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还是通缩, 已成为阶级性问题了 对于同一组数据,不同的受众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目前大致可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是面临通缩考验,要高度警惕,理由是CPI时隔11年首次负增长-0.5%,上次负增长还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可见当前整体需求不佳,更严峻的是本轮短暂的复苏结束后通缩压力会进一步凸显;第二种观点是要警惕通胀风险,理由是如果看PPI环比增速,增长了0.5%,是近两年以来最高值,经济复苏后企业补库存力度加大,对中上游原材料需求较为旺盛,铁矿石创下七年新高,螺纹钢年涨幅超过30%,大宗商品再现疯狂,股市和核心城市楼市也有不错的表现,再次催生资产泡沫;第三种观点是物价相对合理,既没有通胀风险也没有通缩危机,CPI主要是受高基数和猪价扰动影响,特别是猪价是负增长的主要拖累项,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走势平稳合理,连续五个月都维持为0.5%,无需过度紧张。 之所以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主要是因为选用了不同的度量指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通胀度量指标不够全面,甚至会有些失真,这也是上月底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发文完善通胀度量体系,要将资产价格纳入其中更真实反应通胀水平的重要原因。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家关心通缩还是通胀,其实更关注的是物价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学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群体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完全不同,存在利益分歧,都希望朝着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所以穷人希望看到的是通胀,收紧货币政策对抗通胀,避免资产价格飞上天;富人希望看到的是通缩,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催生资产价格,从中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或资产增值,但实际上是穷人通缩,富人通胀。 当前物价水平相对合理, 对货币政策影响不大 其实只有在两种极端情况下,物价才会影响政策取向。一是通缩信号明显需要刺激,比如2015年CPI同比仅增长1.4%,PPI连续四年负增长,且跌幅不断扩大,所以当年货币政策加力宽松,出现了5次降准和5次降息来助力稳增长。二是通胀势头较猛需要遏制,比如2016年的复苏,11月PPI超过3%,2017年2月达到7.8%的高点后,央行紧急行动,一季度就两次上调了逆回购利率,12月继续上调逆回购率,实现变相加息。 目前的形势和上面两种情况不太相同,虽然CPI和PPI均为负,CPI在下行,但CPI主要受猪周期扰动,有些失真,而且经济在复苏,PPI在上行,势头还不错。所以现阶段不用过度纠结通胀还是通缩,整体物价水平还相对合理,政策环境也会相对友好,不会太松,但也不至于太紧,只是降准降息暂缓。 2021年经济复苏延续, 二季度后其实更应该担心的是通胀 2021年经济前高后低,上半年复苏仍将延续,警惕通胀抬头风险。从经济先行指标PMI来看,11月为52.1%,已经连续9个月在荣枯线之上,并创下三年来新高,复苏节奏明显加快,大超预期。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由于复工复产,供给端复苏明显快于需求端;三季度需求回补成效显著,供需两端都很旺盛,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创下年内新高。另外需要关注的是,由于下游需求大增带动中上游回暖,补库存力度加大,价格指数出现跳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产成品出厂价格指数都回升了3个百分点以上,预计明年一季度PPI年会转正,并受低基数效应和复苏惯性影响,PPI会显著上行,待通胀出现,流动性环境将会趋于收紧,短端利率上行。 长期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生产过剩, 宽松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但阶段性复苏大部分归因于前期刺激生效,只是暂时的,不具备持续性,长期经济终将回归基本面,萧条性因素将重回主导。从大环境看,全球都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高速增长乏力,逐渐转向中低速增长。更严重的是,逆全球化盛行、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的地产和基建刺激空间接近饱和,新一轮科技革命还在孕育过程中,生产严重过盛和需求明显不足并存,所以长期更应该担心的不是通胀,而是通缩风险,这也是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昨天的政治局会议聚焦“需求侧改革”的根本原因。 但无论是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侧改革都是任重而道远,毋庸置疑,我们的确应该把握难得的窗口期全力以赴,坚定改革的决心,释放长期增长潜力,但也可能会远水解不了近渴。比如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货币宽松就成为不得已却最有效的对冲手段,全球央行再次开启宽松潮,美联储紧急实行“零利率”和无上限QE,并提高通胀容忍度,欧央行在负利率的基础上加大资产购买力度,英国央行两次降息并增加资产购买规模,已实行负利率的日本央行通过大量购买ETF来加大基础货币投放,中国3次降准2次LPR降息,全球资产负债表加速膨胀。 零利率负利率是最终归宿, 要学会保卫财富 经过数十年大宽松后,全球各国货币政策退出都非常困难,出现了明显货币宽松依赖症,宽松根本停不下来。虽然我们都知道货币宽松会造成资产泡沫、脱实向虚、贫富分化等一系列问题,但货币宽松后,可能未来就很难出现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像今年疫情直接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资产价格、股票市场、房价都涨起来,传统的机构破产情况基本消失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零利率负利率已是最终归宿,贫富分化的社会问题将进一步凸显,财富保卫战已经打响。 虽然中国现在仍然处于正利率时代,还是全球资产高地,也有改革在释放潜力,在为正利率争取时间。但拉长周期看,穷人通缩、富人通胀将成为常态,负利率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在这样的大趋势下,负利率这场资产战争已经打响,尽可能地持有核心资产是保卫我们的财富的一个明智选择,头部的股票、核心的房产、保值的黄金都是值得关注的投资品类。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新一年宏观政策指明了方向。当前,宏观经济实现了“V”型反转。“工业增速快速反弹、企业信心的恢复加快、外贸超预期增长、投资需求持续恢复、到第三季度为止,全年累计GDP增长已经转正,累计实际增长为0.7%,所以,从当季同比数据来看,V型反转的趋势是很明确的。”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月度数据分析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尹恒表示。不过,尽管中国经济实现了“V”型反转,但一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复苏仍在路上,经济尚未驶入正常轨道,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比如,经济复苏冷热不均,服务业生产尚在恢复之中;投资复苏的内在动力并不稳固,目前还是过度依赖于房地产投资;消费复苏相对缓慢;各类物价指数持续低迷;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不高。因此,尹恒建议,短期应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维护稳定复苏;长期应解决市场扭曲的问题。未来一段时期,不宜过早设立超常规积极财政政策向常规性积极财政转变的时间表,财政赤字率的调整、特别国债的退出、专项债规模的适度下调、对于特殊行业中小企业补贴的退减、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的调整等政策措施变化都应该谨慎、尽量维持政策连续性。谨防内外风险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看来,中国未来的经济复苏和国际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美国提供需求,中国实现供给,美国提供货币,中国实现增长。“从国际需求来看,当前旺盛的国际需求是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并不是常规的状态,尽管今年外贸和相关外汇储备的增加都是很好的消息,也是国际市场、国际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个表现,但随着明年形势的发展,这些原因可能会减弱、甚至消除、甚至逆转,这都是风险。”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表示。而从内部来看,中国经济也隐藏着一定风险。“我们认为现在妨碍高质量发展主要的因素是市场扭曲,比如在金融市场上,不少严重缺乏活力的僵尸企业还在不断吸收和消融金融资源;产品市场上,市场准入的限制、项目审批、强制淘汰等等行政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可能扭曲市场。着眼未来,应该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增长,关键抓手就应该是去减轻或者消除各类市场扭曲。”尹恒表示。同时,债务风险的累计还在加剧,企业偿还负债的能力特别是周转能力更加困难,很容易出现信用性事件,特别要防止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从宏观经济上看,还是要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因为可以预计到明年,全世界其他经济体还是促进复苏的政策。”毛振华表示。在他看来,外围环境的变化到底对国内经济影响有多大,是值得讨论的。一方面我国要做好最困难的准备,因此提出了内循环。这既是长远,也是当前的紧迫问题。“在疫情之后,特别是中美冲突的叠加之后,我们觉得要用更底线的思维,要在不断补短板的过程中能够把内循环做起来。所以,明年从我对经济政策宏观考虑的建议来看,还是聚焦内循环,内循环聚焦补短板。”毛振华表示。维持政策连续性当前,双循环也对我国更深层次的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意味着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上的布局,在核心产业上进行国产替代的布局,以及在出口转内销层面等方面的一系列布局,需要未来财税改革的配合,需要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完成新战略与传统战略的对接。”尹恒表示。比如,要解决市场扭曲问题,应加快产业政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转型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协调,提升产业政策质量。而在毛振华看来,超常规、稳增长、宽松的经济增速,是中国经济快速回暖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保持定力,扩张性政策定位不宜大幅度转向。当前,我国的货币投放量较大,今年再创新高,但实体经济仍面临比较困难的局面,因此,宽货币、紧信贷,以降低利率为主,而不是扩大信贷规模,这也是一个解决虚拟经济和脱实向虚问题法人重要思维。尹恒表示,货币政策方面,建议维持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他认为,货币政策虽然在今年3季度开始做出边际调整,但总体看我国当前的复苏路径还需要政策支撑,未来政策取向和力度都需要继续保持稳定,在稳健的基础上控制节奏,注意防范经济下行风险。推动以消费为基础的大循环,需要进一步增加普惠性消费金融力度。在加强监管和信贷风险控制下,推动正规金融体系和金融科技的融合,提升普惠金融力度。同时,还应该重点关注财政政策效率不高问题。近期对于四季度密集实施剩余预算,需要科学把握进度来保证效率。对于前期抗击疫情的财政结构性投放,在一些方面可能需要做出调整。配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财政结构上的安排应有重新审视,做出布局点和着力点的变化。
11月中国经济各项数据继续向好,多项指标增速升至全年最高或年内首次转正。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复苏态势,体现了疫情“先进先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韧性。 生产端:工业部门复苏持续 工业部门是中国下半年以来经济得以向潜在增速快速接近的主导力量。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较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3%。其中,制造业增长7.7%,引领工业部门复苏。 疫情以来,工业部门的复苏经历了三个逻辑转换:一季度,政策推动下的复工复产,率先从供给端修复工业活动;二季度以来,信贷政策持续处于较为宽松的状态,加上减税降费政策,企业现金流和资金压力始终保持较低水平;三季度,房地产和基建产业链拉动工业制造业持续复苏,制造业盈利情况持续改善。四季度随着补库周期重新开启、投资活动回暖,工业部门复苏有望进入年内第四轮逻辑转换,即内生性的复苏。从11月份的数据看,工业部门确实在政策逐渐退出后,表现出稳定的自身修复趋势。 不过,少了积极宽松政策下的强力刺激,内生性的复苏速度是受限的,货币政策甚至减税降费等托底政策都有可能较疫情期间继续弱化,这也将压低工业部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预期。但未来似乎还可以期待的是财政政策保持一定力度,促进基建产业链需求回升托底工业部门需求。 需求端:消费缓慢爬升,投资存在掣肘 11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0%,较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略低于预期,但仍保持了平稳复苏态势,环比增长1.31%。与工业部门和投资领域不同,疫后消费的复苏一直遵循内生修复的逻辑。一方面,尽管速度相对较慢,反映了消费对政策的不敏感,但另一方面也反过来体现了消费的顺周期性,只要经济不存在新的明显外生冲击,消费仍将继续复苏,并有望在明年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同时,就业和收入的增长也将支撑消费进一步回暖,11月城镇居民调查失业率降至5.3%,远低于今年的目标上限6.0%,同时低于去年的目标上限5.5%。未来随着反垄断政策加强、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居民收入公平化和就业的增长仍然是可期的。 前期消费复苏过程中的薄弱部门,限额以下消费增速在经过短暂波动后,在11月同比再次转正,支撑了消费增长,同时限额以上消费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增速已经达到近几年高点,背后是汽车、家电等大件消费、网上消费的持续回暖。 11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3.5%,降幅较上月收窄1.8个百分点,恢复速度有所加快。背后有两大因素:一是信贷扩张过程中,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继续增长,在前期的股市、房市、结构性存款等投资渠道弱化后,这些贷款中企业实际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有可能是提高的,这将支撑未来制造业中长期投资继续回暖;二是出口高增加速了工业部门开启新一轮补库周期,促进制造业库存投资增加。此外,未来消费的继续回暖也有望从下游向上游继续传导需求,最终刺激企业增加产能投资。 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8%,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虽然经过几年的“房住不炒”“一城一策”的严格和精准调控,但始终保持较强的韧性,明年这种韧性并未看到明显的弱化,因此房地产投资仍然会在严格调控的压力下保持一定的增速。从资金来源看,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收窄,但下半年以来主要房企仍然保持销售的平稳增长,自有资金相对充裕,预计将有效支撑未来投资活动的平稳增长。三四五新规预计明年会在有限范围内开展试点,但大概率不会普遍实行,因而不会造成行业系统性的资金紧张。 11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0%,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近几个月基建增速低于预期,很大程度上和前期财政资金淤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有关,根源在于资金快速进入最前端的县市域财政环节后,并未找到足够多的合适项目。11月、12月北方进入冬季,对基建实务工作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但考虑到明年可能会对财政资金效率进行针对性的提高,以及重大项目的规划,基建依然有持续稳步回暖的可能。 经济复苏未到拐点,货币政策如何走? 经济复苏持续,市场对货币政策退出的预期渐强。但12月15日央行超额续作MLF,投放规模达到9500亿元,创下单日MLF投放新高。尽管市场对此次MLF投放量有乐观预期,但规模如此大的投放规模仍然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一方面,调节同业存单的利率,降低银行中期资金成本,是MLF的重要目的之一。另一方面,在预期信用将逐步放缓扩张速度、信用债市场波动、信用开始分层的情况下,维护流动性,尤其是维护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是央行近期比较关注的事项。 然而,正是因为流动性将保持充裕,信用端的收缩才变得更加可能。流动性的充裕,更像是为了信用的收缩而做的托底工作。2020年,实体经济为抗击疫情和重启复苏,增加了大量的信贷和债务,在央行“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背景下,实体经济中的债务不能再继续快速地积累了。同时由于银行间流动性需要维护,央行不愿意通过减少基础货币和提高准备金率的方法来牺牲流动性,同时这种做法可能会引起市场对货币政策明显转向的恐慌性预期,因而只能通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窗口指导的手段,让商业银行直接减少信贷业务的拓展,而这种信贷收缩的速度很可能是比较快的,因此有可能看到信贷增速在2021年一季度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
11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0-2021)——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隆重举行。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致辞。刘伟表示,本期年度论坛聚焦“迈向双循环新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内外复杂因素叠加背景下中国重塑发展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战略选择。从外部环境看,我国面临某些西方国家的战略性、全方位的阻碍甚至是打压,增加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从内部来看,我国GDP总量、人均GDP在去年都迈上了新台阶,但也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不高等问题。因此,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不仅是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背景下的权宜之计,更是推动中长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选择。首先,国内循环是根基,只有真正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其次,提升产业链的核心是创新。一方面是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另外一方面是制度创新,提升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完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此外,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互为推动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闯过关口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在双循环过程中,既要更好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统一布局、组织协调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基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既要夯实基础研究,又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既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又要坚持开放创新,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论坛第二单元,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代表论坛发布CMF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0-2021)。 报告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分析当前经济复苏的形势、面临的问题、下一步的趋势;其次,研判2021年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可能的风险和挑战;最后,确定超常规政策退出的时点和方式,研究战略转换的路径和风险。2020年的中国经济呈现出V型反转与稳步复苏的特征。在疫情冲击下,2、3月份我国采取了大面积的封锁、防疫政策,导致了整体经济的全面下滑。4月份武汉重新开城,我国疫情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并有序组织复工复产,并且在5月份“两会”期间推出了一揽子规模化刺激政策。这一系列政策也推动二季度中国经济开始逆势上扬,三季度持续恢复。从不同行业角度来看,我国第二产业恢复良好,制造业和建筑业一马当先;同时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反转现象好于常态路径。然而第三产业整体及批发、零售、交通、住宿、餐饮、租赁、商业服务等行业依然处于负增长状态,还没有重返常态化的路径。 基于202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成功抵御疫情冲击并呈现十大亮点。第一,实际GDP增速实现V型反转,经济景气度显著回升。对比世界三季度-9.8%的增长速度,我国单季度经济名义增速达到5.54%,这也保证了我国经济整体收入状况由负转正,并同时带来预期的变化。第二,工业增长回归常态,服务业生产持续恢复,生产者经营预期持续改善。第三,高技术产业韧性十足,增加值和投资双双逆势增长。第四,外贸外资超预期增长,累计同比增速双双由负转正。在今年8-10月,我国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外资也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第五,投资和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内需增长动力逐渐增强。第六,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城镇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实现增长。今年前10个月新增就业超过1千万,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的就业目标。第七,随着经济复苏,公共财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明显改善,下半年基本正常化。第八,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总体稳定。不同于以往情况,今年前10个月的金融市场不仅没有出现下滑,反而出现了逆势上扬的态势。第九,房地产市场在“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下温和调整。第十,很多高频数据较为靓丽,预示复苏态势在持续加速。这一点在我国出口数据上体现尤为明显,随着各国经济恢复脚步加快,我国的集装箱指数、运价指数等都出现大幅上扬。 在这些亮眼的经济表现的背后有着我国应对疫情、引导经济恢复的逻辑:第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疫情管控方案+适度刺激的经济纾困方案,是2020年中国经济走出疫情困局的关键。第二,以疫情阻击战的胜利为行政性全域复工复产的前提,以行政性全域复工复产为经济快速重启奠定基础,以“六保”为核心的一揽子规模化刺激方案为国民经济循环快速复苏提供核心动力。第三,中国疫情与世界疫情的不同步使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保证了中国外需不仅没有随着世界贸易的崩溃而崩溃,反而逆势出现超预期反弹,为中国内循环的重启和经济整体复苏提供了强大支撑。第四,中国新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疫情期间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转型提供了技术和产业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为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启动创造了最佳的战略时机和宏观基础,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然而除了看到这些突出成就之外,也要认识到我国宏观经济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1、经济复苏动力在边际上有弱化趋势,影响明年经济回归常态化运行。2、我国经济产业复苏距离正常化增长轨道仍有距离。在疫情视角下,GDP取得0.7%的增长是非常理想的结果。但是如果将这一数据放在常态视角下,则会成为非常萧条的状态,对公众的心态也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另外随着复苏到达一定程度,会出现边际递减的情况,这也可能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瓶颈。3、工业生产开始出现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工业增速已经见顶。我国的基础工业增长的可持续性值得关注,另外规模以上企业应收账款增长、资金积压问题也推动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思考。4、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与增加值增速缺口持续扩大,增长动力越来越依赖于内需恢复。5、 投资复苏的内在动力并不稳固,对房地产投资和其他费用增长的依赖度过高。虽然房地产市场反弹明显,但是面临着“房住不炒”战略的约束;而占据着投资市场30%份额的制造业板块依然没有完全转正。6、在出口总体恢复增长中,不同部门的出口表现、承受压力呈现较大分化。抗疫物资、宅经济相关产品增长迅速,然而仍存在很多产品存在出口负增长。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变化,这样的问题也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7、债务高企和金融问题滞后显现导致金融风险上扬,刀口平衡更加棘手。我国整体杠杆率上升较快,高债务叠加高利率的组合可能会带来风险突破。8、各类物价指数持续回落,面临通缩紧缩风险,“债务-通缩”压力正在形成。9、 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并不高,经济复苏的微观基础尚不稳固。10、财政政策的效率面临系列挑战。这一系列挑战既包括执行进度的问题,又包括直达资金效率的问题。此外我们用老基建的办法来执行新基建,从而导致很多新基建的布局出现了一系列乱象的问题。最后我国的一些新战略在产业政策上的布局与以往的思路有重大的调整,因此也面临着一系列转换的问题。11、 虽然就业压力总体减轻,但就业敏感群体受冲击依然较大。12、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在2-4季度呈现加速反弹,预计第4季度GDP实际增速达到5.9%,全年实际增速达到2.3%,比世界经济增速高6.7个百分点,但仍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值。 报告第二部分,刘元春教授讲解了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和风险点。在基本逻辑方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以下五大基本逻辑:第一,基数效应带来明年的高同比增速和“前高后低”的基本走势。第二,国民经济循环逐步畅通、经济增长内生动力逐步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绩效的改善,已经形成“蓄势待发”之势,2021年将是信心恢复和预期引导的关键年。第三,政策效果的显化和超常规政策的逐步退出造成明年年中政策性力量的转换。一方面,目前已经出台的一揽子政策实施效果较好,并还在持续开展的进程之中,政策效果的持续显化将保证未来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呈现加速态势;另一方面,规模性政策效果还有释放空间,但经济反弹的政策支撑力将逐步减少。第四,全球疫情形势扭转和世界经济复苏带来的外部环境变化。疫苗研制的成功及其广泛运用将在大概率上决定2021年全球疫情将得到逐步控制,从而保证全球经济将得到稳步复苏,但这也将使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复杂化。第五,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战略转换效应。战略转换带来的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布局、国内大循环的畅通与短板的补足、扩大内需战略层面的启动等举措不仅将引发2021年经济主体预期的改变,同时也将替代非常规刺激政策成为需求扩张的基础力量。基于以上逻辑,报告预测2021年GDP增速将达到8.1%。但是明年经济增速整体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四季度的增长态势预计将下滑到5.4%左右。并且四季度是明年经济状况一个很重要的参照系,四季度经济的常态化是我国明年经济发展的关键。 观察经济数据背后的逻辑,也会发现2021年宏观经济将面临七大方面的风险挑战:1、外部环境的进一步复杂化可能冲击国际国内双循环。除了当前全球和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处于高位,近期疫情的恶化也推迟了世界经济复苏节奏。并且2021年是否会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引起市场风险利率的突然上升或者政策退出过程中政策利率的回升,而触发债务风险,仍然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2、总需求持续疲软、实际利率上扬,“债务-通缩”风险可能显化。消费需求不足、投资基础不稳固、出口中期承压等因素都会使得我国明年“债务-通缩”压力很可能全面显化。3、结构分化较为严重,不同层面的短板效应可能显化。中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稳定、不均衡是2020年中国经济复苏的显著特征,随着2021年各类超常规的疫情救助与经济纾困政策的陆续退出,风险可能水落石出。4、失业率上扬风险依然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所受冲击可能滞后显现。5、 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不高,经济复苏的微观基础尚不稳固。6、 债务高企、利率回升、通胀下行,金融风险问题可能全面显现。7、战略转换、政策退出带来的系列摩擦和新风险。其中,需要我们具体考虑内循环布局是否顺畅;也需要关注外需与内需转换的成本和可能的转换期问题;最后在政策退坡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诸多的风险和挑战。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刘元春教授认为,中国成功取得了新冠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的双重胜利,为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启动创造了最佳的战略时机和宏观基础。除此之外,2021年是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之年,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常态化的一年,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更是中国开启十四五规划实施战略转换的第一年。世界疫情的逐步消退、中国超常规政策的常态化、中国发展战略的转化和调整、内生新动能的逐步抬头将成为左右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核心的4大力量。也正是基于以上结论,报告给出以下十大政策建议:1、必须理性、科学认识清楚2020-2021年份宏观经济运行逻辑的独特性,全面认识到疫情冲击、疫情防控、经济纾困、疫情消退、超常规政策退出在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上带来的新规律和新现象。2、 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疫情阻击战、中国经济保卫战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不同步性给予了中国十四五规划战略转型的契机,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面临的新任务具有强烈的挑战性。3、必须认识到当前经济复苏远没有达到常态化水平,经济复苏的核心力量依然来自于超常规的疫情纾困政策,且具有强烈的不稳定、不均衡、不确定等特点。4、科学认识明年各类宏观参数同比增速过高带来的经济景气假象,多角度多层次对2021年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进行科学研判。5、明年的宏观政策需要以稳定物价和充分就业为锚,以全面扩大内需、缩小供需缺口为基本目标,为新战略启动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妥善安排抗疫政策和纾困政策的退出,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化的挑战,逐步回归常态化宏观调控模式。6、 高度重视政府债务率快速的上升和面临的结构性问题,超常规的积极财政政策需要在2021年二季度开启逐步向常规性积极财政的转变。7、货币政策在2020年3季度开始做出边际调整,但贷款规模、全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货币供应量等参数的增长速度依然大幅度高于名义GDP的增速,这些货币政策参数在2021年要进行进一步的适度调整。8、高度重视中国当前“高债务率”与“高实际利率”的组合带来的多难问题。9、 高度重视经济复苏时政策退出带来的风险问题。10、 应对未来风险挑战,中国需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必须抢抓疫情期间我国经济率先复苏的窗口期,大力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CMF)
12月10日至11日,以“新形势、新思维、新机遇”为主题的“全国中小城市商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海南三亚蓝湾绿城威斯汀度假酒店正式召开,乐居财经作为首席地产媒体全程支持报道。直播》》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财经创始人叶檀出席论坛并做了《宏观经济与商业地产趋势》主题演讲。她表示,2020年中国的经济已经率先复苏,2021年全球经济预计进入全面复苏状态。 叶檀分别从今年的就业形势、发电量、外贸进出口、地铁货运量、物流指数等方面,解释了2020年中国的经济已经率先复苏。她亦从资产价格、货币政策等方面,进一步解释了2021年经济进入全面复苏期。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商业地产会受到一定影响。她指出,一铺吃三代的时间过去了,消费是跟体验有关的。中国的消费变迁还再继续,中国人的消费还再继续增长,只不过说消费的模式不一样了。 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她指出,现在中小城市发展最好两个城市群,是珠三角跟长三角。商业物业投资最好的城市也在这两个城市群。原因在于人员源源不断的流入、人均的本外币存款、上市公司的数量、产业根基跟服务业的拓展一点也不比大城市差。 “我对中国的中小城市,尤其是比较成熟的中小城市群是相当看好的。”叶檀说。
受各国重启经济需求回暖等因素影响,5月以来,以铜、铁矿石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反弹。 全球股市本周延续反弹,投资者对各国经济重启持乐观态度,而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消息也提振了复苏的预期。以铜、铁矿石为代表的部分大宗商品品种5月以来的强劲走势也反映了需求侧的改善及经济企稳的信号,促进了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归。 全球铜冶炼活动回暖 作为在建筑和制造业中大量使用的重要原材料,铜的价格走势往往是全球经济健康程度的晴雨表。伦铜6月2日上涨0.7%,重回5500美元/吨关口,创近两个半月新高。衍生品市场上多头也持续发力,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公布的报告显示,近两周基金持有的COMEX铜期货净空仓明显回落。 英国大宗商品经纪商Marex Spectron发布报告称,伴随着隔离措施解封,全球铜冶炼活动有所回暖。监测全球90%冶炼活动的SAVANT全球铜冶炼指数4月报87.2,较3月回升0.6。Marex Spectron全球分析主管沃尔夫(Guy Wolf)指出,4月份通常是该指数的年内低点,但COVID-19带来的独特环境意味着4月份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从5月份的产品数据可以看出,全球经济活动加速增长,特别是在中国。 全球铜冶炼活动企稳复苏 欧盟的新政也带动了铜需求的预期,报道称欧盟拟出台一揽子计划来推动汽车产业电动化,促进节能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其中包括免除零排放汽车的增值税。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铜的需求量要更高,相当于传统汽车的2-3倍。 事实上,最新公布的欧元区和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出现了超预期的反弹。IHS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指出,调查数据反映出欧元区经济下滑可能已触底,PMI回升下今年夏天欧元区探底趋于温和。对于美国经济,威廉姆森认为,美国第二季度GDP将出现前所未有的降幅,在没有出现第二波疫情的情况下,未来几个月经济活动的降幅应该会进一步放缓,全面复苏不太可能是迅速的。 各主要经济体正在努力通过更多的经济刺激措施来增加回升的动力。日本上月27日宣布超过1万亿美元的刺激计划,为家庭和企业提供额外的帮助,欧盟委员会同日也推出价值高达7500亿欧元的一揽子计划,将帮助欧元区受冲击最严重的经济体。 沃尔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都在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复苏,铜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信号。目前很难判断复苏的路径会是怎样的,这更像一个医学问题,取决于疫苗研发的进展。在他看来,各国政府和央行接下来不会停止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以保证经济复苏尽可能以“V型反弹”的形势出现。 国际铁矿石现货价“破百” 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铁矿石的价格也从5月开始水涨船高,新加坡基准62%品位的现货价格2日突破100美元/吨,创2019年8月以来新高,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主力合约4月中旬以来上涨近40%,刷新2013年上市以来最高价。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经济复苏下中国的金属需求正在迅速回升,而库存则在快速消耗。根据“我的钢铁网”的统计,截至5月22日,全国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10926.08万吨,环比上一周下降168.82万吨,连续第五周减少且跌破1.1亿吨关口,为2016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钢材库存也在快速下降,5月中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403万吨,下降6.3%,连续7旬呈下降走势。 铁矿石现货价格突破100美元 另一方面,巴西疫情对铁矿石供应的打击也是推升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疫情正在巴西北部的帕拉州迅速蔓延,该州的铁矿石产量约占全国的35%。官方数据显示,巴西5月份的铁矿石发货量下降了近四分之一,前三周出口铁矿石1527万吨,创近两年新低。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已经宣布,今年铁矿石开采量将比预期减少4000万吨。 BMO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研究主管汉密尔顿(Colin Hamilton)表示,市场受到了中国需求的强劲支持。“我们最早看到了对中国的影响,实际上市场情绪非常乐观,在各国强有力的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帮助下,金属需求的复苏是近年来所看到最强劲的,中国目前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的80%左右,比历史均值上升了10个百分点左右。”他说。 乐观预期在推升大宗商品价格的同时,也让商品货币获得了支撑。澳元兑美元一度创2月13日以来新高至0.6734,新西兰元和加元汇率则创3月13日以来高位。澳洲联邦银行(CBA)外汇分析师卡普尔索(Joe Capurso)表示,危机最严重时期已经过去,这将支撑大宗商品价格。通常在经济复苏初始阶段,商品货币往往表现良好,此消彼长下美元会承压走低。 不过大宗商品需求、甚至全球经济复苏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贸易环境何时回暖。世贸组织WTO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报告显示,反映二季度行情的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目前数值为87.6,低于上一季度发布的95.5,是该指数自推出以来的最低值。世贸组织表示,该指数反映出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仍将大幅下滑,此前世贸组织曾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可能大幅缩水13%到32%,其最终表现将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抗疫措施的有效性。 沃尔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目前看,贸易量的下滑主要是隔离措施的影响,而不是贸易摩擦的冲击。虽然地缘政治因素未来可能成为引发市场担忧的因素,考虑到各国自身经济复苏的需求,预计年内形势不会明显恶化。 丹麦盛宝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雅各布森(Steen Jakobsen)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就建议投资者将大宗商品需要添加到投资组合中。他认为,大宗商品的看点在于,全球利率正被人为压低,如果各国政府和央行继续债务货币化,金属、农产品等商品可以作为有力的对冲工具。上一次金融危机后,矿业是第一个回暖的,相信这次也不例外,所以商品是建议加仓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