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到市场关注的国联证券、国金证券并购案凉了。10月12日晚,两家券商均发布了“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两家券商的股票也于13日复牌。这一结果对于两家券商累计27万投资者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实际上,这一结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从一开始,国联、国金并购案就陷入到市场对其涉嫌内幕交易质疑的漩涡之中。虽然两家券商在公告里表示,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因为“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转让及本次合并方案的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但其真实的原因相信市场自有市场的看法。 对于A股市场来说,券商并购堪称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自从去年下半年证监会提出要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支持行业内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活动,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以来,市场就对券商并购充满了期待。为此,市场上还两次传出“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的传闻,并引发市场热炒,但两次都被两家公司否决了。好不容易熬到9月20日,终于有国联证券、国金证券两家券商同时发布公告,两家券商要以换股的方式合并了,券商并购也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然而,两家券商并购的帷幕刚刚开启,内幕交易的质疑就接踵而至。9月18日,两家券商的股价提前双双涨停。令两家券商尴尬的是,9月19日两家券商相关合并公告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流传,而当天两家券商还没有发布并购公告。更让两家券商难堪的是,9月20日下午两家券商发布的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与9月19日媒体报道的相关内容和网络此前流传的版本高度重合。两家券商的并购重组公告疑似已提前泄露。由于两家券商的合并意向协议9月18日即已签署,因此,18日当天两家券商股价的涨停存在内幕交易的嫌疑。如此一来,国联、国金并购案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9月2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已启动对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的核查,要求两家公司自查、提交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如此一来,两家券商的并购案继续向前推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并购信息的泄露已成为客观事实,而内幕交易的嫌疑也非常大。因此,叫停并购重组是两家券商当下唯一的选择。所以,10月12日晚两家券商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并不令人意外。 国联、国金并购案凉了,但对并购案涉及到的信息泄露以及内幕交易嫌疑的核查与处罚却不能凉下来,还应该继续下去,查它个水落石出。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9月25日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所强调的那样,维护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的法定职责。如核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将依法及时查处,坚决落实“零容忍”要求。 国联、国金并购案凉了,这对于两家券商来说,这是一个教训。毕竟并购案的终止对于两家券商来说,都是一个损失。至少两家券商联手之后做大做强之梦要推迟了;而且,一旦信息泄露及内幕交易最后被认定,不仅有关当事人会受到查处,而且公司方面也会受到牵连。由于新《证券法》加大了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届时还将承担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款,真正是捉鸡不成反蚀米。虽然罚款金额不是太大,但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却是负面的。 国联、国金并购案凉了,这对于市场尤其是寻求内幕交易者也是一个教训。市场上总有那么一些先知先觉者,总能先市场一步拿到内幕信息,然后通过内幕交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丰厚利润。但国联、国金并购案凉了,这种先知先觉者的美梦就难以成真了。尤其重要的是,一旦内幕交易被查实,那么,“没一罚十”的处罚也够有关当事人喝一壶的。这真正是害人害己,把自己害了,也把上市公司害了。这也正是监管所需要达到的效果,只有如此才能对市场各方产生震慑力。这也正是证监会对国联、国金并购案涉及到的信息泄露以及内幕交易嫌疑的核查与处罚不能凉下来的重要原因。
此前,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与国联证券(行情601456,诊股)的合并预期,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良好预期。但是,时隔不久,国金证券与国联证券却突然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这对券商板块的人气还是构成了或多或少的冲击。 但是,在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出炉之后,国金证券与国联证券却有着不一样的市场表现。其中,国金证券逆势上涨,甚至成为了当天券商板块反弹力度最大的券商股。至于国联证券,则出现了显著的跌幅,一则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却导致了两家券商股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 本来给市场带来了联想,甚至掀起了国内券商股的合并浪潮。但是,却在短时间内,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券商合并的时间表也被迫延后。 本身作为强周期的行业,券商板块往往属于股票市场的晴雨表指标,甚至称得上市场行情的风向指标。在这一轮牛市行情中,券商板块恰恰也是早期率先启动的行业板块,并在初期实现了超预期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在随后的时间内,券商板块却并未能够继续上涨,也未能够肩负起带领市场突破向上的使命。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内,以银行、保险、券商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却成为了A股市场滞涨的板块。 券商合并本来早有预期,或借助国金国联的合并事件掀起券商行业的合并浪潮,以此实现券商行业的做大做强。但是,针对此次国金国联合并的告吹消息,实际上或与之前牵涉到内幕交易等因素有关,且当时的市场反响很大,舆论声音也具有了诸多的争议。由此一来,或多或少影响到国金国联合并的进程。 此外,或出于市场降温的考虑。不过,针对当前的市场环境,尚且属于稳定与健康的状态,估计国金国联合并告吹,更可能与舆论因素、公司层面慎重考虑等方面有关。虽说券商合并有利于券商的做大做强,但券商合并并非简单的事情,最终还是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包括人员、业务、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衔接,而处理这些事情终究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成本。 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块,除了合并预期等刺激因素外,更容易受到市场环境的波动影响。作为本身具有强周期特征的券商板块,更是市场资金高度灵敏嗅觉的体现,而近期券商板块走势疲软,恰恰也是政策层面、资金面层面等因素的影响。 不过,券商合并还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券商做大做强的推动因素。可以预期,随着未来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会深入其中,甚至会因自身的创新能力、服务能力以及风控能力等优势赢得市场。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国内券商还是采取以往的经营策略,显然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而在此背景下,券商行业采取强强联合的策略,并促使券商的做大做强,这也是未来券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短期内,券商合并可能存在一个审慎考虑的过程,或许给券商带来更多的思考时间。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券商合并还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且迎合了国内资本市场开放与改革的时代潮流。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会听到券商掀起合并浪潮的消息。
近期受到市场关注的国联证券(行情601456,诊股)、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并购案凉了。10月12日晚,两家券商均发布了“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两家券商的股票也于13日复牌。 这一结果对于两家券商累计27万投资者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但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实际上,这一结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因为从一开始,国联、国金并购案就陷入到市场对其涉嫌内幕交易质疑的漩涡之中。虽然两家券商在公告里表示,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因为“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转让及本次合并方案的部分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但其真实的原因相信市场自有市场的看法。 对于A股市场来说,券商并购堪称是一波三折、好事多磨。自从去年下半年证监会提出要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支持行业内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活动,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以来,市场就对券商并购充满了期待。为此,市场上还两次传出“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与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合并”的传闻,并引发市场的热炒,但两次都被两家公司否决了。好不容易熬到9月20日,终于有国联证券、国金证券两家券商同时发布公告,两家券商要以换股的方式合并了,券商并购也终于要拉开帷幕了。 然而,两家券商并购的帷幕刚刚开启,内幕交易的质疑就接踵而至。9月18日,两家券商的股价提前双双涨停。令两家券商尴尬的是,19日两家券商相关合并公告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流传,而当天两家券商还没有发布并购公告。更让两家券商难堪的是,20日下午两家券商发布的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与19日媒体报道的相关内容和网络此前流传的版本高度重合。两家券商的并购重组公告疑似已提前泄露。由于两家券商的合并意向协议18日即已签署,因此,18日当天两家券商股价的涨停存在内幕交易的嫌疑。如此一来,国联、国金并购案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9月25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已启动对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的核查,要求两家公司自查、提交内幕信息知情人名单。如此一来,两家券商的并购案继续向前推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并购信息的泄露已成为客观事实,而内幕交易的嫌疑也非常大。因此,叫停并购重组是两家券商当下唯一的选择。所以,10月12日晚两家券商发布“关于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并不令人意外。 国联、国金并购案凉了,但对并购案涉及到的信息泄露以及内幕交易嫌疑的核查与处罚却不能凉下来,还应该要继续下去,查它个水落石出。正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9月25日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所强调的那样,维护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监会的法定职责。如核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将依法及时查处,坚决落实“零容忍”要求。 国联、国金并购案凉了,这对于两家券商来说,这是一个教训。毕竟并购案的终止对于两家券商来说,都是一个损失。至少两家券商联手之后做大做强之梦要推迟了。而且一旦信息泄露及内幕交易最后被认定,不仅有关当事人会受到查处,而且公司方面也会受到牵连。由于新《证券法》加大了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届时还将承担5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真正是捉鸡不成反蚀米。虽然罚款金额不是太大,但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却是负面的。 国联、国金并购案凉了,这对于市场尤其是寻求内幕交易者也是一个教训。市场上总有那么一些先知先觉者,总能先市场一步拿到内幕信息,然后通过内幕交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丰厚的利润。但国联、国金并购案凉了,这种先知先觉者的美梦就难以成真了。尤其重要的是,一旦内幕交易被查实,那么,“没一罚十”的处罚也够有关当事人喝一壶的。这真正是害人害己,把自己害了,也把上市公司害了。而这也正是监管所需要达到的效果,只有如此才能对市场各方产生震慑力。这也正是证监会对国联、国金并购案涉及到的信息泄露以及内幕交易嫌疑的核查与处罚不能凉下来的重要原因。
“券商”,即是经营证券交易的公司。除了自营业务,券商还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私募基金投资、公募基金等在内的各项金融服务。今年来,我国正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推动国内金融市场接轨国际,这意味着,外资券商将不断扎根中国,与国内券商展开竞争。 图1 人民币资本账户下有序开放进程 一、背景 今年以来,中国金融开放不断有新举措。2020年3月13日,证监会表示,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券商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5月7日,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新规,在取消QFII(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RQFII(RMB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对QFII和RQFII的资金管理要求;2020年6月19日,摩根大通成为首家由外资独资的持牌期货公司;2020年9月初,证监会连续核准两家外资控股券商,至此中国的外资控股券商数量达到8家。 图 2 沪股通自2015年1月累计净买入额不断增加 注:数据来源于Choice金融终端 沪股通自2015年来,累计净买入额不断增加,今年7月份外资流出也只是因为A股达到高点,进入整理期。长期来看,外资券商在加速融入我国金融市场,带来新机遇,也带来新风险。从对面开放的广度而言,金融开放涉及多方面,不管是对外资券商限制,还是对资金流动管控,都有一定程度放松;从对外开放的深度而言,进一步取消了对外资券商持股比例限制和资金管理要求,未来会有更多外资券商愿意来中国开展业务。 二、金融开放下,国内券商承压 1.客户流失风险 随着金融开放持续推进,国内券商,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券商,面临客户流失风险,以下从券商业务角度来分析,分别是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 (1)在投资银行业务上,一旦外资券商进入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会被分走一大块。一方面,外资券商更擅长国际业务,如果有国内企业想去美国上市,或是要开展国际化业务,外资券商更了解当地法律,与当地政府有更良好关系,无疑更加合适。例如今年来,国内多个大企业奔赴港交所上市,其选择的保荐人大多都是外资券商,而国内大券商并不在其内;另一方面,外资券商有更精准定价能力,随着注册制推行,上市门槛不断降低,未来投行业务的核心将不再是帮助企业获得上市资格,而是在于更精准定价,但国内券商并不擅长定价。 注: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招股书,2020年 (2)在资产管理业务上,外资券商的进入会使得国内券商客户流失。一方面,外资券商有更丰富、更高质量且更国际化的金融产品可供选择,外资券商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解,对于风险的认知,以及对国际化金融产品熟悉程度,都更为深刻。另一方面,外资券商更注重培养投资能力,国内券商更看重产品销售能力,而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完善,投资者金融素养的提升,以及金融监管不断加强,未来券商投资能力将成为客户的关注点。 (3)在财富管理业务上,国内券商面临的客户流失风险更严重。外资券商能为个人提供更加定制化、更高端、更高质量、更成熟的服务,且服务链十分完整,包括家族信托、退休计划、遗产安排等等,这些国内券商目前都难以做到。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有关2019年证券行业收入构成中,投资咨询业务是占比极少,只有1%。相比之下,外资券商不断向财富管理业务转型。例如,在高盛集团2019年全年净收入中,消费及财富管理业务占比14.2%;在摩根士丹利2018年业务收入中,财富管理收入占比42%。 图3 2019年证券行业收入占比 注:数据来自于中国证券业协会,2019年 2.人才流失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券商进入中国,并提供相应金融业就业岗位。外资券商相对于国内券商,无论是薪酬还是晋升机制,都会更具吸引力,国内券商或将面临人才流失风险。 薪酬方面,外资券商薪酬更高。在2019年,外资券商员工人均薪资高于国内券商,其中,高盛高华证券人均薪酬292.24万元,野村东方国际证券人均薪酬260.23万元,瑞银证券人均薪酬144.38万元。而国内券商人均薪酬不及外资券商,中信证券人均薪酬79.19万元,海通证券人均薪酬67.60万元,中信建投人均薪酬53.07万元。(注:数据来源于各证券公司2019年年报,人均薪酬=(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现金流量表)+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起初余额)/员工人数。) 而晋升机制方面,外资券商晋升机制也更加明确公平,在一定年限内若未晋升至衍生岗位,那么当前的职位会被新入职员工占走,这种晋升制度更加残酷,但对新人来说却更加公平。且在过去,中国本土人才加入外资券商,在升职空间上,往往存在一个“天花板”,而现在本土人才加入外资券商成长更为迅速,“天花板”的障碍不断减少,外资券商吸引力不断增强。 3.自营业务损失风险 (1)外资券商的投资理念更先进。金融业本质上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为优质企业融资,外资券商便是更关注基本面分析。随着对QFII和RQFII额度限制的取消,以及资金管理要求的放松,外资的流入已成为目前A股市场上主要的增量资金之一,进入A股的外资约为1.8万亿元,占A股市值约为3%,该比例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外资券商的进入,将改变国内证券市场投资理念,技术分析或将渐渐退出,而基本面分析将越来越重要,若是国内券商没有适应这种变化并做出改变,可能面临着造成自营业务损失的风险。 (2)外资券商获取国际金融市场信息速度和交易算法速度更快。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仍处于幼年,其涨跌很容易被国外各种事件影响,而外资券商更加国际化,获取信息、接受信息的速度都会更快。其次,美国股市与A股的交易机制并不相同,美股采取的是t+0机制,而A股采取t+1机制,外资券商在此环境下,也会拥有更先进的高频交易策略手段。随着A股不断与国际接轨,不断有呼声呼吁A股也采取采取t+0机制,而在t+0下,对于国内券商,外资券商无异于是狼来了。 (3)外资券商资金获取成本更低。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长期保持在3%以上,美国10年期国债目前已不到1%,而中国的CPI(ConsumerPriceIndex)为2.9%,略高于美国2.3%。由此可见,外资券商获取资金,资金实际价格远低于国内券商。尽管目前外资资金占A股较少,但是随着金融开放不断提速,未来外资的涌入,可能会打破国内券商格局。 图 4 美国、中国、日本10年期国债利率 注:数据来源于九鞅科技固定收益组合及风险管理平台 三、金融开放下,国内券商如何抗压? (1)提升跨境业务水平,预防客户流失。一方面,国内券商应敢于拓展国际化业务,招募各国金融人才,提升投资水平和定价能力,更好服务客户的跨境业务需求。另一方面,国内券商应正视自己在国际化业务上的不足,积极与外资券商合作,虚心向外资券商学习。 (2)充分发挥并不断巩固本土优势。首先,国内券商应努力保持良好政商关系,积极拓展国有大型企业项目渠道;其次,国内券商应保持良好的客户联系,对以往服务过的大客户、大公司,可以定期回访,防止客户流失;最后,国内券商应发挥网点优势,深入发展普惠金融,积极探索更多客户。 (3)拓展产品业务链条,提高客户粘性。一方面,国内券商要不断拓展新产品、新业务,争取打造完整的业务链条,提高客户粘性。另一方面,国内券商应致力于金融科技发展,推动金融业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结合,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服务,通过人工智能,为客户全天候服务,以此来提升吸客、留客能力。 (4)注重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方面,国内券商应致力于打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合理的晋升机制,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不断进步与发展,并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为员工打造全方位高标准的培养计划;另一方面,国内券商应广泛吸收国内外各类人才,培养在金融、数学、计算机、法律等方面多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四、总结与展望 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金融是服务业的重要领域,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扩大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的。中国在金融开放时,应以主动的姿态,有序地打开大门。而对国内券商而言,外资券商的涌入会带来鲇鱼效益,既给我国资本市场注入活力,也带来风险,国内券商应抓住机遇,发展壮大,也应充分认清随之而来的风险,加以预防。(作者:景乃权,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丁瀚,张洵,郑斌武,严雨沁,贺嘉豪,刘学辉,浙江大学金融系研究生)
9日,A股迎来十月“开门红”,券商板块也普遍飘红,但国元证券却遭遇跌停。 昨日国元证券以11.64元开盘,较节前收盘价11.99元下跌2.92%。开盘后,国元证券股价便开始快速“跳水”,至10:06股价触及跌停,随后又多次打开跌停板、再触及跌停板,至10:54封住跌停板直至收盘。 国元证券为何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呢?主要原因来自一则消息。10月8日晚间国元证券发布配股发行公告,配股的股权登记日为10月13日,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配售,配股价格为5.44元/股。 对于昨日国元证券股价跌停,沪上某大型券商一位非银分析师认为,这跟前期该股合并预期炒作有一定关系。自9月18日合并传闻起始,国元证券4个交易日涨幅达30%,截至9月30日收盘,仍有近24%的涨幅。从配股价格来看,国元证券的配股价较目前股价的折价水平和市净率均在正常范围内。 北京某大型券商一位非银分析师认为,国元证券昨日跌停的原因主要是部分投资者不想参与配股、卖出股票所致。从估值角度看,目前国元证券市净率、市盈率在券商中均不算太高。 某大型券商沪上营业部资深投资顾问提醒,放弃配股的股东会因为持股比例下降导致市值缩水。对于不想参与配股的投资者,只有在股权登记日前卖出所持股票,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希望参与配股的投资者,则需要提前将所需认购资金汇入交易账户。 本次国元证券配股拟募资55亿元,其中不超过30亿元投入固定收益类自营业务。为何做出这样的安排?国元证券的出发点在于“补短板”。 截至2018年末,国元证券自营固定收益类证券与净资本之比仅为117.18%,在36家A股上市券商中排名第30位,远低于上市券商172.91%的平均水平。 国元证券表示,在A股上市券商中,公司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规模明显落后于行业平均数。由于规模较小,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贡献有限,导致股票二级市场波动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大。此外,国元证券固定收益类自营业务的投资范围相对单一,交易工具及交易策略不够丰富。未来3年,国元证券计划逐步加强对固定收益类自营业务的投入,提高固定收益类自营业务的投资规模,进一步优化自营业务的投资结构。 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以来券商再融资“大潮”中,券商募资的主要投向为资本中介类业务和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此外,资金使用范围也普遍扩展至券商的信息系统建设、对子公司增资、直投与跟投以及衍生品等创新业务。
上上周五证券板块集体异动拉升,本以为中信和中信建投合并成“中国神券”要实锤,结果这次主角却不是他们,而是国联证券和国金证券。 20日下午,国联证券、国金证券同日公告称,国联证券拟受让长沙涌金持有的国金证券约7.82%股份,同时国联证券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国金证券,股票双双停牌。 这自去年监管层提出打造“航母券商”以来,首个从“传闻”进而得到证实的券商“合并”事件。 主角停牌了没法炒,那就炒板块预期,一向是我大A股的特色。这不,周一盛传同属于安徽国资委的国联和华安证券要合并,周五又传起了位于上海的海通和东方证券也要合并。 我国证券行业呈现出业务同质化严重,资源头部集中化的趋势,太多的中小券商在实力上确实跟我国所需要的直接融资大环境不能匹配。而且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放开,以后我国券商会跟国际顶级投行直面竞争。 所以,现在我们关注券商不应该是落在炒“合并重组”的预期,而是下注长期来看真正有实力的券商。 01 券商迎来发展的好时机 6月12日晚,证监会正式落地创业板注册制施行。注册制下,主审机关只需要对上市公司所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保证其真实性即可,而对其投资价值不做判断。 注册制的本质,简单来说只有七个字:“宽进”、“严管”、“重惩戒”。 宽进意味着上市门槛的大大降低,不再有严格的财务门槛限制,为未来一些科技类、创新型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接触资本市场,铺平了道路。 严管意味着财务门槛降低了、审批环节放松了,浑水摸鱼的就会多了,事后监管制度必须有效地匹配上去。要不然,整个市场的生态会更加恶化。 重惩罚意味着注册制下惩罚机制、诉讼机制和退市机制更加严格。注册制下进水闸口的放开,同时也意味着出水闸口的放开,退市将成为常态化。 注册制下,上市门槛降低以及IPO进程缩短,叠加再融资市场的扩容,给券商的投行业务带来巨大的增量;股票涨跌幅设置为20%,可以促进市场的成交量,并且随着优质资产不断引入,带动增量和海外资金涌入,券商的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也会迎来较快发展;而监管的加强和退市制度的完善,让优秀的企业留在舞台上,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更加成熟的发展,券商也会跟随资本市场的上行而受益。 长远来看,科创板和创业板是注册制的实验田,主板实现注册制只是时间问题。注册制时代的到来,必定是券商发展的黄金期,也是整个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奠基石。 而在2019年11月,证监会表示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头部证券公司。而随后就是不断发酵的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合并事件。 虽然“中国神券”至今没有实锤,但是国金和国联的合并算是真正的开了一个好头。 做大做强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提升券商的综合竞争力是重中之重。4月1日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全面放开,外资头部券商的加速进入,增加了打造国内“航母级”券商的迫切性。 我们知道中美证券公司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具体有多大呢?2019年,美国第一大投行高盛的总资产为69510亿元,我国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仅6531亿,相当于高盛的零头,就算把中国131家证券公司加起来,正好和高盛一家打平。 近几年几百家中概股在港股、美股上市,其中不乏有阿里、腾讯、移动、联通、中石油、中石化等超大型机构,但没有几家选择内地券商作为承销商。特别是近期在美国集体排斥中概股之际,诸多企业都不能在外融资,国际业务受到外资券商的管控,完全失去了自主权。 所以,我国发展航母级券商迫在眉睫,以后不管是政策上、还是各方资源上,都会向龙头券商靠拢,券商行业已经迎来“强者愈强”的时代。 02 哪些券商值得长期下注 核心标的A:行业第一,子公司并表预期,证券各个业务实力均衡(重点持有机构:大成基金、华夏基金、中欧基金) A证券是证券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公司,多项指标在业内排名前列。2017-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净资产均为行业第一,2019年净资本规模也为行业第一名。从各条线业务收入来看,近几年公司业务收入排名多在行业前三甲。 所以,我国要打造航母级券商,按照实力来说,中信证券最有可能是“天选之子”。 2020年一季度,公司完成对广州证券的收购,一季报为收购后首次并表数据,总资产达到9223.27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6.5%,净资产为1811.96亿元,较年初增长9.52%。 核心标的B:投行实力最强,业绩增速较快,盈利能力较强(重点持有机构:中信证券、领航投资、国泰基金) B证券总部位于北京,2016-2019年的ROE分别是18.1%、9.9%、6.8%和11.5%,较同期行业ROE高10.6/3.8/3.3/5.5个百分点,公司整体保持较高的ROE水平。 投行业务是B公司最优势的业务,对其收入贡献显著高于同业。今年上半年,B公司 IPO 业务绝对领先,股票主承销金额1191亿元,占市场份额18.44%;债券主承销金额5296亿元,占市场份额12.61%。在IPO储备项目上,B公司也仅次于A公司,有多达186个未上市项目储备。 核心标的C:互联网券商代表,用户增长速度快,商业化能力强(重点持有机构:中央汇金、华宝基金、国泰基金) C公司是我国互联网券商的代表,在截至2020年2月,月度覆盖人数6313万人,平台用户粘性强,流量优势可持续。 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是证券业务和基金代销,毛利率和净利率常年保持较高水平。对互联网券商而言,其本身较为依赖长尾客户(散户),对经纪业务的依赖性也较高。T+0时代的到来,由于散户极高的换手率,C公司凭借平台的优势,会继续在经纪业务上实现可观的增长。 前往微信,关注“研究(ID:glh_tushuocaijing)”,对话框输入“券商合并”,就会收到由研究团队整理的内容。谢谢! 声明: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首批科创50ETF基金的火爆销售已告一段落,随着这些爆款基金比例配售后的大量回款陆续到账,被“带火”的券商渠道又开始主推自家公募化基金以承接资金。 昨日,中信证券的第6只大集合转公募产品——中信证券稳健回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在中信证券渠道提前二次发售,截至昨日9时30分,该产品认购规模已有3亿元。“这只大集合转公募的基金本来要在节后才卖,公司临时决定提前开售,销售情况很不错!”中信证券营业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记者发现,除中信证券在积极“抢发”,一些中小券商也“趁热”制定了新产品的发售计划。如方正证券的首只大集合转公募产品——方正证券金立方一年持有期混合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也在科创50ETF基金发行前后进行主推。据悉,该基金发售半个月以来已有19亿元资金追捧,大超预期。 一家头部券商的财富管理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次科创50ETF基金在券商渠道销售,相当于‘网红产品’给‘平台’带来了流量。” 此外,某券商营业部负责人表示,当前投资者借道基金间接布局股市的比例提升,也是产品热销的重要原因。“不少投资者最近来询问,自己买的爆款基金进行比例配售,在份额确认完后退回的资金下一步该怎么投?以往,我们会推销基金公司的产品,现在正赶上自己公司有公募化产品发行。” “酒香也怕巷子深,之前很多客户不知道或者不太了解我们的产品,使券商公募化产品要打开市场存在难点。所以,我们会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有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对公募化产品的营销宣传比较头疼,主要原因是这些产品从私募基金转化而来,不像公募基金产品的公开业绩延续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