见到同等比例的实体经济传导,而通胀的前瞻指标——美国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已升到接近1.6%的水平,其在几个月前一度暴跌至0.5%附近。
随着中美利差攀至新高、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人民币债券、A股等新兴市场股债以及金银正成为全球大类资产配置的重点。 北京时间8月4日,中美利差攀升至超240BP(基点)的历史高位,美债实际收益率(从名义债券收益率中剔除预期的消费者价格变动)日前跌至-1.02%,再创历史新低。同时,美元指数跌至93.4附近,创2年新低。 多位国际机构人士对表示,在此情形下,全球资金的主要配置思路渐明——国际机构逐步转向新兴市场寻求收益,对人民币债券的增配幅度在全市场排名第一;今年收益称冠全球的A股更吸引外资持续增配;黄金2018年11月以来大涨超50%,近期白银开始追赶,这一趋势仍在持续。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背道而驰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分化——美国持续宽松、中国由宽松转为中性,是上述趋势最重要的前提。 上一轮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出现在2015年,但走向正好相反。2015年初,中美利差逼近200BP的高位,当时美联储处于金融危机以来降息至零后筹划加息的阶段(同年12月首次加息),而中国央行则因股市巨震、汇改波动而开启了宽松周期,随后中美利差于2016年末收窄至仅50BP。 今年以来,中美利差快速拉升,反映出两国基本面差异。在经历了5、6月的去杠杆后,7月中国央行的流动性操作在数量和价格方面均较谨慎。瑞银证券中国利率市场策略分析师夏愔愔对记者称,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进一步向央行政策利率靠拢。DR007的7月均值从6月的1.98%上升至2.10%。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表述无太多加码宽松的信号,而是强调灵活适度、精准导向,并继续提出要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这意味下半年流动性环境仍需要保持平稳,为信贷增长创造良好环境,资金进一步抬升的可能性不大,但资金价格可能也难以回到上半年的低位,而是会维持在政策利率附近波动。” 夏愔愔称。 由此,中美利差将维持高位。8月4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968%,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为0.544%,中美利差超过240BP。 人民币债券获增配幅度称冠新兴市场 从固定收益来看,历来当美国经济趋弱、美债实际收益率下降时,资金会从发达市场流出,增配新兴市场债券以寻求更高的收益。 此前,在7月13日起的一周里,美国货币市场(MM)基金便创下单周最高的资金流出纪录(-870亿美元)。“MM基金的大幅资金外流表明,投资者可能已开始准备将现金配置到风险资产。”渣打宏观、外汇策略师张蒙对记者表示,尽管这些资金流向新兴市场本地货币债市的幅度仍有限且波动,但人民币债券成了资金最青睐的标的。 “对新兴市场债券投资者的组合而言,人民币债券变得至关重要。截至6月底,基金在人民币债券和外汇方面的头寸都高于基准水平,大量资金涌入。人民币债券在国际债券指数的权重从此前的4%升至7月底的5%,到2020年底将升至10%。”张蒙称。 彭博数据也显示,外资今年上半年净买入约3198.2亿元境内债券,为2017年7月债券通开通以来购买量最大的一个时期。 超额收益优势下A股全球“吸金” 从权益资产来看,A股以今年全球排名第一的收益证明了其吸引力。在北向资金中,来自美国的资金占比居首,中国的利差优势和汇率强势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哪里的基本面好转,投资者就该将资金投到哪里。”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对记者表示,“我更看好亚洲新兴市场股票。北亚和东南亚国家大部分已解除疫情封锁,经济增长开始逐步恢复。未来几年,许多亚洲经济体也将受到5G(刚刚启动)引领的电子产品行业周期升级的推动。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仍较标普500指数折让约40%,是自2014年4月以来的最大估值差。” 相反,他认为,美国第二波疫情及其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令人担忧,但股市并未准确折让,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同时,上周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在经历连续15周下降后,出现连续两周上升,许多财政刺激计划很快将会结束,这可能掀起一波中小企业倒闭的浪潮。 虽然因为地缘政治风险攀升期间板块轮动加速、前期有超额收益的行业遭获利了结,北向资金近期出现波动,但瑞银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刘鸣镝告诉记者,前期行情落后行业的股价并无大变动,而且A股对外部冲突的敏感性有所下降。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认为,未来传统经济领域看好消费(如食品饮料、医药等),新经济看好科技(比如TMT等);证券行业则是资本市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仍值得看好;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军工等板块受益。 金银行情未完 就贵金属而言,过去两年,美债实际收益率大幅下行推动了黄金牛市,如今跌势未完;弱美元的启动则助推了近期的黄金上行。未来,若美国通胀进一步提升,那么金价或再获支撑。金银比目前约为80,仍远超60左右的历史均值,这意味着银价仍存追赶空间。 2018年11月,黄金现货价格为1223美元/盎司,当时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为1.07%;至今年8月3日,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已跌至-1.02%的历史低位。景顺大中华、东南亚及韩国区行政总裁潘新江对记者表示,全球负收益债券不断扩容,更多机构选择增配不生息的黄金。 截至8月4日17:30,Comex黄金期货报1992美元/盎司,逼近2000大关。KVB PRIME特约分析师吴臻对记者称:“预计黄金依然会上冲,在这之前则在1985至1960之间拉锯。” 未来或存在美国通胀上行,进一步推动美债实际收益率下行的可能,这将为金银行情带来另一个动能。摩根士丹利美股策略师威尔逊(Michael Wilson)近期称,尽管美国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可能还会持续几个季度,但最强大的通胀领先指标已现——货币供应量(M2)已是金融危机时期的几倍。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下跌,因此美联储扩表4万亿美元也未见到同等比例的实体经济传导,而通胀的前瞻指标——美国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已升到接近1.6%的水平,其在几个月前一度暴跌至0.5%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