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圈地运动使得小农转化为了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建立和扩大是产业革命发生的必要前提。 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于近期推送了《放开对粮食价格管制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最优求解》一文,对此文,有读者表达了不同意见,譬如这位读者就说:是不是还得放开资本下乡,让资本去搞土地兼并呢? 我的回答是,“为何不可呢?就英国的圈地运动,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是马克思学者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圈地运动使得小农转化为了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建立和扩大是产业革命发生的必要前提。‘’”正如上述回答所表明的,英国的产业革命与圈地运动确实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 以研究美国民主而闻名的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其《英国行记》一书里就曾指出,“英国人仍然深受老一套教条的束缚,其实这些东西最不容易引起争议,也就是说大地产制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托克维尔的观点得到了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研究的有力支持。 麦迪森比较了中国和欧洲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的经济走势后发现:以1990年美元估价的人均GDP,在1世纪到10世纪,欧洲为550美元,中国只有450美元。这种位势直到宋朝建立时才发生明显改变,当时中国仍维持在450美元,而欧洲则下降到422美元。300多年后即公元1300年,欧洲经济结束长期停滞状态,表现出增长态势,但同期的中国表现更为强劲,当时欧洲的人均GDP提高至576美元,中国则高于600美元。这种位势直到康乾盛世时期的1700年时,才再次发生位移。当时的中国经济仍维持在1300年时的水平,但此时的欧洲人均GDP则提高至924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呢?事实上,这种现象的背后跟土地制度所表现出来的经济自由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公元5世纪,欧洲步入中世纪,在这一时期大片未耕土地被个别家族吞并,且在长子继承法下,排除了将这些土地重新分割的可能。动乱年代,大领主们忙于捍卫领地,或盘算着扩大自己的管辖权和势力范围,没有闲暇去顾及土地的耕作和改良。大领主下面占有土地的人全都是可以随意被大领主退佃的佃户,他们“被束缚在土地上,既不能离开也不能任意处置土地”。这种制度,阻止了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不能拥有财产的人而言,正如亚当·斯密所说“除了吃得尽可能多,劳动得尽可能少之外,再没有其他利益可言”。没有劳动积极性,没有竞争,社会增长自然会停滞不前,这就是中世纪欧洲的典型特征。中世纪的英国也不例外。在一个农业社会,低水平的产出,决定了其可承载的人口必然有限。 这一切随着一场运动的到来而逐步改变,这场运动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从圈地的内容来看,这场运动又可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条田的自愿置换为主要内容的圈地阶段,第二阶段是以抢占公地为主要内容的阶段,第三阶段则是对其他小土地主、农民土地的兼并为主要内容阶段。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阶段。要提到这场运动,则不得不要追溯到日耳曼人入侵英格兰说起。占领英国后,作为占领者的日耳曼人自然的也将它的很多理念带入了这个国度,譬如:公平。基于平等原则的考量,日耳曼人对当时英国的土地予以了重新分配。我们知道土地有肥有瘦、有远有近、有干有湿,可谓是各个不同。正是因此,日耳曼人为了公平起见,于是给每个人一小块肥的、一小块瘦的,一小块远的、一小块近的,一块干的、一块湿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几块小土地,且散落于各处,而不是连在一起,这样分散的小块土地,被称为条田。这种制度固然有利于公平,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种分散的土地显然不利于个人耕种,也不利于大量机械设备的推广和应有。(这也正是我国当前土地政策——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思想渊源)也正是因此,马克思就曾指出这种土地制度“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正是这种制度导致当时英国的生产力的落后、农业产业效率的低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3世纪时人们开始通过互相协商对换或买卖的方式,以便于土地的集中,这就是最早的圈地运动。当时的圈地完全是自发自愿的。 第二阶段是对公荒地的圈占。包括英国在内的当时的欧洲,与我国周朝时期的体制是相近的。那时候的英国,领主占有他管辖区域内的土地,除了各级领主自己经营的土地外,其它土地给农民租种,成为农民的份地。这两种土地之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森林沼泽等荒地,这些公地和荒地法律上当然也是领主的,但实际上是公用或无主的。当大块的土地紧缺时,大家就打上了这些公地和荒地的主意,领主或佃农都有圈占为己用的行为,在土地不缺的地方,这种占用也相安无事,但是在一些土地紧缺的地方,就不能随意占了,佃农和领主们就要互相协议,比如领主要占一块,就给佃农一些补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就这样通过协议、在王室和领主的法律框架内圈占了,但也有少数补偿不到位或者不补偿就强占的,引起了暴力冲突。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颇有春秋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的神韵。随着土地的集中,大土地主也愈发肯在他的土地上进行投入,这些投入包括耕地的改良,更能提高生产率的农具的发明创造、品种的培育,以及管理和作业方式、方法的改进。结果是,从1750年开始,各大农场的粮食产量明显有了大幅提高。艾伦据此认为“这也就反映出圈地建立大型农场对于农业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很大影响。于是在议会主导下的圈地运动遂一发不可收拾。” 第三阶段则始于15世纪。在15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但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的扩大,与英国只有一海之隔的欧洲大陆西北角的佛兰德尔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并形成了当时西欧的工业中心。由于佛兰德尔地区毛纺织业的繁盛,羊毛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这时,西欧大陆自身的羊毛产量已远不足以应对这种需求,于是羊毛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向了作为传统养羊大国的英国,这就使得英国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这时的英国,除了要满足国内的需要外,还要满足国外的羊毛需求。因此,养羊业与农业相比,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这时,一些有钱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而养羊则需要大片成片的土地。在该阶段的初期,贵族们延续了第二阶段的路径,仍以森林、草地、沼泽和荒地这些公共用地为目标。他们利用自己的势力,首先在这里扩大羊群,强行占有这些公共用地。当这些土地仍然无法满足贵族们日益扩大的羊群需要时,他们又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把那些世代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出家园,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以此将这些土地变成养羊的牧场。 最初,这些受剥夺的农村居民大批地变成了乞丐、盗贼和流浪者。但随着养羊贵族原始资本和纺织技术积累的完成,那些随之逐步资本家化的英国贵族们,开始不满足于单纯的羊毛这一原材料的生产和出口,为了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他们开始逐步涉足毛纺织,虽然那时还只能算的是工场手工业而已。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壮大,为那些由于封建制度的解体而被赶出土地的农民开辟了新的生产领域。于是,这些人口便开始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并重新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一些人带着从土地转让中获得的一些微薄的资本,投身于工业生产,从而加入了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队伍。更多的人则违心地摆脱陈旧的传统习气,为了生存不得不受雇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因为他们除了自身的劳动力外没有任何东西可提供。从而形成了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大军。更为重要的是,“圈地运动使得小农转化为了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事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的建立和扩大是产业革命发生的必要前提。”
投资要点 今日的英国股市极具特色,行业权重上金融、石油业处于为明显的位置,消费、服务行业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工业与计算机业则属于弱势。 互联网泡沫期间,英国电信通讯公司风光一时,但是在泡沫破灭后跌落得最深;2003年后大宗商品出现牛市,石油、采掘业拉动了整个大盘;金融危机期间,倚重金融业的英国经济与股市受损非常严重。金融危机后至今日,英国在复苏过程中的股市上涨十分疲软,远不及同期美国股市,在不同的行业结构和经济环境下,英美股市逐渐脱钩,渐行渐远。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 《全球资本市场历史》专题之四 一、引言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已经先后有多个国家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如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然而若要论最早发展出成熟资本市场的国家,则非英国莫属。 看英国股市两百年的风风雨雨,不仅仅是观察英国经济、国运的历史沉浮,更能一窥世界大势的山河变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资本市场发扬光大的国家,其对后世的美国和其他国家影响几多。一旦了解了英国,我们就能扫清资本的历史迷雾,把握资本的发展主线,看到资本的未来道路。 为此我们撰写了《全球资本市场历史》系列报告。本篇报告为系列第四篇,回顾了英国股市在21世纪初期的历史。 21世纪以来,英国的改革红利日渐消退,国家经济结构趋于陈旧。没有了强壮的躯体,英国股市就如同一个年迈的“没落贵族”,步履有些蹒跚。不过毕竟曾经辉煌过,今日英国依然继承了丰厚的殖民遗产,伦敦也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金融中心,英国股市地位犹存。 二、2001-2019 黄金时代悄然褪色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在瞬息万变的股市更是如此——没有一个股市可以永远保持上涨,任何的“黄金时代”也必将成为过往。果不其然,在21世纪的头10年中,两场重大危机接踵而来,为英国股市蒙上了一层阴影。 2.1、两场危机袭来 1999年互联网泡沫到达巅峰,短短三四年时间,互联网相关企业的股价动辄上涨数倍。当时因为股权增值而手握重金的电信公司互相攻入对方的地盘,抢夺用户。为了消灭竞争对手,英国最大的电信公司沃达丰(Vodafone)敌意收购德国电信公司曼内斯曼(Mannesmann),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并购案,并成就了当时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集团——沃达丰集团。不过风总有停下的一天,过去乘着风飞得越高,未来就有可能跌落得越狠。因为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沃达丰的股价旋即就走了下坡路。 从1999年中开始,因为经济过热,通胀压力上升,美联储进入了为期一年的加息周期。为了稳定汇率,英格兰银行跟随美联储部分加息。连续上调的利率增加了借贷成本,股市中的资金压力加大。最终股市资金回流至银行体系,引发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从2000年初至2003年初,英国股市经历了漫长的3年下跌,股指跌去了47%。期间沃达丰的股价也从400英镑每股跌至78英镑,缩水80%,完全不复当年的光辉。 虽然通讯行业一蹶不振,英国股市还有其他的基本面。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大宗商品行业带动英国股市从谷底反弹。2002年开始原油、矿石价格加速上涨,上游原材料企业盈利提升,相关股票跑赢大盘,原油与采矿业在英国股市中的市值权重由2002年的14%上涨至2007年底的26%。那么这一轮大宗商品牛市是如何出现的呢? 最主要原因的是中国快速工业化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提振作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工业化加速,高额投资下产出高增长。例如钢材产量6年上涨超过250%,并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3。旺盛的中国需求提振了上游原材料价格。 其次是房地产建筑需求。互联网泡沫破灭后,2001年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为了稳定经济信心,美联储选择将利率一降到底,其他国家或主动或被动降息,开启了全球央行的宽松时代,英国央行政策利率也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调降。超量资金最终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催生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繁荣的房屋建筑活动支撑了上游原材料需求。 最后还有伊拉克战争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干扰。为了报复伊拉克对恐怖分子的支持,美、英为主的联合军队于2003年3月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伊拉克战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石油供应,美英在战场上的物资消耗,也提升了石油等军需品需求,扩大了石油供应缺口,进而支撑了价格。 由中国需求、房地产泡沫支撑的本轮大宗商品牛市持续到了2007年中,随着新一轮的美联储加息,房地产泡沫被戳破,并引发了美国次级贷款偿付危机。因为美国金融机构深入到全球金融活动之中,次贷危机很快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金融业为支柱产业的英国深受其害——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经济最糟糕的2002年,英国尚且能保持2.4%的实际GDP增速,然而在金融危机之中,英国的GDP萎缩了4.2%,取得了自大萧条以来的最差表现。本次金融危机中,英国股市又从2007年的高点下跌超过40%,跌回了互联网泡沫后的起点。 2.2、英、美股市的脱轨 2009年1季度,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救援下,世界经济衰退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英、美股市开始同步反弹。从80年代起,两国的股票市场就展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一起度过了相似的80年代消费股牛市、90年代互联网泡沫、07/08年金融危机。然而最近的十年中,英、美股市却上演了截然不同的一幕:在美国一方,代表大盘指数的罗素3000指数自金融危机后的低点上涨了360%,然而在英国一方,富时全指却仅上涨了110%,远逊于同期美国股市的表现。为何金融危机之后,英、美两国股市表现的差距这么大? 首先从根本上来说,英国股市的行业结构过于陈旧,制约了它的成长性。英国股市中,金融、能源、矿产等高权重行业均属于周期性行业,然而金融危机后关键的高成长性行业却缺席了。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的10年牛市主要是由计算机相关行业贡献的,美股中诞生出“FAANG” 这种市值上千亿甚至接近万亿,为世人所熟知的股票。反观英国股市,则基本上错过了最近一波移动互联网革命浪潮。目前富时100指数成分股中仅有3支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股票,其中最大的一支——赛捷集团(Sage Group),市值与美国头部高科技企业市值差出整整两个量级。 因为坐拥顶尖大学,英国本土其实并不缺乏培育优秀高科技企业的土壤。然而撒切尔改革后,英国对外资过于宽松的政策,使得本国难以培养起独立的民族企业,更多的优秀企业早在初创时期就被外资盯上并收购,化为跨国科技企业的一个工作室,而非登陆伦交所上市。 其次,欧洲作为英国企业的主要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增长缓慢,拖累了英国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由于人口老龄化、福利制度等社会问题,欧洲国家在金融危机之后增长趋于停滞。 2009年10月,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随后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国相继出现财政问题。主权债务危机的显现,反映出欧洲自身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需要通过大额政府赤字来维持需求和就业的问题,最终积累的财政矛盾威胁到欧元区的稳定。债务危机中,各国政府为了履行加入欧元区的承诺,经历了痛苦的紧缩过程,拖累了区域经济的复苏。 最后,英国退欧的不确定性,也妨碍了英国经济与股市表现。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他原以为本次公投是“一箭双雕”之举,然而出乎他的意料,2017年脱欧公投中“离欧”派胜出,卡梅伦只得黯然离职。 脱欧带给英国极大的不确定性,离开欧盟后,英国与欧洲大陆间将可能不会实现货物、人员、资本的自由流动,特别是以欧洲大陆作为主要销售市场的跨国企业,将会第一个受到冲击。 经过了两年的混乱和争吵,英国政府并没能拿出一个有效的脱欧方案,无协议脱欧的日期越来越近了。无协议脱欧后,英国将会和欧洲大陆间出现硬边界、贸易关税增加,货物和资本进出欧盟可能会出现障碍。面对脱欧风险,英国企业在投资上踌躇不前,而索尼、松下、联合利华等跨国巨头则纷纷表示要将欧洲总部搬离英国。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下,英国股市自2018年5月以来就处于震荡下跌当中,走势与同期的美股出现了背离。 行业结构与经济环境的不同,最终让英美两国股市渐行渐远。目前造成两者走势背离的因素还看不到消弭的迹象:一方面欧美各国民粹主义兴起,逆全球化大行其道,各国经济有所背离,股市关联度继续下降。另一方面英国股市甚至是整个欧洲已经失去了发展先机,似乎难以紧跟下一次科技革命,看不到未来的成长空间。当前的英国股市,似乎已经完全从上个世纪末的黄金时代中黯淡了下来,还没有等到黎明前的曙光。 2.3、仍具特色的英国股市 从1698年在乔纳森咖啡馆创立至今,伦敦证券交易所已经经历了300年的风风雨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随着大英帝国的没落,伦交所在规模上逐渐被美国、日本、中国等后起国家的证券交易所超越。今日按市值排名,伦交所的位次滑落至第七位,落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东京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和泛欧证券交易所。虽然近3.7万亿英镑的市值规模(2018年底)不及同侪,伦敦证券市场仍不失为一个极具特色的证券市场,它在行业侧重度、集中度以及全球化水平上都具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行业权重上,英国股市呈现出“两超多强”的格局。“两超”分别是金融业与石油石化行业,分别占据英国股市市值的19%与15%。早在19世纪初,金融机构在股票市场上的占比层超过80%,可谓是一家独大。随着工业、消费、其他服务业相继兴起并进入股票市场,金融业在股票市场中的权重直线下滑。 直到撒切尔政府金融自由化改革之后,行业占比才重新反弹。去监管化强化了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90年代英国金融活动蓬勃发展,金融机构信贷扩张,银行资金进入并控制实体企业,扩大了整个金融业在经济中的分量。至于英国股市中石油石化行业的强大,则是英国殖民遗产和北海石油共同孕育的结果。 其余在英国股市中占比较大的行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消费类,20世纪80年代英国消费行业乘着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东风崛起,如烟酒食品、家庭及个人用品、商贸零售等行业在股市中均有一席之地;一类为高端服务业,如传媒、医药、旅游等,90年代英国开启去工业化时,上述行业均为重点发展的对象。最后,还有一行业不能被笼统的归为上述两类,但依然在股市中具有重要的位置——矿产采掘业,它和石油石化行业一样,从英国的殖民遗产中成长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个行业在股市中居于弱势地位。其一是广义概念上的工业,包含钢铁、机械、化工、军工、建材在内的工业部门在英国股市中的比重不超过7%,与英国去工业化后,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格局相匹配。另一个则是计算机相关行业,虽然90年代伦敦证券交易所推出二板市场(AIM)以吸引创业公司,但遗憾的是英国本土并未培育出具有全球影响力,并能够影响大盘走势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在行业集中度上,英国各行业龙头占据了同业股票市值的绝对比例,集中度非常高。当某一新兴行业度过高速成长期,由增量发展变为存量博弈时,行业内各企业竞争、兼并加剧,企业数量减少成为行业进入成熟期的必然现象。自上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发展相对停滞以来,股市中企业数量即开始减少。在90年代服务业的春天中,上市企业数量一度反弹,但2000年后再次下跌。直至今日,英国股市中的企业数量已经由60年代的超过4000家锐减为仅剩1000多家。在这1000家股票中,前100家权重股在股市总市值中市值占比超过80%,这也使得富时100指数(FTSE 100 Index)成为英国股市的代表性指数。 在行业发展周期的因素之外,英国国内市场较小也是集中度较高的原因之一。英国人口仅有6600万人,国内消费市场仅能容纳两三个行业巨头。特别是少量巨头全球化较为成功,开拓出庞大的海外市场,从而在市值上进一步碾压了国内小型企业。 英国股市的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全球化程度非常高,与伦敦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相符。在殖民时代,英国企业的经营范围遍及广大殖民统治地区,本就具有一定的全球化基础,在上世纪80、90年代又踏上了全球化的第一班车。今日在富时100成分股中,企业超过70%的营业收入是在海外取得的。富时250成分股中,企业的海外营收比例下降至50%左右,不过在世界范围内比较仍然属于较高水平。 今日英国股市带给我们的印象或许和英国这个国家一样,老牌、没落,甚至有点死气沉沉。不过只要把握住上述这些特点,聪明的投资者依然能够在合适的时机挖掘出英国股市的投资价值。毕竟事物总是在变化的,300年间英国股市经历过高潮、也陷入过低谷,当今的低迷,或许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小插曲。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股票市场,在未来究竟是否会重现光辉,还是就此消沉?相信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 三、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风险。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斯蒂芬·哈恩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中透露,新冠疫苗可能会在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结束之前获得紧急批准。 哈恩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获得紧急批准的申请必须由疫苗开发商提出。他指出,如果开发商在第三阶段大规模人体试验结束之前就提出申请,FDA会判断这样做是否合适。 哈恩同时强调,他并没有因为来自总统特朗普的压力而采取任何行动。“这将是源于科学、医学和数据的决定。”他说,“不会是一个政治决定。” 目前,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的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的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联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美国莫德纳公司,三家制药企业正在进行新冠疫苗的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参与者达到数万人。 法新社的报道称,鉴于该试验的性质,很难预测何时会出现可靠的结果。 哈恩指出,紧急批准疫苗的使用并不针对所有人,或针对特殊以及高危群体。“我们的紧急使用授权并不等同于完全批准。”他强调。
投资要点 20世纪下半叶是英国股市的黄金时代,工业、采掘业、新兴服务业先后成为股市中的宠儿。五十年代英国在美国的帮助下顺利地向重工业转型,同时货币贬值带来了汇率优势,助推英国工业品重新打入世界市场,股市一扫二战后的低迷。 60年代随着其他参战国的经济恢复,英国工业竞争压力加大,增长相对停滞,直到第二次英镑贬值后,股市才有所起色。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因为能源基础过于依赖进口石油,英国工业界受损严重,不过油价大涨激发了北海石油 的开发潜力,石油与矿石采掘业先后崛起并得利于第二次石油危机。80年代撒切尔政府的自由化改革刺激了银行信贷投放,在杠杆的作用下经济重回繁荣,同时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让英国较强势的消费品牌更多受益。90年代英国开始去工业化并重点发展服务业,这一时期金融、计算机等高端服务业在股市中的表现最为出色。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 《全球资本市场历史》专题之三 一、引言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已经先后有多个国家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如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然而若要论最早发展出成熟资本市场的国家,则非英国莫属。 看英国股市两百年的风风雨雨,不仅仅是观察英国经济、国运的历史沉浮,更能一窥世界大势的山河变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资本市场发扬光大的国家,其对后世的美国和其他国家影响几多。一旦了解了英国,我们就能扫清资本的历史迷雾,把握资本的发展主线,看到资本的未来道路。 为此我们撰写了《全球资本市场历史》系列报告。本篇报告为系列第三篇,回顾了英国股市在20世纪下半叶至今的历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已经由美国领导,英国退化为美国治下的二流国家。当世界的目光已经转向美国资本市场的时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英国人从对昔日荣光的追忆和缅怀中苏醒,做出了许多振兴国家实力的举措和改革,并让英国股市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二、1951-2000 股市的黄金时代 1950年是马歇尔计划进行的第二年,在该计划的帮助下,整个西欧经历着热火朝天的重建与复苏。作为该计划最大的受助方,英国不得不承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已经由美国所主导,重现维多利亚时期的强盛只能是幻想。随着旧时殖民统治地区相继获得独立,不再依靠殖民经济的英国正在重新的融入世界,重新的定位自己。英国人认识到,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顺应世界潮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让英国经济重新焕发活力,最终这些调整和转型也明显地反映到股市当中。 2.1、向重工业迈进 50年代初西欧各国均迎来了战后复苏,经济增长较快,英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英国的股市表现中,更能体现复苏的势头。整个50年代,英国股市股指上涨幅度超过150%,仅用了短短10年时间,就达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半个世纪的上涨幅度。这场牛市的主要动力一部分来源于产业顺利升级,50年代初英国产业开始向重工业转型,投资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复苏最根本的源泉,内需得到提振的同时上市企业盈利增多;另一部分来源于汇率优势,货币政策上英镑再一次贬值,帮助英国平衡了进出口贸易,在货币贬值带来的价格优势下,英国工业品重新打入世界市场。 1948年推出的马歇尔计划,在资金上给予英国很多帮助,成为了英国工业转型道路的起点。更重要的是,美国在工业技术上为英国补了一课,美国的技术支援不但缩小了美英间的生产力差距,更让英国站上了下一次科技革命的前沿阵地。 有了资金和技术的储备,50年代英国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大踏步的前进。固定资产投资一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的低迷,连续10年高速增长。对GDP的拉动作用从1949年的10%上升至1960年的超过17%。旺盛的投资提振了中上游建筑材料和设备需求,已经初具规模的上市工业企业在这场转型重工业的道路中直接受益。 1949年英镑大幅贬值,也帮助英国工业品守住了国内市场,并重新打入海外市场。二战后,世界货币体系已经由战前的“英镑-美元”二元制浮动汇率体系,转变为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然而随着战后印度等殖民统治地区相继独立,英国基于殖民体系的产业结构不再具有竞争力,英国商品也无法出口到世界市场并赚取外汇盈余。但同时英国又有非常大的战争债务偿还压力,本国黄金和美元储备见底,无力再支撑英镑价值。形势所迫,英国决定让本国货币一次性贬值30%,至1英镑兑2.80美元。这一决定得到了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意,并于1949年9月18日正式生效,同时英镑区内其他国家货币同英镑一起贬值。 本次货币贬值的效果和1931年英国脱离金本位时非常类似。首先英镑区内的进口商品变得更昂贵了,民众和工厂更少的消费外国商品,区内的市场空间更多的留给本土和英国产商品。同时英国商品出口也变得更有竞争力,不但英国加工制造的部分成本下降,连同从英镑区国家进口的原材料部分成本也有所下降。 在工业投资高增长和货币贬值两大利好因素催化下,50年代英国中游重工业企业股价表现最为优秀。不过牛市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56年英国遭遇了一场政治危机,这场危机扰乱了金融市场,并带给股市不小的打击。 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苏伊士运河一直为英、法两大殖民帝国所控制,直到1952年埃及军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傀儡政权,结束了英国对运河区长达70年的军事占领,不过此时英、法依然保留着苏伊士运河的经济权益。1956年 7月,埃及新政府突然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此举激怒了英、法。10月,两国联合以色列进攻埃及,重新占领了运河区。英、法殖民主义式的军事行动招致了全世界的谴责,美国在金融市场向英国施加压力,不但在外汇市场上抛售英镑,还否决了英国向IMF申请的援助。最终英、法屈从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结束后,英国股市也于1958年找回了上升势头。 2.2、繁荣与停滞 60年代欧美各国依然沐浴在战后繁荣当中。就英国来说,生产经营活动的旺盛可以用两个“3%”表示——失业率始终维持在3%以下,GDP实际增速高达3%,增长速度处于维多利亚时代也难以企及的历史最好水平。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繁荣的背后,英国股市却经历了多年的停滞。从1960年至1967年初,英国股市股指毫无增长,甚至还略微下降了8%。究竟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英国股市的停滞? 总的来说,英国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自五十年代有所上升后,到了六十年代再度下降。本国工业增长速度虽然从历史的纵向角度来看表现不错,但是横向与其他工业国家相比较,则处于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上市企业利润增长缓慢,英镑还出现了信任危机,成为股市表现疲软的根本原因。 关于60年代英国商品竞争力下滑的原因,学界提出过很多种解释。一是后发优势学说。德、法、日等二战主要参战国在战争中受损严重,直到50年代末期才完成重建工作。虽然战后起步较英国晚,但是它们在建设工厂时可以应用最先进的技术,生产力水平较英国更高。反观英国,因为更新技术和设备时需要抛弃旧有设备,企业家在应用新科技时更为保守。除此之外,其他后发工业国家仍有比较庞大的农业人口可以为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即人口红利。英国由于较早的完成了工业化,几乎没有人口转移的空间,遏制了工业部门的进一步增长。 二是教育水平差距。由于历史原因,英国的教育系统偏向于精英教育,对于普通大众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远不及美、法、德等国。在战后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一般员工的职业技能越来越成为决定生产力的关键要素,英国高等教育人才基数较小,制约了企业的管理能力。即使在一线工人的技术训练层面,德、法等国的岗后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也较英国更为完善,使得英国的工人素质较其他国家更为落后。 三是英国殖民经济的彻底瓦解。50、60年代,以南非、马来西亚为代表的27个地区先后从英国独立,英国在殖民统治地区的商品垄断彻底瓦解,殖民收益消失也成为拖累工业增长的一大原因。 60年代英国商品竞争力相对下滑,不但有损于出口,也影响了内需。由于出口部门动力减弱,工人阶层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增长速度跟不上欧洲大陆国家。出口部门疲软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则是英镑信任危机。50年代英国出口增长强劲,经常项目能产生较多盈余,支撑了英镑价值。随着60年代英国商品竞争力的下滑,年度赤字在英国的经常项目账户中出现。国际市场对英国是否能维持1949年以来的固定汇率表示质疑,英镑的信任危机由此产生。 为了吸引资本回流,英格兰银行不得不设定一个更高的利率来保证国际收支平衡。高利率鼓励了储蓄,但是不利于民众对股票产生投资热情,也成为60年代初英国股市走势平淡的原因之一。高利率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则是借贷成本上升,阻碍了实体经济投资。 英镑危机以1967年英镑第二次贬值告终,但却成为了另一段牛市的起点。从1967年中至1972年,英国股市大涨了133%,这一轮的上涨,与英镑贬值后企业盈利改善有关,但更多涨幅是由金融环境因素推动。 在国内,增长预期与利率下降推动了股市上涨。英镑贬值后,投资者预期本次货币贬值的效果会像1949年一样,能够再次提振出口部门,改善企业盈利。同时在出口部门能够赚取外汇盈余的情况下,英格兰银行不再为了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而设定一个较高的利率来吸引资金回流。因此英格兰银行捍卫币值的压力减轻后,开始调降利率刺激经济。利率下降鼓励了借贷行为,在股市上涨预期的配合下,更多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出并流入股市,大大推高了股指和市盈率。 在国外,英镑危机结束的同时,美元危机显现,避险情绪推高了英镑资产。1966年开始,美国全面介入越南战争 ,政府开支增加,国内物价上涨。美国经济需要更多进口商品,打破了战后的贸易平衡,促使美元流出速度加快。然而,美联储此时所持有的132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已经不足以支付140亿美元外国央行的美元储备在美元危机期间,美元的信任危机由此爆发。英镑由于提前贬值改善了贸易帐户,因此显得更为坚挺,避险情绪提升了对英镑和英镑资产的需求,外部资金流入英国股市,也对牛市起到促进作用。 虽然都是以英镑贬值为起点,50年代牛市基本上由企业盈利增长推动,估值改善在牛市中的作用不到2成。而1967-1972年牛市更多来源于预期和估值的上涨,期间英国股市整体市盈率由不到11倍上涨至最高超过20倍,涨幅的六成都是由估值贡献。然而缺少基本面支撑的股价如空中楼阁,上涨的越高则跌落的越狠,即将到来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将带给英国股市投资者一次惨痛的教训。 2.3、在石油危机中收益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70年代的英国股市,那么这个词应该是“惊心动魄”。经历70年代初牛市的投资者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一场石油危机使得英国股市从1973年的高点大跌70%,成为人类历史上仅次于美股大萧条的惨痛崩盘。然而当第二次石油危机袭来时,英国股市却加速上扬,表现与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大相径庭。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北海石油的开发改变了英国能源供给格局,英国由严重依赖进口的石油输入国蜕变为输出国,从油价上涨的受损方变为受益方,成为了两次石油危机期间股市表现迥异的根本原因。 以往英国在石油定价方面话语权重大,本国工业长期享受低油价的利好,以至于能源结构上过度倚重进口石油。石油危机前,中东地区各国虽然生产石油,却没有石油的定价权,仅分享部分油井开发的收益。 第一次石油危机中,英国的石油定价权、收益权让渡给OPEC(欧佩克)组织,结束了油价长期偏低的局面。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各个产油国第一次真正的联合起来,抗击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结束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到了1974年初,石油名义价格已经从1972年的2.48美元/桶飙升至11.58美元/桶,石油危机全面爆发。中东产油国在本次联合行动中第一次享受到了巨大的石油收益,从此开始更多的联手控制油价,与西方企业争夺分红,石油话语权逐渐从石油巨头转移到了产油国手中。 视角回到股市,相较于美国股市不到50%的跌幅,英国股市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大跌70%,在欧美国家中受损最为严重。为何石油危机对英国的打击比其他国家更深?答案就是英国过于倚重进口石油的能源结构和糟糕的货币政策,使得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在主要国家中最高,对上市企业的盈利和股票估值伤害最深。 由于英国能源基础中过于依赖进口石油,油价上涨对英国物价的潜在冲击最为广泛。在欧洲主要国家中,只有法国的石油依赖度高于英国。然而法国在石油危机爆发后采取了果断的货币紧缩措施,大幅提高基准利率以遏制消费,缓解了本国物价的上涨势头。英国则在货币政策调整上略显迟缓,利率跟不上物价的上涨走势,以至于负利率明显,反而鼓励了消费和囤积居奇的行为,加速了物价上涨。 在过高的通货膨胀率面前,投资者放弃股票资产,转向追逐商品,打压了股票估值。英国政府物价管控不利,在未来物价仍将快速上涨的预期下,持有商品,等待价格上涨的回报远高于持有股票的盈利回报,因此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资产并购买商品,英国股市整体市盈率因此受到打压。 在企业盈利上,英国相比于其他国家更高的通胀率,抵消了1967年英镑贬值以来本国出口企业的价格优势。国内市场上进口商品的竞争力也有所加强,进一步挤压了国内企业的盈利空间。 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油价大涨对社会的巨大破坏力,引发了欧洲各国政府的深刻反省。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能源安全战略,改革过于倚重进口石油的能源结构。英国政府则将目光聚焦于北海石油。早在60年代,北海区域就已探明存在大规模的石油储备,只不过由于开采成本较高,石油企业缺乏开采的经济动力。石油危机后油价上涨,北海石油开采利润可期,同时政府也开始重视本国石油项目,北海石油的产量得以快速攀升。 北海石油的开发,逐渐扭转了英国石油进出口格局,使得英国股市从此成为油价上涨的受益者。1978年底,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 ,当地石油产量大幅下滑,油价再度走高。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的石油生产完全停止。在供给缺口下,石油价格由每桶13美元跳升至41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受高油价的冲击,主要工业国家通胀上升,并于1980-1981年再次陷入衰退。 其他欧美国家虽然一片萧条,英国股市却表现得一枝独秀。北海石油新锐与其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成为股市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它们的轮番上涨,让英国股市展现出了与其他金融市场不一样的靓丽风景。 2.4、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1982年起,国际石油价格进入下跌通道,然而英国股市并没有因此走弱。由“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所领导的经济改革和欧洲一体化代替石油涨价,成为英国股市新的增长点。 1979年撒切尔领导下的保守党政府上台,在她上任初期,英国喜获北海石油这一资源宝藏,帮助自身抵御了石油危机的冲击,但整个工业体系更深层次的问题没有解决。由于先发劣势、大众教育落后、殖民体系瓦解等原因,英国的工业部门从六十年代开始增长停滞。到70年代末,英国制造业竞争力继续下滑,甚至有一个专门的名词用来形容英国的糟糕经济现状——英国病(The British disease)。 撒切尔上台后,决心彻底摘掉“英国病”的帽子,她也为英国经济开出两张药方。一是私有化,在她的任内,政府将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股份出售给私人,以促进竞争和淘汰,提高企业效率。由于担心私有化后工作岗位丢失,英国工人阶层对私有化政策进行了大规模抗议和罢工。撒切尔夫人因为铁腕打压领导罢工的工会势力,获得了“铁娘子”的称号。 二是金融自由化,为了配合出售国有股份的行动,撒切尔政府于1983年开始准备、1986年正式实施了一系列金融去监管化政策,被统称为“金融大爆炸”(Big Bang)。其主要政策包括允许国内外金融机构持股、收购英国上市企业,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可以混业经营,投资银行内部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融资业务也不再要求互相独立,取消股票经纪的固定佣金等。 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两张药方相互配合,为金融资本大举进入实体经济打开了通道,信贷杠杆上升催生了80年代繁荣和牛市。在私人部门信贷扩张的推动下,英国经济于80年代重新找回了自信,特别是金融自由化实施的头两年,GDP实际增速超过5%,经济一时极度繁荣,上市企业盈利增长迅猛,成为80年代牛市的重要基础。 即使在牛市之中,行业表现也有好有坏,80年代英国卷入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浪潮,加速了股市行业间的分化。1957年,法、德、意等六国在罗马签署《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建立了以关税同盟为核心的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英国加入欧共体后,英国与欧洲各国双边关税下降接近至零,80年代英国同德、法、荷等欧共体国家的贸易额增长幅度远超前殖民地诸国。 几乎同时,随着美苏冷战消融和信息技术革命,80年代以大型跨国公司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起步。英国自殖民时代开始就有对外投资的传统,有能力进行跨国投资的大型公司争先恐后的搭上全球化的第一班车,开发海外市场,获取新兴国家的成长红利。以往在本国为业内或普通民众所熟知的品牌,如今开始在世界市场上一展拳脚。 英国的食品饮料、日用化学品等一般消费品行业因为发展历史悠久、品牌底蕴深厚,借着欧共体的贸易利好政策和全球化的东风,顺利打入世界市场。在1982至1989牛市期间,消费品行业总体股指上升384%,表现远好于大盘(285%)。然而处于相对劣势的中上游工业部门则受到欧洲大陆同业的竞争冲击,成为了英国加入欧共体和全球化的输家,行业盈利难以提振,牛市期间工业股在各个行业的股价中表现最差。 2.5、服务业的春天 1990年,持续了10年的英国牛市戛然而止,年内股指大幅回调了近20%。投资者们纷纷抱怨撒切尔政府实施的货币紧缩政策是股市下跌的罪魁祸首。当时英国经济在金融自由化、银行信贷急速扩张的背景下,度过了数年繁荣时光,到80年代末已经显示出一些过热迹象,通货膨胀有所抬头。 为了严格遏制物价上涨幅度,撒切尔政府大幅调高英格兰银行短期利率,更高的借贷成本打断了银行信贷的扩张势头,也打断了英国的经济繁荣。1990年英国GDP增速快速下滑,糟糕的经济让投资者一时失去了信心。不过历史证明,1990年左右的经济衰退不过是80、90年代英国长期繁荣的一段小插曲而已,很快又一个10年牛市的序幕即将拉开。 从1991年初开始,英国股市重新回到上涨通道当中,本轮牛市持续到了1999年末。同一时期在大西洋(行情600558,诊股)的对岸,美国股市出现了著名的互联网泡沫,标普指数10年上涨了335%。英国股市表现稍逊(10年上涨214%),不过仍可称为历史性的大牛市。 经历了80年代中后期撒切尔政府改革,金融、软件等服务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并自然而然的成为90年代股市的主题。同时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性货币超发,为这一轮牛市添柴加火,推动了股市整体估值的抬升。 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改革,让英国走上了“去工业化”道路,资金、劳动力向更具优势的服务业转移。因为精英化的教育体系和语言优势,英国一直以来在金融、传媒、科研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具有优势——英国拥有伦敦这一老牌的金融中心,路透社、BBC受众遍布世界,牛津、剑桥大学长久的把持世界最顶尖大学的称号。 撒切尔认为英国与其“全面发展”各个行业,不如“扬长避短”,重点支持优势服务业,更有利于经济增长。经过她的私有化改革后,大批的工业企业失去了政府扶持,冗余人员被管理层裁撤,业绩亏损的甚至直接市场化出清、破产,而服务业则获得了更多优惠政策和政府资源。以往流向工业企业的劳动力、资金转向流往高端服务业,让后者的增长动力更加强劲了。 除了金融与计算机,90年代传媒、医药等行业股价也在这个服务业的春天中上涨不少,成为英国去工业化、经济转型道路中的受益者。不过在股票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性货币超发也是助推股票估值上涨的力量之一。 自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美国便走上了财政扩张、赤字经济的道路,同时美联储不断下调基准利率,向经济中投入更多货币以刺激繁荣。在超量的货币投放下,美元倾向于贬值。 为了稳定汇率,进入90年代后英国央行也跟随着美国的步伐,打开了降息通道,并且利率下降的幅度比美国更大。低利率下定期存款、债券资产不再诱人,更多的投资者将目光转向股票以寻求更高的回报,间接推高了股票估值。 2.6、行业的潮起潮落 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牛市中,英国股市如同大海一般潮起潮落,浪潮中各个行业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纷呈的演出。 第一个登台的便是重工业。二战后主要后发国家均开始工业化,各国低门槛工业品基本能做到自给自足,英国轻工业商品失去了世界市场。面对挑战,英国逐渐淘汰了落后的轻工业产能,将劳动力和资金集中至具有高技术门槛的机械、化工、精密制造业。从1950到1960年,英国的棉纺产能削减了2/3,但同时钢铁产量提升了50%,汽车产量更是上升了1倍以上,补上了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产业短板。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英国股市为培育高精尖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70年英国上市企业中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71家,是1950年企业数量的5倍。 然而好景不长,英国制造业并没能长久的保持领先。到了80年代,战败国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在技术和成本优势上又重新超越了英国同行,造成后者普遍亏损,并需要依靠政府补贴救济。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英国政府下决心“去工业化”,市场化淘汰失去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到20世纪末上市企业中不少或被兼并或被淘汰,股市中的工业行业占比再度萎缩。 第二个上台的是采掘业。随着世界矿产、能源需求与日俱增,英国企业得益于殖民时代的遗产,巩固了大宗商品供应商的龙头地位。战后世界各国大规模工业化,带来大量对石油、橡胶、铁矿石、有色金属矿产的需求。而早在殖民时期,英国企业就牢牢把控住了各殖民统治地区的矿产与能源。后来即使这些殖民统治地区纷纷独立,英国的权益也基本得到了保留。 特别是在70年代石油危机和北海石油开发后,英国石油巨头的规模和收入进一步上涨,油气板块的上市公司市值,在英国股市总市值中的占比经常维持在20%以上。即使八十年代后英国进入“去工业化”阶段,依然有韩国、中国等后发国家不断推进工业化,带动全球工业规模持续增长,支撑了对于基础矿产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最后亮相的是新兴服务行业,在英国股市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二战前,报纸和电台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但是存在较大的地域局限性,各地传媒行业主要由当地公司把持。六七十年代,电视和卫星通讯在发达国家中普及,打破了传媒行业的地域藩篱。英国广播电视行业凭借着母语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种的优势地位,抓住机会一跃获得了世界级影响力,并为股市投资者赚得丰厚回报。 八十年代开始,通讯和医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行业增长潜力巨大,红利期中电信与医药企业获得投资者青睐。其中竞争力最强的公司成为行业霸主,被视为英国股市的中流砥柱。例如电信公司沃达丰(Vodafone p.l.c)和医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p.l.c)都是市值权重位于5%以上的蓝筹股。 经历了工业、采掘业与新兴服务业的变革,到21世纪初时,英国股市的行业门类已经与今天大致无二。尽管在上市公司市值上,伦敦股票市场早已被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超过,并且一度受到东京的挑战,但它依然是欧洲最大的股票市场,并继续为伦敦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发挥着支柱作用。 三、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风险。
前序报告: 专题之一:全球贸易的晴雨表(1801-1850) 投资要点 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煤钢革命改变了英国股市行业格局,在贸易相关的企业外,重工业企业进入股市融资,形成了“贸易+重工业”双支撑的局面。 这是个黄金大发现的时代,50年代加州和澳大利亚黄金大量开采,黄金矿区对英国商品需求增加,扭转了长期的通货紧缩并稳定了股市。60年代初英国有限责任制的落地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同时英国铁制品、贸易企业受益于美国南北战争,推动了第一个牛市。 70年代初钢铁技术革新,对美国、德国的出口繁荣引领了第二个牛市。74年经济危机之后,英国股市陷入了二十年的停滞,关税政策、航运格局和工业力量的世界性变化,成为压在英国股市身上的“三座大山”。1894年南非兰德金矿成为世界第一大金矿,英国凭借黄金开采重新步入繁荣,第三个牛市随之出现。 二十世纪初英国股市呈现新旧交替的格局,金融、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淘汰退出,工业股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消费类股票越来越多。一战爆发后,英国投资者对于国家实力和战争胜利充满信心,然而实际上英国在战争中的伤亡与开销巨大,英国企业人力亏空,预期落空下股市加速走熊。 在咆哮的二十年代,工人与复员军人在一战中的储蓄化为巨大的商品购买力,形成了一个消费股牛市。二战初期,英国人对战争心生恐惧,股市信心极低,然而随着战争局势逐渐明朗,企业股价不断回升,走势与一战期间完全相反。战后英国殖民体系开始瓦解,英国商品进一步退出世界市场,股市再度回调。 风险提示:市场波动风险。 《全球资本市场历史》专题之二 一、引言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已经先后有多个国家登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如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然而若要论最早发展出成熟资本市场的国家,则非英国莫属。 看英国股市两百年的风风雨雨,不仅仅是观察英国经济、国运的历史沉浮,更能一窥世界大势的山河变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资本市场发扬光大的国家,其对后世的美国和其他国家影响几多。一旦了解了英国,我们就能扫清资本的历史迷雾,把握资本的发展主线,看到资本的未来道路。 为此我们撰写了《全球资本市场历史》系列报告。本篇报告为系列第二篇,回顾了英国股市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1851-1950)的历史。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殖民贸易体系达到巅峰,英女王座下的领土面积和子民占到了世界陆地和人口总量的1/4。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开采出来的黄金给予了英帝国充足的养分。这是帝国最辉煌的时期,伦敦股市则一同见证了 “维多利亚时代”的传奇。 然而,没有哪一天的太阳不会落下,20世纪初“日不落帝国”的国力开始衰退,两次世界大战更是击垮了英国赖以生存的殖民体系。在英国国运风雨飘摇的时期,英国股市会经历什么?关于英国衰退的原因和历史,英国股市又会告诉今人哪些至关重要的教训? 二、1851-1900 钢铁时代的先行者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股市出现了新一轮的行业格局变化,根本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继续向深层次、向中上游发展,重工业蓄势待发。凭借着发达的运河与铁路交通网络,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工厂已经初步聚集起来并发挥规模效应 。此时的英国不仅是贸易中枢,更是被称为“世界工厂”。下游制造业规模扩张的同时,中上游机器设备等产品需求也水涨船高,最终催生出煤炭采掘与钢铁冶炼技术的革新。 与纺织业革命不同的是,煤钢革命深深地影响到了英国股市的产业结构。由于钢铁制造、矿石采掘行业天然具有投资周期长、重资产的特点,股份制公司代替家族式作坊,成为了钢厂、煤矿的主要组织形式。从1850年到1875年,有接近150家采掘业公司、70家工业企业选择上市融资。英国股市由过去50年的贸易业“一条腿”发力,转变为贸易业、工业“两条腿”走路。 2.1、黄金大发现 以1850年为起点,英国股市指数摆脱了过去20余年不断下跌的阴影,进入了长达50年的牛市区间,牛市背后最重要的因素是货币供给快速增长与外贸形势好转。 随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相继发现大型金矿(如19世纪50年代的加州“淘金热”),世界黄金产量跨越式增长。大量的金块被运至铸币厂铸造成金币,并化作当地矿山经营者的利润和矿工们的工资。因为黄金而暴富的金矿主、矿工又拿刚赚得的金币购买英国商品,提振了海外对英国商品的需求,最终一举扭转了英国企业面临的通货紧缩的窘境,股市终于止跌企稳。 除了美国之外,50年代初英国殖民地也传出发现金矿的好消息。1851年,英属哥伦比亚地区西部的海达瓜依岛上发现了金矿,成为该地区后续一系列金矿开采的前奏,不过同一时间最振奋人心的事件,还是属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地区的淘金热。 殖民地开采出黄金对于英国的好处是多方位的。除了与美国相似的商品出口增加与投资收益上升以外,英国还限制了殖民地当地金融机构的黄金储备额度。多余黄金储备必须运送到伦敦保管,长期来看有效的降低了英国本土资金利率水平,间接的提振了股市。在之后的多次经济危机之中,从澳大利亚与加拿大运来黄金都有力的缓解了英国本土流动性紧缩的状况,保证了国内的金融稳定。 2.2、南北战争 1861年至1865年,英国股市迎来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第一个牛市,本轮牛市由英国国内、国外因素共同推动。在国内,英国公司法刚刚落地,有限责任制成为企业投资的主流,投资者无需再担心公司破产导致个人背负债务,因而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热情;在海外,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保持中立,通过向南北双方销售战争物资,英国商人发了一笔战争财。 一个刺激投资者神经的事件则是大西洋(行情600558,诊股)对岸的美国南北战争,战争期间英国钢铁企业与贸易企业收入均明显上涨,带动了股价的攀升。美国北方是重要的粮食供应方,南方是棉花供应方,英国在南北方均有重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战争中倾向保持中立,并继续与南、北方的贸易往来。 除此之外,南北战争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美国南方棉花供应短缺。由于棉花种植园的人力被抽调至战场,战争后期北方又对南方进行贸易封锁,英国纺织业企业的棉花供应开始短缺。此时印度棉花成为美国棉花的替代品,对英国的出口增加。因为英国与印度的贸易距离要比美国远得多,贸易企业远洋运输收入增加,考虑到贸易行业在股市中的比重大得多,英印贸易的繁荣总体来讲对股市是利好的。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工业生产和对英国的原材料供应恢复,战争对于钢铁企业与贸易企业利润的刺激效果消失。英国经济陷入了短暂的衰退期,股市也随之下行,1866年一年时间内股指跌去了22.4%。然而不过2年后,股市很快的又重回繁荣。 2.3、钢铁革命 英国股市于1867年见底,从1868年开始重新回到牛市的上涨通道当中。到1873年牛市顶峰为止,6年内股指上涨超过60%。推动股市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钢铁产业革命、低利率与国际贸易繁荣等。 钢铁技术革命对于英国工业企业利润的影响,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因为已经有了较多的技术储备和工业应用,英国再次领先全球。钢铁投资同时带动了上游煤炭、铁矿石开采行业的投资和利润,最终均反映到了股市当中。 美国、德国虽然较英国稍有落后,工业化也开始起步。但是由于缺少工业基础,美、德钢铁工业的设备和原材料均需要从英国进口。英国对美国、德国工业品出口上升,进一步增厚了英国钢铁、设备制造与采掘企业利润。 同一时期,英格兰银行不断调降基准利率也有利于提振投资与股市热情。英格兰银行为了充分利用储备资金、扩大资金投放,从1865年开始进入降息通道,1867年1年内就降息400个基点,短期利率多年时间内维持在2%-4%之间。低利率一方面降低融资成本,加快了英国产业投资速度,另一方便降低了储蓄回报,更多的资金由银行转移至股市,为这一轮的牛市锦上添花。 钢铁革命中钢铁产业从无到有,也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业务项目。在旧有的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纺织品贸易的基础上,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国际运输成为英国贸易企业的增量业务。1865-1873年,英国对外贸易额上升了40%,贸易企业利润上涨也提高了其股票的吸引力。 2.4、1874年经济危机与20年停滞 1874年开始,美国、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19世纪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持续时间长达6年,期间英国股指从1874年的32点下跌至1879年最低点21点,下跌幅度约为35%。 1874年经济危机致使美国、德国工业投资遭受打击,进而影响到英国的工业品出口市场。虽然在英国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支撑下,英国经济的衰退起初没有美国、德国那么剧烈,但是新兴工业部门和贸易部门直接受到打击,股市的“两条腿”受困,最终导致股指的表现要比总体经济更差。 从1874年起,英国股市经历了长达20年的下跌和低迷期,原因不只有一场经济危机这么简单,其背后有更深层的结构性因素。这些因素不但导致了股市的低迷,更导致英国与美国、德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首先是全球贸易保护思潮的兴起。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作为筹集资金的一种手段,高额关税被加到了大多数进口商品上。战后政治上占有优势的北方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将工业品关税保留了下来。在德国,俾斯麦采取了国家干预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于1879年对进口农产品、生铁、钢铁半成品和制成品征收高额关税,产品越往下游税率越高。 贸易保护之风几乎在同一时间刮遍欧美,让煤钢革命中英国工业的先发优势丧失殆尽,海外市场尽失。同时全球贸易景气度每况愈下,作为最大的贸易商,英国损失惨重。 其次是全球贸易格局发生重大转变,英国的市场份额被法国蚕食。促成这一转变的是1869年通航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通航之后,经运河由印度前往欧洲的距离减少一半以上。1882年英国以镇压当地起义为借口入侵苏伊士运河区,尽管英国重新获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运河通行的经济收入依然被法国瓜分,并且英国企业从贸易船运、中转所获得的收入由于路程缩短而进一步降低。 最后,英国重新回到了发展轻工业的老路,导致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落后,重工业部门丢失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英、法依仗着拥有广大殖民统治地区作为专属市场,加大对殖民统治地区的商品倾销和剥削,而美、德基本没有殖民统治地区可以盘剥,只能加大对新兴工业的投资,加快技术革新,从而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英、法与美、德不同的发展路径,不但影响各国的经济增速,也缓慢而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力量格局。从短期来看,依靠利润丰厚的轻工业和殖民地市场,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较少的受到经济危机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新兴工业相对不受重视,在煤钢革命中建立起技术优势的英国逐渐在科技竞赛中落后。 轻工业和殖民地市场看似是英国在危机时为自己留下的“后路”,最终却断了英国工业的“前路”。1894年英国向美国交出了GDP世界第一的宝座,它也不再是“世界工厂”,因为此时在本国市场上都充斥着美国货。 2.5、黄金之国 1886年,一个叫乔治·哈里森的澳大利亚人在南非兰德山区农场发现了金矿,揭开了19世纪最后的淘金潮。兰德金矿对英国股市的利好,主要有三个方向: 首先是英国在南非的矿业公司。黄金开采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英国在南非的矿业公司把握住了较好的矿源,黄金产出后公司利润节节攀升。其次是经营南非业务的商品出口企业。随着淘金潮中世界各地的人聚集到矿区,无论是如火如荼的矿区建设,还是矿工的日常生活,都大量依赖英国进口商品。在这10年间,南非一跃成为英国的第五大出口国。 最后兰德黄金显著的压低了英国利率,进而促进了英国的经济繁荣。兰德黄金通过贸易或投资收益回流英国,最终流入英国的银行系统。1894-1899年,“南非经济”让英国多年处于繁荣区间,似乎一举摆脱了前二十年经济停滞的困扰。 兰德金矿带给英国繁荣的同时,也为其埋下了巨大隐患。围绕金矿利益,英国与当地由布尔人组建的德兰士瓦政府矛盾激化,最终双方围绕金矿的控制权爆发了战争。此时英国人应该不会想到,这场世纪之交的战争竟会成为大英帝国由盛转衰的起点,也成为了英国股市由牛转熊的分界线。 三、1901-1950帝国的黄昏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世界尚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汽车等重大发明的应用推广刚刚展开,拥有高科技专利的新兴企业在欧美各地崭露头角。但是对于英国来说,她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工业化,许多传统行业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因此“新老交替”成为了这一阶段英国股市行业发展的主线。这一主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金融、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兼并淘汰加速。这些传统行业在过去高速扩张的主要动力有二:一是国际贸易兴盛,英国一直牢牢把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为英国的贸易金融与国际性运输行业带来了繁荣;二是城市居民增长,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城镇化,100年内英国的城镇化率从34%上升到了78%,因此专为城市居民服务的金融、道路、公用事业公司层出不穷。 然而在1900年前后,这两大动力逐渐熄火。贸易方面,英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失去竞争力,英国与殖民地的贸易联系也在下降,贸易份额不断丢失;对于城市服务来说,英国的城镇化率已经上升至自然极限。增量市场消失后,三个行业进入了存量博弈的阶段,开始了大规模兼并与淘汰。 二、工业、原材料企业接棒成为市场主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工业部门出现的同时,传统工业部门进一步细分,许多细分市场的优秀企业进入股市,为工业股注入了新鲜血液。原材料与能源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趋势。19世纪末,铝、铜等有色金属被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在能源行业,石油的重要性也逐渐比肩煤。 在不断取得突破的工业革命中,英国股市中的重工业行业由传统的钢铁、煤炭二元制演变为钢铁、机械、石油、电力等多元化发展,初步奠定了现代工业的行业格局。 三、新生的消费、服务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初步富裕起来的英国民众开始消费升级,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无论是一般消费品还是耐用品,品牌化成为大趋势。消费品品牌化从价格低廉的食品饮料开始。紧接着,耐用品、奢侈品公司也迎来了上市的浪潮。 3.1、工业的溃败 从1900年至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股市经历了长期的下跌,不同的是,本次股市下跌并不是由世界需求不足和长期通货紧缩引发的,从根本上来说,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商品竞争力不足,工业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逐渐丢失,才是股市长期疲软的主要原因。 以往英国对殖民统治地区市场进行垄断,但是20世纪初民族主义觉醒和殖民统治地区频繁起义,让英国工业品的殖民统治地区专营市场不断丢失。继1867年加拿大升格为自治领后,1901年澳大利亚、1910年南非成为自治领。自治领不再受英国政府的控制,英国企业过去通过非市场化政策维持的竞争优势消失。 然而在市场化竞争中,英国又难以抵御新兴国家的冲击,其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19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商品竞争力逐渐降低。竞争力的缺失集中反映到钢材生产上:下游需求缺乏,导致英国与德国钢铁产量的差距越拉越大,映衬着日不落帝国的落寞。 此时英国工业企业已经成长为股市的主力军,不过在国际竞争压力下,企业业绩增长缓慢,盈利下滑,让股市投资者越来越失望。相比较而言,大洋对岸的美国企业竞争力更强、增长前景明朗。众多英国投资者纷纷进入美国股市,带动了美国股市指数的上涨。 3.2、惨烈的一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成为了一战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虽然根据防御协定,英国加入了与同盟国的战争中,但是奉行平衡主义的英国最初并不想过多的深入欧洲大陆的战事。然而结果却远超英国的预料,英国这一次成为了战争的受害者。 同样是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战争,战火也没有烧到英国本土,拿破仑战争和一战究竟有哪些不同,使得两场战争中股市中的表现天差地别?我们认为一战期间股市走熊的因素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从企业生产层面,一战期间英国广泛征兵,抽调人力资源,削弱了英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一战初期,英国的主要盟友法国由于动员与军事指挥失当,一个月内就阵亡了20万人。战争的天平开始向同盟国方面倾斜,迫使英国加大了对欧洲大陆战事的参与度,大面积征兵并派遣更多军队进入战场。 大规模的征兵,基本抽空了英国生产企业的剩余人力资源,制约了产能扩张的步伐。由于人力缺乏,钢铁制造等主要军工部门增产有限,棉纺织、食品生产等次要部门产量更是出现了严重下滑。 从企业利润层面,由于面临他国供应商竞争与高额战争税,英国企业难以在战争中盈利。一战,美国、日本因为远离主要战场,工业基础完整保存,军需品供应潜力巨大,对英国商品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更勿论其商品在战前本就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使得英国企业难以获得欧洲盟友的军需订单。除此之外,英国在一战中消耗巨大,政府债台高筑,不得已对企业征收高额战争税。 从市场预期的层面,惨烈的一战打破了民众对于英国实力的浪漫幻想,速胜的预期不断落空后股市走低。 1918年底,一战终于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胜利的情绪带动股市在1918年底与1919年出现小幅反弹。但是很快英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股市再度大幅下跌——1920年英格兰银行为了治理通胀,大幅提高利率引发了这次危机。 经济危机持续了大约2年,在此期间英国的物价出现了明显的下降。1922年底,英国政府认为通货膨胀的治理基本完成,物价已经恢复到了合理水平,因此结束了货币紧缩周期。英国的利率重新调降,经济再度复苏。 3.3、咆哮的二十年代 从1922年至1929年,美国、欧洲诸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战后复苏和繁荣,史称“咆哮的二十年代”。各国在复苏期间经济增长较快,英国在这8年间的年均实际GDP增幅高达3%。该时期的最大特点就是股市大幅上涨,在美国出现了著名的二十年代泡沫,在英国同样出现了上涨70%的历史性大牛市。 20年代是消费主义盛行的年代,英国消费股撬动了整个牛市。有两股力量推动了消费牛市,其中一股来自复员军人,手中持有的当兵时的工资化为巨大的消费力。另一股则来自工厂工人,在战后通货膨胀期间,企业为了保证生产力,尽力满足工人对于工资上涨的要求在1920-1922年的物价调整和紧缩周期中,英国的物价整体又下行了30%,士兵和工人手中储蓄的购买力更强了。 战后消费旺盛时期,英国股市主要消费品企业利润增加,股票大涨。与动辄上涨超过200%的消费股相比,英国的工业股走势则略显疲软。一战中英国工业部门忙于战争生产而无暇顾及世界市场,导致美国、日本趁机瓜分了英国的市场份额。战后英国商业秩序恢复,出口部门却发现再也难以恢复战前的市场优势。 雪上加霜的是,英国回归金本位时高估了英镑价值,进一步削弱了出口部门的优势。战后英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恢复金本位,认为恢复金本位就是恢复大英帝国时期的荣光,因此进行了包括通胀治理在内的一系列货币政策。然而英国的通胀治理周期结束的过早,物价没有下降到位,导致英镑被高估了。高估的英镑鼓励了进口消费,并削弱了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英国工业部门进一步受到冲击。 金本位恢复1年后,英国出现了自1851年以来的第一次和平时期的经常项目赤字,英国工业为国家赚取大额盈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4、大萧条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崩盘的消息传来,恐慌席卷了英国市场。大萧条中美国经济崩溃,世界贸易遇冷,作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的英国也未能幸免衰退。为了拯救英国经济,英国政府先后做出四点举措,率先将英国拉出了大萧条的泥潭。 首先,英国取消了金本位,让英镑贬值,为出口部门创造汇率优势。在1931年底,英镑兑美元价格就从金本位时期的1英镑兑4.86美元,下降至4.54美元。到1932年更是下降到3.51美元,贬值了28%。英镑贬值有力的提高了英国商品的价格优势。 与此同时,英国同殖民统治地区订立英镑同盟,稳定了英国商品的原材料成本。英国与其殖民地(除加拿大)订立英镑同盟——殖民地货币与黄金脱钩,而与英镑挂钩。由于英国商品原材料主要从其殖民地进口,在英镑贬值期间英镑与殖民地货币汇率的稳定,有效避免了进口材料价格上涨的现象,维护了英国商品的成本优势。 第三,英国大幅降低利率,促进了投资与消费。由于没有了黄金储备的制约,英格兰开始大幅度降低利率,提高货币供给。自1895年以来又一次降至1%以下。急需资金进行技术革新的汽车、电子等新兴工业部门受益于廉价贷款,投资率先恢复。当其他部门失业率还在10%以上时,汽车、电子工人的失业率已经下降至5%以下。 第四,英国建立关税同盟,保护本国与殖民地市场。1932年,英国通过了《进口关税法》,为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加上了10%关税。同时,英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自治地区和殖民统治地区订立关税同盟,同盟内商品贸易关税可以豁免。关税同盟保护了英国工业在本国和殖民统治地区的市场免受美国和日本商品的冲击。 得益于英国政府有效的货币、贸易政策,英国经济的复苏较美国早了2年,1931年-1937年股市股指上涨了80%,一举超过了1929年的点位。到1938年底,英国经济从本轮小型衰退中恢复。然而英国股市下跌的势头并没有因此终止,因为战争的阴云此时重新笼罩了欧洲大陆…… 3.5、二战及战后英国殖民体系的瓦解 1939年9月德国出兵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股市表现迥异——一战中英国的股市持续下跌,二战中的大多数时间英国的股市却是在直线上涨。同样是以英国的胜利而告终,二战中英国本土还遭到了德国空军的轰炸,为什么股市表现的却要比一战要好多? 首先投资者在两次战争中的预期不同,这决定了战争时期股市的走势。一战前,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投资者对胜利的信心很高,然而事实是英国虽然获取了胜利,损失却巨大;二战中,经历过一战的英国投资者充分认识到了德国战争机器的恐怖,因此战争初期信心极低。 1940年7月,德国准备进攻英国本土,并派空军空袭英国,不列颠空战打响。这是英国最黑暗的时刻,然而英国的股市此时却奇迹般的反弹了!随着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空军逐渐占据优势,英国投资者对于英国能够守住不列颠岛的信心逐渐增强。1942年至1945年,随着战局逐渐向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的方向发展,投资者的预期改善,带动了英国股市不断上涨。 在预期之外,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股市的不同走势也存在经济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在战略上被动防御,进攻时主要配合美国作战,客观上降低了英国士兵的伤亡,为工业生产企业较好的保留了人力资源。 美国的援助也降低了英国政府和企业的税收负担,更多的利润留存给投资者。1941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 ,向同盟国援助武器、粮食。英国前后接受了价值314亿美元的物资援助,相当于1942年GDP的84%。 当1945年英国胜利之时,英国股市的股指已经超过了1937年的最高位,那些由经济衰退和战争带来的股市压力已经一扫而空。而且时隔四十多年,英国股指终于超过了1900年的点位。 然而在战后首先等待着英国的,不是经济繁荣,而是殖民体系的崩塌。在甘地的领导下,战后印度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此时的刚刚经历战争的英国已无力镇压印度独立运动,被迫允许印度独立。这颗英王冠上最亮的宝石,最终被英国人亲手摘下。继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1948年缅甸、斯里兰卡独立,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崩塌。 英国老旧的经济结构已经不适应战后的国际贸易格局。英国传统的工业强项是船舶制造、煤炭与纺织品。然而战后商品运输的主要方式已经由船运转变为汽运,世界贸易的中心商品也变为汽车、石油与钢铁——这三项都不是英国工业的强项。在过去,英国尚有殖民地市场可以支撑老旧的工业体系。如果战后殖民统治地区一个个的独立,英国工业即将失去世界市场。 1950年,英国股市股指又回到了1900年的起点,仿佛一个轮回。在这50年间,英国商品逐渐退出世界市场,是英国从世界霸主退化为二流国家的根本原因。英国商品的失势大体分为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源自19世纪70年代,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进步缓慢,导致新兴工业在较发达国家市场中丧失了技术和成本优势;另一条主线则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英国对殖民统治地区的控制逐渐减弱,传统商品在殖民地市场的份额也丢失殆尽。 二战后英国从殖民帝国转型为一个现代国家,对于那些怀念维多利亚时代光辉的人来说是痛苦的,然而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说却未必。当英国重新定位自己并且融入战后世界经济的时候,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即将到来! 四、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风险。
摘要:有人认为,反对过度金融化就是反金融,就是反资本市场,就是开历史倒车,就是反智。如果这就是反智,那英国第一任首相华尔波尔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反智者。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次产业革命爆发。 近期有种怪论,认为,反对过度金融化就是反金融,就是反资本市场,就是开历史倒车,就是反智。 如果这就是反智,那英国第一任首相华尔波尔((Robert Walpole, 1st Earl of Orford,1676年8月26日-1745年3月18日,又翻译为沃波尔)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反智者”。 这位政治家的最大标签莫过于反金融投机。这位后来为“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收拾残局的政治人物,早在英国国会下院讨论“南海方案”之际,就曾大声疾呼表示反对,他所基于的理由是:“这将会是扼杀我国工商业天才的一次危险的股票投机行为。它会像危险的恶魔一样,使人们沉睡在财富从天而降的幻想之中,不再相信踏实的劳动,它会把人们引向歧途。这个计划的实质是无比邪恶的,它只会让大众陷入长时期的疯狂而不能自拔。”遗憾的是,他的呼声毫无作用,南海方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当然结果就是南海泡沫形成和崩溃。 当南海泡沫破灭后,当年泡沫计划的鼓吹者们,显然毫无办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位当年极力反对者,被临危授命。此后主导政局长达20年之久(任期1721年4月4日–1742年2月11日)。 在其任期内,华尔波尔干的两件事都是冲着金融化而去的。 第一件事情是,积极推动牛顿提倡的金本位制。南海泡沫时期,华尔波尔的朋友、英国国会下议院的布罗德里克(M.P.Broderick)议员,曾于1720年9月13日写了一封信给大法官米德莱顿,在信中这位国会议员认为,南海泡沫之所以形成与破灭,与“他们将货币供应推到了极限,而背后却根本没有足够的贵金属储备来作为支撑”有关。议员的这一观点深得华尔波尔的认同,在他获得实权,担任事实上的第一任英国首相后,他便积极的推动金本位制度的建立,目的就是旨在于要让货币供应,背后要有足够的贵金属储备来作为支撑。 第二件事情,就是彻底贯彻以抑制和打击投机为内容 的《泡沫法案》——在18世纪英国,成立公司需要取得特别授权,要么是议会的法令授权,要么是国王的特许状。由于获得议会法令授权或国王特许状很困难,因而在市场上慢慢出现了许多没有授权、为公开发行股票而自愿成立的联合体(association)。为了取缔这种"非法"商业活动,英国于1719年通过了《泡沫法案》(English Bubble Act),禁止"在未经议会或国王授权的情况下,成立像公司实体那样的联合体,并使其份额可转移和让渡"。 从此以后,这一法案便一直像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一样,约束着英国证券市场这只“猴子”。到1741年时,这一法案不仅适用于英国本土,甚至在英国的北美洲殖民地也就是今天美国的前身也同样具有效力。到1807年11月时,英国检察总长仍以《泡沫法案》为依据,起诉了两个公司非法设立可转让股份的行为。虽然时任英国首席大法官的埃伦伯勒(Ellenborough)勋爵驳回了检察请求,但他同时也发出了一个坚定的警示:以后没有人可以假称《泡沫法案》已过时,并禁止以合资公司可转让股份为基础的投机。虽然这两家公司暂时逃过一劫,但不久还是因为股份可转让而被认定为违法。直至1825年,这一法案才由时任商务大臣哈斯基逊(Huskisson)提议撤除,并最终由《贸易公司法》取代。 也就是说,由南海泡沫所引发的短暂疯狂,最终却让英国招致了上百年的金融戒严期。为此,有人对这一法案大加批评,认为它的历史作用只是让英国的公司制度的成长,向后推迟了一百年。是非令英国倒退百年不得而知,但另一个事实却不容任何人质疑,那就是——第一次产业革命就孕育和爆发于这一百年时间里。 这场革命,与约翰·凯伊(John Kay)有着莫大的关系。凯伊是飞梭的发用者,原是钟表匠,生于兰开夏郡。1730年,他成功研制成一种适合于加工马海毛的毛纺织机械。1733年改进织布梭子,发明"飞梭",借助于一条特制的绳索带动织梭,织工拉动绳索使其来回飞越梭道。这是一种半自动的织布机,与原来手掷梭子方法相比较,效率提高一倍,布面也比原来的宽。1760年其子罗伯特·凯伊进一步改进制成自动飞梭。 这一发明提高了织布效率,但这个时候棉纱又变的供不应求了,这个时候人们迫切要求发明一种机器,来提高纺纱的速度,以此提供更多的棉纱。 1764-65年间,这种机器终于面世。事情要从1764年里的一天说起。英国兰开郡有个名为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纺织工兼木工,有天晚上他回家开门时,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纱机,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哈格里夫斯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机器制成后,他便以自己女儿珍妮的名字来命名这种纺纱机,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珍妮机(Spinning Jenny)”。由于当年他没能申请到专利,因此只能自己生产“珍妮机”来赚钱。“珍妮机”不但效率高,而且纺出的纱质量也比较好,因此哈格里夫斯的生意不错,“珍妮机”也渐渐流传开来了。但他不满足于此,还在努力的改进着“珍妮机”。1768年,改进版的“珍妮机”让哈格里夫斯获得了专利。到了1784年,“珍妮机”已增加到八十个纱锭。四年后英国已有两万台“珍妮机”了。 就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潜心研发他的“珍妮机”的时候,另一个詹姆斯也没闲着,这个詹姆斯就是大名鼎鼎的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一位在格拉斯哥大学开设了一间小修理店的老板。1762年,这位小修理铺的老板在其朋友罗宾逊教授的引导下,开始了对蒸汽机的实验。 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是对近代科学和生产的巨大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时,一个巨大的新能源已为人类所获得,它导致了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广泛应用到纺织、冶金、采煤、交通等部门去。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事实是,正是由这一系列技术变革所引起的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构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而言,它绝不亚于由美国所主导的、以电气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正是这场革命,我们才得以进入到一个自由贸易的时代;正是这场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才使得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工场;正是这场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正是这场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正是这场革命导致了生产力的飞跃;正是这场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正是这场革命,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传统封建社会的旧制度、旧思想。 也正是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的原因。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但这一切就爆发于金融戒严的百年里,尤其是诱发蒸汽机发明的约翰凯伊的飞梭发明,根本就发生于“反智者”华尔波尔执政的中期(其任期为1721年4月4日–1742年2月11日)。 简单来说就是,“反智者”华尔波尔,通过他近乎铁腕的反投机、反过度金融化,从而缔造的真正令英国崛起的第一次产业革命。 参考文献: 为何总是如此疯狂——股市泡沫的形成、崩溃与应对【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英国央行6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1%不变,维持资产购买总规模在7450亿英镑不变,均符合市场预期。 英格兰银行网站截图 受消息影响,英镑兑美元汇率短线拉升,截至发稿,英镑兑美元涨0.44%,报1.3163。 同时公布的会议纪要称,疫情暴发以来,尽管英政府出台政策减轻就业压力,英国就业情况仍有所下降,预计2020年失业率将上升到约7.5%。 8月2日,英国工业联合会发布的调查显示,除三分之二企业“全面复工”外,还有21%的企业称,因一些场地仍然关闭,所以部分恢复运营。不过,联合会经济学家阿尔佩什·帕莱贾认为,许多企业仍然面临“严重的财务困难”,尤其是那些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商业领域。 英国5月开始逐步放松防疫禁令,7月4日开放酒店、酒吧和餐厅的营业活动。7月31日,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鉴于疫情出现反弹势头,将推迟进一步开放博物馆和其他娱乐设施。 对于英国是否会实行负利率的猜测,会议纪要提到,目前货币政策立场仍然是合适的,将继续密切监测,并准备相应地调整货币政策。 会议纪要认为,由于疫情影响,英企业可能面临高达2000亿英镑的现金流赤字,不过英国经济复苏比5月份报告中所设想的更快;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还有其他可用的工具,包括资产购买和前瞻性指引等。 英国央行同时预计,英国2020年第二季度GDP增速将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20%以上,GDP增速前景风险仍倾向于下行,第二季度商业投资可能显著下降,投资意愿仍然非常疲弱。预计2020年英国CPI为0.25%,CPI料将在两年内回归2%的目标水平。 会议纪要还强调,在通胀率持续达到目标之前,英国央行不会收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