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联证券(行情601456,诊股)与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合并一案受到市场的关注。9月20日下午,国金证券、国联证券同时公告,国金证券控股股东长沙涌金与国联证券签署股份转让意向性协议。长沙涌金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其持有的约7.82%的公司股份转让给国联证券。同时,国金证券与国联证券正在筹划由国联证券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国金证券。 国联、国金证券合并,这事有些出乎市场预料之外。虽然对于券商并购市场充满了期待,但在此之前,市场更关注的是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与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的合并案。从今年4月到今年7月,市场两次传出“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的传闻,并引发市场的热炒,但两次都被两家公司否决了,以至到目前为止,两家“中信”的合并事宜仍然石沉大海。 市场之所以对两家“中信”券商的合并充满了期待,是因为两家“中信”都是大券商。如截止9月24日,中信证券的总市值为3860亿元;中信建投的总市值也达到了3820亿元。因此,两家券商合并,就名符其实地组建出了一只券商航母。这显然是符合管理层的要求的。毕竟去年下半年,证监会明确提出要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为此还推出了六大举措,其中就包括支持行业内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活动,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所以,市场对于两家“中信”券商的合并念念不忘。 至于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的合并,虽然给了市场一个惊喜,但其意义显然不能与两家“中信”的合并相提并论。按二者9月21日停牌前的股价计算,国联证券的股票市值为467.1亿元,国金证券的股票市值为462.4亿元,两家合并的股票市值约为930亿元,约为中信证券或中信建投股票市值的四分之一,与券商航母的要求相距甚远。所以,对于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的合并,市场没有必要作过度的解读,其意义相对有限,与金融业大规模整合并购没有太大的关系。二者的并购不过就是小券商们的一种求生存的方式而已。 对于小券商来说,求生存是其第一需要。毕竟自2015年疯牛行情之后,A股市场行情总体上并不火爆,市场的赚钱效应较差,全民炒股的局面不曾出现,靠经纪业务求生存的小券商面临着生存困难的问题。加上又要直面大券商带来的竞争压力,小券商的生存并不容易。所以,在管理层的开恩之下,小券商也尽可能走上市之路,给自己上一道保险。 但仅仅只是上市还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利用市场的一些规则将自己尽可能做大做强。毕竟进入今年之后,券商面临的形势堪称“逼人”。除了国内券商之间本身所面对的相互竞争的压力之外,今年又面临着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压力,毕竟从今年开始,证券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取消外资对券商持股比例的限制,允许外资独资券商进入市场,这就意味着外资券商也可以进入国内市场了,国内券商需要直面外资券商的竞争压力。 不仅如此,银行也有可能进入到证券业中来。给银行业发放券商牌照一直在推进之中。实际上,今年7月初,市场还传出过监管部门将选择一两家大型银行试点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如果允许银行进入证券业,这对于国内券商来说,将会带来强大的竞争压力。 正是基于各方面的竞争压力,所以作为小券商来说,如何将自己做大,以增加对市场竞争的承受能力,就成了小券商们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上市券商,更需要充分利用市场规则来做大做强自己。像国联证券与国金证券的合并,就是两家小券商在遵守市场规则之下的一个共同选择。能不能做强,先放到下一步再说,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块头”壮大起来。毕竟“块头”大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加。
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的“金联”合璧,在点开券商重组万花筒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的想象力。由于这一次的券商重组并不像两家中信系券商航母级重组传言那样只是没有具体根据的猜想,而是掷地有声的具体行动,市场对券商重组的期望,非但不会因其所涉及重组规模的小而兴趣索然,反而将由于其非同一般的“蛇吞象”而令遐想的空间变得更大,也更为热切。 早在去年11月,证监会在答复政协提案时就曾表示,要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鼓励市场并购重组,支持券商做大做强。今年发布的《支持证券基金行业实施组织管理创新》的文件,更是进一步明确,“鼓励有条件的行业机构实施市场化并购重组,在资本实力、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尽管国联和国金的并购重组规模远不如市场原来所曾经企望过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设的强强联合,不过,国联证券此前的收盘价为19.64元,当下市值超过465亿元,国金证券的收盘价为15.29元,市值也超过了460亿元。国联和国金的此番“金联”合璧,市值已接近1000亿元,这在目前的国内券商排名中,至少也有可能从原来所处位置的偏后,一下子就向前提升到接近前10的位置,为今后的更大更快发展打开了更大的空间,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令人感兴趣的是,国联证券虽然是一家地方性的中小券商,并且跻身为上市公司的时间也不长,不过,内部机制却非常市场化,特别是在一批以“老中信骨干”为代表的优秀证券从业者加入到国联证券之后,这几年的发展势头一直就很猛。国金证券作为民营金控企业“涌金系”硕果仅存的产物,毕竟已经过了其野蛮生长的最佳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其向有国资背景的国联证券靠拢,则无论如何也不算明珠暗投,而诚可谓适得其所。好就好在这不仅有利于当事这两家券商在合并的基础上更好地扬长避短加快发展,更重要的是为整个券商行业在“稳健发展+扶优限劣”的总基调下如何加大行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以及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探出了路子。这对于对券商重组期待已久的市场来说不妨也可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突破。 券商并购重组的头啖汤,不是市场所翘首以待的中信系两家头部券商,反而是名不见经传的两家地方中小券商,未免让市场感到意外。意外的不是两家正经百八的国系中信大员对国资企业万亿级的强强合并非不具备条件,而是不久前刚收购了广州证券的中信证券反而公开表示对大而不强的并购重组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居然远不如像收购广州证券那样的具有互补作用的并购重组。确实,几家具有国资背景券商的强强联合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离开了国资委的襁褓,生存在市场化条件的券商尽管在规模上已经成为巨无霸,是否还能在投行业务等证券业务上所向披靡,显然还不是没有问题的。此前申万和宏源在合并以后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强势,在业务拓展上也没有打开太强的局面,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其他类似的例子似乎也并不在少数。所以,尽管对国资背景券商强强联合的可行性不妨可以罗列出很多对子,特别是随着中金公司的拟登陆A股,汇金系大家族的重组洗牌更是难免带来更多引人遐想的空间,但是,国资券商强强联合说起来似乎容易,做起来却不免还有待商榷。需要商榷的不是国有控股或国资参股券商对成为航母级头部券商的尝试是不是具有可行性,而是在梦想成真之后,还能不能很好地真正发挥航母级头部券商在市场中的领头羊作用。 其实,如果都能像中远系中船系那样强强联合,中国资本市场几家航母级头部券商的出现本应该不在话下。不过,从注册制改革的实践来说,尽管掌握改革进程的理论上应该说是证监会,但假如不是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名义作出重大的战略性部署,注册制改革落地说易行难的问题恐怕至今也不见得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在国资系券商特别是头部券商的并购重组上同样也有可能如此。这也是关于航母级头部券商的事情在这么长的一个时间里“只听楼梯响”,却“不见人下来”的道理之所在。 其实,对于做大做强券商来说,航母级头部券商的建设并不是唯一的目标。能不能通过合理而有效的并购重组激活更多的中小券商,其意义一点也不比有没有航母级券商为小,有时,反而也许还有可能会更大。这也是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的“金联”合璧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之多中小券商的躁动和市场异口同声的喝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中小券商之所以为国联国金的合并重组所触动,是因为他们在国联国金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人们之所以为国联国金的合并重组而喝彩,是因为他们通过这一难能可贵的重组希望能打开券商重组的更大想象空间。虽然从头部券商目前的动向来看,似乎暂时还没有能够看得见航母级券商出现和形成的雏形,不过,只要还有可能性的存在,就不会没有希望。毕竟,国联国金的并购重组走出了第一步。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做大做强券商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做大做强券商的希望终究会实现。这应该也是没有一点疑问的。
江海证券的行政处罚落地,该券商和4位高管均收到证监会开具的罚单。 证监会查明,由于江海证券在开展多项业务过程中出现违规问题,债券自营、资管产品备案、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三大业务均被叫停半年。除此以外,相关的四名高管也被采取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公开谴责等监管措施。 监管部门对券商的监管力度始终不减,今年以来,已有江海证券、宏信证券、中山证券等多家券商因业务违规被暂停业务。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证券公司频收罚单,会导致分类评级扣分项增加,不利于券商业务开展,也会对企业形象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券商有必要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建立专职内部合规部门,并赋予内部监督实权,在公司内部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施加更严厉处罚。 江海证券三业务被暂停 证监会9月16日表示,发现江海证券在开展债券投资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员资格管理及交易行为管控不足、标的证券和对手方管理不到位、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开展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存在违规新增通道业务、内部管理混乱、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开展股票质押业务存在业务决策流于形式、尽职调查不充分、内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 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五十条、《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第十、二十三条、《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六十、七十一、八十二条等规定,反映出江海证券内部控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混乱,违反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 按照《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证监会决定对江海证券采取暂停债券自营业务6个月(已持有存量债券可以卖出,不得新增买入,为防范流动性风险而从事的必要债券交易除外,回购交易融入资金规模不得增加)、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按规定为接续存量到期产品持有的未到期资产而新设立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不限制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暂停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6个月(存续合约可以依规办理延期)的行政监管措施。 4高管领罚单,有的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除了券商业务被暂停,江海证券的4位高管也领了罚单。 因江海证券在开展债券投资交易过程中,存在交易员资格管理及交易行为管控不足、标的证券和对手方管理不到位、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证监会认定饶晞浩为不适当人选,自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决定作出之日起两年内,不得担任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担任证券公司债券投资业务主要负责人职务,并限制领取2018、2019年基本工资以外的报酬和福利等权利(公司已支付的部分应退回)公司应当在收到认定为不适当人选决定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免除饶晞浩现有职务的决定。 江海证券合规总监兼首席风险官葛新、股票质押业务分管副总裁蒋宝林、资产管理业务分管副总裁孔德志等人也被采取了公开谴责并限制有关权利措施的处罚,证监会要求上述3人限制领取2018、2019年基本工资以外的报酬和福利等权利,公司已支付的部分应退回。 江海证券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哈尔滨,是上市公司哈投股份(600864)的全资子公司。根据哈投股份此前披露,2020年6月19日,江海证券及相关人员已分别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事先告知书》。2020年9月11日,江海证券及相关人员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哈投股份称,公司将认真履行股东责任,继续督促江海证券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决定,在巩固前期整改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加强合规及风险管理。 从今年上半年江海证券业绩来看,根据哈投股份2020年半年报,上半年江海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7.49亿元,同比降低38.19%;实现营业支出7.28亿元,同比增长11.27%;实现利润总额0.22亿元,同比降低96.23%;实现净利润0.22亿元,同比降低95.0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22亿元。 上述半年报称,由于本期自营收入比同期减少,导致收入同比降低,同时营业支出中当期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同比增加,营业支出同比增加,导致公司利润总额、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证监会公布的2020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江海证券被评为C类C级,较前一年连降五级(2019年为B类BBB级),是98家参评券商中唯一一家C类C级券商。 监管层持续强化券商监管 今年以来,监管层强化了对券商的监管,已有江海证券、宏信证券、中山证券等多家券商因业务违规被暂停业务,部分高管被要求限薪、公开谴责,甚至2年内禁止担任证券公司董监高。 如宏信证券因存在违规新增表外代持;定向资管产品进行买断式回购交易时,合规风控未予以预警核查;合规风控存在异地展业稽核审计次数不足、质押券信用等级低于投资要求未予关注、债券交易询价留痕监控不到位、中后台部门未设置交易明细核对专岗、部分回购交易首期质押率超300%等问题,被证监会在8月31日采取了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 中山证券因存在董事不具备任职资格却实质履责、擅自改变公司用章及合同管理审批流程、印章管理混乱以及人员薪酬管理不完善、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等其他公司治理与内部管理等问题。被深圳证监会在8月19日采取了一年内暂停新增资管产品备案,暂停新增资本消耗型业务(含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自营业务、需要跟投或包销的承销保荐业务),暂停以自有资金或资管资金与关联方进行对手方交易,包括债券质押式回购交易等措施。 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证券公司频收罚单,会导致分类评级扣分项增加,不利于券商业务开展,也会对企业形象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券商需要加强内部合规管理,从上而下、从总部到分部、从各业务线到各类行为进行全面的整改和规范,同时,需要建立专职内部合规部门,并赋予内部监督实权,另外,在公司内部,也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施加更严厉处罚。
“券商线下策略会的召开,是另一个层面对经济复苏的印证。”9月10日,在长江证券秋季投资策略会上,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表示,未来,以买方投顾为主的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将成为转型趋势。而研究所的格局和使命不止于佣金分仓,研究的价值贯穿于券商财富管理。 在刘元瑞看来,研究乃至整个券商的行业生态困境,都缘于对传统红利的依赖,产品同质化较严重,难有差异化定价。从大处说,券商经纪业务主要依托牌照开展开户引流、低佣降佣竞争、首发产品销售的卖方模式。往小处说,过往的研究完全依附于佣金。 “研究,不止于眼前佣金分仓模式下的一亩三分地,它的价值贯穿整个券商财富管理,广袤无垠。”刘元瑞表示,以买方投顾为主要特征的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转型趋势,其以资产指数作为核心业务模式,寻求客户与金融服务机构的利益一致,有助于改变券商的基础商业模式。而研究所的格局和使命,在于打造券商整体的研究能力,获得更高的投资胜率,进而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优化行业的盈利模式,打破传统的佣金困境,提升研究的变现能力。 本次长江证券的策略会主题是“与时偕行”。刘元瑞表示,个体竞争策略的强化,有时候并不能优化行业的格局。与时偕行,是要和谐共生,利益共同;与时俱进,是打破困局的大势所趋。竞争,也从来不是一味打压对手,而应是引领行业模式优化。 据他介绍,长江证券将全力打造平台,拥抱财富管理时代。公司未来的发展重点着力于三处:一是全面建设买方投顾实力;二是提升专业销售能力;三是构建更为智能化的系统平台。 在策略会上,长江证券正式发布了与Wind合作开发的“长江股票指数”。据介绍,“长江股票指数”包括长江证券初级行业指数、长江证券一级行业指数、长江证券二级行业指数,以及长江证券三级行业指数等。行业分类参考的主要指标是上市公司的主营收入和营业利润来源,同时也会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市场主流投资看法等。
作为一家有着30余年历史的老牌券商,粤开证券在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开发区金控)入主后踏上了新的征程。公司更名、总部搬迁、从CCC级到BBB级,粤开证券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了这些转变。 作为开发区金控董事长、粤开证券董事长,严亦斌的目标很明确:粤开证券要在特色细分赛道里做头部,做粤港澳大湾区的精品特色券商。 近日,在粤开证券迁址广州后首场业务推介会的间隙,严亦斌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忙碌了大半天的他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仍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工作人员多次提醒行程紧张,他依然从容不迫地回答完提问,言语间流露出对粤开证券实现新蓝图的坚定信心。 在严亦斌看来,过去一年只是蓄势启动之年,“粤开证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跑’,在跑步之前,要先系好鞋带,只有这样才能跑得更远。” 打造朋友圈 在这次访谈中,严亦斌反复强调“朋友圈”的理念。“假如我作为东道主组一个饭局,我最关心的不是来了多少人,菜单上有什么菜,而是坐在饭桌上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在这一点上,开发区金控入主后的粤开证券正一步步构建自身的“朋友圈”。 此前,粤开证券在公告中提到,接到哈尔滨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哈开投”)的通知,公司股东北京中海兴业投资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1.46亿股,占粤开证券总股本的4.67%)转让给哈开投,双方于今年9月7日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根据粤开证券2020年半年报,北京中海兴业为粤开证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仅次于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下称开发区金控)、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而哈开投此前并未出现在公司十大股东之列。 对于此次股东更替,严亦斌回应道:“对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司一直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有新的投资者进来,也体现出他们对粤开证券的看好。” 严亦斌表示,期待在未来引入更多股东,依托开发区金控,粤开证券将打造区域最强“朋友圈”,通过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面向大湾区 “粤开证券要探索一条中小券商的特色精品发展路线,在服务上有自己的亮点,在赛道里有自己的特点。”严亦斌说。 “立足广州开发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中国”,这是粤开证券自开发区金控入主后,就一直在酝酿规划的发展路径。事实上,与开发区金控的资源相结合,也正是粤开证券重新起航的第一步。 同时,手握粤开证券的券商牌照,也令开发区金控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大大拓展。严亦斌表示,粤开证券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及控股股东的资源优势,坚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精品特色券商”的战略定位,推进增资扩股、业务模式变革创新、吸引高端人才等工作。 “我们不仅要自己发展,还要帮助区域内新型板块的发展,伴随细分行业的‘独角兽’一起成长。”严亦斌介绍,未来承销保荐业务将成为粤开证券发力的重点,在服务科学城企业的基础上力争辐射大湾区。 严亦斌表示,粤开证券下一步将为股东园区超过130家的上市及挂牌企业提供综合性的配套金融服务,打造投行业务新引擎。目标是在2021年债券承销收入超过1亿元,排名行业30名左右;2025年债券承销收入接近4亿元,排名行业20名左右。 计划IPO 严亦斌在采访中透露了粤开证券未来5年的经营战略规划——下一步将通过增资补充资本金,同时计划开启主板上市申报,借助上市实现转型升级。 “从目前证券行业的发展来看,整体格局还未落定,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目前证券公司整体规模较小;另一方面,证券行业集中度偏低。”在严亦斌看来,从中小券商及头部券商的股权结构差异、资本运作路径看,实控人、控股股东对中小券商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者能否把握机遇、能否稳步向前。 粤开证券“五年战略”开启之时,是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的时段,也是证券行业谋求做大做强的关键时点。证券行业处于宽松创新周期,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增添了市场活力,新三板精选层的推出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金融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监管层鼓励提升直接融资比例。 严亦斌认为,证券行业正处于从“通道”价值向“顾问”和“资本”价值过渡的关键时期,“粤开证券将牢牢把握证券行业改革发展的黄金窗口期,为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作出更大贡献。”
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大和证券9月9日正式落地北京,其是首家通过新设方式获得外资控股权的合资券商,拥有保荐承销牌照。天眼查APP显示,大和证券注册资金10亿元。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加速,外资券商跑步入场,目前国内共计发放9块外资券商牌照。大和证券是第8家外资券商,星展证券紧随其后。 外资券商加速进场 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不断推出,此前,证监会表示,自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例限制。 中国证券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安青松认为:“全面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例限制,是我国证券行业双向开放新的起点。” 随后,多家外资券商加速入场中国市场。截至目前,经证监会发文核准设立的外资券商共有9家,其中4家系近年新设外资券商。 外资券商分别为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信方正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星展证券、大和证券、摩根大通以及野村东方。其中,星展证券、大和证券、摩根大通以及野村东方为新设立的外资控股券商。 星展证券系证监会9月1日最新核准的外资券商。资料显示,星展证券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15亿元,业务范围为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证券承销和保荐。 星展证券拿到入场证的三天前,8月28日,证监会刚刚核准大和证券的入场资格,这也是大和证券6年后再次回到中国市场。 券商分析师屈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证券业对外开放趋势日渐扩大,展现了高层对继续激发资本市场活力的政策意图。对面临极大冲击的国内中小券商而言,不仅要守住既有业务,也要开拓新市场。 大和证券落地 作为第一家在北京设立的中日合资券商,9月9日,“大和证券获批组建发布会”在2020年服贸会上举办。 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在会上表示,大和证券集团在北京设立合资券商是北京金融业开放的标志性成果,具有特殊意义。瑞银证券、高盛高华等是以增持方式获得合资券商控股权,大和证券是第一家通过新设的方式在北京设立的外资控股券商。 殷勇认为,大和证券的入驻进一步丰富了北京金融行业市场主体,也会进一步促进北京与世界各地金融市场的联通。 《》记者了解到,大和证券此次入驻中国市场已邀请本地的资本平台进行战略出资。出资比例为:大和证券集团总公司占比51%,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占比33%,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占比16%。 目前,大和证券集团已在欧洲、美国、新加坡等海外布局,时隔6年为何回归中国市场? 大和株式会社全资子公司大和日华(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涩谷慎志表示,大和证券集团一直在推进国际业务,中国市场是大和证券期待已久的市场。 此外,涩谷慎志称,目前在北京建立网点,之后也会扩展到国内各地。大河证券将不聚焦某个牌照,未来希望拿到全牌照。 公开资料显示,大和证券亦称日本大和证券株式会社,系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前身是藤本证券公司,1902年成立于大阪; 1924年在美国设立藤本证券公司; 1943年与日本信托银行合并成立大和证券公司,总部设在东京。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券商线下策略会的召开,是另一个层面经济复苏的印证。”9月10日,在长江证券秋季投资策略会上,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表示,未来,以买方投顾为主要特征的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转型趋势。而研究所的格局和使命,在于打造券商整体的研究能力。“研究,不止于眼前佣金分仓模式下的一亩三分田地,它的价值贯穿整个券商财富管理,广袤无垠。” 在刘元瑞看来,研究乃至整个券商的行业生态困境,皆在依赖传统红利,致产品同质化较强,难有差异化定价。从大处说,券商经纪业务主要依托业务牌照开展开户引流、低佣降佣竞争、首发产品销售的卖方模式,并未以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导向。混业竞争加剧的催化下,佣金率降无可降、牌照价值大幅下降,券商已经陷入低水平竞争泥潭。从小处说,研究过往完全依附于佣金,虽能提供扎实的基础研究,但难免容易流于形式,未能契合真实的需要。 刘元瑞表示,未来,以买方投顾为主要特征的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成为转型趋势,其从客户利益出发,以资产指数作为核心业务模式,寻求客户与金融服务机构的利益一致,有助于改变券商的基础商业模式。而研究所的格局和使命,在于打造券商整体的研究能力,支持投资获得更高的胜率,进而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优化行业的盈利模式,打破传统的佣金困境,提升研究的变现能力。 本次长江证券的策略会主题是“与时偕行”。刘元瑞表示,个体竞争策略的强化,有时候并不能优化行业的格局。与时偕行,是要和谐共生,利益共同,与时俱进,是打破困局的大势所趋。竞争,也从来不是一味地打压对手,而应是引领行业模式的优化,承担做大做强行业的责任。 他介绍,长江证券将全力打造平台,全面拥抱财富管理时代。长江证券未来的发展重心着力于三处,一是全面建设买方投顾实力;二是提升专业销售能力;三是构建更为智能化的系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