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保监会网站12月29日消息称,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对此,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一是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二是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这种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三是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四是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一些网络平台宣称贷款手续简单,诱惑消费者点击办理,有的机构甚至给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等过度放贷,进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机关恶意催收,针对借款人亲属朋友进行催收,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针对这些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提醒,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一是理性消费,量入为出。要认真看清借贷产品内容,某些营销过度宣扬的“借贷消费”“超前享受”“借贷追星”行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二是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三是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欧阳剑环)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国银保监会昨日发布风险提示,金融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银保监会消保局指出,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这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部分营销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或认识。对此,银保监会提醒,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银保监会提示过度借贷风险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银保监会网站12月29日消息称,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对此,银保监会发布风险提示,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一是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 二是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这种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 三是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 四是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一些网络平台宣称贷款手续简单,诱惑消费者点击办理,有的机构甚至给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等过度放贷,进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机关恶意催收,针对借款人亲属朋友进行催收,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针对这些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提醒,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一是理性消费,量入为出。要认真看清借贷产品内容,某些营销过度宣扬的“借贷消费”“超前享受”“借贷追星”行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 二是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 三是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 贷款产品过度营销 容易误导青少年 据央视网报道,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智库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有些非银行机构或网络平台往往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让你觉得利息很便宜,借贷成本很低,诱导甚至误导你多借它的钱,当你还款时才发现实际上成本比银行贷款高很多。 而记者在不久前的调查中也发现,为打赏主播,有借贷的,也有直接骗家里钱的,甚至还有犯罪的。 在四川泸州,警方不久前破获了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为了打赏主播,竟然在7天里砸坏了7辆汽车盗窃财物。 泸州市泸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朱国强说:“据他(犯罪嫌疑人)说,主要都是用来打赏女主播,上网用了。12月2日把他抓到的,(当时)他正在网吧里面上网打赏女主播。” 董希淼称,不少直播平台、消费平台和网络游戏直接关联一些不正规的借贷平台,当你把钱花光之后就诱导你从借贷平台借钱继续消费,在校学生甚至一些未成年人往往抵抗力较低,经不起诱惑,容易被误导,从而陷入借贷陷阱,越借越多。 据中国科技新闻网报道,在今年11月时,银保监会、央行曾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的重点内容包括:一是厘清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定义和监管体制,明确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应当主要在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内开展,未经银保监会批准,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二是明确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在注册资本、控股股东、互联网平台等方面应符合的条件。三是规范业务经营规则,提出网络小额贷款金额、贷款用途、联合贷款、贷款登记等方面有关要求。四是督促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加强经营管理,规范股权管理、资金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等,依法收集和使用客户信息,不得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五是明确监管规则和措施,促使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有效性,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六是明确存量业务整改和过渡期等安排。 资深金融人士、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嵇少峰发文表示,金融科技镀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的条款是对网络小贷尤其是蚂蚁小贷量身定制的。蚂蚁集团小微贷款业务最大的杠杆和利润点来自于“联合贷款”,蚂蚁在联合贷款中自己出资的比例低于5%,部分银行甚至只有1%,从而通过360亿表內资产驱动了1.8万亿联合贷款,以此带来了资本回报率的大幅度提升,支撑了蚂蚁估值。 “目前蚂蚁含联合贷款在內的杠杆率高达60倍以上,而当下新规最高支持16倍杠杆,由于蚂蚁一半的利润来自高杠杆的信贷业务,新规将会导致蚂蚁100亿元的信贷相关利润直接下降至40亿元左右,对应2万亿元的估值,直接估值将降至1.5万亿元以下。”嵇少峰称。
银保监会12月29日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称,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对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六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一是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部分营销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或认识。 二是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这种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尤其易对金融知识薄弱人群、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少年等产生误导。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网络平台借钱后,给明星打榜、集资、包场、送“粉丝应援礼”,“借贷追星”现象蔓延。盲目借贷、盲目消费终会侵害金融消费者自身权益。 三是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在营销或借贷过程中,通过广告页面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四是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一些网络平台宣称贷款手续简单,诱惑消费者点击办理,有的机构甚至给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等过度放贷,进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机关恶意催收,针对借款人亲属朋友进行催收,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针对这些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第一,理性消费,量入为出。要认真看清借贷产品内容,某些营销过度宣扬的“借贷消费”“超前享受”“借贷追星”行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有正确评估,杜绝不计后果盲目借贷、盲目消费行为。过度借贷往往导致资金断流,最终会使消费者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 第二,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消费者应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类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贷产品,知悉借贷息费价格、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合理发挥借贷产品作用,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过度依赖借贷消费,更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 第三,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针对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的情况,银保监会29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银保监会指出,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一些网络平台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等。 银保监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不久前,京东金融因借贷广告让农民工借钱升舱引发网友热议。广告视频中,一名身穿迷彩服的农民工因母亲乘坐飞机身体不适,请求空姐帮忙打开窗户或换座位,被空姐告知升舱需要1290元,因囊中羞涩而为难,被身后乘客称“升舱的钱我来出”后劝说对方借网贷,并出现“日息还没有一瓶水贵”等广告语。 近来,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 12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具体而言,银保监会风险提示包括:一是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银保监会称,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厚条件。然而,所谓“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还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部分营销故意模糊借贷实际成本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或认识。 二是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这种对贷款产品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行为容易诱导无节制消费,尤其易对金融知识薄弱人群、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少年等产生误导。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网络平台借钱后,给明星打榜、集资、包场、送“粉丝应援礼”,“借贷追星”现象蔓延。盲目借贷、盲目消费终会侵害金融消费者自身权益。 此外,还包括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在营销或借贷过程中,通过广告页面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另外,网络平台的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一些网络平台宣称贷款手续简单,诱惑消费者点击办理,有的机构甚至给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等过度放贷,进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机关恶意催收,针对借款人亲属朋友进行催收,引发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针对这些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银保监会称,要认真看清借贷产品内容,某些营销过度宣扬的“借贷消费”“超前享受”“借贷追星”行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量入为出;合理使用借贷产品,切勿“以贷养贷”“多头借贷”;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借贷。
图片来自网络 12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则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表示,近期一些网络平台存在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以诱导过度消费的行为。 对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 银保监会消保局提出的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问题主要包括四点: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以及无序放贷,导致过度负债。 其中,在针对“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的风险提示中,银保监会消保局着重提出,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在营销或借贷过程中,通过广告页面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日前,360借条和京东金融于各视频平台投放的“土味”和“奇葩”广告曾引发众怒。 今年9月,360借条曾投放一则被网友评为“价值观扭曲”的推广短视频。视频中,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向空姐承诺会通过努力给她幸福,空姐因为男子不知道360借钱是什么就宣称二人不合适。视频引发舆论后,360借条致歉并下架了相关视频。 12月,京东金融“顶风作案”,网贷宣传短视频又涉价值观问题而引恶评。 京东金融的涉事短视频中,一位农民工因母亲晕机向空姐求助开窗透气被周围人嘲笑,空姐想起推向1290元的升舱服务,主人公因没钱放弃升舱。这时镜头一转到了后排一位看似有钱的西装大哥,大哥霸气地说了一句:升!升舱的钱我来出!转头接过主人公的手机帮他在京东金条上借了15万,然后开始单方面介绍京东金条的优点而不提借贷风险。 在该条推广视频遭到众多网友批评之后,15日,京东金条又出现一则“土味”短视频,主人公换成了外卖小哥。视频中,外卖小哥在路边救起一位董事长,董事长醒来感谢恩人,一把抢过小哥手机帮他在京东金条上借了15万,接着就是与上条广告同样的推销话术。 无论是对视频中主人公“没见识”的夸张嘲讽,还是避重就轻的推销借贷产品,京东金条广告中透露出来的价值观都引发了舆论对于这类广告的声讨。 随后,京东金融官方发布声明,就此前网上流传的京东金条推广短视频涉及的诱导借贷问题道歉。 京东金融致歉信 致歉信称,该短视频传播系因团队管理不善、审查不严,导致违规上线;并表示,将对所有存量短视频全面复核,完善审核机制,对相关责任人及管理者予以处罚。 而针对上述过度借贷消费营销行为,银保监会消保局在风险提示中提醒广大消费者:要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
大消费尤其新消费大趋势下,消费金融成为最赚钱的行业之一。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最高净利润已超过10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如花呗的净利润高达34亿元。数据披露,花呗日赚金额为1500万元。数十亿元盈利的背后是消费金融公司庞大的放贷规模。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消费贷款市场规模已达13亿元,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潜力也逐渐释放。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消费金融公司利用各种优惠活动吸引用户甚至发布一些虚假信息诱导用户,存在过度借贷的风险隐患。针对这一现象,银保监会终于出手了,于12月29日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合理使用借贷产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或陷阱。过度借贷风险突出实际不仅仅是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平台也纷纷入局消费信贷领域,抢占一块“蛋糕”。在市场竞争环境加大的情况下,有些消费金融公司难免会“打擦边球”。捷信消费金融频频被诉“虚假宣传”;招联消费金融也因为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情况被银保监会公开通报,在相关宣传页面、营销话术中,未明确说明展示利率为日利率、月利率还是年利率,“超低利率”“0门槛申请”“全民都可借”“随借随还”等宣传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上次银保监会只是针对个例进行了通报,此次发布的风险提示表明了这已经成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位行业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风险提示再次重申了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网络平台存在的过度借贷问题。一是信息披露不当,存在销售误导风险。银保监会称,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条件,而实际情况是虽然没有利息,但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会很高。市面上很多消费信贷产品声称“零利息”,而实际在借款过程中隐藏了一些服务费或者手续费,有时候会在借款金额直接扣除这部分费用,俗称“砍头息”。二是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陷阱。一些机构在各种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贷消费、超前享受观念,甚至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网络平台借钱后,给明星打榜、集资、包场、送“粉丝应援礼”,“借贷追星”现象蔓延。此前,微博借钱就被爆出诱导粉丝借钱打榜。近期“粉丝送礼”也爆出来很多借贷追星的现象,另有“套路贷”、“校园贷”屡禁不止。目前,“先享用后消费”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少消费者对本报记者反映,在自身有消费需求的情况下,看到很多消费金融公司宣称不收利息,所以才选择“薅羊毛”,起初还能控制,到期后都能按时还款,但由于收入不稳定且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过度借贷后无法按时还款,最后可能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三是过度收集、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使用不当和泄露风险。风险提示指出,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罔顾消费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广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户信息。在营销或借贷过程中,通过广告页面过度收集并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客户信息在平台方、贷款机构、出资方等之间流转,侵害了消费者信息安全权。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借贷平台因“土味”广告上了热搜。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情况下,不少网络平台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土味”短视频以吸引用户。风险提示指出的这些现象确实存在,网络平台存在过度借贷的风险。包括消费金融在内的网络平台经常会有优惠活动,收入少甚至没有收入的群体几乎就是靠消费贷款生活,还款时只能“左手倒右手”,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甚至影响征信。消费金融信息应纳入征信系统消费金融业务具有小额、高频、分散的特点,受到很多消费者的追捧。但不可否认的是,套路贷、校园贷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一位权威人士曾对记者表示,消费金融信息应该纳入征信系统,防止大规模的用户超前消费或过度借贷。目前,京东白条、花呗等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都已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无独有偶,和风险提示同一天时间,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强调逾期60天以上贷款将纳入不良。随着第二张个人征信牌照的落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更有利于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消费金融的初衷是在正式场景下满足低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而这些人群的还款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形成过度借贷的问题。过度借贷往往会导致资金断流,最终会使消费者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有的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始采取措施。在风险提示下发的前几日,花呗被爆出已经调整了部分年轻用户的额度,蚂蚁集团对此回应称“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银保监会下发的风险提示建议,消费者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适当消费;合理使用借贷产品,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警惕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另外,风险提示强调有借贷需求时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正规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注意查验相关机构是否具备经营资质,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侵害。对不明的电话、链接、邮件推销行为保持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在可疑网站提供个人重要信息,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范诈骗风险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