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起,为降低武汉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武汉众邦银行推出贷款产品“众商贷”,利率低至4.9%,首期信贷额度20亿元。 为助力“稳企业保就业”,帮助民营市场主体在疫后恢复中增强流动性,保持经营运转活力,武汉众邦银行面向武汉民营企业推出“众商贷”定制化服务产品,优先服务武汉市工商联会员企业。 众邦银行此次主动让利,加大金融惠企力度,“众商贷”利率低至4.9%,是全国互联网银行最低的利率之一,也是武汉市场化贷款中利率最低的品种之一。 众邦银行是国内仅有的五家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银行之一。作为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精心设计推出的创新产品,“众商贷”具有易申请、高额度、纯信用等特点。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开户、线上放款的全线上操作,申贷流程高效便捷。企业最高可贷500万元并可以循环使用,有较好纳税证明、经营信用的企业无需抵押即可放款。武汉市工商联会员企业仅凭身份证、工商营业执照,征信及税务信息授权,在网上提出申请,3分钟即可获得授信额度并实时提款。 9月11日已受理十余家企业贷款申请。下午三时,武汉市工商联会员企业武汉达鑫源有机肥公司总经理靖德喜在众邦银行客户端申请“众商贷”贷款,顺利提款10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虽然受疫情影响,上半年该公司有机肥产品滞销,出现周转不灵,但靖德喜对环保农业信心十足。从众邦银行获得这批贷款后,公司经营将步入正轨,公司上下有信心今年稳步恢复,明年生产规模实现翻番。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快速行动,持续不断把资源集中到战“疫”第一线。在战“疫”阵营中,广大上市公司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捐款捐物、确保供给、加大研发、参与建设等多种方式积极驰援疫情地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展现了新时代上市公司的担当作为,形成了监管部门推动、企业自身追求、市场主体合力的战“疫”氛围。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上,“抗击疫情,上市公司在行动——上市公司驰援一览表”从今年年初开始就持续更新,仅截至4月30日,就公布了1196家上市公司的驰援信息。 在医药企业方面,达安基因、科华生物、艾德生物等公司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据统计信息显示,由艾德生物研制生产的首批1.5万人份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通过冷链物流送往湖北、上海、广东、山西等地医院,并全部采用免费形式直接捐赠给有需求的医院。康恩贝、香雪制药、以岭药业等纷纷捐赠医药物资,如抗毒口服液、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振德医疗、道恩股份、欣龙控股等则加班加点生产防护产品及原材料。 疫情期间的医疗人员护送、物资运输的工作,也得到了上市公司的大力支持。深圳市农产品集团旗下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排除困难开设湖北蔬菜采购车专区,每天500余吨蔬菜运往湖北各地,切实解决了湖北10余个城市老百姓的吃菜难问题;厦门港务第一时间免费为韩国福建同乡会捐赠第一批防疫救灾物资提供进口清关服务,并集结30部拖车及司机,随时准备运送物资驰援武汉;海南航空则组织航班包机运送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及医疗物资。 同时,应急工程的建设也离不开上市公司的支持,如中联重科就随中建三局、高能环境一起参与武汉蔡甸抗肺炎应急工程建设,1月24日,紧急驰援13台挖掘机、7台起重机、2台泵车、9台搅拌车等设备,参与建设火神山医院;西部建设下属中建商砼辅助供应商品混凝土,助力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江夏雷神山医院项目;永高股份为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无偿提供所需的PE波纹管等建筑类管道产品。 而房地产相关企业除了捐款、捐赠物资外,驰援形式也多种多样。据统计表显示,在疫情期间,万科派遣10位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在火神山医院提供物业服务。万科武汉君澜酒店负责接待福建137人医疗队;我爱我家则在做好长租公寓防疫管控的同时,利用空置公寓就近无偿安置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泰禾集团给予泰禾商业旗下在营项目正月初一至十五连续15日商户资金减半。 “抗击疫情,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很多领域,上市公司都发挥其专业优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种特殊时刻,我相信全国各地上市公司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发挥专业优势,践行社会责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起打赢这场战役。” “上市公司在疫情期间有必要、有责任支撑起稳就业的大旗,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昆仑健康资管首席宏观研究员张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观点地产网 今年来多次在土地公开市场露面的卓越集团,以26.6亿元底价摘下汉阳钢丝绳厂商住地,首次进入武汉市场。 据武汉业内人士向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卓越已在武汉寻地多年无果,本次拿地实为一次突破。 过去一两年在拿地上颇为低调的卓越,似乎也逐渐发力,且更多出现在公开市场上。 2020年来,卓越的销售端实现逆市增长,投资端则不断加码,外界甚至冠以“进击”的名号。 “唯规模论”行业论调有所转变的当下,卓越在行将千亿的路上也有了更多微调,这些反映在土地投资上,按照执行总裁沙骥的说法,不激进但是勤奋。 获取更多的粮草弹药,或许是为了前进路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也更加有底气转向“有质量增长”。 武汉寻地多年终落子 “卓越进入武汉差不多三四年了,土地拓展的相关人员一直在寻地,但始终未有斩获。”合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殷一戌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 此次卓越拿下的汉阳四新版块原汉阳钢丝绳厂地块,编号P(2020)026,以底价26.6亿元、楼面价8574.65元/平方米成交,远低于该区域其他项目的拿地单价,相比周边楼面价为15606元/平方米的地王项目,将近便宜一半。 资料显示,该地块土地面积8.06万平方米,容积率3.85,建筑面积31.03万平方米,属于汉阳国博滨江板块,多是发展刚需产品,地块条件较为优质。 业内分析,8574.65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格对于卓越来说,还有很大的利润发展空间。而地块用途为住宅、商服及公园与绿地,一定的商业比例,也利于卓越讲产业故事。 “过往卓越通过招拍挂很难在武汉拿下项目,而今年拿地的主旋律大多是靠产业勾地,且多为底价成交,不轻易出现抢地的现象。” 据了解,疫情后为使地市回温,武汉今年的供地量很大,同时土拍政策也放松不少,拿地保证金比例普遍降20%,50%土地款可以延期一年交,预售条件也得到放宽,市场传言国庆后,放松力度又将再加大。 对此,殷一戌表示,对于意欲进入武汉市场的开发商来说,今年是难得的好时机。 2019年初,卓越制定负债率零增长的目标,“不会过分追求数字”。这一年卓越集团在拿地上明显放缓。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卓越集团拿地金额同比骤减约86%,新增土储建面317.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2%;新增土地货值为541.9亿元,同比减少53.7%。 只不过到了今年上半年,卓越已在成都、宁波、青岛、南京、东莞、苏州、长沙等11个城市拓展了大约16宗土地,对应货值约600亿元,并预计全部可在下半年进入销售阶段。 卓越执行总裁沙骥亦称,“基本一天要拍很多宗地”,为此卓越大约参与了260多次土拍。 事实上,过往卓越大多通过多渠道、多元化方式进行战略布局,其中在大湾区主要是以招拍挂挂和收并购方式拓展拿地,兼以获取城市更新项目,而长三角区域更倾向于招拍挂市场获取。 今年以来,卓越在宁波、绍兴、温州、苏州等地均有斩获。其中,3月25日以23.97亿元获得苏州吴中经开区宅地,这是卓越时隔两年半后再落子苏州。上一次出现在土拍市场上拿地是在2017年12月,以底价12.98亿竞得南通主城区商住地,楼面价7910元/平方米。 外界认为有些“激进”,而沙骥的想法是,说不上激进,“我想是比较勤奋,用勤奋收获了土地”,频繁获取项目,同时便于提升回款、利润以及周转管理效率等,是为了在后续可以更游刃有余的完成经营指标。 规模扩张微调 卓越上一阶段出现规模“竞速”,还是在大约2013-2015年的时候,不过扩储的区域尚在熟悉的深圳等城市,且不乏地王项目。 2013年,卓越以123.79亿元拿下前海两宗地,创下深圳土地市场的纪录;2014年,又以33.19亿元竞得深圳宝安中心区一宗商务用地,成为宝安区新的商业地王。 规模扩张在卓越的两次上市受阻之后,第一次是因金融风暴和楼市调整折戟,而后一次,则是因估价偏低,国际认购情况不如意,最终选择主动暂停IPO。 不过非上市企业的身份,也让卓越少了资本市场短期数字目标的束缚。 2018年新年致辞中,卓越还曾提“高土储,高周转,强融资,三年千亿目标已触手可及。”到了2018年底,则开始主动降杠杆。 2019年初,新的“三年战略”开始实施,“负债零增长”目标制定,随后又确定了不再加杠杆的发展基调,“更关心公司达成目标的路径和实现目标的质量”。 土地投资方面,也有了相应的调整。城市布局上,卓越强调“1+1+X”,其中“1”指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X”指其他的核心一二线及高增长城市。 一方面勤奋获取土储,一方面则更强调经营现金流,但并未在拿地上有过多限制,而是将重心向回款规模倾斜,追求有现金流及利润的销售。 据悉,目前,卓越已布局全国32座核心城市,累计开发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另有5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面积,近70%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此外进驻的城市为上海、杭州、南京、宁波、嘉兴等长三角城市和北京、天津、重庆、成都等核心一二线及高成长城市。 规模扩张或许亦是为寻求再次上市,只是登陆资本市场,卓越先把分拆物业上市提上了日程。 早在2014年卓越物业就确定了要通过“股权合作”模式进行全国化业务布局、获取区域发展平台、完善产业链条的发展思路,定位则明确与其“深圳CBD”的称号匹配,计划成为行业领先的商务不动产服务运营集团。 为确保成功上市,卓越亦是做足了准备。规模扩张上,通过收并购以及股权合作提升在管面积成为了主要的途径,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卓越物业在27个城市拥有308个在管项目,总面积为2350万平方米,其中总建筑面积1140万平方米的101个项目位于大湾区。 官网资料显示,卓越物业最终将携手专注于非住宅领域发展的合作伙伴共同登陆资本市场。此外,卓越还提前变更了卓越物业的架构,将卓越物业管理由股份有限公司转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进行一系列重组步骤。 这一次,卓越物业上市,卓越集团势在必得,通过物业这一股价催化剂,或许也将为集团提供不小助力。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一则《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武汉单单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湖北单单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行政非诉案由一审行政裁定书》。 裁定书显示,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查处武汉单单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湖北单单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嫌传销案中,为防止上述公司转移或隐匿违法资金,于2020年8月24日向法院提出冻结存款申请。最终法院裁定冻结上述公司共计8000万元存款和理财产品,期限为一年。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武汉单单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29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王蛟担任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从该公司股东信息来看,蔡同发持股44%,李文持股36%,王蛟持股20%。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5月22日,该公司地址与人员进行了变更,公司法人由蔡同发变更为王蛟。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湖北单单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均成立于2020年4月,注册资本为1000万,且焦永杰担任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 理,李文担任监事。该公司最大股东是杜呈松,持股56%,焦永杰持股44%。
中国网科技8月31日讯(记者 单征宇)中国裁判文书网日前披露的一则《行政裁定书》显示,武汉单单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湖北单单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因“涉嫌传销”被湖南省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防止上述4家公司转移或隐匿违法资金”,向法院申请冻结上述4家公司银行账户资金总计8000万元。上述申请得到了法院判决的支持。 《行政裁定书》显示,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查处被申请人武汉单单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湖北单单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武汉单单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嫌传销案中,为防止上述4家公司转移或隐匿违法资金,向法院申请: 一、依法冻结对被申请人武汉单单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谷支行的银行账号:70040078801500000768内的存款和理财产品2000万元; 二、依法冻结被申请人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谷支行的银行账号:70040078801300000911内的存款和理财产品2000万元; 三、依法冻结被申请人湖北单单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谷支行的银行账号:70040078801700000919内的存款和理财产品2000万元; 四、依法冻结被申请人武汉单单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光谷支行的银行账号:70040078801100000912内的存款和理财产品2000万元。 湖南省醴陵市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判决支持醴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申请。 据天眼查APP显示,武汉单单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1月29日,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王蛟担任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从该公司股东信息来看,蔡同发持股44%,李文持股36%,王蛟持股20%。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5月22日,该公司地址与人员进行了变更,公司法人由蔡同发变更为王蛟。 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15日,注册资本为1000万,焦永杰担任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李文担任监事。该公司最大股东是杜呈松,持股56%,焦永杰持股44%。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单单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没有股权关系,但是公司地址均显示在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办事处大桥村联投广场商业区一期22栋18层办公13室。 湖北单单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与武汉单单乐商贸有限公司相同,由焦永杰担任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李文担任监事。 武汉单单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14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也是由焦永杰担任法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李文担任监事。 据悉,以上涉嫌传销的4家公司是一家名为“单单乐商城”的社交电商的运营公司。 公开报道显示,“单单乐商城”是一家社交电商平台,该商城分为零售区、组合区、易货区。其中,零售区与天猫、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类似,商品种类很多,也是正常的消费付款到货的流程。 主要的问题出在名为“组合区”的板块。在“组合区”,消费者每以原价购买一件商品,即可获得二件同款商品的批发资格,可委托商城以原价销售,销售成功即可赚取商品及商品差价收益。 在行业内,这种经营模式被称为“寄存代售”,有业内人士称,“单单乐商城”表面上看似是“一件零售,两件批发”,但批发产品实际并不存在,其经营模式实际为“市场循环买单”――后面的人为前面的用户支付货款,由最后的人接盘,一旦后续进场资金不足就会导致崩盘。曾引起舆论较大关注的酒德利商城会员被骗事件,即是因“寄存代售”模式而引发的。
时代周报记者 杨玲玲 发自武汉 8月的武汉正值酷暑时节,28日正午,武汉市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阳光毒辣、热浪逼人。 负责看守弘芯半导体项目工地的保安刘明(化名)正在躺椅上小憩,不远处两栋10多层高的建筑,一栋外立面已刷成白色,另一栋仍披着绿色防护网,不过目前都已停工一段时间。 高楼旁的空地荒草丛生,木材、沙石、钢材等建筑材料散落地面,还有一小块地被开垦成菜园,丝瓜、辣椒、空心菜等长势喜人。 退出工地沿网安大道往前走,可以看到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弘芯”)临时搭建的办公区,以及已经停工的厂房建筑。空旷的道路少有行人,因此,站岗的保安也对外来人员保持着较高的警惕,公司员工出入则需佩戴胸牌。 武汉弘芯是一家成立不足3年的年轻企业,却拥有投资额超过千亿元的在建项目。 在今年4月武汉市发改委发布的《武汉市2020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中,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以1280亿元的总投资额位列第一,截至2019年底已完成投资153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87亿元。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获悉的一份武汉市《上半年东西湖区投资建设领域经济运行分析》(目前官网已删除)显示,虽然国内唯一能生产7纳米的核心设备ASML高端光刻机已入厂。但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 同时,其二期项目一直未完成土地调规和出让。因项目缺少土地、环评等支撑材料,无法上报国家发改委窗口指导,导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其他股权基金无法导入。 连日来,时代周报记者多方尝试联系武汉弘芯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这个重点扶持的千亿元芯片项目,何以走到停摆地步? 实探项目 由于项目停滞传闻,被当地重点扶持的明星项目陷入了舆论风暴中心,“烂尾”质疑声甚嚣尘上。 “从一开始,弘芯在商业模式、客户等不太清晰的情况下,大规模采购设备,高薪招聘人才,其他公司不太看得明白。”8月29日,一位武汉大型半导体厂商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看不懂武汉弘芯背后在下什么棋。 8月28日,时代周报记者从武汉市区驱车近1个小时到达武汉弘芯项目,看到项目占地面积较大,步行环绕一圈大约需要30分钟。 在现场看到,靠近临空港大道一侧的厂房和主楼建设等均已停工,仅在靠近创谷路一侧,有一台挖掘机在施工作业,数名工人在一旁打桩。 项目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们刚从重庆过来,开工也是无奈之举,材料已经运到现场,不安装可能会损耗或丢失。 位于网安大道和创谷路交会处的两栋高层建筑,据说目前已停工约大半年。 看守工地的刘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里原计划建成员工宿舍楼,他从去年7月开始就没有拿到钱,但又不能走,这里还有机器设备。” 随后,时代周报记者来到武汉弘芯的办公地点,临时搭建的简易板房上红色的“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字样格外惹眼。 现场保安在得知时代周报记者来意后,以“领导不在”为由拒绝让记者进入,其他公司员工也对工作内容、项目进度等讳莫如深。 在武汉弘芯附近的小卖部里,陆续有武汉弘芯员工过来买水、抽烟,谈论薪资待遇、工作内容和企业当前境况。有员工称,已在招聘平台投递简历,也有员工提到所在部门的人已走了大半。 远大目标 武汉弘芯官网显示,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200亿美元,主要投资项目为14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规划为每月3万片;7纳米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总产能规划为每月3万片;以及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 该公司更为远大的目标是:从14nm、7nm、5nm到3nm积极追赶先进半导体制程工艺;率先布局后摩尔时代工艺需求,取得3nm以后“集成系统”的先进技术等。 根据工商信息,该公司有两个股东,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0%,穿透后股东为两名自然人李雪艳、莫森。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发展投资集团持股10%,穿透之后股东为东西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从公开资料来看,上述股东均没有半导体从业经验。 2019年7月,武汉弘芯引入台积电前CTO蒋尚义出任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在业界引起不小轰动。 8月29日,一位不具名的武汉大型半导体厂商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武汉弘芯的很多营运方针是蒋尚义加入之后才真正定锚。 上述人士透露,单靠CEO蒋尚义,也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武汉弘芯从长江存储、武汉新芯都有挖人,主要挖的是台湾籍员工。 由此,延揽蒋尚义等人的武汉弘芯,一跃而成为国内不可忽视的晶圆代工新势力,2019年12月,武汉弘芯还高调举办了ASML光刻机设备进场仪式。 资金缺口 外界鲜少关注的是,彼时武汉弘芯已经官司缠身。 2019年11月,因主承包商火炬集团未向分包商环宇公司足额支付工程款,武汉弘芯也被环宇公司诉至法院,300多亩土地使用权被查封。随后双方多次对簿公堂,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天眼查显示,今年1月,武汉弘芯以5.82亿元将刚购入的ASML光刻机抵押给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西湖支行,这台光刻机的状态为“全新尚未启用”。 事实上,有网友曾在网上发文质疑此事,网友称,通过查询资料发现,2018年长江存储进厂的首台光刻机与武汉弘芯此前进厂的这台光刻机型号都是ASML的193nm浸润式光刻机NXT1980Di,而长江存储当时购买这台光刻机价格为7200万美元(约4.9亿元人民币)。 根据规划,2019年3月,武汉弘芯14纳米研发项目启动技术研发计划,拟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首次测试片流片及首次SRAM母盘功能测试。同时,2020年开始进行7纳米的自主技术研发,2021年第三季开始首次测试片流片及首次SRAM母盘功能测试。 如今,项目以近6亿元抵押光刻机后仍未解资金之渴。 近日,有武汉市民在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官方互联网平台“武汉市城市留言板”询问项目近况,武汉市东西湖区商务局投资协调管理科调查后回复:“经查,弘芯半导体项目因为资金链问题,项目暂停了。” 建设进度停滞的同时,该公司在研发上也少有成果。 天眼查显示,武汉弘芯成立3年来,在知识产权方面,没有任何专利信息、软件著作权和作品著作权。 日前,市场传出蒋尚义萌生退意的消息,有媒体求证蒋尚义,其回应称不愿意多谈此事,仅表示现在公司有些问题待解决。 武汉弘芯披露的最新公司动态要追溯到今年7月8日,弘芯半导体董事长李雪艳、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蒋尚义现身武汉,在临时搭建的一期2号楼1号会议室为坚守岗位的11名员工颁奖。 8月28日傍晚时分,夏日的阳光仍然炙烤着大地,结束一天工作的弘芯员工陆续从办公室走出来,在阴凉处等待公司大巴车。也许在他们看来,为什么会产生资金缺口?以及资金问题如何解决?都是未知谜团。
78岁的老人李贻清从1985年搬入武汉市东亭社区,见证了社区从“蚊蝇乱飞”到“绿树成荫”,点点滴滴的变化离不开社区居民和管理者的悉心经营。 工作人员每天定时巡逻管辖区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居民需求,为其解决困难。守护社区,共建美好家园。 东亭社区是武汉市最老的小区之一,有居民15000余人,65岁以上老人1700余名。 李大爷闲时会到社区活动中心写写字,溜溜弯,“虽然房子一年比一年旧,但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退休的大学教授王福文搬来社区10来年了,自觉与社区的联系并不太多。直到新冠疫情袭来,封城在家的王教授切身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帮助。因为不能出门,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都要依靠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货上门。“大包小包收进来(社区),再分发下去,工作量很大。” 王教授鼓励自己的女儿、外孙和侄女都参与到社区服务的志愿活动中。亲眼目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奔波,王教授有感而发,画下连环漫画记录社区工作者忙前忙后,居民们守望相助的点点滴滴。漫画受到广泛关注,温暖了社区邻里、激励着武汉、甚至全中国人民。 在疫情已经被基本控制住的今天,王教授更多的参与到了社区自治中,成为了社区大学的一名老师,教授居民绘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