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12月30日晚间,格力地产公告,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公司董事长鲁君四正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公司正在进行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本次重组可能存在被暂停或终止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关注该事项的进展情况。”格力地产在公告中表示。 董事长被查,涉嫌内幕交易违法 12月30日早些时候,格力地产曾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鲁君四因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不过,格力地产在这份公告中称,上述事项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经营管理、业务及财务状况正常。 此前于11月23日,鲁君四曾因为未尽职履行信披义务,遭到上交所通报批评,纪律处分通报证监会,并记入上市公司诚信档案。 上交所当时的文件显示,2016年8月,格力地产以6.78元/股的价格,以非公开方式发行4.42亿股新股,募集资金30亿元。非公开发行方案实施过程中,格力地产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投资”)应6个定增对象要求,签署《附条件远期购买协议书(下称《协议书》)》。 但珠海投资未将签署协议书的非公开发行股份重大事项及时披露,时任格力地产董事长兼总裁,并同时担任珠海投资的董事长鲁君四,未尽职履行信披义务 。 公开资料显示,鲁君四是格力地产发展史上一位绕不开的重要人物。 鲁君四,1966年出生,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2004年3月,时任格力集团副总裁的鲁君四,出任格力集团房地产专责工作小组组长。 鲁君四上任后,重新确立了格力集团房地产板块发展定位,并于次年2月重新建立了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 2008年6月起,鲁君四任格力地产董事长至今。2009年11月至2017年6月期间,鲁君四曾兼任格力地产总裁。 此外,2014年3月起,鲁君四还任珠海投资董事长。 其中,于2009年9月,格力地产通过定向增发获得*ST海星控股权,成功借壳上市,并将后者主营业务转向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建筑材料的销售等,更名为格力地产。 此后于2015年1月,格力集团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51.94%的股份,无偿划转至鲁君四担任法人的珠海投资,格力地产从此脱离格力集团“独立”。 此后,在鲁君四的带领下,格力地产确立"房地产业、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并行发展"的"3+2"产业格局,涉足地产、口岸、海洋、金融、旅游、酒店,以及正在重组的免税业等多类业务。 之后,格力地产原本的房地产主业逐渐收缩,2017年至2019年间,土地储备面积从172.86万平方米降至105.82万平方米。 因对新业务的持续投入,2016年至2018年间,格力地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85亿元、-9.59亿元、-3.4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则连续3年为负数,净流出均在12亿元以上。 过去四年,格力地产房地产收入由30.19亿元降至23.47亿元,营收占比由96.71%降至55.98%。但长期以来,地产业务依然是格力地产业绩的最大支撑。 今年上半年,格力地产录得营业收入29.78亿元,同比增长11.61%;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房地产板块录得营业收入26.79亿元,同比增长111.66%。 “转型”中的2016年8月,格力地产进行了前述的定向增发。而鲁君四担任法人和董事长的珠海投资,与6个定增对象签署的《协议书》实则是一份“对赌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书》,定增股份锁定期满后一年内,格力地产股价(收盘价)需要达到一定条件,否则就要由珠海投资向定增对象,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按照相关规定,这份协议书本应被及时披露,但在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为对外披露且不为外界所知。 2018年8月(即定向增发完成刚满两年后)相关条款触发,珠海投资没有进行回购。 2019年11月14日,格力地产发布公告称,因“合同纠纷”,珠海投资所持有的16.83%股份被华润信托、广州金控、杭州滨创申请冻结,这份协议书才为外界所知。 彼时,上交所曾发函问询,格力地产却表示,这是股东之间的协议或安排,自己并不知情,不存在信披方面的重大遗漏。 珠海投资也声称,自己持有格力地产41.13%的股份;而冻结的股份合计占格力地产总股本的16.83%,占比较小,不会对格力地产控制权产生影响。 2020年4月4日,格力地产再次披露控股股东股份冻结情况时,珠海投资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已被全部冻结。 此后便有了今年11月,鲁君四被上交所予以通报批评。再到如今,鲁君四涉嫌证券市场内幕交易违法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收购珠海免税“生变”,122亿元交易或被迫终止 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之后,格力地产公告,收购珠海免税存在被暂停或终止的风险。 此前于11月6日,格力地产公布了对珠海免税的收购报告书,拟122亿元收购珠海免税100%股权 珠海免税为国内第二大运营商,坐拥珠海口岸免税业务。成立于1983年,主要经营珠海-澳门区域的口岸出入境免税业务,下属拱北口岸免税店、港珠澳大桥免税店、九州港免税店、天津滨海机场入境免税店等多家免税门店。 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珠海免税集团实现开业收入分别为16.37亿元、22.56亿元、26.69亿元,实现净利润4.52亿元、6.43亿元、9.44亿元,营收和净利连续三年增长。 上述收购还附带业绩承诺,珠海市国资委、城建集团承诺珠海免税于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5亿元、6.41亿元、7.47亿元,即珠海免税未来三年间净利润不得低于19.38亿元。 格力地产收购珠海免税始于今年5月,前者发布公告拟筹划收购后者100%股权,同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10月30日,格力地产发布重组草案,拟向珠海市国资委、城建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珠海市免税100%股权,交易价122.15亿。 格力地产在相关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其将具备以免税业务为特色的大消费产业、发展可期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以及坚持精品化路线的房地产业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申万宏源证券曾预计,珠海免税2020-2022年分别实现免税销售收入7.82亿元、23.26亿元、25.28亿元,预计珠海免税现阶段主营业务稳定利润在6-7亿元之间;参考头部企业估值折价后给与20倍PE,预计免税部分合理市值120-140亿。 “上述收购完成后,预计格力地产整体合理市值在211-231亿元之间。”申万宏源证券预计。 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时,上市公司及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 曾经,市场普遍认为格力地产重组珠海免税集团进军免税赛道事项进展良好;如今,随着董事长被立案调查,格力地产的“免税梦”已“前途未卜”。
近年来,珠海以发展跨境金融为核心,以发展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为两翼,打造区域特色金融创新发展的“一核两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这为深化珠澳合作、发力现代金融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2019年,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挂牌,提升了珠澳金融合作的层级;引进18家涉澳跨境金融企业和服务机构入驻自贸区横琴片区,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成产业基金落地投资两地项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长居珠海的澳门企业家颜义泷日前在横琴签下一份保单,这款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属重疾险产品,给他这样长期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带来了安心和便利。“粤港澳三地的人员、产业和信息的融合越来越充分,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的推出,让我们能及时享受到大湾区内的优质医疗资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颜义泷说。 从发售跨境金融产品到聚集澳资金融机构,从提升跨境资金融通便利化水平到实施跨境金融改革创新,从推动金融人才互通互认到扶持澳门青年内地创业,近年来珠海以发展跨境金融为核心,以发展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为两翼,打造区域特色金融创新发展的“一核两翼”。金融业在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珠澳现代金融正在加速崛起。 开放创新成就“珠澳特色” “以跨境金融为核心,全面深化珠澳金融合作,支持澳门发展现代金融产业;聚焦科技金融,打造特色创投高地;深耕金融科技,探索5G、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珠海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珠海金融发展的这三层内涵,分别对应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等实体产业;瞄准产业前沿、以科技手段提升现代金融业能级等三大目标”。 伴随着珠海经济特区的成长,40年来珠海金融业始终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珠海曾发行我国境内第一张人民币信用卡、第一张中国银联多币卡,投入使用我国境内第一台ATM机,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引进澳门本土银行内地首家分行,落地全国首单银行不良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近10年间,珠海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了近6倍。今年以来珠海金融业逆势发力,上半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09.09亿元,同比增长1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3.15%;各类金融机构快速集聚,构建起集20余种细分业态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到今年上半年,珠海市各类金融类机构共5927家,金融业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金融业已发展成为珠海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这为深化珠澳合作、发力现代金融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据介绍,2019年,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在横琴挂牌,提升了珠澳金融合作的层级。围绕示范区建设,珠海探索加强金融开放创新合作,引进18家涉澳跨境金融企业和服务机构入驻自贸区横琴片区,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促成产业基金落地投资两地项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同时,围绕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和促进跨境要素流动,先行先试,推动具有“珠澳特色”的金融创新改革。 巧引活水浇灌实体经济 “以服务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为初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市场有需求、机构有能力、监管有手段’为原则,珠澳金融开放合作将大有可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管涛表示。 投资人丛远华2017年在横琴创办私募企业境成资本,重点投资人工智能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丛远华说:“在珠海做私募,有澳门民间资本丰富,大湾区科创实力雄厚、生态环境优越、自贸区政策红利多等多重优势。我们一方面投资初创企业中的‘潜力股’,推动‘明星’企业上市;另一方面利用资本招商带动优质项目总部落户珠海,并引来上下游企业入驻,建立起完整产业链,融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作为我国近年来快速崛起的私募创投企业重要聚集地之一,珠海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达554家,管理基金总规模超3726亿元,奔涌的资本“活水”带动一批批新能源、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高质量新兴产业项目集群在珠海落地壮大。 在做好政策引导与产业规划的同时,珠海尤其重视密切对接企业经营发展需求,做好“全方位协调、多角度服务”。2019年原中国兴业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技术控股有限公司遭遇流动性危机,造成境外债务违约,国内债务也随之面临交叉违约的风险。“虽然公司主营业务基本面仍然向好,但遇上这个坎儿,日常运转面临困难。”中国水发兴业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刘红维回忆道,当时珠海政府部门牵头,第一时间就与作为债权人的国内8家银行沟通协调,希望银行“不抽贷不断贷”。“把国内债权银行的关系理清后,我们再与境外债权人谈,就国资水发集团收购方案达成一致后,资金很快到账,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刘红维说,国企控股半年后即实现业绩扭亏为盈,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0.78亿元,同比增长69%。 英诺赛科科技有限公司是珠海首家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研发生产企业,“公司创办4年来,珠海市金融工作局帮助我们引荐融资机构和投资人、对接战略合作、做好上市辅导,还帮助引进其他第三代半导体项目落地周边地区,为公司发展做到了‘保姆级’服务。”英诺赛科首席财务官钟山说,“疫情严重期间,公司从国外购买设备材料需紧急向境外付款,珠海当地银行及时为我们提供了专属柜面服务,保障了公司正常运转”。 筑起创业梦想孵化地 今年以来,两位澳门青年创办的电子商务平台“澳觅”与“跨境说”,交易量都获得了空前快速增长。 珠海,是他们创业之梦开始的地方。4年前江海涛在珠海市香洲区创立“澳觅”,致力于打造澳门本土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去年他获得了横琴金投的股权投资,之后又获得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推出的“粤澳共享贷”债权融资。“银行的两地分支机构互认企业信用、互通优质服务,形成跨境合力帮助澳门初创企业做大做强,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跨境说”由周运贤2015年在横琴创办,定位为专注于“反向云”计算平台研发、辐射中国与葡语系国家的跨境电商服务商。“除了起步阶段的办公场所免租免水电费和初创企业贴息等政策红利,以及与珠海金融机构的融资对接,‘跨境说’还借助珠海的平台资源,与全球多家支付公司合作,成立了金融科技服务云平台,实现了由数字技术公司到金融科技赋能的成长。”周运贤说,“跨境说”所在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不断加强对澳门青年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目前共引进澳门企业项目201个,累计孵化企业项目376个,20多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资金,融资额突破4亿元,成为澳门青年内地创业首选地。 如今,越来越多的澳门青年创客选择在珠海安放青春、放飞梦想,在创业中与大湾区同龄人交心交融,在奋斗中感受新时代的发展脉搏。
1月27日,据广东媒体《南方plus》报道,在FF(法拉第未来)的最新一轮融资中,广东省珠海市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携手参与,投资金额低于20亿元。对此,1月27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致电珠海市国资委,一位负责回答媒体提问的工作人员说:目前暂时未有可披露的事项。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天眼查显示,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格力集团)和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华发集团)均为珠海国资委全资持有。
1月28日,贾跃亭创立的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FF)和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Property Solutions Acquisition Corp.(以下简称"PSAC")宣布,双方已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合并完成后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FFIE”。 FF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本次合并交易大约将为FF提供约10亿美元的资金,为FF91的大规模量产和交付,后续产品FF81和I.A.I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足够的资金支持。FF和PSAC的董事会都一致批准了拟议的业务合并,预计合并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根据目前的估算,以每股PIPE认购价格为10.00美元计算,完成后公司估值约为34亿美元。 此外,FF还宣布,此次融资中的普通股PIPE包括来自美国、欧洲和中国的超过30家长期机构股东,PIPE基石投资人包括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大型金融机构、中国排名前三的民营汽车主机厂和中国一线城市。 FF称预计二季度登陆纳斯达克 据FF和PSAC双方公布的消息显示,此次超10亿美金的融资额,创造了美国通过SPAC方式上市的新能源车企的融资纪录。 记者了解到,SPAC中文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是美股市场一种借壳上市的方式。与买壳上市不同,SPAC是由投资方自己造壳,其自身并没有实际业务。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并购非上市公司来实现注入业务和价值增值。为了确保并购成功,SPAC管理层还可以同步进行PIPE(上市公司私募股权)融资。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2月23日,去年全年已有248家SPAC公司完成了IPO,融资额约828亿美元,已经超过了传统IPO同期的融资额。在电动车领域,有包括Nikola、Fisker在内的数家公司成功通过SPAC实现IPO。 对此,FF全球首席执行官毕福康回复记者时称:“与PSAC达成合作,是公司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次业务合并极大地地帮助FF91车型尽早量产交付,并帮助FF用户和股东一起参与构建未来出行生态系统。” 之前,有参与此次FF项目的内部人士透露,本次合并交易将为FF提供约10亿美元的资金,其中包括PSAC以信托形式持有的2.3亿美元现金(假设不赎回的条件下),以及以每股10.00美元的价格超额认购7.75亿美元完全承诺的普通股PIPE。预计合并交易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其进度取决于相关方的批准及监管部门的审批速度。 融资代工传闻进一步坐实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有传闻称,珠海市国资将参与投资FF项目,其中,珠海两大龙头国企,格力集团与华发集团携手参与了此次投资。而在前一天,吉利也被传出将投资FF4000万美元,并在车辆代工、自动驾驶等多领域进行合作。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排名前三的民营汽车主机厂”指的是吉利,“一线城市”则是珠海市。这也变相坐实了近期的融资传闻。有分析人士认为,珠海国资投资FF符合当前珠海国资投资战略,以及整个大湾区改革布局。此次珠海国资投资了FF,不仅仅是给钱,最重要是将FF引入了当地,并规划围绕其建立起创新型新能源产业集群。 此外,吉利与FF的联手也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是传统车企与智能互联电动车企的强强联合。吉利强大的运营管理能力、供应链体系和整车制造能力,将大大助力FF的产品和战略尽快落地。FF还可以通过吉利在欧洲的产业布局,为未来拓展欧洲市场助力。吉利则可通过与FF的合作共同抢占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技术高地,并尽快从一家传统主机厂向智能互联网科技公司转变。
近日,为促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产业主体,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了2020年大数据/人工智能骨干(培育)企业遴选和大数据骨干(培育)企业复审工作,入选企业需具备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研发机构或拥有稳定的研发团队,掌握大数据或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作用大,具有国内乃至国际领先优势。13家企业被新认定为“2020年广东省大数据骨干企业”,欧比特(300053.SZ)是其中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欧比特于2000年3月在珠海特区创立,是首家登陆中国创业板的IC设计公司,现隶属于珠海国资委,由珠海格力集团控股,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进入卫星运营环节的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极少数成功迈入遥感卫星大数据行业的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欧比特还凭借“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星座建设与应用荣获2020年度“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据了解,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由珠海市科技发展促进会在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的指导下发起设立,目的是为了落实国家及广东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奖励激励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格力地产宣布已完成与珠海市免税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免税”)重组所涉及的审计、评估工作,重组事宜又进一步。 格力地产是大湾区为数不多、已业务多元化的区域房企,目前已已布局地产、口岸、海洋、金融、旅游、酒店,以及正在重组的免税业等多类业务。 但格力地产多元化业务虽不断增长,却营收贡献较少。还在路上的免税牌照,能为格力地产带来多少实际收入,也尚需观察。 目前,地产业务依然是格力地产业绩的最大支撑,近年来表现较弱。伴随着近期关于房企融资“三条红线”的消息不断清晰,格力地产连踩“三道红线”,还承受着较大债务压力。 重组珠海免税,斥资16亿元三亚拿地 格力地产搭上“免税快车,并开始“真金白银”的投入,始于今年5月。 5月12日,格力地产公告拟购买珠海免税100%的股权,同时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消息一出,仅5月25日复牌到6月3日期间,格力地产就连收8个涨停板。 格力地产重组珠海免税,并不奇怪。格力地产与珠海免税集团同属珠海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该资产重组为同一控制人下的企业合并。 “重组珠海免税,公司现有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强化,并发展成为以免税业务为特色的大消费产业、发展可期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以及坚持精品化路线的房地产业三大板块为核心的大型上市公司。”格力地产曾表示,免税业务与其现有的消费板块业务可互相补充。 珠海免税成立于1987年,是全国最早开展免税品经营业务的企业之一。其全资拥有免税、有税、保税(跨境)三大业务运营管理实践经验的国有独资企业,旗下有7家口岸免税店、1家机场免税店。 2018年至2019年,珠海免税的营收分别为22.56亿元、26.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3亿元、9.44亿元。 重组珠海免税集团尚未尘埃落定之际,格力地产又先后祭出两个大动作:下海南拿地和进贵州签约茅台置业,进一步布局免税市场。 9月7日,格力地产通过下属全资子公司珠海合联,从华润、金地、招商局等央企手中,斩获三亚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凤凰海岸单元控规地块。 格力地产表示,本次竞得的地块拟用于建设滨海高端旅游零售商业项目,并引入世界知名的高端商业运营品牌商、具有海南离岛免税资质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拿地格力地产耗资16.51亿元,占其2020年上半年收入的五成以上。这也是格力地产近年来纳储有所减缓之下,少见的“高调拿地”。 格力地产2019年年报显示,其仅在珠海、重庆及上海三地开发投资项目,持有待开发的土地区域仅有珠海、重庆两地。截止2019年末,格力地产土地储备从2017年的172.86万平方米,降至期末的105.83万平方米。 16亿三亚拿地之后,9月21日,格力地产又与茅台集团置业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涉创新供应体系、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重点增强茅台集团和格力地产及珠海免税集团业务的互补性。 “就目前而言,格力地产免税生意只欠两样东西:重组最终审批通过和珠海免税拿下海南第四张免税牌照。” 一位长期研究免税业的业内人士对搜狐财经表示,收购珠海免税集团,契合格力地产多元化发展思路,及转型之下业绩增长的需要。 7年转型之路,多元化业务收入占比升至10% 格力地产于2009年借壳上市,前身为西安海星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计算机硬件产品、电子通讯器材及设备开发等。 多元化布局,则始于2013年。彼时,格力地产提出“从房地产建筑商到城市综合运营商“”的转型目标。打造“房地产主业、特色海洋经济、特色口岸经济”三大板块产业。 至2015年,格力地产最终确立“房地产业、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并行发展”的“3+2”产业格局。 同年,格力地产正式脱离格力集团,纳入国资平台--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为珠海市国资委旗下的上市公司。 彼时,格力地产录得营业收入25.45亿元,同比增长73.56%;净利润13.71亿元,同比增长337.72%,扭转2014年的下滑局面。 但之后的三年,格力地产的发展却遭遇了桎梏,业绩近乎原地踏步。 2016年至2018年,格力地产分别录得营业收入31.2亿元、31.3亿元、30.7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2.67%、0.27%、-1.65%。 同期,格力地产净利润为6.01亿元、6.24亿元、5.13亿元,处于下滑态势。 图片来源:搜狐财经 直到2019年,格力地产业绩有所反弹。当期录得营收41.93亿元,同比增长36.19%;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2.66%。 其中,新开拓的“受托开发项目”和“渔获销售”业务营收分别为13.04亿元、3.34亿元,同比增长154.10%、1226.44%,直接拉动2019年整体业绩提升。 多元化布局之下,2016年至2019年,格力地产房地产收入由30.19亿元降至23.47亿元,营收占比由96.71%降至55.98%。 同期,非房收入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05.75%。至2019年,格力地产非房收入已达18.46亿元,已达当期房地产收入的78.6%。 进入2020年,得益于房产板块与海洋经济两大板块结合,直接拉动其整体业绩。 上半年,格力地产录得营业收入29.78亿元,同比增长11.61%;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3.5%。 其中,房地产板块录得营业收入26.79亿元,同比增长111.66%;渔获交易销售金额1.79亿元,同比增长367.92%。 图片来源:搜狐财经 不过,其他收入虽然增速强劲,但对格力地产收入贡献仍十分有限。2020年上半年,格力地产非房收入合计2.99亿元,营收贡献比为10.04%。 格力地产的业绩支撑仍依赖房地产业务,最近三年至最新一期,该板块毛利率维持在36.38%至42.41%之间,明显高出其他业务板块。 中期财务费用增幅264.97%,净负债率214.84% 房地产主业占比下降,多元化布局未开花结果,格力地产难免“尴尬”。 而随着营收增长,2002年上半年格力地产的销售、管理及财务费用也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2020年上半年,格力地产销售费用达7682.9万元,同比上涨71.89%;财务费用达1.44亿元,同比上涨264.97%。 更为棘手的是,格力地产的现金流存忧。 2016年-2018年,格力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连续3年为负数,净流出均在12亿元以上。2019年这一数据终于转正,为17.25亿元。 今年上半年,格力地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0.38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9.34%。格力地产在半年报中表示,主要是支付工程款增加所致,公司短期同比借款激增。 截至2020年6月30日,格力地产短期借款1.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5.23%;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2.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4.82%。 目前,格力地产负债率仍然较高,需要持续的降低负债。 以格力地产截止2020年6月30日之财务数据计算,其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5.5%,净负债率为214.84%,现金短债比为0.34。 参照近期媒体报道的房企融资“三条红线”相关要求,格力地产面临超过“三条红线”的风险。 具体而言,在“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大于70%”这条红线下,格力地产需要减少负债规模18.55亿元。 在“净负债率不大于100%”这条红线下,格力地产总体债务规模需要减少至108.05亿元,减少有息负债94.96亿元。 在“现金短债比大于1倍”这条红线下,格力地产需要降低48.89亿元规模的短期债务。 总体来看,格力地产三条红线中踩了3条,其中红线2下的降负债规模最大,达到94.96亿元。 这意味着格力地产的三项指标均超过了红线,未来若想达标,格力地产需缩减债务规模超近百亿元。 针对重组珠海免税与“三条红线”等话题,搜狐财经致电致函格力地产,其表示重组事宜正积极推进中,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公司目前经营正常,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
9月19日20时,“华发股份品牌焕新发布会”在珠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华发合作伙伴、主流媒体和华发业主代表们等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华发40周年光辉历程,见证新华发再出发! 华发股份总裁助理兼华发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梁晓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只有与消费者建立连接,让他们参与到我们的产品之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消费者的内在需求,打造更适合消费者的产品。就在本次品牌焕新发布会,华发“新交互、新合作”全新登场! 会上,梁晓东郑重提出华发股份强化的“新交互”,即“3+1”新媒体矩阵,所谓“3”,即“华发优生活”微信公众号、“华发置业通”微信公众号与华发优生活APP。三大平台功能分工明确,其中“华发优生活”微信公众号是权威发声平台,“华发置业通”公众号是全民营销平台,华发优生活APP是业主生活服务的平台。“1”则是“华发商都”微信公众号,是华发商业配套会员服务和运营的平台。 此外,梁晓东还列举了华实美原、碳云智能、Insta360影石、华发教育等与华发旗下品牌,以及阅·潮书店、珠海国际沙滩音乐节、珠海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周、珠海WTA超级精英赛、珠海国际设计周、横琴马拉松等珠海新名片,指出华发从衣食住行,到教育健康,再到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以“新合作”,秉承“品质中国 匠心筑家”的理念,致力为业主构建更加全面、丰富的生活体系。 从房子到家,再到生活,华发以“新交互”拉近彼此的距离,并以“新合作”完善生活的链条,打造“华发式的美好生活”——让更多人对生活拥有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