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利部消息,为进一步加强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推进部门合作不断深化,确保长江河势稳定,保障防洪、通航和生态安全,2020年6月9日,水利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三部合作机制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在南京召开。 合作机制领导小组组长、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主持会议并讲话,领导小组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代表三部合作机制组长单位公安部讲话。 魏山忠就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进一步落实采砂管理责任制。按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和《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压紧压实各级河长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责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水利牵头、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是推进部门、区域合作落实落细,落地生根。推动三部合作机制不断向基层延伸,强化省际边界河段、长江干流和通江支流、湖泊的联动监管,构建部门、区域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在重要时间节点,针对非法采砂重点江段和敏感水域,要组织开展联合专项打击行动或清江行动。 三是以问题为导向,突出执法打击重点。严格管控“三无”和“隐形”采砂船,从源头上遏制非法采砂行为。要继续严格落实采砂船汛期集中停靠制度和砂石采运管理单制度,推动建设长江采运砂船舶联合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对涉砂船舶动态监管。 四是加强行刑衔接,推进采砂入刑实践。水利、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案件办理的信息沟通,建立健全案件移送制度。河道采砂属于黑恶势力多发行业,是中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点领域之一,要及时移交涉黑涉恶线索,加大对涉砂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对不法分子形成强大震慑。 五是规范采砂管理,维护采砂秩序。要提高规划编制质量,以规划为依据,规范采砂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六是大力推进疏浚砂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相关试点工作经验,提升疏浚砂利用率,科学加大疏浚力度。研究出台加强长江河道疏浚砂综合利用管理的意见,对规范管理作出规定,在利用好疏浚砂石资源的同时,确保河道及生态安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与AI企业合作,创新产品或者提升运营效率,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选择。消金界注意到,苏州农商行与科大讯飞(002230.SZ)合作,推出了纯线上信用贷产品——“阳光信贷”。苏州农商行透露,通过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将外部数据、政府数据和本行数据结合起来5255,实现了产品的差异化定价。借由苏农银行的“阳光信贷”,消金界发现,科大讯飞的业务触角越来越多的伸向了金融领域,并且与之前仅仅局限在“客服”环节不同,科大讯飞对金融业务的参与度更高。有“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两方面的核心优势在,科大讯飞成为金融ToB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玩家。科大讯飞+苏农银行消金界了解到,苏州农商行的“阳光信贷”,是一款纯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度能达到50万,申请、签约、用款和还款都是纯线上完成。有意思的是,苏农的“阳光信贷”一经推出,就成了很多贷款中介甚至“撸口子”老哥们的关注对象,引来苏农赶紧出面说明:阳光信贷产品的申请和提款,苏农不收取任何中介费,凡是索要中介费的都是骗子。但比产品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苏农背后的合作方——科大讯飞。苏州农商行介绍说,正是通过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将外部数据、政府数据和本行数据结合了起来,实现差异化定价与纯线上的运营。一直以来在金融业务ToB领域,科大讯飞并不显眼。但近来与银行的合作呈现出了加速趋势。消金界了解到,不仅仅是苏农银行,科大讯飞还与西安银行的金融科技部门进行了合作。在智能运营和智能营销上,西安银行使用科大讯飞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技术,提升客服运营效率,并给用户推荐理财产品。AI+银行在业务发展方面,科大讯飞的战略是ToB、 ToC双轮驱动,但目前看,ToB业务占了将近70%的份额。而科大讯飞与金融机构的合作由来已久,比较早的是与平安银行的合作。主要是科大讯飞对平安集团的电话客服、口袋银行语音导航、用户身份核实、录音质检等场景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在信用卡电话客服语音自助中,用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以语言交互方式替代传统的按键选择服务方式,在信用卡客服身份核验环节,用声纹验证代替人工提问。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是科大讯飞的核心技术,包括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以及机器学习推理和自主学习等技术。此前,科大讯飞发布了智能交互机器人,并在建设银行进行了试点应用,包括对建设银行的客服95533进行智能分析质检,智能语音导航以及智能会议等。可以看到,科大讯飞与银行的合作,最多的还是集中在智能客服这一块。不过消金界发现,近来科大讯飞在与银行的合作中,也在寻求突破。除了智能客服以外,与建设银行合作智能运营、智慧网络金融、智能投研,与光大银行合作远程银行、无人门店、普惠金融、投资银行服务、供应链金融,与民生银行合作研发智能金融平台和科技金融产品。科大讯飞与交通银行联合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共同投入资源并共享相关研究成果,首期研究课题涉及家居银行、语音情感分析、智能会议纪要、智能信息识别、智能风险防控等方面。消金界注意到,在与银行的合作中,科大讯飞很多时候选择建立所谓的“联合创新实验室”。为何选择这种方式呢?一位头部金融科技平台技术人员对消金界表示,像科大讯飞这样的AI企业,优势明显,劣势也明显,优势在于它有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劣势在于缺乏自己的落地场景,而且不擅长金融业务。所以在与银行合作的时候,科大讯飞很难像其所在的金融科技平台,直接输出成熟的系统,科大讯飞需要与银行合作,利用银行的内部数据,去配合银行的业务需要。科大讯飞有技术但没有数据,这或许决定了它与银行需要采用所谓联合创新实验室的方式。2019年,科大讯飞还与兴业银行、京东金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联手成立“AI家庭智慧银行联合实验室”,建立“金融智能语音硬件产业联盟”,共同布局物联网金融。这一合作模式中,有技术的与有资金的、有场景的合作,一同进入物联网金融领域。如此组合,或许还为即将到来的物联网金融做尝试。物联网金融更需要更多方面的协同,非一家所能完成。科大讯飞的金融ToB才刚开始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落地方面,科大讯飞表示其战略是平台+赛道”,所谓平台指的是2010年就上线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赛道指的是各个行。科大讯飞通过智能开放平台为行业客户提供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品。在科大讯飞最新的财报中,并没有看到对金融领域ToB业务的过多介绍。但是根据消金界不完全统计,目前科大讯飞合作的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西安银行、江苏银行、苏州农商行、天津滨海农商行等银行合作。在于个别银行的合作中,甚至包括为对方培养技术人才。从合作银行来看,科大讯飞ToB的金融业务已经算打开了局面。消金界了解到,科大讯飞还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了合作协议,将在上海成立分中心,而AI+金融是该中心重点的投入方向。科大讯飞发力金融ToB业务的计划已经非常明显。只不过从营收方面看,金融ToB业务还没有为科大讯飞带来太多的收入。从财报看,科大讯飞目前主要营业收入还是来自教育、智慧城市、政法、消费者等领域的产品。金融业务方面的变现能力,还有待验证。
润达医疗(603108):与北京纳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 润达医疗6月10日晚间公告,公司与北京纳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约定双方继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生产、销售方面展开进一步深入合作。北京纳捷生产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在获得NMPA注册证及欧盟CE认证并正式上市流通之后,由北京纳捷负责生产,并全权委托本公司在中国及中国以外市场就上述产品进行销售、推广及售后技术支持服务。
根据华为云计算官方的消息,长光卫星与华为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就ICT基础设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及产品、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等领域进行合作。 华创证券指出,华为近年来着重提升自身在遥感信息化处理方面的能力,先后与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单位就卫星遥感应用达成多个重量级合作,信息化技术广泛受到行业的认可。长光卫星与华为分别在卫星遥感及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方面均有着业界领先水平,华为公司将助力长光卫星提升卫星遥感数据和应用产品的信息化水平,与长光卫星一道着力构建更加智能、便利以及精准的卫星遥感服务体系,推动卫星遥感在农林生产、环境监测、智慧城市、地理测绘、土地规划等领域广泛应用。 航天宏图深耕卫星遥感产业,自成立以来承担了50多颗遥感卫星地面系统的总体设计,在国家投资建设的遥感卫星中占比90%左右。公司是华为合作伙伴,入选华为第一批鲲鹏生态供应商。 超图软件(300036)是国内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供应商,与阿里、华为等公司进行合作,并分别与阿里PolarDB和华为的高斯数据库进行了适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6日综合报道 据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官方网站消息,5月28日上午,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正局级)王建中宣布了市委、市政府关于薛刚同志任职的决定,薛刚同志任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发文引述美国康涅狄格州州长Lamont先生观点,“我想亲自感谢中国人民在这场公共卫生危机期间持续提供的帮助……中美两国的进一步合作对于我们共同应对这场全球性大流行病来说非常重要。” 瑞·达利欧表示,参与其中,其目睹了中国人和美国人之间尽心尽力地相互合作,以确保这些用于拯救生命和重启经济的必要设备得以落实到位,真的太棒了!他表示同意Lamont的话,非常感谢中国人民的帮助,并希望中美两国尤其是在这一艰难时期可以继续合作。
日前,亚信科技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在北京联合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将联手共建面向5G的智慧核工业,进一步加快核工业的数字转型,共同推进5G技术在核工业的应用,通过相互支持、资源互补、业务合作,携手开发国际、国内智慧核工业及5G技术在核工业应用市场。 合作互利共赢 5G赋能核工业数字化 根据协议,亚信科技与中核工程等四方将坚持“开放、包容、合作、互利、互补、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各方在通信信息规划建设领域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共同开展核工业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和技术验证,共同参与制定核工业无线通信标准、行业业务及应用;共同开展适用于5G核工业领域的业务应用,研究核工业特定生产环境的物联网产品及相关技术、应用产品的设计;共同开展针对智慧核工业生产需求的工业大数据、业务上云和云计算等相关产品、技术及应用的设计、研发、建设、落地与推广;开展核工业智慧生产与管控等相关技术及应用的创新型研究与落地推广。 具体实施上,将由中核工程牵头,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中国移动研究院和亚信科技参与,四方共同成立“战略合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进行进一步的工作策划,建立四方领导不定期会晤制度,研究解决战略合作的重大事项;制订战略合作规划,对各项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各方合作中的重大事项,研究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新基建”恰逢其时 数字化快马加鞭 核工业是核能开发、利用的综合性高科技战略产业。一个国家的核工业发展水平,也集中地反映出这个国家的整个工业基础和科学技术水平。 近年来,我国核电装机快速增长,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自主先进核电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核能科技创新能力及安全性和经济性持续提高,核技术在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也迅速发展,从自主创新到产业应用,再到竞争力提升,中国的核工业迎来做大做强的“窗口期”。随着“新基建”战略布局的展开,以数字化转型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正是我国核工业走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 中核工程副总经理荆春宁表示,“核工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希望通过5G与核工业技术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推动各方在数字化设计、智慧运维、智慧核电领域的深入合作,共同推进中核工程开发数字化电站,推动核电工程智能化设计战略规划的实施。”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总经理夏冰表示,“5G不是独角戏,是需要社会各方参与的大戏。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将与亚信科技还有中国移动研究院一起,与中核工程联手为5G在核工业的大规模应用打造国际化标准的行业标杆,为智慧核工业贡献力量。”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谈到,“5G在核工业的落地,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四方合作是创新的合作,中国移动研究院将积极贡献在前瞻技术研究、应用落地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丰富的专家资源和标准化经验,在创新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国家核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亚信科技CEO高念书表示:“亚信科技将积极发挥四方合作中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贡献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产品、服务、运营等积累,与合作方一道,加速5G新基建在核工业的落地,促进中国核工业的数字化。我们一方面要‘顶天’,探索、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另一方面要‘立地’,保障5G应用在核电业务能够落地并产生效益,用5G和数字化技术帮助核工业降本、增效,推动中国核工业走向世界一流。”(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