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18侨城03”票面利率调整及投资者回售实施办法的第二次公告。 公告指出,根据《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募集说明书》,发行人有权决定在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品种一)存续期的第3年末调整本期债券后2个计息年度的票面利率。 根据募集说明书约定,发行人将于第3个计息年度付息日前的第20个交易日刊登关于是否调整本期债券票面利率以及调整幅度的公告。本期债券在存续期前3年票面年利率为5.54%;在本期债券存续期的第3年末,发行人选择下调存续期后2年票面利率至3.20%。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4日讯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官网昨日披露的2份行政处罚信息公示(银管罚〔2020〕30号、31号)显示,北京世纪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欢乐谷极速飞车快餐厅和北京世纪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欢乐谷永成和餐厅均存在拒收现金的违法行为。 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给与2家公司警告的行政处罚。 天眼查显示,2家企业的总公司均为北京世纪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后者由华侨城A(000069.SZ)持股29.28%,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持股27.03%。其中,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系华侨城A的全资子公司。 华侨城A去年年报显示,北京世纪华侨城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华侨城,北京华侨城系公司重要的非全资子公司。 以下为全文:
11月2日,腾讯公司与华侨城集团在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强强联合,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基于各自资源和技术优势,推动旗下各业务板块深度合作,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和应用场景加速融合,共同推进智慧化、新文旅、新基建、大数据、大生态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腾讯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腾讯党委副书记、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沈丹;腾讯云副总裁,腾讯文旅总裁曾佳欣;腾讯云副总裁徐翊鸣;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姚军;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晓雯;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凤喜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腾讯在互联网技术、流量、内容、支付、产业生态等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与精准的前瞻能力。在智慧文旅领域,腾讯已与多地政府开展合作,为当地景区打造全流程的智慧化管理服务模式,推出了“一机游”、智慧景区、智慧文博等完整解决方案,并实现了规模化落地。 近年来,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一系列高新技术正加速融入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的新动能。面向“十四五”,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华侨城积极拥抱互联网,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主动探索、推动主营业务与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助力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腾讯和华侨城的合作由来已久,双方此前已在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即时通讯软件、视频、新闻等多领域开展了长期合作。以深圳东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为例,2018年,该景区依托腾讯云AI技术,率行业之先上线“刷脸入园”功能,迈出了景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成为腾讯云人脸识别技术赋能文旅应用场景的标杆案例。 今年,由腾讯视频推出的综艺《创造营2020》,其录制地点便落在深圳东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现象级节目与高品质旅游景区场景的深度互动,加速了各自客群的跨场景渗透和多媒体融合。此次华侨城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双方从过往个体业务层面的合作进一步上升到全面战略层面的合作,自上而下深化全面合作共识,推动顶层设计与业务探索良性互动、形成合力。 各自领域龙头企业的强强联合,无疑将加速双方业态的充分交融和转型升级,其想象空间可谓无远弗届。据悉,在整体智慧化提升方面,双方将发挥华侨城文旅场景优势及腾讯互联网优势,依托“旅游+互联网+金融”模式开展深入实践合作,探索新形势下的场景智慧化,实现智慧全域旅游、智慧城市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并据此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产品服务网络;在新文旅融合赋能方面,华侨城将发挥“文化+”的跨场景优势,实现优质文化内容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据此打造丰富的主题场景、主题服务、主题产品,以文化IP创新赋能旅游、城镇化等产业,让文化内容更富有生命力。 在大数据价值深挖方面,针对各种场景,双方将共同开展大数据分析及衍生运营,促成流量互导、数据共赢的合作成果;在生态互联互通方面,将通过产业联盟、基金等方式开展资本合作,开放共享,加强生态企业与平台及生态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双方核心业务创新升级。同时,华侨城和腾讯还计划采用成立合资公司、业务合作优先等多种合作方式推进双方在各领域的具体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双方多年来扎根深圳,且同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将启的历史交汇期,双方战略携手是立足新征程的新作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的当下,深度契合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有助于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步伐和支持文旅行业疫后复苏,也是双方努力续写“春天的故事”的积极表达。
8月31日,华侨城(亚洲)(03366.HK)发布2020年中报。期内,华侨城(亚洲)实现营收3.44亿元,同比增长10.5%,录得毛利2052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发布前后,华侨城(亚洲)还披露了多项资产出售公告。短短两周内,该公司相继公布其拟出售港名有限公司100%股权及转让对应债务,减持同程艺龙591.96万股股份,并公告拟出售成都天府华侨城50.99%股权及相关债务的消息。 这份中期业绩表现和公司最近频繁的资产剥离操作,究竟可透露出怎样的市场信号? 疫情下凸显经营韧性,各业务板块均有亮点 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扩散,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因素增多,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冲击,房地产等实体行业受影响较大。 但依然看到,华侨城(亚洲)期内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正向增长,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公司的经营韧性。 具体来讲,华侨城(亚洲)主要包含综合开发、股权投资及基金管理、融资租赁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来看看。 1.综合开发业务具备品牌及区位优势 上半年,综合开发业务板块为华侨城(亚洲)贡献了超90%以上的营收,期内实现收入约3.31亿元,同比增长达9.3%。公司综合开发项目重点布局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都市圈区域城市,业务收入相对稳定,虽然公司疫情期间部分项目建设、推盘进度都会有所推迟,但最后在收入端并未拖累该板块业绩表现,体现出华侨城的品牌优势及项目挑选眼光。 2.股权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规模扩大,实现纯利4254万元 截至6月底,其管理与参与基金达到9支,基金业务累计投资项目40个,基金管理及参与投资规模扩大至39亿元左右。并且,华侨城(亚洲)上半年设立了主动管理的市场化基金——东莞基金,基金总规模达3亿元,认购方为政府引导基金和地方产业母基金,计划投资文化旅游及文化旅游科技领域公司。 在投资回报上来看,华侨城(亚洲)早先曾通过出资基金投资于大疆无人机,并于2018年退出获益1.14亿人民币;2020年初实现退出天立教育,按照购入及出售成本来计算,持有期收益率达19%。 而实际上,华侨城(亚洲)从2016年底才开始发展投资基金,这意味着公司实现管理人身份转变、基金管理及参与投资规模从0发展到39亿的过程,仅仅用了4年时间。对于股权投资行业的新兵来说,交出的成绩单尚可,发展潜力也值得期待。 不过,华侨城(亚洲)投资基金业务能够迅速发展也并不意外,作为央企华侨城集团的子公司,华侨城(亚洲)背靠华侨城集团的丰富产业资源,融资渠道多,合作伙伴大多是国资背景的市场化基金,各方因素形成的募资优势十分明显。以融资为例,国内多数房企的融资利率普遍在8%以上,华侨城(亚洲)平均融资年利率优势较为明显。2020年上半年,华侨城(亚洲)的融资利率区间仅为年利率1.59%至4.60%,平均融资成本约3.23%。 尤其随华侨城(亚洲)部分投资项目开始达到退出标准,进入获取投资收益的阶段,其投资实力开始逐渐显现。同上述期间,华侨城(亚洲)股权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的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突破4254万元,实现稳健发展。 3.融资租赁业务签下10亿协议,收入同比增超50% 融资租赁方面,华侨城(亚洲)主要开展主题公园、制造业等领域的融资租赁及保理等业务。上半年,其与华侨城集团、华侨城股份分别签署金额达10亿元的《融资租赁及保理框架协议》,实现融资租赁业务收入1206万元,同比增长约59.2%。 从中期业绩的分析中可知,综合开发业务具备品牌优势及区位优势,融资租赁业务稳健扩张,二者的稳定经营给公司主动调整资产配置及重新下注提供了一个不俗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股权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则是公司取得更快的突破和把握潜在的爆发性增长机会,是公司未来较长时间能够保持双位数增长的基本逻辑。 加快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综合开发、股权投资两大抓手释放新动能 至于资产剥离动向,结合背景来谈。 据我们了解到,华侨城(亚洲)是华侨城旗下唯一的境外上市子公司,其从2017年便开始转型为境内外的投资平台、并购平台以及境外的低成本融资平台,核心投资主线围绕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及产业生态圈。 实际上,华侨城(亚洲)出售港名公司股权、出售同程艺龙股份等退出行为,皆为其发力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条线的部署,也可以被看作是其优化、盘活现有资产,提升资产配置效率进程中的先手棋。公司下半年资本调整策略等多则消息面,或共同反映出公司已有意加快资产配置效率调整,转向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的进程要进入加速阶段了。 另一方面,公司后续出售成都天府华侨城50.99%股权及相关债务更是体现了大股东对于华侨城(亚洲)业务发展的支持,回笼资金超过12亿元,出售带来超过2亿的收益。现目前,华侨城(亚洲)早期投资的综合开发项目还剩下上海苏河湾、重庆置地等。华侨城(亚洲)是否会在加快提升资产配置效率的背景下进一步完成出售,回笼资金,仍旧值得期待。 另外值得探讨的是,华侨城(亚洲)的后续发展动能究竟有多大? 聚焦下公司的综合开发、股权投资及基金管理两大业务主线。 综合开发业务上,关注项目推盘进程及资源。分两个维度来看,一方面,华侨城(亚洲)自主拿地能力不弱,比如合肥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空港国际小镇等项目。据悉,上述项目对应总占地面积分别约为41.5万平方米、69.5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分别约为34.5万平米、84.8万平米。另一方面,华侨城(亚洲)战略协同资源不错,其通过和市场化、周转较快的房企合作项目,提升综合开发业务的整体资金周转率,中山禹鸿就是最好的例证。 下半年,华侨城(亚洲)新投项目合肥华侨城半汤温泉小镇、合肥空港国际小镇及中山禹鸿等项目预计均会推盘,并在2021年贡献收入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0上半年收入主要来源于成都华侨城,而该项目现已列入剥离名单,2020年收入基数或随之走低。可以预见,华侨城(亚洲) 2021年的收入因新项目的销售结转将出现大幅同比提升,甚至是超过两位数的增长。 股权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上,关注其资本投资及并购优势及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融资需求大幅增加,下半年预期政府或将加大对股权投资领域的布局,具备产业资源优势、可为被投企业提供赋能的头部产业资本,迎来良好的投资布局时点。这个角度来看,华侨城(亚洲)具有明显优势,其基金业务规模已扩大至39亿元,资金实力雄厚,能够自主提升资产配置效率,持续丰富项目储备,较一般中小机构而言,或更有望获得优质企业认可。 另外,按照基金平均5-8年的退出安排预期来看,公司16年出资的基金自21年逐步进入收益兑现期间,这部分资金也将会转为公司中长期业绩的支撑。 小结 以上看到,华侨城(亚洲)战略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综合开发业务、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两条主线将协同并进。 特别是,可以预见投资及基金管理业务这条主线的未来价值将会不断被放大。疫情以来,依靠高周转、高杠杆支撑高成长的模式于国内房企而言,愈加不再适用,积极探索新模式以谋发展成为地产行业的当务之急。而房地产始终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流就是生命线,地产金融模式成为房企转型的不二选择,且纵观发达国家及国内优质房企的转型路径看到:集运营与投资为一体,打通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与投资退出整条产业链的“融投管退”模式,是最为见效的。 华侨城(亚洲)而言,两条业务主线协同并进的模式无疑将助其自身实现更加稳健、长远的发展。同时,预期公司在华侨城体系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其将有望更充分发挥华侨城品牌及资金优势,布局与华侨城产业生态圈具有较强协同性的产业,助力华侨城集团打造新型城镇化产业的生态圈,在新模式推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
华侨城·侨城汇助理总经理刘鑫 李兰 8月26日13时, 以“浪奔”为主题的2020(第三届)年度论坛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洲际酒店举办,200余位地产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论后疫情时代的企业战略和布局。华侨城·侨城汇助理总经理刘鑫出席论坛,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是针对用户的需求来说的,虽然需求不一样,但是服务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所有的服务都要满足业主需求。 谈及华侨城物业在增值服务业务上的开展情况时,刘鑫表示,华侨城物业整体的增值服务业务是从基础服务里走出来的,现在成立了一家专业的公司侨城汇,专门独立的去做这项业务。 刘鑫强调,目前华侨城物业的增值服务业态基本上分为写字楼、社区、园区,即商务性的服务,包括像写字楼的商务中心,会务服务,对公司行政部的集采服务等,社区的服务的基础服务主要体现在业主的衣食住行方面,策略基本上都是以自营为主,培养专业的团队来做。 5G时代的来临会对物管服务带来哪些变化?刘鑫表示,2019年,在深圳物业行业里华侨城物业是覆盖5G最快的,这对物业行业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比如物业的管理水平,硬件设施方面,包括监控系统的改造,智能硬件的升级,科技的发展对整个物业行业的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会一定程度减少管理及人工成本,方便物企更高效的进行管理,但是,也给物业企业提出了挑战,比如成本问题,高成本投入在回报率和汇报周期上是否能有较好的表现。
A股半年报发布进入密集期,阳光城、华侨城两家房企19日晚间同时披露上半年业绩。 阳光城半年报显示,公司全力克服疫情的特殊影响,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900.09亿元,权益销售金额579.74亿元,基本恢复上年同期水平。结算方面,公司当期实现结算营业收入241.20亿元,同比增长7.15%;合并报表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14.9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并报表总资产3392.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1%。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41.20亿元,同比增长7.15%;实现归母净利润17.03亿元,同比增长17.53%。 2020年,阳光城持续调结构和去杠杆,多项债务指标实现优化。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阳光城有息负债规模控制在了1121.61亿元,近3年均保持规模相当,非银融资占比较去年年末的24.94%继续下降至22.19%。同时,公司净负债率下降至114.98%,较2019年末下降了23.22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土地储备总计4993.77万平方米(预计货值6844.80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预计未来可售货值占比73.71%,累计成本地价4430.79元/平方米。 华侨城作为聚焦房地产+文旅两大主线的华南上市房企,今年上半实现营收171.08 亿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20.56 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21.38亿元,同比下降24%。华侨城认为,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公司旅游板块中的景区和酒店业务仍未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房地产及旅游综合项目工程进度延后,无法在报告期内实现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42.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受销售区域及销售模式不同的影响,签约销售金额316.64 亿元,同比降低10%。 得益于土地储备及项目建设开发投入的增加,截至今年6月末,华侨城存货为2214.76亿元 ,占总资产的53.47%,比期初增加19.49%。其中,2020年上半年新获取土地项目14 个,占地面积307万平方米,对应建筑面积642万平方米,绝大部分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累计土地储备2802万平方米,对应建筑面积5283万平方米。 在风险管控方面,报告期末,华侨城的货币资金余额为384.68 亿元,资产负债率77.16%;剔除预收房款外的资产负债率为55.84%。
A股半年报发布进入密集期,阳光城、华侨城两家房企19日晚间同时披露上半年业绩。 阳光城半年报显示,公司全力克服疫情的特殊影响,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900.09亿元,权益销售金额579.74亿元,基本恢复上年同期水平。结算方面,公司当期实现结算营业收入241.20亿元,同比增长7.15%;合并报表净利润17.71亿元,同比增长14.9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并报表总资产3392.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1%。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41.20亿元,同比增长7.15%;实现归母净利润17.03亿元,同比增长17.53%。 2020年,阳光城持续调结构和去杠杆,多项债务指标实现优化。半年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阳光城有息负债规模控制在了1121.61亿元,近3年均保持规模相当,非银融资占比较去年年末的24.94%继续下降至22.19%。同时,公司净负债率下降至114.98%,较2019年末下降了23.22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土地储备总计4993.77万平方米(预计货值6844.80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预计未来可售货值占比73.71%,累计成本地价4430.79元/平方米。 华侨城作为聚焦房地产+文旅两大主线的华南上市房企,今年上半实现营收171.08亿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20.56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21.38亿元,同比下降24%。华侨城认为,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公司旅游板块中的景区和酒店业务仍未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房地产及旅游综合项目工程进度延后,无法在报告期内实现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142.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4%;受销售区域及销售模式不同的影响,签约销售金额316.64亿元,同比降低10%。 得益于土地储备及项目建设开发投入的增加,截至今年6月末,华侨城存货为2214.76亿元,占总资产的53.47%,比期初增加19.49%。其中,2020年上半年新获取土地项目14个,占地面积307万平方米,对应建筑面积642万平方米,绝大部分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累计土地储备2802万平方米,对应建筑面积5283万平方米。 在风险管控方面,报告期末,华侨城的货币资金余额为384.68亿元,资产负债率77.16%;剔除预收房款外的资产负债率为5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