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营收同比翻倍,净利润增长近六成,这是明阳智能在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下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8月19日晚间,明阳智能披露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明阳智能实现营收83.21亿元,同比上升107.24%;实现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58.95%。 业绩的高增长让资本“嗅”到了投资机会。二季度,北向资金和冯柳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榜。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二季度持仓数量达3224.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4%,高居无限售流通股股东第四位;知名私募大佬冯柳执掌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持仓1000万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明阳智能主推的半直驱技术路线优势,成为市占率持续提升的利器。现阶段,明阳智能已经形成以5.5MW、6.45MW、7.25MW、8.3MW等产品为主的海上风机产品谱系。在新机型研发方面,明阳智能重磅发布MySE 11MW-203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203米,单机容量高达11MW,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机型,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目前,明阳智能正在进一步推进10MW漂浮式风电机组和12-15MW海上大机组的研发。 随着MySE系列风电机组的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持续增强,明阳智能新增中标订单容量和在手订单容量持续上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明阳智能风电机组新增中标项目容量约1.9GW,位居行业前三。其中,陆上风电机组新增中标约0.9GW,占比约为47.55%;海上风电机组新增中标容量约1GW,占比约为52.45%。新增订单中单机功率3MW及以上机组订单合计达97%,海上风电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明阳智能对外销售容量达2023MW,同比增长141%。其中,陆上风电约1682MW,同比增长177%;海上风电约341MW,同比增长47%。
2019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将海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改为指导价,2019年符合规划、纳入财政补贴年度规模管理的新核准近海风电指导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8元,2020年调整为每千瓦时0.75元,且2018年年底前已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并网,仍会执行核准时上网电价。这意味着这两年将是海上风电抢装年。 在此背景下,东方电缆抓住机遇,市场地位与盈利能力跃升蜕变,业绩持续高增长。7月28日,东方电缆发布2020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75%。 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近年来,公司业绩一直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公司此前对海缆市场的布局,十五年的积累使公司具备了相应的技术和产能优势。随着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公司的长远布局凸显效益,之前的订单不断确认转化为收入。同时,海缆类产品附加值高,也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 据定期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东方电缆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合计同比增长78.65%,增加4.94亿元,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达52.93%。 现阶段,海上风电已进入高速发展期,各省海上风电项目积极开工。根据IRENA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风电装机规模将达到60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约为10亿千瓦,海上风电在风电领域的占比日益提高,全球海上风电正在稳步增长。 东方电缆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海底电缆最大的应用场景即海上风电领域,海上风电的规模化、商业化高速发展,促进了海缆市场的爆发。” 据介绍,海上风电项目在硬件方面主要由风电机组、风塔及基桩、海缆三部分组成,海缆是海上风电项目开发的重要环节,约占海上风电投资的10%-12%。据Navigant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海缆系统安装量将从2013年的110个上升到304个,市场规模有数百亿元。 国信证券研究员方重寅认为:“现阶段,中欧两地海上风电进入高速成长期,全球海缆市场未来10年拥有5倍至8倍成长空间,东方电缆潜心布局海缆业务长达15年,抢装潮中实现了市场地位与盈利能力的跃升蜕变,同时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建设高端海洋能源装备系统应用示范项目(规划产值约45亿元),也及时把握了行业发展机遇。” 平安证券研究员皮秀判断:“在海上风电抢装的背景下,2020年以来,东方电缆获得的海缆相关订单超过47亿元,截至2020上半年,公司预收账款规模达8.7亿元,较年初增加6.3亿元。基于在手订单、预收账款情况,预计2020下半年至2021年是公司海缆交付的高峰期,同时海缆市场的供需偏紧将保障海缆业务毛利率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公司未来一年半的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海上风电的技术综合性更强,对技术研发的要求更高,而技术是分化市场竞争的重要依托。”据光大证券研报分析,随着远海风电项目的开发,海缆的需求量将显著增加,在海上风电投资的占比将不断提升。海缆有望从交流到交直流共用,到直流、长距离方向发展。东方电缆对此已进行技术储备,加大了深水脐带缆产品、超高压直流海缆等高端产品的研发投入,凭借公司的龙头地位以及技术优势,海缆及海洋工程的业务有望长期增长。
7月14日晚,新强联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9000万元-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0.45%-277.58%。 据悉,公司前次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395.37万元-7236.09万元,同比增长106.39%-133.52%。本次修正后,较前次披露数据有大幅增长。 对于业绩预告修正原因,新强联表示,受惠于下游风电整机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公司风电轴承收入增长较快;依托多年的研发积累和用户体验,公司高毛利率的风电主轴轴承产品获得主要客户认可;同时,因疫情对外贸业务的影响,轴承行业的进口产品有所抑制,导致风电主轴轴承国产化率加快,公司主轴轴承的收入增长较大;此外,预先已投入募投项目使公司产品交付率提高,新增产能陆续释放。 新强联于7月13日登陆资本市场,是一家专业从事大型回转支承和工业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公司具备先进的风电主轴轴承、偏航轴承、变桨轴承,盾构机轴承及关键零部件,海工装备起重机回转支承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已成为风力发电机组、盾构机等高端装备配套轴承的主要制造企业。
海上风电机组在进行吊装。 安荣龙摄(影像中国) 本报福州7月13日电记者13日从三峡集团了解到: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日前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具备10兆瓦大容量海上风机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是实现海上风电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重要成果。
记者13日从三峡集团了解到,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日前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新纪录。 三峡新能源有关负责人说,此次10兆瓦大容量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具备10兆瓦大容量海上风机自主设计、研发、制造、安装、调试、运行能力,是实现海上风电重大装备国产化的重要成果。 该型机组针对福建、广东等海域I类风区设计,具备超强抗台风能力。在年平均10米/秒的风速条件下,单台机组每年可以输送出4000万度清洁电能,可以减少燃煤消耗12800吨,二氧化碳排放33500吨,可满足20000个三口之家的家庭正常用电需求。 该机组由三峡集团和东方电气集团联合研发,在兴化湾二期项目通过试运行后将进行批量化生产,并逐步在福建百万千瓦级风电场以及国内外更大范围的海上风电场中推广应用,助推三峡集团开展12兆瓦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联合研制工作。
日前,新天绿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风电及天然气运营上市公司。公司管理层表示:“在A股上市的目的,就是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企业。” 登陆A股资本市场前,新天绿能已于2010年10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此次,新天绿能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13475万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42850.50万元,主要用于河北建投丰宁森吉图风电场(三期)150MW工程项目。 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他说,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绿色发展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一带一路”能源国际合作的广泛开展,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不断深化,能源清洁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能源消费结构会明显优化。 新天绿能成立于2010年2月9日,由河北建投与建投水务发起设立,主营业务主要为天然气销售业务及风力发电业务。 成立以来,新天绿能的天然气分销与风电业务稳居业内前列。目前,新天绿能在河北省拥有大量天然气输配设施,其中包括6条天然气长输管道、18条高压分支管道、30个城市燃气项目、22座分输站、13座门站、7座CNG母站、6座CNG加气子站和1座LNG加气站。 新天绿能还从事风电场的规划、开发、运营及电力销售。公司以河北为依托,在河北、山西等地拥有风电项目,并积极寻找海外适宜投资项目。而且,新天绿能在多年来的发展中不断壮大,旗下子公司“遍地开花”。截至2019年底,新天绿能直接持股公司多达40个,包括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天绿色能源(香港)有限公司等23家100%全资控股子公司。 在风电业务领域,截至2019年底,公司累计控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1.58万千瓦,较2010年H股上市时的85.50万千瓦增长了416.5%。2019年,公司控股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472小时,高出河北省平均可利用小时数328小时,在我国居于领先地位。
7月7日晚间,明阳智能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0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加34.80%到67.75%;预计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38亿元到5.48亿元,同比增加55.93%到95.08%。 据明阳智能公告,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要是因为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882号)政策影响,2020年上半年风电行业整体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公司在手订单增加及公司风机交付规模上升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公司报告期内持有电站并网容量较上年同期增加,发电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增长。此外,公司2020年半年度非经常性损益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因新冠肺炎疫情履行社会责任对外捐赠支出所致。 公司表示,时隔多年,风电行业再次迈入景气周期,今年上半年整体风电行业需求旺盛。明阳智能作为该行业的头部企业,在陆上和海上风电领域均有着长期而深厚的技术积累。凭借着低成本、高稳定性、高发电量等特性,明阳智能的紧凑型半直驱风机获得了下游业主的一致认可,去年明阳智能的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均出现了大幅的增长。 有分析认为,2020年上半年明阳智能业绩增长的最大贡献增量或来源于其风机制造板块。这一量利齐升的局面,一方面得益于明阳智能手握大量的在手订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独特的紧凑型半直驱技术路线所带来的毛利率优势。 占据广东地区的地理优势,明阳智能近十年聚焦于海上风电机组研发,掌握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技术,打破西方国家对重大装备尖端技术的垄断,使东南沿海丰沛的海上风电资源开发从不可能到可能。近年来,公司更是凭借着海上大风机和抗台风技术优势首先一举占领国内海上风电市场,随着陆上风电逐渐向海上风电迁移,海上业务优势亦逐渐凸显。 得益于公司不断加强的技术研发投入,在风浪数据收集、海上风机创新研发和海上风电施工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技术成果和积累,公司近几年业绩持续不断高增长。 据介绍,近期,明阳智能公开发布了MYSE11MW风机,这一全球第三大风机拥有203米的叶轮直径,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风电机组。在大风机技术路线上一路领跑的明阳智能,还前瞻性地布局了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公司围绕深海漂浮式技术与国内外优秀研究机构进行了多次技术交流合作及技术攻关,为深海台风海域提供一种载荷传递合理、结构安全、运动响应平稳的半潜式漂浮式基础及创新型漂浮式基础,为明阳智能大兆瓦风电机组走向深海提供了安全可靠、成本可控、发电性能优异的深海型风机解决方案。 有业内人士认为,鉴于海上风电存在较高的技术和市场壁垒,国内海上风电整机制造行业基本已处于高度集中状态,类似明阳这样拥有机组研发及制造核心竞争力的整机制造商正迎来黄金时代。 除风机业务增长外,风电场运营业务也给明阳智能带来了增量业绩。公司持续推动风电运营“滚动开发”战略,形成了风电运营板块轻资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了风机制造板块的竞争力。据介绍,目前公司在运营风电场遍布全国各个区域,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成熟业务形态,随着持有电站并网容量的增加,发电收入较去年同期有了一定的增长,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