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三大股指全线下跌,午后小幅反弹,两市近40只个股跌逾9%,上涨个股仅700余只。 盘面上,板块全线下跌,仅稀土永磁收红,白酒、医疗器械、Mini LED等跌幅居前。 截5月22日至收盘,沪指跌1.87%,报收2813点;深成指跌2.22%,报收10604点;创业板指跌2.52%,报收2046点。沪股通净流出27.4亿,深股通净流入4.74亿。 本周内,沪指累计跌1.91%,深成指跌1.09%,创业板指跌1.10%。 本周新基发行情况: 据Wind显示,本周内,共53只基金发布成立公告,总规模达284.74亿元;本周内,共发行28只基金发布发行公告,77只基金首发。 本周发行产品中,鹏华成长价值A发行规模最大达47.56亿元,此外,博时恒裕6个月持有A、创金合信中债1-3年政策金融债A发行规模分别为32.52亿元和20.30亿元,位于本周发行基金规模排行的二、三位。 (图片来源:Wind数据端) 本周净值排行TOP10: 股票型基金净值排行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混合型基金净值排行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本周区间净值涨幅排行TOP: 股票型基金本周区间净值涨幅榜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混合型基金本周区间净值涨幅榜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企业聚焦: 华夏基金人事大调整,涉华夏红利、华夏盛世等多只老牌产品 5月20日,华夏基金发布公告,调整多只基金产品的基金经理,全部为工作需要调整,其中涉及多只老牌基金 据公告显示,赵航离任华夏红利,转任两只基金,其中,华夏盛世混合,与代瑞亮共同管理该基金;华夏鼎沛债券,与柳万军共同管理该基金。 赵航任职基金经理近14年,管理老牌基金华夏红利超九年,目前规模近70亿元。九年多的时间里,任职回报为52.5%。wind数据显示,年化回报为4.7%。 东兴证券一季度11只主动型权益类基金业绩惨淡 5月12日,东兴证券发布公告称,旗下产品东兴鑫阳66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募集失败。 公告显示,东兴鑫阳66个月定开债于2019年11月15日获审批,2020年1月2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1月16日,后公告将基金募集期延长至4月1日。而截至2020年4月1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该基金未能满足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基金合同未能生效。 此外,从具体产品类型看,2020年一季报显示,东兴证券有11只主动型权益类基金,净值收益率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东兴核心成长C、东兴核心成长A亏损幅度最大,收益率分别为-10.84%、-10.72%。 东吴基金4产品暂停申购,集体踩雷信威债持仓超3425万 5月19日,东吴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暂停旗下东吴鼎元、东吴鼎利、东吴增利等产品的基金申购。 东吴基金表示,考虑到上述基金相关持仓债券估值价格波动风险较大,特此提醒投资者关注持有基金的投资风险。据Wind数据显示,东吴基金产品持仓的债券为ST信威旗下的信威债。 据搜狐财经统计,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东吴基金旗下4只产品重仓“16信威01”,持仓市值达3425.78万元。 事实上,东吴基金近年来业绩也连续下滑。 据东吴证券2019年报显示,截止2019年末,东吴基金2019年实现营收20560.68万元,同比下滑10.75%;实现净利润-9532.21万元,同比下降428.89%。 机构观点: 安信证券:"两会"结束并不会是"复苏牛"的结束 安信证券认为未来几个月,A股的核心不是精准把握小波动,而是要确保把握住"复苏牛"的大趋势。"两会"结束并不会是"复苏牛"的结束。 当前的这一轮复苏是新经济产业引领的复苏,我们将其定义为"高质量复苏"。"复苏牛"的机会不是结构性的,而是全局性的,但是也要看到,这一轮复苏,新经济产业整体供需格局更优,复苏速度更快。近期与投资者交流,有一个代表性的担忧是对海外经济的悲观,认为海外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依然较大,我们认为,需要看到海外对疫情的应对也是一个动态的学习和进步的过程,无论是从当前海外复工情况,还是从海外资产价格中所隐含的预期,海外经济复工与复苏的前景并不悲观。 安信证券认为,当前A股流行的共识是回避外需,但需要看到的是,一旦海外经济从疫情中走出来,那么其改善弹性更大,这对于A股中对外依存度较高行业的业绩将有较为明显提振。 兴业证券:央行后期将加大黄金购买当下适合布局黄金 兴业证券认为,一轮央行扩表后黄金储备占比大幅下降,央行后期将加码购入黄金储备。一轮央行扩表稳定流动性后,导致黄金占总资产比例出现快速下滑。一旦危机得以缓解,央行有望从每日购债转向央行增加黄金储备,增补信用,这意味着全球央行在流动性泛滥与货币增信需求的推动下,黄金储备占比将进入修复期,而央行加速黄金储备时,往往存在一轮黄金上涨行情。 当下时点,央行黄金储备占比正经历了大幅下挫,央行后期将加码增加黄金储备。由于疫情因素,全球央行资产负债率经历了一轮史无前例的扩张,黄金储备占比大幅下挫,为保障本币购买力稳定,央行后期将加大黄金储备购买力度,当前或正处于V型反转的底部,适合布局黄金。 东北证券:受益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水泥股超配正当时 东北证券认为,水泥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基础建设和农村建设。建筑工程在基建投资比重为29%,房地产(含农村建设)24%,制造业为24%。房地产端约占水泥需求的25%-35%,总体需求增长平稳。在宏观政策的驱动下,基础建设投资稳中有增,根据国际经验,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东北证券称,预计我国2020年基建水泥需求增速可达4%-6%,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预期会在未来三年内回弹,相对应地推动农村建设水泥需求。 行业集中度提升,全国和区域龙头企业强者恒强。2020年受到专项债、新农村建设以及地产开发对于地方财政的重要性因素影响,基建、房地产以及农村建设对水泥需求持续强势,成为水泥需求的主要推动力。 华商基金陈恒:关注受益于疫情和内需复苏的医药子领域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收盘,医药行业今年以来表现突出,以20.05%的涨幅位列28个申万一级行业之首。华商医药医疗行业股票基金经理陈恒对此表示,除疫情前期的防疫相关标的外,近期内需快速复苏也带动了医药板块内结构性行情,尤其是和国内医院门诊量相关度较大的医疗服务、IVD、生长激素、骨科、疫苗等子板块表现强劲。4月底大部分地区医院门诊量已经恢复到同期的八成左右,医疗的需求刚性属性体现明显。 对于医药行情的演绎,陈恒分析指出,拉长周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医疗需求提升是板块长牛的基石,而且即使在当下仍然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长期选择好赛道高壁垒的子领域,包括医疗服务、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疫苗等;中短期来看国内进入后疫情时期,防控常态化以及后期的医疗资源补短板将为整个医药板块带来新的增量投入,医疗新基建是未来投资的一个重点关注方向,目前在云南、广东等部分省份已经有相应规划出台,未来其他省份也有望迎来政策推动,看好器械、IVD领域的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综合财联社、21世纪、金融界等整理;编辑/徐佳雯)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朱振鑫每一次的周期轮动,总会有人抓住机会、乘势而起,也总有人遗憾错过、悔不当初。前者是少数,后者是大多数。 2014年大部分人不相信货币会大宽松,因为当时经济快速下行,但央行一直非常克制,坚持定向降准不降息,导致很多人对股市极度悲观。结果,完美错过2014年底到2015年中的5000点大水牛。 2015年大部分人不相信信用会扩张,因为当时央行十几次的降准降息,但钱就是不往实体去,也就是所谓的“脱实向虚”,导致很多人对房地产、周期股等实体性资产极度悲观。结果,完美错过2016年历史上最疯狂的一次房地产牛市、大宗商品牛市和周期股牛市。 2016-2017年大部分人不相信政策会收紧,因为当时经济增速并没有明显反弹,宽松的金融环境导致各类资产轮番炒作,投资者都在享受赚快钱的快乐,早就忘了风险。结果,完美错过逃顶机会,套在2018年的大熊市和爆雷潮里,很多人血本无归。 归根到底,大类资产周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温水慢煮,事后看特别清楚,但身在其中你可能根本感知不到,一不小心就错过了上车下车的时机,这对于资产配置来说是致命的。 眼下,正是处于这样一个关键阶段。左边是货币宽松的经济萧条期,右边是信用扩张的经济复苏期,随时可能切换,甚至说已经在切换过程中。这两天的几个信号,非常重要。 第一个信号是融资在扩张。4月社会融资总量大增3万亿,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创下三年新高,主要是信贷和企业债增加的多,信贷中居民消费贷款和房贷都在恢复,这和消费补贴和地产回暖有关,企业债增加的多是因为利率低了,政府又要求加快落地项目。 第二个信号是基建在落地。挖掘机4月销量大涨60%,其中国内销量64.5%,基本也是近三年新高,业内预计后续还会供不应求,主要是疫情后基建需求明显增加。 第三个信号是债市对经济预期在好转。债券市场从4月底开始持续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调整了14个bp,这说明机构已经对经济的预期在好转。 第四个信号是货币政策低于预期。央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存款降息只字未提,市场预期的降息也一直没有落地。 第五个信号是消费刺激在发力。政府消费补贴力度加大,刺激汽车销量结束连续21个月下降的颓势,开始小幅增长。 第六个信号是政府加杠杆力度加大。除了327政治局会议提的特别国债,1万亿专项债也将在5月底前发完。 这些信号串在一起,你会发现都指向一个结论:刺激经济复苏的温水越来越热了,而且政策宽松的重点正在从货币宽松转向实体端的信用扩张,也就是说钱正在往实体流,这意味着经济萧条期已经步入后期,而经济复苏已经在蓄力。 当然,目前温水显然还没有煮成沸水,宽松政策还没有完全释放,疫情的二次冲击还没结束,我们仍处于萧条期,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货币宽松也还没有结束。从时点来说,还是有点类似于2015年那个阶段,还没到2016年的周期拐点。2016年2月最后一次降准算是上一轮周期的拐点,宣告了萧条期+货币宽松期的结束,正式进入复苏期+信用扩张期的组合,现在显然还没到那个时点。 周期切换什么时候完成,无法准确判断,快的话下半年,慢的话明年上半年,但方向是确定的,可重点关注一个信号:社融恢复的持续性,能否出现2016年的信用大爆发,当时主要是很多基建项目落地、地产投资也起来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配置永远要有前瞻性,我们必须对下个周期有所准备。如果经济周期转换到复苏周期,那么资产轮动的路径也非常清楚了:属于萧条期的资产将受冲击,比如靠估值渠道的股票、和经济负相关的债券等,属于复苏期的资产将受益,比如低估值的靠业绩驱动的股票、靠信贷推动的房地产等。这是理论上的大类轮动方向,和2016年类似,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如果需要原始数据,可以扫码联系我们会员社群的小助手。 但未来的资产轮动肯定不会完全重复2016,两个原因:一是要在短期周期基础上考虑中长期因素的变化,比如现在的潜在增速肯定比2016年低,复苏会非常微弱,实体类资产反弹的力度也会大不如前。二是要在自身周期因素基础上考虑外部环境变化,今年外部疫情压力叠加美国大选压力,中美摩擦可能会再起波澜,这可能会延缓经济向复苏周期的切换。 第一,债券市场可能还有空间,但已经算是鸡肋区域,短期的性价比不高。今天有会员在社群里问持有的债券基金要不要赎回,我们其实在之前直播里讲过,现在算是止盈区间,过去一年债基的收益已经很不错了,平均6%收益,不少都在10%以上。 这次10Y国债从2.5调整到2.64,后面可能再涨回2.5,甚至更低,但空间已经不大了,而且随时可能调整。2016年那一轮经济复苏比较强,货币很快收紧,10Y国债从2016年10月到2018年1月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跌了120个bp,这次复苏肯定没那次强,也不如那次快,所以估计今年债券主要是震荡,明年可能是真正的调整期,而且调整幅度会明显小于上一轮。 第二,股票依然属于最好的资产之一,但内部风格会切换,分化会加剧。2019年以来主要是流动性驱动的估值修复,所以很多能讲估值故事的股票走的很好,尤其是科技股(说实话,真正好的科技股都不在A股,现在很多都是蹭概念,有点类似2015年蹭TMT和互联网+)。但如果信用加速扩张,流动性会从金融资产更多流向实体资产,股市会受到很大影响,整个风格会逐步从估值逻辑转向业绩逻辑,从估值牛变成价值牛,大盘股会跑赢小盘股,类似2016年。 但不同于2016年的是,那一波周期股非常强势,现在的周期股肯定做不到。一是即便经济复苏,强度也和2016没法比,中长期压力比那时候又大了许多,而且刺激的力度也远不如当时大;二是当时周期股还有一个重要的催化,就是供给侧改革导致供给快速收缩,涨价让钢铁这些周期性行业利润暴增。 第三,房地产市场会差异化回暖,但幅度会非常有限,城市间分化会非常大。上一轮基本是各地房价全线暴涨,多的翻1倍,比如少的也涨了50%,这次会有非常大的区别。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会真正的分化,一方面核心城市会在流动性驱动下确定性回暖,深圳已经率先开涨,北京上海也已明显触底,但考虑到这次政策不会大松,和2016区别很大,估计能回升个10-20%就不错了,特别稀缺的房子也许能触及2017年的高点。另一方面,非核心城市不仅很难涨,可能还会跌,逻辑不再赘述,核心是人口流出+存量过剩。如果不是刚需,不要轻易再进入房市,作为投资的性价比较低,尤其是不要贪图便宜买公寓和大远郊;如果是刚需,现在是个不错的买房换房时机。 最后特别强调一点,不管是周期的波动,还是外部的扰动,都不会改变中国经济转型+利率下行的基本背景,以及资产配置的基本逻辑:一是提高股票资产占比、降低房地产占比;二是提高标准化债券资产占比、降低类固收非标产品占比;三是提高头部资产占比、降低尾部及腰部资产占比。沿着这几个大原则做资产配置,你的运气不会太差。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的线下商户不断增加,各大城市餐饮、旅游等消费需求逐渐释放,迎来了小幅度的“报复性消费”浪潮。 上海这一座金融中心、浪漫都市在短暂的停歇后,也开始恢复往日生机。疫情当下,上海“五五购物节”的提出和实践,让人们对这座城市联手阿里积极拥抱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市场新形态的态度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在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加持下,上海经济复苏已见明显成效。 一个误区:消费复苏只能“消费降级” 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当口,有人认为城市消费复苏只能通过“消费降级“来实现。例如:跟亲戚朋友拼单、买九块九的拖鞋等。事实上,这种廉价的小商品经济形式、打折促销疯狂补贴的模式,仅是城市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短时间的消费复苏假象,但无益于真正的消费复苏。 一方面,“消费降级”并不能尽快恢复城市消费,还有可能会把行业带入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导致劣币逐良币。 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应有明确的分工和竞争目标,促进消费的同时也要注重市场的良性运转。如果市场因一昧追求“烧钱获客”模式而引发价格战,导致的结果就会是为了压低价格而生产成本低、品质也低劣的产品,最终留不住用户也影响了品牌口碑。 另一方面,“消费降级”的长时间维系将会伤害行业的创新动力,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渠道创新等改变和升级,一直是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方法。而市场进入 “消费降级”状态,意味着消费收入降低,市场经济持续低迷,从而抑制行业创新动力,阻碍经济增长。 总之,通过“消费降级”来实现城市消费复苏不是上策,至于如何促进消费复苏,从上海五五购物节创新消费的火热可以窥视一二。 上海五五购物节,一种创新消费模式 在各大城市为消费复苏发愁之际,上海“五五购物节”上,阿里帮助上海商圈走进淘宝直播间,为城市消费复苏提供了一份经典案例。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的购物中心周末日均流量约为5.7万人次,“云逛百联”100万的观看量,相当于新开17.5个商场的客流量。 聚划算数据显示,上海消费者热情空前,上海人添加购物车商品件数已达去年同期的2.4倍,上海商家商品被全国消费者加购件数更达去年的2.7倍,只待5日零点开抢。 诸如上述实现消费复苏的数据还有很多,而这都要归因于上海借力阿里,开创了消费新玩法。 除了直播带货、聚划算满减促销之外,阿里在聚划算、天猫超市、盒马、饿了么等平台上为上海老字号“定制”措施,给予流量曝光支持,助力上海老字号站上新消费潮。 还有,阿里购买价值10亿元“湖北加油虾”,在线上线下以5.5折优惠出售,满足上海市民食品采购需求,且盒马App每天发放线上牛奶优惠券,涵盖上百种主流奶品牌,可在线上购买新鲜巴氏鲜牛奶、酸奶等商品时直接抵扣使用,激活用户消费欲。 与此同时,开启“上海小店传承计划”,通过多种举措给予小店流量和技术双支持,多方位助力其生意回暖,已让 10万上海小店受益。 “沪游码”的开通则让用户畅游上海各大景点更便捷和舒适。 上海的数字化生活平台、数字景区等等新颖玩法,让人耳目一新。其实,在五五购物节之前,阿里就曾在上海多次尝试无人零售、品牌淘宝直播、老字号数字化赋能等创新的消费经济模式。 在上海试水的无人零售、云上时装周等创新消费经济也是基于阿里提供数据优势、线上流量、领先技术,与上海本地线下商家的用户运营、卖场管理、供应链管理优势的融合。只是,五五购物节消费玩法更多、覆盖面更广,应用也更成熟。 上海五五购物节上,群英荟萃”的消费玩法,可谓开创了一种新的消费经济模式。 城市消费复苏,巨头数字化赋能是关键 一个是创新发展的互联网巨头,一个是与时俱进的时尚都市,阿里与上海早在2015年就结下了“良缘”。彼时,双方围绕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智慧健康、社会信用体系等领域开展合作。 一来,阿里依托自身的技术沉淀与经验优势,赋能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城市构建智慧化体系。 在市场层面,阿里深耕零售产业多年,经验优势、资源优势不言而喻,无论是规模庞大的零售业态,还是与零售相关的物流、金融等领域阿里都有涉足和投资,而这些相关的资源也可以给到合作伙伴。 在技术层面,阿里具备强大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能力,可以助力品牌精准获客、优化管理体系从而提高运营效率,促进销量业绩的增长。对各项技术专研和成熟应用,也让阿里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赋能合作伙伴,助力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 同样的,阿里可以发挥平台赋能优势,一一实现交通、医疗、政务等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此来满足智慧城市各项“节点”的建设需求,进而将这些智慧系统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城市生态圈。 二来,基于自身的平台特点,阿里深入挖掘新用户需求、应用新技术来发展新业态。 基于阿里的技术能力和用户洞察水平,可以分析出某项需求即将爆发的苗头,从而选取更优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而实现消费者和供给侧的双向互通和匹配,也可以拓展新消费场景发展新业态,从而带动市场消费。 由此,阿里多次在上海试行“无人零售“、“品牌淘宝直播”、“云上时装周”、“老字号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新业态。据悉,2019年,134个国产品牌在天猫上年销售额超过10亿,52个老字号年销售额过亿。“老字号品牌亿元俱乐部”中,18个是上海品牌,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大潮下,阿里凭借自身资源、技术、经验等优势为上海各大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也正是这些新模式、新服务、新技术的落地,为上海五五购物节新消费模式的形成和以及城市消费的复苏提供了必要的运作基础。 而从上海五五购物节掀起的消费复苏来看,2020年城市经济发展的方向应该紧跟数字化浪潮,靠数字化创新取胜。这一次阿里与上海之间的联动,给了其他城市恢复经济、恢复生产、动员消费一些参考的门路,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综上所述,疫情带来的挑战为数字化创新提供新的动力和契机。可以预见,未来直播带货、一码通等数字化的创新消费模式将变成常态化,从而加快经济复苏的进度。也就是说,上海五五购物节引领的数字化创新会成为城市消费复苏的新动力,是当前底层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消费复苏,不应该从打折清仓的老套路里找点子,还是应该从创新里找路子,找法子,才能有益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刘旷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