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陷“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的越南,日前遭遇美国财政部对其“操纵汇率”的指控。 据彭博近日报道,美国财政部在其发给商务部的评估函中表示,2019年,越南国家银行净购入价值约220亿美元的外汇。这一举动,将越南盾的实际有效汇率压低了3.5%至4.8%。 市场人士认为,受此影响,在美国财政部即将公布的《国际经济和主要贸易伙伴汇率政策报告》中,越南极有可能会被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 去年5月,越南就因十分接近“三枪全中”被列入“汇率操纵国”观察名单。 截至发稿,越南央行尚未对于记者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复。 详情请扫二维码↓
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摩擦两年多来,从贸易摩擦到科技打压,从人文交流限制到肆意政治挑衅,摩擦力度丝毫未减。临近美国总统大选,在其国内疫情控制不力的背景下,美国更是拼命甩锅中国,更有坊间流传美国想对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债开刀。那么,中美会否使用巨额美债作为武器? 美债的形成以及中国作为外国购买美债第一大国的由来 美债令中美深度嵌套。最近半个世纪美国是高度依靠债务发展的经济体,近年来美国债务不断攀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财政部为了救市动辄拿出两三万亿美元,入不敷出是常态,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率和赤字率近年更是双双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美联储则降息至零利率,开启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开启无限量购买国债模式,成为美国国债的接盘侠。 截至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负债总额已经超过27万亿美元,预计今年年底将突破30万亿美元。美债70%以上的持有方在美国国内,如美联储、养老金、金融机构等,其余近30%则由外国政府和机构持有。而中国长年以来由于对外贸易和投资双顺差,积累了大量美元为主体的外汇,为避免贬值损失,中国需要将其进行投资,而美债作为最易于变现同时风险也是最低的投资品自然受到青睐,由此导致中国持有大量美债,这本身就显示出中美双方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嵌套的经济金融现状。 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国债的第一大持有国。截至今年5月底,外国持有美国国债68627亿美元,其中,中国持有美债1.5万亿美元,占比超过22.5%;日本持有美债1.26万亿美元,占比18.4%;排在第三位的是英国,持有美债3268亿美元,占比4.8%。即使不算台湾和香港所持有的美债,中国持有美债的金额也高达10837亿美元,占比超过15.8%。 中国持有巨额美债的中美经济合作原因及其来龙去脉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大国、第二大经济体和吸引外资第二大国,对外贸易存在的经常项目顺差,加之吸引外资资本项目带来的大量投资令中国手上持有大量美元,这是中国购买大量美债的基础。 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体,近年来中美彼此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这是因为中美两国的资源禀赋不同,产业结构互补性强,中美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更多出口制成品给美国。尽管中美两国经过两年多的贸易摩擦,相互提高了关税,但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减反增,导致中国手上持有大量美元。 从中方来看,全部抛售美债不现实。 一方面,尽管中国是外国持有美债的最大来源国,中国全部抛售美债也的确能给美债带来危机,但这并不是我国所追求的。 另一方面,美债是除了美元等货币资产之外流动性最好的资产,作为投资者,中国可以根据美债收益率高低,适当减持或增加美债。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在美债收益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根据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综合考量,中国可能会减持一部分美债,但不意味着中国会全部抛售美债。因为美债的流动性好,一定意义上持有美债相当于持有美元。而且还可以获得利息收益,是目前世界各国都认可的最安全的投资产品,在紧急时刻或爆发金融危机时,可以通过卖掉美债换回美元实现快速变现,补充流动性。中国抛空美债并无好处。(见图1) 图1: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化情况 从美方来看,扣押不偿还美债,这既不现实也无可能 首先,借债还钱天经地义,美国不敢扣押不偿还中国美债,在于美国要保持美债和美国的信誉。美国自立国伊始走的就是以借债促发展的道路,所以总是按期还债。维护美债信誉不仅是维持美国债务经济的前提条件,也是美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最近,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特别强调还债是美国神圣职责。美债是美国财政部发行以美国信用担保的3A评级的债权,美国今天如果扣押不偿还中国所持有的美债,明天就可以扣押不偿还他国。如此则任何国家在购买美债前都要评估一下能否保证永远不与美国发生矛盾,甚至美债的国内投资者也要衡量一下其所持有的美债到期是否能得到偿还。这对于美债的信誉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不仅会引发各国抛售美债,而且会导致无人再敢购买美债,不仅不利于美国发债,也不利于美国通过低息债务支撑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平时如此,疫情肆虐的当下美国更是经受不起。 因为疫情控制不力,美国成为全球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分别超过550万和17万人,二季度美国经济大幅下滑32.9%,日本下滑27.8%,评级公司惠誉第一次将美国经济前景展望调整为负面,而早在2011年标普评级公司就将美国国家主权的3A评级给调降了。如果扣押不归还中国所持有的美债,那么不仅是美债,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都可能遭到的调降是美国所无法承受的。尽管美联储可以大放水,美元可以贬值,美债可以收益率走低,但是美国还绝对不敢损毁美元和美债的信誉,不敢拿美国的看家本钱开玩笑。(见图2) 图2: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变化情况 其次,美国要保留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目前已经有多国在采取“去美元化”,包括德国、俄罗斯等国家都在不同时期抛售美债。一旦美国对中国持有的美债动手脚,必然影响与美债息息相关的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元的信誉会连带受到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是超过120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如果中国不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而改为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美元的国际地位就会受到冲击。从国际贸易到跨境投资,甚至官方储备,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就有可能放弃使用美元。 所以无论如何美国都不敢扣押不偿还中国所持的美债,也不敢不还各国持有的美债。尽管美国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已经偏离正常轨道太远,但是在涉及美国身家性命的美元和美债问题上,还是不敢马虎。否则,一旦美元、美债被抛弃,美国经济就不可持续,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根基就会受到冲击,可能就会面临崩溃的挑战。 总之,无论从中方还是从美方来看,巨额美债正是中美双方经济深入嵌套的客观反映,中美双方都无意愿也无行动动美债手脚,否则必将严重损害两国经济,这正是证明了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现实。 本文原发于中国银行保险报
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印度尼西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达贾尼当地时间8月25日宣布,由于安理会成员国意见分歧,安理会主席不会依美国要求重启对伊朗的制裁机制。这是继8月14日安理会驳回美国关于延长对伊武器禁运提议草案之后,美国外交遭到的又一记重大打击,也令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强行将伊核问题与美国大选捆绑的行动再告失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王锦分析指出,特朗普近来在伊核问题上频繁发力,意在大选前加强对伊朗施压,以显示自己“很能干”。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过程将加深安理会的裂隙,并可能加速伊核协议的坍塌。 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13个反对 8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视频会议讨论中东局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等询问印尼常驻联合国代表达贾尼,作为安理会主席,将如何处理美国稍早前提出的重启对伊制裁要求?达贾尼明确回应表示,他与安理会成员进行了沟通,发现只有一个安理会成员持特定立场,绝大多数成员对美方的要求持有异议。他说:“在我看来,安理会没有共识。因此,本主席无法(就美方要求)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此前的8月20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向本月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致函,正式要求启动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规定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并宣称30天内安理会将恢复以往的全部对伊制裁措施。蓬佩奥称,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已经“抛弃了”伊朗只是寻求和平核项目的“虚构说法”,“美国永远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在向安理会主席提交的信函中,蓬佩奥还列举了几个伊朗铀浓缩水平和库存超过了核协议限制的例子,但这一切都发生在2018年5月之后,当时美国已宣布退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伊朗核协议的全称)。 美方的这一要求很快遭到安理会成员的反对。当地时间8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的13国致函安理会,反对美方寻求重启对伊朗“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认为美国在退出伊核协议后无权启动该机制。在25日的安理会会议上,包括伊核协议参与方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在内的众多安理会成员均重申,美国于2018年5月退出了伊核协议,不再具有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的资格。 对于安理会拒绝美方要求,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凯利·克拉夫特8月25日表示:“特朗普政府不害怕在这个问题上与有限的国家站在一起……我唯一遗憾的是,安理会的其他成员迷失了方向,现在和恐怖分子站在了一起。”她还攻击了中国和俄罗斯,称安理会的这种“迷失”令中俄“狂欢”,扬言美国会为了制裁伊朗而一直坚持下去。 虽然凯利·克拉夫特没有透露美国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不过有外交官猜测,特朗普政府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可能会转而向下个月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尼日尔施压,要求其采取行动。 强行恢复制裁将令伊核协议破裂 国际外交界人士警告,如果美国对伊朗强行恢复制裁,几乎肯定会导致伊核协议的彻底破裂。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2231号决议,对伊核协议加以核准。该决议第11执行段中有“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内容,但规定只有伊核协议参与方才有权启动这一机制。 随着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规定的联合国对伊武器禁运截止日期(2020年10月18日)迫近,特朗普政府开始在伊核问题上频繁发力。8月14日,美国试图让安理会通过一项决议,恢复对伊朗的武器禁运,但这项提议在安理会中仅获多米尼加一国的支持。8月20日,特朗普以美国作为伊核协议的最初签署国之一、有恢复制裁权为由,要求重启快速恢复制裁程序,以重新实施对伊禁运及其它一系列制裁。美国伊朗问题特别代表胡克21日宣称,联合国恢复对伊制裁将可以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使其“以正常国家的姿态”返回谈判桌。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特朗普政府此举难有成效,反而可能引发安理会内部的分裂。因为,一旦启动恢复对伊制裁机制,将意味着伊朗全面退出核协议,也意味着伊朗2015年与伊核问题六方签署的历史性核协议被彻底摧毁。而这是除美国之外的相关五方包括伊朗都不愿看到的。 “我们坚信保护伊核协议至关重要。”德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索特大使25日表示,“与伊朗的核协议是不完美的,但它仍然是国际社会防止中东出现核军备竞赛的的最佳工具。”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尼本齐亚也表示,希望安理会主席的决定将是这件事的结束,并希望美国“不要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大选前,美国对伊三个动向引人关注 尽管美国在安理会的涉伊提案接连失败,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研究员王锦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11月美国大选之前,特朗普政府仍将继续拿伊核问题做文章,其中有三个动向尤其引人关注。 王锦分析说,未来两个多月,特朗普政府还会在联合国第2231号决议上做文章。一方面,美国会在安理会反复递交涉伊制裁提案,哪怕这些提案会遭到英、法、德、中、俄的反对;另一方面,美国也会阻挠其他常任理事国的涉伊提案。这一过程将加深安理会内部的分裂,进而加速伊核协议的坍塌。 其次,特朗普政府会继续加强推进对伊朗的“全球孤立”。王锦认为,蓬佩奥8月6日宣布代表“主谈派”的美国国务院伊朗问题特使布赖恩·胡克去职,相当于排除了美国与伊朗在今年内进行外交活动的可能性。而由对伊态度强硬的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接替胡克,则意味着在对伊朗政策方面,特朗普和蓬佩奥已剔除了最后的反对声音和政策羁绊,下阶段可以肆无忌惮地加大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和“外交孤立”。 第三,在大选之前,美现任政府一定会将“中东牌”“伊朗牌”打到底。王锦认为,在抗疫不力、经济不振的背景下,特朗普急切地希望转移国内注意力,在外交上作出点“成绩”,中东是其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不论是推动以色列与阿联酋签署关系正常化协议,还是邀请伊拉克新总理卡迪米访问白宫,或者是在伊朗议题上持续发力,特朗普都是为了在选民前显示自己“很能干”。
据美国每日野兽网站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级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在25日晚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RNC)上通过录音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其中在提及新冠肺炎疫情时,他居然全程用的是过去时态。 在大谈特谈特朗普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之后,库德洛说:“出现了百年一遇的大流行病。那糟透了。曾给民众健康和国家经济的影响是惨痛的。苦难和悲痛曾经无处不在。然而,总统迅速有效地发挥了领导力,拯救了公共健康和安全,成功地抗击了新冠病毒。” 不过,就在库德洛发表演讲的前一天,美国的单日新冠肺炎新增病例达到了约4万,累计死亡病例超过了17.8万。早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库德洛就曾声称,美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几乎是将病毒死死地封住。 对于库德洛的言论,不少美国网友都表示不敢苟同。有网友说:“不是所有美国人都傻到会相信你,拉里。”还有网友讽刺说:“他是吸毒了吗?他看起来总是一脸懵,而且他的信息从来都不对。”更有人直接列出了从3月1日以来,美国的新冠死亡病例数来讽刺库德洛。
据美国国会山网站,据美国佛罗里达州25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随着学校重新开学,该州在15天内新增近9000名儿童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4日佛罗里达州累计48730名儿童感染新冠肺炎,相比8月9日同类报告新增8995例确诊病例。而在8月9日之前的15天内,该州儿童群体新增确诊病例8585例。 截至24日,在青少年和儿童确诊患者中,14岁至17岁青少年累计确17311例确诊病例,11岁至13岁青少年累计8248例,5岁至10岁儿童累计12946例,1岁至4岁累计7616例,1岁以下婴儿累计2609例。
据人民日报,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实时监测系统显示,截至美国东部时间8月25日下午5时28分,全美共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5769024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178140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随着学生返校,美国至少24州报告高校新冠病例。
当地时间8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视频会议讨论中东局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瓦西里等要求安理会轮值主席就美国要求联合国启动针对伊朗制裁的“快速恢复”表明立场。 安理会轮值主席、印尼常驻联合国代表达贾尼(Dian Triansyah Djani)表示,由于安理会成员国意见分歧,因此安理会主席不会采取相关措施,启动制裁机制。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克拉夫特指责俄罗斯及中国需要为安理会无法正常运作负责,并表示对其他成员国“与恐怖主义为伍”感到遗憾。 张军对以上言论进行驳斥,他表示中国支持安理会主席立场,中国拒绝美方颠倒黑白的指控,美方行径不会成功。不管美国如何说,中国都决心捍卫多边主义、捍卫伊核协议及中东的和平与稳定。 8月20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问联合国,告知秘书长及安理会主席,要求安理会启动“快速对伊恢复制裁”机制,在30天内对伊朗恢复国际制裁。安理会绝大多数成员国认为,美国已经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美方要求不具备任何法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