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扶摇展宏图,时代新越启伟业。近日,国铁集团正式颁布《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未来三十年我国铁路发展道路,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纲要》内容提出,到2035年要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为我国交通发展做好规划,开辟出新时代铁路发展的新方向。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提高人民幸福感的基本措举。从最初要向苏联学习先进的铁路科技,借助国外力量来发展我国交通,再到如今从铁路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铁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我国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步入新时代以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成为联通周边国家的经济运转枢纽,是欧亚大陆上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路”,为促进国际友好关系,共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规划纲要》第一阶段分为九大方面,从科技引领到铁路运输安全治理再到支撑引领作用面面俱到,以推进供给侧性结构改革为主线,扩大交通运输网络,以绿色发展为前提,认真落实稳就业、稳投资、稳预期、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六稳”“六保”工作。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要迈上更高的新台阶,在保证铁路货运量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保持产业链水平的领先地位,实现增强产业链供应的目标。 随着“六稳”“六保”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铁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规划纲要》的发布,保证中国铁路发展道路的科学性、正确性和相容性,将铁路运输和其它交通相互发展结合起来,构建庞大的交通运输网络科学体系,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笔者相信《规划纲要》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在我国铁路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扎实基础。(马琳) (责任编辑:佟明彪)
按语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实践积累,中国的五年规划体制越来越成熟,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提升五年期规划在制定和评估等阶段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的要求日益紧迫。鉴于此,本部分以“十三五”规划为例,在综合考虑了国家经济、政府收支、人民生活、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同样运用异度均衡的思想,结合社会效益-成本理论,构建了“十三五”规划前三年国家的总收益和总损耗的比值模型,利用该模型来评估“十三五”规划目前取得的绩效。希望借此为国家制定及评估五年规划的指标及成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 “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损耗及总收益的核算范围 在进行“十三五”期间国家的总收益总损耗分析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规划期间国家收益和损耗的基本内容及核算范围。本文认为,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是指整个国家在规划期内创造的财富及经济增长,而国家总损耗是国家在规划期内为履行其职责、实现其执政目标、必须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的管理和投入及政府自身正常运转所耗费的各种社会资源,以及由其所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对国家及社会所造成额外负担和损失。两者的具体核算范围如下: (1)“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的核算 本文将“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分为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其中隐性收益又包含了当期隐性收益和未来隐性收益。显性收益表示国家的直接财富收入,用国家在规划期内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来衡量,隐性收益表示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即国家经济的进步,用国家在规划期内GDP的增长来衡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隐性收益包含了当前和未来的隐性收益。 显性收益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的直接财富收入,用此期间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来衡量。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期间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即社会经济的进步,用此期间的经济活动带来的GDP增量来衡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当前的经济活动在未来若干年都会为社会创造收益,因此本文将隐性收益分为当期隐性收益和未来隐性收益,其中当期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规划期内的经济活动给该规划期带来的GDP的增量,未来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规划期内的经济活动给未来各年带来的GDP增量的总和。 (2)“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损耗的核算 国家总损耗分为显性损耗和隐性损耗,而隐性损耗又包含当期隐性损耗以及未来隐性损耗。显性损耗表示国家消耗的直接损耗,用政府在规划期内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来衡量。当期隐性损耗则包含了资源损耗、生态环境损耗和社会民生损耗。 在资源损耗的核算上,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土地资源损失的损耗以及矿产资源的损耗进行计算,土地资源损耗主要核算规划期内为城区或工业建设等消耗的土地量以及单位面积土地本身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和经济作物价值。矿产资源损耗主要核算规划期内各类矿产资源消耗的总量以及单位矿产资源的价值。 在对生态环境损耗的核算上,主要对“十三五”规划期内广义的环境经济内容进行计算,即对生态环境的各部分损失进行计算。但由于数据、核算方法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重点放在环境损失的核算中。对环境损失的核算,只核算环境污染,对环境污染的核算采用虚拟治理损耗的计算方法。虚拟治理损耗是指规划期内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包括对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以及两者综合的核算。本文采用治理损耗法核算虚拟治理损耗,这一方法的具体思路是:假设所有污染物都得到治理,则当年的环境退化不会发生,从数值上看,虚拟治理损耗是环境退化价值的一种下限核算。在核算数据方面,选取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的数据,选取污染物的治理损耗作为环境污染价值量的核算数据,即假设对所有排放的污染均给予治理。 在对社会民生损耗的核算上,主要计算规划期内居民的生活损耗总的增加量,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教育及住房损耗等。 在对卫生医疗损耗的核算上,主要计算规划期内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政府卫生医疗费用的增加以及规划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所消耗的各类资源的价值。 未来隐性损耗主要指国家在当前规划期内的行为对未来可能造成的风险,由于未来的损耗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前决策的影响,因此本文假定未来每年的隐性损耗会在当前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 2.模型构建 基于异度均衡的思想,可以构建“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数学模型,具体如下: 本文将隐性损耗分为当期隐性损耗和未来隐性损耗,因此根据上式可以构建如下等式: 上式中表示“十三五”规划期间产生的未来隐性损耗,假设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为,结合任期决策模型中关于社会贴现的假定可得“十三五”规划期间的未来T年的隐性损耗为: 将上式代入的表达式可得: 若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在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且是满足期望值为的随机变量,于是有 本文采用的主要符号及说明如下: 表示“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与总损耗的比值;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显性收益;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隐性收益;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显性损耗;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当年的隐性损耗;t表示“十三五”规划的前t年,T表示未来隐性损耗考虑至T年,则表示未来T年内总的隐性损耗;为未来T年内总的隐性损耗对当前损耗的折现,由于模型中是对T年内的总损耗折现,未来方便模型计算,同样将折现的年限定位T/2年。随机变量可以假定其符合某种分布,或者可以用历史模拟法来确定其分布情况。 3.计算结果分析 参考前文任期公平问题中的模型及核算方法,可得“十三五”规划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隐性收益条件下国家的总收益情况,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 1 “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的国家总收益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同样地,也可以得到考虑不同未来年限隐性损耗的国家总损耗情况,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 2 “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的国家总损耗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基于上表,通过国家总收益比总损耗可得“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下的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情况。 表3 “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和总损耗比值情况 根据上表3可得如下所示的可视化柱形图: 图一 考虑不同未来风险的“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 由于本文认为未来每年的隐性损耗会在当前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为了进一步探讨未来隐性损耗的波动性以及在波动范围内损耗发生的概率,本文假定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其期望值为当期隐性损耗,标准差位5%的期望值。于是可以得到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国家未来总损耗的置信区间以及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置信区间,具体如下表4所示: 表 4 95%置信水平下,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置信区间 上表中,时间T表示考虑的未来隐性损耗的年数,当T=0时表示不考虑未来隐性损耗,总损耗和比值的置信区间表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国家总损耗以及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波动范围。以T=1为例,根据上表考虑未来1年的隐性损耗时,国家总损耗的值落在区间[691634.714, 815605.197]内的概率为95%,相应地,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落在区间[0.895,1.055]内的概率也为95%,说明即使在损耗波动的情况下,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也以极大的概率落在区间[0.895,1.055]内。 根据图1可以得出,随着考虑的未来年数逐渐增加,“十三五”期内国家的总收益和总损耗的比值呈现先增后减的情况,说明在短期的未来,“十三五”期间国家的经济活动带来的隐性收益的增长幅度是大于隐性损耗的,而在长期的未来,隐性收益的增长幅度会逐渐小于隐性损耗的,因此国家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也会逐渐下降,慢慢出现小于1的情况。但从“十三五”总体来看,直至T=10时,国家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才开始出现小于1的情况,说明即便是考虑了未来10年左右的隐性收益和损耗,国家的总收益总损耗比也只是略小于1,比较接近1,说明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是贴合异度均衡状态的。总的来看,“十三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保持了经济理性,兼顾了当前和未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尽管如此,但根据文章的结论和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一旦将长期效应(考虑未来10年甚至是更长远的隐性收益损耗)纳入到异度均衡评估中,国家总收益逐渐会无法覆盖总损耗。说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了各种“红利”,如制度红利、人口红利以及资源红利等,把当期的风险某种程度上后移到了更长远的未来。国家在制定及实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时仍然存在重视当前经济发展,而在核心技术投入、教育投资、环境保护、民生等影响比较长远的方面则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地方发展中,GDP热潮等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从国家和社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未来国家的发展规划应该更多地考虑异度均衡,尤其是需要将未来风险纳入到规划中来。 本文撰写说明:本论文由朱小黄博士主笔,构建了整个论文的学术逻辑和写作内容以及基本观点。杨军博士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并参与了论文的修改完善及建模的讨论,王丹研究员参与了各种具体问题的讨论和论文文本整理及数据的收集检验。孙伟研究员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并对本文所涉及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蔡鑫博士在算法及模型支持上及场景的具体计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除此之外,在异度均衡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林嵩教授、张光利博士、谭庆华博士有不少贡献。张微林博士和谢东平博士也提供了帮助。
徐建辉 8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国铁集团近日出台《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了中国铁路未来15年以及30年的发展蓝图。15年后,中国高铁里程将翻倍,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圈全面形成,智能高铁率先建成。(8月14日《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中国铁路特别是高铁建设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四通八达、不断延伸的高铁路网,极大缩短了地区、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力地带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更让全国老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数据显示,我国铁路网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由2012年的94%扩大到2019年的98%,高铁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由2012年的28%扩大到2019年的86%,香港进入了全国高铁网,除拉萨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均已通高铁。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内2小时畅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间实现1000公里4小时通达、2000公里8小时通达。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14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铁里程3.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这一组组闪亮的数据,令人倍感自豪。可以说,我们的高铁建设,建成了中国质量,跑出了中国速度,体现了中国水平,彰显了中国实力,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名片。多年以来的发展充分证明,大力推进高铁建设,是一条大道向阳的强国路,也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富民路。 人们常说,辉煌属于昨天,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道路,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现在,屡创辉煌的中国铁路继往开来、面向未来,正在规划更加宏伟的崭新发展蓝图。而高铁计划,正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部分。 根据国铁集团的这一《规划纲要》,到2035年,中国将建成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现代化铁路网率先建成。其中高铁通车里程预计将达7万公里左右,将在5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高铁全部通达,相邻区域省会间基本实现3小时高铁圈。再通过融合对接城际市域(郊)铁路网,将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城市群内2小时城际交通圈,都市圈、特大及超大城市1小时市域通勤圈,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此外,届时智能高铁也将率先建成。 这幅图景该是多么激动人心啊!到时就畅享更多高铁之利吧!然而这还不算,还有更远大的规划目标。到2050年,将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建成更加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毋庸置疑,飞速发展、永不止步的中国高铁,只会让梦想和幸福来得更快一些。
相关阅读: 朱小黄:异度均衡理论——从均衡理论到异度均衡(第1期) 朱小黄:异度均衡理论的形成路径(第2期) 朱小黄:异度均衡的理论框架及内涵(第3期) 朱小黄:异度均衡的算法及数学模型(第4期) 朱小黄:异度均衡的理论价值(第5期) 朱小黄:异度均衡理论的运用——任期公平(第6期)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实践积累,中国的五年规划体制越来越成熟,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提升五年期规划在制定和评估等阶段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的要求日益紧迫。鉴于此,本部分以“十三五”规划为例,在综合考虑了国家经济、政府收支、人民生活、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同样运用异度均衡的思想,结合社会效益-成本理论,构建了“十三五”规划前三年国家的总收益和总损耗的比值模型,利用该模型来评估“十三五”规划目前取得的绩效。希望借此为国家制定及评估五年规划的指标及成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 “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损耗及总收益的核算范围 在进行“十三五”期间国家的总收益总损耗分析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规划期间国家收益和损耗的基本内容及核算范围。本文认为,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是指整个国家在规划期内创造的财富及经济增长,而国家总损耗是国家在规划期内为履行其职责、实现其执政目标、必须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的管理和投入及政府自身正常运转所耗费的各种社会资源,以及由其所引发的现今和未来一段时间对国家及社会所造成额外负担和损失。两者的具体核算范围如下: (1)“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的核算 本文将“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分为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其中隐性收益又包含了当期隐性收益和未来隐性收益。显性收益表示国家的直接财富收入,用国家在规划期内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来衡量,隐性收益表示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即国家经济的进步,用国家在规划期内GDP的增长来衡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隐性收益包含了当前和未来的隐性收益。 显性收益表示“十三五”期间国家的直接财富收入,用此期间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来衡量。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期间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即社会经济的进步,用此期间的经济活动带来的GDP增量来衡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当前的经济活动在未来若干年都会为社会创造收益,因此本文将隐性收益分为当期隐性收益和未来隐性收益,其中当期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规划期内的经济活动给该规划期带来的GDP的增量,未来隐性收益表示“十三五”规划期内的经济活动给未来各年带来的GDP增量的总和。 (2)“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损耗的核算 国家总损耗分为显性损耗和隐性损耗,而隐性损耗又包含当期隐性损耗以及未来隐性损耗。显性损耗表示国家消耗的直接损耗,用政府在规划期内的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来衡量。当期隐性损耗则包含了资源损耗、生态环境损耗和社会民生损耗。 在资源损耗的核算上,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土地资源损失的损耗以及矿产资源的损耗进行计算,土地资源损耗主要核算规划期内为城区或工业建设等消耗的土地量以及单位面积土地本身的价值,包括生态价值和经济作物价值。矿产资源损耗主要核算规划期内各类矿产资源消耗的总量以及单位矿产资源的价值。 在对生态环境损耗的核算上,主要对“十三五”规划期内广义的环境经济内容进行计算,即对生态环境的各部分损失进行计算。但由于数据、核算方法等一系列条件的限制,重点放在环境损失的核算中。对环境损失的核算,只核算环境污染,对环境污染的核算采用虚拟治理损耗的计算方法。虚拟治理损耗是指规划期内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包括对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以及两者综合的核算。本文采用治理损耗法核算虚拟治理损耗,这一方法的具体思路是:假设所有污染物都得到治理,则当年的环境退化不会发生,从数值上看,虚拟治理损耗是环境退化价值的一种下限核算。在核算数据方面,选取污染物的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的数据,选取污染物的治理损耗作为环境污染价值量的核算数据,即假设对所有排放的污染均给予治理。 在对社会民生损耗的核算上,主要计算规划期内居民的生活损耗总的增加量,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教育及住房损耗等。 在对卫生医疗损耗的核算上,主要计算规划期内由于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政府卫生医疗费用的增加以及规划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所消耗的各类资源的价值。 未来隐性损耗主要指国家在当前规划期内的行为对未来可能造成的风险,由于未来的损耗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前决策的影响,因此本文假定未来每年的隐性损耗会在当前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 2.模型构建 基于异度均衡的思想,可以构建“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数学模型,具体如下: 本文将隐性损耗分为当期隐性损耗和未来隐性损耗,因此根据上式可以构建如下等式: 上式中 表示“十三五”规划期间产生的未来隐性损耗,假设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为 ,结合任期决策模型中关于社会贴现的假定可得“十三五”规划期间的未来T年的隐性损耗为: 将上式代入 的表达式可得: 若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在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且 是满足期望值为 的随机变量,于是有 本文采用的主要符号及说明如下: 表示“十三五”规划期间国家总收益与总损耗的比值; 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显性收益; 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隐性收益; 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的国家的显性损耗; 表示规划期间第i年当年的隐性损耗;t表示“十三五”规划的前t年,T表示未来隐性损耗考虑至T年,则 表示未来T年内总的隐性损耗; 为未来T年内总的隐性损耗对当前损耗的折现,由于模型中是对T年内的总损耗折现,未来方便模型计算,同样将折现的年限定位T/2年。随机变量 可以假定其符合某种分布,或者可以用历史模拟法来确定其分布情况。 3.计算结果分析 参考前文任期公平问题中的模型及核算方法,可得“十三五”规划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隐性收益条件下国家的总收益情况,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 1 “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的国家总收益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同样地,也可以得到考虑不同未来年限隐性损耗的国家总损耗情况,具体如下表2所示: 表 2 “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的国家总损耗情况统计(单位:亿元) 基于上表,通过国家总收益比总损耗可得“十三五”期间考虑不同未来年限下的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情况。 表3 “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和总损耗比值情况 根据上表3可得如下所示的可视化柱形图: 图一 考虑不同未来风险的“十三五”期间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 由于本文认为未来每年的隐性损耗会在当前规划期内年平均隐性损耗的基础上波动。为了进一步探讨未来隐性损耗的波动性以及在波动范围内损耗发生的概率,本文假定未来平均每年的隐性损耗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其期望值为当期隐性损耗,标准差位5%的期望值。于是可以得到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国家未来总损耗的置信区间以及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置信区间,具体如下表4所示: 表 4 95%置信水平下,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置信区间 上表中,时间T表示考虑的未来隐性损耗的年数,当T=0时表示不考虑未来隐性损耗,总损耗和比值的置信区间表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国家总损耗以及总收益总损耗比值的波动范围。以T=1为例,根据上表考虑未来1年的隐性损耗时,国家总损耗的值落在区间[691634.714, 815605.197]内的概率为95%,相应地,国家总收益总损耗比值落在区间[0.895,1.055]内的概率也为95%,说明即使在损耗波动的情况下,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也以极大的概率落在区间[0.895,1.055]内。 根据图1可以得出,随着考虑的未来年数逐渐增加,“十三五”期内国家的总收益和总损耗的比值呈现先增后减的情况,说明在短期的未来,“十三五”期间国家的经济活动带来的隐性收益的增长幅度是大于隐性损耗的,而在长期的未来,隐性收益的增长幅度会逐渐小于隐性损耗的,因此国家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也会逐渐下降,慢慢出现小于1的情况。但从“十三五”总体来看,直至T=10时,国家总收益总损耗的比值才开始出现小于1的情况,说明即便是考虑了未来10年左右的隐性收益和损耗,国家的总收益总损耗比也只是略小于1,比较接近1,说明国家在“十三五”期间的绩效在一定程度上是贴合异度均衡状态的。总的来看,“十三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保持了经济理性,兼顾了当前和未来,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尽管如此,但根据文章的结论和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一旦将长期效应(考虑未来10年甚至是更长远的隐性收益损耗)纳入到异度均衡评估中,国家总收益逐渐会无法覆盖总损耗。说明“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了各种“红利”,如制度红利、人口红利以及资源红利等,把当期的风险某种程度上后移到了更长远的未来。国家在制定及实施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时仍然存在重视当前经济发展,而在核心技术投入、教育投资、环境保护、民生等影响比较长远的方面则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地方发展中,GDP热潮等现象依然广泛存在。从国家和社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未来国家的发展规划应该更多地考虑异度均衡,尤其是需要将未来风险纳入到规划中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我国将于2021年开始实施“十四五”规划,目前党中央正在组织制定“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议。根据习近平重要指示精神和规划建议编制工作安排,有关方面近期将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等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
为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加强皖苏省际公路衔接,促进区域路网互联互通,近日,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共同签订《关于苏皖省际高速公路衔接方案的协议》,协议就来安至六合、蚌埠至五河、盱眙至明光、南京至和县、徐州至阜阳、徐州至蚌埠等11条在建或规划高速公路项目省际衔接有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江苏省正在开展南京至广德高速公路工可研究工作。安徽省同意在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时将南京至广德高速公路列入规划,及时协调项目所在市开展工可研究工作。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协商确定苏皖省界接点位置。 南京至滁州(来安至六合)高速公路安徽段已于2018年底开工建设。江苏省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泗洪至蚌埠(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苏皖省际衔接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安徽省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起点至徐明高速段已于2018年开工建设,徐明高速至皖苏省界段计划于2020年底开工建设。 盱眙至明光高速公路苏皖省际衔接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南京至和县高速公路苏皖省际衔接段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这两条线苏皖双方正加强沟通对接,协商确定苏皖省界接点坐标和衔接线位数据。 此外,徐州至阜阳高速公路、徐州至蚌埠高速公路路线规划方案正在开展研究。双方初步确定省界接点,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协商确定苏皖省界接点坐标和衔接线位数据。 江苏省已启动南京至黄山(南京至博望至宣城)高速公路、禄口至全椒高速公路(滁州西环高速南延)路线规划方案研究工作。双方同意将其列入高速公路网规划,及时开展路线规划方案研究工作。 双方同意共同推进将金湖至天长至仪征高速公路、宿迁至宿州高速公路列入高速公路网规划,及时开展路线规划方案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协商确定苏皖省界接点位置。
近日,《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2019年—2035年)第二次环评公示对外发布,根据规划,安徽省将新增高速公路31条共计1935公里,新增远景展望线4条共计285公里。 根据规划,新增高速公路将强化都市圈之间和重要交通经济走廊高速公路服务能力,重点提升陆桥通道、合肥-芜湖-杭州通道、淮(南)蚌(埠)-合肥-安庆通道服务能力。新增规划项目3条,分别是徐州-商丘高速、淮南-桐城高速、合肥-杭州高速。 为加强高速公路对全国重点镇、5A级景区、民用机场的连通,新增项目有20条:宿迁-宿州高速、淮北-永城高速、亳州-郸城高速、五河-蒙城高速、蒙城-阜阳高速、怀远-凤台高速、长丰-固始高速、霍邱-金寨高速、霍山-安庆高速、金湖-仪征高速、扬州-淮南高速、南京-宣城高速二通道、芜合高速芜湖二坝支线、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宿松-彭泽高速、长兴-高淳高速、旌德-绩溪高速、宁国-池州高速、徽州-黟县高速、黄山区-祁门高速。 为优化完善路网类项目,重点解决路网不连贯、交通流不畅、交通出行不均衡、交通瓶颈等问题,新增规划项目有8条:芜合高速合肥支线、沪陕高速路口支线、南京禄口-全椒高速、溧阳-芜湖高速西延、无为-桐城高速、铜商高速铜陵支线、东至-太湖高速、安庆-九江高速宿松支线。 为了进一步加强皖浙、皖赣、皖豫等省际联系,促进合肥都市圈发展,对一批规划期内建设迫切性不足、建设条件复杂的项目采用远景展望线预留规划条件。规划远景展望线4条,分别是东至-鄱阳高速、阜阳-遂平高速、合肥-叶集高速、宁国-旌德高速东延,共285公里。 本轮规划目标为至2035年,安徽省将以“五纵十横”为主骨架,全面建成覆盖广泛、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畅通高效、绿色集约、智慧引领的高速公路网络,全面支撑交通强国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建设。